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企业内部市场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公路运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货运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企业规模多、小、散、弱等问题,影响行业市场绩效,制约自身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国营企业内部市场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营企业内部市场管理论文 篇1:

陈云“鸟笼经济”理论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启示

摘  要:“鸟笼经济”源于陈云同志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思考,其内在蕴含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体现“大集中、小分散”的建设原则以及辩证发展的改革方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推动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二者辩证关系,灵活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鸟笼之说”  全面深化改革  计划经济  市场调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國改革开放是全面与渐进相结合,基本经验是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试点先行,进而保证改革开放顺利推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国家治理的显著优势时,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原因总结为“两主体、两多种、一结合”,重点是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有效地规避了多种经济风险,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注重经验的总结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鸟笼经济”作为陈云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重要论述,其内涵是陈云建国初期提出的“三主体、三补充”的重要发展,标志着陈云对计划与市场二者辩证关系理解的深入发展。全面理解陈云“鸟笼经济”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丰富内涵,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鸟笼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一)“鸟笼经济”理论三重意蕴

“鸟”“笼”之喻的涵义是以灵活的方式处理经济问题。陈云曾于1982年三次用“鸟”与“笼”的关系来比喻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的辩证关系,并对“鸟·笼”的内涵作了系统阐述。陈云强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好比“笼”与“鸟”,既要充分发挥计划指导经济建设的作用,又要充分利用市场活跃经济。我们应将该理论置于陈云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体系之中,结合时代发展挖掘其内含的思想意蕴。

1.以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为根本目的

计划与市场之争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鸟笼经济”的提出基于陈云对马恩经典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解读,即社会主义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理论。陈云也说,“计划工作的规则: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思想来之于马克思。”同时,“鸟”“笼”之喻具有特定时代背景,实由现实问题倒逼促成。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引入国家经济建设之中,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盲目抛弃原有的计划体制约束无异于“休克疗法”,急于求成的做法极为有害。此外,“鸟笼之说”符合党的十二大精神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方针。一方面,由于中央领导层对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尚未进行清晰地阐述,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早已深入人心,为缓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障碍,“鸟笼之说”可用温和的方式维护计划体制的良好秩序,确保通货膨胀不至冲垮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因改革开放而涌入的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大有泛滥的态势,社会出现了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声音,为了坚定改革的正确方向,陈云再次强调必须用“笼子”来约束市场经济 ,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

2.以“大集中,小分散”的理念为根本原则

“鸟笼之说”论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如何正确处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计划与市场二者的关系问题作为陈云统筹经济建设的核心概念,是“大集中、小分散”的主要内容,大集中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有本质的不同;小分散则区别于高度集中、僵化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

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涌现,出现全盘否定计划经济、企图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错误主张,其实质是要瓦解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陈云一贯以科学态度对待他国经济建设经验,适者吸收,悖者避之。如前苏联认为社会主义只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形式的公有制,陈云在延安时期则支持一切有利于发展边区经济的公营、私营及合营经济形式,且对合作社予以减税优待。此外,陈云也十分注重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在陈云看来,小计划促使资本主义企业效益不断提升,而其危机则源于未能将大计划运用于整个经济社会。“《资本论》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是无政府状态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与生产关系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在三大改造之际,陈云提出“要把市场搞活,以适应人民需要”,明确“今后,计划统制计划度要改变,来一个‘大计划’(指钢铁、棉纱等),‘小自由’(指小工业、手工业)”。他从农村市场管理入手,通过放宽农村市场管理、改进国营与商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的方式活跃城乡经济交流。改革开放之后,各地盲目建设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影响国家长远发展。他提醒人们“只有搞好宏观控制,才有利于搞活微观,做到活而不乱”。陈云强调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是最快的发展,指出经济发展必须稳步前进,避免基础建设战线拉得太长,基建投资超过国家财力物力情况的发生。他以农业经济建设为例,明确阐述了在推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也应注重对农业的指导性计划,指出“不这样做,八亿农民的所谓自由,就会冲垮国家计划,农民只能在国家计划范围内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民的长远利益,国家才能搞经济建设。”

纵观陈云在组织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辉煌历程,其始终强调的建设原则即灵活务实地处理“集中”与“分散”二者的微妙关系,在反复比较与大胆求证中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3.以辩证、系统发展的哲学原理为指导思想

