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目前来看,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既有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的原因,也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论文 篇1: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摘要】为了加强公司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规范工程项目管理行为、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及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为满足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1工程项目分为:新建工程项目、大型维修工程项目、零星维修工程项目、工程材料采购、工程配套设备及部件采购等。

1.2本制度适用于基建部负责的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维修、安装等工程项目。

1.3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国家和政府有关工程项目的法律法规、合同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等。

第二章 工程项目管理

2.1、工程项目管理涉及部门

建设单位相关服务部门例如基建部、法务部、使用单位等。由基建部和使用单位组共同审核相关权限范围内的工程事务;由基建部相关人员组成现场工作组负责施工现场的相关事宜。

2.2、工程项目项目立项前期准备

2.2.1公司根据分厂实际生产需要确定厂房建设,并确定对该项目立项。2.2.2公司确定厂房建设方案,整体规划草图。

2.3、厂房建设项目立项

2.3.1基建部提出厂房建设需要的参数,使用单位根据基建部要求的参数反馈意见。双方讨论,确定最终方案。2.3.2相关部门根据方案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取得报告后办理环评和节能手续,到主管部门办理项目立项手续。

2.4、勘察、设计单位选择

从数据库中挑选3家以上候选单位,数据库中候选单位不足时,由招标办公室负责推荐;另外,如果是经常与公司合作,且以往工程质量、进度等有保证,本次报价合理的,可直接确定为合作单位。

2.5、勘察、设计合同的签署

2.5.1合作单位确定后,由基建部负责草拟设计合同,如对方提供合同版本的,需交由法律事务部审核通过。合同需由基建部经办人签字,后由法律事务部盖章,合同生效后开始执行。2.5.2基建部实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报告,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降低合同损失。

2.6、勘察、设计方案评审

基建部对工程需求进行整理、归类、汇总,勘察单位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出具经第三方审核通过后的勘察报告,设计单位根据公司的要求及国家、地方的相关的规定,设计工程施工图纸。

2.7、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由建设方发起公司内部各个相关分厂及基建部各专业人员、施工单位参加讨论。图纸会审穿插于整个建设过程,随时疑问及时更正。

2.8、工程项目预算

工程预算是由专业人员以施工图设计为基础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政策编制的,是公司进行招标选择施工单位和采购设备、材料,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竣工决算的重要依据。施工图纸、当地相关建筑规范、建筑定额、工程量价目表等资料编制初步预算。工程预算编制后,报请公司财务审批并确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计划报备。

2.9、工程项目实施

2.9.1根据相关政策法规选择施工单位、监理单位。2.9.2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及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2.9.3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由基建部总体负责,具体实施由工程项目经理负责管理。2.9.4工程项目经理应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和施工验收规范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做到按设计图纸施工,按图纸要求申报采购工程材料。2.9.5加强现场施工的巡查力度,对工时、质量、进度、成本、安全进行检查,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应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妥善处置并做好记录;2.9.6施工材料管理要有序,按规格品种分类摆放整齐,防止混杂,施工中各种物资、材料、机具、工具等应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办好出入登记;2.9.7在施工中做好工程相关方及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并做好计划的统筹兼顾,保证工程目标的如期实现;2.9.8工程项目经理对于工程进行阶段性验收,确保工程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并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提供依据。

2.10、工程物资采购、供应

2.10.1工程物资的供应需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包括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或承包部分物料。

2.10.2施工单位不包料的项目,由招标办公室按照项目提供的工程物料的标准进行采购。

2.10.3施工单位负责物料供应的,基建部应做好采购物料价格的确认落实,物料价格作为工程预决算和审计的依据。

2.10.4因工程物料价格变动,施工单位不愿继续承担物料供应的,基建部报招标办公室进行采购。

2.10.5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工程物料管理监督。

2.10.6所有物资进场必须有随车的合格证明资料,证明资料将由施工单位保存,由施工单位一起上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2.10.7按照国家标准必须报检的工程资料,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抽样检测送至权威检测部门检测,所有的检测结果将做为技术资料由施工单位一起上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2.11、工程变更

2.11.1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因现实的条件发生变化,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变化不大且不影响结构的由工程项目经理决定。

2.11.2公司工程项目建设应严格按图施工,原则上不得发生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而且影响结构的,由设计单位出具变更通知单。

2.11.3由于结构功能发生改变,与设计单位联系后能够变更的,应先由基建部核实,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如果设计单位确定不能变更的,设计单位出具证明,基建部上报公司领导取消变更。

