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改造分析论文

2022-04-19

摘要:农村山区公路因其具有施工量大、面广、点多的特点,一般需要在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设计。中国农村已达到99%的乡镇和建制村通了公路,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方式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行为方式,不但扩大了出行的途径,还提高了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区公路改造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区公路改造分析论文 篇1:

某地山区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 山区公路是推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设施,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形高差大,公路工程路线的设计难度较大。为了更好提升山区公路工程的设计水准,文章通过查阅某地山区的相关资料,对该地公路工程的路线设计进行分析,包括路线设计和选线原则、路线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并对路线设计要点加以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山区公路建设水平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山区农村逐渐走进城市化,对部分偏远山区的建设脚步将日益加速。公路作为推动中国山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道路的路线设计会受到山区地形地质的影响,使道路路线设计工作更加困难。以经济、可行、安全为前提,对公路路线设计展开研究,避免后期因路线设计不当导致返工,影响山区公路的建设水平。

1 山区公路路线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

1.1 基本要求

山区最大的特点是山路崎岖、地形复杂。在设计山区公路路线时,一要保证公路路线能够符合山区的用地标准。从公路工程的用地和功能角度考虑,做到路线设计和空间要求相符合,让山区公路的基础功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二要熟悉山区的经济和生活功能,安排好管线方面的设计,尽量减少公路里程,建设一条经济、合理的公路路段,降低山区公路的建设成本。三要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之前,对公路所在山区的周边环境进行充分的勘察和分析[1],重点对山区的地形地势、地质条件、水文环境进行不同季节的勘测和数据统计,判断各个因素影响下的地质条件能否达到公路建设的条件。

1.2 设计原则

1.2.1 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對山区的周边环境做好勘察和分析,就是要根据现场的环境合理选择最优的路线。主要考虑的是山区地形的平面和纵断面等各项路线设计指标之间的配置关系,使山区公路的各个路线能够完美连续连接,确保路线设计方案可行。

1.2.2 确保道路行驶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山区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公路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山区的地形地势,并根据山区公路工程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对公路的直线和曲线路段进行合理的选取[2],加强公路两侧安全防护措施的设置。要以保证公路的安全性指标为前提,全面控制山区公路路线的转弯弯度和爬坡坡度,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驾车稳定和安全,降低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2.3 确保公路建设的环保性

山区由于人际活动少,生态环境相对于平原地区较好。而公路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以及山路开采行为都难免会破坏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甚至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在对山区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2],尽量绕开生态保护区和耕地,最大限度保护山区原有的地貌,降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对于需要作业的路段,采取种树还林的方式进行修补,保证山区生态环境的稳定。

1.2.4 确保公路施工的高效性

在进行公路建设时,要提高公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和高效性,需要在施工中投入大量社会资源。例如,做好公路各交叉口、各段路线之间的设计和连接,挖掘公路节点之间的联系,避免浪费公路工程的成本投入,杜绝返工、各类社会资源利用率低的情况出现。路线设计作为公路建设的基础环节,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概预算要做好整体的把控,实现山区发展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

2 山区公路的选线及线形设计原则

2.1 进行路网规划

在前期制定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时,公路设计人员要用宏观的角度看待全局,做好路网的规划,确定公路工程的起点和终点,并选择公路的中间点,制定具体路线。要站在经济、可行、安全的角度,提出各种路线方案,做好总体的路线规划布局[3],并从中选择最优路线方案。

2.2 地质选线和线形设计

山区的地势比较复杂,尤其在山区开展公路工程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山区公路的选线设计应当选择深度大的路线,以便更好地控制路线方案。山区地质段落的划分很具体,在不同的公路路段,地质条件差异十分明显。在进行选线时,如果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事先对山区的地质环境提前做好勘察,会导致后期施工完成后发现诸多地质问题。因此,要严格按照选线整体最优原则进行线形设计,加强对山区地质的了解,做好地质勘察,合理选择路线。同时,在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进行全线物探,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要避开不良地段,如果无法避开,就要尽可能地控制穿越范围从而避免范围过大,尽可能地提高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减少工程支出[4],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3 地形选线和线形设计