在“鸟笼经济”提出的三十余年里,中国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哲学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鸟笼经济”体现了陈云对“两点论”“重点论”“矛盾论”等哲学思想的娴熟运用。陈云虽强调计划与市场有效结合才能确保经济稳定发展,但是他认为在不同条件下,计划和市场的重要性及作用点不同。其一,“鸟笼之说”体现了“两点论”思想,突破了将社会主义等同于计划经济的思维惯势。陈云先后提出“三主体、三补充”“经济建设可能是计划与市场比重同时增加”“市场调节在国家指导下可跨省跨地区或跨洲际”的思想,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思想先导作用。其二,以计划之“笼”限制市场之“鸟”体现了“重点论”思想。这种兼顾社会主义原则又注重统筹全局的思想,源于其对经济建设中主、次矛盾的深刻认识。在原则上,陈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遵循“有计划按比例”,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重工业优先的迫切需求、资源匮乏、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及利率调节受限的现实境况迫使计划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唯一选择。在经济建设中,陈云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企业管理内部,陈云提议扩大企业主管人员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减少指令性指标;对国家计划周期、计划编制程序删繁就简;给予地方更大的机动财力;提出经济建设要“两条腿走路”,强调部分商品可以实行凭证分配,部分商品则应使用钞票进行交换。

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能使我国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市场调节所产生的盲目性,同时发挥价值规律、市场自发调节的作用,活跃微观经济,使之适应社会市场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二)辩证看待“鸟笼经济”的历史意义

陈云“鸟笼经济”理论明确市场经济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内部所实行的一种新的体制,即“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它打破了将市场经济与私有制及资本主义等同的传统思维,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鸟笼之说”思想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新自由主义使经济私有化思潮甚嚣尘上,部分不怀好意者主张全盘私有化意图“弃笼放鸟”,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必须认识其思想背后的谬误性和危害性,以系统、发展的方法论思想为指导,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一)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经济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存在的。历史来看,苏联解体时实行全盘私有,结果是经济全面倒退,社会动荡。“再如资本主义国家教训,阿根廷在西方支持下搞经济私有化改革,结果国民经济严重衰退,贫困率由私有化前的7.7%增至30%,失业率超过20%。”现实来看,私有化导致权力寻租、损公肥私的丑恶现象大行其道,“资本逻辑”卷土重来。历史和现实表明,依循西方资本逻辑推行经济私有化是有害且行不通的。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上层建筑须符合经济基础的论断,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强大的政府宏观调控及国有企业雄厚的经济实力,确保了大规模社会基础建设和维持国计民生发展大计得以有效推进,成就了“中国奇迹”。习近平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我们应打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二元对立的狭隘观念,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有利机制,为加快构建适宜我国发展阶段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制,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二)正确处理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辩证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濟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心,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强调:我国经济建设要充分运用辩证法思维,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毫无疑问,中国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一个市场作用不断扩大的历史过程,但绝不是一个政府不断‘退出’从而市场不断替代政府的单边过程。”“鸟笼经济”理论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其最初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良好秩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四十年的历史,就是一段辩证处理计划(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二者关系的历史,它坚定不移地突出“中国特色”,同时不断超越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并以傲人的成绩证明了这条道路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新常态的背景下,要实现经济的稳健发展,必须深刻把握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找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动态平衡点,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法律手段、计划手段等调控手段,实现政府对市场的有效控制。同时,积极探索政府和市场优势互补的最佳方式,分清市场中性和资本逐利二者之间的区别,将资本关进国家宏观调控的“笼子”中,使其服从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实现共同富裕。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方法论指导

习近平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首先,应坚持发展的观点。以发展为中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深化政治、文化、生态及党的建设联合互动,实现各领域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其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应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改革奠定物质基础。最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正确认识“中国道路”与“华盛顿模式”的区别,坚持正确的改革思路,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境界;必须辩证认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坚持政府宏观管大局、市场调节促微观,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合理认识“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之间的关系,坚持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继续迈进。

参考文献:

[1]朱佳木.陈云年谱(1905—1995)(下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陈云文选(第1-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编辑.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陈云文集(第3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陈云传(上)(下)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傅高义. 邓小平时代[M]. 北京:三联书店,2013.

