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教学小学德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教师要有整合和优化意识,利用一切渠道搜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红色文化德育机制,创设红色文化德育教程,优化红色文化德育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思想历练的机会。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德育新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学校德育教学内容,还能够创设更多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红色文化传承实践中健康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红色资源教学小学德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色资源教学小学德育论文 篇1: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小学特色德育

【摘要】将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并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能有效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增强德育活力,提升德育效果,是当前学校探索特色德育之路的有效途径。本文在阐述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及特色,探讨本土红色文化与小学德育相融合的原则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红色文化;小学德育;特色

宕昌县哈达铺镇被誉为“长征加油站”,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当地学校开展新时代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从当前的中小学德育现状来看,单纯依靠教师、课程开展相对单一的德育而不探索开放式德育,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鉴于此,笔者所在的宕昌县木耳小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造性开展德育工作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理念,以当地的哈达铺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探索特色德育之路。笔者在此探究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德育的意义、原则及实施策略。

一、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的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很有必要。首先,红色文化是学生的重要精神食粮,亟需学生传承;其次,新形势下的德育主题需要红色元素的融入;再次,在教育内容中充分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是体现现代教育资源整合性特点及生动德育课程的内在要求。

同样,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有其可行性。首先,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德育有内在的契合点;其次,红色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正能量,与中小学生德育特点和内容相适应;再次,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德育的“内容构成与重要载体”[1]。

二、红色文化资源与小学德育的融合原则

1.将红色教育与学生成长相结合。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笔者所在学校深入研究哈达铺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将红色教育与学生成长相结合,从中提炼出“将长征精神根植于小学生心灵深处”“红色文化中的德育内涵”等红色专题,不断丰富學校的德育实践与研究内容。

2.将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文化相融合。传承红色基因,需要以学校德育为载体,而创新学校德育需要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补充新的特色内容。我们学校将哈达铺红色文化与德育文化相融合,让学生在“长征精神”的浸润下强化品德意识,在对“腊子口战役”的思考中寻找奋斗动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学校基于此找准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文化的结合点,创建红色校园文化,对学生持续而深入地开展相关教育,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3.将德育特色与本土红色教育资源相结合。用好本土红色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红色教育资源是学校特色德育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不少学校的德育思路狭隘,并没有将学生发展与本土红色教育资源相结合,使学校德育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将红色故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红色故事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体现[2]。将红色故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及心理规律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红色故事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更深刻地诠释红色文化内涵,能有效提升德育效果。

三、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实施策略

1.依托本土资源,创新红色主题教育。依托本土资源,找到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契合点,是创新红色主题教育并实现学校德育提质增效的关键。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我们学校多次组织师生深入哈达铺镇,通过走访红色故居、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结合学校德育要求,对哈达铺红色文化进行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找到哈达铺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的结合点,提炼出“自强不息,重走长征路”“传唱革命歌曲,珍惜幸福生活”等红色教育主题,积极搭建红色德育框架,引导班级德育活动更好地开展。

2.注重实践,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应以鲜活生动的红色故事等丰富学生们的红色教育实践体验,激发他们的红色情感。笔者所在的宕昌县木耳小学将德育主题体现在活动中,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确定不同的研学主题。一二年级学生主要以体验为主,通过走访“长征一条街”,探访红军长征纪念馆,体验长征精神,感受革命情怀;通过尝一尝“红军凉粉”“红军锅盔”,听当地人讲述美食背后的红色故事,今昔对比,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针对三四年级学生,突出红色研学的主体性,组织学生参观哈达铺“长征一条街”,了解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中记录的红色故事。通过研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中的特色内容,或以图片、以文字、以书画作品的形式进行记录,在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在家中与家人分享。针对五六年级学生,突出红色研学学生的探究性,如为哈达铺“红色旅游开发”设计方案,结合“红色研学之旅”,为班级设计红色文化墙。学生们在红色研学活动中,通过了解红色历史,开阔了个人眼界,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3.突出整合,上好红色德育课程。为了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探寻学校德育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应从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教师的德育观念入手,将本土红色资源及学校德育实践转化为课程资源,实现对红色德育课程的深度开发[3]。

