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生态村设计建设

2022-08-28

第一篇:文明生态村设计建设

文明生态村建设情况汇报

——文明生态村XX镇XX村

一、 村基本概况

XX村位于XX镇区西x公里处,共有x户,x口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x公顷。粮食产业以种植xxx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xx为主。至2011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达x万元,人均收入达x元。近几年,村党支部、村委会在XX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党员、村民代表、村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入手,更新观念,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我村凭借着整体搬迁、重新规划新村建设的有利契机,不断加大经济发展力度,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努力把XX建设成民富、村美、文明、生态、和谐的新农村。xx年XX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村”;xx年村党支部被市委评为“先进党支部”,xx年被市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xx年获xx“劳动模范先进村”、市级“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xx被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并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镇委会议精神,努力搞好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活动。抓好党建工作,组织学习以促进干部队伍建设,认真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干部普法教育,使干部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为全村经济繁荣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建设xx文明生态村工作情况

近几年,XX村随着经济及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在市农业局、财政局等相关帮扶部门及XX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至xx年,村内共有5横一纵水泥路xx公里,硬化率达xx;裁植绿化树木xx余株,年均种植xx余株观赏花卉,安装太阳能路灯xx盏,美化绿化亮化率达xx以上,是全镇美化绿化最优村屯;共整修石砌路边沟xx延长米,排水排污通畅;全村安装风格统一的浸塑钢制栅栏 xx延长米,铁栅栏2,100延长米;铁大门xx余个;铺设庭院彩砖xx平方米;建了xx余个卫生厕所;村部及村综合性文化体育活动中心设施齐全,占地面积达xx平方米,其中:室外休闲健身广场xx平方米,广场配臵了蓝球场、健身器材等设施,村办公室xx平方米,图书室及多功能活动室xx平方米,图书室现有各类图书xx余册;村内现有卫生所一处,村医一名;计划生育率达xx;设臵垃圾箱xx个,新建垃圾填埋场一个,购臵

机动垃圾转运车一辆、推土机一台,年可集中处理垃圾xx余吨;全村程控电话、数字电视、自来水入户率均达xx宽带入户率现已达xx。xx年为了进一步强化XX村新农村建设,提升村屯环境档次,在镇党委政府及市新农村办的大力支持下,共投资xx万元,新安装浸塑钢制围栏xx延长米;拟安装太阳能路灯xx盏;对原有村部进行了彻底的升级改造(包括:屋顶喷漆、墙面喷漆、内部装修),经过改造原有xx平方米的村部变成了现在包括民生工作服务站、图书阅览室、村两委办化验室、多功能厅等设施在内的综合性行政、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村民房屋全面整修xx户;新建粪尿分离式卫生厕所xx座。

二、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村民文明素质持续提升 硬件设施的完善,使我们认识到了软件建设的不足,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也是创建环境优美村屯的必要条件。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我们在村民中提出了“共建和谐优美家园,是你我共同的责任”的倡议。为了增强全体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以新建的村部为阵地,开办了文化活动中心、科技培训中心、信息查询中心,设立了读报栏、宣传栏,利用农闲及茶余饭后组织村民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并定期骋请农业技术部门及司法部门的专业人员来我村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司法讲座。由于活动具有多样性、趣味性、丰

富性的特点,村民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在提高村民的生产技能及法制意识,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杜绝了封建迷信活动、赌博等不良习气,传袭了良好的村风民俗,培养了健康的道德风尚,更增强了村民爱村护村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优化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文件提高,发展后劲显著争强

优化产业以来,XX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兼种菊花、杂粮、草莓苗等经济作物,地势为平坦的平原区,村西及村北各有一处小山岗,土质多为xx,其中xx为平地,综合机械化率可达xx以上。

