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持续涉外税收政策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我国对待外资逐渐从追求数量向注重提高质量和提升利用水平等方面转变,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思路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对现行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系统分析表明,建立新型的涉外税收优惠体系、转变优惠方式、适时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同时辅以相关的配套措施是完善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路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持续涉外税收政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经济持续涉外税收政策论文 篇1:

税收与经济发展

[摘要] 税收与经济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决定税收和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税收有筹集国家财政收入和宏观调控的职能,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对经济发展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税收经济发展税收调控

税收与经济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从 理论上弄清楚税收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税收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全面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经济意义和社会历史意义。

一、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税收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越发展,税收越重要。税收与经济的密切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决定税收和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

经济决定税收,这是前提。经济是税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税收分配的范围和程度,并从根本上决定新税种的产生、发展和更替。商品生产、贸易的发展和繁荣,使商品课税成为可能,而跨国经济的发展又促使税收分配范围的国际延伸,国际税收也随之产生和发展。不仅如此,不同税种的构成、不同税制模式的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如今,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知识经济发展迅速,这些无疑都预示着税制将随经济的发展而面临新的创新和发展。

税收依赖于经济,只是一个方面。从税收研究角度讲,更重要的还在于另一方面,即税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随着税收分配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稅收职能也随之拓展,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也不断扩大。这主要表现在税收的财政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的日益加强。正因为如此,税收也随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二、税收的财政地位

筹集国家财政收入是税收的首要职能,有的将其简称为税收的财政职能或财政收入职能。由于税收分配是一种无偿分配,税收收入又具有及时、充裕、稳定、可靠的特点,因此,税收一直都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现代经济中,绝大多数国家的财政收入的80%以上都是通过税收筹集的。

税收的财政职能决定了税收在财政中的重要地位。税收与财政同属于分配范畴。虽然税收是财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财政分配关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这种独特的地位,不仅表现在税收具有独特的调控功能,而且税收活动对财政的意义重大。首先,税收是财政最重要、最稳定的收入来源。税收分配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的特点,收入可靠稳定,也无须像国债收入那样还要偿还。而多税种、多税目、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税制度,为广泛地大量地聚集财政资金提供了条件;税收的征收也有利于财力调度,满足日常财政支出。其次,税收有利于规范、明确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应是政府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最根本最规范的分配方式。税收分配,不仅有利于政企分开,而且也有利于企业进行公平竞争。第三,多税种多层次的税源分布,有利于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源分享,如今分税制已成为世界通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模式。

三、税收调控与经济发展

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反映了税收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即通常所说的税收调节职能。它使税收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

1.税收调控机理

调控政策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为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实现过程就是所谓的传导机制。税收调控手段(增税或减税)与各种税收调控目标之间也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简言之,增税在总量上具有紧缩效应,在结构上表现为抑制性调节;减税在总量上具有扩张效应,在结构上则表现为鼓励性调节。税收之所以具有这种内在作用,是因为:第一,政府的储蓄、消费倾向与企业、个人的不同,因此,税款从企业、个人手中转向政府,势必影响社会的总储蓄、总消费水平,从而影响社会的总供给水平。第二,税收影响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增税使纳税人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减税意味着税后可支配收入的相对增加。因此,增税和减税所引起的 税收成本的增减势必直接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或消费行为。第三,税收调控政策本身具有示范和引导效应,政府采取增税措施来实施调控,表明政府在总量上欲实行紧缩政策,或在结构上实施限制性政策,从而引导企业和居民的投资和消费行为。特别是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起步阶段,涉外税收政策的示范作用更为明显;涉外税收优惠往往成了实行对外开放,鼓励外资引进的象征。第四,在宏观税负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方面开征新税或增税,意味着可以相应降低其他方面的税负;反之,对某一方面停征税收或减税,则其他方面需负担更多的税收。因此,利用税收优惠可以有效地校正经济的外部性,即通过征税(或减税)可以使外部成本内在化,如对污染征收污染税可以增加排污成本;通过税收优惠可以使外部性效益内在化,譬如对植树造林方面的税收鼓励,与正常税负相比,就相当于得到一笔补贴而增加收益。从中也可以说明,税收政策对环境保护,进而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2.税收的调控作用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正是由于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税收才谈得上反作用于经济。但是这种反作用并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只有认识、掌握了税收与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认清了税收调控的作用机理,才完全可以运用税收手段来调控经济,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离不开税收调控。税收是国家保证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税收的能动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为明显。首先,国家可以运用正确的税收政策,引导经济走向,有效地减少或者避免由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国家可以充分运用税收的奖限作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刺激有效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其三,调节分配不公,维护社会稳定;调整分配关系,促进公平竞争,增强经济活力。其四,税收可以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进行有效监督和预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对策,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面发展。

