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我国经济教案

2024-04-22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教案(精选6篇)

篇1:发展中的我国经济教案

一、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价值规律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效益;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学会应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热点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规范性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典型例题解析

三、研究目的: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型:

复习课

五、教具:

投影仪、投影胶片

六、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

由学生回顾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效益,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等知识。

(让学生储备必要的知识,为解决问题作准备。也让学生在回顾中,体会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重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整体。)

2.典型例题分析:

例:某地农民柑橘生产获得大丰收,但当场农民收并未因此而提高,农民为此很苦恼,因而影响了生产积极性。请为农民想办法。(投影)

让学生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重点是该从何处思考,即答题的思路。

学生答(略)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提示作为铺垫,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方法.(投影,逐步展示)

(1)为什么增产不增收?

① 在柑橘有销路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投入多,成本高,效益差。B.产品价格低,产品供过于求或质量较差。

② 在柑橘销路有困难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质量差、品种单一

B.价格高,难以刺激消费

C 供过于求,产品难以销售,D 市场信息闭塞,销售不畅。

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第二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建议。——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①更新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经营,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②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品种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③ 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以便于销售和提高经济效益。

④多渠道了解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信息,理顺流通渠道,进行多种经营以及高调整产业结构。

到此为止,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均可以回答。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下列答案,有的超出了我的意料,也超出了听课老师的意料,的确是思维的发散。——课后评估。

学生补充: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扶持农业、提供信息、集团经营、绿色农业、网上销售等。

3.时政热点分析

2002年国企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企改革继续引向深入的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其次,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继续推动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第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如“PT”水仙退市、ST郑百文事件、银广厦事件。)

“PT水仙”的退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已经开始建立,这将用于中国证券市场整体质量的提高,用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PT水仙”这一“去”,实当有功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有了死亡的危机才懂得去珍惜生存的机会,股市才有实现自身的筹资、转换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

由学生结合这一段材料,分析此材料所体现的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再结合银广厦事件和郑百文事件综合分析,进一步认识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四、归纳总结——方法指导上升为理论。

热点问题 切入点 回归

理论材料 区域典型案例 教材

情境创设 题干 设问

篇2:发展中的我国经济教案

陈敬(以下简称“陈”):在私营经济方面,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至今并没有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观点、分歧相当明显,这个问题就是:私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究竞如何?

厉以宁(以下简称“厉”):讨论这个问题,有必要先了解中国改革的走向,尤其是企业改革的前景。产权改革是改革的关键,中国企业的前途取决于产权改革的成败。

究竟什么是产权改革?在我国,产权改革是指:把社会主义经济中政企不分、产权不明、不自主经营、不自负盈亏的企业,改造成为政企分开、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产权改革既与改造原有的国有与乡镇企业有关,也与建立新的国有与乡镇企业有关,因为根据产权改革的思想,新建的企业从一开始就应当按照政企分开、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来建立。

市场对企业进行检验,市场竞争中盛行的是“适者生存”原则。企业必须按照产权改革的思路改造或新建,以便使他们既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而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社会需要、欢迎的产品,又可以用自己的价格较低、质量较高的产品去排挤竞争对手所生产的价格较高、质量较低的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产权改革,一切企业都处在平等的起跑线上,都同政府机构分开,都只是“遵守法律,照章纳税”,既不受政府机构的直接管辖,又不接受政府的机构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干预。此外,通过产权改革,一切企业都承担投资风险,自负盈亏,而不再躺在国家或集体身上吃“大锅饭”,也不再受到政府(包括乡镇政府)的偏爱和特殊照顾。

了解了这些以后,让我们再来看看有关私营经济前景的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在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固然是必要的,但私营经济毕竟有很大的临时性质。它是在目前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经济还不发达,以及公有制经济的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出现的。今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有制经济力量的不断壮大,私营经济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转入下坡路,先是受到较大限制,最终将被取消。到那时,社会主义经济又将回到统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带有过渡性,发展私营经济是一种权宜之计,私营经济在现阶段的重新出现也无非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幕插曲。

另一种现点与此不同。根据这种现点,今后的中国经济将是一个多元的经济体系,在多元的经济体系中,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而私营经济作为多元的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将长期存在。这样的多元的经济体系既适应于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同样适应于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达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纯而又纯;只要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系就一直是多元的,其中包括了私营经济成份。此外,企业生产资料所有权也可以不是单元一的,而是由全民、集体和个人按照多种方式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混合性质的。在这种混合性质的所有制中,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说,一个企

业内部,可以有

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成分。所有制的多元化,包括混合性质的所有制的形成。

陈:对这两种观点,您持什么看法?