山区的地形特点主要是高差大、坡度大,地形起伏大且涉及的工程量较大,导致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再加上山区的环境复杂,气候多变,很难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进行山区公路的地形选线时,不能片面地选择平坦的平面,还要考虑山区的地貌特点和气候特点,综合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合理布置。此外,也不应过于要求选线的高指标,否则可能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得不偿失[4]。所以,一定要在选线中遵循宜曲不宜直的原则,通过合理设定和选用公路工程的参数,以实现地貌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3 影响山区公路工程路线设计的因素

3.1 气候因素的影响

气候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水资源,不管对地面径流水流量的分布或者地下水的水位变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山区的特殊天气往往会引起雨量和降水强度的变化,对公路线形的设计与选择产生影响。公路工程设计人员在公路线形设计时,要重视搜集该地区的气象数据资料,并掌握当地的水文条件,才能对山区公路工程的排水设施进行合理设计,以防止由于路面积水造成交通安全问题。

3.2 水土因素的影响

水土主要影响的是公路路基的土质质量,土质结构直接关系到公路路面和公路路基的结构层选择。所以,公路设计人员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要充分了解该山区公路工程区域的水流情况及当地的水土流失情况,尤其是特殊路段的地形条件,更要收集好该区域的水土相关资料,在进行道路线形设计时才能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4 山区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要点分析

4.1 平面设计要点

山区公路的平面路线设计的要点是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当汽车在公路上快速、安全地行驶时,当需要转折的时候就需要设置圆曲线。汽车在曲线上行驶,并在离心力作用下使汽车的稳定性发生了变化,为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曲线半径要尽可能地大,且不超过《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值,否则,很容易造成驾驶员误判,发生严重事故。而且平面路线设计应当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线形要素,尽可能选择较大半径的合理组合路线,以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2]。

4.2 纵断面设计要点

在进行纵断面路线设计时,设计人员要通过控制纵坡的坡长使纵坡平缓,并在允许范围内适当加大坡长,以减小坡度,减少驾驶员的换挡次数。在此设计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纵断面设计要保持较高的平缓性,保证通车后的安全驾驶。

(2)要认真考察当地山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适当提高路基高度,避免道路路面出现积水情况。

(3)要考虑道路的长远发展和运用,注重公路的整体规划,不能只重视眼前的短期利益。

(4)当受到地形条件等障碍物限制时,最大纵坡可以适当增加1%,非大交通量的路段,则要适当放缓坡度。这样当汽车爬坡时,不会出现爬坡无力导致熄火的情况[2]。

4.3 横断面设计要点

横断面路线设计是公路工程路线设计中的重要空间体现,和公路的路线等级、功能有重要关联,因此,横断面是决定公路路线质量的关键技术要点。山区公路路线包括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等,这是根据公路的路线等级和相关功能,按照规定的顺序,制定出来的科学合理的设计[2]。對于一些山区的高密度开发区来说,在进行区域设计时,还要把行人、自行车、公交车等各类车型考虑在内,保证这类车型的正常通行。

另外,在进行某段山区公路路线的改造时应该考虑公路两侧的行道树位置、两侧不能拆除的原有景观等因素,在不对公路断面做出重大调整的前提下,对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进行公路断面形式的改造(见图1)。这种改造方式不仅可以节约公路空间资源,还能节约人们的通行时间。

4.4 平纵组合设计要点

许多山区的高速公路事故频发都是由于视觉设计违背了自然诱导的线形组合,在进行公路工程的平纵线组合设计时,将长直线和陡坡进行组合,又或者将长直线和较小半径的圆曲线组合,这都会增加汽车在公路行驶过程中的危险,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进行公路路线的平纵组合设计时,建议防止过长的平曲线中包含较多的短的竖曲线,并保证长度过小的平曲线不能和长度较小的竖曲线进行组合。在此设计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保证道路线形的连续性,让驾驶员的视线始终保持自然引导。

(2)严格遵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平、纵线形的技术要求,保证线形的正确性,不影响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判断。

