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知沟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网络社区与公共领域两个不同的领域,但网络传播借助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这两个中介环节,可以使网络与公共领域紧密联系。网络社区影响力的扩大,使得公共领域的网络管理面临许多问题,其终极管理路径是提高人们的道德文化建设。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网络传播知沟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传播知沟管理论文 篇1:

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摘要】随着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的“第二生存空间”,人们对网络生态危机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本文从网络生态危机这一概念入手,详细论述了网络生态危机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并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网络生态危机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生态危机 表现形式 解决措施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普及率的提高,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的“第二生存空间”。在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里,由于网络主体对网络的不当利用,而造成网络环境的污染和网络生态的失衡现象,网络生态危机也随之出现。

一、网络生态危机的定义

网络生态系统是由网络主体、网络信息、网络技术、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政策法规和网络文化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内部循环、外在关联、互生互动的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第一生存空间,网络空间具有隐匿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征。

网络生态危机主要指“网络的使用和运营主体在信息的生产、交换和传播过程中的失范行为所导致的网络系统的失衡现象,网络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危机,是现代社会和文化危机的一个表征”,①这个定义侧重于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待网络生态失衡。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网络生态危机是指“由于网络传播主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网络的滥用与误用,而造成网络信息超载,使网络传播效果失衡,严重影响网络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②

二、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形式

网络环境的形成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带了信息泛滥、网络犯罪、道德缺失、人情隔膜等社会问题。具体来说,网络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网络传播主体的道德缺失

随着参与网络传播的个人与组织空前扩大,这一群体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成员的道德水平也参差不齐。另外,同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的特性,网络传播主体受到的约束相对来说更少,因而道德缺失现象更为严重。

网络犯罪的猖獗是网络传播主体道德缺失最直接的体现。网络犯罪是犯罪分子非法利用网络来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传播行为,它的主要形式有:制作和传播网络病毒、实施网络诈骗、从事黑客活动、侵犯他人隐私等。2007年2月,我国破获了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大案——“熊猫烧香”病毒案。“熊猫烧香”病毒实际上是一种变种的蠕虫病毒,对计算机程序和系统有极大的杀伤力。许多著名网站都遭到了此病毒的攻击,致使中毒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超过了数千家。这一案件的犯罪主体李俊缺乏道德自律,在黑色利益链的驱使下,靠编写网络病毒赚钱,最终触犯法律,接受法律的严厉制裁。在网络传播环境里,网络传播主体道德的缺失,自律意识的匮乏,网络行为不受约束,将使得网络犯罪成为最主要的犯罪形态,破坏网络生态的平衡。

2、网络传播内容的污染

网络上传播的海量信息包括了大量的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和垃圾信息等,这些有害信息不仅让网络传播通道堵塞,网络传播内容超载,影响人们对有效信息的使用,更会对信息接受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

网络信息污染主要体现在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和垃圾信息的泛滥成灾。网络传播环境“把关人”的弱化,使得虚假信息横行霸道,加剧了网络环境的信任危机。网络色情信息和垃圾信息的危害也不可小觑。一些调查显示,受商业利润的驱使,在互联网上的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曾经光顾色情网站或上网看黄色内容的大、中学生达50%左右。③网络有害信息的泛滥,不仅降低了网络生态环境整体的道德水平,还毒害了网络传播主体的身心健康,最终导致网络生态危机。

3、网络传播行为的异化

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异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产品蜕变为脱离生产者,而且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④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对现实的虚拟更为逼真,使得人们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愈来愈强,从而加重了电脑对人的控制,使人的主体性丧失,人成为了电脑技术的奴仆。

网络虚拟引发的人格分裂、网络沉溺带来的社交恐惧、网络交往助长的现实冷漠等问题的出现,让网络传播行为的异化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另外,网络游戏的风靡,让人们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他们满足于虚拟角色的扮演,将网络游戏当成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关心真实的世界,荒废自己的学业与工作。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的混淆,导致了游戏参与者自我认同的混乱,更有甚者,造成了人格分裂。

4、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

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是网络传播生态危机最为隐性的表现形式,网络传播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主要体现为数字鸿沟的出现。数字鸿沟是传播学上的“知沟理论”在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发展,它是指在网络传播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那些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利用其优势地位,率先使用网络技术,成为信息富有者;而与之相对的是,那些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则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信息贫困者。