厉: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中,我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但后一种观点也还需要展开讨论,以便进一步充实。

先应当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绝不是暂时的。生产力不发达时固然如此,生产力发达后,各地区的经济仍然不平衡,社会产品和劳务的供给也还不足,仅仅依靠公有经济难以实现发展生产、发展各地区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目标。因此,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一部分,其存在与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有利于长时期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

如果我们对就业问题进行分析,那就看得更加清楚了。中国农村中隐蔽失业人数如此众多,农村人口外流将是长时期不可避免的事实,而中国要解决就业问题,不能搬用凯恩斯主义的主张,即不能依赖大量政府投资。虽然增加政府投资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必须着重效率的提高,而不能因多招工而牺牲效率,否则仍会产生隐蔽性失业。在中国,就业问题的解决要靠制度创新,也就是靠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靠非国有经济、非公有经济来吸收劳动力。私营企业在吸收多余劳动力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就业问题的长期存在与非公有经济包括私营经济的长期存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正如前面已谈到的,要了解私营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必须先对公有制经济有新的理解。应当知道,迄今为此,某些人在谈到公有制的时候,所想到的只是传统经济体制之下的那种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这种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只适合于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指令性计划作为计划的唯一形式或主要形式的环境中存在和起作用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这种传统意义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不仅已经不再适应于客观经济现实,而且它们必将被改造、被替代。通过产权改革而形成的公有制企业即是新型的公有制企业,包括多种所有制混合但由公有经济控股的企业。所以,今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将是新的公有制经济。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所要确立的经济模式是国家调节市

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这时,市场所引导的公有制企业必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公有制企业。例如,以公有投资者为主的股份企业就是新的公有制企业的形式之一。

在今后的我国经济中,私营经济将同这种新的公有制经济并存,而不是同传统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并存。只要对新的公有制有所理解,那么对私营经济的长期存在问题也会有正确的认识了。这是因为,以前,正由于人们头脑里的公有制经济只不过是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那种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所以一谈到私营经济同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时,就会马上联想到私营经济同计划经济体制的矛盾,同指令性计划的矛盾,以及同那些体现着计划经济体制和指令性计划的要求的传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之间的矛盾,于是私营经济也就自然而然地从本质上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消极力量;至于私营经济在各方面所具有的某些积极作用,也必然被看成是暂时性的、过渡性的。

实际上,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在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而以新的公有制经济代替传统的公有制经

济之后,同新的公有制经济并存的私营经济并不是经济中的消极力量。在法律、法规、政策所容许的范围内,私营经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它同新的公有制经济之间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相互促进关系是在市场活动中实现的,即一方面,所有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包括新的公有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在内)都以平等的商品生产者的资恪进行交易,用合同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产、供、销;另一方面,这些企业是竞争对手,竞争促进彼此效益的提高,促进彼此既顾长期利益,又顾近期利益,而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兼并或联营又为社会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合理化创造了条件。

以上情况说明,新的公有制企业同私营企业的长期共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即使生产力发达了,市场完善了,私营经济由于具有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功能,具有同新的公有制经济互相促进的功能,它的长期存在也是合理的。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私营企业的投资规模扩大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利于宏观经济协调的后果,以及私人投资者的收入增长会产生一些不利于社会收入分配协调的消极作用,这是难以避免的,但这些都可以都通过国民经济的管理来加以缓解。

然而,对政府的国民经济的管理应有正确的理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管理与调节都是必要的。但要掌握这样一点:政府的调节要做得更好,就必须优化。优化就是适度调节,该管的管,不该管的,让社会自已解决。这就是“小政府,大市场”模式。小政府,是指有一个高效率的政府,人员不多,但十分精干;大市场,是指有一个完整的、完善市场体系。问题要由市场本身去解决,不用找市长。宏观调节这样做,经济就有秩序。这样,政府既能使经济运行得很好,政府的作用也并不减少,政府起着运行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的作用。于是宏观调节就走上正轨了,对私营经济的管理也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进一步说,我们不妨反问一句,难道新的公有制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就没有任何自发倾向吗?要知道,一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即使是公有制企业)都有某种自发倾向。由于这种自发倾向的存在,宏、微观经济之间的矛盾也就始终存在,这是使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充分活力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既然公有制企业都加此,为什么单单责怪私营企业呢?问题不在于私营经济有没有自发性、盲目性,而在于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率,是否充分发挥了协调宏、微观经济的作用,是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进。

陈:在今后的中国经济中,私营经济所占的比例以多大为宜?您是怎样估计的?

