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连险产品论文

2022-04-18

十二年,一轮回。2011年,是中国投连险发展的第12个年头。12年的风雨发展历程里,投连险经历过风光和追捧,也受到过黯淡和冷落。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资本市场迷雾重重,中国投连险经历了不小的市场考验和业绩压力,虽然投连险账户全年业绩大幅下滑已成定局,但我们仍可以看到少数投连险账户业绩表现可圈可点。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投连险产品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投连险产品论文 篇1:

投连险会是下一个万能险吗?

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随着传统人身险预定收益率不断下调,投连险的优势凸显出来,未来发展空间被市场拉大。在万能险因监管收紧而受到限制之时,投连险会成为下一个接棒者吗?

在万能险、分红险等保险产品风生水起之时,投连险却被冷落在一旁。其实,自2014年下半年起,股票牛市行情带动投连险规模井喷式增长,在人身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也不断攀升,截至2016年上半年,占比达到2.35%。但与海外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占比,差距仍然很大。

很明显,这一轮投连险发展的井喷行情中,渠道占优的寿险公司有优势。投连险业务规模较大、增速较快的寿险公司主要有老牌寿险公司,如泰康人寿、平安人寿等;银行系寿险公司,如光大永明、建信人寿、信诚人寿等;以及互联网渠道建设较好的公司,如弘康人寿、国华人寿等。

中国投连险规模和投资收益率与股市有很强的相关性。纵观中国投连险的发展历程,几次起落都与股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伴随着股市的兴衰,经历了关起期、萧条期、高涨期、低迷期和复关期等阶段。从投资收益率看,权益型投连险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有较强的拟合性。

投连险属于对利率不敏感的保险产品,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随着传统人身险的预定收益不断下调,投连险具有一定的优势,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在万能险因监管收紧而受到限制之时,投连险会成为下一个接棒者吗?

投连险投资属性更强

投连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荷兰首次出现,随后英国、加拿大、美国等相继推出投连险。投连险在不同国家的名称不尽相同,在英国被称为基金连锁产品,在加拿大被称为投资连结产品,在美国被叫做变额寿险、变额年金,在新加坡被称为投资连结产品,日本称其变额寿险,中国香港地区称其挂钩保单。

目前,投连险已成为海外人寿保险的主流险种之一,在英国和美国,投连险保费占总寿险保费的比例均在50%以上,澳大利亚现在90%的保单是投资连结产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印尼等国家,投连险所占的市场份额均超过90%。

投连险的正式名称是“变额寿险”,是集保障和投资于一体的终身寿险产品,在保险保障之外,投保人可以在不同投资账户之间自主选择、及时转换,以获取投资收益。保险保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意外身亡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障金;另一方面通过附加险的形式,对被保险人的各个方面予以保障。

同为具有投资属性的保险产品,投连险与万能险、分红险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投连险投资范围最广,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上市权益类资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其他金融资产等。流动性资产投资余额不少于5%;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其他金融资产的投资余额不得超过75%,其中单一项目不得超过50%。

万能险主要投资于在国内依法公开发行的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银行存款、回购及监管部门批准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其中债券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和央行票据等。其中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不得超过80%。

分红险投资范围主要包括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及其他资金运用形式。其中权益类资产不得超过30%,达到上限的可以进一步增持蓝筹股,但不得超过40%。

从分设账户情况看,投连险保障账户与投资账户分离,且设置不同类型的投资账户;万能险保障账户与投资账户分离,只设置单一投资账户;分红险不设单独投资账户。从投资风险性看,投连险风险最大,且风险完全由保单持有人承担;万能险风险中等,由保险公司和保单持有人共同承担;分红险的风险较小。从保底利率看,投连险无保底利率,万能险保底利率一般在1%以上,且实行利率市场化;分红险一般在2.5%-3.5%,不得超过3.5%上限。

一般而言,投连险资金运作相对透明,至少每周向客户公布投资单位价值;万能险则是每月或每季度向客户公布收益率;分红险资金运作情况不向客户说明,每年向客户说明分红情况。

与基金相比,投连险的流动性较差,中短期收益相对较低,一般投资者很难将基金和投连险区分开来。从灵活性看,基金的流动性较高,可以随时赎回,并收取赎回手续费,一般一年内为0.5%;而投连险产品期限一般都在5年期及以上,初始费率较高,最低约为1.5%,最高可达40%,如果购买后一两年就退保,会扣除初始费用、账户管理费、风险保费、退保费等。从收益率看,权益型投连险账户的中短期收益与股票型基金相比较低,尤其是在牛市中,这种情形就更为突出。因此,与投连险相比,大多数投资者更加偏好基金。

