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事前监督机制研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机制上有所创新,建立诉讼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利保护机制、监督机制。结合审判实践,特别是结合铁路法院的实际,如何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审判事前监督机制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审判事前监督机制研究论文 篇1:

论奉法者强的实现路径

〔摘要〕 从奉法者强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基础来看,走法治之路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奉法者强则国强”的古训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正重新展现出真理的光芒。但实践中,奉法者强所依赖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律运行环节,仍然存在着诸多与实现法治目标不相适应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完善党内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相统一,确保公正司法,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大力推进全民守法,进而为奉法者强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奉法者强;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法治监督

2016年12月4日,在第3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充分说明了我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态度。如何通过法治实现国家的强大已经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学术界对“奉法者强的实现途径”这一问题的研究论著并不多见,并且现有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对历史分析和理论论证上。如张晋藩从历史的维度分析,认为奉法者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以私害法,二是在上位者敬法、尊法、行法,三是法贵诚信,四是治法与治吏相结合 〔1 〕。王立仁对先秦时期韩非的法治理论和思想进行总结研究,对“奉法者强则国强”的历史规律进行了解析 〔2 〕。也有少数学者从法治建设的实际操作需要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吴旭从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出发,研究了“奉法者强则国强”的实现路径 〔3 〕。蒋刚彪从军队建设的角度,提出奉法者强则军强的观点 〔4 〕。从奉法者强的实现途径来看,我们应在借鉴前人的法治经验、尊重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努力破解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中的现实困境,只有这样,才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经验和现实规律,从而为奉法者强目标的实现提供有益借鉴。

一、奉法者强是一条符合我国当今社会现实的历史规律

“奉法者强”语出《韩非子·有度》,原文是“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对于奉法者强的含义,通常可以理解为,厉行法治的国家必然强大,也就是从国家的执法者到普通百姓都奉行法治,国家在法治的轨道内运转,这样的国家必然会强大。

我国历代新王朝的建立之初或者盛世之下,必是立法技术进步或者法典编纂、法律思想迸发的集中时期。进入近代以后,我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末立法活动一度盛行,但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影响之下,法律最终未能在实践中实行。辛亥革命后,虽然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但法律适用的政治环境没有改变,法律不可能与当时我国社会的现实真正结合,奉法者强的政治和历史基础显然不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土地法大綱》的颁布为土地革命深入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延安时期,《婚姻法》的颁布对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提民主和法制,强调法制不能因为领导人及其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战略,1999年依法治国入宪,此后我国法治事业不断推进,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使得我国法治迎来新的春天。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法治梦将成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强大和民族振兴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奉法者强则国强,是一条符合我国当今社会现实的历史规律。从法治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奉法者强的现代内涵应包括:一个国家需要有健全的法治思想和法律观念,发达的立法技术,先进的守法理念,完备的执法体系,专业的司法官制度,以及严密的法治监督系统。由此,只有人人奉行法治,才能建成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的强大。

二、实现奉法者强的现实基础

从法治国家建设的历程来看,法治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长期的历史发展阶段,法治之路的历程是农耕文明到工商文明过渡的历程。我国的法制建设,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不过60多年时间,对于一个有着2 000多年农耕文明的国家来说,30多年的工业化积累使得工商文明大为进步,可以说成就举世瞩目。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法制建设同步发展,尤其是1999年依法治国入宪后,我国开始走上真正的法治之路,与之前的法制相比,法治的提出对于当时的改革发展意义尤为重大。

在此阶段,中国人民大表大会制度逐渐成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逐渐完备,立法、执法、司法、法治监督体系不断成熟,直到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提出,我国走法治之路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中国共产党也真正意识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法治已是历史必然的选择,不管这条路有多难,都要走下去。而且,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重大方略以来,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群众的法治意识越来越强,民主参政热情越来越高,而信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也为网络监督、群众监督提供了便利,这些都为法治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5 〕。各级党政机关及干部职工,也充分认可和支持国家的法治建设,并积极进行法治实践。