[8] 蔡天新. 对陈云“鸟笼经济”说的再认识[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学版),2009,(5).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13-11-16(1).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作者:尹小恩

国营企业内部市场管理论文 篇2:

公路货物运输业的市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公路运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货运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企业规模多、小、散、弱等问题,影响行业市场绩效,制约自身发展。为探究公路货运业市场效率及产出情况,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公路貨运业的营运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公路货运业的效率在稳步增长,但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在组织结构、管理层面和规模经济方面均对产出绩效造成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公路货运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强大的市场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机制和持续促进规模经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促进我国公路货运业市场趋向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数据包络法;公路货运业;市场绩效;规模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1.170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运输需求持续增加,公路网的完善拉动了公路运输能力迅速上升,为公路货运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统计数据,至2020年年末,我国营业性货运车辆实现累计货物运输总量342.64亿吨,货物周转量60171.85亿吨千米。随着公路货物运输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业内营业从业人员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只是中小型运输个体占据较大比例,规模性主体很少,网络经济无法实现,造成规模经济低下和市场不集中的现象。为了探究公路货运业运行的效率以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在叙述产业组织理论及市场绩效发展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数据包络法对近十年间公路货运产业进行分析,借助DEAP2.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测算其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根据总体效率评估的结论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分析。

1 产业组织理论

市场绩效是产业组织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最终经济成果。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以下阶段。首要是哈佛学派构建了SCP范式,该学派认为寡头市场很容易形成寡占的市场行为,从而造成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状态,最终影响市场绩效。市场结构是哈佛学派的研究核心,他们还关注产业政策的影响及相关问题,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企业之间充满竞争力,那么即使市场趋于寡占的市场行为都会被阻止。而哈佛学派青睐竞争机制在自由市场中的自由发挥,该学派认为SCP范式中彼此之间应该是相互影响的,市场绩效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效率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的变动不一定影响市场绩效,而是在此种情况下保证一定的市场绩效或产出,这是因为绩效水平并不是绝对由垄断因素影响,而是效率和成本等综合因素造成的。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关注重点是市场行为,他们反对反垄断及相关政策而支持完全自由的市场。该理论认为影响企业规模状况的因素包括外部市场交易与内部管理的相关费用。就企业内部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而言,内部组织的合理程度和市场组织效率是较为关键的影响因子。

经过上述分析,三个学派对于市场绩效都有其各自的侧重点。其中哈佛学派重视实证研究,关注市场结构,在SCP三个因素中把市场结构作为影响市场绩效最关键的因素。芝加哥学派则最强调市场绩效,该学派认为只要能保持较高水平的市场绩效或产出,就不必过分关注市场结构处于何种状态。简言之,只要产出水平达到理想状态,市场即为有效。而新产业组织理论则更重视市场行为的探讨,认为对企业效率来说市场行为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1-3]。

2 研究方法

在公路货运行业中,影响市场绩效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集中反映了市场运作效率的高低与社会资源是否合理配置的情况。本节以公路货运2009—2020年经营情况为基础数据,采用DEA模型对该行业的绩效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将遵循目的性、简洁性、关联性和可获得性等原则[4],目的性是指在选取指标时,事先明确评价的目的;简洁性是指在保证目的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目标的选择数量;关联性是指在选取指标时,应具备必要的逻辑性与相关性;可获得性是指在获取指标时,需要考虑数据获取是否可以正确渠道获得。在秉持上述原则下,最终选取指标如下:输入指标包括公路里程数与货运车辆数;输出指标为货物周转量。公路里程数是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总里程数,体现了我国路网的可达性,是公路货运发展的依托;货运车辆数是指从事经营性公路货运的车辆数目,体现了货运业的运输规模大小;货物周转量是指运输货物数量与距离的积,该指标既包含了运输数量,也囊括了运输距离,能够更好的反映运输生产绩效。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本节将采用国家统计局2009—2020年相关选取指标,借助DEAP2.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得出公路货运业近十年来的效率值,其三方面效率值如图1所示。

根据图1可以看出,我国公路货运业在2018年、2019年两年内三方面的效率达到1,表明这两年投入要素均达到了最优状态,也意味着所投入的要素均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关于纯技术效率值,在2009年、2012年两年内达到1,表明我国投入的资源使用有效,规模无效成为制约综合效率有效的关键因素。实际生产规模同最优规模之间的差距体现为规模效率,自2009年开始,规模效率方面的数值保持增加,甚至高于纯技术效率值,这表明公路货运业逐渐向最有规模靠近,但是在此情况下综合效率值偏低的原因则是纯技术效率值所导致的。纯技术效率即投入要素与生产结果的比值,如果数值偏低则表明所投入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通过上表还能得出2017年以前规模报酬一直呈现递增态势,这表明货运产业可以考虑扩大规模;但到2020年,在经过最优效率之后,规模报酬呈现递减趋势,应适当缩减规模,以在不同情况下均推进具体效率的提升。

对于所涉及的三方面数值,整体来看都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纯技术效率在2012—2017年间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在2018年、2019年重新达到最大值后又下降;规模效率在2010年开始迅猛增长,而后有轻微下跌,在2018年重新达到峰值;综合技术效率从2011年之后开始大幅增长,有轻微下降之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公路货运效率的提升,受到了规模及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国内公路货运业的效率值不断提高,其中技术的进步对其提升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从综合效率来看,货运业正在逐步规模化与集约化,说明公路货运业的效率尚且达到较优状态。