对投资者而言,投连险的扣费模式较为复杂。投连险费用分七种,不同产品的费率有所差别,投连险费用仅可以收取初始费、买入卖出差价、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资产管理费、手续费和退保费用。按照渠道分,投连险可以分为网销、银保、经代和电销产品;从初始费用看,网销产品的初始费用很低,通常在2%以下,经代产品费用较高。而资产管理费率在2%以内,权益类账户管理费较高。

收益率随市场波动性大

截至2015年年底,76家中国寿险公司有34家经营投连险产品,其中有6家公司2015年没有投连险新增保费。从投连险新增保费规模看,光大永明、弘康人寿、建信人寿排名居前,从投连险存量保费规模来看,平安人寿、光大永明、弘康人寿排名居前,从投连险保费规模增速来看,建信人寿、弘康人寿和国华人寿排名居前。

中国投连险投资范围广泛,尤其以偏股类账户居多,且注重流动性管理。2015年4月,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投资连结保险投资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规定:投资账户的资产配置范围包括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上市权益类资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其他金融资产,基本上涵盖了目前机构投资者所能参与的所有投资。此外,《通知》指出,投资账户应具有明确的投资策略、资产配置范围和比例限制、业绩比较基准,并且规定了配置资产的比例限制,以适应流动性需要,如流动性资产的投资余额不得低于账户价值的5%。

投连险一般设有多个账户,按照投资货币、固收、权益、指数的类型和比例,大体可分为货币型、债券型、混合偏债型、混合平衡型、混合偏股型、权益型、指数型,对应不同的投资策略,可以满足投资者的多种风险偏好。从2015年年底的数据看,投连险投资偏权益类资产的账户数量居多,占比37%,投资偏债券的账户数量占比为31%,货币型账户数量占比为16%,指数型账户数量占比为2%。

从海外的经验看,由于投连险的投资结构中,权益类占大部分,投连险市场具有较大的周期波动性。根据英国保险人协会(ABI)的资料统计,1990年至2001年,英国寿险业投资连结类保险资产的投资分布结构为:股票占70%-76%,债券占7.5%-14%,房地产占4.5%-12%,现金及其他占6%-12%,因此,投连险的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率都对股市行情十分敏感。

当股市兴盛的时候,投连险的投资收益率较高,投连险的需求就较旺盛,保费收入就会快速增长;反之,当股市衰退的时候,投连险的投资收益率下降,投连险的需求就会萎缩,保费收入也会随之减少。如全球股票市场在2000年开始暴跌时,英国投连险保费收入的跌幅为34%,法国、芬兰等国的跌幅均大于40%。

与海外相同,中国投连险规模和投资收益率与股市有很强的相关性。纵观中国投连险的发展历程,几次起落都与股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99年,平安保险首次推出投连险,之后投连险规模迅速增长,到2001年,投连险保费收入达106.62亿元,同比增长542.26%。但从2002年起,由于受到销售的误导,产生了一系列消费者投诉,再加上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投连险账户亏损严重。2002年,投连险个人业务保费收入仅为57.7亿元,同比下降了38%。

2006年,随着资本市场的火爆,投连险又卷土重来,到2007年,保监会批复的投连险账户达到130余个,部分保险公司的投连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4倍。但到2008年,随着股指的暴跌,投连险也一蹶不振,收益率也大幅缩水,大多仅为1%-3%的正收益,个别甚至出现超过17%的亏损,部分保险公司及银行停售投连险。伴随着2014年年底以来股市的强势行情,投连险又一次高歌猛进。

从投资收益率看,整体上,权益型投连险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涨跌幅有较强的拟合性,且权益型投连险的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小;债券型投连险的投资收益率与中债总财富指数涨跌幅有较强的拟合性。

如何做大投连险规模

与分红险和万能险不同,保险公司会为投连险产品设立多个独立的投资账户,投保人可以按照个人风险偏好,设置不同账户的投资比例。在资产配置方面,由于投连险投资范围广泛,单一账户投资单一资产的比例基本不设限。

投连险的资产配置范围广泛,包括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上市权益类资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其他金融资产等。且对于单一的账户来说,投资单一资产的比例基本不设限,如权益型账户投资股票的比例可以达到100%。由于投保人可以按照个人风险偏好设置不同账户的投资比例,对于大多数投保人来说,看重的是投连险的高收益性,相应的风险容忍度也会高一些。

