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面临风险应对论文

2022-04-2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应对:交通银行总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总裁涂宏目前债券违约已成为重要话题。在当前“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债市违约频发。我想可以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来完善债市风险管理手段。第一,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和市场基础设施。首先是完善市场发行定价机制和估值体系。主要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价格合理性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证券公司面临风险应对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证券公司面临风险应对论文 篇1:

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随着其规模的不断壮大而不断增大,为了防范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商业银行必须完善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本文在分析目前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不足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个人理财业务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受到各商业银行的重视,也由于银行在市场中网点众多、客户众多,使得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呈现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目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半数以上的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通过银行销售,据统计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9176款,发行规模为16.49万亿元人民币。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属于表外业务,避开了有关银行风险管理中对于资本充足率等的要求,而随着规模的增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对银行整体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为了防止个人理财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对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是极其有必要的。风险既是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一)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部运营法律风险和外部法律环境风险两个方面。运营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运营个人理财业务时不合法律规范而带来的风险,主要是市场准入、未按规定揭示风险和披露信息、收费失范、证据丧失等导致的法律风险。法律环境风险可能是由于多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例如经营管理失范、不同法律的矛盾与冲突、法律的变更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所依附的金融工具的汇率和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这一风险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可以分为两类咨询业务和综合业务,咨询业务面临的风险较小,而综合业务的主要风险既是市场风险,综合业务中可以将产品分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当市场汇率或利率发生波动时,保本型产品超出本金的损失就需要由银行来承担,使得银行面临市场风险。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合同双方中一方毁约,给另一方带来的风险。如果标的物质量发生严重下降,投资者面临损失巨大,其可能就不愿或无法履行合约,这就会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违约都会给银行带来风险,因此信用风险一直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银行信用体系的完整程度决定了银行是否能够很好地应对信用风险。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操作过程、系统、人员或其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个人理财业务运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操作风险,只有严格控制各个操作环节的质量才能有效地控制操作风险。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时间不长,其在系统设计、管理制度、专业人才、计量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这就给操作风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地防范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以上四种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本文借鉴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分为五个子体系,即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度、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风险管理的工具选择、全面风险管理的资源配置。风险理财措施包括七大策略,即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等。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企业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要素。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一)风险管理策略方面的不足

1.对投资者资格审查流于形式化。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银行在办理个人业务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客户的个人风险偏好,即客户是风险偏好者,风险中立者还是风险厌恶者,但在实践中银行常常在营销成功之后,在对客户的风险认知和偏好进行调查,使得投资者资格审查流于形式。银行可能会因为客户没有意识都自己面临的风险和风险承受能力而面临客户违约带来的信用风险。

2.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评估和披露不足。银行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往往对其预期收益率、期限和投资金额进行了研究,而对风险评估方面则是欠缺的,缺少合理的风险管理有限性标准和工具,风险评估只是定性的,而定量方面则很少进行。这主要和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有关。这也就导致了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披露方面存在不足,银行一般只对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期限和投资金额进行说明,而投资风险的说明更多的是定性说明,而缺少定量预测和评估,不能完整地向客户呈现个人理财业务投资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由于专业型人才的缺少和为充分披露可能使得银行面临着操作风险和因客户起诉而带来的法律风险。

(二)风险理财措施方面的不足

据报道,2010年度商业银行发行的13002款理财产品中仅有599种个人理财产品采取了风险理财措施。这表明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的意识是严重不足的,采取的相关措施也严重不足。因为银行缺少风险控制措施,就可能使得面临的风险成为银行现实的损失。

(三)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方面的不足

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风险管理相关的职能部门,但是并没有相关的个人理财风险管理直接相关的风险管理部门,只有保障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建立及其独立性才能保障其职能的实施,通常由风险管理部门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负责,保障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制定和实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缺失给银行带来的损失是全面的。

(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的业务已经离不开信息系统,为了保障银行和客户的安全,各银行银行在信息系统上的投资是巨大的,为了满足国家相关规定,各银行也建立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个人理财业务为表外业务,因此对国家要求的资本充足率等相关指标没有影响,因此其风险管理常常被忽视,银行缺少个人理财业务相关板块的风险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控,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对市场利率的监控和设定的风险预警指标对市场风险进行最快速度的监控,通过建立客户信用体系对客户的授信额度进行管理控制信用风险,通过严格的权限管理控制操作风险,正因如此,缺少风险管理系统对很难实现对风险的监控,建立风险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五)内部控制系统方面的不足

