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养成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职责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由传统单一的授业解惑转变为了教育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以自己的思维来独立地生活处事。那么养成教育作为其教育的基础,在这当中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高校辅导员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认识,采取有效途径来增强养成教育的实际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篇:养成教育论文范文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及其对核心素养养成的作用

摘 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重要时期。从小学课堂的角度出发,浅谈小学课堂教学对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提高核心素养的相关论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习惯养成;核心素养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则决定了品质,而品质也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优良的素质让人受益终生。“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良好的核心素养相当于一个健康的人格,而小学阶段又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起点。

一、注重以及鼓励良好习惯的养成

学校是学生第二个家,同时是老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地方,所以需要老师在课堂时刻注意学生的行为习惯。

1.不良习惯对于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深刻的,在学生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开小差、撒谎、顶撞等。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怎样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时我们就需要从他们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有这种习惯?在他们犯错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着急去批评,而是要认真了解学生,问清楚这种行为是为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教师需给予学生相应的宽容,包容学生所犯的错误,让他们冷静下来才可以教他们什么是正确的、良好的、对自己有用的行为习惯,否则再多的呵斥、批评也不能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不能通过学习成绩判定学生的好坏,教师要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用肯定的评价激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被认可。

2.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言行举止。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而言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可以慢慢意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自己与他人还存在哪些差距。教师可以制定或者与学生讨论出一种规则,坚持哪些良好习惯会得到奖励。小学阶段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会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教师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让学生家长在家庭中注意言行举止,避免不必要的消极言论,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及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习惯养成对于核心素养的作用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要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而习惯对于提高核心素养是很重要的。

素质教育培养主要是指一种以不断提高全体受教育者各方面综合素质水平为主要目标的一类教育教学模式,他主要重视对个人的基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能力意识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社会心理健康等的教育,而这些发展与人自身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而人的素质也就是一种“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和”。素质与习惯都是人的第二天性,是起着长期作用的,从某些角度来说,素质就是习惯[2]。教育家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只要养成一种良好习惯,优良的身体素质便可以犹如人的天性一样坚韧而不可摧。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提高核心素养的重要途经,而对于人的习惯以及核心素养应从个体早期开始,也就是小学阶段。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三、结语

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很重要,它不仅能提高核心素养,也能在其他方面体现。对于小学生而言,成长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如果将他们的成长比作一幅绘画创作,那么他们在小学的成长就是绘画中的打稿,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而习惯则就是辅助打稿的存在,能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提高核心素养,形成健康的人格。老师在课堂上须把习惯养成穿插在教育中,渗透在素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良好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让他们有意识保持并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小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发展,学会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03-30.

[2]钟玮.习惯养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9):40-41.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规划课题“一般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习习惯养成研究”(立项编号GH181366)的研究成果。

作者:周立英

第二篇:探析高校辅导员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及加强养成教育的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职责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由传统单一的授业解惑转变为了教育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以自己的思维来独立地生活处事。那么养成教育作为其教育的基础,在这当中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高校辅导员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认识,采取有效途径来增强养成教育的实际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养成教育 途径 高校辅导员 作用

高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简单判断,这一时期的学生在“三观”的形成上还处于完善不稳定的状态。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就需要通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事原则。养成教育作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重要方式,需要高校辅导员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采取一系列具有实效性的措施来确保养成教育实施效果的良好。

1 养成教育的内涵

什么叫作养成教育?所谓的养成教育就是,在高校教育阶段,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身心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以及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等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言行更加文明规范,更符合当代高素质、高素养的学生风貌标准。从教育的形式来说,养成教育是一种长期性的互动式教育过程。

2 高校辅导员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2.1给学生树立榜样模范的作用

养成教育是从道德素质层面和为人处事两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它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学生是与社会接触距离最近的群体,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即将进入社会的形势,那么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是否良好就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风气,也与我国未来的文明程度有重要联系。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进行养成教育时,就要以身作则,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道德方面、作风方面等展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优秀品质,从而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处事来对学生起到教育引导作用。

2.2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教育

现代社会形势发展变化十分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也在增加。在这种状态下,就需要人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合理的调节压力,以更加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高校辅导员在社会阅历上比学生丰富,可以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态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教育,侧重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近的热点素材,从中分析出有用的信息,对学生进行进入社会前必要知识和处事方法的引导。例如对学生的早读早锻炼规定,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对学生上课情况的调查,可以培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晚自习的规定又可以反映出学生的上进心和奋斗感;晚上的宿舍查寝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主题班会的举办,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目标感,这些都是可以促使养成教育的目顺利实现的。