与此同时,进入司法审判领域的法治事件亦不断进入公众视野,表明党和国家“走法治之路,建设法治国家”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从国际社会来看,主要发达国家都是法治国家,我们要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就要走法治之路,这都为今后通过法治实现国家强大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因此,奉法者强则国强的历史规律在当下中国正经历一个很好的实践,将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得到验证。

三、奉法者强面临的主要困境

通过分析可知,影响奉法者强目标实现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在法治思想、立法技术、执法效果、司法公正、守法意识、法治监督等方面存在与法治目标实现不相适应的地方。现阶段,法律至上、权力制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文化尚未成为普通民众的自觉认同,传统的人治思维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影响着全民法治信仰的形成。

从立法的角度来看,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尚未完全得到有效落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地方立法不能及时立改废。有的法律存有漏洞,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良法善治目标的实现。在执法层面,很多法律本身制定得很好,但在现实中存在法律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一是相关部门在执行法律过程中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二是执法不规范,甚至出现不文明执法的现象,影响着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影响着奉法者强目标的实现。在司法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司法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不公的现象,在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四中全会之后,得到了很大改观。但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尚未杜绝,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虽然数量不占大多数,但有损司法公信,影响着奉法者强目标的实现。在守法层面,我们长期以来对守法有一种误解,认为守法就是单纯地服从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履行义务,这固然是守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实际上,守法不仅仅是依法履行义务,同时还要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依照法律规定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依法维权。我们虽然强调奉法者强,但一些群体在处理日常矛盾和问题时,法治手段并非是首选,全民守法、遇事找法、办事靠法的环境尚未形成,这也是实现奉法者强的发展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法律监督层面,现有的法律监督主要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国家监督在一些情况下,主要表现为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方面,日常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监督手段的效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随着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网络监督成为一种新型的监督模式,网络技术固有的信息交互性、形式多样性和用户匿名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言论相比于传统媒体制作成本较低,更容易被社会大众接受 〔6 〕。但与此同时,以网络监督为名,违法行使监督权的现象依然存在,其治理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从而会削弱监督的法律效果,同样影响着奉法者强目标的实现。

四、奉法者强的实现路径

(一)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完善党内法规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所谓良法,就是所立之法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实现各阶层利益的均衡,最终被人民信任、信仰。正如梁志平在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一书的代译序中所讲,“任何一种法律,倘要获得完全的效力,就必须使得人们相信,那法律是他们的”,是人们的“法律情感,是把法律所体现的正义理想视为生活终极意义之一部分的充满激情的信仰” 〔7 〕,唯有如此,所奉之法才能真正地强起来。

立法要民主科学,公平公正。首先,要民主立法,立法活动要有广泛的公民参与,要使立法过程成为民主的过程,公民参与立法过程,立法活动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同时,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且有很强的操作性。其次,要科学立法,使法律规范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要使法律真正体现民意,能够反映社會的客观需要,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就要求立法者必须要具有很高的法律素养和人文素养。

除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外,还要完善党内法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规纳入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也是中国法治的优势所在。因此,党内立法机构要注重加强与人大法规部门、政府法制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两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在党内法规出台前,要注重向同级人大进行通报,征求意见,使党内立法活动与国家立法活动紧密配合 〔8 〕,确保每一部法律和党内法规做到良法之治。另外,还要建立完备的法律纠错机制和修正机制,确保法律及时立改废,以适应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

(二)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相统一

我国绝大多数法律都是行政法律法规,所以对于政府及其行政部门来说,依法行政是奉法者强目标实现的直接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从二者的关系来看,执政党的依法执政,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政府依法行政,是党依法执政的体现和保障。坚持并促进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有机统一,需要加强与改善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需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来保障 〔9 〕。

在行政部门的依法行政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队伍的培训力度,对于专业执法人员,全面建立健全执法资格考试制度,在专业执法领域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在执法理念上,强化执法人员程序优先意识,杜绝不文明执法形象,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同时,要将法治政府建设延伸到基层,加强对基层专业执法领域内的行政不作为及乱作为的专项治理,与此相配套,进一步优化行政救济程序,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办案质量,建立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延伸到最末端。党委应进一步支持和保障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必须处理好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培养其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 〔10 〕,切实提高其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相统一,这是奉法者强目标实现的最为关键的环节。