个人理财业务内部控制缺少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造成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人是个人理财业务的最后执行者,是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缺少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对操作人员的监控不足。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将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纳入银行风险管理整体中去

在银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下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相关部门,专门负责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包括从产品设计开始对产品设计、销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将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纳入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去,建立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预警系统、客户信用系统和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实现对相关风险的监控。在银行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加入个人理财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防范内部控制制度不足带来的操作风险。

(二)引进和培养复合型投资人才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复合型投资人才更多地集中在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相比而言,银行在人才方面处于弱势,银行应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引进复合型投资人才。此外,银行应该对已经在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员工进行培训,这些员工包括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者和销售者,可以请相关专家到银行对其进行培训,甚至可以将重要的有发展潜力的员工送到有关培训机构或大专院校进行培训。通过人才队伍的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

(三)加强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最根本决定因素,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最终是否会成为现实的损失,除了外部因素之外,主要还要看银行各个层级的个人理财业务相关员工和客户的风险意识。可以通过宣传将个人理财业务面临风险的意识深入人心,从而使得银行员工和客户都能清晰地认识到风险,银行可以做到严格的信息披露,客户也知道自己购买的产品面临的风险,做出理性投资。

参考文献

[1]刘熠熠.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的规避与控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章煜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01).

作者简介:谢承恒(1972-),男,福建省周宁县农村合作信用联社主任,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商业风险管理。

作者:谢承恒

证券公司面临风险应对论文 篇2:

债市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应对:交通银行总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总裁 涂宏

目前债券违约已成为重要话题。在当前“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债市违约频发。我想可以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来完善债市风险管理手段。

第一,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和市场基础设施。首先是完善市场发行定价机制和估值体系。主要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价格合理性问题。一个合理有效的发行价格应反映真实的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也会对二级市场起到信号作用,避免因为明显偏离市场收益率水平而造成市场大幅波动,完善的定价机制对整个金融市场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二级市场健全债券估值体系也是债市平稳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客观需要。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三,但市场深度和广度仍不足,流动性仍然不高,同时公允价值的衡量标准在债券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应有所差异。总体而言,一级和二级市场发行定价要符合市场买方和卖方对价值共同平衡点的选择。其次是完善市场约束和信息披露机制。一是建立发行人反馈跟进机制,避免出现发行人“一发了之”、投资人“一投了之”的情况。建立承销商对发行人反馈跟进机制,针对重大变动事项等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二是完善做市制度,比如“谁承销谁做市”的机制,可以充分考量企业的投资预测与偿债风险,有利于投资者有效防范风险,提高市场流动性。三是评级改进,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最后是完善外部金融环境,搭建规范的违约处置机制。核心就是在债券整个生命周期中,进一步完善债券相关法律体系。比如企业破产法的执行、清偿顺序、债券持有人的权益保障等。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国将实行新的国际会计准则IFRS9,债券分类将从目前的四分类改为两分类,可能会对债券损失和估值确认产生较大影响,也需要外部相关法律配套机制跟进。

第二,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目前全国债券市场未偿付余额70万亿元左右,债市主要投资者对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有切实需要。首先要加强债券保护条款设计及偿债保障安排。美国债券发行有抵押品、偿债基金、股息政策和继续借贷等方面的限制条款,建议我们发行债券时也借鉴相关经验进行条款设计,对企业的杠杆率、净资产比例、大额资产转让进行一定限制,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的信用保障。鼓励债券发行人制定债券违约后处置预案,根据风险事件的不同类别、明确债券违约触发机制、违约风险提示、违约后应对流程、参与处置机构职责、偿债解决方案、债务重组安排等关键环节的总体安排,尽可能减少信用风险对投资者的冲击。其次是丰富信用增信手段,2011年推出的区域集优融资模式,其中信用增进是创新力度较大的环节。该模式针对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较低的情况,一方面鼓励地方政府设立偿债基金,另一方面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最后是丰富市场参与机构。人民银行于2016年5月发布公告,放宽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限制。最近“债券通”又对境外投资者开放了投资,能够使信用风险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具有不同投资特点的投资者当中。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也是投资者的重要职责,应比照贷款,对债券合理进行信用及市场风险管理。