3.税收调控与经济发展

税收调控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要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因此,应当根据当前形势,采取相应的税收措施和对策。

(1)调节供求关系,促进供求平衡。供需是否均衡决定经济能否均衡发展。我国经济自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通货紧缩、供大于求、民间投资不足、大多数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国家在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到2002年,我国经济走出低谷,出现快速增长势头。但是,国家债务连年攀升,政府投资,部分企业受益,影响企业公平竞争;有些国债资金被用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被挪用。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重视累进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在调节经济、实现供求平衡中的作用。在通货紧缩、供大于求时,企业和个人收入减少,税率自动降低,刺激民间投资和消费,促使经济升温;在通货膨胀、求大于供时,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加,税率自动上升,抑制民间投资和消费,促使经济降温。在我国税收中,流转税占的份额大,所得税占的份额小,对经济调节缺乏灵活性,征税容易侵蚀税本。因而,要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就要调整税制结构,逐步建立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在此基础上,可根据供求状况,实行以减税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既是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也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2)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2001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2481.9亿元、28667.8億元和14329.8亿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了328.2%、300.8%和254%,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7.5%、16.7%和15.1%。可见,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扩大。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各个地区的经济能否平衡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为了促进各地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实行分税制,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3)调节个人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市场经济本身不是趋向共同富裕,而是趋向两极分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收入来源渠道增多,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同时出现了个人收入差距扩大乃至悬殊的现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因此,对合法收入应当保护,并依法征税;对过高收入作适当调节;对于非法收入,必须坚决取缔和打击。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对各类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实行按年综合计征个人所得税。同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和社会保障税,加大个人收入调节力度,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4)调整税负,促进公平竞争。市场经济要求税收公开透明,保持中性,不扭曲企业的经济活动,给企业创造一个透明的、公平的、可预见的税收环境,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税收负担一要公平,二要合理,三要透明。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法定基本税率为33%,高于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多数国家的税率水平,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不统一,对外资企业优惠较多,税负轻于内资企业。在内资企业中,由于管理上的原因,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的税负较重,大量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负较轻。因此,要把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扩大征税范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适当降低税率,取消不必要的税收优惠,加大税费改革力度,加强税收征管,尤其改进和加强小企业和个体户的征管,努力实现公平税负的目标,促进企业公平竞争。

(5)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税收优惠是国家利用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减少税收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世纪初的10%猛增到80%。所以,应当把税收优惠的重点放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上,可采取投资抵免、降低税率、税前费用扣除、加速折旧等形式,加大对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要贯彻国民待遇原则,清理整顿过多过滥的减免税,取消歧视性的税收优惠,避免引起不公平的竞争和反倾销案的发生。

(6)调节对外经济往来,促进对外开放。中国加入WTO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标志着中国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和税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需要采取应对措施。一要按照WTO规定的公平、透明、无歧视、国民待遇等原则,完善我国税制,与国际税制接轨,合理合法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二要通过《税收协定》等法律文件,界定国与国之间的税收管辖权,避免重复征税,促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三要履行加入WTO承诺,降低进口关税,调整税率,使关税总水平降低,但在某些产品的税率上有升有降,以保护我国幼小产业的发展。同时要改进出口退税的管理办法,实行免、抵、退,扩大产品出口。四要加强国际间的征管合作,大力开展反避税斗争,维护我国权益。

