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论文

2022-04-15

摘要:内生型媒介融合是当下最常见的媒介融合类型,内生型媒介融合中各媒介平台从属于同一媒体或媒体集团。外张型媒介融合超越了同一媒体或媒体集团的边界,体现了该媒体或媒体集团同外界的协作。外张型媒介融合包括三方面:不同媒体之间、媒体与受众之间、媒体与社会之间。从内生型媒介融合向外扩型媒介融合的推进,体现了传播的互动性、公共性实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论文 篇1:

不可忽略的文化维度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探讨过程中,要超越媒介融合的技术思维和产业思维,重视媒介融合的文化维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融合文化。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文化思维 融合文化 中国语境

如今,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我们看到,媒介融合的深化,是信息洪流的黑洞,是良莠不齐信息的轰炸,假新闻、低俗信息、庸俗事件层出不穷。文化巨匠雷蒙德·威廉斯所说“文化观念的历史是我们在思想和感觉上对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的变迁所作出的反应的记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媒介融合之后的文化,思考媒介融合“将”和“应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文化。

一、研究现状:技术与商业维度的偏向

有学者认为:“当今媒体的分类早已逾越了传统的单一媒体的界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定义模糊的合并性的媒体形式。”可是这个定义“模糊”的媒体究竟怎么样,是众多的研究学者所关心的。媒体融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最终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不同的媒介学者依靠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术方法,对媒介融合展开了不同维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媒介融合的技术维度。在这方面,“技术”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技术指的是单纯的物理技术,因为媒介融合不仅是“媒介”之间的简单相加,也是媒介技术层面的融合过程,所以如何在物理技术层面上打破传统媒体和多媒体之间的技术转换和更新,成为一部分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媒介融合“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第二个技术指的是新闻传播的报道技术,不同媒介的融合,必然打破过去单一媒体对于媒介生产的限制,转而要求在跨媒介平台上整合不同媒介的新闻,这必然催生出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的媒介生产流程,意味着以编辑为核心的传统媒介体制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全能记者、全媒体记者、融合新闻才能在这里被不断地探讨。技术层面的进步带来媒介报道方式和媒体生存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整个媒介生态的变化,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打破技术决定论的思维,思考媒介环境及媒介融合环境下人的存在、意义等终极问题,成为媒介融合技术层面研究的欠缺之所在,这涉及技术研究的人文维度。

2.媒介融合的产业维度。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经济利益成为重要驱动,将媒介融合看做一次产业的更新换代和开掘不尽的“富矿”成为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共识。不同的产业技术和方案、传统媒体的合并、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体的联手等,成为学界热门的探讨话题,研究者相信“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产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媒介融合的产业逻辑无可厚非,这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面对媒介融合的商业思维,我们更要相信媒介融合带来的不应该是虚假信息、低俗信息的到处传播,也不应是简单的拼贴与复制,更不应是色情信息的泛滥。我们应该认识“传媒业不再只是谣言绯闻的发源地,不再是强词夺理的场所,不再只是牟取暴利的超级工厂;而是当今社会最具有创造活力的文化形态,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最直接的动力”。而如果要超越媒介融合的产业逻辑,显然我们需要更强大的观察能力和文化批判能力。

3.媒介融合的管理维度。在媒介融合的管理逻辑当中,一部分学者涉及了文化,但探讨的重点放在了文化创意、文化政策、文化管理等方面,有学者借鉴国外的做法,指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是电视媒体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策略”,而有人则指出传媒企业要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不断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整个媒介环境和受众的变化”。有学者甚至断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媒体分立时代所构建的政策架构,已经成为媒介融合在推进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并提出了不同的规制模型。但是,无论是文化政策、文化管理还是文化创意,都无法回避和脱离媒介融合的具体文化语境,而不同的文化语境则必然引发不同的管理方案和策略,媒介融合形成的“媒介文化”仍然是无法摆脱的现实语境。