厉:这个问题提得好。在讨论私营经济的前景时,私营经济存在的长期性与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关。如果说私营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只占百分之几,那么在这种前提下讨论私营经济存在的长期性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此,在讨论私营经济存在的长期性时,我们是以估计私营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较大比例作为前提的。那么,这一比例究竟可以有多大?这个比例可因地区而异。有些地区的私营经济所占的比例可以大一些,而就整个国民经济来说,私营经济的产值大体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30 %为限界。目前,私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距离这个限界还很远,所以各个地区都应该大力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

在这里还需要提出,以30 %作为限界是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的,某些地区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超过这一限界是允许的,因为这并不会使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发生变化。

陈:把私营经济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大体上定为30 %,理由何在?

厉:这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考虑的。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仅要掌握国民经济命脉部门,而且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应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假定私营经济占据的比例超过了30 %,再加上个体经济所占据的比例和外资企业的产值所占据的比例,这二者合计可能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那么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就低于50%了,这样将会削弱或淡化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就与现行的宪法相抵触。另一方面,如果私营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较小,那就表明私营经济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私营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同样是不利的。

陈:依您的看法,既然在当今中国,私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还低于上述限界,那么我们就不应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过猛,而应担心私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过大,担心一系列与私营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措施(包括管理措施)跟不上,以及担心从事私营经济活动的工商业户普遍存在着行为短期化的倾向,是不是这样?

厉:这正是当前要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

私营企业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有的是独资的,有的是合伙的,还可以按股份制形式组建。对这几种形势进行比较,将会发现私营股份企业优于私营独资或合伙企业。无论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私营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这种优点都是明显存在的。当然,究竟私营企业采取什么形式,这应当取决于私营企业主的自愿,他们应当有这种选择权,政府不能要求其一律,不要硬性地规定私营企业不能采取股份制形式或必须采取股份制形式。硬性地作出规定是没有好处的。

私营股份企业同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相比,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至少有以下好处;

如果私营企业采驭股份企业形式,那么,它将在几方面具有不同于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的特点:

(1)股东会有权审查公司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决算报告;

(2)股东会有权审查董事会提出的公司盈利分配方案;

(3)股东会有权审查公司的增资、发行股票、合并、转让、解散和清算等重大事宜;

(4)股东会有权选举、罢免公司董事、监事,公司董事会有责任向股东会报告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公司监事会有责任向股东会报告对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的审查结果。

以上这些部表明,私营企业加果采取股份企业形式,私营企业的公开性显著地加强,私营企业将置于股东们的监督之下。相形之下,私营企业如果采取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形武,对其经管活动与财务状况的监督则要困难得多。

具体到某一个私营企业,那么它的规模以多大为限度?在讨论私营经济的发展前景时,这类问题并不是很重要的。首先应当了解到,如果私营企业采取的是非股份企业的形式,那么这种经济管理方式本身就会对私营企业的规模有一定的限制;而如果私营企业采职的是股份公司形式,规模可以不受经营管理方式的限制。但如上所述,以股份公司形式出现的私营企业在性质上与独资的、合伙的私营企业不完全相同。这种股份份公司形式的企业财产积累在一

定程度上具有社会积累的性质,或者说,积累中的一部分己经成为社会的积累了。

这是因为,按股份企业形式组建的私营企业应根据公司章程,在盈利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公积金,用作公司的储备基金、发展基金。对社会来说,按这一比例所提取的公积金,尽管它们是私营股份企业的公积金,但却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积累的一部分。因此,提取公积金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相形之下,私营企业如果采取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形式,企业盈利的分配与使用并无确切的规定。私营企业主不是没有可能把全部盈利用作个人消费,包括挥霍性的个人消费,从而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不管私营企业采取什么样的经营管理方式,都不必规定它的规模限度,而可以用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包括企业所得税等手段来制约它。私营企业是讲究规模效益的,它会根据自己的税后利润率(严格地说,是根据自已的边际净收益)来决定经营规模,而不可能不受任何制约地扩大规模。要知道,所有的私营企业都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进行活动的,它们必须追求经济效益,否则就难以立足。如果私营企业愿意扩大规模,增加雇工人数,增加投资、增加产量,这反映私营企业是在法律、法规、政策所容许的范固内进行活动,那么对于它因预期净收益增大而愿意扩大规模的行为,政府不必加以阻止。

如果因私营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影响了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关系,政府可以通过宏观经济调节手段来制约它。如果因私营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影响生产同类产晶的公有制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额,那么这将刺激公有制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改进服务态度等等办法来增强与私营企业的竞争活动,在市场容量为既定的条件下,生产同类产品的公有制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会成为对私营企业规模扩大的有效制约手段。实际上,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私营企业经济方面所遇到的困难通常大于公有制企业,私人企业家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经营才能,才能在法律、法规、政策所容许的范围内使企业兴旺发达。私人企业家的这种经营才能是社会知识存量的一部分,应当使之发挥出来,这不仅对社

会主义经济有利,而且也有助于公有制企业经营的改善,有助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

陈:很多人关注私人企业家群体的出现使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这一现象,您是怎样看等这一问题的?

