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学前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桂北民间音乐的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桂北地区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代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其不仅反映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内容,而且意义深远,内涵丰富,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接触和了解民间音乐,对于建立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和音乐素养,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特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民间音乐学前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间音乐学前教育论文 篇1: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与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接初探

摘  要:民间音乐文化是我国灿烂历史文化中一项极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但在近年来却呈现出一种"断流"的风险,音乐受众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熏陶,对推进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起着有效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三大音乐教学方法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始终秉承“本土化”的原则,并凭借其反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其在现代音乐教育改革中的应用日趋普遍。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和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有效对接,也成为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从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基本概念着手,重点对两者的完美对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对后期的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教育有所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传统民间音乐;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接

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经岁月的积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但在近年来,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却出现了断流,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通过定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旨在更好地改善这一现状,但我国民间音乐受众老龄化问题依然是一项不可小觑的重要问题,传统民间音乐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基于当前民间音乐文化的尴尬处境,在学前教育阶段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嵌入也就成为一项尤为迫切的课题。

一、学前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世界上所公认的三大有效教学法之一,凭借其诸多优势也深得教育界的认可,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开来。奥尔夫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大力倡导“原本性”的教育理念,所谓“原本性”就是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实际出发,迎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的巧妙设计,改变音乐课堂单一化的唱歌教学或弹琴教学模式,融入更多的包括儿歌说白、舞蹈、律动、表演、绘画等视觉艺术,体现音乐艺术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这些丰富的艺术形式同时又紧密结合民族、地域的实际情况,彰显着显著的“本土化”音乐特色。学前音乐教育阶段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方法论,构建起了音乐教育的基本骨架。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其主要包括了动作、嗓音、器乐造型、综合课程训练四大板块,每一板块的内容都紧密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内容的制定,因此也更好地保证了音乐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一类“外来”音乐教育体系,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国各地广泛普及,关键在于其所具备的“本土化”和“民族性”特征。在新时期的幼儿音乐教育中,应积极引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并采用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作为基本素材进行精心加工,采取多元化的科学方法经幼儿诱导至一种本能化的学习状态,从而促进优秀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与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接分析

(一)学前奥尔夫音乐教学与民间音乐对接的可行性分析

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四大部分训练课程来看,其和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间歌舞音乐五大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紧密的联系,而民间音乐中的这些内容也都能够无缝地衔接至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器乐造型、动作造型以及综合训练等板块之中。如奥尔夫音乐教学主要通过让幼儿拍打身体和利用打击乐来进行音乐的合拍。在開展传统音乐教育时可借鉴此方法,甚至可以让幼儿直接使用民间乐器来进行音乐的合拍。对于一些小众的音乐,教师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只让幼儿欣赏其节奏即可。对于民间音乐而言,从本质上讲,其本身就是劳动大众一种自发的口头创作艺术,非口耳相传,也非口传心授,而这又正和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和“即兴性”的教育特点以及“讲儿童自然的引导至学习的状态”的理念达成了一种高度的契合。此外,最关键的一点,即民间音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切入也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和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对接是切实可行的。

(二)学前奥尔夫音乐教学与民间音乐对接途径及策略分析

第一,在音乐创作中,由于民间歌曲均为口头创作和口头相传,所以不会受到专业技法限制,在传唱方面也毫无难度,因此很容易在群众中流传开来。对于各方面能力正值初级发展阶段的幼儿而言,接触起来也就变得很自然、很容易。如在民歌中的小调,民间音乐的创作大多来源于生活,讲述的是日常生活,歌词充满趣味性。教师可以在选材上尽量切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需要适当地截取处理,可以是某一段的旋律、节奏,让幼儿感受民间音乐的趣味性和独特性即可。将民间音乐中最精髓的部分原汁原味地展现给儿童,实现学前奥尔夫音乐教学与民间音乐的完美对接。