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还存在于国内社会各阶层之间。国家之间数字鸿沟不仅让强国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也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剪刀差”,使得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控制更为严密。在互联网上,70%的信息都是用英语表达,而且由发达国家输出的信息占绝对的优势。另外,国内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不仅给现实社会带来了新的社会分层——网民与非网民,高网络技术者与低网络技术者。而且根据“马太效应”的“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原理,会加剧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引发弱势群体对社会的不满,增添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由此可见,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加剧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穷者的对抗,不利于网络生态平衡的实现。

三、网络生态危机的解决措施

网络生态危机渗透到网络传播的整个过程,并对网络传播的正常进行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网络生态危机解决方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总体来说,网络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网络传播主体的自律和主体之外的他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网络自律机构 培育网络主体自律意识

网络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网络传播主体对网络的误用与滥用,因此成立网络自律机构,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对网络行为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规范,对于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于2001年成立的中国互联网协会,是我国首个互联网自律机构。该机构制定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提出了13款自律条款,从信息安全、文明上网、公平竞争、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对网络传播主体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约束。

2、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提高网络主体道德素质

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防范网络主体行为失范,是网络生态危机的治本之策。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应将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课堂教育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体系,通过开设网络道德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群体正确认识网络,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而网络教育则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媒介开展网络道德的宣传与教育,如开展远程教学、开设专门性网站、举办网上专题访谈活动等等。这些途径将有助于网络主体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清新网络空气,为网络环境培育道德高尚的主体。

3、加强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与宣传

网络空间的他律首先就要求国家法律法规对互联网进行规范和管理。现阶段,我国已经在网络行政、网络权益、网络安全、网络交易等方面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但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现行的网络法律法规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还有一些网络法律法规则缺乏操作性。因此,在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法律制定者不仅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网络的新发展,还要细化网络法规,针对不同的网络群体和网络行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网络法规的时效性和操作性。

另外,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也刻不容缓,现在许多的网络犯罪主体都是由于不懂网络法律而触犯法律以致犯罪。因此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主流媒体进行网络法规的宣传,开展网络法规进课堂、进企业、进社区的活动,扩大宣传面,把握宣传重点,提高宣传效果。

4、发挥网络监管部门的职能

网络监管部门在规范网络行为、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法律的权威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监管部门的职能,一方面要提高网络监管的技术水平。网络监管部门要不断更新网络信息加密技术、网络病毒防范技术、信息过滤技术和信息确认技术等,占领技术制高点,更好的对网络空间进行技术规范。另一方面,网监部、信息产业部、通信部和公安等网络监管部门要加强合作,注意把握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创新工作方式,实行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协同作业,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网络监督管理体系。网络监管的到位将有助于网络传播有序的进行,为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①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②蔡志文、万力勇,《浅论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文化之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

③赵士林、彭红:《网络传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④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作者:中南大学文学院2011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作者:谌湘闽

网络传播知沟管理论文 篇2:

网络传播与公共领域的网络管理

【摘要】网络社区与公共领域两个不同的领域,但网络传播借助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这两个中介环节,可以使网络与公共领域紧密联系。网络社区影响力的扩大,使得公共领域的网络管理面临许多问题,其终极管理路径是提高人们的道德文化建设。

【关键词】网络传播;公共领域;网络管理

1网络传播与公共领域

信息网络的日益发展嵌入社会,起“增强剂”的作用,网络的传播速度之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增强剂”的作用,当中也包括纠正错误认识,作为服务人类的工具,信息网络则是以网络结构组成的分布式大型信息系统,可以认为,信息科技和信息系统是伴随人类进化发展永恒主题之一。

根据统计,截止2007年我国共有1.37亿互联网用户,2000万人拥有自己的博客,其中320万人经常更新文章。博客用户基于共同利益、兴趣与爱好而相互链接、留言、讨论,形成了虚拟社区,大量博客文章中的原创话题和独家视点反映了全球化、信息化社会逐渐分化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对宏大叙事的反思潜能,频频成为新闻门户网站讨论甚至大众传媒报道的主题。然而,博客社区和网络论坛是否能像大众传媒一样发挥“公共领域”的功能,网络作为“意见的自由市场”能否结晶出“公众舆论”,关系到网络媒介能否像大众传媒一样扮演舆论监督的角色,为公共权力提供合法性的基础。