厉:不应否认,私人企业家的存在确实会使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这也是在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需耍注意的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私人企业家的收入的增长(推而广之,还包括私营企业投资者的收入的增长在内),都是指合法收入而言。对于一切非法收入,无疑应当按法律、法规、政策处置。而对于合法收入,则应当采取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累进制的遗产税和继承税来加以调节。

以上所分析的,都表明私营经济在我国的长期存在既不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相抵触,也不与高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以上的分析还清楚地表明,既然社会主义社会中需耍发展私营经济,那么,与其是众多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还不如在有条件时引导它们向私营股份企业过渡。对于按规定的程序和章程组建的私营股份企业,政府便于进行管理,股东们易于进行监督,与之有业务

联系的其他企业也比较放心而愿意同他们往来。

陈:有些入在说到私营经济的作用时,往往将它的消极作用摆得充分一些,您是怎样看待它的消极作用的呢?

厉:关于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消极作用,需要根据具体惰况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要区分这样两种情况,即私营经济在违背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消极作用,与私营经济在遵守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什么祥的消极作用。对前一种消极作用,可以用严格执法等手段来加以限制,但对于后一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例如收入分配差距会扩大),究竟应当怎样认识?能不能采取某些手段来进行限制呢?甚至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私营经济的活动是在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所容许的条件下进行的,那么要限制私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诸如收入分配扩大这样的消极作用,或者需要修改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或者需要增加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政策。但无论哪一种情况,是不是有可能在限制私营经济的消极作用的。同时,也限制了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呢?是不是还有可

能在限制私营经济的某些原有的消极作用的同时,又会使私营经济带来另一些消极作用?这些问题仍然有待于探讨。

篇3:发展中的我国经济教案

一、网络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网络设施建设问题

就目前我国互联网建设来说, 还远远无法满足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需求。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不足, 网络速度较为缓慢, 网络流量受到较为严重的约束, 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对于互联网普及率较欠发达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存在较大差距, 使得我国网络用户数量增加速度有所减缓, 对我我国网络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二) 自主研发能力较差

网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硬件设施和相关应用软件的更新和发展, 但是, 由于我国相关科技技术能力比较欠缺, 导致了我国相关设施自主研发能力较差, 一些较为先进的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需求都需要由进口进行解决, 这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 对于我国基础设施和经济交易安全都存在较大的威胁。

(三) 信息资源的共享度较低

网络经济以互联网平台进行实现的, 因此, 网络经济同市场经济相比没有过多的约束力, 没有国界、地域和其他因素的限制, 为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 针对与网络经济的发展, 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经济概念和管理观念, 使行业之间进行良好的资源共享, 这样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对于网络经济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 我国在信息资源的共享方面依旧存在较大的问题, 往往企业会将相关信息当做企业机密进行严格保管, 拒绝有效资源的共享, 这样就导致了企业发展的封闭性, 增加品推广的困难程度, 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资源浪费问题。

(四) 网络经济市场集中度较低

我国网络经济市场集中度较低, 分散的市场销售份额, 对于我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目前, 在我国网络经济市场中占据份额较大的网络企业为腾讯、新浪、网易等较大综合门户, 但也仅仅维持在30%作用, 其余份额则被中小企业进行瓜分, 松散的经济构架对于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阻碍, 因此, 必须进行相应的整合, 最好统一的市场规范, 才能够保证我国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 网络隐私的保护能力低下

互联网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许多工作都能够借助互联网进行相应的解决, 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技术存在一定不足, 导致了我国网络隐私的保护能力比较欠缺, 使得许多互联网用户对网络交易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 这也是造成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由于相关管理技术的落后, 使得网民个人信息容易被他人窃取并盗用, 这使得网民对网上交易更是持怀疑态度, 不敢做轻易尝试, 尽管网上购物目前已逐渐兴盛, 但是仍有很多用户表示不会采用网络购物。因此, 加强网络隐私保护, 是保证我国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工作。

二、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 加快网络建设, 普及网络技术

尽管我国网民总是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率仍旧较低, 发达地区同欠发达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因此, 加快网络建设, 普及网络技术, 是保证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工作。首先,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技术的重视力度, 加大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 加快网络设施建设步伐;其次, 应该提高我国网络系统使用效率, 提高网络传输能力, 对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 加强自主研发能力