第三,加强监管协调、管理工具创新和流动性管理。目前我国信用债市场监管主体分散,相应的监管标准不尽相同,也容易产生监管盲区。随着改革的推进,预计新体制下统一发行的标准和监管标准会很快出台,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类债券市场监管机制。其次是信用衍生工具CDS。今年政策层面出台的CDS,核心问题是CDS要反映到商业银行资本计量中。但目前关于资本计量的监管政策还没落地,如果在新的功能监管、行为监管方面达成一致,能够让信用市场真正落地有价,信用衍生工具会发挥出它的效用。最后是流动性管理。金融机构本身需要加大流动性管理预判,将表内外业务统一纳入流动性管理范畴,根据自身资产规模选择不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和期限配置策略。同时,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由于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下降,流動性波动加大,流动性风险管理更需要从注重资产负债总量平衡转为注重流动性风险的过程管理。

国债期货市场与债市风险管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债券事业部总监 李慕春

国债期货是国际上历史悠久、运作成熟、使用广泛的基础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我国国债期货上市以来,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功能逐步发挥,特别是在债市大幅波动中发挥了重要的风险管理作用。

首先,关于国债期货的诞生与发展经验。国债期货于1976年诞生于美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金融期货品种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目前,美国、德国、英国等债券市场发达的国家均建立了各自的国债期货市场,形成了覆盖不同期限的国债期货产品体系。2016年全球国债期货共成交13.4亿手,约占期货交易总量的10%。从国际市场发展经验来看,国债期货已经成为境外成熟债券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工具。完整的债券市场体系包括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风险管理市场,国债期货市场作为重要的债券风险管理市场,是完整债券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关于我国国债期货市场运行情况。我国已先后上市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目前市场运行良好,规模持续壮大,2016年国债期货日均成交3.66万手,日均持仓7.46万手,分别较2015年增长47%和65%。

从国债期现货市场的走势关系来看,期现相关性良好,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和现货的价格相关系数都在98%以上。从投资者结构来看,国债期货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特征日益明显,2017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日均持仓占比约77%。在交割方面,国债期货上市以来交割平稳,平均交割率在3%左右,接近境外成熟市场水平。

再次,国债期货在债市波动中发挥着重要的风险管理作用。我国国债期货上市以来市场功能逐步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套期保值功能,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对冲现货市场波动风险,锁定风险和成本。二是价格发现功能,国债期货双向交易、价格连续、公开透明,快速反映市场变化,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实时市场走势信号。三是提升国债市场流动性,在套保、套利、实物交割等需求的带动下,可交割国债的活跃度大幅提升,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发生积极变化。四是丰富机构交易策略,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国债期货开展跨品种跨期限的套利交易,开发出不同风险偏好的产品,满足投资者需求。

随着国债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其管理债券市场风险的作用日渐突出。以2016年11月至12月为例,受资金面紧张、美联储加息等众多利空因素影响,债券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在此期间国债期货发挥了重要的风险管理作用:一是第一时间发出债券市场险情的信号,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获得债券市场第一手信息最直接、迅速的渠道,成为监管部门进行科学决策和快速应对的重要参考;二是国债期货市场作为重要的风险出口,分流了大量的现货市场抛压,增强了债券市场的弹性和韧性,避免局部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风险,对债市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调整期间,许多机构投资者利用国债期货管理债券市值波动与做市风险,起到了良好效果。

最后,对于国债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展望。从当前国内外形势来看,未来利率市场波动可能较大,市场主体风险管理需求进一步增强,建议稳步发展国债期货市场。一是丰富期货投资者结构。目前国债期货市场仍是“非银非保”的小众市场,商业银行、保险、境外机构等重要持债主体避险需求强烈,但受政策限制还不能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国债期货市场亟需引进更多类型的参与主体,增强市场厚度和深度,提升国债期货价格代表性,拓展国债期货功能覆盖的范围。二是进一步丰富国债期货产品体系。目前,我国仍缺乏中短期限的国债期货产品,而我国信用债久期一般为2—3年,持债主体急需利用2年期国债期货进行避险。建议加快上市2年期国债期货,丰富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增强金融机构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