“要促成个人与团体真正丰富的多元性,使他们能够公开表达对他人的理想和生活方式的支持或者异议,那么,市民社会和国家机构分离,由公众对各个领域的权力进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1]可以看出,“市民社会”的形成是“公共领域”的基础。对政府实施舆论监督的大众传媒是“市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组织这一角度出发,尽管组织性比较松散,博客社区与网络论坛似乎可以被视为新媒介时代“市民社会”的重要表征和组成部分。哈贝马斯认为它的核心机制是由非国家和非经济组织在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包括教会、文化团体、专业学会或协会、运动和娱乐协会,还包括职业团体、政治党派、工会和其它组织等。[2]但由于博客社区和网络论坛中意见过度分散、无序竞争以及网络舆论结晶机制的缺失,尚难以对政府决策和社会民主化产生积极影响。从这个意义来说,网络媒介要成为“市民社会”的重要力量还有待时日。所以从“市民社会”的功能来看,上述各种团体或协会还难以实现“通过两个相互依赖而且同时发生的过程,来维系并重新界定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界限:一个过程是社会平等与自由的扩展,另一个过程是国家的重建与民主化。”[3]

“公共领域”的概念与公众、公共性以及公开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公共领域”的主体是作为公众舆论的中坚力量的公众,而不是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公众是有组织的、理性思考和理性选择的社会成员,而大众则是被动的原子式的存在,是精英操控的对象。其次,从公共性而言,公众所关心和讨论的话题涉及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再次,正是公共事务的讨论在公开场合进行,才成为公众舆论形成并对某些决策行为产生影响的机制。从以上含义来看,博客社区与网络论坛在以下方面所呈现的特征,使得它们在自发、自为状态下无法发挥与大众传媒相提并论的当代社会“公共领域”的功能:①博客社区和网络论坛极具开放性但缺乏公开性,因而网络意见不具备类似于大众传媒报道的“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即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经过大众传媒的公开报道,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越轨者会受到强大的社会压力而重新回到原来的轨道上来。[4]②博客社区与网络论坛的意见表达者由于处在匿名状态,容易产生情绪化、非理性甚至偏颇的意见,各执一词、互不妥协,与公众舆论对于理性讨论基础上做出选择的要求相去甚远。③私人信息公共化。博客社区和网络论坛上的话题大量涉及私人领域,如个人体验、明星八卦、名人隐私等,削弱了网络媒介的反思与批判向度。不仅如此,由于网络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迫于竞争大众传媒低俗化、商业化、刺激化倾向日益加剧,娱乐的麻醉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政治批判功能逐渐萎缩。恰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公共领域变成了发布私人生活故事的领域,不论是所谓小人物的偶然的命运,或者有计划地扶植起来的明星,赢得了公共性。”[5]④网络意见的代表性差,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尚无法均衡地反映社会各个阶层的诉求。所调查,我国占人口约2%的网民的社会结构特征是:年龄为18-35岁、高中以上学历、社会声望较好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男性占多数的群体。[6]囿于当前我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落差较大,网络远没有像大众传媒一样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区域。

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社区难以起到与大众传播在公众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提供“意见气候”的作用。哈贝马斯认为所谓的公众舆论其实是一种“宪法虚构”[7]。持类似观点的是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利-纽曼(Elisabeth?Noelle-Neumann)。她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事实上并非公民理性讨论的结果,相反舆论的形成离不开心理机制的作用。当公众围绕有争议的社会议题讨论时,群体成员在观察“意见气候”后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优势意见的时候才会倾向于大声疾呼,反之为了避免受到群体孤立的惩罚而倾向于沉默或者附和。这样,劣势意见的沉默会造成优势意见的增势,而优势意见的强势又反过来迫使更多的人趋于沉默,从而形成了沉默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最终导致“公开”的意见——舆论的诞生。[8]在此过程中,由于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具有遍在性、共鸣性和累积性,即使它所提供的意见并非多数人的意见,或者只代表了社会上活跃的少数人的意见,但社会成员往往将它视为“意见气候”加以判断,因而大众传媒的公开报道成为公众舆论产生的重要机制。但是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网民的意见表达在虚拟空间和匿名状态下发生,对群体成员意见的公开表达起支持或限制作用的意见领袖和群体压力并不存在,因此由分散的偏颇的意见结晶为公众舆论的机制在网络传播内部并不自发地存在。