为了应对赎回等极端情形,投连险也需要配置一些流动性好的资产。依照相关规定,流动性资产的投资余额不得低于账户价值的5%,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其他金融资产的投资余额不得超过账户价值的75%,其中单一项目的投资余额不得超过账户价值的50%。

此外,由于投连险投资账户应至少每周确定一次单位价值,所以配置的资产需要具有合理的估值方法,尤其当配置资产包含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其他金融资产的,应向投保人主动披露投资比例、估值方法、基础资产、主要投资风险等信息。

目前,中国整个金融市场面临着利率下行的情况,在利率下行初期,并不会对保险公司产生较大的冲击,但是一旦进入长期低利率的环境,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利差损风险的概率会加大,在资产配置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

如固收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会降低,权益类资产、另类投资、境外资产的配置比例将会提升。在提高另类投资比例时,还需要考虑估值和流动性问题。在进行境外投资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风险,可以选择与海外成熟的投资机构进行合作。

在配置固收类资产时,提高信用债的配置比例可以拉长久期,降低投资品种的风险,如多投资基础设施债、优质企业债、优先股等。在配置权益类资产时,也需要有长期、战略的眼光,可以选择有发展前景、业绩稳定增长的行业,以及低估值的蓝筹股等。

当前,投连险在中国人身险中的占比还很低,尤其在低利率环境下,作为对于利率不敏感的保险产品,投连险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随着投连险规模的逐步扩大,将给保险资管、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带来很多机会。

由于寿险公司(或集团)的资产管理能力较弱,若投连险的规模越来越大时,寿险公司(或集团)可能将这部分资金委托给保险资管、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进行管理。按照规定,保险公司将账户委托第三方管理时,两者资产管理费率总计不得超过2%,投资管理费率预计在1%之内,可以参照企业年金的投管费率,平均为0.44%,其中股票型的投管费率最高,平均在0.60%以上,固收型在0.30%左右,货币型为0.22%。

由于投连险可以配置其他金融资产,投连险具有类似FOF的职能,因此,投连险对于保险资管、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的产品有着天然的配置需求,相关机构可以针对投连险的需求设置相应的产品。

平安证券认为,对于投连险来说,需要具有双向盈利和收益较为平稳的特点的产品。过去多年,不管是权益类产品还是固收类产品,我们都是只能被动地接受单边市场的波动,很难在市场较差的情况下实现盈利。投连险投资收益水平出现巨大波动,也与资产配置不能双向操作有直接关系,包括保险公司自己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都没有大规模开展反向的投资或者套期保值。因此,如果相关机构能够将指数期货、期权、商品期货融合在一起,未来必定能够满足保险公司的配置需求。

从投连险市场几起几落的历史实践看,主要是由于投连险产品的收益率受资本市场波动性过大所致,造成投资者“疯抢疯卖”的局面,因此,相关机构可以提供收益较为平稳的产品来迎合投连险的投资需求,如采取指数型策略,投资ETF等指数基金;利用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平滑基金波动;以及考虑使用FOF基金来平滑业绩波动等。

与一般人身险产品不同,投连险属于投资类产品,保障性较差,一般没有保障或者只有一点保障;投资收益随股市的波动较大,收益与风险由保单持有人承担,不适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此外,中国投连险市场随股市的起落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投连险投资股票比例较高。当股票市场处于上涨周期、投资回报率较高时,投连险需求增加;而当股票市场处于下跌周期、投资回报率较低时,投连险的需求急剧减少。此外,客户对于投连险的认识不足,投连险产品应该是一种长线投资产品,虽然会承担短期的系统性风险,但能抵御长期的通胀风险。在股市低迷期,投连险的亏损属于正常现象,但大多数客户是怀着短期投机的心理购买产品,导致退保率极高。而在投连险做大保费规模的过程中,销售员出于自身利益夸大收益、淡化风险的行为加重了这一现象。

从行业发展层面看,监管层不断强调保险的保障本质,倡导保险行业回归保障本源。从保监会颁布《关于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正式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都可以看出监管层注重行业风险、去杠杆、倡导保险行业回归保障本源的意图。

从2015年各险企年报的相关数据也可以反映出,各险企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提高中长期期交业务比例,将经营天平越来越向保障类功能的保险产品倾斜。如中国人寿已经停止销售投连险,太平人寿、太保人寿、华泰人寿2015年新增投连险保费对新增总保费的贡献率在0.1%以下。

