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2022-07-03

摘要:作为教育部2010年的工作要点,创新创业教育是全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高等职业院校应面向市场需求,立足岗位职责,强调素质教育,突出能力本位,贯彻创新理念,以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职责所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1: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理论化、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实践案例,讨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以期为相关院校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强、专业口径宽、职业指向不明确,在向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面临挑战,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案雷同;课程设置理论化,体系系统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操作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其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过程中,必须首先深刻认识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明确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围绕该目标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與素质结构三方面达到培养要求。同时应注意,应用经济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应当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具体的培养流程中,使“培养人”与“用人”不脱节。本文主要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经济学专业在市级特色专业建设中的具体做法为例,分析讨论如何构建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这一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明确应用经济人才培养目标

就经济学专业而言,经济学理论主要是提供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因此应用经济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能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利用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方法与技能,从事实践性经济工作,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在内的人才培养过程全部都必须以实际经济问题或实践能力为导向。但是,经济学专业口径宽泛、应用导向不明确,这个“实际经济问题”、“实践能力导向”应该如何去限定?部分高校采取的方式是设定具体的专业方向,比如金融投资、国际贸易方向。但是这样的改革存在弊端,一方面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并不具备与金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同等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脱离了经济学专业本身的学科内涵与要求。因此本校的做法是,综合多方面调研反馈,界定经济学专业学生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明确“经济分析”能力培养的目标,并将“经济分析”能力进一步分解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市场分析、行业分析、投资分析、宏观经济活动分析”五大能力。五大分析能力贯穿了微、中、宏观的经济活动,职业导向上主要落足于市场研究与营销领域、金融投资决策领域。

二、构建能力架构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1.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本专业以“经济分析”能力为导向,围绕五大分析能力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每项分析能力都对应一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都设有专业核心课程(见表1),同时,以课程模块为单位设立课程组,并落实课程组责任人制度。所有课程的分析能力都建立在最基本的经济思维与数据分析能力基础上。基本的经济思维主要以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课程为支撑,数据分析能力则以统计学、计量经济学、Excel在经济统计中的应用、统计应用软件SPSS、数据挖掘等课程为支撑。课程体系设置整体上职业导向明确,系统性较强。

2.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项目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实训,课外专业实践,校外实习三个层面的内容。课程实验、实训在课堂上开展,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训练。传统的课程实验、实训附属于理论课程,主要目的是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当前,本校经济学专业尝试转变部分专业课程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推进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为目的进行教学内容与实验设计。课外专业实践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组织学生参与市场调查项目、创业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实践;二是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专业比赛,包括本校行业分析技能大赛、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证券投资分析比赛等。课外实践活动由专业教师推动,以学生专业协会作为载体具体执行。除此之外,学生专业协会还是教师与学生、新生与老生沟通的桥梁,负责组织新老生专业讨论沙龙、毕业生返校会谈、考证与考研互动信息平台等活动,承担凝聚专业精神、协助文化建设、传递价值观的功能。校外实习主要指大一到大三期间的专业认知实习,以及大四上学期的毕业实习两项活动,由校内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共同设计实习项目,细化实习管理制度,实现实习过程的良好对接。由于明确了“经济分析”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项目都紧密围绕该目标展开,在课程组责任人、学生专业协会、实习管理等制度保障下,经济学专业建设从课程到实验、实训、实践具有较强的一体性。

三、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本校经济学专业建设过程中,一直强调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先后成立了“人口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院”,陆续承接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在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企业市场研究等领域展开了大量合作。通过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逐步带动学生参与到项目运作中,使学生接触第一线的经济分析实践。同时,随着承接项目增多,本专业师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能力提升,对企业吸引力增强,对接的企业数量及种类逐步扩展,校企双方合作动力提升,企业不再停留在“提供学生实践应用平台”的角色上,双方未来就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流程管理方面的合作将增强。不过也要注意,在吸引企事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时,要做到“合适、合格”,一方面,紧密围绕应用经济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合适、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另一方面,合作企业所属行业应当具有“先进性”、“前瞻性”,把关企业层次,筛选企业合格。

参考文献:

[1]吴重涵.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知识劳动的性质与内涵建设[J].社会科学战线,2015,(10):232-238.

[2]王丙毅.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6):36-40.

[3]张烨.德国双元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巴符州双元制大学为例[J].比较研究,2018,(2):171-176.

[4]田涛.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构建[J].特区经济,2016,(1):68-70.