因此,网络意见并不等于公众舆论,网络社区并不等于公共领域,要对民主政治和政府良治产生积极影响,网络传播必须借助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这两个中介环节,也就是说在网络媒介上探讨的话题必须能够引起大众传媒的注意和公开报道,由大众传媒提供“意见气候”,获得社会成员的公开支持。“公共领域”的精髓并不在于是否提供一个讨论公共事务的场所,而在于是否存在形成一致舆论的机制。

2由“艳照门”引发对网络管理的思考

2008年2月以来,香港“艳照门”事件在全社会引发了巨大震动。显然,在一个网络传播力量如此巨大的时代,“艳照门”所造成的广泛社会影响是难以忽略的。这是一个典型的由网络社区发生、大众传播介入,最后成为公共领域的事件。

反观整个事件,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社会联动,不仅事关法律,还事关教育、文化、道德、行业管理,还涉及对人性本身的思考。艳照门是一个非常全景化的事件。通过这个事件,我们真切地意识到:在网络上,任何事件都不是简单的、孤立的,而且道德、生活、法律和政治的确不是分离的,它们统一于社会正义。我们必须以更认真的态度,来探讨虚拟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很多不上网的都通过电视传媒等传统的媒介也知道发生了此事,好奇心驱使许多不上网的人去浏览相关信息,这使得事件影响越来越广泛,“意见气候”发挥了作用。

这种负面的网络影响,引发了更多对现在网络管理的思考。首先,网络内容管理的复杂性何在?

网络传播的内容监管向来是一个在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难题,原因何在?简言之,是因为这里面有多个变量要考虑。这里,我们姑且以艳照门的内容传播为解析对象:

首先,传播内容如何定级?我们现在还没有定级的专门条例,大陆的诸多网站、网民在打擦边球,打着“热图”的名号传播情色。很多影响力巨大的门户网站和社区有大量情色图片,有些只不过是与色情一线之隔,特别重要的是:它们对任何网民均是开放的。这就使得网民会产生一种下意识,以为毫厘之差,无可无不可。在很多类似的事件传播中,照片的情色诉求性质常常是暧昧不明的,这是第一个变量。

其次,受众如何区别对待?“艳照门”在受众方面,有着成人和非成人的差别。按理说,在任何传播业的管理中,对成人的管理都是相对宽松的,而对青少年的保护则很严峻。但我们并没有对受众进行内容与对象的定级管理,这又导致了相当多的法律空白。相当多的网络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家长,对这种图片大范围地在青少年中辗转相传感到愤慨和忧虑。内容与对象的适应性的区隔管理,涉及到对成人社会的宽容与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维护,这是第二个变量。

再次,网络监管达到什么样的控制程度?目前的常规做法,最低程度是网管删帖,或者信息过滤,也就是先从站方着手进行控制;中级程度是对网民进行制裁,封锁ID直至是IP,高级程度是从虚拟控制转为现实控制,责任追溯到现实人物,对其进行法规制裁。那么,对于艳照门的社会传播行为,我们究竟要控制到哪一级?这是第三个变量。

那么,网络管理的终极路径在哪里?

教育专家可以通过艳照门事件,形成对网络社会教化活动和网络文明建设的新认识,促进网络社会文化向良性方向发展。我以为,在艳照门事件中,如果管理者和教育者能够以此为契机,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准,未尝不是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其中,社会教化的对象首先是青少年,青少年应该是社会中的受保护者、受教育者。对于这样一个非常典型、非常有传播强度的不良信息,成人社会和管理部门有义务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和教育。

结论是,法律是要追求严谨的,但不管什么样的法律,都难免百密一疏;要从根本上控制网络社会的不良传播行为,必须加强对公众网络道德观的引导。或许,网络管理的终极路径,就存在于网络社会通过道德净化而达成自我约束的内心。

艳照门的后期,是一个社会道德事件。当艳照门呈现为一场针对人类社会道德治理的管理时,我们还只能像以往那样,最终借助于理性建构,来达成审慎判断、严谨立法、科学管理。因此,就网络社会管理的执行者而言,重要的或许还不是立即行动,而是谦逊的思考。社会公众对于艳照门的当事人的私人领域的道德审判需要谨慎,与此同时,网络社会管理者对待公共领域的道德、文化的控制也必须是科学而有节制的。而在当前,这种有节制性首先要体现在我们必须正视研究与管理的不足。

