色彩视觉下的书籍设计论文

2022-04-25

摘要:广西壮锦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地域少数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物化的民族手工艺品,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艺术内涵。壮锦艺术资源丰富多彩,具体表现在采用棉麻纱线与彩色丝绒十字经纬交织织造,织造工艺技术精湛、设计图案纹样寓意吉祥明快、色彩搭配丰富和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色彩视觉下的书籍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色彩视觉下的书籍设计论文 篇1:

论视觉语言对中西方艺术的借鉴与结合

摘 要:在当今经济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幸运的是倪传婧的插画作品在此背景下脱颖而出,在变幻无穷的世界中有其视觉构成的规律可循。本文从构图、造型、色彩、用线等视觉语言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倪传婧笔下,不同的插画作品中所体现的不同形态的设计语言和所表达出的文化和特色,针对倪传婧插画作品的分析去探究其插画成功的重要原因,为新时代插画创作者探索更加具有内涵的发展方向并引发相应思考。

关键词:倪传婧;视觉语言;形态;中国元素

倪传婧,英文名Victo Nagi,知名插画师,2014年,年仅25岁的她登上美国福布斯“30 Under”30(30及30岁以下)艺术榜榜单上最年轻的得主之一。作品领域涉及商业杂志宣传、广告设计、影视海报、书籍封面等,2017年受邀为美国大热奇幻剧《权利的游戏》最终季作画。倪传婧出生于广东,在香港长大,高中毕业后就读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插画系。在大量中西文化、经济、政治的差异冲击下,并不是美术生出身的她用更广阔的眼界和精艺的形态语言表达并汲取着东西方文化的营养,将其两者融会贯通,将东西方文化和艺术传统交融在一起,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境界。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执着,通过一系列优秀的作品证实了自己的实力,彰显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倪传婧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艺术风味和文化特质已逐渐升华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视觉语言。

一、视觉语言的应用

视觉语言主要由构图、造型、用线、色彩四大部分组成。艺术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抑或是建筑作品等,从开端就离不开视觉语言,视觉语言的应用会直接影响到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画者从创作作品起始就在脑中勾勒出作品大致的内容和最能直抒胸臆的视觉语言。

(一)构图

倪传婧在网络社交平台上透露道“一个好的作品的基础是构图(Composition)和灰階(Contrast),没有打好基础的话,在上面覆盖再华丽的颜色和线条,画面还是会崩塌的”。构图和灰阶是画面跟大脑沟通背后的主力,它们构造了阅读画面的路线图,让我们可以快速识别其中的形状和规律。构图和灰阶解放了颜色,让不以常规自由自在的用色也能通俗易懂。

(二)色彩

作为插画艺术中最具有表现张力的视觉语言之一的色彩,可最直截了当地表现画面气氛。倪传婧的插画作品中色彩特别又丰盈:一方面,其色彩以表意为主,并不强调自然颜色的原始度,并拉伸装饰的效果;另一方面,色彩视觉感受是重点,用色大胆与饱满。其中,依据主体来敲定作品基调,随之摸索出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插画色彩表现语言。其近期为Apple春节年画而创作的作品《时光流逝(Timelaspe-1)》,与早期的作品相比,倪传婧对色彩的把握更加娴熟,并与新时代与时俱进创造出新特征。

(三)造型

造型更多是由线线成面,画者在笔下生辉,有直线型和曲线型。直线型可以传达出力量、踏实、稳重、厚实的视觉感受;曲线型可以传达柔软、自由、优雅、亲近、有活力的视觉感受。更有特殊材料或不同的技法立体型面,富于变化,造型百变,富有创意和哲理性[1]。

(四)线条

艺术家克利曾说过他要带着一根线去散步,这充分说明了线的本质是运动,具有时间性。在线的运动轨迹下,进行反复排列的操作,可以赋予其节奏性。线有着多样性且丰富并变化无穷,富有张力的形态特征可以游离在画面空间中。