债券投资中的风险防范:久期投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 姜云飞

在债券市场从业的18年中,我一直从事债券投资交易,深刻感受到了投资管理与风险管理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什么是风险?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在金融市场中,风险也是我们的朋友,没有风险就没有超额收益,关键还是建立风险管理框架和体系。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密切监控风险,将有可能出现的损失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所以风险管理并不能完全防止损失的发生,但是可以让管理人清晰地知道自身承受的风险程度,这样才可以从容地开展业务。风险管理可以成为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对风险管理的理解。

从风险的类型来看,债券投资的风险首先是资产负债风险。错配是金融的核心,没有错配就没有金融,但错配本身就会带来风险,需要重点关注,比如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具体分为资产处置风险和资产融资风险。除了资产负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之外,我们要更多承受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波动带来的价格波动,信用风险不仅是实际违约的风险,也有可能因为还款人偿债能力变化带来市值波动的风险。此外,清算风险、交易对手风险以及合规风险也是债券投资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从风险管理的程序来看,风险识别只是风险管理流程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需要准确地进行风险计量,计算每个风险的大小,工具包括极限分析、风险价值以及情景分析。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也更多依赖于风险管理的独立性。有了独立的风险管理程序,通过有效的风险监控,形成风险报告,及时有效地处置风险。

下面重点谈谈我们对债券组合核心风险的理解。债券投资往往面临很多方面的风险,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怎样抓住核心风险?有句俗语“盈亏同源”,有一定道理。你在哪个方面赚钱,那么有可能赖以赚钱的方面就是最大的核心风险。如果回头看这两年债券市场的历程可以发现,负债端大量依赖央行,资产方也大量依赖央行。去年行情中我们做估值比较来看,大量的债券到期收益率远远低于产品的综合成本,但是为什么这样的价格还会被不断推高?是因为只要比货币市场利率高就行。如果一个机构的收益来自于信用风险,比如在去年上半年买了煤炭、钢铁等债券,到现在的持有期回报率仍很高,跨过了债券的牛熊转换。因为基本面改善带来的信用利差的收敛,大于基础利率上升的影响,抵御住了市场的巨大波动。但正因为收益来源于行业和个体的信用变化,所以信用风险本身是最核心的风险。一旦发生真实的违約、踩雷,也是很难处理的。如果一个机构的收益来自于长债的交易,擅长做波段,那么2013年以来债券市场波动加大,交易会带来巨大收益。但随着经济波动慢慢下降,利率债的波动也在下滑,波动下降也会带来风险。

债券市场风险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风险的传染性。怎样预防?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做情景分析。情景分析的好处在于假设出现极端情况,评估其对我们的冲击有多大,并事先做好预案。

下面简要谈谈风险的对冲。利率风险可以通过利率互换、国债期货对冲等方式。但从技术角度看,进场的时点非常重要,如果进场时点晚了,往往期现基差很大,这样的对冲效果会差很多。此外,目前只有5年、10年期国债期货品种,缺乏短端的国债期货,在此我们也呼吁推出两年期国债期货工具。

以上是我们对风险的理解和风险管理的框架,以及对于重点风险和风险传染性的想法,但是其前提是了解面临可能的风险。我认为更大的风险来自于不知道我们知道的东西是错的,正如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让你陷入麻烦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而是你自以为知道,但是结果是错的东西,这个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处理此类风险,一是从投资理念上还是预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二是要有好的风险文化。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醒和处置就是渎职。具体到文化影响可以看两个案例,一个案例是《Margin Call》,讲的是金融风险紧急处置事件。另一个是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的案例,要选择低风险、可持续的业务发展模式。

“违约潮”逐渐退去,新一轮信用风险积聚仍需防范: 东方金诚评级总监 刚猛

2017年上半年债券市场新增违约主体大幅减少,“违约潮”逐渐退去。展望下半年,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背景下,信用债发行将有所提速,但新一轮信用风险积聚仍需防范。