粮食产业以种植xx粮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xx为主,该村主产的xx,成为全镇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xx年为了进一步规范产业局格,XX村注册成立了草莓苗扩繁专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了草莓苗生产基地,至xx年种植面积已达xx余公顷;畜牧业以养殖xx为主,全村现有养殖大户xx户,共存栏xx头 。其中,种植xx、xx及从事养殖业占农民年总收入的xx以上。从xx年底,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xx万元,人均收入达xx元,到至xx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达xx万元,人均收入达xx元。经济排名在全镇名列前矛。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发展后劲显著争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XX村集体经济极为簿弱,土地较少,仅靠传统产业很难有较好的发展,因此寻找发展良机建立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壮大集体经济为进一步优化环境提升村屯档次,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将是今后本村一段时间内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利用村集体原有闲臵地上新建一处占地面积达xxx平方米,建筑面积达xxx平方米的年可存栏xx头大牲畜的牧业小区;利用本村交通便利、土地较为平整集中、距镇建成区较近的优势建成一处以生产绿色无公害瓜果、蔬菜为主的时令特色蔬菜基地,并创立品牌。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要不断强化环境整治力度,继续加大投入,使XX村的环境美上添美、优中更优,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全村剩余的浸塑钢制栅栏更新;在村西xx下新建一个绿化广场;在村入口处新建大门一个。

村屯环境脏乱差的状况虽然得到全面改观,但要将我村建成一个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就要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长效管理机制,我们本着科学发展观的大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反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集思广益,制定了以“加快发展治穷、完善设施治乱、美化净化治脏、建章建制治空”的工作思路及一套切合实际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一是设臵了专门的卫生督导员和保洁员,随时随地检查环境卫生情况,发现“三堆三乱”问题及时制止并保证街路的干净整

洁。二是由村委会与每户村民签订“门前四包”合同,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美化、包清雪”。三是以居民组长为主要责任人,签订了包括防火、环境卫生、村路及边沟维护等内容的“十户联保责任书”,邻里之间互相监督,让全体村民都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让“爱我家园,人人有责”这一号召不仅仅喊在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如今,全村老少都养成了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几年来,我们两委班子在财力匮乏、精力有限的条件下,不畏困难、创新思路,牢记着为民服务的宗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跑资金、找项目,将我村建设成了一个村民富裕、管理民主、环境优美、村风淳朴、和谐文明的城市社区型的新村,发展的道路上虽然历经艰辛,但广袤的农村天地孕育着勃勃生机,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我们农民,随着党在农村系列惠民政策的逐步实施,我们更加坚信农村的明天会更美好,农民的日子会步步高。

第二篇:生态文明论文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践论文

三 明 学 院

社会实践论文

院:

体育学院

业:

体育教育

名:

陈阳辉

号:

20101151237

关于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陈阳辉

摘要: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已成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尝试阐述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实践、思考

一 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和重大意义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维护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维护中华民族的长久利益,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用制度来保证,这是三中全会的重大举措。2013年5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中国的现状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全球范围看,人类社会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人口急剧膨胀与资源严重匮乏。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对自然资源构成巨大的压力,如淡水资源短缺、耕地日益减少,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等。地球的环境人口是有限的。二是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严重,海洋污染严重,酸雨增多等。从中国的现状看,全球范围内存在的环境问题中国都存在,有的更为严重。中国的环境问题还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严重不足。二是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

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所以,环境和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建设生态文明学校当然可以建设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的校园,但从更重要层面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和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培养现代人的文明意识、文明习惯、文明行为着手,追求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的和谐,不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制度的和谐、人与课程的和谐。所以说,生态文明学校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发展,涉及到培养什么素质的人的问题,是教育本身的应有之义,意义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二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基本涵义

生态文明是和生态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重塑的新的价值取向,它以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核心观念,从过去人们试图统治、征服和掠夺自然,转向尊重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背道而驰,是对生态危机之所以会发生的最深刻的剖析。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建设中积极和优秀的成果,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教育十分重要的使命,一是培养具有现代文明观念、文明意识的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文明行为;二是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为孙子后代负责、为民族的未来发展负责,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良好意识和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三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人与人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公平正义,构建良好环境。公平公正是校园和谐的基石和核心,没有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就不会有真正的和谐。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民主尊重、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良性运行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机制,形成一种正气和干事业的氛围。要强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实际阳光操作,让大家心齐、气顺、干劲足。

