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研究

2023-02-05

“政府发展”不仅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主题, 而且还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核心内容。早在党的十八大时期, 便已经对政府职能与行政监督管理机制作出了详细、明确规定, 提出了行政监督管理体制的实现目标:深入转变政府职能, 提升行政监督效率, 改进监督管理方式, 降低行政成本及构建“廉洁高效、公正透明、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监督体制, 还提出了构建“制约有效、配置科学、结构合理及程序严密”的权力运行机制的基本要求, 另外, 还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概述

在行政权力持续、健康运行的前提下, 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使命与要旨, 方能得以实现。本质而言, 行政权力的操作与运行过程, 实际上就是行政主体对权利进行相应分配的过程, 同时还是其行使权力的过程。通过深入考究此过程可得知, 行政权力的基本主体, 针对各个客体, 施加各种能够较好实现其权力展现的的影响, 并积极促使客体, 依照主体的各种思路、意愿, 执行对应行动的过程。在我国, 行政权力的运行, 包含有多个部分, 除了囊括行政奖励、行政裁决与行政确认之外, 还包含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给付、行政强制及行政审批等。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行政权力除了针对上述权力外, 还囊括了大额度资金运作、项目安排、人事任免及决策事项等内容。由此可知, 行政权力运行中包含有大量的利益与权力, 此运行过程由谁监督以及怎样去监督, 将是当前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从广义上来讲, 行政监督的主体与力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或范围的差异性, 此些力量以一种合理方式, 与主体融合与共生, 最终构建起牢固且满足实际需要的监督结构。但是, 需指出的是, 各种行政监督主体与力量, 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实现监督真空的适当性缩小, 在民族监督的基本框架下, 对行政机关、人员等进行实时、全方位监督, 但从协调方面而言, 却会出现各种弊端与困难, 各种力量彼此交织, 相互斗争, 受此影响, 原有活力会大幅丧失。所以, 如何以一种合理方式, 对多股监督力量进行全面、高质量、系统化协调, 推动行政监督力的持续优化与完善, 已是当前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 行政权力监督机制概念由此而生, 即由行政监督主体、方式、内容、对象及手段等要素所建立的统一整体, 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1]。

二、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意义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者。对于政府而言, 其所开展或实施的所有工作, 均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国家在行政权力方面所开展的监督工作, 从本质上来讲, 就是在社会大发展的基本背景下, 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基本保障, 也可以理解为, 国家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与全权委托者, 以此来更加全面、有效的行使各项监督权力。对于我国政府来讲, 其根本宗旨就是, 为人民群众而服务, 而要建设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服务型政府, 人民政府的基本性质对其具有决定作用;大力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不仅是强化政府自身建设的实施平台, 而且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积极推行与持续强化行政权力的监督工作, 乃是切实展现人民主权意志的基本要旨, 通过深入、全面、系统化的研究监督机制, 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更好的维护人民利益。因而, 对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展开研究, 乃是确保国家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与基础前提, 同时, 还是确保人民政府能够始终依照、遵行人民意愿, 来更加高效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整个过程中, 均与行政权力监督机制密不可分[2]。

三、构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基本原则

(1) 主权在民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属于人民的各项权力中, 监督权也位列其中。在我国整个权力体系中, 人民为其核心部分, 同时还是其主体, 无论是何种权力部门, 都由人民来监督, 均由人民来授权, 并且均需要向向人民负责。宪法所体现的基本原则, 即主权在民, 是保障民主监督工作得以正常、有效开展的基础。依据此法律, 相关权力机关的制度、行为、行政权限等, 均受人民监督。 (2)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完善政务、司法与党务公开, 推进权力公开, 是我国当前开展行政权力监督, 或是今后较长时间内此工作开展的重点与难点[3]。将权力进行划分, 并非仅为内部公开, 还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公开, 在实际运行中, 除了会受本单位内部领导职工等的实时监督之外, 还会受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实时监督。

在公共权力实际运行时, 通常会涉及到许多利益关联, 如果不将其公开, 便难以做到所行使权力的公平与公正;反之, 若权力行使中充满公平与正义, 在公开中能及时、准确找出问题, 给予纠正。