综合来看,国内的媒介融合研究实际上走入了一个技术和产业的误区,或者说是被有目的地引入到这个误区。很多情况下,促进媒介融合,只是一种对商业利益的渴望和产业政策的宽松,媒介融合的热闹和表面的繁荣只是一些媒体的合并和扩大,它真正的成熟和完善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尤其是媒介融合的整体文化的思考并没有达到一个哪怕是初步的共识,自圆白话当中缺乏真正的内在的文化冲动。媒介融合不是产业的简单的相加或相减,媒介融合也不是技术的突破或者简单说是各种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无论是媒介融合研究的技术维度,还是其产业维度和管理维度,都脱离不开对文化维度的支撑和反思,“融合文化的时代正在到来,人们对这一变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认识还存在不足”。

二、融合文化:媒介融合研究的新维度

美国学者亨利·吉金斯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用以描述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的词,他指出:“媒介融合包括了至少5个层面: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机构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从这里可以看到,文化是媒介融合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也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结果。从媒介融合的文化思维,到媒介的文化融合,再到融合文化,显然并不是词语的转换,而是媒介新的转向或者说媒介融合的再出发。“媒介融合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改变,而且深层次地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媒介文化融合的研究。

1.融合文化的特质

无论是媒介文化融合也好,还是融合文化也好,实际上都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融合文化根本是什么?或者说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词来描述融合文化的图景?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无限扩张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信息来指导现实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李普曼关于“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预言。对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有很多人这样描述:口头传播时期一文字传播时期一印刷媒介传播时期一电子媒介传播时期,实际上每一个时期传播的变迁,恰恰是文化变迁的开始。而近几年越来越关注的媒介环境学派也正是在这样的角度来思考媒介变迁的。而人类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印刷文化、影像文化、网络文化就这样迅速地汇流,并形成不分彼此的气势,这才有我们的媒介融合。媒介融合不是一个产业的概念,更应该成为一个文化的概念。媒介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更是这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生存的世界相互关系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融合文化范式要抓住矛盾中的媒介图景,运用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努力应对媒介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变化关系”,显然我们还更应该具有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思维,思考融合文化的真正特质。

2.媒介融合中的视觉转向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视像屏幕的时代”,电视、电影、互联网中的图像已经铺天盖地地包围着我们。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图像成为不同媒介之间“穿越”的共通语言。以新闻为例,新闻图片在报纸、电视、互联网、户外LED电子屏幕等的联动就可以清晰地说明。有学者就指出“图像化传播是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符号形式上的显著标志”。实际上,图像化传播也是媒介融合的典型特征。媒介融合的视觉转向,不仅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模式。“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转换”。我们目前的文化“所生产的不仅是解空间化和解时间化的观看主体,而且有一个视觉形象的场域,它在本质上是异质的和杂交的”。这种异质打破了地方和全球的界限,打破了传统和现代的界限;而这种杂交,不仅是传统艺术和新兴媒体的杂交,而且也是不同媒介形式之间的杂交,对于这种杂交文化的视觉特质显然需要在媒介融合的境遇中,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把握。

3.媒介融合下的媒介化社会

伴随着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介的能量不断释放:人们心中的空间距离与时间差异正在逐渐地消弭,心理时间和心理空间正在“压缩”,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地变成现实,我们正处在“一个传媒化生存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无处不在的时代,一个文化与传媒互渗、互补、互证的时代”。而这种传媒化生存显然不是简单的传媒进入我们生活这么简单,而是我们的一切都被“中介化”了,媒介建构了我们的“世界和生活方式”。在这个媒介社会当中,伴随着不同媒介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媒介世界已经形成了私人的与大众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真实的和虚拟的互融的大型媒介平台,“它是一种多层面的大众媒介,它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电影、图书等单一化的大众媒介已截然不同”。这是媒介融合的初步结果,同时又是新一轮媒介融合的开始。“评估一种文明的时候,如果是用它依赖的一种传播媒介,那就需要知道该媒介的特征有何意义。”同样,在媒介融合风头正劲的时候,我们也更要思考媒介融合会将我们带到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种媒介又会给我们的文明带来何样的意义与影响。