作者:方斐

我国投连险产品论文 篇2:

哪些投连险跑赢大市

十二年,一轮回。

2011年,是中国投连险发展的第12个年头。12年的风雨发展历程里,投连险经历过风光和追捧,也受到过黯淡和冷落。

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资本市场迷雾重重,中国投连险经历了不小的市场考验和业绩压力,虽然投连险账户全年业绩大幅下滑已成定局,但我们仍可以看到少数投连险账户业绩表现可圈可点。

22%的账户取得正收益

按照华宝证券投连险分类标准统计,截至2011年底,市场上共有180只投连险账户(不含2011年年中新增账户和2011保监会新批准设立账户),各分类账户数量如下:指数型账户6只,激进型账户55只,混合激进型账户37 只、混合保守账户25只,增强债券型账户23只、全债型账户10只、货币型账户24只。

2011年度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沪深300指数全年下挫23.44%,中债总指数上涨2.58%,180只投连险账户全年整体平均收益率-11.37%,较2010年0.85%的账户整体平均收益水平相距甚远。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讶异,毕竟指数型账户、激进型账户以及混合偏股型账户占据了市场上全部投连险账户的半壁江山。

2011年度,各类投连险账户平均累计回报率由高到底依次为:货币型(3.12%)、全债型(0.56%)、增强债券型(-1.77%)、混合保守型(-9.05%)、混合激进型(-15.74%)、激进 型(-20.68%)、指数型(-23.28%)。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投连险产品的管理方式和开放式公募基金产品类似,部分投连险账户也采取类FOF的管理模式,因此,投连险账户的回报率与开放式公募基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也是前者业绩的较好参照物。在华宝证券提供的投连险7个二级分类账户中,激进型、混合激进型、混合保守型、增强债券型账户2011年累计回报率超越可比公募基金,指数型、全债型、货币型账户落后于可比基金。

变额年金账户跑赢同期指数

此外,在经营时间超过5年的投连险账户中,泰康进取型业绩表现十分出众,最近5年累计回报率达338.18%。泰康5年定期保证收益账户每年业绩表现均能进入增强型账户前十大,最近5年累计回报率达48.69%。平安保证收益账户业绩表现也比较出众,除今年排名第三外,一直稳居货币型账户榜首,最近五年累计回报率达20.05%。

2011年,投连险市场还迎来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变额年金面世。这也掀起了保险 理财 新闻产品产品发展的新篇章。

2011年6月, 金盛人寿 新闻产品推出了首款内部组合对冲管理模式变额年金——“保得盈”。

2011年7月,中美联泰大都会推出了首款固定乘数平衡管理模式变额年金——“步步稳赢”。

2011年9月20日, 华泰人寿 新闻产品三个变额年金账户尊享型、智慧型和远见型获保监会批复,但具体产品尚没有推出市场。

金盛和谐账户与稳赢账户自2011年成立以来分别达到了-4.05%和-5.91%的回报率,显著跑赢同期HS300指数,两账户均能够合理地运用内部组合对冲模式、固定乘数平衡模式对账户进行管理,锁定账户净值下行风险,达到保证账户收益的目的。

善用账户分类设置优势

我们还发现,2011年度,180只投连险账户中有39只账户实现正收益,其中24只货币型账户全线飘红,取得3.12%的账户平均年度回报率,高于2010年1.34%的收益表现。此外,10只全债型账户中有7只取得正收益,23只增强债券型账户有 8只取得正收益。而其他四类账户全线飘绿。

若从投连险分类账户累计收益率的情况来看,2011年货币型户、全债型、增强债券型账户中的年度收益率最低值比激进型账户市场表现最好的账户的年度收益率还高,不难想象,2011年激进型账户所面临的市场投资的困难性,以及其投资策略对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无力抵抗。

而各分类投连险账户之间收益率的差异,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投连险产品分类账户设计的优势,也就是说,正是由于一款投连险产品通常都设置了2~3个以上不同风险度的账户,而且这些账户间通常可以在一年内免费转换1~5次,那么投保人就可依据市场环境变化,通过不同风险收益水平分类账户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达到个人整体投资收益水平的最优化,实现较为主动的一个风险控制。为此也再次提醒广大投资者,在投连险的持有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善于利用这一账户转换功能。

作者:陈婷

我国投连险产品论文 篇3:

从资金运用角度看新型保险产品面临的机遇及发展

摘要:从美国经验来看,资本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新型保险产品扩大规模的最好时机。本文试图站在资金运用的角度,对我国新型保险产品面临的机遇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资金运用;新型保险产品;机遇;发展

一、我国新型保险产品的现状

新型保险产品灵活地融合了消费者的保险保障需求与投资理财需求,是保险业近年来发展创新的热点之一。对寿险产品而言,新型保险产品主要包括投资连接产品、万能险产品,对非寿险产品而言,新型保险产品主要包括带有储蓄和投资性质的家财险、长期意外险、长期机动车辆险等。在我国,大力发展新型保险产品十分必要。这不仅可以推进我国保险产品的升级和转型,优化保险产品结构,而且能够促进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

我国目前的新型保险产品以寿险为主,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还相当小。新型寿险产品的发展始于2000年的投资连接险和万能保险,2001年投资连接险经历了短期的快速发展,当年占寿险市场比重达到9%,万能险约占3%;随后,在资产市场持续熊市的情况下两种产品的市场比重都迅速回落,2002~2003年两者合计都在3%左右;2005年,在保险公司产品设计能力和投资能力有所提高的前提下,万能险市场份额上升至7%,投资连接险仍然保持1%左右的较低比例。

我国寿险市场以传统寿险和分红产品为主,多年来一直维持90%~97%的比例,作为新型保险产品的投资连接险和万能险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美国新型保险产品的发展回顾

1990年以后,美国股市出现了长达10年的大牛市,S&P指数从300点迅速上升到1500点左右,虽然2000年之后S&P指数出现了一定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在这段时期,美国寿险业的产品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巨大变化,新型寿险产品在寿险负债结构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由1990年的10%左右迅速上升到整个寿险产品份额的30%左右。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将代表证券市场发展指标的S&P指数与新型寿险产品市场比重做回归分析,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691,显示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回归方程的R2系数为0.9392,初步表明S&P指数对新型寿险比重具有很强的线性解释能力。

分析1990年代以来美国新型保险产品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资本市场的活跃和繁荣是其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股票市场的繁荣刺激了消费者的投资需求,保险客户需求由单一的保障产品转变为要求更具个性的保险产品,新型保险产品作为具备更多功能的理财保障结合型产品,正好满足了消费者的这一意愿。与此同时,美国金融市场日趋成熟,各种制度更加规范,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也为新型保险产品的风险管理和资金运用提供了条件。

三、当前我国新型保险产品面临的机遇

上证指数自2006年以来保持强劲态势,中国人口红利期的到来以及对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激发了城乡居民新一轮的投资热情,理财型保险产品具备巨大的潜在市场,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具体而言,可以从政策层面、市场层面以及公司治理层面对这一机遇进行分析。

1、从政策环境来看,2006年6月15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为我国保险产品的资金运用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投资比例,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和范围,开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和创业投资企业试点,以及参股商业银行等长期性投资。《若干意见》颁布后,中国保监会陆续出台了与之配套的法规,内容涉及放宽保险资金资本市场的投资比例、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保险外汇资金投资外汇、保险资金投资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商业银行和券商的股权等,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保险资金原有的投资渠道,并使得保险资金取得了较好的收益。预计监管机构会根据保险行业和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趋势,以及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推动保险资金的有效运用,更好地发挥保险资金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因此,新型保险产品的资金运用将更加灵活,可投资领域将更加丰富。

2、从市场环境看,健康而又充满活力的证券市场为新型保险产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能够有效提高保险产品的投资回报率,不断增强保险产品在个人理财产品中的市场竞争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GDP增长率为10.7%,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民币升值预期长期存在,进一步凸现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中国证券市场股改已基本完成,进入全流通时代的A股市场长期向好;机构投资者成为股市的主导力量,价值投资理念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中国居民的新一轮投资热情得到激发,希望分享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这些因素共同表明,国内资本市场新的发展阶段即将来临,新型保险产品获取可观投资收益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3、从内部环境来看,保险公司的信息技术水平、风险控制能力、投资能力已经得到显著提高。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保险公司经受住了“利差损”风险的考验,经受住了A股市场四年熊市的考验,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技术、人才从无到有,在风险控制环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全面展开,中国保险公司面临外资保险的直接挑战,在严峻的竞争形势面前,许多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努力缩小在信息技术、产品开发、内部控制等方面与国外成熟保险公司的差距。国内保险公司已经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保险产品和承保收益的利润空间将不断被压缩,而加快新型保险产品的发展和创新,不断提升投资能力将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四、对我国新型保险产品发展创新的若干建议