(三)确保公正司法

奉法者强离不开司法者强,司法机关只有实现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法律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因此,必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营造司法公正氛围,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司法工作的干扰。在法院案件管辖制度设计方面,着力解决行政诉讼中的行政干预问题,可以探索建立行政诉讼管辖范围与行政管理区域相分离机制,对于以本辖区内行政部门为被告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实行指定管辖、集中管辖、交叉管辖。应加快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具体可以采用以上级政法部门公布的方式,对于下级法官、检察官办案过程中遇到的不当干预,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予以公开,并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适时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机制,对于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法官、检察官,依法保障其职业稳定,非因法定事由,不得降低其职级待遇,并形成制度规范。

要加大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和案件抽查力度,严格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具体操作上,可以由人大、政法部门联合出台相关规定办法,明确办案质量评定方法并与办案人员的个人年度考核相结合,明确冤假错案的认定标准、启动程序、追责方法,以确保此项制度落到实处。此外,必须大力提升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在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应开展经济犯罪案件、黑恶势力案件专项打击行动 〔11 〕,为奉法者强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四)建立健全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加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创新人大监督“一府两院”的方式、方法,在市级以下全面实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表决制,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促进法治政府和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健全完善党内监督,按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要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要研究制定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实施细则,明确重大决策的标准、类型、决策主体、责任人、追责程序和方式。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纪检监察部门应有效发挥监督职能,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洁建设,对安全生产、环保、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选人用人环节等可能存在的权力寻租问题,要重点监控。通过查办违法违纪案件,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理念和权力制约思维。

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的标准,积极构建容错纠错机制,重点加强对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治理。此外,还要积极发挥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各方监督职能,在监督模式上,构建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以事前监督为主的监督机制。只有依法加强监督、切实规范权力运行、杜绝权力滥用,才能实现有权不再任性,奉法者强的目标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五)大力推进全民守法

徒法不足以自行,通过法治实现国家的强大,必须靠全民法治素养的不断提升。因此,要大力加强全民法治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在法治宣传教育中,坚持以培养全民法治信仰为目标,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宣传普及力度。注重规则文化的培养,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积极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放宽法律援助案件的申请条件,通过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普法宣传。进一步推进审判公开,用实际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例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遵守法律,切实增强普法实效。进一步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加强律师执业保障,优化律师职业环境,提高律师群体参与普法宣传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充分发挥网络新闻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同时,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和德治的最新讲话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奉法者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诚信机制的构建为重点,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激励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12 〕。在此过程中,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要首当其冲,以身作则,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帶头作用,让守法者受益,违法者付出代价,让权力不再任性,让法治帮助人民过得更有尊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如此,奉法者强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 考 文 献〕

〔1〕张晋潘.奉法者强则国强〔N〕.光明日报,2014-08-06(14).

〔2〕王立仁.韩非的法治理念〔J〕.政治学研究,2010(4):119-

125.

〔3〕吴 旭.奉法者强则国强〔J〕.新长征,2015(7):27-28.

〔4〕蒋刚彪.奉法者强则军强〔J〕.政治指导员,2015(2):1.

〔5〕张 刚.关于法治反腐的几点思考〔J〕.蚌埠党校学报,2015(4):21-25.

〔6〕李媛媛,葛杭丽.我国网络言论侵权的立法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13(11):23-27.

〔7〕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5.

〔8〕蒯正明,任秀娟.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路径探析〔J〕.探索,2015(1):32-36.

〔9〕孟大川.论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统一与实现〔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106-108.

〔10〕王彦军.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N〕.陕西日报,2014-12-23(05).

〔11〕张 刚.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2):67-70.

〔12〕张文显.法治的文化内涵——法治中国的文化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5-24.