2.11.4当工程变更事项发生时,给予签证,做为决算依据。

2.11.5工程变更引发额外工程的,施工单位书写额外工程增加说明,如果变动不大由基建部领导确定,工程量大的基建部上报公司领导决定。

2.12、工程竣工决算

2.12.1竣工决算由施工单位编制完毕后上报建设单位。

2.12.2建设单位审计部门组织竣工决算审计,根据施工合同、现场变更签证、国家政策及规定做出工程造价。

2.12.3竣工决算由公司相关部门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对竣工决算进行审核,并出具审计报告。

2.13、竣工验收

2.13.1工程全部完工,施工单位应先自行验收,确认达到验收标准,施工单位向基建部申请工程验收,具备竣工条件的才能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2.13.2提交验收的工程项目,施工资料、各部位隐蔽工程资料、必须完整。

2.13.3基建部根据工程的要求,按合同及施工验收规范,联系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

2.13.4竣工验收人员工程项目逐项验收,检验工程量、施工质量、原材料质量及是否符合施工图的技术要求,验证施工方提交的竣工资料文件的表述是否符合规程和施工图的要求等,确认工程能否通过竣工验收。

2.13.5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施工单位按质量监督站要求限期整改。

2.13.6工程经验收确认后,使用部门接收工程项目。

2.13.7工程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一年后,基建部会同使用部门等相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功能、外观等进行评估,工程项目符合公司要求的,支付工程项目质保金。

作者:范呈录 陈晓媛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论文 篇2:

浅析在设计视角下的工程项目管理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目前来看,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既有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的原因,也有制度方面的原因。本文就基于设计的视角下,分别从工程项目管理设计的概述、目标内容及核心思想等几个方面入手,浅析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旨在与同行交流,以不断提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设计 工程项目 项目管理

基于设计视角下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达到功能需求,通过不断优化整体工程设计思路,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达到项目成功。以下笔者就如何以设计的视角优化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分析。

1 浅析工程项目管理设计

由于工程项目自身具有的条件和需求的不同,因而工程项目的结构就需要基于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进行不断的优化设计。又由于建筑行业的自身特点,作为工程项目设计师,其所实施的每一项工程项目设计都是不同的,必须结合自身的知识能力,不断创新设计内容。每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都是工程设计师设计的结晶,都必须符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和业主的需求。为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参与工程项目设计的各方必须明确工作范畴、义务以及利益等方面的划分。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设计具有以下几点特点:一是管理标准、条件和法律法规的具有较强的柔性;二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与管理者的能力有较大的关联性;三是大型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所涉及的利益牵扯到方方面面;四是技术性较强,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技能知识和实践经验,更需要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2 工程项目管理设计的目标及内容

2.1 确立设计目标 多年以来,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设计通常由政府部门主导并执行。我国先后引进和推行了市场竞争机制、建设监理制度、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制度和代建制等制度。这中间就体现了由于政出多门,形式主义盛行,各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存在多种困难,导致管理混乱,工程资源严重浪费,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基于此,必须确立工程项目管理设计目标。总的来说,工程项目管理设计目标就是尽可能的满足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也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保证项目的成功。这就包括了资金、时间和质量三方面的目标,并提升项目效益和利益相关方的满意程度。但其前提是必须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性、使用性能及工程施工质量。为确保工程项目管理设计目标的实现,成为满意的工程,必须分清各利益方与项目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主要和次要的相关利益方,主要利益方主要有:业主、承包商、设计机构、监理方、供应商以及提供贷款的相关金融机构,次要利益方主要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环保机构和社会大众等。

2.2 设计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设计的内容一般有筹划、决策、执行、管理四个阶段。

2.2.1 工程项目筹划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确立工程项目目标和设计方案。通常情况下,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是多套工程方案进行对比挑选,在筹划阶段,不但要考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更应考虑经济是否具有合理性。

2.2.2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 这一阶段是工程项目活动中的最关键阶段,首当其冲的就是考虑经济适用性,一旦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不够明显,就应否定此项工程项目。

2.2.3 工程项目执行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这是由于工程执行过程中牵涉到包括人力、物力及财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工程出错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2.2.4 工程项目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应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基础,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工程资源的最佳配置。

3 设计视角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建议

3.1 不断优化工程项目管理设计工作 工程项目管理设计工作需要不断的优化,那么需要怎么优化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合理设计工程项目目标、工程运行方案、合理分配风险,并注意合同的签订;二是加大运行方案的执行力度,认真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并加大执行工程项目的检查力度,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三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持续改进,直到问题得以真正解决,以不断优化工程项目管理设计。

