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低碳经济论文

2022-04-18

摘要: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流通产业的特殊性,在对中国流通产业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影响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影响因素的综合因子,进而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边际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提高中国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流通产业低碳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流通产业低碳经济论文 篇1: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经济研究

摘要: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其实质是要求节能减排、降低污染,而这也是长株潭 “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通过介绍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说明了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并具体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其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两型社会;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经济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是实现湖南省科学跨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整合战略制高点的需要。从长远看,低碳经济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从技术经济特征看,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技术经济特性与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城市化、工业化道路,节能减排,降低污染等做法是一致的。因此,长株潭城市群试验区的主题是“两型”,核心任务是“两新”,即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

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发布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理念。2009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理念再次引起全球关注,低碳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自“低碳经济”概念提出后,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诠释。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胡鞍钢(2008)提出,低碳经济是“绿猫”模式的新内涵。鲍健强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朱四海(2009)则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旨在修复地球生态圈碳失衡的人类自救行为。龚建文(2009)则提出,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低碳化,即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化乃至零排放;二是倡导能源经济革命,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清洁发展、绿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现在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已经达成了共识,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被人们认为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第五波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

二、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型社会”建设意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它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目的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协调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1.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一致性

低碳道路或低碳经济旨在针对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内的资源要素,通过提高效率来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低碳经济要做到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突出低碳或无碳排放。“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在社会经济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废物排放等各个领域,通过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性措施,以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费和污染排放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并最终推动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 建设的核心目标是节能减排。因此,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相辅相成的。

2.低碳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实践

“两型社会”建设涵盖的范围虽然比低碳经济宽,但宽的方面也是低碳经济的相关方面,也与其有着密切地关联。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树立低碳观念,使“低碳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必须发展低碳能源、培育优化低碳产业;必须开发低碳技术。此外,提高能源利用率等都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客观要求。而低碳经济具有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节能减排三重效益,也可以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影响重大,能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

3. “两型社会”建设是低碳经济的动力保障

促进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三者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即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来创造并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重点扶持新能源设备、节能环保等产业集聚发展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低碳开放经济概念是窄的低碳经济,“两型社会”建设是广的低碳经济。

三、低碳经济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更小的环境代价、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采取有利于社会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

1.发展低碳经济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长株潭城市群地处湖南省东北部,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组成,城市群位于我国京广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结合部,区位优势突出,交通条件优越,产业和科技基础良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到2008年底,全省14个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株洲、长沙、湘潭分别为第11、12、14位。“两型社会”要求实施清洁生产,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消费和再利用的全过程控制环境问题,即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而不仅仅在过程的末端进行污染控制,这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

2.发展低碳经济是长株潭城市群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长株潭城市群如果能够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上一批新型能源项目、环境保护项目形成和发展一批绿色节能环保产业,无疑将为缓解气候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可创造就业岗位,推动绿色就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新经济体的崛起必须开创新的经济发展道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是长株潭城市群跨越式发展的必然之路。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对低碳经济理念和原则达成共识,长株潭城市群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具体实施低碳经济,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探索、试点、交流、合作与推广。谁在低碳经济道路上走得好走得快,谁就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就拥有国际竞争力。

3.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方向

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源消耗总量大、增速快,另外,由于长株潭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发展不均衡,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密集和污染严重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大力增加对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的投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是长株潭城市群“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措施。

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低碳发展政策

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即要切实地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探索建立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推动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体系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是转变城市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国内外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发达国家传统的钢铁、石化和乙烯等高耗能、污染较重的夕阳产业继续向外转移,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传统制造业由于低成本优势的丧失也有向中西部转移的需要。长株潭城市群在中部省份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备,具备大力承接国际和省际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潜力。因此,长株潭城市群要有选择的去承接,多吸收既能大量创造就业机会又不会对自然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的产业,对于那些虽然能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污染较严重的产业坚决不能承接。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科技创新推进低碳经济

长株潭城市群目前的经济增长质量还不高,经济增长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急需改变。因此,政府应加大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淘汰技术水平较低、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落后企业和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的整体效率和发展质量。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培育力度,尤其在技术开发应用领域,给予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通过理论、原理、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创新,寻求技术突破,以更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及能源利用率。

3.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

一方面要强调自主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快缩小与先进低碳技术方面差距。通过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引进消化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伴随《京都议定书》的执行,相应的减排技术产业及市场将逐步形成,长株潭城市群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全球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力争在清洁和高效能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碳减排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为此,长株潭城市群在经济发展模式改变的浪潮中,应抓住机遇,努力把传统的高碳产业结构转型为低碳模式,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加快低碳城市群的建设,实现经济过程的循环化,生活方式的公共化及空间发展的紧凑化,使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和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79-87.