三、媒介文化融合: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中华民族是带着它的文化传承一起走向现代文明的,而处在传统与现代抉择中的大国,在媒介融合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

1.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媒介的同质化

在我们这样的国度中,传统与现代、新兴媒体与传统艺术、媒介化与原质性之间的紧张纠缠着我们,也困扰着我们。“只有媒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媒介融合’才能够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建构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识,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但是,这样的媒介化社会又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呢?在我国2009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可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聪明的读者一定会在文化产业存在描述的问题当中读出中国文化的现实与难题。同时,从国际上看,媒介全球化面临着媒介同质化,或者说媒介“好莱坞化”的危险,更带来了所谓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同质化”。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语境出发,思考我们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着的时代巨变和媒介同质化——这段经历混合着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中的焦灼伤痛。

2.媒介全球化和中国媒介发展的不平衡性

21世纪,一方面,大众媒介飞速发展,从信息交流到文化沟通,都对大众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渗透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媒介全球化的时代。当代传媒模式的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最重要的变革之一,大众媒介不仅仅是推动全球化的一种工具,其本身就是全球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媒介全球化的是“消费文化的盛行”,是受众选择权的不断减少,是文化霸权的不断渗透,是文化的同质化和知识鸿沟的加深。当代作家余华曾经也有类似入木三分的断言:“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在全球化浪潮的欧风美雨之中,中国享受着媒介全球化带来的便利,但依然无法回避“媒介融合与媒介发展不平衡”的挑战。在中国这样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存的处于剧烈变动的国度中,东西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的背后是媒介发展不平衡和媒介融合的不平衡,这都决定着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照搬西方的媒介融合模式,更不能唯经济利益至上、不加挑选和甄别地全球化。媒体融合的综合考虑和融合文化的巧妙布局,不仅是缩小差距和追求公平的一次机遇,也是中国媒介本质的集中体现,更是媒介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

3.媒体众声喧哗与文化引导

中国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激活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种种欲望,原来看似坚不可摧的道德意识和各种规范,在应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异质文化时患上了‘失语症’”。媒体的众声喧哗将人们的“失语症”不断地放大,媒介融合之后更是“一地鸡毛”。媒介融合众声喧哗的结果一方面是受众自由度的不断扩大,而另一方面则是受众在信息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一方面是媒介推进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则是网络暴力对于人权乃至民主的侵害,“媒体已经成为一股明显的反民主的力量,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它甚至蔓延到全世界”。不久前,美国尼尔森发布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网民最喜欢发布负面产品评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对于尼尔森这一调查结果,41.3%的中国网民明确表示“认同”,41.9%的网友认为批评性言论更有价值。在中国这个网民最多的国家,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如何来进行文化引导,来正确塑造网民的文化认同,来奏响网络“主旋律”,如何使我们融合文化成为“另一个文化家园”。对此,中国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雷蒙德·威廉斯所说的那样,“任何文化在整体过程中都是一种选择、一种强调、一种特殊的扶持”。我们应该坚持并不断努力:媒介融合形成的社会不是分裂的社会,而是融合的社会;不是商业覆盖的社会,而是文化创新的社会;不是矛盾重重的社会,而是文化和谐的社会。

项目基金: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资助(SWU1009075)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作者:秦红雨

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论文 篇2:

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从内生型到外张型

摘要:内生型媒介融合是当下最常见的媒介融合类型,内生型媒介融合中各媒介平台从属于同一媒体或媒体集团。外张型媒介融合超越了同一媒体或媒体集团的边界,体现了该媒体或媒体集团同外界的协作。外张型媒介融合包括三方面:不同媒体之间、媒体与受众之间、媒体与社会之间。从内生型媒介融合向外扩型媒介融合的推进,体现了传播的互动性、公共性实质。

关键词:媒介融合;内生型;外张型;公共性

媒介融合发展至今,已出现了多种传媒实践,从内容融合、技术融合到组织融合等。众多媒介融合实践的核心在于消融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一次采集、多次发布”推动媒体降低新闻产品生产成本,增大其市场产出。更多媒介融合实践关注同一媒体内部不同媒介平台的融合,却忽视了媒介融合从发展范围而言其实有两大类型。