3.2 合理应用权变管理理念 所谓权变管理,其核心的理念就是没有最好的,只能根据条件而确定。需要考虑环境的变数并与之相符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技术的关联,使之所采取的管理技术能力与管理理念有效地达标。主要注重的是管理的动态性,根据不同的条件确定不同的管理办法。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管理理念指导实践的能效性,架起管理理念与实践的沟通桥梁,其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各子系统内部与各子系统、组织与环境的关联,确立变数的关系和结构类型。这也就是说管理要按照组织在内外部所处的条件而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现实条件找寻最适应的管理办法。权变关系就是环境与管理这两种变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环境则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可分为两类,一是由社会、经济、技术和法律组成,另一类是由供应商、顾客、雇员竞争对象及股东等组成。内部环境一般是正式的组织系统,它的每个变量都与外部环境变量有关联。而工程项目具有的独特性和一次性,作为项目业主必须面对不同的工程承包商,工程项目就不能根据统一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工程项目参与者的特点以及工程环境变量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设计。

3.3 加大合作力度 当代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着冲突与合作并存的尴尬境地。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参与各方都处于利益对抗和风险转嫁的窘境,不但会加大工程成本、延长工期和影响工程质量,还会因此而带来索赔的风险。如果参与各方改变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立局面,建立一种柔性的合作管理机制,增加工程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信任度,树立共同的目标,认同和理解对方的价值与期望,加大合作力度,形成一个沟通协调、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力求共赢的工程项目管理团队,从而提高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经济效益。

3.4 运用统筹设计思维,确保市政工程管理到位 在管理中,运用统筹设计思维,是在工程思维就是指在工程思维过程中始终以一种整体的、全局的、联系的眼光去整合和把握全部工程活动的思维倾向,它体现了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规律性。市政工程项目,比一般的工程更加复杂,要实现集成构建的功能,需要有人力、物料、设备、技术、信息、资金、土地、管理等要素,按照特定目标及技术要求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并受到自然、社会等环境因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市政工程过程看,它主要是由规划、设计、建造、使用等若干环节和许多复杂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为此,必须要从工程系统的整体性这一根本特征出发,全面研究和把握工程系统,才能达到对工程系统的深入了解。因此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设计必须从整体着眼,进行统筹设计。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项目能够成功,根据需求的不同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达到工程项目成功的目标。我们应高度重视设计视角下地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工程项目设计,合理应用权变管理理念,加大合作力度,将工程项目管理的思维整体化,确保工程项目管理到位。

参考文献:

[1]管荣月,杨国桥,傅华锋.建筑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2).

[2]沈敏.项目实施中业主与承包商博弈行为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0.

[3]余勇.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

[4]王连升.施工企业风险预控制度设计与实施[D].中国海洋大学,2010.

作者:郝建 程晋传 张有海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论文 篇3:

我国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交通工程是在道路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交通工程所涵盖的范围也逐渐增加。总体上来说,交通工程方面的建设发展, 在社会进步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人们提供了可靠的交通基础条件,促进了各种经济活动的高效开展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交通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交通工程的现场管理内容,不仅非常繁多,而且十分复杂。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忽视质量管控、人员素质低下、 制度体系缺失等等,都将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就要针对这些问 题,展开详细深人的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充分发挥现场管理的功能,实现合理高效应用。

1我国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养护管理问题

第一,我国的交通工程在后期养护管理中,仍旧采用传统、陈旧的制度体系,对于各项工作的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养护工作流于形式与表面, 很难达到规定的标准与水平。在政策法律、制度体系的缺失下,投人的人 力、物力、财力,也在逐年递减,无法适应交通工程高速发展的需求。再加上监管力度低下,处罚过轻,无法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人员与具体环节中,导致管理水平低下。第二,养护管理的技术相对低下,仍旧使用传统的技术方法与机械设备。对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不足,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不仅缺乏 养护技术的借鉴意识,也缺乏研发精神,与我国的实际发展相差较大,导致安全事故逐年增加。此外,对于养护机械设备,缺乏定期检修、维护、功能的开发,这种单一、传统的工作方式,还会浪费大量的资金资源。