[2] 胡鞍钢.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J].世界环境,2008,(2):26-28.

[3] 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0.

[4] 龚建文.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7):27-33.

[5]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彭文斌 张 敏 邝嫦娥

流通产业低碳经济论文 篇2:

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流通产业的特殊性,在对中国流通产业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影响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影响因素的综合因子,进而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边际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提高中国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因子分析法;状态空间模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消费在不断增长。为了缓解目前的能源约束,我国政府提出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国际经验及国内节能降耗的历史演变看,第三产业是非常有利于节约能源的部门。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流通产业万元GDP能耗由1985年的最高点4.649吨标准煤经过多年窄幅波动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点(2004年)4.420吨标准煤后虽逐步回落,但总体上讲,万元GDP能耗居高不下,反映出流通领域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①。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业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未根本改变,节能减排的潜力很大。近日,商务部刚刚出台了《关于“十二五”期间流通服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未来5年流通服务业节能降耗进行重点部署。在此背景下,实证研究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综述

能源效率问题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学术界对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流通领域的能源效率的研究却较为少见。Schipper(1986)通过比较研究法分析了主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商业能源消费总量、能耗结构及其能源消耗的特点,结果表明,1973年后多数OECD成员国在商业方面的能源强度都呈下降趋势[1]。Gowdy and Miller(1987)利用1972和197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研究了1973-1974年能源价格冲击对美国服务业能耗的影响[2]。Jabera & Probert(2002)通过对约旦商业能耗的分析,指出除了技术改造和升级外,应根据不同商业自身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能耗统计审计方法[3]。Farreny(2008)通过对西班牙一个有停车场的郊外商业区能量流的研究,分析了购买活动导致的潜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4]。Mairet & Decellas(2009)使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研究了法国从1996到2006年服务业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业的增长是法国能耗总量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导致能耗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归因于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5]。Alcántara and Padilla(2009)使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了西班牙服务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指出批发零售、饭店旅馆、房地产、租赁等行业的能耗是导致西班牙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的主要原因[6]。刘红玫、陶全(2002)认为, 所有制改革会带来管理和运营效率的提高, 会对能源效率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实证结果也表明国有企业相比其他所有制企业有着更低的能源效率[7]。王庆一(2003)把能耗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概括为六个方面:自然因素、体制因素、价格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8]。魏楚、沈满洪(2007)的回归分析显示: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每上升1%,能源效率将增长约0.44%[9]。徐广印等(2007)建立了区域物流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对物流能源消耗与区域经济相关指标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路货物周转量与物流行业能源消耗量关联最为紧密[10]。马天山、樊一江(2007)分析了交通运输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特点, 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指出了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目标和重点举措[11]。张丽峰(2008)在分析了1980-2005年我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节能率的变化趋势后指出,第一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波动较大,应采取切实有效的节能措施,降低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重点行业的能耗[12]。欧阳泉(2011)分析了流通业低碳化的必要性,认为政府应加大对流通企业实施低碳转型的扶持力度,以技术创新推动低碳流通,大力加强流通从业人员的低碳意识[13]。

能源效率测度指标比较多,如能源宏观效率、能源实物效率、能源物理效率、能源价值效率、能源要素利用效率、能源配置效率、能源经济效率等。国内外学者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有关研究较为缺乏,国内仅有的涉及流通产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对于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多集中于单个因素的探究,至今未见有研究在诸多因素存在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各相关变量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的文献出现。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流通产业的特殊性,在对中国流通产业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影响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以下简称为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影响因素的综合因子,进一步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边际影响程度,并由此提出提高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对策建议。