一、内生型媒介融合:以大众媒介为主体的界限消解

内生型媒介融合是当下最常见的媒介融合类型。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平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中央编辑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等传媒集团类似于“中央厨房”采编平台的尝试,都属于内生型媒介融合。

内生型媒介融合中各媒介平台从属于同一媒体或媒体集团,形成了同源关系或母子媒体体系,本着共享资源的经济利益驱动,通过共享模式和产品链模式实现新闻资源的增值和媒介形式的交融。内生型媒介融合是当下媒体自我发展的重要路径。

采用内生型媒介融合类型的传媒采用“一次采集、多个渠道、多种形态、多次发布”的波纹式生产与传播,在降低成本、增大产出的同时,也形成舆论合力。内生型媒介融合的内在驱动力来自于传媒作为赢利工具和宣传工具的属性追求。

内生型媒介融合因内部各媒介平台的同源关系以及同一记者围绕同一选题采集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介形式素材的“一次采集”环节的设置,也易出现不同媒体形态的报道同质化问题。而全媒体报道同质化问题的规避需不同媒体平台突出各自传播特性,不仅在传播符号上有所不同,更要在报道内容、传播重点等方面形成差异。纸媒以深度取胜,广播电视突出直观性与现场感,而新媒体则以其报道的速度、信息量及个性化取胜。而要实现不同媒体形态报道内容的异质化,对全媒体记者和编辑的专业素质及跨媒体运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外张型媒介融合: 以大众媒介为中介的社会融合

外张型媒介融合并不着眼于同一媒体或媒体集团内部,而超越了该媒体或媒体集团的边界,体现了该媒体或媒体集团同外界的协作。外张型媒介融合包括三方面:不同媒体之间、媒体与受众之间、媒体与社会之间。之所以外张型媒介融合不限于同一媒体或媒体集团内部,其原因可从“融合”及“媒介”的概念入手。

美国学者约瑟夫?R?多米尼克把融合定义为各种传播技术的混合。①既然媒介融合强调的是技术的融合,那么其范围就可不局限于同一媒体或媒体集团内部,不同媒体或媒体集团之间也可出现媒介融合。丹麦学者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在论述媒介融合问题时,把媒介分为三个维度:一是人的身体以及它们在工具中的延伸;二是大众传播媒介;三是数字技术。②按此定义,受众及社会均可视为“媒介”概念的第一个维度,即人的身体以及它们在工具中的延伸。瑞典学者安德列斯尼尔森等也把用户参与视为媒介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媒介融合包括三方面:“媒体业务和媒体本身的融合,规制和规则的融合,用户对媒体的互动使用与参与的融合”③。因此外张型媒介融合中“媒介融合”的概念可突破同一媒体或媒体集团的范围,不仅涉及不同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融,也涵盖媒体与受众之间、媒体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模糊。

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包括了制度性媒体协作与临时性媒体协作。制度性媒体协作主要体现在聚合型“中央厨房”。所谓聚合型“中央厨房”即“通过聚合其他媒体、机构的内容生产资源,搭建平台,再将内容分发给其他媒体、机构的生产模式”④。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就是其典型代表,它既为人民日报社内部子媒体提供服务,也为其他媒体提供新闻产品。

临时性媒体协作通常由一家媒体主动围绕另一家媒体的传播内容进行角度延展和跨媒体报道转化,衍生出多角度、多文类、多媒介形态的报道,共同形成融合新闻报道。因报道主体分属两家不同媒体,故此种媒介融合不易出现报道同质化问题。

澎湃新闻对央视纪录片《辉煌中国》的协作性报道就属于不同媒体之间的外张型媒介融合。2017年央视推出有关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成就的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澎湃新闻成立了专门报道小组,根据央视相关报道计划和传播内容开展多媒体形式的协作式报道,不仅推出了包括“书写中国”、“青春中国”等在内的H5产品,还积极跟踪央视播出内容,以评论和跟进报道拓展深度、延展角度,并把《辉煌中国》二次加工为若干短视频,配合央视每天播出的相关纪录片内容,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这些短视频,充分利用新媒体碎片化传播特色,拓展了央视《辉煌中国》的传播广度。澎湃新闻这一系列配合性报道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与央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形成媒介融合态势。央视与澎湃新闻这两家不同媒体的大小屏互补联动,模糊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突破了以往媒介融合常局限于同一媒体内部的做法。