责任编辑 李 雯

作者:张刚

审判事前监督机制研究论文 篇2:

在制定和实施司法为民措施中只有机制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摘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机制上有所创新,建立诉讼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利保护机制、监督机制。结合审判实践,特别是结合铁路法院的实际,如何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审判实践;创新

在制定和实施司法为民、司法服务措施中,只有实现机制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首先,要在“保增长”上创新机制,克服过去那种“就案办案”和“机械办案”旧习,树立“三个至上”服务大局的理念,建立扶持企业发展、保障企业发展的新机制。我们可以针对民事审判和刑事审判中暴露出企业疏于管理等问题,提出依法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司法建议,来帮助企业整改、规范,来推动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审判机关在企业经济增长中的司法扶植、保障使用。那么,审判机关如何在企业规避法律风险,确保交易安全中发挥作用呢?应当抓好三个阶段的司法服务。一是在企业投资开发或资产重组、企业重构中,要发挥事前预防作用。在投资开发时,既要帮助企业研究投资环境、市场需求、市场占有份额、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空间以及投资回报率,又要帮助企业研究是否符合中国国情、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是否享受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对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扶植开发的产业,要积极地投资开发;对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开发的产业,要慎重地投资开发并严格按照准入许可程序操作;对于国家产业政策禁开发的产业,要坚决停止投资开发。在企业资产重组或企业重构中,既要帮助企业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归属、清理债权债务,又要按《公司法》的要求打造法人治理结构。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向产业结构科学,资产配置合理的方向发展。二是在企业科学管理中,发挥事中控制作用。在用人上,既要知人善用,又要量体裁衣,既要帮助实行聘任制又要实行劳动合理化管理,避免人事和劳动争议的发生;在理财上,既要帮助加强成本管理,又要帮助加强资产管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的目的;在物的管理上,既要帮助企业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积极打造专利产品、环保产品、节能产品,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形象,进而增加知识产权的含量,又要帮助企业加强有形资产的管理,对有形资产价值形态的资产(指资金、股份)的运用严格实行审批制度,问责制度,对有形资产实物形态的资产(指动产和不动产)要建立台账和实施保险,使资产不断保值增值。三是在企业市场营销中,发挥事后补救作用,在合同签订前,要帮助企业对签约对方,进行资信调查,看对方是否有不良业绩和不良资产;在合同签订中,要采取必要的担保措施,来避免和化解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在合同签订后,要对合同的履行情况实施监管,及时主张到期债权,杜绝诉讼失效的发生,避免企业资产的流失。在市场营销中,既要帮助企业实施价格监管,又要帮助企业实现公平竞争,进而提升企业形象,增强诚信度,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感。

其次,要在“保民生”上创新机制,克服过去那种单纯的“不告不理”被动的消极司法旧习,建立配套的保民生的新机制,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在立案环节上,要建立诉求表达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的诉求。在审判实践中,我们感到,由于当事人对民事诉讼基本构成要素不掌握,往往使该赢的“官司”打输了。为了降低诉讼风险,我们要加大立案指导诉讼的力度,要帮助当事人在起诉前,把你诉谁(确定诉讼主体)?诉什么(确定案由)?在哪诉(确定管辖)?何时诉(确定时效)?为什么诉(确定权利主张)?凭什么诉(确定举证范围)?怎样诉(确定诉状内容)?支持不支持(确定法律适用)搞清这些诉讼常识性问题,避免和减轻当事人的诉累。二是在审理环节上,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指民商事审判)和矛盾调处机制(指刑事审判),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这就要求,法官在审判中,诉中要释明,告知当事人在本案中的权利和义务,提示当事人的诉讼风险,归纳本案的争议焦点,引导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法庭调查(举证、质证、认证)和法庭辩论(谈主张权利或抗辩主张的依据)。这就要求法官在审判中,判后要答疑。裁判宣告后,当事人因对裁判有异议或疑问来访的,由信访室专职信访员初步审查后,联系案件的承办人,共同就裁判有关法律适用、证据认定、裁判理由等向当事人解释,说明裁判程序的合法性和实体处理的公正性,消除当事人的疑惑,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同时也要求法官在审判中,能调则调、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当判则判,辨法析理,胜败皆明,服判息诉。三是在执行环节上,要建立权利保护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送达判决之后,要告知申请执行的权利和执行期限,要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尽快地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告知自动履行的期限,被执行人逾期履行时,向被执行人发出财产申报通知,根据申报财产情况,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不仅要保护申请执行人主张的逾期履行的债务利息,而且要对被执行人强制缴纳执行费和逾期履行迟纳金。按程序采取扣押、冻解、拍卖等司法强制措施,对有能力偿还却拒不偿还、转移资产的被执行人坚决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对暴力抗法的被执行人以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那些“老赖”要采取联动机制,实行公告执行、悬赏执行、曝光执行、限制贷款、限制出国等措施。四是在审判监督环节上,要建立问责制度,最大限度地提升法院的公信力。严格执行再审立案标准。要严把事实关,对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要严把法律关,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无诉讼行为能力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要严把廉洁关,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为了解决审的不判,判的不审,审与判相脱节的问题,凡是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的案件,均由审委主审,对于改判的案件一律实行问责,要按照《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追究责任。

