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发展中的农村经济论文

2022-04-28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指出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代表,已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只有大力推进物流业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与物流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发展也越发得到重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通业发展中的农村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流通业发展中的农村经济论文 篇1:

国内学者关于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文献评述

摘要:商贸流通业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先导性行业,其主要目标就是要充分调动城市和乡村的优势,加强城乡商贸之间的整合和对接,建立城乡互通的流动机制和制度。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城乡商贸流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于统筹城乡商贸流通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可谓是百家争鸣,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重,本文主要对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关于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统筹城乡;流通模式;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这种二元结构体系在中国尤为突出。城乡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商贸业拥有完善的网点建设,严谨的组织结构,成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超前的消费观念,而农村商贸业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相对落后的农村商贸流通业严重阻碍了农村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城乡商品和服务难以流通,消费观念难以对接,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较低,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设城乡融合市场,加强城乡要素市场流通,是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必然要求。在政策与形势的双重推动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成为当前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深刻研究。本文主要对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关于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并得出结论。

一、关于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必要性的研究

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是城乡市场一体化的重要措施,把城乡商贸统筹作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主张建立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方面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了城乡之间商贸流通体系的不对接,制约了城乡之间商品的流动和劳动力、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城乡流通体系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生产和消费、工业与农业的桥梁和纽带,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任保平(2011)提出研究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对接,建立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在城乡市场对接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条件下,对提高全社会总需求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流通体系作为连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其他相关产业部门、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其发达程度决定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规模和效率。没有相匹配的农村流通体系,农业产业化的“链条”将会断裂。因此,建立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方面。

(二)主张统筹城乡商贸流通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

张智(2009)提出城乡商贸统筹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城乡商贸统筹中,商贸流通的重点应该向二元经济结构中滞后的一元农村偏移,即农村的商贸流通业。他提出要加快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商贸规划,逐步实现城乡商贸布局一体化、提高农村商贸流通业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农村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政府推行的农村城镇化政策有利于农村商贸流通业的改善,从而促进城乡商贸统筹中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二、关于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战略选择的研究

在研究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诸多文献中,更多的是关于构建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实践经验和战略选择方面的研究。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看,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路径选择都在于走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道路。

(一)主张从流通主体的培育的角度来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

张如意 (2011)根据不同农村商贸流通组织的特点,结合我国“小农业,大流通”的状况,提出了在农产品流通、农资流通和农村日用品流通中,分别建立以大型农资企业为核心,以连锁超市为核心和以农业合作社为核心的三种多元化流通主体,共同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提高农村商贸流通的效率。刘东明 (2001)认为农村商品流通的真正主体是农民,随看市场经济的发展,现有商业流通组织服务意识落后,制约着农村商品流通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政府应创造必要的条件培育和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组织,向农村市场提供更多的资料、信息、科技服务等,完善农村市场的商贸流通,克服流通主体缺位速成的弊端,完善市场功能,培育专业市场,加强专业市场组织建设,实现网络化拓展。从而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

(二)主张构建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体系来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

易开刚(2006)提出构建我国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是发展我国农村商贸业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之一。他在分析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现代商业网点体系、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和农村电子商务体系等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体系的构建思路,以期为繁荣我国农村商贸,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焦伟伟(2007)提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缩小城乡区域在商品经济上的差距,成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通过分析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发展现状,如农村市场消费水平偏低、新型农村流通业态发展滞后、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缓慢;农村商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强其消费信心;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新型流通业态;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流通业态;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货畅其流等建设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对策。

(三)主张从城乡双向流通体系角度建立城乡商贸一体化

易开刚(2005)在研究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时,认为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看,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路径选择在于走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道路,即由商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站在城乡商贸业一体化的高度制定业态选择、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各项发展战略,把城市中存在的商业业态、流通手段和消费方式渐次推广至农村市场。

三、关于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研究

关于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措施,促进区域性商贸流通体系建立,以及发展城乡商贸流通体系都在于发展现代物流业。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应实现一体化,而一体化之一,即突破农产品产供销的部门化体制,应实现农商一体化。