2.3帮助学生在知识和实践上更好地结合

养成教育的开展是基于学生现有掌握的认知为基础的,然后根据这个基础来对良好的行为进行引导和反复练习,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这样的话,就会使学生在受到相同的刺激时可以有不一样的反映,可以做出最原始、最自然的反应,从而改变原有的不好的行为动作。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各种行为刺激法来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行动进行有机融合,使养成教育可以更有效地开展,从而实现知行统一。

3 加强养成教育的途径

3.1完善师德建设,做好引导示范

高校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是最有力的教育手段,要把养成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辅导员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和素质,给学生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政治上是旗帜,在学业上是导师,在情感上是挚友,在品行上是模范,并在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自我,提高教学水平素质,知行统一,为人师表。

3.2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上面提到,高校教育是学生学习成才的重要阶段,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需要采取一种“软硬兼施”的手段来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施效果。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根据作息时间要求学生进行早读和早锻炼,对时间进行很好的把控;并对学生在上课时的表现进行综合地调查把握,进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分层次地教育;晚自习作为学生自学时间的补充,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利用意识;最后的晚上休息时间,加强查寝工作可以保证学生及早休息。这样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养成一个高效、正确、科学的生活习惯,提高了时间利用率,也就实现了养成教育的目标。

3.3加强养成教育的文化建设

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起到一种感染和带动的作用,辅导员要组织学生定期举办演讲活动,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并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进行强化,让学生体会到集体感以及自身的责任感,使之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下不断突破自我。

4 结语

养成教育在现代高校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高校辅导员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

作者:张京京

第三篇:以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摘要】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主题班队活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三个方面逐一的渗透,循序渐进地进行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文章围绕小学主体班队活动的开展,以养成教育作为主题,以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提升养成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小学生行为习惯

小学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和使命,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学生与成长进程中重要的基石。从主题班队会着手,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内容,全面促进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机制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将养成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充分地展现出来。

一、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有效开展的要点

(一)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由于个人、家庭以及学校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学生在日常行为当中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学习倦怠、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不文明行为举止。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的有效开展,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而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开展的前提,首先要改正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水平,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教会其明辨是非的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从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着手,将养成教育融入主题班队活动当中,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为良好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二)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从学校层面来说,在养成教育上的理念和方法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转变,进而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以主题班队会的形式予以进行,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认真落实养成教育的各项内容,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机制,弥补养成教育的缺失。对于学生的教育方法要得当,尤其是对于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积极的引导要好过严厉的批评和约束。一味地采取批评和惩罚的措施,往往会引起学生的焦虑和反感,教育效果不佳,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养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的予以引导,多鼓励少批评,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养成主题班队会当中来,让学生能够受到养成教育的熏陶。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自主的纠正,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思想与实践同行

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有效开展,明确养成教育主题班队的功能,围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等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主题班队会的组织与设计。参考《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中的具体内容,根据开展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的具体需要,更新与转变教育和管理理念,将行为规范的内容落实到实践当中。以人为本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理念,以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形式来进行养成教育的推广与宣传,让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途径和方式来认识和了解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通过认知、感知进而转化为行动,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实现思想与实践同行,对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转变养成教育的观念、方法,并予以更新和完善。在思想与实践同行的教育实践当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进行合适、合理的设计,保证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达成预期的目标[2]。

(二)从生活点滴入手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来实现。而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的有效开展,需要从生活点滴着手,从认识、感知和行动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将养成教育渗透其中,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着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这正确的行为意识。自觉使用文明用语,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及刻苦学习,这些都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体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重要的基本准则,正是在生活的点滴当中不断的规范自己,才能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的宣传之下,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提醒和警示自己,对于生活当中的细节也不能丝毫的懈怠,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的重要作用得以体现出来,深入到学习和生活的点滴当中,每时每刻感染和熏陶着学生,对养成教育的有效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3]。

三、结论

以养成教育为小学主题班队会活动,以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目标,调整和转变教学思路,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主题班队会的形式开展养成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结合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有效开展的要点,在实践当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做到思想与实践同行,深入生活的点滴当中,以让养成教育为主题的小学主题班队会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充分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孙颖.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

[2]白庆荣.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

[3]孙泽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育参考,2015(1).

[4]寇秋波张志艳.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信息,2010(9).

(编辑:马梦杰)

作者:王会荣

上一篇:学期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通信设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