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论文

2022-04-24

[摘要]随着高考改革新方案的逐步推行,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将成为高考考核的重心,考试将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驱动力,在此情况下,历史教师更需要利用和挖掘历史学科的自身价值,而当代历史记录显然是其中最有魅力的部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论文 篇1: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与启示

2013年江蘇省高考历史试卷秉承了以往的风格,在命题方式上体现了“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稳中有新”的原则,注重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将学科能力考查与史学研究方法相结合,深入分析这套试卷将对改进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一、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

1.不避热点,突出主干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比如铁农具、中国古文字、三省六部制、雅典民主、中国70年代外交、两德分裂、孝文帝改革和拿破仑等,不少知识点是多年连续考查,如罗斯福新政、英国议会改革、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等。高考不回避热点知识和已考知识,但题目的切入点、考查的角度和能力有所变化。

2.稳中有变,守正出新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体现了稳中出新的特点。在难度系数、试卷结构、题量和题型方面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有新的变化。

一是要求拓展历史思维能力。2013年的历史小论文题由原来论证材料的观点到论证自己的观点,思维能力有所拓展。二是要求提高知识整合能力。关于选修改革史的考查,从以往只涉及一个改革到2013年将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进行了比较整合,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要求有所提升。三是对答题规范要求变化。以往答题纸都以横线的形式划定了每问答案的具体区域,而2013年除了小论文外其余题目的答题区域都以空白形式出现,学生答题规范要求相对提升。

3.关注时代,学以致用

从试卷主观题来看,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关注社会现实,密切联系时代。例如,第21题以儒家伦理为主线,旨在引导考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道德,实现社会和谐。第22题考查国共两次合作及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引导考生要正确认识历史,关注现实,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再次考查罗斯福新政,现实意义很强。

4.能力立意,渗透史观

纵观这套试题,所考知识点都是将主干知识通过新材料和新情境呈现,知识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能力立意,又较多地渗透史学研究问题。比如第23题的设问: “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要求考生“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这些设问从史学研究角度突出能力立意,充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对2014年江苏历史学科高考的启示

1.突出主干知识和材料阅读两大重点

从近年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试题材料丰富、阅读量大。如何把握复习重点,如何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是备考的当务之急。不管试题和材料如何变化,其最后落脚点仍是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因此,高三复习之前,教师一定要将课程标准、高考说明和教材有机结合,将主干知识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材料加以呈现,帮助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得出教材中的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2.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史学研究能力

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对文科综合素养要求高,地理知识、图表分析、政治理论、文言功底等能力都必不可少,这些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各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史学理论、观点、方法以及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史学理论阐释和历史研究方法。

3.注意历史知识和社会现实的两大联系

课程标准强调“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时代特点。因此,教师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两大联系:一是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做好专题知识和阶段特征的整理复习。二是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社会热点问题寻找与历史知识的交叉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计问题,多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强调审题和答题的两点规范

学生能力最终反映在试卷上,因而对其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就很高,本人结合自己多次参加高考阅卷的经历,认为在练习和考试中两点规范最为重要。一是审题规范。学生下笔前一定要读懂材料的含义,圈出关键词,并划清材料的层次,充分理解材料和问题。二是规范答题。尽量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尽量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文字工整,布局规范,做到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使答案一目了然。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作者:朱小荣

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论文 篇2:

当代历史记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摘   要]随着高考改革新方案的逐步推行,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将成为高考考核的重心,考试将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驱动力,在此情况下,历史教师更需要利用和挖掘历史学科的自身价值,而当代历史记录显然是其中最有魅力的部分。文章结合当代历史记录的特点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重点探讨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当代历史记录,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历史记录;中学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实践思考

2014年11月,新历史合作社等主办的首届当代历史记录者大会在深圳召开,全国各地的200多名民间和官方历史记录者参加了此次会议,通过讲座、论坛、沙龙、案例分析、影像展映等形式深度交流已经开展的历史记录。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笔者也参加了此次盛会。新历史合作社是由原《看历史》杂志核心团队于2013年6月1日发起成立,致力于历史记录、历史传播和历史应用的合作型文化机构。《看历史》杂志在发刊词中提出“公民写史”的理念,主张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主角,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应是历史记录者。 倡导每个人都来记录自己的历史,并致力于通过搭建平台,推动个人记忆的记录、共享和传播。其实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历史学的爱好者都是小众,而愿意做和能做历史记录的人更是少数。中学历史教师是历史记录的后备力量。