中国传统工笔画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以线表达语言是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也是工笔画的主要构成之一,线在画面空间上的使用可以带领观者进入创作者的思想维度中。出生东方的倪传婧受到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熏陶,其对传统工笔画法进行了改良并运用到插画作品中,以“线”来锻造作品中的“型”,物象的形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又通过线形态特征的运用来表现。

倪传婧的插画作品中运用彩色来勾勒线条,并多以深色表达轮廓,有时使用白色和黑色,这是倪传婧众多作品中的一个共同特征。以至于观者欣赏作品时有一种舒适的感官体验。倪传婧那幅《但愿人长久》中,最重要的表现形态为线。头发的曲线运用富有灵动和柔美的形态特征,赋予了画面空间中女子头发一种温柔平和的视觉力量。画面空间中女子头发的粗线条拥有分量感,屡屡发丝和月球的细线条具有轻盈感和装饰性,其中,月球上的线条不仅只起到装饰作用,其与整幅画面空间的线条成为一个呼应,传递给观者具有生命力的感官反应。

插画作品《但愿人长久》中的内容表达有着极强的中国味道。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一书中说道:“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在所有设计风格中,而且,我们相信它的根在人类的生物遗传之中[2]。作品中女子整齐又不失柔美的头发以及衣服上图案的排列组合就是其秩序感的表现,不仅在画面空间中相互呼应,形成统一,并带给观者有韵律的、有生命气息的视觉感受,扣入主题,生长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故事表达融入之精髓,此插画美的让人心生温暖。

二、倪传婧插画设计中的中西方文化融合

艺术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民族的艺术特征都根植于一定环境下人类群体的历史、生活、文化系统中,并集中体现着哲学思维。东西方绘画由于各自的哲学与美学理念的不同,因此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差异[3]。

倪传婧插画作品的色彩综合了敦煌壁画和浮世绘色彩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在其作品《一只受伤的仙鹤》中就可以看出,其运用了西方抽象与装饰的色彩语言,从而作品中用色细致并淡雅,活泼又不失稳重,现代又不丢传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中国味道。整幅画面色彩运用了颇有中国风纯度不高的墨绿和黄,以及些许红色,这种规整色彩边界的手法和低纯度的色彩搭配以及深色轮廓线来分割画面,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缓解了对比色彩下互相撞击的冲击感。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其在时间的穿梭中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悠久历史,并在不同角度下反映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倪传婧在其插画作品中便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即以敦煌壁画中千手观音作为创作主题。集合观音、莲花、莲蓬等元素来做基调,将独特的民族魅力染进作品中,东方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流露出来,在现代审美观念下加入传统元素,具有强烈的民族亲和力。其中有一幅插画作品中的男性人物是以西方人特征来刻画,身后的黑色豹子又是一个权利的象征,这其中的隐喻和文化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擦出中西方文化的火花,使得作品更加光彩夺目和生机勃勃,独特的创作风格随之生成。在特定传播程度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在倪传婧的作品中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作为独特的文化载体而生存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其极为广泛的内涵是经数千年时代变迁和传承而形成的,具有独树一帜的地域性、时代性、艺术性,这也是最为显著的特点。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经历了长期历史积淀并凝聚后形成了中国传统节日,节日种类和形式多姿多彩,具有深刻含义并淳朴浓重,承载着中华人民的独特情感,倪传婧在其插画作品《时光流逝(Timelaspe-3)》中就深刻表达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应用。用中国结、放鞭炮、贴福字、包饺子、走街串巷等传统节日中特有的元素去营造一种喜气洋洋过大年、其乐融融的过年氛围,充满了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和祝福,其作品中的中国结突破了原来单板的造型和色彩,用更加大胆并富有趣味性的表现手法使画面更具阅读趣味,画面整体色调对比和谐统一,画面中卡通化的人物造型不同于传统的构图角度,有着统一而有性格的阴影设计,倪传婧采用既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又用大胆的西方思维去构想,使得作品不失现代设计感。