上半年债券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受监管政策收紧、债券收益率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债券市场整体发行增速放缓,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幅下降。工商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总计1.03万亿元,同比下降53.44%,主要是受信用风险预期加重及收益率快速上升等因素影响。城投公司和公用事业债券发行规模同比亦大幅下降。而受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影响,金融机构债券发行增速加快,上半年发行规模达10.24万亿元,同比增长54.21%,占信用债市场总量的79.31%,但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债比例仍较低。

二是级别调整总体以上调为主,下调相对较少,降级潮恐慌情绪显著缓解。工商企业主体级别上调105家,级别下调24家,无AAA企业被下调级别,信用风险预期由悲观转为乐观,降级潮恐慌情绪显著缓解。城投类债券的级别下调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较弱的东北、内蒙等地区,以及少数产业类及区县级开发区平台。金融机构主体级别无下调发生,主要是由于金融业务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监管严格、进入门槛较高,总体上保持较低信用风险。

三是违约债券数量大幅减少,违约潮逐渐退去,但负面事件明显增加。从违约情况看,新增违约主体大幅减少,公募债券违约15只、涉及发债主体11个,违约金额123.30亿元,而新增违约主体仅有2个,违约潮逐渐退去。但上半年信用风险负面事件较多,一些民营企业负面风险事件集中爆发,一再刺激市场对违约的敏感神经,区域互保等因素引发的信用风险仍在不断积聚。

展望下半年,随着宏观经济的稳步回升,市场信心逐渐恢复,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将有所增加,金融债及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市场仍需防范新一轮信用风险的积聚。

一是工商企业债券新增违约虽然显著减少,但房地产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总体风险较大,信用风险累积仍在持续。从短期看,受益于盈利能力的快速回升,产能过剩行业信用风险有所降低;但从中长期看,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等行业集中度依然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及去产能仍在进行中,盈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弱,工商企业中产能过剩行业总体风险仍然较大。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近期房价分化依旧且下跌城市跌幅在加大,房地产行业风险明显升高。此外,需关注部分民营企业、地方国企的公司治理及经营风险。

二是城投公司和公用事业类企业总体风险仍然较低,关注部分政府支持力度较低公司的信用风险积聚。近年债务规模不断增加,地方政府面临较为严峻的资金压力,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市场的“灰犀牛”。今年监管部门先后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随着清理整顿持续加强,城投公司转型步伐加快,政府支持力度逐渐减弱,城投公司风险显著积聚,部分产业平台及财力较弱的区县级及开发区城投平台风险较高。公用事业信用品质相对较高,市场需关注火电、新能源发电、水务、港口、燃气等行业中现金流对债务保障较差及政府支持较弱的个别企业风险。

三是部分区域性中小银行风险显著升高,个别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存在一定风险,担保机构总体风险较高。随着经济金融结构的深化调整,中小银行传统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部分区域风险较高、产能过剩行业依赖较强的中小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信用风险显著升高。保险“偿二代”以及系列业务监管新规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大保险公司业绩的分化,部分治理不完善、业务激进及偏理财型的中小保险公司业务将受限,盈利承压。

债券担保机构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其业务收益与风险不对称,资本实力相对较弱,鱼龙混杂,总体风险较高。

担保品业务——债券市场风险管理的有效路径:中债担保品中心主管 张婷

随着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以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为主的各种市场风险也在不断累积上升。要保障债券市场的安全运行和整体稳定,必须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来有效纾解和管控两类风险。从中债公司近两年的实践看,有效运用担保品管理机制是一项重要手段。

担保品管理是防范债市风险的重要工具,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第一,担保品管理可以有效防控信用风险。担保品本身可以有效减少违约损失,而担保品逐日盯市、担保品的自动追加、置换等功能更可以对风险进行全程监控,避免了担保品价值波动时产生的风险暴露。第二,担保品管理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中国或全世界范围来看,债券是天然最优的担保品,全球金融市场70%的担保品是债券。通过合理有效运用担保品,使债券发挥“隐形现金”的作用,能够盘活存量债券,换取流动性。第三,独立的第三方担保品管理机制能够对金融去杠杆发挥积极作用:一是通过担保品的运用,能够有效控制杠杆倍数,形成风险阀门;二是全面的担保品管理,可以健全收益率曲线,体现风险溢价,反制杠杆率;三是独立的第三方管理机制能够避免中央清算形式下的风险集中,还能起到缓释系统性风险的作用。