作者:潘曦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2:

创新创业导向下云南省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作为教育部2010年的工作要点,创新创业教育是全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高等职业院校应面向市场需求,立足岗位职责,强调素质教育,突出能力本位,贯彻创新理念,以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职责所在。因此,各院校应该从树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准确定位高职院校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完善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方式、组建创新创业型专兼职师资团队、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生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具备创新创业理念的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云南高职院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为教育部2010年的工作要点,创新创业教育是全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扩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同时也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迫切要求。当今社会对多元化创新人才的需求,使得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上必须改革,从而满足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经济学专业在我国现有的十二类学科门类中占据主要位置,经济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高低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出现及相关内涵

1、创新创业教育的出现及确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全新概念。我国在1991年就已经在国家教委原基础教育司的牵头组织下,在六省市开展了试点研究。而随后在1998年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召开的会议中,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两个文件中,都将培养学生创业技能及创业精神设定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自此,创业创新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推广,并成为全世界各所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1]。

2、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创造性和创新性教育,其本质是创新,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它是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发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而诞生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2]。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隨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与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全球第一,为了满足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得有了迅猛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高职院校在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无特色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出现了雷同的现象,无论何种层次、何种类型的院校,在经济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上,都大同小异,无法体现不同院校的特色。以云南省高职院校为例,无论是建筑类院校、农林类院校还是商业类学校,在经济学课程名称、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有相当高的相似性,丝毫体现不出不同种类学校的特色,同时也无法在课程体系中起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2.经济学课程教授中偏重于理论知识

我国高职院校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中,理论基础知识占据了大部分的课程安排,忽略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甚至在一些授课教师的认知中,都认为经济学专业课程就是理论知识的传输,实践是学生走进社会的学习,而不是在学校里。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使得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而只有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才会有专业实习的安排。而毕业来临学生就业的压力,又使得仅有的专业实习流于形式,形同虚设。长时间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学习兴趣。重理论,轻实践成为了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致命缺陷[3]。

3.经济学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

在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没有走出校门,对企业的实际操作并不熟悉,对企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有限,在给学生授课时基本属于照本宣科,教授相对乏味的理论知识。

4、在经济学教学中没有融入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更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正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所以说,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与我国素质教育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提出至今已有20余年,但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基本看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影子,突出表现在两点:一是在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同时也没有相关课程规划;二是,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几乎没有教授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相关的教材[4]。因为没有创新创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担任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没有受过想过专业培训及学习,因此,在经济学专业中,无法起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学生的教学目标。作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省份,云南省高职院校中,在经济学专业教授创新创业教育的科班出身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三、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理念经济学专业人才的模式

1、高职院校应重新构建经济学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其中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理念的经济学专业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应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要在现有的基础课程中加入创业相关课程,比如创业法律、创业财务、创业管理等课程,让学生可以掌握创业相关的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创业精神。其次,高职院校在教授学生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和传授学生创业创新精神相结合,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填鸭式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利用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优势,通过增加创业案例分析、创业企划设计以及举办创业模拟大赛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想象力自由发挥。教师也可通过场景式的互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并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将创新创业思维灌输给学生[5]。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省份,云南省积极响应国家教委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号召,在全省各大高职院校范围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于2011年起每年举办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比赛,从而大幅提高了本省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2.高职院校应加强对经济学专业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最大的缺陷是空有理论知识,而动手实践能力弱,高学历低能力的学生比比皆是。因此高职院校应把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经济学创新创业专业,进行对学生创业进行专业教育,另外要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室等方式,积极为学生提供和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的合作

高职院校在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应积极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尤其是与当地的高新技术园区共同建立创业科技园,在创业园中设立相应的创业教育机构,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并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科技社团,并派出专业教师进行管理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创业的咨询。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具备创新创业理念的经济学专业学生,离不开与社会相关企业的密切合作。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通过和企业合作,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取得学校与企业的双赢。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尤其是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应更加重视与企业的合作,校企联动,互相扶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与利益共享。学校将学生的实践实验室放进企业中,让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实际训练和培养,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让学生进行创新学习。高职院校除了让学生“走出去”积极参加企业实践学习之外,同时也应将相关的企业家“请进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企业家也可以将学生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想法带出校园,进入企业中予以实践,真正将创新创业理念落實于实践中。为实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实现校园与企业的有机融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应积极推行“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6]。

云南省除了拥有著名的西双版纳、大理、丽江古城等旅游资源外,也有着诸如红塔集团、云南同业、红云红河、昆钢、锡业集团等著名企业,因此,云南省高职院校应利用地方优势,通过与企业的通力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理念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中,对于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理念的专业人才还存在着相当的不足之处,不但教育模式毫无特色,而且只重视理论教育,疏忽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利于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培养。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应重新构建经济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于教学中,在校内,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以及创业实验室,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外,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地方高新开发区,尤其是与地方相关企业的通力合作,实现校企联动、资源共享、互相扶持,共同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150

[2]杨晓莉.“互联网+”高职院校创业驱动策略[J].职教论坛,2017,661(09):36-39.

