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中职学生养成教育是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本文根据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存在的问题,探讨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关键词:中职学生养成教育对策该论文系江西省中职省级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度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篇1:

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引领学生自主成长

摘 要:从优化育人环境、活化课堂教学、开展主题活动、构建家校系统四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养成教育;育人环境;主题活动;家校系统

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平时的学校管理中,要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养成教育的氛围,活化课堂教学,从细节处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主题活动来丰富学生对养成教育情感,整合家校资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养成教育。这样,养成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良好的习惯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当一个人拥有了良好的习惯,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就会受益匪浅。所以,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最根本、最关键的内容之一。因此,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引领学生自主成长也就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了。笔者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认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养成教育氛围

环境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的影响是隐性的,效果是不会被迅速感觉到的。许多教师在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的时候,只重视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约束,每天苦口婆心地强调。这样的养成教育是在外力的影响下进行的,不是学生自主成长的。这样的养成教育不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环境却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对一些积极、向上的言行产生向往感。

所以说,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我们要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要让学校的每一片土地都能说话,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让每一件物品都能说话,让它们时时刻刻地提醒学生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可以说。因此,我们要重视环境建设。除了要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之外,还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与人文气息的营造,为学生的养成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活化课堂教学,培育养成教育细节

课堂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习惯都是在课堂上得以形成并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借助学科内容来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可以学会认真倾听,是否可以独立解决问题,是否乐于与别人合作,是否会积极发言等行为习惯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慢慢渗透。这些养成教育的细节做好了,才能辐射到课堂之外,才能让学生形成好习惯。

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注意学生的学习结果,从来不过问学生是如何得到这个结果的,也就是不去考虑学生的思维过程。有的教师只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不重视他们学习态度与学习情感的培养,不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的。在这样的课堂上,虽然学生可以习得一些知识与技能,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未来的学习当中,还是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

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要从养成习惯的细节入手。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时,要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要用我们的爱来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好习惯,既包括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有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他们的学习心理是否健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认真把握。

三、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养成教育情感

养成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所获取的养成教育是零散的,是不具体的。所以开展主题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又一重要平台,以主题活动这一个平台,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活动中来,自主感受道德,自主丰富情感,以达到践行统一的目的。同时,因为每一次主题活动的内容只有一个,在活动中就可以丰富学生的这方面情感,就可以强化他们对主题活动内容的认可,从而调动他们的内驱力,并外显为行为。

学校可以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进行一项专题讲话,强调本周的养成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各种节日来开展纪念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比如,在“三八”妇女节活动中,让学生去了解、记录自己母亲的一天安排,回到学校之后,以演讲、作文等形式来说一说自己母亲的辛苦,并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谢,还可以开展“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活动。这样,通过一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并养成了主动帮助母亲干活、为母亲分担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构建家校系统,整合养成教育资源

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是一个好学生,而一到家就不是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不也是一个好少年呢?这是我们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而造成的。只有联合家庭教育,整合家校教育资源,构建家校教育系统,才能让学生的教育落到实处,养成教育也不例外。学生在学校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如果到了家庭不去落实,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我们要联合家庭教育,定期把学校的养成教育内容与目标告诉家长,让他们在家也围绕这方面内容督促自己孩子的养成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养成教育没有死角,从而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可以高效进行。

总之,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对学生的未来生活与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从各方面来渗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以促进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陈莉.小学生养成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新华出版社,2001-06.

[2]傅国涌.如何培养好公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3.

编辑 刘青梅

作者:文/韩彩莲

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篇2:

中职学生养成教育对策研究

摘 要:中职学生养成教育是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本文根据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存在的问题,探讨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 养成教育 对策

该论文系江西省中职省级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度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XZJJG-14-092

中职养成教育是指以中职学生为教育对象,在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深入到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和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学生学习活动等方式,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明确养成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创新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以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严抓军训,重塑中职学生信心

刚刚步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着探索的欲望,而在欲望和好奇心驱使下的行为难免会违反学校校规校纪,不利于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军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的军训教育是在针对新生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的,在学生开学之初,利用军训可以提前让学生进入“备战”状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适应新学校、新环境,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中职学生军训教育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磨练其意志,培养其责任心,引导中职学生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做战胜困难的勇士。

中职学生在军训过程中可以体会军人的不易,用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学会服从和听从指挥。使学生在军训的大环境下感受教育的神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因此,中职学校要重视中职军训教育的重要性,把其作为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让学生在第一时间适应职校生活。在军训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逐渐改变学生内心深处“职教就是混日子”的错误观念,用爱心和细心感化学生,用严格的军训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我为职校学子”为荣的观念,帮助学生重拾丢失的信心,为中职养成教育奠定基石。