一、中学历史教学需要当代历史记录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行,考试不再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唯一动力,在此情况下,历史教师更需要利用和挖掘历史学科的自身价值,而当代历史记录显然是其中最有魅力的部分。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09-04)规定: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历史记录的过程中,很容易对以上内容进行描述。其实教师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历史记录。

二、当代历史记录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记录是对过去的一些人和事,通过各种方式保留下来,并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当代历史记录可以通过口述历史、照片、纪录片、日记、家谱等多种形式展开。学生进行历史记录的过程就是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学生利用身边所发生的历史,在尊重历史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向大众传达一种自身认同的人文精神,做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这种历史教学正如弗里德里希·耶格尔所说的:“‘历史教学’意味着把当下嵌入到过去中,借此在更为宽泛的时间联系中,扩大生者的身份认同,并由此在面对加速变迁时,认清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它关系到过去、当下、未来的时间维度之间的意义联系,并提醒人类理解世界的转换,在其生活中寻求意义的导向。”这也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是对现行工业社会教育功利化趋向的反思。因此有学者指出,“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作为人格培养的社会活动,要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及其生活的世界,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批判能力并能够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三、当代历史记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学家的历史记录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中学生难以参与,但只要有心,历史记录离中学历史教学其实并不遥远。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历史记录的影响,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或利用历史记录。结合笔者的实践,参与或利用历史记录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师生共同参与历史记录

全国中学生历史记录大赛自2011年召开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每届参赛学生均超过万人,参赛学校超过1000所。笔者所在学校也有学生参加了第一届比赛并且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我们将获奖作品打印出来给全年级的学生学习,这种示范作用对教师和其他学生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其实无论能否获奖,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历史知识,提升了历史写作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更拉近了与家人之间的距离。这些是比考试成绩和获奖本身更值得纪念和令人骄傲的。

笔者作为广州市历史教研会中心组成员,多次组织“身边的历史数字故事大赛”,历经三届,已经收集了近300个作品,精品也有几十个。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是历史学习的有心人。在这些数字故事作品中,我们竟然看到了光绪年间的地契、1959年国庆阅兵指挥部颁发的“五好”荣誉证、自行车车牌等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学生在收集、整理和展示这些史料的时候,所感受到的历史的魅力和价值已无须教师多言。在对获奖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时,他们无一例外,均认为通过活动增强了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了他们对历史的认识,更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可谓多赢。

2.充分利用历史记录资源

现行历史教科书的问题之一就是宏大叙事,而我们的历史教学更是有国无家,有史无人,这样的历史教学常常让学生觉得很有距离感,觉得历史与自己的关系不大,纵然教师上课讲故事也觉得那是人家的故事,与自己无关。在历史课堂上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当代历史记录来充实课堂,效果会大不一样。历史记录进入课堂可能有很多教师都曾经尝试过,在近年来的历史教学中,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有特色的探索和尝试。

(1)利用现有的历史影音记录资料。此类作品除了教师所熟知的《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外,中國近现代史可以运用的资料还有上海音像资料馆(http://www.sava.sh.cn/subjects/list.php)、凤凰网历史频道中视频资源(http://news.ifeng.com/history/video/list_0/0.shtml)、新历史合作社发起的微纪录片《中国词儿》(http://v.ifeng.com/history/special/zhongguoci2014/)等等。这些视频短小,基本都是从小切口或贴近生活的角度切入,很容易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很适合运用到课堂上。

(2)利用身边的历史记录资源。在历史学习过程中,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座历史宝库,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宝藏,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和学生一起去挖掘这些宝藏。在讲述改革开放这段历史时,笔者让学生去采访父母或亲戚,看改革开放带给他们怎样的命运变迁;在讲述历史遗迹时,请去参观过的学生分享感想。而印象最深刻的是2013年,香港天主教会崇德学校来我校交流,当时笔者执教了《英国议会的前世今生》一课。在上课前,笔者就向学生介绍了崇德学校的相关情况,并请学生准备一些访谈问题。下课后,学生蜂拥而上,向香港老师询问香港中学教育的相关问题。其中最精彩的问答是:香港今天的民主是否源于英式民主?香港老师回答: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港督不是由香港市民选举产生。课后香港同行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学生也从香港老师那里学到了笔者所没有教的知识。此后,每当笔者上公开课时,都会向学生介绍听课老师的情况,请他们根据听课老师的特点和学习内容准备相应的访谈问题。这一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规范了他们的礼仪,也拓宽了他们的学习路径。