总之,经济是决定因素,税收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我们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提出改革措施,为推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邱雪忠

经济持续涉外税收政策论文 篇2:

浅析我国涉外税收的优惠政策

【摘 要】:随着我国对待外资逐渐从追求数量向注重提高质量和提升利用水平等方面转变,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思路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对现行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系统分析表明,建立新型的涉外税收优惠体系、转变优惠方式、适时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同时辅以相关的配套措施是完善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涉外税收;优惠方式;企业所得税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初期所形成的以区域性优惠为主的多层次涉外税收优惠格局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要求,税收优惠政策在扩大外资规模、提高外资质量、增强外资使用效率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日渐不足。因此,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对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调整,将十分有助于继续发挥该政策在吸引外资过程的导向作用,对于提高我国利用外资水平,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中的主要问题

1. 区域倾斜过度,加大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我国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主体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在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通过东部带动西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目标指引下,当时吸引外资的大量税收优惠措施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使得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呈现“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渐递减的区域性倾斜特征。

不可否认,区域倾斜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提高东部地区的引资能力、加速当地的资本形成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有效促进了东部地区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但过度的倾斜,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中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变得相对困难,导致外资在我国的地域分布上逐渐失衡,从而间接加大了区域经济间的发展差距。

2. 缺乏产业导向性,引致外资的产(行)业分布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着力点一直放在吸引外资的数量和规模上,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如何与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相结合,来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吸引外资,导致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引资相对不足、外资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3. 优惠手段过于单一,不利于提高引资质量

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偏重于采用优惠税率和税收减免等直接优惠方式,对于被国外广泛采取的如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间接优惠方式应用较少。单一的直接优惠手段,虽然具有短期效果显著的优点,但在促进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及加速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激励作用,而且过于直接的优惠措施还易于被纳税人利用来进行偷逃避税,扭曲税收优惠的引导作用。

此外,由于世界各国对本国公司境外投资所得的税收政策不同,使得我国对外资企业所实行的低税率等直接优惠措施的主要受益者是几个国际避税地,而如美国、日本等不少发达国家并未获得太大优惠。因此,从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增强外资使用效率的长远考虑,现阶段的税收优惠方式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4. 过度优惠,影响内费企业的正常发展

在理论上,涉外税收优惠可分为全面优惠和特定优惠。我国涉外税制创立之初,为了弥补当时投资环境存在的缺陷,并考虑到国内税制本身也面临着较大的调整,所以选择了全面优惠的方式。

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提供给外资企业税收优惠的范围之广、幅度之大以及时间之长都是罕见的。近年来,随着大量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流入我国的FDI逐年增加,有关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问题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外资企业所享受的各种“超国民待遇”,特别是其在所得税税率上与内资企业的不平等,削弱了内资企业的竞争力,不但有悖于公平竞争的要求,而且不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此外,由于内外资企业待遇的差别过大,还使得部分内资企业总是想方设法与外资拉上关系,以享受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于是直接引发了“假外资”的现象,这些“假外资”在迅速消耗我国有限资源的同时,更对内资

企业产生了巨大的“挤出效应”,加剧了内资企业的人才流失和下岗失业等问题的出现。

二、调整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路径

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效率,并对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从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需要对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1. 建立以产业性优惠为主、区域性优惠为辅的涉外税收优惠体系

建立以产业性优惠为主、区域性优惠为辅的涉外税收优惠体系是指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要着力加强与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战略的协调配合,把外商投资的重点引导到我国急需发展、鼓励发展的产业上来,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间的均衡发展;同时,通过逐步减少东部沿海开放地区的多层次税收优惠以及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税收优惠幅度,将外资引入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缩小地区间差距,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良性发展。具体而言:

(1)制定明确的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投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提高流入第二产业的外资质量

首先,通过加大对农业等第一产业的税收优惠幅度,吸引外资、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组织化程度的差距。其次,给予投资水利、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的外资企业更具吸引力的税收减免措施,以缓解我国基础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同时,为了促进外资向知识型现代服务业流动,提升我国的文化、教育等行业的发展水平,有必要对相关的外资企业提供明确的税收优惠。此外,就第二产业而言,在一些我国已经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诸如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电视、冰箱、空调等一般电信设备制造业领域,可以逐渐减少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我国现阶段水平与世界差距较大的计算机、电子通信设备、航天航空、生物制药等高科技的新型制造业则应实行幅度较大的税收减免和优惠,以鼓励外资的进入。

(2)调整税收优惠的地域倾斜方向,鼓励外资流入中、西部地区,努力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

首先,减少东部地区的涉外税收优惠措施。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为发达,投资环境也相对优越,税收优惠政策已经不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该地区,除保留具有示范效应的特殊性区域优惠和延续原有优惠政策执行至期满外,应逐步减少直至取消其余的税收优惠。其次,结合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综合考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特殊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外资投向国家急需发展的地区和产业,提高外商投资对中、西部地区GDP增长的贡献率,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发展。

2. 改进优惠方式,加强间接优惠的调节力度

涉外税收优惠方式主要包括以税收减免、税率优惠为代表的直接优惠和以加速折旧及投资抵免为主要形式的间接优惠。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习惯采用短期效果显著的直接优惠方式来吸引外商投资,发达国家则青睐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易于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间接优惠方式。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日渐提高、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招商引资的政策重点已从单纯追求外资数量向着力提升引资质量转变,更加注重与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协调使用。此时,继续倚重改革初期使用的税收减免和税率优惠等简单的直接优惠方式来吸引发达国家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已较难,适时转变涉外税收优惠方式,加强间接优惠的调节力度才是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正确选择。

运用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方式吸引外资,对于纳税人而言,虽然不改变其总体税负,但使税负前轻后重,有利于减少投资初期的负担;对政府而言,只是推迟征收,税收并未减少。而投资抵免的优惠方式一般只与投资额的多少有关,投资越多,抵免越多,具有适用范围广,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的特点,特别是对于初期投资较大的如基础设施、能源交通、高新技术等行业的鼓励效果明显。因此,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考虑,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即逐渐形成以间接优惠为主导、直接优惠为辅助的涉外税收优惠方式。

3. 适时进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井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目前,我国实行的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制带来的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所得税率不统一导致企业间竞争变得扭曲和复杂,阻碍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因此,为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保证民族企业的健康发展,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将是我国下一阶段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考虑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短期内会对我国利用外资总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两税合并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外资大规模撤离的现象,可以进行如下准备:

(1)安排合理的过渡期

现阶段,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等因素对于外资企业的吸引力正在与日俱增,加之我国对外资企业提供的其它税收优惠措施和各种优厚的鼓励投资政策,绝大多数外资企业不会仅仅因为税率的变化就采取消极撤资的“用脚投票”方式,但是考虑到在华跨国公司的集体要求和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等国际避税地的中小外资企业对于税率变化相对敏感的特殊情况,同时,也为了再次明确我国政府始终鼓励外资企业来华投资的态度,可以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安排一个合理的过渡期,以缓解税率变化给外资企业带来的不适应性。

(2)加快增值税转型进程

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可以明显降低投资高新技术领域和能源、原材料等基础行业的外资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因增加增值税抵扣而获得的财力,会弥补部分因所得税并轨而增加的支出,这有利于两税合并的顺利进行。故应及时总结东北老工业区进行增值税转型的经验,并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缓解所得税合并给外资企业带来的阵痛。

