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点养成教育论文

2022-04-17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而,在教学中如何渗透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三要点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要点养成教育论文 篇1: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还记得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答道:“是在幼儿园,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后要休息……”他所提到的方面,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

良好习惯,终身受用。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小学时期是少儿心理发育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培植健康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的氛围,狠抓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作为班主任,笔者把养成教育作为心中的一面旗,把如何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充满自信、文明做人等放在班级工作的首位。

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1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漫步行走,见到老师行礼问好,上学衣服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

2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所以小学生好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这时候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绘上什么图画就是什么图画。而画好的图画再想改正就难多了。就像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更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校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住,便灰心无辙了。岂不知校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不断努力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

4 1+1=0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不仅是学校的教育任务,也应该是家长关注的要点之一。然而,当前社会常常会出现学校辛辛苦苦的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因此实施小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恰当地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自觉承担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养成,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细致而系统的教育;而同时,家庭教育必须跟上学校教育的步伐,同步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对于学龄儿童来說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如果脱节、某一方过分滞后,学生就会无所适从,甚至出现道德的双重性。

小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抓,而对待少年儿童,又不能违背他们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家庭教育是学校养成教育和社区养成教育的基础,是塑造人们灵魂的一个环节;同时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保证,也是学龄少年儿童有意识、有目的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不能奢望短时间就把学生的坏毛病统统改掉。因此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树立“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立足现实,注重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活动本身成为养成教育的载体。以人为本,优化育人环境,拓展学习空间,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让爱心、自信、文明等良好品质为学生的成长插上腾飞的双翅,奔向璀璨的明天。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中心校)

作者:孔令美

三要点养成教育论文 篇2:

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而,在教学中如何渗透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形式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高效落实习惯养成教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教学课堂。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朦胧的阶段,对各种事物正处于初步的探索时期,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则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习惯养成教育中,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教学环节中,则需要教师深入感受习惯养成教育与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之间的联系,以身作则,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进而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境当中,以增强课堂乐趣,帮助学生养成乐于思考、积极探索、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抓住教学要点,实践养成教育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为了有效渗透养成教育,需要教师抓住习惯养成教育的根本目标,联系教学的相应知识点,将这两部分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联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逐步渗透养成教育,把相应的教学内容与各项课外活动联系起来,做到情景交融。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全面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全面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自我探寻、自我教育,以全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交流能力。例如,在《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会节约,让学生明确其作为家庭主人所承担的责任,以有效培养学生关心父母、热情好客的品质。

三、搭建教学平台,加强行为教育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要求教师能够联系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相应内容,构建一个全面的教学体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过相应的行为训练,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课堂上,则要求教师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不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且能加强道德行为的训练,通过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将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和习惯养成的知识有效联系起来,不断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在相应的学习平台中充分展现自我,全面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教育。通过学生将其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其轉化为道德行为,进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自我调整、自我监督的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习惯养成教育,需要教师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增强其教学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将实际生活和理论知识相结合,不断创新其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我行为训练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其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都相对较缺乏,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则要求教师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加强行为习惯的引导教育,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清晰的道德认知。通过该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进取,不断探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同学和谐相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总之,为了有效提高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强引导,不断创新。教师在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同时,要结合相应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江西省黎川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作者:杨国平

三要点养成教育论文 篇3: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摘 要:养成教育是保证少年儿童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基础,也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

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保证少年儿童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基础,也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2013年,我校承接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学生养成教育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三年来,学校课题组始终以本课题的研究为载体,深入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做人、做事和学习等基本习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时,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形成我校优良校风,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开展养成问卷调查活动

开展小学生养成教育,首先要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养成方面实际达到的水平,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使课题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确,提高研究的效益。

二、构建全方位养成教育体系。

1、构建养成教育的校内网络。课题组构建以课题领导小组→课题工作小组→班队辅导员→班队干部→专项督导队(红领巾监督岗、纪律督导队、卫生督查队、路队督导员)组成的养成教育网络;分层面、分年段开展相应养成教育训练,宏观与微观结合,形成一个双重的、全方位的养成教育结构体系。

2、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体系。课题组构建以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学校、社区居委会、共建单位负责人等组成)→家长学校(热心教育工作的家长、家长学校领导组成)→家庭等组成的养成教育网络,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3、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成为养成育人的阵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养成育人的场所。如:在校园的墙壁上贴上 “校园是我家,清洁靠大家”、 “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靠右旁”等标语。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合适的地方贴上养成歌谣、各年级养成要点、养成名人名言;在教学楼的梯间布置上礼仪名言、学生书法作品、养成儿童画、文明礼仪语征集或采撷等。校园内的国旗、校风、校训、学风、名人画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时时刻刻鞭策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发奋读书。这些方方面面无形中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完善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