二、中国流通产业能耗强度分析

(一)历年流通产业能耗强度的变化

能耗强度是能源消费量与经济产出之比,即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费量。流通产业能耗强度用公式可表示为:e=E/Y(1)

其中E为流通产业能源消费量,Y为流通产业增加值。由式(1)可计算出1985-2009年中国流通产业历年的能耗强度(见图1)。从图1可知,1985-2009年我国流通产业万元增加值(按1978年价格计算)能耗呈波动变化:万元增加值能耗由1985年的最高点4.649吨标准煤经过波动达到10多年来的最高点(2004年)4.420吨标准煤后逐步回落。虽然最近几年能源消费强度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但降幅不大,至2009年万元增加值能耗仍达3.601吨标准煤,还未突破历史的最低点即1996年的3.450吨标准煤,反映出中国流通产业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二)流通产业能耗强度的分解

将流通产业能耗强度进一步分解,可以分析流通产业增加值的变化和能源效率的变化对流通产业能耗强度的影响。现将流通产业能源消费分解如下:

其中e表示流通产业能耗强度,Y表示流通产业增加值,t表示报告期,0表示基期。那么eΔY表示由于流通产业增加值改变而引起的能源需求变化,YΔe表示由于能源效率的改变而引起的能源需求变化。图2是以1985年为基期对1986-2009年中国流通产业所增加的能源消耗量按公式(2)进行分解而得到的。从中可以看出,1986-2009年随着流通经济的快速增长,流通领域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由于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使得实际能耗增加量小于理论能耗增加量,并在2004年后实际能耗增加量与理论能耗增加量的偏离程度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这说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流通产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虽然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但作为高能耗产业之一的流通产业中的物流行业,由于粗放和低效率的运作模式,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因此,流通产业节能减排、向低碳化转型已势在必行。

三、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流通产业实际能耗增量与理论能耗增量呈现不同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受到能源效率的影响而引起的,那么,又是什么因素改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呢?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国内外学者分别探讨了产业结构(史丹、张金隆,2003)、能源消费结构(姚愉芳、陈杰、李花菊,2007)、技术因素(吴巧生、成金华等,2006)、对外贸易(沈利生,2007)、市场化程度(史丹,2002)、信息化水平(李雷鸣、贾江涛,2011)、能源价格(杭雷鸣、屠梅曾,2006)、所有制(魏楚、沈满洪,2008)等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直接回归法、灰色关联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因素分解法等。但现有的研究都是针对国家宏观经济层面或是工业及制造业等高能耗行业的,基本没有涉及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及主导产业的流通产业,并且对这些影响因素大多也只采用了单一指标的描述方法。事实上,能源效率的改变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任何单一的指标都不能对它进行全面的衡量。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并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利用流通产业结构水平、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水平、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市场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等指标综合反映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构建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

本文取1994-2008年作为样本期,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并经过整理。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按照相应的指数统一换算成1978年的价格(见表2)。

为避免上述8个变量间的相关性,我们首先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以确定能否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KMO值为0.780,该样本数据较适合用于因子分析;Bartlett值为184.59,p<0.0001,检验通过,可以进行因子分析。采用正交旋转后以特征值大于1为原则提取的2个主成分因子F1、F2,其方差贡献分别为72.60%、16.48%,累积方差达到89.07%。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写出上述三个公共因子的表达式③:

F1=0.071ZX1+0.151ZX2-0.083ZX3+0.169ZX4+0.181ZX5+0.160ZX6+0.181ZX7+0.150ZX8(3)

F2=0.744ZX1-0.073ZX2+0.378ZX3-0.008ZX4+0.126ZX5-0.081ZX6+0.238ZX7-0.003ZX8(4)

以归一化的方差贡献为权数,根据各公共因子的得分序列,把F1、F2合成为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F,即:

F=0.815F1+0.185F2

=0.196ZX1+0.110ZX2+0.002ZX3+0.136ZX4+0.171ZX5+0.115ZX6+0.192ZX7+0.122ZX8(5)

从式(5)可以看到,8个变量前的系数均为正;各系数(对综合因子F的贡献)从大到小排列所对应的变量分别为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水平。