其次,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动作造型板块的训练素材也可以从民间音乐中的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及民间歌曲和民间器乐中去搜集。比如包括东北秧歌、河北秧歌等在内的北方各地秧歌都可以在地理区域相对应的幼儿教育中出现。南方的采茶、花灯等艺术形式,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不仅可作为幼儿舞蹈和律动练习的重要素材,也可作为游戏和戏剧的造型基础。戏曲,作为一类比较古老的戏剧形式,其有效地集合了包括文学、舞蹈、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等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其中每一类也都可单独作为丰富的造型材料。这些都可以融入幼儿日常的活动中去。

再次,在奥尔夫的器乐造型中,诸如钟、鼓、磐等制作和使用都较为简单的打击类乐器,出现的都要早于弦乐器。对于幼儿而言,在开始接触音乐的最初阶段,开展这些乐器的教育也是明智的。

最后,对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综合训练而言,应在各造型全过程贯穿,如一个再简单的音乐活动,也会涵盖相应的嗓音造型和声势、律动及舞蹈动作等,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还可能会伴有更为复杂的乐器伴奏造型等。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如声势伴奏小组、歌曲演唱小组、舞蹈小组、表演小组等,各小组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完成一个音乐活动的演绎,以此来提升孩子的音乐能力。从另一维度来看,综合课程并不是简单地增加音乐活动的难度,而是更加关注艺术本身的综合性。音乐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其本身的各种类型也都不是相互独立发展的,而是在一种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

面对当前我国传统民间音乐日渐流失的严峻问题,注重并加强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奥尔夫教学中的渗透,实现两者的完美对接已成为当前幼儿音乐教育的迫切需求。在未来的幼儿音乐教育实践中,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推进民间音乐的全面渗透,实现民间音乐教育和学前奥尔夫教育的完美对接,从而帮助传统的民间音乐能够在广大幼儿中得以有效地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文静. 浅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15-16.

[2] 邓玉珊.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应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2):94-97.

[3] 胡爽. 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渗透[J]. 北方音乐,2020(24):140-142.

[4] 彭鹏.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03-205.

[5] 崔娅楠.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3):187-188.

[6] 白艳. 陕西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领域中的价值研究[J]. 北方音乐,2018,38(07):136-137.

[7] 王倩. 学前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与作用探究[J]. 艺术科技,2018,31(03):56.

作者:张埏薪

民间音乐学前教育论文 篇2:

学前教育视域下桂北民间音乐的传承

【摘要】桂北民间音乐的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桂北地区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代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其不仅反映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内容,而且意义深远,内涵丰富,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接触和了解民间音乐,对于建立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和音乐素养,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特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指出桂北民间音乐在学前教育阶段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学前教育中传承桂北民间音乐的措施。

【关键词】桂北地区 民間音乐 学前教育 传承

一、桂北民间音乐的多样性

桂北民间音乐主要包含桂剧、文场、彩调、山歌、平乐疍歌等,是广泛流行于桂北地区的民间传统文化。桂北民间音乐种类众多,其中,桂剧又称桂戏或者桂班戏,是广西地方戏曲之一,也是广西当地的主要剧种,该剧种采用桂林方言演唱、生动活泼、细腻贴切,演员在演出中通过面部表情与身段姿态等表达感情,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文场又称文玩子,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该剧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是一种清唱类型的曲艺形式,文场已于2008年6月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异常名录当中,是桂北地区的曲艺瑰宝。彩调同样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是由当地民间社火活动中演出的彩调歌曲发展而成,有着独特的桂北地域风情,彩调剧旋律婉转悠扬、流畅动听,深受桂北地区人民的喜爱。山歌通常有独唱、联唱、对唱等形式,其中,对唱是桂北地区山歌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对唱又称为赛歌,其对抗性和竞赛性非常强,常常令听者捧腹。平乐疍歌又称为桂江船歌,其是桂北地区代表性极强的一种民间音乐,但是,随着桂江航道的逐渐变迁,当地船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当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平乐疍歌面临着日渐稀少的境地。