在澎湃新闻主动与央视《辉煌中国》协作报道的案例中,也不乏媒体与受众、媒体与社会的融合。无论是澎湃新闻根据纪录片每一集所做的交互式H5,还是央视纪录片播出后澎湃新闻紧随其后所做的街采报道,抑或是《厉害了我的国》众筹视频在央视及澎湃新闻的同步展播,均可见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全方位参与。

澎湃新闻的此次传播实践还从线上扩展到线下,澎湃新闻携手共享单车平台、团中央、高校、电商企业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厉害了我的国”主题活动,涉及单车标识、主题曲、主题游戏、跑步活动、快递包装标识等多方面。⑤此次大众传媒与社会之间的跨界活动形成了社会价值引领的舆论合力,也表明媒介融合已开始突破纯粹的传媒领域,向社会领域进一步扩展。

通过大众传媒与社会之间联结所实现的新型媒介融合,在一些地方媒体中也初见端倪。一些地方媒体致力于打造“媒体+X ”的集合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借助于媒体+政务、媒体+治理、媒体+服务等媒体与社会联动的多种模式,使媒体与政务部门、基层治理部门以及水、电、气等城市服务部门互动交融,充分发挥大众媒介作为公共联结中介的功能。例如四川省仁寿县融媒体中心通过“有奖报料平台”建立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机制,对网民反映的问题予以奖励,并及时将问题交由有关部门处理。⑥地方融媒体中心的“媒体+X”模式,以媒体作为民众参与政务、介入公共事务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自我管理发展趋势。

三、从内生型到外张型媒介融合:公共性的提升

内生型与外张型并非两种相互对立的媒介融合类型。内生型媒介融合不排除会存在大众传媒与受众的融合,只是内生型媒介融合的关注点在于媒体集团内部不同媒介平台之间的互动,而不是传媒与受众的互动。外张型媒介融合也需要以内生型媒介融合为基础,倘若没有内生型媒介融合的跨媒体运作能力,不同大众媒介之间的外张型媒介融合也无法实现,毕竟在不同大众媒介之间完成融合报道的核心还是在于跨媒体运作能力。

内生型媒介融合注重强化同一媒体内部不同媒介平台的互动,通过规模化传播和产品链模式实现新闻增值,经济效益是内生型媒介融合的主要追求目标,内生型媒介融合体现了大众媒介的自利性。外张型媒介融合重视发掘媒体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通过强化媒介作为社会系统中介这一角色,凸显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职责及公共联结的功能,体现了大众媒介自利性与他利性兼顾的发展走向。

外张型媒介融合中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可丰富媒体的报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内生型媒介融合易出现的全媒体报道同质化问题。外张型媒介融合中大众媒介与受众、大众媒介与社会的融合则充分体现了媒体的公共性。公共性的重要内涵是共享性和开放性。媒体与受众、媒体与社会的融合实现了大众媒介向民众、向社会的开放。“只要公共事务存在,公共性就客观存在”。⑦大众传媒受民众委托使用稀有的公共传播资源,为民众的信息需要提供公共服务,也为社会的公共生活提供价值引领与精神支持,由此,公共性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属性。而事实上在传媒实践中,媒体对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的片面追求,往往导致大众传媒公共性的弱化与被遮蔽。这既不利于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外张型媒介融合虽然也关注经济效益,不过通过提升公共性以实现社会效益更是其致力实现的目标。事实上,社会效益的实现又会反过来提升媒体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