(三)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关于能源效率的测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其核心乃是投入产出问题。国内外学者在不同领域使用了不同的测度方法,但大多数研究文献都是以能源的经济效率(即能耗强度的倒数)这个指标来表示能源效率的。考虑到流通产业相关统计数据的不完整性,本文也采用能耗强度的倒数作为能源效率,利用式(1)即可计算出1994-2008年中国流通产业能源效率(记为XL)的值(见图3)。相对于固定参数模型④,可变参数模型更能反映出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由于受经济体制改革及各种外界冲击与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考虑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构造可变参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强有力的迭代算法——卡尔曼滤波来估计参数值。我们把流通产业能源效率(XL)作为被解释变量,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F)作为解释变量,以1994-2008年为样本期,利用Eviews6.0软件,得到以下状态空间模型:

信号方程:XL=0.247+ME*F+[VAR=EXP(-10.616)],T=1994,1995,…,2008(6)

状态方程:MEt=-0.008+0.380*MEt-1+[VAR=EXP(-8.018)],T=1994,…,2008(7)

其中MEt为各年份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边际影响系数(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到:(1)1994-2004年,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边际影响系数呈起伏波动,与图3显示的流通产业的能源效率进行对比可知,这段时期,边际影响系数几乎与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变化背道而驰(尤其在1995、1996、1999等年份)。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中国流通产业市场组织化程度偏低,条块分割导致流通企业“小、散、弱、差”、市场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低、流通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含量及信息化水平不高,再加上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流通领域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外商的大规模进入加剧了国内已趋近白热化的商流、物流服务市场的竞争,结果导致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重复建设等粗放型发展问题,流通产业能源效率每况愈下,达到了2004年的最低点0.226万元/吨标准煤。(2)国内流通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逐步趋向集约和完善,资源的整合促进了流通产业资源尤其是国有资源加快向优势流通企业集中,形成了一批资本和销售规模庞大、市场覆盖面广的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大流通集团;不断强化的市场机制提高了流通产业的能源配置效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进程优化了流通产业结构[16],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快速下降调整了流通产业能源消费的结构。随着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加剧相互竞争的同时,逐步提高了流通产业的运行效率,加快了流通产业的技术创新。由此,自2004年以来,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边际影响系数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能源利用效率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但其上升趋势相对较为缓慢。结合对式(5)的分析,上述结果说明了流通产业的技术进步水平还不够高,还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继续深化对外开放。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对中国流通产业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影响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影响因素的综合因子,进一步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边际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结论:(1)长期以来,中国流通产业能耗强度居高不下,虽然近几年来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反映出中国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依赖于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2)采用1994-2008的数据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后可知,在影响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诸多因素中,正面影响程度最大的是产业结构水平,其次是信息化水平,而技术进步水平为最小;(3)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1994-2004年,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边际影响系数呈起伏波动,边际影响系数几乎与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变化背道而驰;自2004年以来,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边际影响系数呈现持续快速上升趋势,能源利用效率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但其上升趋势相对较为缓慢。为此,要积极改造提升传统的商贸流通行业,培育新兴流通产业,进一步优化流通产业结构;继续深化流通产业的对外开放,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流通、经营和营销模式,研究并运用国际先进的流通技术,降低煤炭的消费比重,增强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规范流通市场秩序及市场化的企业兼并、资产重组等运作模式,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大型跨国流通企业集团,提高资源的聚合度及规模经济效益;加快流通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其整体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推动商业企业(市场)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快发展低碳物流。

注释:

①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及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所研究的流通产业包括商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及物流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

② 这里指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

③ ZXi表示对Xi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

④ 运用OLS估计法及Eviews6.0软件得到的XL与F间的回归模型中,虽然变量系数显著,但拟合优度很低且存在自相关性,故不宜采用固定参数模型。

参考文献:

[1] Lee Schipper, Steve Meyers & Andrea N. Ketoff. Energy Use in The Service Sector: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Energy Policy, 1986, 14(3):201-218.

[2] Gowdy J. M., Miller J. L. Technological and Demand Change in Energy Use:An Input – output Analysi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87, 19(10):1387-1398.

[3] Jabera J. O., Probert S. D.Purchased-energy Consumptions in Jordan’s Commercial and Public-service Sector[J].Applied Energy, 2002, 71(1):31-43.