最后,要在“保稳定”上创新机制,克服过去那种“自己的刀,难削自己的把”的旧习,建立全方位的“保稳定”机制。要在四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在首问负责上下工夫,凡是人民群众来法院告诉、申诉或者咨询,第一接待人即为首问负责人,要坚持“听好陈述、记好笔录、掌好尺度、做好疏导、办好实事”的原则,做到接来访群众,热情周到,用语文明;认真倾听来访者的询问,问明来访事由,依法及时处理;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及时转接。二是在院长接待上下工夫,确定每月的第一个周三为院长接待日,由院领导公开挂牌零距离接待来访群众,同时安排一名业务庭负责人协同接访。信访室做好登记和记录工作,根据处理意见填写交办单交相关部门或有关人员办理。受交办者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并将结果予以反馈。三是在优势互补上下工夫,强化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充公发挥人民陪审员、村委会干部、社区干部作用,紧密配合,及时交流情况,共同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召开涉诉信访案件情况分析会,对法院自身无法解决的信访问题,由党委政法委牵头相关部门协助法院一起做好信访工作。四是在绩效考核上下工夫,成立案件质量效率管理办公室,建立审判人员审判质量档案,加强对案件质量和办案效率的监督和考核,把上访、信访率和申诉率作为考核法官业绩的重要内容,做到一月一查,一案一查,一查一报。发现问题,督促办案人员及时修正;发现苗头,提醒办案人员密切注意。

作者:崔立红

审判事前监督机制研究论文 篇3:

如何破解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生存困境

[摘要]在环境资源纠纷事件频发的背景下,环保法庭却面临无案可审的尴尬处境,以至于人们开始质疑环保法庭存在的必要性。文章从大气污染现状入手,分析当前不断恶化的环境质量、环保法庭设置现状、内生性困境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而阐明破解环境司法专门化生存困境的路径即通过建立专门的环境诉讼制度,注重公益和私益的平衡。

[关键词]环境司法专门化;生存困境;环保法庭;环境诉讼制度

一、背景——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各地频频遭受严重的雾霾。据环保部发布的实时数据显示,武汉空气质量指数(AOI) PM2.5值达到154,属中度污染,而相比之下的华北大部地区的AOI达到200以上,属重度污染,北京更是发布了橙色预警。全国受雾霾影响的人口约6亿人,有超过1/7的国土被雾霾笼罩,重霾面积约为81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等地区。

严重的雾霾天气给城市蒙上了厚厚的面纱,加深了城市的厚重感。空气质量让人忧心,而且雾霾天气没有消散的迹象,很可能持续下去,雾霾天气极度困扰了市民的生活。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更突显了环境司法专门化的重要地位,但是现实中的环保专门组织似乎没有发挥预期效果。

二、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实践考证——环保法庭的设置现状

1989年,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设置环保法庭,但最高人民法院批复认为设立环保法庭没有法律根据。2007年,红枫湖污染事件催生了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和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两庭的成立,贵阳市环保审判机构的设立开创了全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先例,在人员配备、职权范围、机构设置等方面具有示范型效应。此后,我国的环保专门审判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截至2013年4月,我国共设立环保法庭134家,设在高级人民法院的有2家,设在中级人民法院的有22家,设在基层人民法院的有IIO家①。环境专门审判大都以审判庭、合议庭、巡回法庭、派出法庭作为审判组织形式。