4 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公路货运在市场绩效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还尚存组织结构、管理层面、规模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本节将从这三个方面开展论述分析。

4.1 组织结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运输市场逐步放开,打破了公路运输业垄断市场的局面。随着公路货运业进入门槛的不断下降,大批小型企业甚至是个体营业户不断涌入市场,从而降低了整个市场的集中度,也进一步加剧了激烈的竞争。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外公路运输行业经营者开始逐步涉足中国市场,从而更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在此情况下,各个企业纷纷采取相应的政策应对外部变化,例如价格策略或产品差异等非价格竞争策略,进一步降低了行业组织化水平,还导致组织结构的继续分散。目前我国公路货运企业因进退壁垒较小而形成较多且分散的现状,运输产品差异化较小、运输服务基本相似导致市场集中度较小,同时缺乏相应的市场组织,使得整个市场结构处于比较低的层次。目前我国公路货运行业的规模绩效相对来说比较差且较难改善。从公路运输业发展过程来看,某些发达国家都比较关注完善的市场组织结构,促使其由分散型朝向集约型发展。因为我国运输市场组织结构的不规范以及缺失限制了产业市场绩效的提升,应积极汲取相关经验,仿照发展模式,优化创新出适合我国发展现状的措施,实现货运业的市场组织架构的优化,促使国内该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公路货运业的服务质量及效率[5-6]。

4.2 管理因素

行业监管模式的好坏与领导者决策是否有效是影响综合技术效率大小的重要因素,近十年来,公路货运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是0.897,可以看出市场效率并非处于较低水平,其缺陷主要存在于对行业的监管组织。管理水平挂钩产业的发展,两者息息相关,反映到我国公路货运行业来看,其表现为较低的公路运输业管理水平,钳制了公路货运业的发展与市场组织的建立。市场管理所需的监督很难从我国尚未完全建立的公路货运市场组织及不完善的制度中得到全面保障。受到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限制,大量非法营运现象流窜于市,他们不顾及交通安全与法规制度而采取超载运输谋求最大利润,导致市场货运价格偏低走势,从而导致运输市场秩序紊乱以及不合理的竞争。在信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之时,我国刚刚建成的货运需求信息系统初步打通了运输信息闭塞,完成了信息化管理从无到有的转变。虽然信息化逐步渗透于公路货运行业,我国公路货运企业具有小而散的特点,一些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没有相关机构进行正式组织管理,致使管理松散和货运效率较低。为了公路货运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市场的繁荣稳定,因此必须采取考虑方向性的定价策略和建立稳定信息化的市场组织结构[7-9]。

4.3 规模经济因素

公路货运业效率值运算结果表明,我国近十年公路货运业的平均规模效率值高达0.942,可以看出我国公路货运业的规模经济较为突出。因为我国公路货运业门槛较低,大量经营者的涉入,造成了市场存在大量小型企业甚至个体户经营者,导致市场集中度较低,最终体现在规模经济值较低,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导致大量货运资源的损耗浪费。同时运输成本的上升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大部分货运业经营者由于受到市场竞争压力,被迫选择降低运输价格,从而导致恶性竞争,为了使自身获利,经营者通常会采用超载的方式运营, 这样不仅不能保证运输服务的质量,还会导致大量市场资源的浪费,最终无法形成规模经济[6-10]。

5 结论

公路货物运输的发展,为货运业提供了机动性极强的“门到门”服务,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货物运输体系的健康发展。近年来,由于运输市场的逐步开放和成本的不断上涨,形成小而散、集中度低的市场结构特点,低价获取利润的恶性循环的市场行为,最终对市场绩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采用数据包络法(DEA)对我国近十年公路货运业总体效率进行评估,得出我国纯技术效率、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呈现递增趋势,其中规模效率对综合技术效率影響较大,也就意味着目前公路货运业存在着规模效率低的现象,其中表现在管理不足、无市场组织和未合理利用网络经济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杨萌.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公路货物运输业组织结构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12.

[2]李丹,吴祖宏. 产业组织理论渊源、主要流派及新发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5(3): 48-55.

[3]王姚瑶.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辽宁经济, 2009(7): 56.

[4]武聪聪.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铁路运输市场绩效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6.

[5]马银波,郭明雅,李晓明. 道路货运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6): 81-85.

[6]陈队永. 道路货物运输业的市场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以山西省道路货运业为例[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04(2): 58-60.

[7]张扬. 我国公路货物运输业市场绩效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15.