(一)主张通过完善物流体系来实现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

黄福华 (2004)认为要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物流跨越式、物流社会化、物流一体化、物流集成化和物流专业化发展,构建物流技术现代化、物流服务网络化、物流市场全球化、物流产业规模化的目标体系,对于建设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宋宇 (2011) 认为推进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主要在于物流体系的健全,关键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需要提高农村物流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物流企业的市场整合带动双向物流体系建设,建立适应城乡双向物流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实现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的有机结合,加快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物流大格局。敖诗文 (2003)认为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城乡流通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以物流配送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才能实现低成本和快速化经营,提高效率和核心竞争力,通过聚集效应形成产业群,实现从生产型向服务型的战略性转变。丁俊发(2007)提出中国的流通体系经历了机构流通体系、产品流通体系、管理流通体系、水准流通体系的演变过程。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必须明确“现代”和“体系”的含义,确定四种目标,即提高流通贡献率、降低流通成本、完善流通体制和形成大流通格局。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产业的差距是明显的,也说明流通产业可以创造巨大的生产力。今后5-10年,中国流通业面临着六大挑战与任务,即推进新的流通方式;形成大的流通格局;解决农村双向流通体系;与国际接轨;提高城市流通效率和提升流通业的整体水平。现代商贸物流面临的六大挑战与任务是:推进流通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构建现代商贸物流的总体布局;构建农村双向物流体系;构建易腐食品的冷链物流体系;构建应急物流体系;降低物流费用。

(二) 主张建立现代农产品供应链的策略来发展城乡商贸流通业

柳春岩(2007)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类型和农村商贸流通业的现状,提出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及基于农村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农产品供应链的建立策略。一是以提高农产品流通和竞争效率为政策侧重点。二是以市场为中心,以改善环境为侧重点。三是引进新型业态,繁荣农村商贸。四是发展龙头企业,形成规模效应。魏婕(2011)探讨了西部地区城乡商贸流通格局的特殊性,分析了西部地区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其中基于供应链视角的供应链网络连接模式强调通过现代流通中的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构筑城乡间商流、物流及市场的双向流通系统。

四、结论与启示

对于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研究这一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真正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相对比较匮乏,并且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及模式。随着我国统筹城乡实践力度的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强、思想观念的不断重视,在统筹城乡商贸流通这一问题上亟需有一批不拘一格、观念新颖、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的出现,以此作为我国统筹城乡的理论依据,并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修正理论研究成果,使得我国的统筹城乡商贸流通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关于城乡商贸流通这一问题的研究,必须从统筹城乡的视角出发,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集中于:

1.研究视角的完善。在过去的城乡商贸流通研究中,很多学者一是从商流、物流、价值流、信息流等方面设计城乡商贸流通模式及体系;二是从空间布局、流通网络建设到组织形态、管理体系建设;三是对统筹城乡中不同利益主体的研究。这些方面目前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但是针对不同地区类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研究的文献较少。因此,今后在研

究这一问题上需要打破“一把抓”、“一锅端”的思维模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大策略一致,小策略差异执行的方式,分类分区域研究,以便找出适合不同类型区域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

2.研究工具的多样化。统筹城乡商贸流通这一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如果只是局限于经济分析领域,未免太过于险隘,甚至会产生相当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对于我国城乡商贸流通问题的研究需要学者开阔视野,运用经济、政治、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工具进行研究,不拘一格多管齐下,以此来探索出适合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的新的更加灵活的路子。

参考文献:

[1]任保平.建立城乡双向流动商贸流通体系的必要性及战略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0).

[2]张智.论城乡统筹中商贸流通[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

[3]张如意.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对策思考[J].经济纵横,2011(3).

[4]刘东明.流通主体缺位造成农村商品流通力低下[J].商业研究,2001(9).

[5]易开刚.我国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2).

[6]焦伟伟、张丽、丁森林.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07(10).

[7]易开刚.我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战略举措与路径选择[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6).

[8]黄福华.推进区域性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物流战略[J].中国软科学,2004(3).

[9]宋宇.城乡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1.3.

[10]敖诗文.试论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体系之建设[J].现代财经,2003(3).

[11]柳春岩.基于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农产品供应链——商贸流通业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市场,2007(12).

[12]魏婕 任保平.西部地区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及实现路径[J].贵州社会科学,2011(5).

[13]任保平 任宗哲.统筹城乡视角下城乡双向流通的路径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3).