宕昌县木耳小学的红色德育课程包括两部分: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与校本德育课程。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结合课程中的主题单元内容,融入哈达铺红军长征相关的教育内容。在校本德育课程中,教师主要根据关于哈达铺的社会实践调查、红色研学之旅、学校德育活动等,融入相关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总结并提炼出相应的红色主题,形成不同的单元序列,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架构。

在红色德育课程的整合与架构中,教师也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给学生学、做、思的空间,使学生从中感悟红色精神内涵,了解红色文化价值。当学生伫立于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前时,他们深深感悟红色精神;当学生参观哈达铺长征纪念馆时,他们专注了解红色历史;当学生走进“长征一条街”时,他们被这座古镇的浓厚红色文化所打动。在此基础上,学生将所思、所感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交流,体现出红色德育课程的真正价值。学生在系统学习红色德育课程后,对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并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4.做好传承,构建红色校园文化。红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要始于认知,终于行动。而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由于年龄及认知的局限性,需要以学校动态、持续、系统性的红色校园文化为载体,来确保传承红色文化的效果[4]。为此,学校引导师生设计红色班级名片,打造红色教育长廊、红色文化馆室,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等。为了确保德育效果,学校还利用网络成立红色教育空间,鼓励学生撰写红色实践心得体会,讲述红色故事中的感动,还可以将自己所搜集到的红色故事展示出来,与同学分享、交流。笔者所在的学校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探索、实地研学等方式,搜集并整理关于哈达铺的红色历史,提炼出“持之以恒方为长,自强不息才是征”的红色校园文化内涵。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不断加深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笔者发现,通过这些常态化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在红色校园文化的浸润下,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树立了积极向上的家国情怀,德育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让红色文化成为立德树人的底色,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要求[5]。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探讨小学德育特色之路,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学校从“以学生为主体”出发,寻求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德育的结合点,创新德育的内容及形式,能有效让学生传承红色精神和文化。

参考文献

[1]庄瑜.上海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价值及路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20(03):67-70.

[2]杨梅.红色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及其挖掘路径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04):20-22.

[3]罗雄,黎易敏.红色文化资源与培养时代新人的德育路径建构——以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高教学刊,2019(09):53-55.

[4]齐丹.红色文化的德育审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0):15-16.

[5]韦海.让红色文化成为以德树人的文化底色[J].人民论坛,2019(11):136-137.

编辑:彭雪亮

作者:杨小忠

红色资源教学小学德育论文 篇2:

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德育新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摘 要:教师要有整合和优化意识,利用一切渠道搜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红色文化德育机制,创设红色文化德育教程,优化红色文化德育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思想历练的机会。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德育新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学校德育教学内容,还能够创设更多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红色文化传承实践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红色文化;德育课程;资源;开发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校地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德育新课程,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整合红色文化德育资源

本校位于革命老区,革命历史遗迹、展览馆、烈士公墓等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都属于难得的德育课程资源。德育课程的建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教师要从更多角度展开资源搜集,深度发掘红色文化核心内容,通过信息搜集、整合、归类、优化处理,形成校本德育课程构建基本素材。整合红色文化德育资源,不能只靠学校的部分教师,还要让更多人关注校本德育课程的构建。

本校是农村学校,因为处于革命老区之中,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无疑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德育课程构建过程中,本校从更多方面展开工作,获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在德育课程构建上达成了更多统一认识。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是重要的教育契机,如果能够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形成德育课程,必然能为学校德育管理带来发展契机,也能为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收集红色文化资源需要多管齐下。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革命历史遗迹、历史资料、纪念馆等,在具体收集时不仅要搜集相关文献,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验证。再次,在搜集红色文化资源时,还应要求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之中。在民间有许多的革命故事和传说,这些文化资源是极为宝贵的德育素材,如果能够进行合理搜集,能够极大地丰富课程资源。

红色文化教育是历史赋予教师的责任,在学校德育课程构建中,教师要广泛吸收红色文化资源。教师还要发动学生参与红色文化资源搜集整合活动,这给学生带来的心灵触动会更强烈,其教育价值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挥。可以说,红色文化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师要珍视这难得的教育契机。