二、桂北民间音乐在学前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桂北地区的学前教育管理单位有关桂北民间音乐的了解与推广工作都相对有限。当地的大部分幼儿园教材中都很少涉及桂北民间音乐,而多以音乐游戏或者儿童歌曲等为主。这就导致當地的不少幼儿园学生基本都知道《小白兔乖乖》、《两只老虎》、《茉莉花》等,但对于桂北地区的民间音乐却知之甚少。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也缺乏对桂北民间音乐的足够了解,处于想教也教不了的尴尬境地。不仅如此,一些培训机构、早教班等也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不断宣传和推广国外的音乐曲艺,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当地民间音乐的教育。这一系列因素都导致桂北地区学前教育阶段对于民间音乐的重视程度不高。

但需要说明的是,从儿童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规律来看,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中接触并了解民间音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民间音乐是当地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代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其大多能够反映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内容,且意义深远,内涵丰富,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如果能够受到民间音乐的启蒙,必然会对建立积极健康的审美观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桂北民间音乐的措施

1.提升幼儿教师的桂北民间音乐文化素养

幼儿教师是民间音乐传承的主要实施者,其对于培养幼儿的音乐喜好和音乐素养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当及提升幼儿教师对桂北民间音乐的认同感和传承责任感、使命感,建议通过交流培训、组织竞赛、民间采风等方式,来提升他们学习桂北民间音乐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了解桂北民间音乐的美,并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传承。

2.创新教学手段

幼儿园开展民间音乐传承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手段,充分结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打造一套适合桂北民间音乐传承的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体验,让幼儿在生动的学习环境中了解桂北民间音乐的特色。

3.创设本土化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一种本土化的环境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欣赏和探究欲望,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多方位、多角度地来传承桂北民间音乐,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幼儿对桂北民间音乐的审美观。比如,可以在教室的主题墙上悬挂一些彩调剧演出、山歌对唱、桂剧名角的照片,也可以在文化角里摆放一些当地的民间乐器,如扬琴、二胡、琵琶等,还可以在幼儿入园时、午休后、离园时等时间段播放一些传统的民间音乐,从而不断加深幼儿对于桂北民间音乐的认知。

4.重视社区资源的利用

桂北民间音乐拥有一大批的民间艺人,这些艺人也是其传承的宝贵资源。相关教育部门或者幼儿园可以不定期组织或者邀请部分艺人亲自到园里展示桂北民间音乐,引导幼儿了解民间音乐的丰富内涵。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园学生参观当地的民俗馆、博物馆、少儿馆、民间音乐剧团等,亲身感受桂北民间音乐的文化特色,从而培养幼儿对桂北民间音乐的认同感,并发自内心地喜欢桂北民间音乐。

参考文献:

[1]金萌.广西文场调查报告——以桂林市榕湖地区文场音乐艺术调查为例[J].大学教育,2012,01:17-18.

[2]华山,张勤.广西少数民族合唱创作与实践研究[J].大众科技,2014,10:203-206.

[3]韦伟.广西彩调中的民族文化阐发[J].黄河之声,2015,04:108-109.

作者:闫若婻

民间音乐学前教育论文 篇3:

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中传承的意义与作用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传统文化。目前我国也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逐渐融入学前教育中,使学前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富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学前教育中,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不仅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学科素养、审美能力等,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实现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幼儿从学前教育时期就接触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有利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让教育更具艺术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  民族民间音乐  传承  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能力的提升,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成为了幼儿进行义务教育之前必经的学习阶段。我国历史非常悠久,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也是其中非常珍贵的文化产物,在学前教育中将民族民间音乐加以运用,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为幼儿之后的成长奠定基础。本文是以学前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为主要内容,探析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学前民族音乐教育的实质和内涵