(3)要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不仅提高了车辆形式的安全性,也能做到有效的路面排水。

(4)结合公路两侧的景观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做好环境保护工作[2]。

4.5 线形和桥隧的配合设计

在山区的公路工程建设中,难免会碰到公路线形和桥隧的配合设计问题。公路等级不同,对道路的施工要求也不同。部分公路对车辆的行驶速度有较高要求,除了结构特殊的桥梁外,都应该满足总体规划设计的要求,让公路的路线线形和桥头引道保持联系并做好衔接,防止因为线形的突然变化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桥头引道的纵坡坡度不能在5%以上,否则会对桥梁的结构造成很大的损害。

4.6 其他设计要点

4.6.1 要强化山区公路工程路线的节点设计

在进行山区公路工程路线设计时,通过对需要建设道路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和了解其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加大落实公路节点的具体设计。在进行节点设计时,要注意设计的规范性:一是保证公路交叉口的合理性。要在道路的交叉口位置对该路段的高峰车流量进行观察统计,采取适当优化交叉口宽度的方法,就能降低道路拥堵的现象。二是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要有可实施性,必须按照当地的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明确公路的建设定位。三是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山区人们的使用需求,提高公路建设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4.6.2 推进山区公路交通组织的融合设计

山区的公路交通是连接城市和山区之间的交通网,近几年来已经成为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交通组织的优势,可以缓解山区交通的压力,更进一步地完善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整体规划。推进山区公路交通组织的融合设计是进行山区公路工程路线设计的关键,要求用全局的眼光对山区公路的路线做规划。具体可以通过增设掉头、增加灯控、增设车道、道路分幅、缩短人行路径等方式对山区公路进行交通组织的优化[5],使山区公路工程的路线设计朝着更加完美的方向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区的公路工程建设对提高山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山区公路项目的路线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设计单位不仅做好对公路工程路线设计的整体规划,还要跟进项目进度,把握成本状态,促进山区公路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山区公路工程的路线设计,要充分考虑山区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路线设计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尽可能设计多种路线设计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佳路线方案,促进山区的公路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强, 袁任飞. 基于环境选线原则的公路路线设计标准化探讨[J]. 中国标准化, 2018(8): 84-85.

[2]徐瑞. 公路路线设计的原则及注意要点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27): 100.

[3]雷定猷, 徐新平, 刘青意. 基于组合赋权法和FCE的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优选[J]. 公路, 2018(2): 14-19.

[4]孙聪.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J]. 林业科技情报, 2017(1): 94-96.

[5]秦志清. 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总体设计要点与实践[J]. 公路, 2020(7): 86-91.

收稿日期:2022-01-13

作者简介:王浩(1993—),男,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路线设计。

作者:王浩

山区公路改造分析论文 篇2:

农村山区公路施工设计探索与实践

摘 要:农村山区公路因其具有施工量大、面广、点多的特点,一般需要在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设计。中国农村已达到99%的乡镇和建制村通了公路,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方式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行为方式,不但扩大了出行的途径,还提高了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是,乡村公路的建设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特别是在中西部的一些山区,由于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地区的公路急需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山区公路 对策探究 施工设计

一、 山区乡村公路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山地众多的国家,从东到西、从南至北,

广泛分布着绵延不绝的山脉,山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如将山地、丘陵连同较为崎岖的高原算入其中,则山地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通过对西北、东北、中南以及西南等地区的调查得出,大部分山区的乡村公路总体上仍处于通达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路面普遍存在着破损的问题,有些公路甚至损坏严重,给这些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方便。现有的山区乡村公路无论是在现状与建设,还是其使用管理与养护等方面都不能很好的适应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二、 农村山区公路的主要特点

山区的乡村公路包括多种:县道、乡道和村道,主要是指县城到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与村之间、村与村之间的连接公路,这些公路一般都是离国道和省道较远的,基本是处于支线上,大多是简易公路和等外的公路,村与村之间的公路大多坐落于深山老林,以土路面和沙土路面为主。我国的土地利用方式多为农业耕作,山区乡镇的分布极为不平衡,因此,山区的乡村公路不但分布范围广、线路众多、单个项目较小,还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 路面宽度较窄。大部分的公路只有3-4.5米之间,只能单车单向行驶;部分的公路宽为5-6米,可以满足双向行驶。