目前, 我国网络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较低, 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速度, 对我国相关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 必须要加强自主研发能力, 积极开展网络技术研发工作。对于国家相关部门来说, 应该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 保证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于相关网络企业来说, 应该加强企业合作和企业联系, 提供优秀技术人员进行合作开发, 以争取较短时间内取得研发进度, 进而提高我国网络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促进我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 加强资源共享, 加强市场整合

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使用,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相关统计工作的重复开展, 避免低效率工作的开展,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网络市场环境, 刺激我国网络企业的快速发展, 减少网络市场中的恶性竞争。同时, 要加强市场整合工作, 建立良好的市场合作关系, 使市场瓜分转变为联合经营, 实现共赢, 保证网络市场的加健康发展。

(四) 加强网络隐私管理, 避免网络经济犯罪

由于我国相关网络管理技术的欠缺, 容易造成网络隐私数据的泄漏, 给网络用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使得人们对网络交易存在非常大的抵触清楚情绪, 这样对于网络经济的发咋和你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隐私管理工作, 积极研发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提高隐私安全;同时, 要加大对网络经济犯罪的处罚力度, 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净化网络市场, 为网络经济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三、总结

网络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参与到网络经济活动当中, 因此, 我们必须建立良好的网络市场秩序, 及时发现网络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作出相应的解决和完善, 从而促进我国网络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袁文娟.浅谈中国网络经济市场[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04)

[2]“网络经济”的定义[J].财经政法资讯, 2001, (04)

篇4: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

【关键词】 熊彼特 创新 技术创新 要素组合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更可谓是一枝独秀。这不仅在所有转轨经济中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但令人困惑的是,经济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缺少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及途径。本文拟从熊彼特的创新发展理论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并提出技术创新的措施。

二、创新与技术创新理论

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最早提出创新理论的是熊彼特。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产品的一种新特性;采用一种新生产方法或新工艺技术;开辟一个新市场;控制一种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实现一种新组织,包括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或者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而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正是起由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形成时间长短不一的经济周期。

技术创新理论就是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李京文(2006)将技术创新概念归纳为六种:第一,认为技术创新是新产品、新工艺的创始,是他们的引进和开发。第二,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首次商业化的运用。第三,认为技术创新包括发明构思产品设计、设置生产和商业应用等所有环节。第四,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从新思路的形成到向市场推出适销产品的整个过程。第五,强调以新的技术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并获得最大的企业利润,这才是技术创新。第六,认为技术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或者是对企业、产业的生产函数做出某种改变。通常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理解有两种。从狭义上讲,人们把技术创新理解为与技术有关的企业创新活动,即前述的五种创新的前两类(即引入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技术)。广义上技术创新则包括上述全部五种创新类型。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是将科研成果创造性地引入生产系统形成规模生产并获取利润以及为保证这个目的的实现而采取的技术和经济活动。技术创新具有创造性、高投入、高效益、高人力资本存量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其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设计生产出新产品的称为产品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的称为生产创新,通常用价格-成本边际的提高来表示创新动机和收益。价格-成本边际越高,企业的创新动机就越强烈,创新的收益就越大。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任何企业都是利用一定的产品来表现其市场存在,进行市场竞争的。任何产品都是一定的人借助一定的生产手段加工和组合一定种类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不论是产品本身,还是生产这些产品的人和物质设备,或是被加工的原材料以及加工这些原材料的工艺,都以一定的技术水平为基础,并/或以相应的技术水平为标志。因此,技术创新的进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企业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

1、我国技术创新的表现

近年来,研发的金融支撑体系逐渐完善,各类风险投资资金、融资担保金、科技贷款贴息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金不断出台,使面向创新的资金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1)研发费用增长迅速。在过去几年间,中国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增长很快,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3年各成员科学、技术和产业排行榜的统计数据,中国用于研究和开发的支出高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超过德国。

(2)我国科研人力资源相当丰富。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排世界前列,从事研发活动的总人数超过日本,略低于美国。在年龄结构上,我国专业技术队伍趋于年轻化。在教育程度上,我国1998年以来专业技术人员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基本上与发达国家接近。

(3)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在提高。专利申请与批准量,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与批准是一个国家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自1985年正式引入专利制度以来,专利申请总量迅速增加,专利申请量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这些表明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我国技术创新中的问题