1、重视投资业务,努力提高新型保险产品的资金运用水平。资金运用是新型保险产品发展的关键所在,投资回报能否达到并超过预计的收益率水平,是关系到新型保险产品能否获得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将新型保险产品的投资账户收益率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间内,可以为新型保险产品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目前,保险公司应该把握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加强对资产市场的研究和判断,运用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稳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资产配置组合能力、把握市场投资机会的能力,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水平,以稳定可观的投资回报推动新型保险产品的健康发展。

2、新型保险产品应当采取资产负债匹配的产品开发模式。传统的产品创新模式分为两种,其一为负债主导的产品创新,是“先定负债承诺,再定投资回报”,即产品的设计完全以市场为导向,首先确定负债的期限、久期、承诺收益率等基本属性,然后由投资部门按照产品的目标收益率要求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另一种是资产主导的产品创新,是“先定投资回报,再定负债承诺”,即充分考虑资本市场上有效金融资产的特点,根据实际投资能力的大小来进行保险产品的设计。

对于新型保险产品而言,应当采取资产负债匹配的产品开发模式。必须同时考虑市场需求和保险资金运用的实际能力,从源头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将资产负债管理的思想体现在保险产品的设计阶段,渗透到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这种开发模式下新型产品的设计思路是“投资约束负债,需求引导投资”。一方面,产品的功能设计综合考虑了客户需求以及资本市场的实现能力,产品开发避免盲目性,实事求是地制定承诺收益率,有利于防止大规模退保的出现,合理规避经营风险,体现了“投资约束负债”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当设计的产品缺乏竞争力时,深入进行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再研究,进行消费市场的细分和需求的重新组合,主动寻求资产组合的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体现“需求引导投资”的积极作用。

3、以获取长期稳定收益作为新型保险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新型保险产品作为一种投资工具,需要在个人理财市场进行准确的产品定位,模糊、错误的定位将不利于产品成长。客观地分析,保险投资产品与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相比较,能够在哪些方面体现优势呢?首先,保险产品具有一定的人身(或财产)保障功能,是综合保险保障功能和理财功能的天然优势;其次,从纯投资角度分析,保险投资还具有风险管理的优势、资金来源长期稳定的优势、对不同期限资金进行跨期安排的优势,有条件烫平短期市场波动,实现投资收益的长期稳定。这启发我们,在对新型保险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定位和宣传时,应该面向风险偏好较低的消费群体,将投资收益的长期性、稳定性作为新型保险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以投资连接险产品为例,国外的投连险一般是作为对社会福利、养老金的一种补充,目的在于为那些有着剩余资金的投资者提供一个长期的、更加稳定的投资渠道。而我国投连险发展初期,过分夸大了产品的短期收益,导致很多消费者挪用生活必须资金来进行投连险的投资,以期获取短期高额回报。然而随着2001年资本市场收益大幅下滑,投连险产品遭遇滑铁卢,引发了消费者对产品及保险公司的信任危机,造成投连险产品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4、以投资创新为新型保险产品发展打开思路。保险创新的内涵十分丰富,从创新的载体来看,可以分为保险投资创新与保险产品创新,分别涉及保险资产、保险负债这两个方面。保险投资创新即运用金融工程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投资渠道,通过设计多种风格、多种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组合产品,来满足不同偏好的客户对新型保险产品的不同需求,从而提高新型保险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进行保险投资创新,不仅为保险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选投资策略,而且有利于保险产品进行灵活、多样的需求组合。另外,使用新颖的投资理念或者具有吸引力的资产组合方式作为新型保险产品的设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消费者的投资需求,从而为保险产品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5、增强多部门合作,为新型保险产品创新建立长效机制。保险公司必须加强产品开发、精算、投资、销售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起有效的技术交流、信息沟通机制,及时主动地汇总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新产品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业务部门需要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分析新型保险产品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并提供给投资部门参考,以便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确保产品既具有市场竞争力,又具有可投资性和长期的成长性。

参考文献:

[1]廖发达. 美国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结构变迁及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05(6):14-18

[2]ACLI. Life insurance fact book,2001-2005. http//www.acli.com

[3]李秀芳. 中国寿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责任编辑:周智立)

作者:胡伟益 王 波

上一篇:素质教学观分析论文下一篇:商品房买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