[3]任海华,赵晓玲.创业创新视域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6,30(1):47-51.

[4]贾彦峰;李月云;刘来霞;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不足及其改进——基于安徽省6所高校调研[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年02期55-56

作者简介:罗晓艳,女,彝族,籍贯云南省镇康县,1982.11,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云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方向

作者:罗晓艳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3: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思考

摘 要:新技術革命推动下的人工智能将引发科技的重大变革,并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传统的经济学思想框架和知识谱系难以解释人工智能时代的快速变化,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对经济学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依据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加快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教育;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随着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人工智能的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培育,我国也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的引擎。

1.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人工智能是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时代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时代。主要体现在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医疗、智能服务等。

一是人工智能时代生产方式将会发生大的变革。人工智能的发展虽不改变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但是提高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将“人工智能+制造业”逐步体现在产品制造流程中,使传统的生产制造及管理流程实现智能化改造。信息技术驱使劳动力离开了生产过程,降低了商品的市场价格,毁坏了一些利润模型,并且制造了一代心理上倾向于免费物品的消费者[1]。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制造业生产理念的变化,促进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加快制造业智能化的规模化投入,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是人工智能时代生产效率将会发生大的提高。人工智能把网络、数据、计算系统化和集成化之后,可以大大降低信息成本、交易成本、谈判成本等,通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效率。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将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推动下更多的企业加入智能制造产业化进程中。在智能制造产品商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的基础上,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发展的效率将会提高,速度将会更快,经济发展规模将会更大。与此同时还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新增长点的不断壮大将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

三是人工智能时代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会发生大的变革。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化机器的大范围、大规模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渗透,使得经济运行和产业发展中出现从事简单劳动的员工逐渐被代替的风险,人工智能也会使许多行业出现以机器替代劳动力的现象。由于人工智能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改进,物质产品会极大地丰富起来,人们的闲暇时间会增多,生活质量会进一步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服务等方面产品的需求将会增长,无论是生产服务业,还是生活服务业都会得到巨大发展,第三产业会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新的就业增长渠道。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上更多的要求劳动力与就业者要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更需要人工智能时代的互补性劳动力,而非替代性劳动力。

2.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的发展

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典经济学是农业文明的结晶,新古典经济学是工业文明的结晶[2]。信息文明时代需要超越现有的经济学,因为传统的经济学思想框架和知识谱系难以解释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变化。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

人工智能对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智能产业作为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加快经济学结构的升级。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会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高水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其对生产力水平提升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所形成的新的经济现象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对经济学提出的要求也就更高。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问题、新现象,需要经济学重新构建经济模型,提出新经济理论,在解释人工智能时代新经济现象的同时,还要对实际经济运行给予指导。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大数据等经济新形态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转变,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递减发生改变,形成了规模报酬递增机制。与此同时,经济学不仅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更要解决新资源的创造问题。

人工智能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工具。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技术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运用,将会产生许多新的值得研究的经济现象,这些现象可以为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事实、新的素材和新的材料。不仅如此,人工智能作为新的分析工具可以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运用到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经济学模型的构建、经济学理论经验证明中去,还可以运用人工智能的逻辑思维进行经济问题的解决,通过人工智能工具推动经济学研究,加快经济学知识的积累,提高经济学知识积累水平。在经济学理论的经验验证中,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大数据的挖掘、采集和运用,通过海量的数据为经济学研究的验证提供支撑,进一步增强经济学研究的实证性和科学性。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在人工智能时代,经济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经济学中的绝对化、教条化和简单化的弊端日益显现,需要从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特征入手,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一是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已经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会通过促进知识组合使经济显著增长,特别是知识增长的瓶颈被打破,将会形成经济超常规发展的“经济奇点”[3]。二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生产力。人工智能时代的生产力不同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力,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力主要强调生产力的要素和数量,而人工智能时代的生产力主要强调组合生产力和生产力的质量,人工智能时代出现的新生产力现象和发展水平需要经济学进行研究。三是人工智能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人工智能会使市场集中,使得垄断的力量加强,引发新的垄断竞争关系,需要政府采取新的方式来进行宏观调控。总之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需要面对新的现实问题,进行经济理论的创新。

二、人工智能時代经济发展的变化对经济学人才的新要求

人工智能是以数学、统计学、系统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其内涵丰富,涉及的领域也较为繁杂。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学专业型人才,而是跨学科的复合型经济学创新人才。同时人工智能时代要求经济学专业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互补品,而不是替代品。因此人工智能时代对经济学人才的新要求体现在:

一是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知识。在未来的人工智能环境下,经济运行与发展将需要与大量的智能体进行交流合作,这就要求经济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掌握与智能体进行交流合作的知识与能力。因而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域下进行。从目前的知识结构来看,编程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在智能化时代的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经济学人才也应该掌握一些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知识,比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学习等。

二是提升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不仅是知识本身,更是思维范式的转变。一方面要通过深度学习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理解,为此需要从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出发,引导学生构建基本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广度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的工具。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获取、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经济学专业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实现“人工智能+经济学”,对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能力,以培养学生对经济运行把握和预测的能力。

三是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最大的特征是“快速”和“变化”,为了适应“快速”和“变化”,就需要培养不断学习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升级,资源整合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大,可以替代的工作边界也将逐渐拓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人力岗位要求将不断升级,从而提升岗位的附加值。对于经济学专业的人才来说,要想完成岗位升级,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培养不断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使用智能体的能力。

三、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

在人工智能时代,深度学习帮助我们做海量无效信息的筛选和有用信息的重组,从而给人们提供更加高效的决策建议和更加智慧化的行为指引,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活动目标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教育的知识传播平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强化。人工智能时代学生深度思考、问题识别、逻辑推理等高层次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背诵等低层次认知能力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因此,需要依据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促进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

1.需要将“人工智能+双创教育”纳入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去

人工智能时代的经济学人才培养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把“人工智能+双创教育”的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在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激发起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和活力:一是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针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体系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业化运用的客观需要,以及“人工智能+双创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加深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实及其趋势的了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在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

求;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将面对许多复杂的经济问题,依据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强化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需要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思维和知识系统结构的再创造。通过知识系统结构再造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思维逻辑。

2.改革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产业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改革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从灌输式转变为交互式,从单向知识传递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更加强调了学生的核心地位,这一时代的人才培养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加强个性化教育。二是建立开放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人工智能时代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紧跟世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建立开放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以新型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智能化的手段使学生在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的同时掌握基本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逐步成长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复合型经济学人才。三是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经济学+数学+计算机技术+统计学+人工智能+”等的综合知识结构,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敏感性、宽广的视野和战略的高度。

3.形成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应该是人的学习能力、机器学习能力、深度学习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共融共生的阶段,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形成经济学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一是人工智能技术要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走向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为主,促使学生基于深度理解的学习,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面向经济运行。二是人工智能技术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在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应用,给传统教育模式中的知识传播方式带来了挑战,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学习得到尊重。人工智能技术会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这不是学生也不是教育工作者可以阻挡的一个趋势[4]。为此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要转变观念,确立在全面基础上有个性发展的新价值观,研究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特长的发展。三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方式,拓展教学范围、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4.形成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一是打造专业品牌特色。立足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以突出时代特色,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突出专业交叉,发掘经济学专业的新优势,提升整体水平,加强人工智能时代专业品牌特色建设,实现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色。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为本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作为新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色。

5.完善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要素体系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要培养学生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为主要内容的高阶思维能力,具有好奇心、想象力与创新思维的创新能力。为此,需要完善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要素体系:一是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主体。教师首先要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互补者,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的知识量与教学经验,而且要适应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掌握人工智能知识、技术及其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二是调整课程结构、增加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并在经济学教育教学之中形成“人工智能+經济学”的课程结构。三是实现教学重心转移。重视人工智能时代对复杂经济现象认识能力提升的教育,重视对经济学专业学生信息加工、数据处理、预测模拟、分析结合、逻辑推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思维教育为主,突出对学生计算思维、设计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四是优化教学环境。按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方式的要求优化教学环境,教学资源要增加智能化的场景与设备,突出实验教学,加强数据处理、信息加工、预测模拟等方面的实验教学环节。

6.完善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保障条件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需要完善相应的保障条件:一是要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特色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中加入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类型的课程,在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中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类的相关内容,并进行师资培训。二是加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支撑体系建设,夯实人工智能时代专业建设的基本条件,建设好创新实践基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三是完善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技术支撑。推进人工智能专业与经济学专业和课程建设中的信息系统协同建设,加强经济学教学研究的仿真和模拟,完善智能化的经济学教学基础设施,提高经济学研究的仿真、模拟和预测水平。四是强化制度保障。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设,为人工智能时代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制度规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保罗·梅森.新经济的逻辑[M].熊海虹,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179.

[2]布莱恩·阿瑟.复杂经济学[M].贾拥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1.

[3]蒋南平.人工智能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映射及其政策价值[J].人文杂志,2019(2).

[4]郑南宁.面对人工智能挑战 人才培养的下一步该如何走[J].中国大学教学,2019(2).

[责任编辑:周 杨]

作者:任保平

上一篇:化工实训类机械设计论文下一篇:临床医学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