贯彻人本思想,促进校园和谐。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教育的核心思想,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

人的发展,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心中时刻装着教师和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教师和学生,关心、尊重教师和学生,促进校园和谐。

坚持班子团结,求得和谐发展。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首要因素,没有班子的团结,就不能形成凝聚力、亲和力,也就谈不上构建和谐校园,班子成员要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良好的互信与合作关系。

(二) 人与制度的和谐——建立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

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学校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将“以情感人”和“以章律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构建法制、文明、规范、和谐的校园。

要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做到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公平公正,让师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竞争与合作,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实现自我发展。

要以抓好完全工作保障和谐学校建设。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存在安全隐患是谈不上和谐的,安全工作要两手抓,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安全教育,突出生命教育,加强心理辅导,促进身心健康。二是从细节入手,抓好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做好安全防范。

(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打造环境优美的校园

要倡导绿色文化,践行绿色行为,绿色校园文化是以“绿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要通过一系列、全方位的措施,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办学、管理、育人等各项工作中。坚持绿色办公,实行绿色消费,开展绿色行动。

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保护自然生态,加强绿化美化工作。要对学校的污水、废气、实验室废物排放和垃圾处理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校园卫生工作,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校园。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增强节约意识。要建立全校性的资源节约管理目标,从加强教育、强化管理、完善设施等方面入手,开展节电、节水、节约办公用品、废物回收利用工作,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节约问题,更是一种文明意识和节约意识的培养。

(四)人与课程的和谐——培养具有文明意识的现代人

开展生态文明的学科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通过专题讲座、学科渗透、主题班(团)会等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行成率。

开展校本研修和专题研究。在教师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校本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成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研究性学习中,在学生中开展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水资源保护、大气质量保护等课题研究,动员全校师生广泛参与。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内在素质。生态文明的本质含义是文明观念和文明意识的养成,文明礼仪的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文明礼仪教育如文明行为规范、团结合作精神、文明礼仪习惯、集体荣誉观念等,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文明意识。

(五) 教育思想的和谐——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完全可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为许多学校提供一个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基本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抓手。

广泛动员、全员参与是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形成共识,共同践行,成为一所学校中所有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所以生态文明学校建设不是少数人的事,不仅是领导班子的事,而且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大事。

四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施策略

从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践中,经过认真思考,我们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实施: (一) 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专人负责生态文明学校创建工作。二是建立相关制度,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节能减排等相关制度。三是经费保障,有相应的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项经费。

(二) 教育活动。一是开展学科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管理和学校教育中,提高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率和行为行成率。二是开展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运用固定宣传阵地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三是开展校本研修和专题研究,形成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课题研究成果。

(三) 环境整治。一是加强校园生态环境整治,加强校园卫生工作,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功能齐备的校园。二是开展资源节约工作,建立全校性的资源(水、电、气、纸、粮食等)节约管理目标,增强节约意识,提高节约效果。三是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实施雨污分流排放,有效控制油烟、废气的排放,及时处理生活垃圾和实验室废物,提高师生对生态文明学校创建的知晓率和环境状况满意率。

(四) 长效机制。一是对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和

长效管理机制。二是抓好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安全管理责任化、规范化,使校内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三是开展风尚教育活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使干群、师师、师生、生生之间关系融洽,精神面貌良好,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郭辉雄,努力开发绿色教育资源,《中小学校长》2008.5(7) [2]王志生,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中小学校长》2008.5(11)

第三篇:建设文明生态村 推动山村奔小康

建设生态文明村

推动山村奔小康 关于长顺县威远镇上洪村同步奔小康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2020年全国同步奔小康战略决策,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规定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提出的旨在“三农”问题的综合性发展政策和平台。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异仍然是其重要内容和目标。