1、制定养成教育评比细则。学校围绕《曾厝小学文明班级评估实施办法》、《曾厝小学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为基本要求,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研究的具体内容,分成高、中、低三个阶段的评比细则,对学生的在校日常行为进行评价。

2、成立养成教育培养领导小组。学校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切实抓好养成教育的实施和监管。

3、建立行政人员值日制度。学校行政人员每周值日一天,由行政人员带领值日导护教师、学生督导队员,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并将情况及时记录。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把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4、成立养成教育监督机构。学校成立“校园文明礼仪督导队”、“路队监督岗”、“卫生监督岗”等,以此为主要管理人员,每天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安全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也就是说全校师生从一进校园开始,其所有的言行举止在自觉履行规范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礼仪岗、卫生岗、纪律岗等学生管理机构的监督。于是,每天集会上的公布,每周的流动红旗的颁发、通知栏路队评分表、纪律卫生评分表等评比结果的通告,成了师生自我检查、自己激励的一面镜子。研究实践证明,制度的健全,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5、定期举办交流活动。每学期末学校组织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让老师、家长、学生代表在交流会上互相学习,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使养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课题组提出了“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等标志性口号,为此,课题组努力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养成教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

1、“好习惯、我知道”

课题组搜集、编写各年段养成教育歌谣,并与经典诵读相结合,通过开展养成歌谣诵读活动,让学生学习、感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安全行为等内容,使小学生从通读中感受不断增强对良好习惯的认同与自信,明白养成要达成的目标,从而达成“好习惯、我知道”课题研究目标。

接着,课题组开展养成标语征集、养成手抄报比赛、养成教育绘画比赛,通过比赛,进一步营造课题研究氛围,使学生认识更为广泛良好习惯的内容,进一步达成“好习惯、我知道”课题研究目标。

2、“好习惯、我能行”

让养成认识实践化,具体化,是实施主体性养成、实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在学生朗朗上口地背诵各种好习惯歌谣,掌握各种好习惯内容的基础上,为了达成“好习惯、我能行”的研究目标,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进程,分阶段安排写字姿势训练(开展写字比赛活动)、学科学习习惯训练、集合训练、升旗礼仪训练、学做值日生训练、整理学具训练、整理卫生工具训练、坐姿训练……。通过一系列强化训练,促进了学生良好習惯的形成,提升学生养成效果,基本达成“好习惯、我能行”课题研究目标。

3、“好习惯、伴我行”

首先,课题组组织开展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班队会活动以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班规、班约为主要内容,主要围绕“卫生习惯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养成”、“安全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养成”几个方面进行。各班主任依据学校课题组计划,制定各班活动计划,组织有关活动。通过本次全校性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让学生畅谈感受、对照自查、积极寻找和发现日常养成中的不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其次、开展文明标兵评选活动,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五、开展养成教育进课堂活动,编写养成微课教案。

课题组始终把养成教育进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强化效果。课题研究开始后,开展了养成教育进课堂活动,将养成教育纳为校本课程,每年3月、9月为行为规范养成月;4月、10月学习习惯养成月;5月、11月为安全习惯养成月,要求老师编写微课教案,每周一节课,每课10分钟。通过养成教育进课堂活动,丰富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熏陶、传统美德教育、良好学习习惯教育、正确安全行为教育等,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讲文明,懂礼仪;更重要的是,教育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为学生今后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开展养成教育个案跟踪研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养成存在的问题,课题组组织开展案例分析研讨会,组织教师开展个案跟踪研究,使得课题研究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七、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年多来,我们在不断探索我校特色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学生评价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1、评价内容多元。

根据课题研究实际,课题组设计《曾厝小学学生行为习惯评价表》和《曾厝小学学生行为习惯评价表》,评价内容涉及礼仪、学习、劳动卫生、安全等方面。

2、评价方式多样。

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情况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長评相结合,在每周一班队课各班进行上周情况回顾,并提出本周要求和整改意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这一课题是一个长期、反复且复杂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化,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将不断呈现出新的问题,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有效途径也将随着新问题的出现而变化,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探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在运用中推广,在推广中不断改进。

作者:许春凯

上一篇:数字化校园管理论文下一篇:心理学应用研究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