三、现代插画设计的启示

诞生和发展一种艺术,会留下其起源与生长的痕迹,其艺术生命力也会绵延不绝。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象征意义深远悠长,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意蕴也随之蔓延开来。在插画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不仅仅只是简单随意地对传统文化元素直接应用或者转接,而需学习掌握主题的理解、内涵简化、元素提炼以及风格创新。改变创作手法和色彩,产生新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并应具有大局意识去做一些大胆夸张或者不可能的设想,生成新的设计元素,在此基础上,可相对有效地规避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下现代大众审美所表现出的违和感。艺术无国界,在当下多元的时代,中西文化相互融合与碰撞,对于全球读者而言,可以更多地了解到不同国家文化的魅力和璀璨,又可以用更為广阔深远的眼界去包容整个世界。东方优秀的文化底蕴与西方艺术精华结合,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可以使创造者找到新的突破点和时代特征,倪传婧的作品恰恰诠释了这一点。

四、结 语

在现如今人们审美水平和知识眼界日益提高的节奏下,倪传婧在插画作品中运用视觉语言和中西方文化融合和借鉴,为观者设计出一幅又一幅绝美的视觉盛宴,无论是《一只受箭伤的仙鹤》《但愿人长久》《时光流逝(Timelaspe)》等一系列上文所具体分析的,还是没有分析的其他作品,无论是视觉还是画面内涵,都带给观者丰富而饱满的联想和感悟。

从倪传婧的插画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作品带有夸张、意外和神秘的色彩。从视觉语言角度看倪传婧的插画作品,倪传婧插画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扎实的技艺功底和能够塑造画面空间调性的能力,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中国工笔画和特有色彩与西方艺术精华理念的碰撞与融合,恰当并大胆地运用文化元素使其作品成功迈出世界。

参考文献:

[1] 张婷婷.点线面在平面造型中的形态语言解读[D].武汉纺织大学,2017.

[2] (英)EH.贡布里希著.杨思梁,徐一维,范景中译.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3] 刘春静.西方绘画中的东方元素 [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4] 黄卢健.平面构成[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5] 郑惠芝,罗晓欢.东方韵味与西式技艺的碰撞与融合:浅析倪传婧插画艺术[J].设计艺术研究,2018(8).

[6] 毕波.绘画作品中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的分析:点线面在绘画作品中的运用[J].书画世界,2018(8).

[7] 李遇忻.“中国风”在插画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倪传婧插画为例[J].西部皮革,2019(4).

[8] 陈澜.插图的世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丁诺婧 汪宁

色彩视觉下的书籍设计论文 篇2:

壮锦艺术资源在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广西壮锦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地域少数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物化的民族手工艺品,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艺术内涵。壮锦艺术资源丰富多彩,具体表现在采用棉麻纱线与彩色丝绒十字经纬交织织造,织造工艺技术精湛、设计图案纹样寓意吉祥明快、色彩搭配丰富和谐。将壮锦艺术资源融入地方民族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借鉴地域民族工艺美术艺术元素资源,分析提取地域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内涵并寻找与地方民族高校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结合点。借鉴地域民族旅游工艺品壮锦的造型结构、色彩搭配、构图形式等元素,提高学生书籍装帧设计创意构思的创造性和表现性,有利于地域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一步促进地域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与民族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壮锦;艺术资源;课程教学;书籍装帧

壮锦是广西地域民族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民族手工艺品,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艺术内涵。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整体艺术形象包装总称,包括插图设计、色彩搭配、文字编排以及印刷制作工艺与材料。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科技、高情感、民族化、个性化不断交互碰撞,消费者的艺术审美需求日新月异。大众对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地域民族文化内涵需求日益强烈,设计者不断挖掘提取本土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内涵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相结合,形成独具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风格,已成为当今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设计师们的共识。很多民族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都已意识到开发与利用地域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重要性,都着手整合开发利用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资源。将壮锦艺术资源引入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使地方高校办学具有显著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既丰富了壮锦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也拓宽了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知识内容,让广西地方高校的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具有广西地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