当下媒介融合的发展应在重视内生型媒介融合的同时,也注重向外张型媒介融合拓展。外张型媒介融合的发展不要盲目追求对大众媒介外部边界的突破,而要着力寻找大众媒介与外部世界的联接点。比如不同媒介之间的外张型媒介融合并不能随意形成,需致力于媒体对社会的价值引领并发现不同媒介之间的耦合性。澎湃新闻与央视《辉煌中国》的融合式新闻报道充分激发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传播了社会正能量,而两家媒体也正因在时政性上有所契合,才使两家媒体的报道能形成内在性相吻合的全媒体报道体系,产生1+1〉2的传播效应。大众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外张型媒介融合需发掘媒介与受众的互动点与互动形式,吸引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强化新闻生产的社会化,利用参与式文化的魅力增强受众的黏性,强化其公共意识。大众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外张型媒介融合有必要找到媒介參与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的空间及方式,避免媒介因追求万能而变得无能。

内生型媒介融合虽然是媒介融合的主要类型,但在一定程度而言,外张型媒介融合有利于弥补内生型媒介融合的一些不足,比如全媒体报道同质化问题、公共性问题等。尤其从传媒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来看,外张型媒介融合可以增强媒体的公共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吸引受众参与公共事务,实现从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向作为公众的受众的角色转型。从内生型媒介融合向外扩型媒介融合的推进,体现了传播的互动性、公共性实质,使媒介融合虽以技术为基础,但不会以技术为核心,而以人为核心。“在某种意义上,重塑媒介的公共性,也就是人类自身公共性的回归与重构。”⑧媒介融合从内生型向外张型的发展也推动大众媒介功能从盈利性、宣传性到公共性的全方位实现。

参考文献:

①(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蔡骐译.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18.

②(丹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刘君译.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4.

③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

④陈国权.中国媒体“中央厨房”发展报告[J].新闻记者,2018(1):53.

⑤夏正玉.走向“公众联结”——以澎湃新闻对《辉煌中国》的创新融合报道为例[J].新闻记者,2018(7):12-16.

⑥房方.四川以实现功能为突破 扎实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N].人民网-传媒频道,2018-09-29.

⑦郭湛.社会公共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⑧刘振磊.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公共性重构[J].传媒,2017(4)下:84.

作者:张萍

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论文 篇3:

2019媒介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摘 要:2019年媒介融合研究涉及媒介融合的多个方面,媒介融合的短视频研究、媒介融合的出版研究、媒介融合的人才培养研究、媒介融合发展趋势研究等方面特别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的真知灼见,丰富了媒介融合的理论,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知网中文期刊库对2019年我國关于媒介融合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搜集、研读和述评,以期勾勒出2019年该领域的研究图景。

关键词:媒介融合;研究综述;传统媒体

2005年我国学者蔡雯在其论文《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中将“媒介融合”概念引入我国,自此我国学者开始了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显示,2005~2018年媒介融合的研究呈逐年递增趋势。2019年相对来说没有较大增幅,截至2019年12月21日,以“媒介融合”为关键词从中搜集、整理、研读、分析,试图归纳2019年媒介融合的发展研究,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借鉴。综观2019年媒介融合的相关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媒介融合下的短视频研究

网络环境的不断扩大和稳定,以及移动互联网覆盖率的提高,为短视频崛起提供了先决条件,与此同时,短视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传播策略会取得较为不错的传播效果[1]。短视频具有短小精悍、制作简单、娱乐性强的特点,基于以上特点,新闻短视频就具备了低成本,时效性强,娱乐性和真实性同在,跨圈层传播的特点[2]。新闻短视频在媒介融合时代应运而生,新闻短视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舆论引导形态,它既为传统媒体拓宽自身的话语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我国新闻短视频发展已初步成型。主流媒体有央视新闻的“央视频”,《人民日报》的“人民视频”,也有自媒体如“梨视频”等资讯式的短视频新闻。短视频作为一种媒介融合下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在其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新闻事实的偏离或者因为把关不严造成的舆论偏离,进而形成一种“伪公共领域”[3]。媒介融合下短视频想要长效发展,王茁提供了三种发展对策:一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加强用户的介入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二是坚持内容为王,优质的视频内容仍然是吸引用户的关键要素;三是短视频与广告业共谋发展[4]。