三、进一步完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配套措施

通过建立新型涉外税收优惠体系、改进税收优惠方式以及统一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的调整,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将会更加适应“扩大外资规模、提高外资质量、增强外资使用效率”的战略要求。当然,为了使之能够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要辅以相关的配套措施。

1. 规范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法制化管理

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我国政府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自对外开放以来,其政策的制定、解释、执行等过程始终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不仅标志着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的基本确立,也确保了各项具体政策的法律适用性。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为追求外资数量,出台了规范性和透明度较差的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在造成税收优惠导向不明和实际操作随意性较大等问题的同时,还致使地区间为吸引外资进行恶性竞争,干扰了国家招商引资的总体战略部署。

因此,为了增强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加强其与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配合,提高我国招商引资政策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必须要对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措施进行清理整顿,并加强法制化管理和监督。

2. 引入税式支出制度,提高涉外税收优惠的实际效益

涉外税收优惠作为吸引外资的一种政策工具,其不但具有刺激和鼓励外商投资的正面效应,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税收流失的负面影响。故在实际应用中,有必要将实行税收优惠放弃的税收收入与优惠带来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此作为确定某项优惠措施是否可行以及具体优惠幅度的依据。引入税式支出,即是从支出角度认识涉外税收优惠,便于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涉外税收优惠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以预算形式加强对优惠总量的计划性管理,控制优惠幅度,增强政策的刚性和透明度,进而提高涉外税收优惠的实际效益。

3.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税收优惠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中西部省份吸引外资的热情很高,但部分地区苦于财政收入不足,无力给予外资企业充足的税收优惠。因此,为了保证流入中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能够切实享受到税收优惠,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作者:杨华庭

经济持续涉外税收政策论文 篇3:

分资企业在大陆新经济环境下的转型升级

[摘要]台资企业伴随着大陆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发展壮大,伴随着大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大陆新政策调整的内在驱动力。台资企业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适应大陆新的经济环境,完成企业转型,是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台资企业;大陆新经济环境;转型升级

一、大陆台资企业的发展状况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1979~2008年,台湾地区在大陆投资项目总数77506个,实际投入金额475.8亿美元。大陆台资企业的发展呈现以下主要特征:

1.大陆台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台商投资和经营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截至2006年底,在制造业投资的项目占批准项目的80%以上,具体涉及电子及电器、食品及饮料、塑胶制品、纺织、机械、化工、建材等行业;农业所占比重较低(5%),主要是园艺、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服务业比例有所提高,主要是物流、商贸、交通运输、娱乐服务等行业,比例在15%左右。

2.大陆台资企业地域分布比较集中。大陆台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福建、环渤海等地带,但有向内陆扩散的趋势。从具体分布地区看,江苏和广东是台商投资的主要聚集地,合计约占总数的一半;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也是台商投资的重要聚合地,合计约占25%。山东、天津、北京、辽宁、江西、四川、湖北等省日益引起台商的兴趣,投资数量不断增加。台商投资初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沿海区域中心城市为辐射点,环大陆沿海外凸弧形地带为辐射面的分布格局。

3.投资主体从中小企业主导转向大型企业主导。随着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先行一步的台湾中小企业,主要是中下游企业,拉动了对台湾生产原材料及半成品的需求,促进供应原材料的台湾中上游工业生产企业也前来大陆服务。在新一波的产业外移中,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加入了外移生产的行列。台湾许多大型厂家已在大陆生产高技术产品,并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链,形成大企业主导的新格局。