[4] Ramon Farreny, Xavier Gabarrell, Joan Rieradevall. Energy Intensity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of a Purchase in the Retail Park Service Sector:An Integrative Approach[J].Energy Policy, 2008, 36(6):1957-1968.

[5] Nicolas Mairet, Fabrice Decellas. Determinants of Energy Demand in the French Service Sector:A Decomposition Analysis[J].Energy Policy, 2009, 37(7):2734-2744.

[6] Vicent Alcántara, Emilio Padilla. Input–output Subsystems and Pollution:An Application to the Service Sector and CO2 Emissions in Spain [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68(3):905-914.

[7] 刘红玫, 陶全.大中型工业企业能源密度下降的动因探析[J].统计研究, 2002(9):30-34.

[8]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 2003(8):5-7.

[9] 魏楚, 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8):66-76.

[10]徐广印.物流能源消耗与区域经济相关指标的灰关联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6):689-693.

[11]马天山, 樊一江.交通运输与能源和环境战略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8(4):116-118.

[12]张丽峰.我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节能状况的实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127-138.

[13]欧阳泉.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流通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 2011(3):16-20.

[14]李晓慧.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流通业生产率增长[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6):18-25.

[15]曾学文, 施发启, 赵少钦.中国市场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1978-2008[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4):47-60.

[16]孙敬水, 章迪平. 流通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财经(天津大学学报), 2010(6):69-75.

(责任编辑:刘春雪)

作者:章迪平

流通产业低碳经济论文 篇3: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与路径

摘要:如何保持社会经济增长、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文章在此背景下,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时期,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难点及发展路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消耗;循环经济

作者简介:盛光华(1962—),女,吉林长春人,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从事企业管理和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杜雪丹(1985—),女,黑龙江黑河人,吉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企业管理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Bjjx0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0617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公认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源,需要全人类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尽最大可能降低生产和生活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提高碳生产效率,发展低碳经济,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然而,不同的国家因其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历史文化不同,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应该不同。因此,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制定适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找出难点和路径,来确保我国完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平稳转型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状况

(一)能源消耗状况

从我国能源生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看,随着国家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自2005年起,在GDP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下降了2.8%、0.07(万吨/亿元)和0.31,说明经济建设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在逐年提高。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缺口是30 138万吨标准煤,占能源需求总量的11.35%。而且随着GDP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给能源安全和能源消费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2008年我国煤炭消耗19.57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由于煤炭燃烧的碳排放量远远高于石油和天然气,如何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各行业能源消费情况来看,2007年第二产业能源消耗为19.4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3.1%,其中制造业消耗15.6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8.8%。由此可见,我国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支撑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制造业及重化工业上,而其中又多为高能耗产业,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和降低能耗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从全球能源消费状况来看,随着世界环境和能源机构要求减少能源消耗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国都开始采取相关的措施降低能源消费量。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幅度已大幅降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单位GDP能耗也在逐年下降。与之相比,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峰期,能源消费必然随之增长,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2002.5百万吨油当量,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尽管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和单位GDP能耗都在下降,但能源消耗强度依然是美国的2.86倍,是日本的4.5倍,解决能源利用效率问题仍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以化石能源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占到能源消耗总量的85%以上,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挑战,这也为我国发展新能源提供了机遇,如果我国能够更早更快更好地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会强化我国经济的竞争优势,而且还会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