(1)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理想状态下,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首先,创新是一项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活动,企业会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去从事创新。现代社会的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否则就会被淘汰。其次,企业设立的科研开发部门一般都具备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设备、技术条件、科研开发人员。技术创新需要很多与产业有关的特定知识,它们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同时,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可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较为充裕的资金,这是保证技术创新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还包括政府、大学和民营的研究与开发(R&D)机构。在我国,对国有企业而言,由于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不能成为创新投入、活动和收益的主体,缺乏创新的动力;科技型小企业机制灵活,创新动力大,却往往缺乏技术创新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设备技术条件、科研开发人员等相应的实力。我国在过去几年中,企业对创新的投入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也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投入的R&D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3%,即使高技术企业也只占0.6%。这个比例不到发达国家的1/10。从全国研究开发经费的来源看,50%来自政府,只有35%来自企业。从研究开发的执行看,40.5%在科研院所,企业只占30%。以上数据表明现阶段,我国企业并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政府与市场在创新中的互动关系尚未确立起来。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市场关系尚未完善,而传统的计划体制的惯性还在起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在有些方面仍干预过多,尚不能自如地行使宏观职能;市场在配置资源(创新过程中各相关生产要素)方面尚显得乏力;市场需求的拉力不足,而政府的推力又未能很好地起到作用。

(3)没有形成有效的创新运行机制。技术创新涉及多个环节、部门,在部门内部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力量,由于部门之间分工不同,各司其职,相互衔接、协调的“结合部”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各部门没有形成合力。从创新过程来说,突出的问题是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脱节,没有形成有效运行的机制。

(4)技术创新没有成为技术进步的主导。技术改造和引进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政府面向企业技术能力提高最大的资源投入。1991年经济学家费格伯格(Fagerberg,Jan.)曾对25个国家和地区1973-198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半工业化国家中,技术引进、模仿和扩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创新大;但随着这些国家与工业化国家的差距的缩小,自主创新则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同时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市场规模和生产规模都很大,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都相当丰富,在一些科技领域甚至处于世界前列,说明我国既有必要也有可能走自主创新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的技术进步之路。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应根据我国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战略,集中资源攻克有战略地位、带动性强的技术,在自主创新中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以点带面,逐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培养自身的R&D能力。特别是处在当前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加强国内的自主研发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其他像技术创新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外部环境、技术创新缺乏实用性、科技储备不足、创新的各个主体间相互脱节等问题的存在也是制约我国企业创新的主要障碍。

四、结论

我国存在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技术创新,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对策。

1、重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建设

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真正可能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就是要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因此,进一步完善政策,明确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用法律的、政策的手段来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队伍,使企业积极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

2、完善技术创新的金融、财政政策

熊彼特在分析创新的实现,即“生产手段的新组合”时,特别提出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他强调指出,“新组合”的实现把资本这个新的特殊要素引进经济过程,从而除了消费品市场和生产品市场之外,还会有一个使人感兴趣的第三市场,那就是资本市场;“新组合”创造并且滋养了这个市场。政府的金融政策要着重解决创新风险分担和新建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运用政府采购手段引导企业将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资金的一部分投向技术创新;通过见面税收的间接投入激励企业增加对创新的投入。

3、加强创新各环节之间的系统整合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的作用更为重要了;政府的直接干预减少了,而政府的职能更集中于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增长创造必要的政策与制度条件。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工具,组织和协调技术创新中各部门的相互关系,各种功能的相互关系,引导和吸收各方面力量为实现技术创新而努力,加强技术创新的整体集成。

4、完善创新的外部环境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包括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科研基地等。通过科技战略和产业政策,逐步把企业从引进模仿引导到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轨道上来。

5、鼓励多种形式的合作

技术创新中的合作,通常包括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国际合作等。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知识的国际流动量在不断增加。产品从创新到在国际市场上流通的时间不断在缩短。我们应该利用这一趋势,通过政策,鼓励科研部门、企业及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和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出版社,1990.

[2]李京文:关于创新、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6(8).

[3]李志军:中国科技创新乏力[J],新经济导刊,2004(7).

[4]上官敬芝: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6).

篇5:发展中的我国经济教案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就业问题并非易事,任务十分艰巨。研究我国失业的特点及其成因,探讨解决失业、扩大就业的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特点

失业与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就业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这一社会现象。

我国的失业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凸现出来的,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隐性失业显性化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时,指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对劳动力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在绝对增加,于是出现过剩人口;这种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口过剩不仅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所以资本主义不可能消灭失业。可见,资本主义必然存在失业,这是由制度决定的。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为充分就业提供了制度保证,不会存在失业问题。出于这种观念,认为“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事实上我们从来就没有消灭过失业,但也未如实承认存在失业,长期以来 “失业人口”与“失业率”在我国的统计中一直表现为“城镇登记待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待业率”。直到1994年,国家统计局才把“城镇登记待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待业率”的称谓改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和“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个改变,表明我国公开承认存在着失业现象和失业人口,使得过去的隐性失业显性化了。2.就业和失业人口都呈上升趋势