三、环保法庭合法性质疑

《人民法院组织法》对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设置刑事、民事、经济审判庭及其他审判庭有明确规定,但是限制基层人民法院只可以设置刑事、民事和经济审判庭。所以实践中各地基层人民法院设置的环境保护审判庭、巡回法庭等其实是缺乏制度支撑的。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提及为更好审理各类环境纠纷案件,赋予环境保护纠纷案件数量较多的法院设立环保法庭的权力,提高案件专业化审判水平。法院的审判权是人民授予的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的,审判权的缩小和扩张必须要有法律的明确规定。这份文件是最高法院颁布的通知性文件,并不能成为基层人民法院设立环保法庭的依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环境司法化是存在内生型困境的,于法无依,地位不稳定。

四、环保法庭实践中面临的难题

1.环保法庭审判目前仍然适用的是三大诉讼法的规定,案件审理程序不统一,各地受理环境纠纷案件的审理范围五花八门,缺乏专门的审判程序制度。

2.案件量不够。环境侵权事件频发,但通过诉讼手段解决纠纷的较少,在各种类型案件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比环境信访数也相差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无锡市环保法庭成立后的两年间,共受理各类环保案件360余件,贵阳市环保法庭在一年内只受理了90件环保案②,环保法庭成立后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大部分地区的环保法庭被闲置,只是形式意义上的存在,只能审理其他类型案件。与成立环境保护专门审判组织的热闹场面相比,当前冷清的局面不免让人质疑环保法庭是否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3.审判队伍专业化建设亟待完善。当前我国环境司法专门化建设过程中,多数环保法庭人员编制数量不够,甚至某些地区的环保专门审判组织中只有庭长与书记员③,在职的大部分法官不曾接受过专门的环境法知识的培训,案件审理缺少专业的环境法审判人员。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判具有专业性和专属性的特点,案件的审理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的个人素养,法官严重匮乏环境法审判的专业知识背景很是影响案件的公正合理审判,难以适应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现实要求。

4.案件审理面临原告起诉资格范围不明晰,起诉条件模糊,诉讼成本高昂,事实认定困难,缺乏对损失大小、赔偿数额的评估标准的难题。

五、破解困境——制定专门的环境诉讼法

全国现存的134个环保专门审判机构审理环境纠纷案件时,仍是把案件划分为环保刑事案件、环保民事案件、环保行政案件,然后分别适用相应的诉讼程序。可是现实司题总是复杂的,往往不是单一的民事案件或是行政案件,某些特定环境资源案件可能是民事案件与行政案件融合或是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交织,甚至会同时涉及三大诉讼法律关系。按照不同的诉讼法处理可能产生不同的处理结果。若仍按照单一的诉讼法来解决案件,势必造成案件结果的不公正,可能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当前的三大诉讼分离的审判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特殊的环境纠纷案件的审判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探索适应环境纠纷专业化的融合三大诉讼法的审判程序。

基于环境资源纠纷进行的诉讼和传统的诉讼有很大的不同,传统诉讼制度更加注重私权的救济和对私利的维护,以当事人之间特定的当下的利益为调整对象,在损害赔偿制度方面注重个体补偿③,偏向的是事后救济。传统诉讼制度调整的是已被法律认可的人身权、财产权、政治权等实有权利。相比之下,环境保护诉讼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注重公民环境权益的维护。不仅有对公民实有权利的保护,更有对于人们基于健康安全生活应当享有的权利但是未被法律明确下来的应有权利的维护⑤。环保诉讼全面考虑了公民的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生态文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它不仅注重公民当前特定的利益的保护,更有对公民将来性利益的调整,强调环境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⑥,保护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环境,环境损害的不可逆转性要求环保诉讼以事前预防救济为主,关注生态平衡。传统的诉讼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纠纷案件的处理,亟需建立完善的专门的环境诉讼法制度和相关配套机制,以确保环境案件审理有法可依。