对于媒体融合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抓住机遇,破困境之局是接下来需要集中面对的问题。

二、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智能技术的出现及应用,促使媒介融合的传播格局发生重构。为了更好地应对媒介融合的新变化,对新闻传播从业人员需要更高的要求。

学者强月新认为,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培养模式的固化与实际需要的矛盾,职业导向与传统新闻教育理念的矛盾[5]。地方高校在新闻媒体人才培养上也有课程内容较为陈旧,教师缺乏新媒体从业经验,缺少特色人才的培养等问题[6]。眼下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人才在思维模式、培养路径、培养动力和评价机制的四重转向为高校传媒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逻辑和思路[7]。

吴小勉认为媒介融合进程中,要注重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升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结合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8]。注重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培养才能适应媒体融合更深层次的需求。

2019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召开第十二次集体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四全媒体”的概念,这说明媒介融合将进一步发展。业内专家的亲身教导和专业化的大平台以及先进的智能辅助设备都将在培养“四全媒体”人才上发挥效用[9]。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更要严格秉承新闻真实的职业观,加强人文关怀,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修养。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业的发展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出版业受到冲击。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媒体“线上”和“线下 ”的融合还不到位,“市场化”的意识还没有融入自身的发展。这就要求传统出版业不断创新自身理念,适应时代需要,要打破固有思维,树立竞争意识,加强对新媒体利用的程度并树立品牌意识[10]。

数字化转型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业发展的一个思路,在媒介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之下,数字出版业与传统出版业的融合也会随之加深。王欣认为,数字出版业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市场活力,破此困境只能是不断整合优质的内容资源并且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11]。

出版业的融合转型之路是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双重结果,这有利于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12]。然而在融媒体背景下,出版业面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包括传统出版业与数字出版业之间,地区之间,市场份额之间的不合理;信息爆炸时代,有价值的内容成为稀缺资源,缺乏原创优质内容生产也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13]。

出版业要对业务流程有一个更细致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流程,确保出版工作有时有效地进行,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出版组织进行重构[14]。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业要建立完善纸质和数字图书的经营模式,从而促进产业增值,积极利用网络营销达到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的目的,以及培育以管理为核心的竞争力[15]。

有学者在对媒介融合下出版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时,认为未来出版业将会朝着智能媒体方向发展,群体智能将为我国传统出版单位内部的数字化协同生产提供新的思路[16],在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化的发展的确是有迹可循。

四、媒介融合对新闻采编的变革

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生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拓宽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传播的内容发生了由过去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向以受众为主体的生存生活状态传播的转变[17]。2019年学界对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新闻采编的变革上。新闻业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业人员不能停留在对信息的简单搜集,而是需要在对内容深加工,创新编辑方式等[18]。明确受众群体,根據受众群体的特性制作出优质的内容,形成不可替代性。

新闻采编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新闻采编工作流程再造的首要任务就是使新闻信息的收集整理、编辑、加工分发形成一体化模式[19]。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者相较于以往应更专业,具备更好的策划能力、灵敏的新闻感知能力[20]。赵琳琳认为,大量的信息及来源前所未有的复杂,加重了新闻采编工作者的难度,提升自身的信息辨别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21]。在众多信息中,新闻采编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的渠道获取信息,选择与受众密切相关的信息,确保发出的新闻是真实可信并且有价值的[22]。

新闻采编在媒介融合下呈现出新的特点:传播模式多元,工作全能化。熊雪松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发展趋势,首先是对新闻进行全方位地挖掘而不是浮于表面,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其次是用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对新闻进行追踪报道才能创造出具有价值的新闻[23]。