四、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具体路径

(一) 完善监督机构的设置, 维护监督权力

首先, 构建完备的行政廉政监督、监管机构, 可以委任机关部门, 尤其调派相关人员做主席, 做到监督工作的统筹化管理。针对机关部门“一把手”, 则可实施责任追究制, 不仅要对其人、财、物加以制约, 还要对其在重大事项决策权利上, 同样进行制约。

制定并强化集体决策机制, 实时更新、持续完善测评举报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 需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章来进行, 针对赋予“一般手”的权力, 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监督。

其次, 中央强化对各级地方国家机关的监督力度, 提高人大监督效力与权威。依法明确各执纪执法机关 (检察、审计、纪检、监察等) 的权限与职责。各地方同样须完善各民主党派监督机构的设置工作, 尤其是地方人大监督机构的设置。通过上述设置, 除了能使体制内监督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之外, 还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大及各民主党的监督职能与作用。最后, 引入社会监督。

在行政部门工作中, 酌情引入社会机构, 通过这些社会机构, 对行政工作工作落实、绩效等进行系统化评估, 聘任社会中那些品学兼优的人员做监督员, 增设用于行政信息发布与监督的相关机构, 以此来更好的推动各地区行政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在实际操作中, 除了要将监督不力等问题解决掉之外, 还需为社会监督主体的基本权利加以激励, 提供保障。

促进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以更佳姿态、更高效能, 完成监督责任。

(二) 构建完善的行政权力来监督法律法规

从本质上来讲, 行政监督属法制监督中的一种。从行政机关的角度来分析, 其能够以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为基础, 制定一些专门用作规范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规章, 推动诸如《反贪污贿赂法》、《行政程序法》、《监督法》、《政务公开法》、《廉政法》及《财产收入申报法》等法律完善, 加大防腐、治腐力度。

需指出的是, 上述法规无论在制定上, 还是在最后的实施上, 均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诸如社会舆论、公众等方面的影响与限制, 而对于此种限制而言, 便有效规避了各种不良情况, 如审批项目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等, 还能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和、社会等领域的负担;除此之外, 还能以一种预见性方式, 实时感知行政机关所存在的以权谋私情况, 对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相应自由度进行适当性压缩。针对那些已经对外执行的行政监督法律、法规等, 可以将其进行适应性修改, 增强其可操作性, 发挥其有效性。

另外, 对于那些滥用行政权力的人, 加以严惩, 并持续强化法制建设, 为严明规范营造和谐的法制环境。

五、结语

综上,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推进, 无论是国内, 还是国际, 其社会环境均出现了深刻变革, 在此种大背景下, 积极探索有效、科学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有利于国家行政职能的健康、高效化发展。

【相关链接】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 它的颁布实施, 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内监督,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保持党的先进性, 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必将起到重要作用。2004年2月17日中共中央的通知要求, 党的各级组织一定要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 充分认识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的重要性, 认真学习、广泛宣传、严格执行。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要注重制度建设, 并将之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 从实际出发, 在理论创新的大背景下, 推动推动制度的全面创新, 积极构建系统完备、规范、科学且运行长久有效的行政权力监督体系。在党的十九大将要召开之际, 上述议题仍然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关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的研究, 仍会伴随社会发展, 而持续更新、完善与深化。本文首先对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进行了简要概述, 对该机制的意义、原则进行了探讨, 最后结合当前实况, 提出了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具体路径, 以期为此领域研究有所贡献。

关键词:行政权力,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路径

参考文献

[1] 曲雁.高校权力运行的内部监督机制研究[J].学术交流, 2014, (1) :198-201.

[2] 韩宁, 田博.新时期我国加强与完善权力运行监督问题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7, 15 (3) :69-73.

[3] 顾阳, 唐晓清.完善党内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J].理论导刊, 2010, (4) :53-55.

上一篇:高海拔地区能见度自动观测仪与人工观测对比分析下一篇:矿井突水防治措施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