本人于2013年2月驻村以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入到所辖村组的家家户户,通过调查研究、谈话交流等形式,宣传了党的法律法规,同时也了解到本地的经济发展现状。通过日常工作的调查摸底,了解怎样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切实的帮助和支持。在与上洪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以及部分群众的交流后,看到山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浅谈自己的一点亲身体会。

一,上洪村情况简介

上洪村位于长顺县威远镇南部,距县城16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村寨,辖20个村民组,共513户,人口2243人,其中党员68名;水田930亩,旱地420亩;有村级完小一所,农民知识文化偏低,种养殖是村里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指导思想

作为山区村寨,如何带领全村人民走出贫困,是摆在村干部面前的是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发展不仅仅是吃饱饭的要求下,新农村的发展也不能脱离社会大趋势,更不能走只顾眼前,不看未来,不管子孙的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在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指导下,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领导作用,结合上洪村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村情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

1.发挥基层党员的示范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2.转变思想观念,在村民中加强宣传以树立"人在土地上,眼睛盯市场,效率在第一"的发展观念。把农民增收与产业调整相结合,建设有产业的新村。

3."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以发展为主体,把退耕还林与发展生态经济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4.改善基础设施与建设美好家园相结合,以"前有一条路,路边一排房,房边绿色地,房后一片林"为目标。

三、新农村工作主要途径

1.突出以人为本,推进政治文明新格局

村党支部狠抓自身建设,舞活龙头,着力推进党内民主,推行了重大事项党员大会票决制,加强了政治思想建设和致富技能培训,开展了党员“设岗定责,联户帮带”活动,同时,推行村民自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形成了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2.搞好生态建设促进村域经济发展

正是在结合实际,符合当地情况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指引下,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上洪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的上洪村呈现给我们一副全新的面貌,一条崭新的水泥硬化路,直接通到村前一排比较新的楼房前。利用本村有较多松树的优势, 为加强水土保持,就地取材,坡度大于35度的山坡都种上大量的松树和经济林木。

3.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新增长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扶持下,通过村支两委持续不断的努力,成功有力的促进了我村的新农村建设,为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全村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以工代赈项目,修建村级水泥公路,农村电网整改全部到位。另一方面,加大了“退耕还林”工作力度,着力于巩固已有林,发展经济林,完善生态林。 4.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精神文明新风尚:

认真开展了文明农户评比活动,出台了在读大学生和现役军人奖励制度,搞好了村容村貌的整治,对村级公路沿线进行管护、绿化、美化,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着力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增强村民的集体荣誉感。现在,2010年中国移动通信在我村设立发射塔,家家有了手机,信息畅通。

5.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全体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近年来,我村以村支两委建设为突破口,狠抓队伍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带头、能战斗的党员队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为贯彻政策法律、调处矛盾纠纷的中流砥柱。党员服从支部的领导,党支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了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战斗堡垒作用。每次换届选举,村干部都是高票当选。干部有为有位,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对建设新农村,推动农村发展的几点思考

1.利用扶贫开发政策契机,积极寻找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结合点。

扶贫开发是国家利用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有步骤,有阶段,有目标的实现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一项重大工程。实践证明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无论在理论和实践意义上,都有对象,内容和目标等方面的一致性和包容性。在生态文明村创建中,上洪村就充分利用扶贫开发的契机,推动了本村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现有户已通过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住到威远镇28户,整合了威远小城镇建设。

2.好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农村基层党组织就是带领农民发展的带头人。 同时农村党员的示范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生态文明创建中,人民群众更是生态文明创建的主体和最直接的受益者,因此让群众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创建的重大意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把创建工作做好,做实,脱离了群众基础,一切无从谈起。尤其是激发农民的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农民立足家乡,改变家乡面貌的信心和决心,这是开展生态文明创建的现实选择。正如铁坪村的一个农民党员说的一样:有上级的帮扶,有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我们农民自己的努力,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