2、 公路弯度较多。由于山区地形的特点,公路多为上山或盘山公路,由于地形条件较差,每条线路不但弯度较多,而且急弯也不是少数。如:西宁市南山上某条3.4km的山路,大于135°的弯道就达到了8处,个别弯道达到170°。

3、 道路纵坡较大。中国公路的工程技术标准对不同等级的道路纵坡是有要求和规定的,山区的乡村公路大多是顺坡爬,道路的纵坡都始终大于规定数值。例如:乌鲁木齐市的妖魔山某公路一些坡度接近30°,远远超出了规范的要求。

4、 排水设施较差。由于山区乡村公路的建设的资金链短缺,有的线路既缺少桥梁又缺少涵洞,排水偏沟的尺寸普遍的较小,有的甚至使用土排水沟,亦或者根本没有排水的设施,导致公路的排水能力不足,造成公路的水毁。

三、 山区的乡村公路现存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对中国的西南、东南沿海以及华中和西北等多个地区的乡村公路的实际调查研究,总结了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路通车的里程较短;二是现有的公路技术等级较低;三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养护措施。

1、 公路的通车里程短

国家“十一五”会议以后,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

资力度,成绩是非常显著的。中国公路建设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在山区乡村公路的所占比例还是较小,公路通车的总里程数较短,公路网的密度较低,整体的规模仍显微小,公路网的连接度和综合的密度都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下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些边穷的山区几乎是没有公路,汽车无法通行,交通条件相当的不便利,通达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山区的乡镇与村之间甚至是依靠骡马驿道相通,而部分的村与村之间则只有羊肠小道。

2、 技术等级相对较低。

我国的山区乡村公路目前以简易的公路为主,等外公路占据一定的比重,部分为四

级公路,极少数部分为三级公路。山区乡村公路的路面结构形式归结起来有:土路面、沙土路面、泥结路面、沥青表面外治路面和水泥混泥土路面等5种。

近些年来,一些地区通过多方面的筹资、融资,对原有的路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新改造的山区乡村公路大都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等形式的硬化,不但提高了路面的等级和通行质量,更为山区人民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但是由于资金、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建设质量普遍不高,路面状况甚是令人担忧。

3、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养护措施

山区乡村的道路目前正处于一种无人管养的状态,公路养护部门形同虚设,建设、

管理和养护不能很好的协调一致,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公路的使用也很不规范,常常有一些村民在路边堆放或晾晒各种物品。除此之外,公路的养护资金很难落实,乡村的公路大多处在无养护机构、无固定的养护人员、无养护经费、无养护机的“四无”状态,造成了乡村公路的路况不良,各种破损时常发生和交通不通畅的不良后果。

四、 设计与对策

1、 建设的基本性原则

山区的乡村公路建设重点是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与村之间、村与村之间的连接公

路,大部分是既有线路的拓宽又有路面的硬化以及配套设施的修改,来提高车辆的通行能力,保证行车的安全。

建设项目在进行必要的现场勘察后,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

平,合理的选取建设标准和技术指标进行施工图的设计,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保护环境、节约土地、提高质量”的原则,参考执行公路技术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精心的设计。

2、 设计基本要求。

2.1线路线形。根据山区沿线地形、地貌、水质和水文的条件、使用功能以及工程

投资和社会环境等的因素设计线路地形,一般是沿着原有的路线改建,原则上是不需要征地和拆迁的;要注意沿线环境和景观的协调,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与文物古迹,方便山区人民的出行,满足运输的需要。

2.2路面的类型和宽度。根据现有的路线状况,乡村人口的数量以及需要使用等条

件进行综合确定。路面的类型要首选水泥混凝土路面,其次才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要按照四级的公路标准来设计,部分公路可按照准三级的公路要求设计,在进行设计时,要严格按照执行交通部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规范或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及路面施工的技术规范。