1.适当扩大原告诉讼资格范围。承认当事人的诉权,给予当事人诉讼资格。《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的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环境侵害具有隐蔽性,潜伏期比较长,损害后果往往不能立刻显现出来,把直接利害关系作为限定公民提起环境诉讼的资格不免过于严苛。《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享有对污染和破坏环境者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此处规定明显放宽了主体限制,但检举和控告权不能扩张解释为诉讼权利。我国目前诉讼资源有限,如果盲目扩大环境保护诉讼主体资格,不可避免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但受害人的权益若不能得到立即的妥善的救济,可能会危机受害人的生存权利甚至整个社会的生活环境。有权利必有救济,无论是环境侵害的直接受害人还是间接受害人都有获得权利救济的机会。因此,需要推动代表人诉讼的发展,对于因同一环境污染行为造成的多数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受损的案件,在一定期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登记或对于未参加登记在时效期间提起的诉讼的相关权利人,人民法院的判决适用于所有利害关系人。同时,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提起诉讼,协助受害人调查取证,分担受害人的诉讼费用。承认社会团体、环保部门、检察院基于公益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放宽公益诉讼的提起要件。

2.适用特别的诉讼时效。《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污染案件的诉讼时效为3年。对于受害人不知道受损害的情形,目前使用民法上的最长诉讼时效20年的规定,但是有些环境污染损害后果的潜伏期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字,当前的诉讼时效规定显然不能充分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延长或者取消环境损害案件中诉讼时效的规定。

3.诉讼成本分担机制。受害人大多不愿因环境污染提起诉讼的很大原因是诉讼成本过高,负担不起高昂的诉讼受理费和律师代理费。环境诉讼保护的利益不仅限于受害人的私益,可能涉及到不特定区域的多数人的私益,甚至是公益的维护。在此类诉讼中,若按传统诉讼的诉讼费用负担机制会打击到受害人提起诉讼的积极性。因此,环境诉讼案件中可以考虑删除原告预交诉讼费用的规定,改变传统诉讼中由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的原则,对于当事人提起的涉及公益的诉讼,若原告胜诉,诉讼费用由污染者承担诉讼费用,若原告败诉,可以适当减免经济困难的受害人的诉讼费用;对于公益诉讼案件,应当免除诉讼费用,鼓励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⑦。建立环境公益保护专项基金,支持当事人起诉,环保公益专项基金的来源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单靠国家的财政补贴,可来自对因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平衡的单位或个人的罚款,同时也可以来自社会公益捐赠。环保专项基金应该是由国家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统一处理,并且定期进行社会公示,同时可以引进第三方监督机制确保环保专项基金得到高效实用。

4.加快环保法庭专业队伍建设。环保法庭审理环境纠纷案件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有专业人员的配备。环保法庭的专业人员不仅需要法律人的思维逻辑,更要具备扎实的环境法相关知识,以应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环境纠纷,案件审理专业化需要高水平的审判队伍,提高环境纠纷案件的审理效率。环境纠纷案件往往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对于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造成损失的计量标准等通常需要比较专业化的视角,这就对审判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审理重大疑难案件、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可以充分发挥专家陪审员制度的优势,建立环境资源审判专家库,就相关的专业司题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有效发挥专家在审理环境纠纷案件中的作用。

5.创新环境污染责任认定和承担方式,完善证据制度。规定环境污染案件中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污染者就其行为与损害后果不存在因果联系或免责情形承担举证责任。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适用多元化机制,借鉴疫学因果说、优势证据说等因果关系的推定制度。除了判决污染者对受害人进行人身财产权的赔偿外,还要广泛运用精神损害赔偿,同时基于污染者的主观恶意程度,可以进行惩罚性赔偿,责令污染者消除污染、恢复生态原状。

参考文献

[1]王树义.等环境法基本理论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

[2]肖剑鸣.比较环境法[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3]高其才.法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4]汪劲.环保法治三十年(中国环保法治蓝皮书1979-2010)[M].北京大学出版社

[5]吕忠梅等.侵害与救济——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法治基础[M].法律出版社,2012年5月版.

[6]刘超.环境侵权救济诉求下的环保法庭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7]齐树洁.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第2辑)[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作者:马思雨

上一篇:优质护理干预下妇产科论文下一篇:林业产权市场建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