二、大陆新经济环境对台资企业的影响

1.大陆经济发展转型对台资企业的影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大陆新政策调整的内在驱动为,尤其是把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转变到消费拉动、扩大内需上,大幅度减少经济发展对出口拉动的依赖。更重要的是筑牢金融业防范世界经济波动带来金融风险的防火墙,及时出台相应政策积极主动应对,尽快改变目前被劫应对外汇积累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过度投资等局面,这诸多因素无疑对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始,大陆积极制定政策吸引外资。大陆实施的外商投资税收政策,是依据涉外税收全面优惠原则制定,给外商投资者提供了远优于本国资本的“超国民待遇”,这样做当然有利于加速吸收外资。上世纪80年代,台湾的土地、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新台币大幅升值,岛内市场趋于饱和,传统的加工出口产业逐渐失去比较利益优势而沦为夕阳工业,岛内厂商因生产威本增加而纷纷到海外寻找劳动成本更加低廉的生产地点,主要是东南亚和大陆。

2.太陆宏观政策调控对台资企业的影响。近些年来,大陆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对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土地及环保新政、内外资所得税统一、降低出口退税、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和新外商投资指导目录、新《劳动合同法》出台等,这些政策对台资企业尤其是许多十几年前就进入大陆投资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需要加速完成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大陆出台的土地及环保措施。近些年来,大陆对土地政策的掌控不断趋紧,各地区的用地指标的审批也愈来愈严格,加之土地价格上涨、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使得企业在土地审批、使用和流转方面也遇到一些问题。(2)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一。自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内资企业统一税率33%,外资企业所得税率为24%和15%。在实施中,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25%左右,外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16%左右,内资企业高于外资企业近10个百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渤自2008年1月1日起,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消除差别,实现“合一”,税率统一为25%。也就是说,台资企业所得税要提高10个百分点。(3)降低出口退税率。继2006年9月调整出口退税税率后,2007年6月1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调降2831项产品出口退税率,部分产品甚至降为零,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4)大幅增加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和保证金台账“实转”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颁布幼口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此次发布的限制进口类及出口类商品分别高达394项及,1853项,自8月23日起执行。此后,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所谓“实转”管理是指企业在合同备案时,须向中国银行缴纳台账保证金;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加工成品出口并办理核销结案手续后,保证金加计利息予以退还。

三、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1.台资企业转型应关注大陆经济结构调整方向。2001年开始实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就已提出结构调整是主线,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大陆将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引导投向附加价值高的金融、物流、信息技术、软件及技术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在大陆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营运中心、培训中心,更加注重加工贸易的转型。大陆经济结构的调整,必将促使大陆经济结构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推动大陆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对一些台商的经营造成影响,但长远而言,经济结构调整说到底对台商不是坏事,而是新发展的开始。

2.两岸“三通”的实现有利于台资企业转型升级。2008年12月15日,按照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达成的协议,两岸海上直航正式启动,空中通航实现客货运包机常态化。自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三通”以来,经过30年的曲折,两岸“三通”终于实现。近来,两岸为应对金融危机,均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两岸经济将步入一个新的结构调整时期,这也势必引发对两岸经济关系原有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两岸“三通”的实现,无疑为两岸经济关系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与凭借。

3.台商投资大陆服务业领域比重将会继续加大。目前,以内需为主要导向的台湾服务业正面临岛内市场狭小的瓶颈,迫切需追随已外移的制造业向海外特别是大陆拓展服务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增加潜力。大陆经济也正步入重要的转型期。“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特别是要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向第二、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结构转变。

4.大陆台资企业应更加注重向产业链的上、下两端发展。尽管许多大陆台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研发创新,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但就大陆台资企业整体而言,资本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层次相对较低,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是依靠拥有与大陆相同文化背景、抢先进入大陆市场及享受大陆对台商的特殊优惠政策而维持竞争力的。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及21世纪两岸加入WTO后台资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日益严峻,除了原有优势逐渐淡化外,台资企业遇到迅速崛起的大陆民营企业与加快进入大陆市场的国际跨国公司的双重挑战。面对大陆市场日益严峻的挑战形势,台资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光,必须要逐步改变原有的竞争策略,进而寻找在价值链上游的研发、设计,以及下游品牌和行销的创新。

作者:陶东亚

上一篇:专业手工制作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