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制定规范的课程制度标准,有组织、有计划的以民族音乐作为媒介,丰富学前音乐教育教学。幼儿是国家的未来,针对于幼儿的教育更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因此,需要加强对学前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融入到学前教育课堂当中,让幼儿在愉悦、放松的氛围中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民族民间音乐中蕴含着很多积极、正面的思想,在我国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增强幼儿的爱国情怀,使得幼儿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全面提升幼儿的素质,这才是民族民间文化融入学前教育最为关键的含义。

二、学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学前民族音乐能够促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国疆域辽阔,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建了丰富且具备民族气息的文化传统,并形成了56个民族。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环境、气候等的差异,逐渐产生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也是民族文化思想和精髓最为直观的表现方式。民族音乐教育工作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能扩展幼儿的眼界,让幼儿感受到我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明确指出民族音乐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在传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幼儿时期无疑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幼儿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提升其对乐理知识的了解,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学前民族音乐能够提升儿童的音乐素养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民族文化和环境不仅能够为民族音乐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也能将民族理念通过音乐的形式表露出来。教师在给幼儿讲解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民族音乐知识能够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让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入和细致的了解,学习音乐知识。同时,教师也能利用民族文化创建情境,活跃班级氛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音乐教学活动当中,提升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的质量。

三、学前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一)目前学前音乐教育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重视程度不高

民族民间音乐虽然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学前教育以及学生各个教学阶段来说有着非常良好的助力作用。但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来说,学前教育中很少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使得民族民间文化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幼儿的音乐学习当中,这样的现象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不利。不管是在生活还是校园中,音乐都是幼儿较为喜欢的表达方式,但很少会听到幼儿哼唱民族歌曲或民族小调等,这也是民族音乐没有深入到学前教育的表现。我国目前学前教育选用较多的是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和鉴赏较少,严重影响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

(二)流行音乐的盛行,导致审美发生改变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人们接受信息和音乐的渠道也更为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对幼儿园的教师产生影响,同时对幼儿的影响也比较大。首先,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大部分是流行音乐,其审美和心理会产生变化,在选择教学音乐时更为偏重流行音乐,缺乏将民族民间音乐融入教学课堂的意识。民族民间音乐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但对于幼儿来说,很难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民族民间音乐所表达的实质性含义,而流行音乐歌词简单,贴合幼儿实际的生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也比较多,学习起来更为轻松。因此,很多幼儿在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时,兴趣并不高。基于此,在流行音乐的影响下,大众的審美逐渐发生了变化,容易忽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

四、学前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学期教育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将民族民间文化运用到学前教育当中,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提升幼儿综合音乐素质非常有效的方式。但就目前音乐教育实际的情况来说,大部分教师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关注程度不高,对民族民间音乐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制约。教师要明确民族民间文化的价值,加大幼儿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程度,促使幼儿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民族文化,树立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成长中较为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讲解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之前,首先自身要充分的了解,利用民族音乐资源拓展幼儿的见识,让幼儿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促进幼儿综合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民族民间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风格

在历史的发展中,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民族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鲜明的民族风格的现象。如果将民族民间音乐比喻成花园中的一颗常青树,那么各个民族就是其生长、发育的地方,这使得每个民族音乐作品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是每个艺术家音乐价值的体现,也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但是,在目前的学前教育当中,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重视程度并不够,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应该让幼儿学习流行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受众并不多,涉及的领域也很少。基于此,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尤其是地方性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幼儿没有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意识,也未曾深入了解过,自然难以传承下去。

由此可见,针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建设迫在眉睫。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年龄较小,正是培养幼儿民族意识、学习民族音乐最好的阶段。因此,学校应该注意到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结合当地民族音乐特色,将其融入到学前音乐教育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成为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者,实现中华民族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并使幼儿能够对民族民间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对民族音乐发展有帮助的人,更为有效的落实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