作者:邓利亚 宋宇 刘栋

流通业发展中的农村经济论文 篇2:

产业结构升级的城镇化与物流业协同发展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指出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代表,已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只有大力推进物流业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与物流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发展也越发得到重视。研究表明城镇化的发展与物流业的发展存在显著的互动作用,二者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无疑会给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城镇化与物流协同发展机制

1.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机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部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利益的竞争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并加强对其的运用。物流企业属于服务业,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决定着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物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因而从核心竞争力视角研究城镇化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基于合作博弈视角机制。合作博弈是指存在共同利益的博弈双方通过合作增加各自的利益,然后在强制性契约的基础上分配利益的一种理论。张勇等(2013)从区域和时间角度,运用耦合模型,测算出我国城镇化和服务业的协调度和耦合度整体不佳,因此,政府在实施有利于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时,需要加强二者集聚发展中相对滞后的方面的提升。李茜(2014)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为城镇化的进行提供了动力,新型城镇化对物流业的发展也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为避免二者产生冲突须要求对物流业发展与调整的策略上与城镇的发展相一致。

3.基于协同演化新视角机制。协同的概念是由德国学者哈肯于1971年提出的,并于1976在他的书《协同学导论》中详尽地阐述了该理论。在协同理论中,他谈到了共生的概念,即在生物界物种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失去一方,另一方都不能更好地生存的一种种群关系。协同优化的过程即体现出了新型城镇化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共生模式。新型城镇化和物流业都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协同性问题也存在于二者之中,寻求二者的协同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發展的最大使命。康德才,程俊杰(2008)指出,服务业与城镇化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服务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后续动力,并帮助完善其功能;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能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4.基于融合视角的机制。崔国辉,李显生等(2010)运用回归分析和隶属度模型对吉林省区域物流与经济系统协调度进行测评,发现2000年以前,物流产业的发展逐年呈上升趋势,而经济发展却出现较大的波动,物流与经济系统的协调程度波动很大,之后经济发展的波动性逐渐减小,二者的协调度波动逐渐趋向稳定,这是体现了物流与经济发展逐渐融合的过程。王向(2013)借助ECM和VAR模型测度上海的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但诸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等影响着二者的协调性,因此,要积极对这些制度性约束加以疏导,拓展二者的良性互动性。关于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众多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新型城镇化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现状

1.政府部门缺乏合理有效的引导性促进政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郑勇军(2014)指出由于缺乏政府有效地规划和引导,导致浙江省商贸流通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严重失衡。城市的物流设施较为先进,而乡镇的物流设施基础薄弱,物流资源严重匮乏。这种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合理与城镇化的发展格局相矛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进行。王海燕(2014)指出,由于我国在物流产业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物流市场秩序也不够规范,导致物流产业虽已进入优化升级的新阶段,但是其发展水平还是很低,不能有效地协调新型城镇化寻求共同发展。宋杨(2014)认为,由于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管理体制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政策与体制的改变都将刺激或抑制物流服务的需求,这就需要政府对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与管理体制加以引导,促进物流业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2.新型城镇化发展缓慢,不能有效地推进物流业的发展。秦远建等人(2007)指出河南省城镇化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城镇化率的质量不高,全省城镇化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城镇的分布太过分散,产业结构设置的不合理,没有突出服务业应有的重要发展地位等,都制约着其城镇化的进程。黄玉竹(2010)指出安徽省城市规模小,且比较分散,导致城市的集聚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竞争力和辐射力,从而对区域经济缺乏明显的带动作用,制约了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发展。杨昌鹏(2012)以贵州省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贵州省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的薄弱、滞后,人才资源的匮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经济发展薄弱,其地理状况和环境的特殊性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贵州省城镇化的进行,从而也导致其经济的发展缓慢、各个产业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

3.物流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不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行。封巧华等人(2012)通过分析山东省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关系,发现尽管其服务业发展速度快,对经济的贡献率也高,但是由于其内部结构发展格局不合理,导致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同时也影响到了与城市化的协调性。郑勇军课题组(2014)以浙江省为例,分析发现存在商贸流通的现代化程度偏低、资源在城乡区域间分配不合理、效率提高缓慢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相关策略

1.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政策引导,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黄晗(2011)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城镇化的进程对物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加快进行城镇化的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经济的现状,它能促进物流的发展,为其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高鹏凌(2011)以四川省为例,提出政府需要统一规划和引导物流体系建设,优化资源在各个阶段的分配;同时,适当地加大对物流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保证规范的市场环境等来实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物流体系的建设。封巧华(2012)提出山东省政府可以实施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加快放宽户籍管理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提高山东省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度。王海燕(2014)认为,要想避免低质量的城镇化的出现,谋求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促进、互利互惠必不可少。不仅要构建二者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而且还要将物流业的发展纳入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布局中。

