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养成教育论文

2022-04-15

培养学生具备一些良好的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对于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和促进他们今后积极而科学地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教学中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教学中养成教育论文 篇1:

生物教学中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说:“少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近代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是在长期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变为自动化动作。因此可以说,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培养良好人格的基础,是我们学习、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中学阶段是培养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教师要抓住时机,注重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熏陶和培养。生物课涵盖着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多个方面知识。生物教育应春风化雨般地向学生渗透良好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身心卫生习惯,为他们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一、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模仿和模仿欲很强,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这些特点,自觉地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塑造自我,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如待人接物、语言文明、尊重他人等),使学生从教师的高尚行为中感受到人格的魅力。另外,要让学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建设者的光辉业绩,学习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各行各业德才兼备的先进模范人物,注意培养先进学生典型,用学生身边的事迹教育学生。

二、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训练学生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为了加强学生基本道德教育和行为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制定的。然而,现在的学生有的对《规范》的内容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行为规范一共有多少条,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工作的一大误区!教师在用《规范》教育学生时,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条文内容,而应是在提出要求的同时,认真讲解这些要求,使学生从思想上接受这些要求,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实践进行培养和训练,如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校园生态调查、生物实验的规定等,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要求学生将《规范》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同时还应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准确而严格地执行,否则,就会使学生养成不遵守要求或降低要求的不良后果。

三、开展比学习、赛成绩、遵规范、赛行为等系列活动

中学生好胜心强,一说竞赛他们就来了精神,会以百分之百的干劲和浓厚的兴趣参与到竞赛活动中去,因此,我们要培养他们养成平等的竞争意识,树立良好的竞争观念。比如:开展生物标本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感受科学的伟大,探索科学的奥秘;根据队员们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收集有关生物科学发展的最新信息;读科普书籍,开展种植、养殖、果树和花卉嫁接等活动,能够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身体和心理卫生知识的传授

在授课中,教师加强身心卫生习惯、生理卫生知识的传授,可以使学生养成正确饮食习惯,掌握一些基础医疗卫生知识,为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另外,教师传授学生心理卫生常识,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使他们具有善良、乐观、大度的品格,学会与周围人和社会和谐相处,茁壮成长。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上午一下课就去小卖部买吃的,而且买的多数是油炸的或膨化的小食品,我通过与他们交谈得知,他们买小食品主要是因为不爱吃早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喜欢小食品的味道!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在讲授《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课时,重点给学生讲授了三餐的营养及早餐对青少年的重要性,以及劣质小食品对学生健康的严重危害。课后学生都说他们以后一定吃好早餐,再也不吃那些有害健康的小食品了。

有人说,习惯造就性格;有人说,习惯是成功的秘诀……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健康人格和成功人生的重要基础。

(瓦房店市)

作者:王丽敏

生物教学中养成教育论文 篇2:

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具备一些良好的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对于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和促进他们今后积极而科学地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具备下面这些良好的意识:

一、问题意识的养成

生物学教师在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生物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本学科教学的独特优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其中在生物实验课上,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寻求教育的切入点:1.探究性实验中阅读或观察了背景资料后要激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学习经验提出各种可能的问题。2.验证性的实验中,可启发他们思考书上的方法步骤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且这些已经安排好的方法步骤对于我们的实际情况来说,是否都是最合理的,要是书上给出的方法不太适合我们的实际,那么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克服。3.实验失败了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不能因失望而草草了事,而应该分析导致失败的因素到底是什么,若是自己再做一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克服。

二、创新意识的养成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标准确立的一项基本目标。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生物学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培养:1.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经验的原理来做好一些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开展好的实验。例如,在制作叶脉标本的实验中可启发学生考虑用具有漂白作用的84消毒液来漂白叶脉标本以克服实验室没有漂白粉的缺陷。2.激励学生运用新的实验方法解决好实验活动中的一些难点。比如,在观察骨的结构时,先将解剖开的长骨放入沸水中煮一段时间,然后用水冲洗净再观察,则其中的骨松质和骨髓腔两部分的特征比用新鲜骨观察的效果要好得多。3.在探究性实验中鼓励学生制定的探究方案尽可能简便易行。因为在实验前要真正制定出科学合理且简便易行的探究方案,方案制定者必须要有客觀地量力、量财、量物、量时行事的良好思维品质,这对于促进学生从小就养成做任何事都会考虑到应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维习惯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三、安全意识的养成