(二)碳排放状况

根据EIA提供的国际碳排放量数据,2006年我国碳排放量为16.4亿吨,已成为世界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其次是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提供的方法测算出来的我国碳排放量显示(周大地,2003)[1],2006年为16.0吨,2007年为17.3亿吨。两组数据较为接近,表明我国成为碳排放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从我国的碳排放年增长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化状况来看,从2005年起这两项指标已经开始位于倒U型发展态势的下降阶段。说明我国近年来节能减排的措施已经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从发展趋势上看,完全可以实现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提出的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然而,作为碳排放大国,减排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首先,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煤炭为主,而煤的排放系数又大于石油和天然气,从而导致我国碳排放总量和煤炭消耗量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可见我国的能源结构将会成为制约减少碳排放量的一个瓶颈。其次,从碳排放强度来看,我国的单位GDP碳排放仍是美国的5倍,日本的7.9倍,这说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减排手段和技术装备还很薄弱,减排能力还相对落后,也预示着我国今后节能减排的任务会十分艰巨。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自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以来,各国学者从多个角度对低碳经济问题进行了探索,Kawase(2006)、Johnston(2005)、Treffers(2005)认为,应该把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未来30—40年间CO2减排技术的可能性上;Unruh(2003)、Johan(2002)、Abdeen(2007)认为,应放在碳分解技术上,Koji(2007)认为,应放在区域低碳经济建设上。英国政府低碳经济建设的重点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再生能源、建立碳排放市场和碳基金[2]。德国政府的重点是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高能源使用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CO2排放[3]。如何把握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重点?本文认为,应立足于我国国情及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把“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其理由如下。

1.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宗旨具有一致性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宗旨都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模式转型,使社会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4]。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初始,就强调从源头控制,减少在资源开采、生产领域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推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化和再循环化,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全面贯彻实行“3R”原则。把发展低碳经济、利用低碳资源的思想贯彻到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通过改善能源结构、提高碳能源效率,力求在能源使用上的减量化,从源头控制碳排放量;引导和鼓励消费低碳产品,加强产品的再使用化,废物的再资源化,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实现间接降低碳排放。使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达到互动发展,借助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基础来构筑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

2. 循环经济正逐步展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首先,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全民广泛参与”的循环经济运行体制与机制。其次,我国已经制定出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发布了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实施了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第三,我国已经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第四,我国已经从价格、税收、投资、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制定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第五,我国第一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文件《循环经济促进法》已颁布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5]。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上述政策效应,使我国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下降到1.23、1.16、1.06万吨/亿元。可见,用循环经济搭建起来的平台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有利于我国快速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换。

3. 经济发展中的“高碳”特征非常突出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人均GDP为2000~4000美元的工业化中期的爬坡阶段[2],伴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房、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会进一步拉动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的重化工业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我国重化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状况至少还需要持续20—30年,国民经济发展不可能绕过“重化工业” 这个“坎”。2008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为18.55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92.6%。其中,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70%以上,而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等重化工业,又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这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高碳”消耗和“发展”排放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果不提高我国经济体的能源利用效率,实行节能减排,不仅会危及我国能源消费与能源安全,也会严重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实施节能减排是缓解我国经济“高碳”特征的最有效手段和方式,也是迈向低碳经济的最近途径。

4. 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任重而道远

低碳经济的理想能源形态是核能、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然而目前的能源技术依然制约着低碳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一些地区风能发电价格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与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相比,商业化的目标还相距甚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质能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的上涨。据测算,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预示着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需要依赖高碳能源,高碳能源在短期内尚无法被低碳能源所替代,在替代能源的经济技术上还没有重大突破的前提下,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传统能源,加强传统能源的技术创新,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不仅为新能源的普及和利用提供时间保障,还可以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二)难点

1. 传统能源消费需求总量增长难以抑制

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推动,依据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2000年我国GDP是9.92万亿元,翻两番意味着2020年GDP将达到40万亿元,年均增长7%。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3.86亿吨标准煤,假设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2020年能源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55亿吨标准煤。考虑到国家出台的各种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效应,假设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75,2020年能源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约40亿吨标准煤。在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不可能停止的前提下,人口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带来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的倍增[6]。加之我国经济发展中呈现的粗放特征,单位GDP的能耗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能耗水平,进一步加重了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而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7]。在实现低碳经济能源革命尚无法预期的状况下,由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带来的能源消费需求量的增加,在短时间内尚不会有大的改观。