2.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全面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物流业的发展。都沁军(2005)指出,优化升级城市规模体系,强化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不仅可以为第三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也可以通过增进城市的认同感,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中存在的矛盾,推动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国贸等人(2012)认为应该进一步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最大程度地发挥三大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同时,还要对城市的规模体系进行优化,进而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从而协调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物流企业应注重全面发展,尽可能地提高其物流服务的质量水平。张林(2013)认为,应从优化其发展环境、推进其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其发展规划指导等若干方面优化升级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后续动力。魏洪茂(2013)经实证研究分析得出,物流企业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與时俱进,就要提供符合城镇化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同时,由于城镇化在短时间内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作用不明显,所以物流企业应结合城镇化率在区域上的高低以及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布局,才能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朱超才(2014)以安徽省为例,提出物流业应该从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其服务水平,强化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大力推广物流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适时地培育、开发和引入大型的现代化物流企业等面完善自身体系。使物流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继而与新型城镇化在互惠互利的动态作用下追求共同的发展。

4.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拓展城镇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现代物流业贯穿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由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要求现代物流业以更加健全的体系来适应社会系统。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物流信息化已经是时代大环境的要求,物流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提升物流企业的整体水平,提升物流企业运作的效率,使其能提供高水平、优质的物流服务,而高水平、高效率的物流业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机遇,可以加快其转换,从而有利于城镇化的进程。

四、结论与展望

综合关于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研究,学术界已经认识到二者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机制、发展策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优化升级二者协同发展的水平:一是应加强二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更加完善的模型来论证二者之间关系;二是设计和制定优化二者协同发展模式,以适应各个省市地区的协同发展需要。[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5C0438 )]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作者:邹筱 刘亚楠

流通业发展中的农村经济论文 篇3:

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

摘要:运用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这一当前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经济工作中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进行探讨。并以陕西为例,深入分析了当前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现实意义及其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在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农村工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践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非农产业;农民增收;农村经济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陕西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和农村比例较高的省份来说,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直接关系到建设西部强省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经济工作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民增收问题十分重视,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对这一问题非常关注,增收致富的愿望十分迫切,这就使农民增收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

(一)现阶段农民增收的意义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

1、农民增收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农民普遍解决温饱、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所有加强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的政策和措施,最终结果都要落实在农民增收上。农民收入水平既是衡量和检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最为重要的指标,也是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最为重要的体现。

2、农民增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广大农民过上更加殷实富裕的日子,逐步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3、农民增收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量要物质保证除了党的支农惠农政策以及国家财政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外,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和物质保证。

(二)当前农民增收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首先,30年的改革、发展所积累的经济成就,为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农民经过商品经济大潮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洗礼和考验,正在逐步成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市场主体。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农民收入在经过改革开放之初快速增长、之后的缓慢增长之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阶段。2004年至2006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67元增加到2260元,年均递增10.5%,2007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达到15.6%。

其次,各地探索出不少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现代农业、劳务输出、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农家乐旅游、农村三产服务等,各具特色,各展其长,在促進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支农惠农政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科学发展观把农业、农村、农民特别是农民收入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指明了方向。“四减负”、“四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既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直接转化成农民的增收部分,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强了致富增收的能力。2002年以来,陕西共减免农业两税及附加139870万元,人均50.4元。

(三)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增多,任务更加艰巨

经过多年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潜力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掘,面对更高的起点和要求,今后农民增收的难度将会更大。

第一,农业增产增收的难度增大。在现有条件下,包括农业结构在内的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进一步增产增收,将更多地依赖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以及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整体提高和较大改善。

第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约10年时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农村工业化浪潮之后,陕西农村二、三产业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1996年,农民从农村二、三产业中取得的家庭经营纯收入为132.5元(不含进城劳务收入),2006年为207元,仅提高了74.5元。

第三,进城务工人员在不少城市接近饱和状态。劳务输出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使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增加收入的空间十分有限。已在城市务工的农民由于受文化素质和技能的限制,大部分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繁重、收入低的劳动。

第四,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0年以来,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约10.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4%,200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为3.5:1,2006年为4.1:1,明显高于全国2006年3.27:1的平均水平。