1978年以来,我国创造了3.3亿个就业岗位,其中创造非农就业岗位24 678万个,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国家。1980~1999年期间世界总劳动力人数增加了8.59亿人,其中我国增加了2.12亿人,占世界新增劳动力总数的24.7%。从1990年至2001年,我国从业人员规模从6.5亿人扩大到7.3亿人,增加8 300万,就业规模的扩大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速度上都是相当可观的。但与此同时,失业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失业率也在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全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1993年为540万人、1995年为746万人、1997年为1 030万人。全国城镇失业率1993年为2.6%、1996年为3.0%、1998年为3.1%、2001年为3.6%、2002年9月底为3.9%。这说明我国就业总量和失业人数都在增加,并且幅度很大,但要求就业的人数增加超过了就业岗位的增加。3.实际失业率高于统计失业率

按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失业人员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有劳动能力,而且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目前,我国统计失业率远低于实际失业率。主要原因是:(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仅限于城镇,不包括农村的失业人员。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比较突出。(2)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未计算在失业之内,如未能及时安置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等。(3)失业率的统计只限于公开失业,企业内的不公开失业即通常所谓的“下岗”和“富余”人员没有统计在内。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中的下岗职工以及出了“中心”依然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现在共有600多万人,如果把他们和失业人员一起计算,失业率为7%。

4.总量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同时并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失业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显然有悖于传统经济理论。按照传统经济理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失业情况是与经济增长呈反方向的,即随着一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随之增加,就业情况就会好转;反之,一国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会恶化。但我国却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与失业同时上升的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劳动力供给超过了由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即总量型失业;另一方面我国失业人员生成的原因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科技的进步和劳动力自身素质不能满足需求,这属于以结构性为主的综合类失业。后一种类型的失业突出表现是在大量的人没有工作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岗位空缺,而失业人员不能胜任。这种“结构性”矛盾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还将继续存在。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成因

造成我国失业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1.人口总量相对过多,生产力不够发达

就业问题的产生表现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在我国首先是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也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首要障碍。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末我国大陆人口为12.65亿,十年来人口平均增长率下降了4个百分点;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的增长还是相当可观的。人口的快速增长势必带来从业人员总量的增长。我国的从业人员总数已由1978年的40 153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71 150万人,共增加了30 997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63%;劳动力供给年均增加800万人以上。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不能与人口尤其劳动力人口的高速增长相适应。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计算,中国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指电力生产量、商业能源使用量、农业种植面积和水资源)、9.4%的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额、资本市场、净外国直接投资,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1.85%的知识技术资源(指个人电脑数、互联网主机数、本国居民申请专利数、科学论文发表数和研究与开发支出,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1.83%的国际资源(指出口货物和服务总额、进口货物和服务总额、版权和专利收入、版权和专利支出)来为世界上26%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机会。2.产业结构变化引发的失业

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急剧变动时期,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并进,由此会引发失业问题。

(1)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户籍管理、粮食供应和计划招工所形成的城乡屏障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部门,农业劳动力不能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向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自由流动。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打破了这一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从业人数比重由70.5%下降到50.1%,二十多年间有2亿多劳动力转移出来,其中有1.3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农村工业即乡镇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要转移出来,但农村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趋减弱,这样使得农业劳动力的失业便变得极为突出。

(2)技术进步使得吸纳劳动力相对减少从长远看,技术进步有助于促进劳动力就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产业和部门越来越精细化,并且以加速度的方式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吸收新的劳动力就业。另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先进机器的推广还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拓宽就业的领域,如技术进步可以使原来不能开发的资源得以开发。新技术的应用对就业量的扩大更多地表现为开发、研制、维修机器的劳动力在大量增加,以及为培养各类人才的各类学校、研究机构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增多上。但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会对劳动产生替代作用。先进技术的推广或应用,先进的设备代替落后的设备,机器代替了人更多的职能,节省了人力。当技术替代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超过技术进步创造新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时,必然产生失业。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GDP的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力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而目前还不足0.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能力的减缓,加大了就业压力。3.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形式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由国家计划调节和控制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到企业自主经营,自主决策,由市场统一配置资源的转变。由于这些转变,隐藏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失业问题逐步暴露出来。