1.2施工管理问题

第一,现如今,我国的交通工程在施工管理中,仍旧使用着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作为项目的管理人员,不能承担任何的投资风险,因此在投资管控中,无法做到科学合理,导致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第二,施工方的管理人员,将管理重任全权交给了第三方。而第三方的资质、信誉等, 在没有经过任何审核情况下,就交付重担,很难保障管理工作的高效。第三,施工方的领导层,忽视施工管理。既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没有组建专业的管理人员。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临时组建,或者从其他部分调 任,严重缺乏管理经验与能力,导致很多资源浪费与流失。第四,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监管力度不足,在政策制度的制定与规范上,无法明确、严格、 科学,导致投资管理、施工管理无法同步。无论在资金上,还是在制度上, 都无法做到公开、透明,经常存在很多贪污腐败现象。第五,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现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等,在多种因素的干扰下,很难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科学决策。

1.3交通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不合理

在开展的交通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其管理制度的建设尤为重要,是能 够对工程项目进展的工作人员,起到工作依据作用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对现阶段的交通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其管理方面的制度始终面临着不完善的现象,以此在管理的工作的开展中,一直缺乏相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使得项目的管理人员,无法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管理。在具体的 工作过程中,其管理人员,由于没有掌握其控制投资风险的能力,就直接导致在一些交通工程项目的进展中,就没有有效的承担起投资方面的风险问题。

2交通工程管理优化对策探究

2.1加大交通工程管理方面的资金投人力度

在交通工程管理方面通常要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但想要每项内容都得到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就必须确保管理技术得到有效提升,要对原有工 作中各种设备进行购买更新,或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还要对其进行 维修、护理和升级,这些都需要可靠的资金支持。只有相关部门提高重视程度,确保资金能及时地得到有效供应,才能更好地提高管理工作的先进 水平,并使各种不同的设备能在相应环节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2.2优化和完善管理模式及管理体制建设

在当前交通工程的管理工作中,想要高效的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就要对内部进行不断改革。在具体的改革工作中,首先应在管理体制方面 加强改革力度,在这方面要重点进行组织架构的优化完善,要通过借鉴和科学研究,合理地进行架构设计,以确保每个管理机构都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权责和岗位职责划分;对管理部门相关机构进行日常事务内容和办事流程的优化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确保能让管理 工作的实施更高效落实;在管理体制改革中,还要对原有的管理制度、相关管理办法、基本管理原则等进行优化完善,不仅可以方便管理工作的严 格有效开展,也可促进交通领域更好地实现转型发展。其次,应在管理模式的优化完善上进行创新,以更好地提高管理工作的环境适应性,除了在我国传统的交通工程管理模式上进行优化完善外,还可推行新的管理模式。

2.3强化施工管理的策略

第一,制定管理制度。首先,健全监管制度。在交通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与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因此就要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与要求,将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位人员与环节中,并且通过合同方式进行权责明确。其次,要通过市场准人制度的建立,严格约束与规范第三方监管部门。要对第三方监管部门的资质、信誉等,进行层层 审核与选拔,只有符合相关要求,才能与其合作。对于监管人员,也要进行审核与考查,来充分发挥其优势,进行所有细节的全方面监管。最后, 健全责任制。要求每一位监管人员,都认识到自身职责与使命,能够主动与第三方监管部门合作。在管理中,能够相互约束,相互监督,来提高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第二,强化人员素质。首先,要为施工人员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机会,包括安全教育、技能培训、专业深造等,来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要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组建专业的管理人員队伍,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及时监管。最后,健全考核制度。需要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其薪资报酬直接挂钩,才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竞争心。还要配套奖惩制度、晋升制度、评职制度,鼓励每一位工作人员, 都积极向上,不断努力,共同为提高工程质量,作出巨大的贡献。第三, 做好施工准备。首先,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现场的勘查规划。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与施工 图纸,并且标注出施工要点、施工技术、施工流程等。其次,在材料的采购、 检测、保管、领用等环节中,都需要进行专业监管、严格审核,才能保障材料的质量。最后,在招投标中,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与公开。然后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来要求与规范双方的责任与权利,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 才能保障施工的有序展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交通工程现场管理的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 策略,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现场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与依据。那么在今后的现场管理中,就可以通过重视质量管理、强化人员素质、健全制度体系等策略,来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为施工方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真正的造福于社会大众。

参考文献

[1]李明峰.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人民交通,2020(05):60.

[2]曾浪. 轨道交通工程弱电系统专业化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J]. 建设监理, 2019(10):29-31+58.

[3]刘裕饶.交通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探讨[J].科学与财富 .2019(25):116.

[4]王 浩.交 通 工 程 管 理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解 决 方 案[J].建 材 与 装饰 .2017(18):269-270.

作者:陈江 高翔 谢晓文

上一篇:数学说课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商业健康保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