近年来,擔保品业务在债市风险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第一,承接宏观调控政策,强化中央财务风险防范。中债担保品业务在支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风险管理、实现财政库款管理高速发展和保障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平稳运行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中债担保品业务支持人民银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共计41341.99亿元;支持财政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累计操作资金17318亿元;为全国社保资金和全国养老基金的全部银行存款种类提供质押券管理近300亿元。在承接宏观调控政策实施过程中,已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担保品管理机制,有效维护了中央财务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第二,开展债券充抵保证金业务,降低市场交易成本。2015年1月,中央结算公司与中金所合作开展了国债充抵期货交易保证金业务,将境外市场通行的有价证券作为期货保证金制度正式引入我国期货市场。2016年6月,中央结算公司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实施了其国际客户以债券充抵黄金交易保证金业务。这些举措,都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盘活了债券存量,增加了市场上流动性的有效供给。第三,为货币互换业务提供履约保障,控制对手方信用风险。2016年,中央结算公司成功为境内商业银行与境外央行办理了货币互换质押业务。在该项业务中,境外央行使用在中国持有的人民币债券作为担保品,为与境内商业银行的货币互换提供担保,以保证互换合同的顺利履行,控制交易对手方的信用风险。履约保障机制的建立,既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也使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跨境业务时具备了更有优势的风险控制能力。第四,创新资产担保结构,有效实现债券增信。2016年,中央结算公司支持中国银行在伦敦成功发行了绿色资产担保债券。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发行在普通高级债券的基础上增加了资产担保结构,即中国银行将自身在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债券进行质押,为本期债券项下的支付义务提供担保。当时,穆迪对这期债券予以Aa3评级,与我国主权债券平级,较中国银行自身评级A1提升一档,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于资产担保结构的认可,起到了较好的增信作用。

尽管担保品业务在债券市场风险管理方面有着独到功能,但目前我国担保品业务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担保品管理机制以及违约处置机制等很多方面仍有待完善,为此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质押率精细化管理。高信用等级的优质担保品包括国债等质押率较低,造成了优质资产的浪费。例如在国债充抵国债期货交易保证金业务中,国债质押率仅为80%。以目前在押余额计算,质押率每提高1%可以释放约60.87亿元的在押国债。因此,建议按照债券的代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等多种因子分别设定质押率,使质押率的设置更精细化。第二,扩大担保品范围。部分业务的合格担保品范围仍有局限性,大多业务只接受利率债(国债、地方债),因此建议将更多高等级、流动性好的债券纳入合格担保品框架。第三,采用市场公允价值计算担保品价值。目前大部分业务的担保品仍以面值计值,未能及时反映担保品价值的真实变化。以13附息国债24(130024)为例,该券估值最高为146元,若按面值的8折质押,每百元面值超额质押66元,会大幅降低该券的使用效率。因此,建议未来在更多的业务中采用估值计值,以反映担保品真实价值。第四,健全违约处置机制。担保品快速处置机制还不健全,相关法规制度还不明确,需要通过完善和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在更高层次上支持担保品的快速处置。

责任编辑:印颖 孙惠玲

证券公司面临风险应对论文 篇3:

陆家嘴论坛上,高层密集发声,透露了什么信号?

6月18日,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20:新起点、新使命、新愿景”为主题的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2020)在上海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向论坛发来书面致辞。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等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从国务院副总理到一行两会的多位负责人,中央政府高层在陆家嘴论坛的密集发声,都透露了哪些信号?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风险应对要走在市场曲线前面

很高兴受上海市邀请,对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讲几句话。首先,我代表国务院,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来自国内外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本届论坛以“新起点、新使命、新愿景”为主题,希望在今年这样的特殊时刻,能够凝聚更多智慧,更好谋划未来,开出一届富有特色的成功论坛。