五、學前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方法和作用

(一)加大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

教师是幼儿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中的引导者,不仅需要具备亲和力,同时也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为能在学前教育时期融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师需要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并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更好的带领幼儿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由于目前大多数学前教育的教师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了解并不够,那么就需要学校加大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促进学前音乐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比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专业的民间音乐者进行音乐知识讲座,让学校内的教师都能接触和学习到更为专业的知识。另外,学校里的教师也可以参加培训班,增强自己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程度。学校也可以在网络上购买相应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让教师可以利用闲余时间来学习。最后,相应的奖励机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为了鼓励教师深入学习和了解民族音乐知识,学校可以制定激励制度,每个月在校内举办民族音乐活动,让幼儿上台进行展示,评选出表现优异的班级和教师进行特别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教师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形成校园文化,使校园生活的氛围良好。

(二)完善学前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课程

在目前学前教育中的音乐课程当中,缺乏相应的教学体系,从而导致音乐教学过于散漫,没有系统的规划。首先,针对这一现象,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完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课程,有规划、有顺序的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让幼儿循序渐进的学习音乐知识。

首先是民族乐器的讲解,乐器是音乐中的灵魂,也是区别不同民族歌曲的重要因素。在目前我国音乐当中,比较著名的有琴、筝、箫、笛、唢呐、二胡、琵琶、箜篌等,都是具有特色的乐器,在不同的民族歌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乐器涉及到音乐的表现手段,同时也是音乐作品中奠定基调的基本要素。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于更为深层次的乐器内容理解不了,那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民族乐器的声音,让幼儿熟悉之后进行判断,扎实幼儿的基本功,为之后的音乐学习做准备。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幼儿学习曲调较为简单、歌词容易记忆的歌曲,让幼儿对于民族音乐有初步了解,再逐渐加大难度,使幼儿音乐能力不断提升。最后,为提升幼儿对于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民族音乐教学时,加入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比如,新疆维吾尔族舞蹈优美的肢体语言)。教师在编排舞蹈时,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身体素质,融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尽可能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完善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教材

由于幼儿理解和认知能力有限,而且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表达形式较为复杂,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如果直接在学前教育中采用最为原始的音乐资源可能会加大幼儿学习民族音乐的难度。因此,教师应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性,适当进行改变和创作,形成幼儿容易理解和学习的音乐内容。在学前民族音乐教材中,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材料,让幼儿能够在了解民族风俗文化的同时,更有兴趣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从而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引起幼儿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更好地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比如,教师可以在学前民族民间音乐中融入改编过的回族音乐,如,《花儿与少年》《宁夏的花儿塞上的歌》等歌曲,降低幼儿学习的难度。

其次,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寻更多民族民间音乐材料,并找到相应的音频和视频文件,在课堂教学时给幼儿播放,以这种直观的方式呈现民族民间音乐的表达方式,幼儿也会更容易记忆,同时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降低流行音乐带来的冲击。同时教师也需要考虑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兴趣所在,改编适合幼儿的音乐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注重民族民间音乐和学前教育的结合,使两者相互作用。 一方面,将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学前教育的基础,让幼儿传承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另一方面,两者相互作用才能真正的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素养,让幼儿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肩负起新时期的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使命。

六、结语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文化传承的瑰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往往容易忽视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的教学。为能进一步促进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学前教育,学校要对民族民间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以提升教师专业民族音乐素养、增加民族音乐课程以及完善民族音乐教材等方式,让民族民间音乐实现在学前教育中的传承和作用,提升幼儿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这才是对幼儿最好的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许春蓉.民族音乐文化视域下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研究[J].长江丛刊,2020(27):16-17.

[2]杨稀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多元音乐视域下动漫音乐融入学前教育研究[J].北方音乐,2020(12):110-112.

[3]夏丽亚.多元文化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改革研究[J].音乐生活,2020(06):70-71.

[4]刘奕君.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传承与价值研究[J].散文百家(理论),2020(05):166-167.

[5]万晶晶.新疆高校学前教育中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黄河之声,2019(23):69-70.

作者:唐倩

上一篇:发展电力电子技术论文下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