(3)利用丰富的馆藏历史记录资源。其实每个城市和地区基本上都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广州为例,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洪秀全故居、邓世昌纪念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虎门炮台等。这些基地拥有着丰富而生动的历史记录资源,而且也特别希望能为中学开展教育体验活动提供帮助,有的基地还会设置教师专场,向教师介绍如何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的特色展览并善于利用博物馆的资源。笔者所在的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就开展了花都区烈士陵园实地考察、收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十八位花都籍烈士事迹等综合实践活动,并且形成了几个比较完整的数字故事。

3.与历史亲历者和记录者面对面

很多历史亲历者和历史文化的记录者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聆听他们的历史故事的同时也可以品味他们的个人魅力,这样的体验对于学生而言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如果他们能够和学生面对面,这种活动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永远难忘的记忆。

目前从事历史记录的主要有三类人,一类是专业的历史记录者团队,如以杨祥银教授为核心的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等,他们的人员、设备、规则、存储等都达到了令人震惊的专业程度。第二类是媒体人,如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往事》栏目组的工作人员、中央电视台《客从何处来》栏目组的工作人员、台湾《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导演陈君天先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情外向、对信息的敏锐度极高,并且个个都是讲故事的好手,能够将平凡人的故事讲得丝丝入扣,引人入胜。第三类是有故事的历史记录者,这类人一般进入这一领域是出于对某个人或家族中某人的经历的兴趣和执着,但进入的时间久了,这种兴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责任和热爱,如朝鲜战争战俘张泽石团队、关爱抗战老兵的薛刚团队等,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在采访过程中积累的故事、人生感悟等都是良好的教育素材。笔者参加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阶段成果展示交流会时,对当时发言的建川博物馆樊建川馆长还记忆犹新。樊馆长不是学历史的,也没有从事与历史專业有关的工作,可是他却做了一场特别有“历史”味的报告。在他的报告中感动笔者的不仅仅是他的志向和投入,还有他在讲解的间隙,每当一回眸扫到大屏幕上的某幅照片时,就会停下正在讲的话题,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与照片相关的故事。在樊馆长眼中,这一件件文物都是他的孩子。如果能让这些有“历史”的人走进学生中,学生会觉得自己也走进了历史。

四、困难与展望

尽管当代历史记录与中学历史教学息息相关,并且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是可操作的,但目前来看依然是困难重重,如引入历史记录会与正常的教学进度之间存在冲突,学校管理层出于安全考虑否决很多活动建议,学校与历史记录者、博物馆之间缺少相应的沟通渠道等等。可喜的是,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着自己和外界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当然我们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当代历史记录中来,用历史记录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当人人都能够记录家族的历史,我们还需要担心寻根问祖、立德树人不能落到实处吗?当我们具备记录历史的能力和素质,我们还需要强调鉴史致知、释史求通吗?当我们自己成为当代历史记录者,在记录的过程中,文化自觉和包容情怀会充盈于胸。当历史记录最终成为一种常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将会真正落地,而不是一句口号,同时这也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   参   考   文   献   ]

[1]  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肇丰.从实践到文本:中小学教师科研写作方法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袁   妮)

作者:龚洁 邝建彬

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论文 篇3:

高考改革与研究性学习

高考的功能在于为高校选拔人才,同时对中学教育进行引导。为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念,以考试评价引导研究性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进而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应该大力提倡。

然而,曾几何时,高考与研究性学习被认为是互相抵触乃至势不两立的事物。当许多学校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时,不得不将研究性学习这个课程标准中的新生事物抛在一边或者敷衍了事。这一方面与人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质的误解有关,另一方面是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很难将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与高考的目标结合起来。那么,高考与研究性学习真的矛盾吗?近两年上海市的高考历史试题就给了我们很大启示:高考改革可以对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变革进行导向;反过来,研究性学习方式也会促进和完善考试评价的改革。