3、施工的对策研究

3.1 加强施工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的质量。山区乡村公路的施工大多是组织村镇

乡民自建,较少的选择专业的施工队伍,参与施工的人员大多缺乏公路施工的基础专业知识,更是缺少施工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因此,建设单位要根据其自身的状况和特点,对参与施工建设的队伍加强技术方面的培训,解决施工队伍素质问题,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3.2加强监督和管理,保證工程的质量。抓好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仅是公路事业

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涉及到山区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水平提高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管理职能,善于运用职能,加大对山区乡村公路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合格,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结 语:国家加大对山区公路的投资建设,坚持山区乡村公路建设与新农村建设

总体规划的衔接,给处在远山的乡村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各乡镇级相关政府要充分的利用好建设资金,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及时的对公路实施预防性养护,延长山区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寿命,细致、准确的对中国大陆山区乡村公路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罗太文. 农村山区公路施工设计探讨与实践[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2]龚毅. 山区公路施工难点及其技术探讨[J].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

[3]李景超. 关于山区公路设计的要点分析[J]. 青海交通科技,2014

作者:颜强 汪华东

山区公路改造分析论文 篇3:

浅析高寒山区公路的安全工程管理

【摘要】高寒山区公路是我国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寒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高寒山区公路得到了大力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防控水平较低等种种原因,高寒山区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了。本文主要是针对高寒山区公路的现状和特点,引起安全隐患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农村公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寒山区公路;安全管理;交通安全,安全设施

随着高寒山区公路里程和汽车持有量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由于高寒山区公路多处于山区,受地形限制,经济限制,导致公路防控水平偏低,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高寒山区公路的安全防控技术做深入探讨,在有限的资金下尽可能的提供安全可靠的安全防控设施,以下首先是对高寒山区公路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一、高寒山区公路的道路与环境特征

1道路技术等级偏低。山岭地区山高谷深的复杂地形使得山区公路大多依山傍水修建,路线布设于河流两岸、沟谷及坡麓等处,道路的一侧大都是河流、山涧或悬崖"道路线形蜿蜒曲折,连续弯道多,不少路段连续弯道与长大纵坡往往同时出现,道路视距条件差,路面普遍较窄,宽度通常不超过7米,部分道路路面仍未硬化,附着系数低,雨天泥泞难行,晴天则尘土飞扬,公路技术等级多以低等级为主。

2道路安全设施匮乏。部分山区公路在设计时,对公路营运阶段的安全问题考虑不足,在高边坡或临河地段缺乏安全防护设施;多数山区公路交通标志数量少,种类单一,设置位置缺乏周密考虑,削弱了交通标志的管制作用;交通标线的设置则过于简单化,轮廓标线残缺不齐,车行道边缘线几乎没有,夜间行车,尤其危险,往往埋下恶性交通事故的隐患"

3道路养护力度不足。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道路养护的重点常常局限于不均与沉降的路基!压坏的路面和边沟的排水等,而对路面的抗滑能力!曲线超高!行车视距、沿线安全设施!公路限界净空!窄桥以及不良线形组合等关注不够,致使一些危害行车安全的道路因素得以长期保留"此外,各地投入的公路养护资金普遍不足,加剧了道路养护的这种不利局面。

4地质条件复杂。山岭地区土薄石多,地质复杂,道路两侧山体塌方、落石、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对行车危害较大。

5水文气候条件复杂"山区公路受水文气候环境影响大,冬季大雾、阴雨风雪时间长,路面积雪结冰,严重影响路面抗滑能力和能见度"夏季则易受山洪及泥石流等的影响,洪水淹没道路,冲毁路基,泥石流危害更大,对车辆和道路设施往往是毁灭性的破坏"在高海拔地区,气候变化更大,农村公路由于投入的资金有限,加上各地的地形限制,普遍具有等级较低,防控能力较弱,养护力度不够等特点,各地区由于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高寒山区公路大多属山区公路,弯多路窄,视线不良,建设等级低,抗灾能力差,使得农村公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其特点有:临水临崖多;视线不良多;大长坡多;平交路口多;穿村庄多;路基缺口多等。特别是安保工程设施设置存在许多的不足。