1 壮锦艺术资源

壮锦艺术表达了广西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图图信仰、生态环境、族群关系和审美情趣等,壮族织锦传承人世代传承不断更新演变发展,逐渐形成独具民族地域文化艺术特色的织锦艺术风格。壮锦图案纹样简洁大方、色彩斑斓,艳丽而不失厚重感,整体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烈,已成为地域民族文化设计语言形象符号,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上,如被套、床单、枕套、壁挂、背包、手提包、头巾、披肩、围巾等。壮锦艺术图案纹样构成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在二维方向无限延展的二方连续图案纹样和四方连续图案纹样;二是在黑色或深蓝色地编织各种几何纹样为底图案纹样,再在其上面编织吉祥动物或植物花卉图案纹样,形成主题明确层次丰富的复合图案纹样,图地对比鲜明有浅浮雕视觉效果;三是抽象的多种不同几何纹样交错编织成厚重精致繁密而富有节奏韵律的图案纹样。在民族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将壮锦图案纹样艺术资源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使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变得更亲近地域民族文化艺术内涵。引导学生整合挖掘提取民族地域传统壮锦艺术资源设计元素,学会收集归纳整理壮锦传统图案艺术资源,并挖掘提取有价值的艺术设计元素,应用到现代地域民族书籍装帧设计实践中,给民族地域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赋予地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

2 壮锦艺术资源与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

壮锦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主要集中体现在壮锦的图案纹样上,传统壮锦图案纹样有万字纹、龙纹、云纹、回纹、水纹、寿纹、福田纹、花卉纹、动物纹等,以及吉祥寓意图案双凤朝阳、凤栖牡丹、狮子滚球、双龙戏珠等。长期以来壮锦图案纹样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构成形式:一是以几何装饰图案纹样为主的连续纹样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装饰纹样,二是以植物花卉为主题的综合纹样,三是以吉祥寓意为主题的动物综合纹样。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讲究简洁大方而饱含地域民族文化艺术内涵,壮锦图案纹样艺术资源恰好满足了当今简洁设计的艺术风格,把壮锦图案纹样艺术资源融入现代书籍装帧课程教学实践中,寻求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与地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结合点,设计出具有地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作品。

在地方民族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艺术实践中融入壮锦图案纹样艺术元素,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根据地域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特征,设计一部分与壮锦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主题相关的设计实践作业,让学生从当地民族手工艺品中获取书籍装帧设计创意灵感。指导学生借鉴壮锦传统民族图案纹样艺术元素不能简单地临摹或者照抄搬用,而是要在理解吸收的基础上挖掘和提取民族传统壮锦图案纹样有用的艺术元素,让传统壮锦图案纹样艺术资源成为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实践的创意来源和灵感启发济,挖掘提取有效的设计元素,使学生设计出来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既有显著的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3 壮锦配色艺术资源在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

壮锦图案纹样独具特色的色彩搭配理念,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民族视觉审美观,“红配绿,看不俗”是典型广西地域少数民族壮锦传承艺人对壮锦色彩搭配的理念的概括总结。壮锦设计配色不局限于大自然,用色自然、古朴、厚重、艳丽、和谐统一,讲究色彩对比,注重视觉冲击力,壮锦图案纹样以红、黄、蓝、绿为主要基准色,对地域民族生活环境丰富多彩颜色进行概括归纳,分析提取有效元素,通过夸张、变化置换等手法,来突出壮锦图案纹样的视觉效果,注重色彩搭配的征意义,如红与黄的搭配具有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象征。