材料性试题是历史学科中最具学科特征和发展潜质的试题。学生个性倾向和创造性思维的测量在1995年以后高考历史学科的材料性试题中逐渐得以体现。2001年上海市历史学科的高考试题依靠新材料、新情景的运用,使“研究能力”的考查初露端倪。以此为铺垫,2002年的高考试题在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进一步突出试题的史学特征和时代性,加强了对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渗透。

以下,笔者从2001年高考历史试题所体现的“研究”特征入手,并对2002年试题所隐含的“研究”理念进行分析。

1.考查“历史假设与探究意识”。

研究性学习倡导的学习方式不是被动记忆、机械理解和简单运用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历史学习中,同样也有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搜集材料——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2001年的高考试题,紧扣课改的新形势,在问题解决的认知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请看第37题:

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之夫人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女主人公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

本题利用近年的考古材料设计了一个有待于学生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情境,三问分别考查了学生提取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假设、合理想象及科学求证的能力。研究性试题在历史大规模考试中亮相,是对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和教学的检测和回应。实践证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存和想象力是丰富多样的,超乎命题者的想象。比如,第三问中,有的学生大胆地写出了“寻找史籍记载”、“C14测定”、“DNA测定”等方法,甚至有的提出“到伊朗和俄罗斯考察古墓,与老山汉墓进行比较”。

2.考查“捕捉和了解过去事实”。

研究性学习理念提倡:运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史料所蕴涵的历史信息,展现历史的本来面貌,尤其要注重并精选那些适合中学生年龄特征的实物、遗迹、音像等原始资料,帮助学生懂得历史信息的特点,确立“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基本意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历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一直强调的,然而,“史”从何而来呢?从事实证据中来。历史事实是学习者从史料中捕捉和发现的有效信息。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说:“真正的历史应该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1](p.28)这表明:先要捕捉和发现信息,才能弄清事实;同时,弄清事实与得出结论是一个持续进行的、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学会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在与历史的“问答交流”中体验历史,升华认识。因此,就研究内容而言,研究性学习非常强调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史料搜集、甄别的方法和信息处理的技能,把“是什么”摆在“为什么”的前面。2002年高考第28题正是体现了对“捕捉信息、了解事实”能力的考查: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从下列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图略)

上题试图让学生从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发现它们的形状、工艺、文字特点,文字或图案隐含的历史内容,这是对“史由证来,通过证据寻找历史”这一历史意识的考查。比如,一般考生能从中看到秦砖的方形与小篆字体、西汉瓦当的圆形与厚度、东汉画像石的方形与农作狩猎。有的学生甚至能从秦砖中的“臣”字联想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从西汉瓦当中的“单于和亲”四字推及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从东汉画像石中得出东汉农业与手工业成就的结论。这已经超出了“通过证据寻找历史”,而是“通过历史推出结论”了。

3.考查“理解和阐释过去的事实”。

历史学习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认识、理解和解释。事实是历史知识的骨架,解释则是血肉与精神。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与历史文本、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之间进行沟通,借助想象、体验、直觉和移情等方式,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神入”其精神世界,以史为镜,体验其内在生命,唤醒潜藏于自我意识中的生命感和价值感,从而不断扩展自己的经验,丰富自己的精神。高考改革也试图运用典型材料帮助学习者与历史进行对话,使学习者在整理旧信息、批判诠释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分析观点所隐含的思想价值和时代环境,体会历史对象的具体的、历史的动机所在,重建对过去的认识,并培养将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因此,“如何整理旧知识辨析新信息”、“如何辩证地评价他人的观点”成为近年高考历史科的重点目标。比如2002年第30题: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问题:

(1)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因何而发?