二、引起高寒山区公路现状的原因

由于高寒山区公路具有以上特点,是什么原因引起高寒山区公路如此薄弱,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 历史遗留原因。由于地形特点,以山区为主,给公路的修建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加上投入农村公路的资金有限,采用政府出资和农村凑资的方式修建,个别地方的农民对于自己出资不予理解,導致资金缺口较大,从而影响到公路修建的质量和进度。

2) 养护不力的原因。高寒山区公路近些年来路基养护相对以往有长足的进步,但有些工作还不尽人意,如公路水系养护,特别是边沟养护往往不被养护承包人所重视。高寒山区公路如果边沟排水不畅,则漫过路面冲刷路基造成路基塌方形成缺口。[1]

3) 路政管理缺位。由于体制和人员不足的原因,使得高寒山区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经常处于失控状态,无暇顾及对侵害路产路权行为的查处。乱堆乱放乱开挖、非法搭接经常发生,这些行为必造成公路边沟堵塞和平交路口等安全隐患。

4) 运营者安全意识较低。由于山区的村级公路里程长,路况差,安保设施比较缺乏,不少村级公路都未通客车,不仅给农村群众的出行带来了不便,而且还导致非法运营的车辆增多,据调查,摩托车、拖拉机、三轮车、农用车等车辆都加入到了客运的行列,由于非法营运的车辆车况差,加上运营者安全意识较低,从而给农村公路的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2]

三、解决措施

1) 增加安全设施。安全设施的增加能有效的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能给驾驶员提供安全提醒和指路,首选,应该在危险路段两侧设置防撞设施,比如说在临崖路段、高路堤、路侧有池塘、河流路段,路面或车道发生变化的路段、农村公路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宽路窄桥等这些安全隐患比较大的地方,要设置好防撞设施。其次,对于标志应该放在恰当的位置,方便驾驶员识别,而且应该规范、统一、版面要清晰。在某些视距不良、桥面变窄等危险路段都要设置对应的交通标志。再次,做好我县山区农村公路的交通标线,在四级及以下的公路上面都设置对应的标线,这样能对行车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3]

2) 加大养护力度。山区农村公路由于长期非法运营的车辆较多,也容易遭受破坏,因此,加大养护力度对于延长山区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特别是边沟及水系养护要纳入路基养护承包合同,因为高寒山区公路一边靠山,一边临水,边沟排水的畅通是确保公路路基稳定的关键。

3) 加强路政管理。特别要加强对危害路产路权行为的查处力度,规范搭接,同时要求当事人按规定设置安全设施。同时要增强路政查处力度,对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往往鞭长莫及,形成了交通管理中的盲点和死角,只有加强依法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力度,才能对一些破坏农村公路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处理。[4]

4) 增强村民对农村公路的保护意识。近年来驾驶员数量的增多,但高寒山区驾驶人教育培训比较落后的局面仍存在,驾驶人的技术水平不高,疏于对行驶车辆的例行检查和日常维护,因此为出行埋下了重要的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加强农村驾驶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应该加强山区农村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群众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不遵守交通法规,随意行车走路、随意在农村公路上晒粮打场、随意搭乘非客运车辆等现象十分普遍。某些群众甚至认为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是故意刁难,不支持、不配合交通管理工作。因此,普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和法律意识是提高山区农村公路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四、总结

本文分析了高寒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现状,研究了高寒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发现了高寒山区公路管理力量薄弱,设施不完善,养护力度不够,交通安全意识差是高寒山区农村公路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可进一步制定符合高寒山区公路特点的交通安全保障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尽可能地减少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巨额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朱汉容,刘唐志.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分析及改善对策[J].公路交通技术,2009.

[2] 郭艳彬.公路交通安全管理[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

[3] 宋宝珍.道路交通安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

[4] 肖殿良,柳孟松,蒋枫.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选用与设置[J].公路,2008.

作者:刘永杰

上一篇:法律认识错误研究论文下一篇:网络传播知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