在民族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地域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民族文化情感”,在课题上给学生展示分析地域民族手工艺品壮锦图案艺术作品,普及学生地域民族文化美学知识,启发与提升学生对地域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能力。建议学生进行书籍装帧设计实践时的多赋予设计作品地域民族文化艺术内涵和个性化艺术表现,多借鉴地域民族手工艺品色彩搭配的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要素,并按照设计主题整合重新组构设计元素,有机融合到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实践中,使设计作品统一协调。壮锦图案纹样色彩搭配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色彩视觉效果强烈,将其运用于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使设计作品增添了地域民族文化内涵。

传统壮锦图案艺术资源得到一定传承与发展,不断涌现一些新题材壮锦作品如描绘广西自然风光的桂林山水,表达民族和谐发展的民族团结,展示新时代幸福生活的粮食丰收等。将壮锦图案纹样艺术资源有机融入地方高校现代书籍装帧设計课程教学改革中实践中,借鉴地域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设计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艺术语言相结合,既丰富民族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过程模式、艺术设计教学理念的更新,也促进了民族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4 结语

把壮锦艺术资源应用到广西地域民族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中,挖掘地域民族工艺美术传统图案纹样元素内涵,分析概况整合重构传统壮锦图案纹样,经过创新性设计形成符合现代艺术设计审美要求的新视觉形象符号,并整合创造性的应用在地方高校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实践中,既丰富民族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艺术实践内容,又拓展了学生学习书籍装帧设计实践应用知识面,提升学生对地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形成独具地域民族特色的书籍装帧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模式,使传统壮锦图案纹样与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体系,既有效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了地域传统民族文化,又促进民族地方高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丽,陆众志.壮锦艺术在广西艺术高校教育的传承思考[J].艺术教育,2015(6).

[2] 杨荣忠.论中国传统图案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2011(5).

[3] 肖华英.装饰图案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5(3).

作者:莫开宇

色彩视觉下的书籍设计论文 篇3:

印刷在儿童绘本中重要性的研究

摘要:

当今社会,人们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不仅仅在依靠政府的九年义务教育上,而是从小抓紧,从幼儿园前抓紧,再加上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占多数,所以说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更是下很大的功夫,现在走进大小书店,甚至超市在图书区都会发现,儿童类的读物都会摆在显眼的位置,并且数量居多,这都更加证明了儿童读物是当今抢手之货。但是在众多的儿童读物中作为孩子的家长,会选择什么读物呢?是第一视觉封面设计重要,还是我么么走近后的触觉重要呢,这都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读物的印刷也是提升人们购买的重要依据,印刷在儿童绘本中的重要性做简要的阐述,并指出今后应怎么的做,更加适合当今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绘本;印刷;重要性;趣味性

一、绘本书籍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儿童绘本的定义及发展。“绘本”指以简单的描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绘本以画为主,字少画面色彩鲜艳,以图画传达故事情节,符合儿童心理和色彩视觉特点。绘本中每张图像都含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字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联性,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能带给孩子美的熏陶和教育。在中国绘本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古时候,人们都有“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都说明在那个时期都非常注重孩童时的培养。古时候《三字经》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说明培育儿童性格及其成长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亲和老师承担着神圣而艰巨的职责。历史20世纪,鲁迅首先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后不仅从文化方面而且注重绘画方面,两者相加塑造了完美的绘本。

从市场的现状分析来看。现在大小书店,甚至超市在图书区都会发现,寓教于乐类的绘本、益智类图的出版有所增长并且这类儿童类的读物都会摆在显眼的位置,并且数量居多,这些绘本类不仅在封面的设计上下工夫,而且是在印刷的质量上也颇有血本。上个世纪中国曾经有过“图画书”辉煌期,比如人们熟知的“小人书”,故事大多取材于中国古典传说或文学故事,其构图工整传统、美术功底深厚,极具中国特色,表现技法有国画、工笔画、剪纸画等,深受当时民众欢迎。很多家长买到这些精美的读本后摆样子、生怕孩子把这么精美的书籍撕破能脏,拿给孩子看可能性不大。因为它的印刷成本有限,所以在质量上有限,触摸的次数增多,就会撕破、损伤、能脏整个绘本。所以说大多数家长注重的是书外表包装而忽略了内在的东西,原因也很简单,家长觉得封面是吸引孩子兴趣的首要视觉,如果我们在封面上提升印刷质量的话,加大孩子的需求,这样就不会得到“金窝藏娇”的效果了。