[8]张磊. 道路运输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08.

[9]童燕. 中国公路货物运输产业的市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财经界, 2010(12): 74-78.

[10]王萌菲. 基于SCP范式的高速公路产业市场绩效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16.

[作者简介]王睿(199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作者:王睿

国营企业内部市场管理论文 篇3:

浅析E—HR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如今,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都逐渐的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也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对你E-HR也已成为现在我国各大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主要的手段。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E-HR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我国市场经济也逐渐的融入到了世界经济的体制中,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发展方向的不断扩大,人们在市场竞争中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压力,因此各企业就开始注重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可由于在也传统的管理方法存在的许多弊端,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灵活,在遇到突发事件有着极其快速的反应。而E-HR的出现恰好解决了传统人流资源管理的出现的问题,有效的推动了企业经济的发展。

一、E-HR的概念和背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人提出过把计算机技术应有到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在全球还尚未普及,而且网络信息技术在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很少有人和应用它,因此这样的想法就逐渐的被人们所推迟。直到20是9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对计算机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因此网络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开始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事业中,但是由于这种网络化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主要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收集和维护工作,而且由于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许多问题。因此也开始被人们淘汰。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也逐渐的开始对企业的电子化人力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向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方位进行发展。目前,E-HR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并在市场竞争和市场管理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E-HR其实就是电子化人力资源的简称,是指把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在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对其有关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处理,已达到人力资源贡献和相关技术方案的整合。我们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条件,再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为目标。因此,我们在企业的发展中,一定要重视这两个方面,从而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到良好的发展。E-HR的"e"体现在三个方面:

1.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化与自动化。"e"把有关人力资源的分散信息集中化并进行分析,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全面自动化,与企业内部的其他系统进行匹配。

2.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BTOB(即商对商)。企业的人力管理者能够有效利用外界的资源,并与之进行交易,比如获得人才网站、高级人才调查公司、薪酬咨询公司、福利设计公司、劳动事务代理公司、人才评价公司、培训公司等HR服务南的电子商务服务。

3.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BTOC(商对客户)。让员工和部门经理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现HR部门视员工为内部顾客的思想,建立员工自助服务平台,开辟全新的沟通渠道,充分达到互动和人文管理。

二、e-HR应用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状

1.大部分企业对e-HR存在着错误认识。关于e-HR的实际内涵,大部分企业普通一知半解,甚至存在着许多谬误和迷惑,建立e-HR所需要的硬件、软件、内外部服务网络累加起来,还不是e-HR的全部,在e-HR的管理过程中,懂得整合硬件、软件及内外部服务网络资源并善于使用这些资源为管理所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否则再好的资源也只会被白白地浪费,这样e-HR不但不能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反而会无形中增加企业的负担。

对于e-HR究竟能对企业的运作起多大作用,外界媒体普通有一种误导的、夸大的宣传,认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实行e-HR就会落伍,把e-HR看作一服万事无不能的"灵药"。这种不负责任的宣传必然会使e-HR建设走上弯路,不健康地发展。实际上e-HR对于企业而言应该是一副补药而不是救药,如果企业由于管理方面的问题濒临倒闭,就得从整体的管理角度进行治理,此时即使e-HR做得再好对企业的发展也是于事无补。

2.网络应用仍不普及,不利于e-HR在大范围内推广。尽管现在人们常常感叹:网络已经覆盖了我们的生活,但实际调查结果表明网络应用在国内仍不普及,即使是在网络技术最发达的沿海及中心城市,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单机文字处理的基础上。由于很多企业并没有为员工提供配套的网络环境,使e-HR缺乏深度和持续发展的建立条件。

3.企业人员不熟悉办公自动化应用,影响了e-HR的使用效果。在e-HR的工作模式下,要求企业员工具备一定的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办公自动化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提高,例如很多企业成立了信息中心,购置了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但就全国而言,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员工的实际应用水平相当有限。一方面部分企业员工固守传统的办公模式而对e-HR采取抵制态度,使e-HR的推行速度十分缓慢;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员工不熟悉办公自动化应用,致使e-HR工作流程出现断链现象,从而影响了e-HR的办公效率。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E-HR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比较系统化的整理,而且有利于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但是,这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中也很大一部分是人为的因素,而且现在有许多软件厂商和管理咨询公司都这对其进行大量的开发,这也大幅度的加大了市场的竞争压力。因此,在我国E-HR的发展道路也逐渐的变得狭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开始放弃这项新型的技术,在以后的我们相信,这项新型的电子与管理于一体的技术将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作者:张颖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教育论文下一篇:新闻专业教育创新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