高度的安全意识是保证一个人科学决策,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和平安幸福地生活的先决条件。在生物实验课中,生物学教师可努力做好以下安全防范工作而很自然地向学生渗透相应的安全意识:1.做解剖实验前向学生介绍清楚各种解剖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2.说明使用玻璃仪器时,摆放位置要合理,取用时应轻拿轻放,小心仪器破碎时划伤身体。3.使用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具有强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前应强调使用要领和使用后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最后才由教师集中妥善处理。4.强调受热后的器具不能急于用手去触摸。5.指导酒精灯的点燃和熄灭要按科学的方法来操作。6.在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等一类与运动有关的实验时,提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运动的难度不宜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7.做触觉敏感程度的测定等实验中,应引导学生不能将实验用的大头针等容易导致不安全事故的用具放在别人身上开玩笑。8.事先要准备好创可贴、碘酊、防烫膏等急救药品。

四、勤俭节约意识的养成

生物实验过程中,教师又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培养学生养成勤俭的优良品质:1.通过实验材料的替换来培养。如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可用米汤代替淀粉浆糊;解剖观察鸡翅来理解组织是如何形成器官的实验中可用番茄果实代替价钱昂贵的鸡翅;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时可选用蛇莓叶等就地可取的植物叶片代替需用经费购买的种子。2.通过实验器具的替换、创造与重新组合来培养。比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实验中可用罐头瓶代替烧杯或锥形瓶;在制作临时装片或临时切片的实验中可自制塑料盖玻片代替容易消耗而不易购买的玻璃盖玻片;在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中可将教材中提供的把点燃的蜡烛固定在燃烧匙上再放入瓶中检验改为用镊子夹住点燃的火柴伸入瓶中检验。3.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一起修补实验室中的破损挂图、标本模型或者收集一些能够用于实验的廉价而安全的器材,以及种植一些能够用于实验的银边吊兰等植物。4.实验中节约用水、用电和用实验材料,实验结束要记住关好水和电,能够继续使用的实验材料应按老师的要求放到指定的位置存放好。

五、合作意识的养成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中各生产与科研领域对综合知识和多种技术手段的大量需求的现实,我们在教学中应教育和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孤军作战存在的弊端和合作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之优势所在。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在探究性的实验中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于方案制定的创造性、实验材料的多样性、实验器具组合的科学性、实验变量控制的合理性等方面出谋划策,使本小组的探究方案尽快制定出来,然后依据各成员的特长差异,按优势互补的原则分工实施,并在最后的表达交流中尽量做到个体与个体、小组与小组间的信息共享而促进整个实验最大限度地趋于科学合理。对于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我们也可启发学生在器材的安装与保管、实验同步操作与分步操作、记录与观察、实验后的清洁与材料用具的处理等方面明确各自的职责,不得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偷懒现象,当新问题出现时,大家须集体讨论处置,出现事故时亦须共同设法排除,力求所做的实验始终处于有序和高效的状态。

作者:付向东

生物教学中养成教育论文 篇3: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就必须选择科学的教学模式。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参与式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正确地使用参与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 初中生物 运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参与式教学法,一方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入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作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现代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从教学整体出发,用统筹全局的眼光来看待教学。初中各门学科的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所以教师应整合各学科的力量,做好相关教学工作。尤其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引入其他学科的力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参与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积极作用。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想象力会更加丰富;其次,参与式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参与式教学法能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这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最后,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需要,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考试,他们希望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生物教师必须积极调整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生物知识。

二、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核心,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除了提出问题、讲授知识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生物教学,积极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其次,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还需要教师做好个性教学和整体教学。初中班级人数较多,但教师只有一位,所以如何在照顾学生整体发展的同时,做好每位学生的个体教学工作,就需要教师仔细考虑。笔者认为,初中生物教师可以使用分层教学法。如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他们提高要求;对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做到有教无类。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初中生物教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更多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因为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所以教师要注意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通过构建科学的教学情境来提升教学质量。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讲的那样。同时,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时,教师还要多提问,多组织学生讨论,以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的正确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积极帮助,所以广大初中教师要仔细考虑如何使用参与式教学法,努力做好初中生物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马春花.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

[2]刘艳丽.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中优秀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J].科技新报(教育科研),2010,(16).

作者:詹蕾

上一篇:矿井通风机系统设计论文下一篇:新材料企业安全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