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失业有两种:一是下岗型失业,二是破产型失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企业冗员问题越来越突出,下岗分流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1995~2001年期间,全国城镇下岗职工累计4 500万人左右,其中约有2/3左右实现了再就业,但依然有1 000多万下岗人员没有找到就业岗位。破产型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部分企业因种种原因可能会破产倒闭,这些企业的工人便被抛到失业队伍中,这一类型的失业在我国总失业人口中的比重比较高。这些破产企业向社会分流出的大量职工,与企业排放出来的富余职工和社会上新增加的劳动力共同形成了巨大的失业源,加大了就业压力。

三、减少失业、扩大就业的意义和政策思考

1.减少失业、扩大就业的意义

减少失业、扩大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增长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中的核心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珍贵的资源,只有人力资源发挥作用,其他资源才能被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又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资源,由于人作为生命有机体有生命周期,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使用都具有时间方面的限制,人力资源的损失和浪费不可弥补。并且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即使它不被利用自身也要消费其他资源。因此,比较多的失业人员的存在,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扩大就业即使从纯经济的角度看,对经济增长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经济学家奥肯研究了失业率与GDP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理,即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实际GDP的增长率就下降2个百分点。

(2)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的改善,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目标,又是现实的历史过程。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要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离不开就业。一方面,就业是人们获取报酬、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就业人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3)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我国的失业很大一部分是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且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就业问题是影响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十六报告指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做好这一结合点工作,就要积极扩大就业,把失业控制在一定程度,并不断提升就业结构,使人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收入不断增加,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2.减少失业、扩大就业的政策思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把促进就业作为长期战略已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减少劳动力的供给,增加劳动力的需求。当然由于中国失业成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促进就业还必须调整就业结构、形成完善的就业机制。

(1)减少劳动力供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控制人口增长。实现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合理增长,形成比较合理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第二,降低就业参与率。主要是根据现代化进程调整就业政策和就业管理体制,延长青年人的就学年限,延长劳动者的劳动培训年限。同时要制定从事劳动就业的基本条件与法规,完善继续教育和劳动服务体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既定人口的条件下减少劳动力的供给,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这需要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增加劳动力需求

第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它们之间是正相关关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大量的就业机会是和经济的高速增长紧密相连的,要促进就业就要保持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第二,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我国由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增长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尤其我国实行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并进的方针,使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因此,考虑到就业压力,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应积极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第三,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合作,扩大就业空间。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却是劳务输出小国,劳务输出只占世界劳务输出总量的0.22%。在促进就业方面也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市场,以拓展就业空间和范围。

(3)优化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就业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的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等。就扩大就业来说,注重的主要应该是就业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

第一,就业的产业结构。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主要是排放劳动力;第二产业即使有很大发展,就业增加容量也很有限;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同时,第三产业内部行业较多,劳动密集与技术、智力密集型行业并存,因而可容纳各种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就业。“九五”期间,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年均为3.03%,远高于第一产业(0.06%)和第二产业(0.48%)的水平。“九五”期间全国从业人员共增加3 203万人,第三产业吸收了其中的84.8%,为顺利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发挥第三产业就业主渠道作用,一方面需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拉动,因为现代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延伸,是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广义服务业;另一方面需要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第三产业包括生活服务、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而不仅仅是传统的生活服务业。

第二,就业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1990~2001年,城镇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就业人员总量增加了近3 000万人,相当于同期城镇新增就业的40%以上。从未来发展看,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中将占主要地位。一方面因为体制改革,公有制经济需要剥离富余人员;另一方面国有经济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吸纳劳动力相对减少。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相当一部分又是吸纳劳动力比较多的部门。所以,要扩大就业,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三,就业的企业规模结构。现代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有两个趋势,一是大企业的兼并和集团化,另一个是中小企业的并行发展。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几年来,美国每年增加的就业者中,有62%的人是在中小企业工作。1978~1999年,我国从农业部门转移出的2亿多劳动力,绝大多数在小企业就业;工业部门和服务业新增加的约2.5亿从业人员,85%以上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就业。中国要积极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又要有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但这并不排斥我们多条腿走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

(4)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制度

完善就业制度是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就业制度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择其要者有:促进全国统一的、公平的、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打破身份、户籍、城乡等限制,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网络;完善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机制,培育和规范劳动中介组织,建立健全相关法制规范,改善就业服务,加强宏观调控;丰富就业形式,大力推行非全日制、临时性、弹性工作时间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创业就业、家庭就业、社区就业、阶段性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注重普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实施终身教育,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就业权利,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

篇6:发展中的我国经济教案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研究的问题.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持和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 者:杨如兰 YangRulan 作者单位:临沧地区财校,云南,临沧,677000刊 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PC年,卷(期):5(4)分类号:F28关键词:中国 经济发展 问题 对策

上一篇:机关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下一篇:公共场所常见的标语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