为什么艳照门这类突发事件的治理过程显得局促、迟缓和困顿?一个可能的回答是:尽管法规林林总总,似乎巨细无遗,但是就实际而言,以往的控管视点仍然更多的侧重于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社会稳定、意识形态等刚性领域,而不是网络社会的文化、道德建设等柔性领域。对于后者,我们曾经有过很多倡议、文件,但是科学、系统的实证研究仍然缺乏,国家的资源投入仍然不够,法规律令、社会教化的效率仍然有待提高。

从网络传播管理的角度看,艳照门事件的最深刻的教训,就是以往我们认为可以粗疏一点、抽象一点的事情——比如网络与道德文化建设,其实已经刻不容缓,并且,需要国家真正重视、真抓实干,管理部门则要以大智慧,花大力气,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网络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美]纽曼、基恩.林猛等译.变动中的民主[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74.

[2,3,5,7][德]哈贝马斯.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9,30,197,283-297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丁未.社会结构与媒介效果—“知沟”现象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5.

[8]沃纳•赛佛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97-299,245-268

作者:林易春子

网络传播知沟管理论文 篇3:

网络信息传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摘 要 女性性别歧视一直是社会一项引人注目的议题。它在网络世界中出现的频率及发展的态势令人深思。网络信息语境下,女性性别歧视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以女性“裸条”借贷事件为例,对网络信息传播中女性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和成因进行观照,以期对我国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女性性别歧视研究起“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 网络;信息传播;女性;性别歧视;裸条

1 網络性别歧视之表現

1.1 性别歧视概念界定

对于性别歧视的界定,学者李傲认为是以性别作为决策的唯一标准,仅基于性别的不公正待遇。百度百科的解释则将性别歧视定义为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现实社会的性别歧视具体表现多样复杂,涉及各行各业,难以做出系统简明的界定。笔者针对网络传播中的性别歧视行为,将性别歧视理解为在网络这一信道里信源、信宿中存在的男性对女性基于性别差异而产生的不平等对待。

1.2 网络信息传播中性别歧视之表现——以女性“裸贷”事件为例

2016年6月13日,南方都市报在网上发布《“裸条”借贷惊现大学生群体,不还钱被威胁公布裸照》一文,揭露了女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裸条”借贷现象,随后各大媒体在各平台上转发报道,令网络炸开了锅,瞬间引起网友高度关注。所谓“裸条”借贷,就是借款人赤身裸体并手持身份证拍摄照片作为借条,若逾期不还款,放款人便以曝光借款人裸照及其亲人联系方式等手段胁迫借款人还款。

1.2.1 信宿中的“荡妇羞辱”现象

“裸条”借贷从被曝光到“裸条”泄露风波的半年间,网络对此事件一片哗然,舆论不断。“裸条”借贷被曝光后不久,腾讯在网上进行一项调查,在“‘裸条’女生和高利贷团伙谁在主动作恶?”的问题中,38 585名网友投票选择“女生”,占投票总数的55.64%。大多数网友表示不理解“裸条”借贷的女生的行为,有甚者对“裸条”女生进行人身攻击。网易新闻上《大学生欠款“裸条”陷黄色利益链 64张裸照仅20元》一文最热门的跟帖,有29 609人支持的是网友“忐忑的香烟”的留言:“现在的女生,下流”。

1.2.2 着眼于“女性”,话题易跑偏

涉及本次“裸条”借贷事件的有“裸条”借贷女生、放贷者以及网络借贷平台三方。而网友及媒体在此事的关注点上大多集中在“裸条”女生一方。最初是谴责女生的行为,新京报针对此事发表时评《裸贷的姑娘,真的无法令人同情》,随后新华网、凤凰网、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等媒体网站进行转载。时评关注点在于贷款女生为何将裸照交出,任人胁迫,而不是思考“裸条”女生的行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民众自我警醒,让社会自我反省,对教育制度、监管系统等方面查漏补缺,而并非仅仅对“裸条”女生下定义为“无尊严无益”。这种引导无异于任她们在风口浪尖上不作为。

女性角色曝光在公众面前,往往获得更多关注,同时话题和焦点会随之偏移。在微博上,网友对此信息泄露事件的关注焦点更为“离谱”。“某某某(某受害者姓名)最好看”“50块?怎么不去抢,质量太差,差评!”“我有资源,赞我”……各种轻浮语态或嘲笑的言论促使物化女性的态势愈演愈烈,话题越跑越偏。