目前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都是政府对相关书籍的重视,特别是在绘本字体印刷大小的关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交《关于规范少年儿童课外读物印刷字号的提案》中,建议新闻出版总署尽快制定出台少年儿童课外读物字号大小的规范。提案指出,目前,在许多少儿热读的期刊书籍中,不乏字体过度偏小的情况,孩子们看起来很伤眼睛。据业内人士解释说,字号小可以在保证容量的情况下,减少成本。少年儿童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可如今的校园,却有不少孩子过早戴上了眼镜。除了长时间上网玩游戏和平时没有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外,与阅读字号太小的读物也有关系。目前国家只对学校教材的字号有规定,对少年儿童课外读物的字号大小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二、触觉上增加趣味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儿童读物的各种设计形式,印刷技术的不断提升,在绘本设计中都以各种丰富色彩的图画来吸引孩子,相比会“发声”的绘本也早已面世。因此,在各种绘本中从图书印制的材料、装订、色彩、设计、安全环保都要求非常的高,加工工艺也非常复杂,涉及到UV、起凸、七彩水晶、烫印、模切等多种工艺。

1、在绘本的印刷时,恰到好处不仅能增加孩子的趣味性,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而且能开发儿童的智力,在一篇“让儿童读物动起来的印装秘籍”的德国印刷者的文章中提到在儿童绘本中加载更多声光、弹跳、触摸、全息图像转印等技术手段,是今后德国儿童书发展的方向。一家德国贸易协会公布由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儿童图书类在整个市场中的销售额比例由16.8%增长到17.4%。儿童读物出版数字再次提升:由2010年的8082种上升至2011年的8225种。据民意调查显示,在德国604万儿童中,喜欢阅读书籍的人占91%。学龄前儿童对图书颇感兴趣。据父母称,85%的0岁~3岁儿童手中都离不开书。 而中国调查0——3岁儿童读书的兴趣和习惯的数据更是少之甚少。这就需要我们改进下儿童对读书的兴趣,所以我们可以从印刷上先点功夫。据统计目前,图书的音色和触觉效果是市场追求的趋势。例如,触摸传感材料、磁铁、发光元素、活门、弹出式窗口、特殊的封面或纸张技术效果。其中,点读笔就是这类图书的主题,目前像小天才、步步高都有0到8岁使用的功能,备受孩子和父母的喜爱。例如在书上、在玩游戏时或在拼图板上。上用笔可以听到小猫咪咪叫,在记忆游戏时可以听到提示,或者在朗读简单的生词时,帮助孩子学习外语。可爱的孩子不断地从喇叭、铃声或按铃中复习。毕竟点读笔(Ting)、音频电子学习系统(Tiptoi)和富兰克林的Any-Book朗读笔是最吸引人的部分。当然,这类读物的价格应该便宜,用零花钱就可以买得起。虽然生产这种书比较麻烦和费钱,但出版社认为,这对一些图书具有重要的附加价值:文字或图像可以听,因此书籍变得生动逼真和栩栩如生。