2. 能源资源禀赋形成的能源供求结构调整难度大

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是“富煤少气缺油”。2008年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70.2%,石油占18.8%,天然气占3.6%,核能和水电占7.4%。2008年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占全球煤炭生产与消费的42.5%和42.6%,煤炭生产和消费均位居世界第一,比生产(占18.0%)和消费(占17.1%)排名第二的美国分别高出1.36倍和1.49倍。我国目前能源资源条件、开发状况和供需变化,决定了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到2020年我国能源供求结构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由于煤的碳排放系数相当于石油的1.3倍,相当于天然气的1.7倍,我国GDP翻两番的经济目标带来的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已经构成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会进一步加剧碳排放量,根据EIA提供的数据信息,2010年我国CO2排放量为7222百万吨,到2020年CO2排放量将达到9417百万吨,CO2排放量以每年2.7%增长速度居全球之首。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我国能源供求结构特征,使能源结构从高碳结构向低碳结构转换的任务十分艰巨,如果在能源技术上没有重大创新,短期内受能源供求结构的制约,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状况不会有大的改观。

3. 产业结构的结构能源效益低下短期内尚不能克服

我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2007年第二产业创造的GDP占48.6%,对GDP的贡献率为54.1%(其中,工业占48.2%),对GDP增长的拉动为6.5%(其中,工业占5.8%)。与之相对应的能源消费也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2007年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占73.1%,其中制造业能源消费又占第二产业的半数以上,而钢铁、建材、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高能耗行业又占制造业的半数以上。煤炭消费的主要行业是电力和制造业;原油消费居于首位的是交通运输行业;天然气主要用于化工产业。这种情况显示,我国拉动GDP增长的行业主要是能源消耗大的行业,在产业结构中,低能源效益产业所占的比重高,高能源效益产业所占的比重低,产业结构的结构能源效益不但没有高度化,反而低度化了。加之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比较优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廉价劳动力获得,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的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产业发展模式粗放,“三高”问题依然突出[8]。加之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高能耗产品生产的趋势,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较少能源消费量来完成经济高速增长,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产业结构轻型化的进程。

4. 能源技术尚没有重大突破

引发温室气体排放的物质动因是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费,只要存在化石能源消费,就必然发生碳排放,形成碳足迹。然而限制碳排放并不仅仅是为人类实现碳平衡设定一个碳排放限额,还需要技术支持。实现低碳经济至少需要两个方面的技术支持,一是低碳能源的生产技术,即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低碳能源来置换、替代传统的高碳化石能源,以达到限制碳排放的目的;二是发展碳吸收技术,即通过碳捕捉和碳封存增加碳蓄积、减少大气中CO2的排放量,促进碳平衡。尽管我国在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已经成为风电装机第二大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但能源领域的基础研发能力由于长期投入不足,研究经费和人才匮乏,造成能源技术研发能力薄弱,能源技术的研发平台还没有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能源技术开发体系尚未形成,关键能源技术始终没有大的突破,能源核心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核心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针对我国社会经济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现状,我国学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并在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建设低碳城市等方面形成了一致的看法,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有效的策略性措施。由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解除,因此在选择路径时,应该把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分为“长路径”和“短路径”。把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短期内尚无法彻底解决但长期又必须解决的放到长路径中,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未来要走的方向和道路,并引领短路径,使长路径和短路径尽管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同,但却始终保持着一致的方向。

在长路径中,应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国家战略体系之中,在战略层面上制定出产业和能源的发展规划,明确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的中长期计划,用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检验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短路径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的变革,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变革[8],但是,这场变革应该是现有经济体内的变革,它不能脱离现有的经济体而独立出现。因此,解决当前经济体中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即是短路径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经济体中的两大阵营——生产与消费出发,重点探讨低碳经济发展的短路径。

1. 生产领域中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根据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是我国目前发展低碳经济的最有效方式,目前国家采取的节能减排政策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通过节能减排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把节能减排纳入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框架下。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参与”的低碳经济发展机制。首先,政府运用各种行政杠杆和经济标杆来引导生产领域中的能源消费,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和改进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市场体系,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低碳经济的运行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和控制,用市场信号来引领生产者投资于低碳技术,生产低碳产品,引导消费者消费低碳产品。第三,让企业成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政府宏观控制和市场机制引导下,形成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动力机制,使生产者自觉地将其经营活动纳入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轨道上来。例如,政府通过能源税或资源税对能源消耗大、资源浪费严重的企业进行调控,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过建立碳交易市场或碳排放市场,限制企业碳排放额度,由于购买碳排放额度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市场信号会激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碳排放。