1.2.3 涉及女性,新闻内容黄色耸动

“裸条”借贷事件从曝光到引起广泛关注,其中焦点的定位、舆论的方向,都与网络中的信源有着很大的关系。信源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讯息的观点和内容,这些讯息被信宿接收,信宿理解后对讯息二次解读和包装,再发布到网上成为新的信源。因此搜集并发布一线讯息的媒体信源尤为重要。笔者通过百度引擎进行新闻标题搜索,通过关键词“裸条”与10个相关词叠加,标题含有相关词语的新闻数量如表1。

通过表1可知,新闻报道中标题最常使用的关键词为“借贷宝”“女大学生”“10G”,除此之外“裸条”还与不止一个相关词叠加使用,使得新闻标题格外耸动。例如北京晨报网发表的《裸条放贷者谈肉偿 交易如同卖淫嫖娼 按姿色身材算钱聊天记录曝光》;《京华时报》发表的《女大学生“裸条”借贷照片被贩卖 有私人借贷公司竟称如无法还钱可安排卖淫还款》。除了用耸动的字眼去“装饰”新闻标题之外,新闻报道中的配图也呈现黄色新闻化。

1.2.4 女性群体遭标签化、污名化

另一方面,澎湃新闻的这篇报道以《10G“裸条”借款者:最多来自师范院校 最年长者47岁》为标题,在最显眼的地方单独点出了“师范学院”,这就给网友造成“师范院校”出了最多裸贷女生的错觉。而此前的各种报道就已经反复点出“女大学生”“90后”等群体,这些行为无疑在给各类女性群体贴上裸贷的标签。一旦某个群体被过渡标签化,公众被灌输过多这样的观念,这个群体的印象和口碑都会大打折扣,群体污名化就会越来越严重。

1.2.5 性别歧视下女性易受语言暴力

就网络信息传播中常出现的“绿茶婊”“剩女”“女博士”等等的女性标签而言,这不仅仅是污名化的体现,其中还充斥着许多对女性的语言暴力。新闻晨报就曾联合上海妇联以及网易、腾讯等客户端发起“最不能忍受的性别歧视语言top10”网络投票,投票结果top10中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占9句,其中“她升职升得那么快,肯定被‘潜规则’”以49.14%的得票排名第一。认为某些女性成功有“猫腻”,这些声音罔顾他人的努力和奋斗,单凭“女性”这一天生既定的符号而否定其成就,这些就是性别歧视思想下对女性的言论攻击。

1.2.6 女性陷入消费、被消费双重境遇

在如今追求物质、充斥享乐主义的时代,消费主义逐步成为社会中许多人的价值取向。而在践行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女性往往成为消费和被消费的对象。时下许多商业行为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传播推广,而为了吸引女性消费,生产商会制造各种各样的消费时尚、消费点诱导女性消费,即便她们并不需要和不合适。久而久之女性的消费心理就会受到固化,背离真实需求,随大流消费。

另外,商家往往通过在信息传播中消费女性来促使女性或男性进行消费。许多针对男性的消费都是通过秀美女达到效果的。本文案例中,“裸条”女性照片信息曝光后竟遭到一些网友的公然售卖,换取金钱,这样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对女性身体的物化,即便是涉嫌违法犯罪,仍然有部分网友在网络中传播这些信息,各种消费女性的行径难以得到有效制止。

2 成因初探與思考

通过对女性“裸条”借贷事件的舆情分析,可了解到网络信息传播中性别歧视的一些表现。但事实上性别歧视是无孔不入的,它并没有明显的特征和判断准则,无论是网络上的信源还是信宿,都可能下意识或是无意识做出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行为。它像病毒一样潜藏着每一个角落,有人便有可能引发,而诱因往往复杂、繁多。接下来,笔者尝试对引起网络性别歧视的原因进行研究,下文将由五方面进行分析。

2.1 男权社会的思想与文化

当下无论是现实社会中的性别歧视,或是网络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归根到底的原因,仍是植根在人们思想中的男权主义。从母系社会转变成父系社会,几千年来生产力发生变化,“男耕女织”的劳动模式逐渐变成“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配,社会分工、阶级地位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加之传统文化、观念道德的理论体系要求女性遵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从思想观念到社会地位,女性的奴化由内而外。长此以往,便使得“男尊女卑”的男权主义成为大环境下的“集体无意识”。