第五,农村不同地区和不同农户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逐步突出。靠近城市和农村城镇、农业生产条件好、有矿产和旅游等资源的农村农民收入相对较高,增长也快;而贫困地区、边远落后地区农民收入较低,增长乏力,造成差距不断拉大。2006年,关中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为2802元,陕北两市平均水平为2259.5元,陕南三市平均水平约为1865.33元,农民人均收入最低的商洛市为1609元,比最高的西安市低2200元。2006年,全省110万户464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为648元,仅为全省的28.7%。商洛市商州区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村为3320元,最低的仅有1282元,相差2.59倍。而不同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

二、发展非农产业是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

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经验表明,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过程与农业现代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非农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农民收入增长就越快。但陕西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非农产业的发展存在起步晚、速度慢、比重低的问题。据统计,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为1012.5元,而来自二、三产业的为1107.65元。这说明,二、三产业即非农产业正在成为陕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和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和东部发达省区相比,陕西在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继续拉大。2006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其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为1886元,占52%,陕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农民

人均收入低1327元,其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低779.35元,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例低3个百分点,与东部发达省区相比差距更大。这种差距是压力,但更是动力和潜力,只要我们坚持把发展非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推动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就能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1、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高技术、机械化、规模化、高效益是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又是非农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陕西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但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間和潜力仍然很大。发展现代农业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的又一次大发展和大提升,是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从陕西实际出发,发展现代农业:(1)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果业和畜牧业,不断提高其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果业和畜牧业是陕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农民增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按照省上统一规划和部署,把这两大特色产业的优势和增收潜力进一步发挥出来,到“十一五”末,使全省农民在这两大产业中取得的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收入655元增加到1200元;(2)发展高标准的设施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设施农业发展较快的华县,在3、4年时间内设施农业面积由666.67公顷增加到近3330公顷。2006年,来自设施农业的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种植大棚菜农户人均纯收入为全县平均水平的2.75倍。预计到2010年全县设施农业可发展到6666.7公顷;(3)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目前,陕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0.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要继续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积极发展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服务,把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农村二、三产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标准化生产以及观光农业等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应当积极采用和发展,进一步加快陕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2、把促进农村工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现代化、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和根本措施。据有关部门2005年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的村,都是农村工业发展比较快;经济实力强、村容村貌好的村,一般都有村办工业。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和资金积累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素质逐步提高且价格较低的劳动力资源,农村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都是推动农村工业化极为难得的有利条件也是最为有利的时机。1998-2003年的五年间,陕西乡镇企业增长缓慢,增速为11.5%,2004年以后增速加快,年均增长14%,明显高于农村经济和全省GDP的增速。但这种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比东部发达省份的江苏、浙江分别低14.4和14个百分点,县域中小企业增加值总量差距更大,2006年分别是江苏省的29.36%,浙江省的11.58%,山东省的8.9%,占全省GDP的比例为38%,全国是58%,浙江、江苏等省则超过了70%。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要求也不相适应,按目前农业和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村工业增速近几年至少应达到15%以上,才能对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起到支撑和带动作用。

陕西发展农村新型工业,要把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重点,实现农副产品就地加工增值,把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现实优势。这方面陕西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实力,2006年全省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1.45万个,实现营业收入526.5亿元,当年增加农民现金收入100亿元,人均300多元。其中果业、乳业、中药材、油料、面粉加工已成为农产品加工的重要支柱,并涌现出一批如银桥乳业、宏达果业集团、海升果业等农产品加工大型企业。今后的关键是加快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加工质量和档次,创国家和省名牌产品,进一步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发展服装加工业、纺织业、建筑业、电子产品制造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率,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如米脂王牌服装为家庭工业,就业人员达到290人,职工平均月收入近2000元。再如大荔、蒲城、礼泉的粗布服装、床单等加工,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市场份额,成为这些地方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发展为城市大工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如汉中为机床制造业配套形成的农村个体或联办的加工业群,宝鸡围绕汽车制造形成配件加工业群,临潼围绕缝纫机制造形成了一批配件加工企业,这些典型和经验对靠近大中城市、大型企业的农村发展农村工业都有着借鉴和启示作用。