五、媒介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自媒介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到现在已有近五年的时间,三网融合、“互联网+”、智能城市的建设不断推动,新旧媒体融合成为常态[24]。但是,媒介融合需要从根本上聚焦两个问题,一是媒介的人化和人的媒介化,即媒介传统的主导向与用户的被动向相异位产生的影响;二是媒介的媒体化和媒体的媒介化,媒介和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之间融合所产生的影响问题[25]。学者严三九认为现下的媒体运行规则正在发生改变:首先,是流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已经结束,传媒业更需要进行流量深耕;其次,是原来的渠道驱动变成了技术和用户的驱动,因此传媒业态迫切需要重构;最后,是媒介技术诸如算法推荐等受到了媒介伦理的困扰。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即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以及包含经济、技术和人性化三方面的深度赋能[26]。

当下,数据贯穿于新闻的采集、报道、分发及影响力、利润的实现,以数据为核心的智媒将会是解决问题可能的突破口,因此随着媒介融合进入深水区,其最终归宿可能是智媒生态圈的构建[27]。陆地则详细地阐释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媒介融合未来必将朝着移动化、智能化、视频化三个方向深度发展,且随着这三化的发展,媒介融合会在工作、生活和社会的各方面渗透[28]。

在新媒体技术日渐成熟的当下,民间传播成了媒介融合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甚至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与大众传播相抗衡,“民间传播+专业化传播”的模式是未来必走之路[29],因为它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之下,公民应当更加全面综合地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高校要尽快落实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业内要完善融合背景下的传媒机制运作[30]。

六、结 语

媒介融合是一个需要用时间观察和思考的过程。通过对 2019年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到,对于单纯进行媒介融合发展转型的研究已经比前几年减少了许多,研究的重点是以媒介融合为背景结合新兴技术所带来的变革影响。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对于未来的媒介融合会呈现怎样的形态,对新闻业及社会造成的影响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梓涵.媒介融合下短视频平台中新闻媒体的发展现状与策略——以抖音短视频APP平台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3).

[2] 栾兰,钟融融.媒介融合背景下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策略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

[3] 张甜,高宪春.论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新模式——以短视频新闻为例[J].戏剧之家,2019(9).

[4] 王茁,丁龙.媒介融合背景下短视频发展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5).

[5] 强月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3).

[6] 陈秋萌.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

[7] 赵渊.新时期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四重转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2).

[8] 吴小勉.媒介融合进程中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研究[J].出版广角,2019(10).

[9] 唐丹,王安琪.融媒时代“四全媒体”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新闻世界,2019(12).

[10] 梁辰.基于媒介融合时代分析传统出版行业的转型之路[J].中国集体经济,2019(22).

[11] 王欣.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运营策略探析[J].北方经贸,2019(8).

[12] 刘烨.图书出版媒介融合出现的原因及发展模式构建[J].黑龙江科学,2019(15).

[13] 夏月林.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出版产业现状与问题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9(3).

[14] 伍戈.融媒体时代出版媒介融合发展的多元路径选择[J].新闻前哨,2019(10).

[15] 施雯: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新闻传播,2019(12).

[16] 段鹏,张媛媛.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方向与突破点[J].中国出版,2019(8).

[17] 孟洋.媒介融合中的新闻传播生态变化及重构[J].科技传播,2019,11(10).

[18] 曹明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J].新闻传播,2019(10).

[19] 杜勇.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变革[J].传播力研究,2019,3(15).

[20] 吕臻,于美玲.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特点[J].传播力研究,2019,3(28).

[21] 赵琳琳.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分析[J].科技风,2019(34).

[22] 崔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解析[J].传媒论坛,2019,2(9).

[23] 苏丽霞.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J].传播力研究,2019,3(22).

[24] 杨健文.浅析我国媒介融合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4).

[25] 胡靖,胡加加.溯源与考辨:媒介融合的多维视角和研究路向[J].中国出版.2019(12).

[26] 严三九.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6).

[27] 赵云泽.媒介融合的逻辑起点、实质及可能归宿[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3).

[28] 陆地,高菲.媒体融合的模式和媒介融合的趋势[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7).

[29] 尹俊.新媒体技术成熟背景下媒介融合的三个趋向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3).

[30] 李钊.媒介融合关于媒体未来发展新趋势的探讨[J].传媒论坛,2019,2(1).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华珊

上一篇:改革开放后声乐艺术论文下一篇:原版教材计算机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