2. 在消费领域中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在行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生活消费能源不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需要进行节能减排,而且终端产品需求量的变化会给生产领域需求量带来几何级数的变化,并会伴随消费偏好转移带动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对人们的消费活动进行有意识地、合理地、科学地引导,促进人们转变消费观念,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使之消费行为由高能源、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清洁化方向转变,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首先,要向低碳化方向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人们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长期的消费行为中形成的思想意识,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形成的“便捷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过度消费”、“攀比消费”、“一次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良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观念向低碳、绿色、生态、健康的方向转变[9]。其次,要向低碳化方向调整消费结构。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汽车、住房、家用电器不仅在消费支出结构中比重大,增长快,而且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大的产品,而低碳化的消费结构要求居民在衣、食、住、行、娱乐、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中,要不断增加低碳消费品的消费,使低碳消费数量与低碳消费质量达到和谐统一。为此应该为居民消费的各个领域制定出低能耗、低污染、低浪费的消费细则,使居民在生活消费中明确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是低碳消费行为。为居民消费建立起健康标准、消耗标准、环境标准、社会标准,以此来约束和限制居民消费中的高碳消费行为,发挥低碳消费对低碳生产的引导作用。

3. 构建低碳经济生活“示范区”

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全社会的低碳生活方式,构建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生活“示范区”,不仅是建设低碳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能源低碳或无碳的目标,通过典型示范,示范带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不断向全国推广低碳经济。首先,政府要制定出“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建设规划”,明确“示范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建设原则、建设任务、建设内容、保障措施,使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有组织、有落实、有步骤、有管理。其次,要按照低碳经济建设要求,在“示范区”内,兴建低碳或零碳的区域基础设施,鼓励使用新型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提高水电风能等新型能源的普及率,提高区域绿化率,增加碳汇。第三,调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布局,建立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催生区域创新,鼓励应用新工艺、新技术,降低能源物质消耗。最后,倡导示范区内节能消费理念,提供低碳的交通方式,自觉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出行,短途交通采取步行或自行车。住房设计和建设要引入低碳理念,如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设备等,选择简约装修,使用低碳装潢材料,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氛围,使用节能电器,力求在示范区内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节能减排”。

4. 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技术创新的路径

低碳经济能否发展,依赖于能源技术能否带来新的突破和革命。能源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的直接手段。因此,为了能够取得低碳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我国必须高度重视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问题,加大对能源研发领域的改革,为能源技术发展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首先,要形成能源技术融资机制。目前我国能源领域研发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能源技术创新的重要瓶颈,构建一个多元化并存的融资体系是解决这一瓶颈最有效的措施,如建立能源基金,开通环境金融、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其次,要建设能源人才培育机制。如通过自主培养和引进吸收来增加我国能源技术人才储备,提高我国创新性人才的人力资本价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等。第三,加强能源研发平台建设。在平台建设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能源部投资7.77亿美元,支持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的建设和清洁能源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低碳经济相呼应,2010年1月6日,我国能源局宣布首批16个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正式成立,同时,国家能源局还专门设立了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管理司,负责能源行业能源节约和科技管理工作。这是我国能源研发平台建设的一个“利好”信号,可以更为有效地吸引能源研发资金和人才。最后,要建设“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即搭建起由政府出台相关的援助政策,以实现产业化为目的,以高校实验室和研究所为依托,以能源创新成果尽快产业化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为载体,以能源风险投资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能源技术成果的快速产业化,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参 考 文 献

[1]周大地. 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R]. 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03.

[2]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3]郭印,王敏洁.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改革与战略,2009,(10).

[4]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5]孟赤兵. 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10).

[6]金乐琴,刘瑞.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 经济问题探索,2009,(1).

[7]朱四海.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 发展研究, 2009,(5).

[8]邹东涛. 发展与改革蓝皮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陈晓春,张喜辉. 浅谈低碳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引导[J]. 消费经济,2009,(4).

[责任编辑国胜铁]

Keynote, Difficulty and Path of Development of

Our Low-Carbon Economy

SHENG Guang-hua,DU Xue-dan

(Business College,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12,China)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consumption of source of energy;cycling economy

作者:盛光华,杜雪丹

上一篇:商务酒店室内设计论文下一篇:工程造价水利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