第一、山区农村山多地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只有活跃思维,敢想敢做,发展并壮大特色产业,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我们怎样加强与乡,村党组织的交流,提出一些我们的思路和建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二、农村生活垃圾和白色污染物的收集与处理。农村人员分布在广大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白色污染物的收集和处理本身就是个难题。目前村里的鸡牛羊等牲畜粪便的处理主要是用在田间地头堆肥。也有了一些沼气池。虽然尚在探索和试行中,但已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对粪便的处理和利用,沼气的利用和推广在技术上可作进一步探讨。

第三、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怎样为他们提供一些资助和技术支持也是可以探讨的问题。总之,在农业科技服务设施建设,推广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我们的建议和技术支持,以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四、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市场运作,尽可能地引入民间资本。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下,根据我村实际情况,引入县内外民间资本。

第五 、 在资金使用方面,要区分轻重缓急,重点是要用在农村的改水、改路和垃圾处理等建设上,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农民改房,但不能搞一刀切,增加农民负担。

3.要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对于新农村建设这样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庞大系统工程,政府只能提供一定的财力和智力支持,不可能一手包揽,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事情需要农民自己去办。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民自己去建设新农村,自己去管理新农村。一是要推选出群众公认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在广大农村,涌现出了这么一些人,他们走南闯北,开店办厂,见多识广,财力雄厚,这些先富起来的人有思想、有头脑,在群众心目中有一定的威望,政府要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作用,把这些人组织起来,由他们来率领村民一起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要把新农村建设的自主权交给农民。新农村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利益,政府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集中农民的智慧,接受农民的监督。

4.要因地制宜通盘考虑新农村建设规划。

在新农村建设中,规划如何搞是一大难题。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规划要站在统筹发展的角度上进行构思,要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合理配置农村资源,重新规划农村版图。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遵循“因村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活习性,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体现一定的地方特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依据我村的财力,目前在新农村建设初期阶段,我们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但毕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建设,它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包涵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在建设基础设施这些硬件的同时,还必须在软件建设上有所作为。

深化改革,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目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从中,仿佛依稀看到了一点新农村的影子,但实质上,离目标还差距甚远。城乡差别在农村的主要体现是社会事业的滞后和公共服务的不足,要利用网络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村远程培训;鼓励村民积极参加“新农合”;调整农村教育、医疗网点;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增强农村扶贫帮贫实效;发展农村服务业。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村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些年,国家为促进农民增收,出台了很多扶助政策,但由于农村人口多,农民问题复杂,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上我们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转移富裕农民,减少农村人口。通过务工经商,一部分农民手中已积攒了一些财富,对这些农民,村委要积极利用他们的模范作用引导全体村民共同富裕,合理利用手中财富。二是扩大农民生产规模。对转移出去的农民要鼓励他们把承包地转租给其他农民,允许农民对换承包地,鼓励农民搞规模化经营,鼓励农民自己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搞合作经营,推广机械化生产方式。三是发展农村“三产”。农村市场广阔,在农村发展服务业,既可为农民生活提供便利,又可转移富余农民、带动农民致富。 上洪村是千千万万个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缩影,看到上洪村日新月异的新面貌,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建设新农村确实是深得人心,虽然任重道远,但只要在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踏实苦干, 上洪村必将会和全国各地的村庄一样迎来更加阳光明媚的春天。

刘万成 2013-4-23

第四篇: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而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作出战略部署,要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加以阐述,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消费模式改变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生产方式上,要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生活方式上,要改变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过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在文化价值观上,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要求的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等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祁一平)

第五篇:建设生态文明

一.是什么:

二.为什么:

1.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4.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有利于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6.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8.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时政术语)

三.怎么样:

国家:

1.加强国际领域有关节能减排的经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

2.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

4.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控资源。制定财政措施,利用经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杠杆,引导全社会节能减排

5.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扭转粗放型发展方式,形成资源节约型发展方式

6.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时政术语)

7.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8.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9.引导公民树立环保意识,绿色消费

10.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企业:

1.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设备

2.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战略,循环利用资源,创立企业自主品牌,生产适销对路环保产品,生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品,提高竞争力

个人:

1.消费者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坚持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2.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责任感。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3.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转变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上一篇: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下一篇:五年级三班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