二、引入红色文化德育机制

引入红色文化德育教学机制,不仅需要校本德育新课程的支持,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从课程设置、课程分配、课程执行,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创新、教学评价等多种维度展开研究,以便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德育教学的有效性。红色文化德育课程设置之后,教师要让学生选修这些课程,在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的红色文化认知和体验,逐步完成德育的全面渗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

学校德育新课程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在课程机制建设中,应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课程、学科渗透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考,以便形成完善的德育系统。其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广泛吸收红色文化信息,让红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如本校提炼、精选了洋庄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精髓部分,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其二,在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环节,本校设置了相关的研究课题,并利用多种教研活动展开调研,设置更多红色文化主题德育课程,以公开课、主题班会形式进行推介,在整个校园内掀起红色文化传承热潮。其三,在德育课程执行过程中,本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文化熏陶的机会。红色文化的广泛介入,促进了学校德育课程的建设,能让学生参与红色文化传承活动的主动性大大提升。

校本课程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地方性等特点,红色文化进入德育课程之中,要求教师要有灵活运用的意识,对操作策略展开对应研究,以获得丰富的教育契机。而在优化德育机制的过程中,教师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红色文化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

三、创设红色文化德育教程

在校本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有教程设计意识,对红色文化德育课程进行科学分解。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时,教师要体现融合意识。如果有需要,教师要将红色文化传承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自然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在课程构建和执行过程中,需要建立学情分析机制,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做出对应的设计,以提升教学效率。

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个性认知和追求,在德育课程创建和执行过程中,教师应主要从课程分配、课程融合、课程评价等方面展开实践探索,以期为德育课程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数。在课程分配环节,本校对课程内容进行专题研讨,广泛征询科任教师的意见,对课程内容进行匹配性分配,使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课程内容,并体现课程的梯度性。学生群体接受层次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分配课程能体现分层教育原则。在课程融合环节,本校对更多的文化课展开对接研究,将相关红色文化进行融入设计,要求学科教师有意识地展开渗透操作,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中自然内化德育课程内容。在课程评价环节,本校建立了跟踪评价制度,对红色文化传承内容落实情况进行多重评估。在组织文体活动时,本校将红色文化相关内容作为评价指标,如红歌唱响、主题征文、主题班会等,都与红色文化有多重對接。

德育课程建设属于系统性工程,学校不仅要精心构建,还要倍加呵护,不断充实课程内容,并对教程展开合理设计和创新探索,以提升教育效果。红色文化传承是全民族的责任,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对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优化红色文化德育教学

收集、整理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德育活动,教师不妨将这些活动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如教师带领学生去参观红军街、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时,要从思想层面展开对应的教育,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百折不挠、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教师还要对红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展开研究、整理、编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融合,与学校常规教育相结合,都能够形成崭新教育契机。特别是学校组织的多种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内容,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探索感知红色文化的契机,而且能凸显学校的办学优势。为提升本校的德育管理成效,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多种学校组织的活动。如本校举办校庆活动时,需要举行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这些活动与红色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也属于学校德育范畴。

学校文化活动众多,如何将红色文化相关内容融合到这些活动之中,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极为珍贵,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展开对应的设计和实践,并要有热情和耐心。红色文化教育不是口头说教,教师要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文化活动中接受心灵的洗礼。

总之,学校利用经典红色文化作为德育主题,创建特色文化校园,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德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要广泛吸纳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这符合现代德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与立德树人教育原则高度契合,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夏雨燕.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学校德育中的运用[J].教师,2018(10).

[2]吕丽红.小学德育中的红色文化渗透及路径建构[J].基础教育研究,2020(03).

作者:施彩莲 林忠厚

红色资源教学小学德育论文 篇3: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小学特色德育

摘要:将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并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能有效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增强德育活力,提升德育效果,是当前学校探索特色德育之路的有效途径。笔者在阐述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及特色,探讨本土红色文化与小学德育相融合的原则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小学;特色德育

前言:从当前的中小学德育现状来看,单纯依靠教师、课程开展相对单一的德育而不探索开放式德育,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鉴于此,笔者所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造性开展德育工作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理念,以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探索特色德育之路。笔者在此探究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德育的意义、原则及实施策略。

一、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的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很有必要。首先,红色文化是学生的重要精神食粮,亟需学生传承;其次,新形势下的德育主题需要红色元素的融入;再次,在教育内容中充分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是体现现代教育资源整合性特点及生动德育课程的内在要求。