(2)如何理解“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3)为什么他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实际上,原材料的前面还有这样一句话:“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2](p.353)命题者为了加强试题的效度故意隐去了它们。对法国人既“欢迎”又“欢送”的心理,反映了拿破仑战争给意大利造成的多重影响:破除封建制度;废除农民服徭役的陈规;推行《拿破仑法典》;对意大利的奴役和掠夺等。答题时,学习者必须站在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立场体味他的话,并组织和整理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的认识,否则就难以理解和阐释这段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的话。

4.考查“论证和评价过去的事实”。

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3]是我们历史教育的目标追求。在“鉴往”、“观古”的过程中,我们“知来”、“察今”,现实与历史之间发生了碰撞、沟通和对话。研究性学习试图让学生从教材世界走进生活世界,体验历史情境,“由今及古”、“由古及今”地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理解,实现历史认同与文化认同,构建现实意义,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我理解。这正是历史教育的人文关怀所在。2002年高考的“材料分析论证题”不仅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性和思辨性,其时代性和研究性意味也相当浓厚:

观察和阅读下列材料,充分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逐一概要指出这些材料反映了上海外滩及其附近在一百六十多年的不同时期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及其国内外背景,思考这一沧桑巨变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启示。2001年5月,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申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场址设在靠近外滩的浦东沿黄浦江岸边。你能利用外滩及其附近的历史性象征,为世博会“贡献你的智慧,提出你的创意”,并说明理由吗?

请自定一个题目,阐述你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材料略)

与前面所举的“小切口、深分析”型的简释题不同,本题以“上海的变迁”为主题,用“大跨度、高概括”的小论文型试题设计了一个探究情境,让学生选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论证,并“由古及今”地学以致用,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主体意识与智慧策略。历史学习与历史探究是学习者今天与昨天的对话,是现实与历史的沟通。历史是博大精深的,现实是生动具体的。本题发挥了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这一学科优势,考查学生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认识人类社会与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使学生体会历史巨变的沧桑感和民族进步的凯歌声,为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品性、激励学生上进提供了范例。

此外,“学术视野与宽容度”的考查也受到上海高考(历史)的关注。它试图突破教材观点,追求符合学生认知的个性化、有创见的答案。但在升学的压力面前,绝大部分学生是不会以牺牲分数的代价来换取答案的创造性的。为保险起见,他们只会顺从教材的观点,而不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和整理教材的观点。2002年高考第31题,命题者就“强迫”学生跳出教材的定论,从新的角度拓宽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谈到“明治维新”,笔者不由地想起:在一次公开课上,当教师说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时,有学生提出疑问:“如果不保留封建残余势力,日本的改革能成功吗?能顺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吗?”教师当即肯定学生观点,并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确:幕府体制已经推翻,所保留的封建残余是具有文化开明思想、有振兴民族心愿与实力的“残余”,他们的存在是合理的。这岂不是与“大政还朝”的“明治中兴”殊途同归吗?由此可见,尊重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历史视野,引导他们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探索历史,这不仅是研究性学习,也是高考改革所关注的。与研究性学习一样,研究性试题的功能不仅在于探求事实,而且还体现在:提供争论性的史学观点,让学生分析、比较、鉴别与评价,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把握历史本体,领略不同的学术视野,涵养包容的学术胸怀,从历史解释中培养理性,从历史理解中学会宽容。

高考改革对研究性学习理念引导过程的同时,就是研究性学习方式对高考指导思想的“触动”和命题思路的拓宽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的考查目标和题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比如:简释题与材料分析论证题的兴起;对材料史学意义和教育意义的挖掘(如前述对“学术视野和宽容度”的考查);命题从以“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立意”的转变;对学习方式变革的关注与引导等,从根本上都导源于此。

尽管如此,高考评价不能囊括历史学习所有领域的测量评价,就当前来看,高考主要针对的是基础型课程,甚至是基础型课程中的主干知识。虽然研究性学习也关注学习结果,但其范围更加宽泛,不仅有结果性的史实目标、史论目标和史法目标,而且有过程性的史学认知目标和内化了的情感目标。因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主体更为多元,内容更加丰富和灵活,方法更加多样。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与之相伴随的测量评价技术必然会发挥更大的效用,使历史教育的测量评价更趋完善。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上海市高考的地方化,使其能较好地照顾到本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更有效地利用地方的课程资源,更易与研究性学习理念接轨,这是否能给我们的高考改革提供一点启示呢?

【收稿时间】2002年9月

【作者简介】郑流爱,男,1975年生,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现为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学论。

【责任编辑 岳 林】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作者:郑流爱

上一篇:大学生素质与自主创业论文下一篇:质量监控体系思考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