3、把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第三产业在发展较快的地方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甚至主要来源。西安市长安区上王村是西安市最早发展农家乐旅游的村庄之一,全村183户,108户开办了农家乐,从业人员约500人,其中外来劳动力约占40%。创办农家乐以来,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千元增加到2006年的8000元。柞水县抓住高速公路开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在五镇六村集中发展农家乐,经营的农户达到260户,从业人员1300人,今年1-8月农家乐营业收入580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多元,同时还带动了土鸡养殖、传统食品加工、蔬菜种植、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200余户1000多人找到了新的增收门路。岐山县以周公庙、五丈塬景区为依托,以岐山臊子面等风味小吃为特色,发展民俗旅游,经营户达到300多户,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以上,经营户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高的达到20万元以上。此外,流通、运输、民俗工艺等农村三产发展也很快。如泾阳农民办的蔬菜市场,固定摊位达到300多个,从业人员近千人,蔬菜销往西北各省,对促进菜农增收、扩大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地农民现金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区域性专业市场,如华县的大蒜、汉中的茶叶、陕北的杂粮、土豆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市场销售和相关服务,既较大幅度增加了这些农民的收入,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周边农民增收。全省交通运输户2006年达到2.2万户,比2004年增加1.5万户。这些都代表了陕西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应当加以认真总结和推广,并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发展途径和模式。从这些典型和经验看,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必须从当

地实际出发,依托资源优势,办出农村特色和地域特色,服务城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在内容和方式上不断改进,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上不断提升,才能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力、服务能力和增收能力。

4、把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近几年,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增收的一大亮点。商洛市是陕西劳务输出的重点市,“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劳务输出165.33萬人(次),累计创收40.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一倍多。农民劳务收入由395.71元增加到710.44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由35.1%提高到47.0%。2006年,劳务输出43.4万人,创收10.2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90.2元,比上年增加79.76元。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为848元,比1996年增加了651元,年均增速为15.7%,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5%,比1996年提高了20.6个百分点。搞好劳务输出要根据当前的新特点,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水平。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外出劳务人员的就业能力。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缺乏职业技能,是当前劳务输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劳务输出的重要限制因素。据统计,商洛市外出劳务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2/3。近几年他们按照“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2002年至2006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41.8万人,2007年1~8月份培训13.9万人,培训转移就业率达到8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发挥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的作用,为外出劳务人员提供市场信息、就业指导和相关服务,切实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机制。从当地实际出发,打造和提升特色劳务品牌,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如近几年出现的米脂女子家政、蓝田厨师、杨凌农科、咸阳足疗、宝鸡技工、镇安家政女等,要进一步做出特色,提升档次,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劳务品牌,努力把陕西劳务输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非农产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但是通过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重要方面,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发挥农民主体地位与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的关系农民增收农民是主体,要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农民的增收积极性,不断增强广大农民自我发展和创收增收的能力,把蕴藏在农村、农民中的致富增收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同时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在促进农民增收也十分重要,不可代替。凡是陕西农民收入增长快的地方,政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华县大棚蔬菜之所以能有较快发展,与县上出台的对农村道路硬化和集中连片发展大棚设施县财政予以较高标准补助等四项政策密切相关。长安区、柞水县、岐山县发展农家乐,政府都在基础建设投入、创造环境、加强管理等方面给予了支持和引导。各级政府特别是农村县乡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努力为农民增收发挥更大的作用。

2、处理好发展非农产业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发展非农产业在陕西现阶段无疑是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和工作重点,应当大力推进,不断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同时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发挥现代农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3、处理好落实农村各项政策与进行制度机制创新的关系 落实好党的支农惠农政策,是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各级、各部门要把这些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使农民真正得到利益、见到实惠,发挥政策的引导、支持和促进作用。同时要着力进行制度、机制创新,如稳定土地承包与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发展区域性和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等,都需要进行总结研究和探索创新,为农民增收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4、处理好实现总体目标与不同地区具体要求的关系 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经过十年努力,使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是一个总体战略目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保证完成。但对不同地区应当有所区别,分类指导,经济实力强、发展快的地方,农民增收的目标应当更高一些,如关中一些市县应当率先达到这一目标,对基础较差、发展较慢的地方要分阶段提出目标要求,开始增长速度可以低点,但要注意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力争按时达到这一目标。特别是要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切实解决好464万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努力促进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确保全省农民增收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责任编辑 卫 玲]

作者:魏民洲

上一篇: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建设论文下一篇:基于信息技术的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