同样,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有其可行性。首先,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德育有内在的契合点;其次,红色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正能量,与中小学生德育特点和内容相适应;再次,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德育的“内容构成与重要载体”。

二、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实施策略

1.依托本土资源,创新红色主题教育

依托本土资源,找到紅色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契合点,是创新红色主题教育并实现学校德育提质增效的关键。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我们学校多次组织师生深入湖光镇各条革命老村庄,通过走访红色故居、参观红军纪念馆,结合学校德育要求,对红色文化进行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找到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的结合点,提炼出“自强不息,重走长征路”“传唱革命歌曲,珍惜幸福生活”等红色教育主题,积极搭建红色德育框架,引导班级德育活动更好地开展。

2.注重实践,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应以鲜活生动的红色故事等丰富学生们的红色教育实践体验,激发他们的红色情感。笔者将德育主题体现在活动中,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确定不同的研学主题。一二年级学生主要以体验为主,通过走访“长征一条街”,探访红军长征纪念馆,体验长征精神,感受革命情怀;通过尝一尝“红军凉粉”“红军锅盔”,听当地人讲述美食背后的红色故事和走访老革命村庄,今昔对比,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针对三四年级学生,突出红色研学的主体性,组织学生参观徐闻县下洋镇墩角红色革命基地,了解红军长征纪念馆中记录的红色故事。通过研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中的特色内容,或以图片、以文字、以书画作品的形式进行记录,在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在家中与家人分享。针对五六年级学生,突出红色研学学生的探究性,如为徐闻县“红色旅游开发”设计方案,结合“红色研学之旅”,为班级设计红色文化墙和唱红歌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在红色研学活动中,通过了解红色历史,开阔了个人眼界,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3.突出整合,上好红色德育课程

为了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探寻学校德育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应从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教师的德育观念入手,将本土红色资源及学校德育实践转化为课程资源,实现对红色德育课程的深度开发。

小学的红色德育课程包括两部分: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与校本德育课程。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结合课程中的主题单元内容,融入红军长征相关的教育内容。在校本德育课程中,教师主要根据关于哈达铺的社会实践调查、红色研学之旅、学校德育活动等,融入相关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总结并提炼出相应的红色主题,形成不同的单元序列,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架构。

在红色德育课程的整合与架构中,教师也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给学生学、做、思的空间,使学生从中感悟红色精神内涵,了解红色文化价值。当学生伫立于寸金公园英雄纪念碑前时,他们深深感悟红色精神;当学生参观纪念馆时,他们专注了解红色历史;当学生走进“长征一条街”时,他们被这座古镇的浓厚红色文化所打动。在此基础上,学生将所思、所感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交流,体现出红色德育课程的真正价值。学生在系统学习红色德育课程后,对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并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4.做好传承,构建红色校园文化

红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要始于认知,终于行动。而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由于年龄及认知的局限性,需要以学校动态、持续、系统性的红色校园文化为载体,来确保传承红色文化的效果。为此,学校引导师生设计红色班级名片,打造红色教育长廊、红色文化馆室,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等。为了确保德育效果,学校还利用网络成立红色教育空间,鼓励学生撰写红色实践心得体会,讲述红色故事中的感动,还可以将自己所搜集到的红色故事展示出来,与同学分享、交流。笔者所在的学校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探索、实地研学等方式,搜集并整理关于哈达铺的红色历史,提炼出“持之以恒方为长,自强不息才是征”的红色校园文化内涵。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不断加深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笔者发现,通过这些常态化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在红色校园文化的浸润下,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树立了积极向上的家国情怀,德育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三、结语

总之,让红色文化成为立德树人的底色,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要求。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探讨小学德育特色之路,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学校从“以学生为主体”出发,寻求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德育的结合点,创新德育的内容及形式,能有效让学生传承红色精神和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敏.基于红色文化教育的德育实效性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21:1254-1255.

[2]谢伟斌.红色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探索[J].小学时代,2019(18):79-80.

[3]李守峰,高明,刘玉军.基于红色文化教育的农村小学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以沂南县马牧池乡中心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2017(11):27-29.

作者:洪华坚

上一篇: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分析论文下一篇:旅游产品质量管理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