2.2 网民的群体趋同效应

随着网络的群体趋同效应增强,从众言论和行为成为性别歧视信息传播的强大推力。网络群体趋同效应,是指在群体的影响、制约下,个体产生从众心理,缩小与群体的差异,趋向符合大流的意见、行为。网络的社会性越来越强,对网络个体去个性化、意见抑制的作用就越拉越大。如同“沉默的螺旋”理论所言,即便有网友持有不同观点,但迫于群体的压力、言论的暴力性和攻击性,这些网友很可能选择沉默,不发表观点。然后另外一方的意见声音就会越来越大,认同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变成了代表大多数人的主流观点。大多数网友认为“裸贷”不是良家妇女的行为,于是当她们权利受到侵害时没有人敢站出来为她们声援,害怕与大多数网友的意见不同,就被孤立为价值观不相同。

2.3 网络知沟扩大,意见领袖受推崇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受教育程度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样的国情下知识鸿沟日渐扩大,导致我国网民的个人素质,文化程度产生更大的

差异。

基于知识鸿沟的作用,网民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能够带给他人新知识、新观念的人往往备受追捧,进而成为网络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微博上的“大V”,某领域或具有某特长的“牛人”,有才的段子手……他们的数量比现实中的意见領袖更多,影响范围更大,不少意见领袖会以猎奇、揭露社会、抨击他人等行为来吸粉。但是经过网络传播,这些便成为了难以辨明的信息,是攻击力极大的武器,也是网络中性别歧视信息泛滥的原因之一。

2.4 网络媒体中的任意表达

时下网络咨询的多元、快捷,离不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推广和应用。而现在网络舆论声势浩大,乃至问题层出不穷,其实也与新媒体这一信道有关。宣扬诸如“直男癌”“直女癌”等男权主义思想等等行为也无人知真实身份,无从追究。网民的言论因网络匿名性而自由,也因匿名性而大胆

偏激。

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助长了网民负面情绪的任意表达。网络就为民众提供一个很好的情感宣泄口,通过贬低某性别、某群体达到自我消解、泄愤报复的目的,这无异于火上浇油,让“性别歧视”这根弦又紧绷上几分。

2.5 把关能力弱,网络监管难

在网络特有的环境和机制之下,除了造成网民的任意表达之外,对于网络传播过程中对信息起到的“把关人”作用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网络社会”相较于虚拟性,可以有许多个虚拟ID,且可以出没在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要想针对性地进行监管绝非易事。而且现在的网络的管理监测体系还不成熟,未能自上而下地形成有力的监管把关。因此网络上性别歧视信息更容易发布和传播,即使事后进行监管也往往收效甚微。

2.6 网络环境商业化

网络信息环境的日渐市场化、商业化也会催生性别歧视的现象。现在许多网站平台都带有商业色彩,且往往对受众灌输消费主义理念,甚至有些广告明目张胆地物化女性、消费女性。

除了明显的商业广告,网络还流行伪新闻、伪科普,借着新闻的专业性和信服力去推销某些产品,更为误导受众。

2.7 媒体为营利,报道欠严谨

网络环境的商业化、市场化的表现不仅出现在商业行为上,还体现在媒体趋向营利性上。其显著行为就是新闻报道黄色新闻化,为了满足大众猎奇心理,使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刺激眼球的插图;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夸大报道内容,断章取义,甚至将话题带偏。这样的行为也往往反映出网络上部分新闻传播者罔顾社会责任感,唯利是图的性质,也代表着新闻工作者职业操守的缺失。

2.8 女性自身的原因

网络传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除了外因亦有内因,其中对于女性自身的形象,部分女性的行为离不开关系。在网络中的另类“网红”,网络中那些卖弄姿色、自我消费的女性更不在少数,这也是导致大众对整个女性群体产生不好的印象,认为当今的女性势利而放浪。如果舆论事件中牵涉某些女性,公众就会以固有的印象去判定女性的行为对错。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

[2]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81.

[3]李傲.性别歧视的界定[J].河北法学,2007,25(1):68-72.

[4]周宏,张皓,劳沛基,等.网络互动中的群体趋同效应及其影响机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4,31(13):

68-72.

[5]陈晨.涉事女生为何难获公众同情[N].南方日报,2016-06-20(A18).

作者:侯晓辉 陈晓琳

上一篇:山区公路改造分析论文下一篇:信息产业传媒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