2、留空——提高动手能力

儿童绘本的创作主题可从多方面进行整理与搜集,常见儿童绘本创作主题包括围绕儿童生活与情感的“爱、成长、幻想、游戏、童趣”等。多数儿童喜欢绘本的首要理由是因为故事的内容精彩,或是欣赏、崇拜故事中的角色形象。事实上,能够打动人心的绘本通常是因为其中故事或主角的形象生活化,与身边的人物、事情有共同点,有儿童熟悉的影子。儿童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书,是图文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书籍表现形式。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用这样的绘画方式让学生感知生命,解说无法言说的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震撼读者的心灵。儿童借由绘本可以进入自身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他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幼儿寄托情感的精神之所。借助绘本,儿童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可以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我们可以在绘本中留有一定的余地让儿童自己动手把整个故事用手绘的形式填充完整,或者通过拼贴的形式让整个情节完善。读绘本的时候使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立足于个人生活体验,画出自己的故事,画出生活中的原型,就更易于为儿童所接受。儿童的日记、作文中常常留下真诚朴实、贴近生活的文字资源,家长可以指导他们根据创作主题对文字进行合理的编辑,用文字和图画一起列提纲,有条理地安排绘本的脚本。在创作前阐述完整的故事过程,设计好绘本图示的结构、节奏,更能够让儿童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胸有成竹。儿童的知识储备量有限,引导儿童在绘本创作中将熟知的古诗、童谣或民间故事作为素材,是儿童进行绘本创作的捷径。古诗或童谣往往是用最简洁的字词表意,把言简意赅的诗歌童谣改编成多页开本的儿童化语言的绘本,首先要让儿童理解、体会古诗或童谣的含义,接着要指导儿童根据内容增加脚本文字,引导儿童根据现代社会的事实特点改编古诗或童谣,让故事的发生更具有时代性,而对于相同的古诗主题,可以用不同的主角去表现,连故事的背景也可以因人而异。教师要指导儿童考虑什么是故事的关键,故事的核心应该安插在绘本的哪几页最合适。通过反复推敲,儿童才能在创作中和谐处理绘本每一页之间的叙事关系,使绘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三、从视觉上关注儿童心理色彩

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儿童偏爱色彩明快,描绘好场景的图形。被描绘的人物、事物若是具有美好意义的,儿童会有更加明显的偏好。例如:花仙子、花朵、食物等在其归类为“美好”,怪物、蛇等属于“丑陋”的一类。对熟悉的场景富有想象力的的图像有明显的偏好。例如:月亮河星星在中舞蹈,小姑娘提着花篮在云中穿梭等。而且能够呈现梦情景的画面会让儿童感觉倍加亲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儿童审美具有感性的特点。会用其直觉选择感情丰富的品进行阅读。所以在封面或者是内容上,印刷的色彩质量一定得过硬过强,不能出现一些模糊不清的色彩,这样不仅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更重要的印象孩子色彩心理需求。

在我看来,绘本是孩子接触最早的绘画文学作品形式。它贴近儿童的世界,富有艺术性,其绘画前后呼应, 有连贯性,具有“说”故事的效果。其文字具有文学性,具备朗朗上口、生动、简练等要素,与幼儿的理解力和生活经验相适应。夸美纽斯曾说:儿童并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为他们创造的读物应遵循一些区别成人读物的特殊规律,也可以说是绘本就是现如今人们在孩子身上的“精神食粮”。我们从印刷上注重必要的因素,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兴趣,提升幼儿时期的文化教育,同时也是体现绘本扩大市场的一个必经之路。总而言之,绘本在印刷上要体现不同地域文化特色,保持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运用适当的创作手法表现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关的故事、思想、情感及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曲小月.儿童绘本发展现状述评[J].中国图书评论.2008(11)

[2]裴永刚.儿童绘本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出版.2005(09)

[3]康长运,唐子煜.图画书本质特点研析[J].大学出版.2002(02)

[4]秦选飞.浅谈绘本阅读与儿童精神成长[J].华章.2011(24)

[5]叶玉婷.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D].杭州师范大学.2013

[6]张楚廷.教学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8)

[7]曲小月.儿童绘本发展现状述评[J].中国图书评论.2008(11)

[8]安琪.绘本图书成为儿童的香饽饽[J].出版参考.2005(34)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李正淼

上一篇:教学质量评议职业教育论文下一篇:医学教育管理系统革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