二、定期考核,严抓学生行为规范

考核是中职养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考核可以了解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日常行为动态,并参与其中。考核分学校考核和家长考核两个方面,二者相加即为考核结果。考核周期第一学为月考,之后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变化,逐步实行季考。

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服饰、同学关系、公共场所利益等四个方面,总分为60分,具体考核内容及标准祥见“表1”:

表1 中职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考核表 考核时间:

学生在家庭生活的行为表现,主要依靠学生家长来完成。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作息习惯、生活习惯、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四个方面,总分为40分,考核周期与学校考核同步,具体考核内容及标准祥见“表2”:

表2 中职学生在家日常行为考核表 考核时间:

在实施考核过程中,学校作为考核主体的主要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区的家长的支持和参与,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调动家长参与考核的积极性。学校要及时主动地把学生在校行为表现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同时要及时收集家长对学生在家行为表现的考核结果,让家长与学校共同参与到学生养成教育工作之中,使考核更加全面,以此提高中职学生教育水平和质量,推动中职养成教育的开展程。

三、尊重学生,营造养成教育环境

尊重是实施教育的前提,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传统应试教育的“失败感”较为强烈,“被尊重”的心理需求较为强烈,“被忽视”的心理防线比较敏感。因此,中职教育者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和关心学生,在校园内要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充满关爱的氛围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主体,在中职学生养成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中职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建立起牢固的统一战线,双管齐下,共同发力,努力营造学校、家庭二维一体的良好育人氛围,为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开展铺平道路。

此外,在中职学生养成教育中,社会舆论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此,呼吁社会各界、舆论媒体共同关注中职学生的教育事业,共同营造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杜华.中职新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之我见[J].科学咨询,2007,19.

[2] 王国鑫.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在中职学生工作中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3,1.

[3] 袁达.谈中职生养成教育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z1.

作者:刘官印 吴节军

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篇3:

对高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国家对高校的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加强和改进高校育人教育的方式,为社会培养优秀、素质高,具备良好行为的接班人。所以高校的教育理念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最終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做讨论,可供高校养成教育的发展做借鉴。

【关键词】高校学生 养成教育 行动力习惯 建议

一、养成教育的概述

养成教育是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演变的一种教育方式,侧重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中,分析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通过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行为的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该从小处入手,用小事反应大事,学会生存奠定基础,最终达到矫正规范学生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的养成教育的目的。

二、高校学生养成教育工作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持续性的原则。一个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的练习,反复的使用这种行为才能在大脑中形成记忆的,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高校的学生改掉以往长期存在于身上的不良习惯和坏毛病,从新塑造新习惯,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会受到内外环境,内外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行为反复的情况必然发生,所以需要对高校的学生养成教育坚持持续性原则,作为日常工作进行。

其次,自我管理、自我坚持、自我教育原则。新时代不间断的学习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是自己生存最基本的本领,所以大家需要认识到社会主义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方式。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在于学校的培养教育,更主要的是自身意识行为的改变,这样在离开学校后,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下去,所以在高校的养成教育工作中要倡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坚持、自我教育的原则,使学生的养成教育中的行为习惯终身受益。

最后,坚持社会、学校、家庭合力的原则。家庭教育是学生的人格形成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学生成长的痕迹都对其行为有重要的影响,而社会的风气,道德的氛围,各种名人的行为习惯都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导向,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核心地位,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所以对于高校学生的养成教育来说,不能忽视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共同努力,实现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目标。

三、加强高校学生养生教育的合理建议

(一)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积极,乐观,互助的人生态度,有社会经验的经历,有技能才能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现在的社会风气非常好,不仅社会,学校也经常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大学生进社会活动,学校内部的文明餐桌行动,低碳环保校园生活活动以及走进养老院,孤儿院慰问,法律讲堂进学校等,通过这些活动和社会实践以后,学生进行沟通和自我总结交流,这是最直观的让学生接受教育和知识,自我管理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行为规范。

(二)发挥校园的教育功能,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营造学校文明礼仪氛围

高校利用现有的校内资源,如板报,宣传栏,广播,论坛,校园公众号以及微信群等方式利用文化阵地进行宣传,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和礼仪教育,引导学生顺利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言传身教是学校教育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教师在日常和生活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辞,因为除了家长以外,学生和老师待的时间最长,也是最能影响学生行为的人,教师需要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在学校营造文明礼仪新风尚。

结束语:

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为自己在后续的人生旅途中积累能量,储备财富。现阶段高校的教育方式已经从传统的重视书本的知识向养成教育方式转变,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是他们成为新社会的带头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高校需要按照养成教育的发展原则,结合一定的实践经验,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提高各种方式,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形成社会需要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达到养成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小伟,孙敬华.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3(23)

[2]陈劲.六、七年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D]. 广州大学.2016

作者:张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