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各类经济指标已经出现边际改善。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其中制造业增长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环比提高5.87%,一些消费零售指标也出现积极变化,车市和楼市均在回暖。我们仍面临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但形势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变,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这次百年不遇的疫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更加重视以人的生命健康为中心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要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更加重视全球合作和保护产业链的完整稳定,要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也必须同舟共济,协同发展,我们将为此不断努力。

当前,我们正处于“十三五”规划收官、制定“十四五”规划宏伟蓝图的重要时期。全国“两会”已胜利闭幕,对全年工作进行了部署。金融系统要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加强逆周期调节,坚持总量政策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适应各类市场主体需要,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各种堵点,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结构,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信用贷款、制造业贷款比重。

三是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加快发展资本市场。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发行、退市等基本制度,着力增强交易便利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活跃度,健全鼓励中长期资金开展价值投资的制度体系。强化对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管,大幅提高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推动证券代表人诉讼机制落地,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

四是风险应对要走在市场曲线前面。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不确定条件下,要增强预判性,理解市场心态,把握保增长与防风险的有效平衡,提高金融监管与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内外部风险冲击,实现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五是深化改革开放。中国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出台和落实金融改革开放举措,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应创造条件和氛围,排除干扰,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央政府将坚持“一国两制”,支持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切实保护各国在港企业和投资人权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海的金融、科技和产业潜力巨大。上海正努力打造扩大金融开放的新高地,由衷希望上海立足自身优势,大胆开拓,不断创新,在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与三角互动方面进行新探索,在引领未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支持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创新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论坛共同轮值主席易会满出席“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2020)”并在全体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他表示,面对这次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金融业和资本市场总体保持稳健运行,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

第一,坚定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提早全面放开,六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已经顺利落地,QFII、RQFII全面取消额度限制。与境外机构投资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增强了相互信任,外资总体保持净流入。加快与境外监管机构合作,共同打击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保持定力,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科创板制度创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新三板改革等重大举措正在落地实施。

第二,坚持科学监管,在充分尊重规律基础之上,体现监管的弹性和温度。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一方面坚持按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和创新发展的机制作用。另外一方面,辩证把握监管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体现区别对待、分类监管的监管導向,较好实现了市场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三,强化各方合作,着力提升金融的治理效能。与历次应对股市风险事件相比,这一次资本市场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合力更强,效果也更明显。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加强形势研判,加大了货币、财政、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力度。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了正常开市和常态化运行,重点领域风险呈边际收敛,市场韧性明显增强,支持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中国证监会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创新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

在要素市场建设方面,我们将继续支持上海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开放发展,支持交易所与境外市场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影响力。

在支持行业机构做优做强方面,我们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外资金融机构设立或者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为外资机构创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正常贸易和投资需要的资金都可以自由进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2020)”并在全体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易纲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点建设5个中心作了进一步交流。

第一,上海正成为开放的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全球机构投资者都能够方便地在上海开展跨境投融资活动,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货币政策仍在正常区间,人民币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利率相比较人民币利率是最低的,但是对主要可兑换货币还保持较高利差,所以人民币资产对于全球资产配置有很大吸引力。

第二,上海正在成為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中心,境内外投资者只要投资人民币资产后,必然需要开展持续的风险分散和管理。在上海,风险管理的各个要素正在日渐完善:一是定价上,各类人民币资产都能实现连续定价。二是交易上人民币金融市场有着充足的流动性,有着较好的深度和广度,各个市场都能够随时买得进、卖得出。三是在风险对冲上金融期货、商品期货、利率、汇率、衍生品等先进管理工具已经齐备,为高效风险对冲提供了可能。在信息披露上,这几年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持续增强投资者对于人民币资产信心,使投资者可以很好管理和分散风险。

第三,上海正成为金融开放的中心,要吸引一流机构和人才,开放是必要条件,近年来上海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一批国际知名金融机构陆续落户上海,对全球顶尖金融人才和吸引力有着非常显著的增强。同时金融监管能力也要与金融开放程度相适应相匹配,在金融开放中维护了金融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第四,上海正成为优质营商环境的示范中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在上海逐步形成,金融法院、金融仲裁等专业机构陆续成立,上海已成为创新金融运行规则和标准的最好试验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还可以在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进一步先行先试,只要符合反洗钱、反恐融资和反避税监管要求,正常贸易和投资需要的资金都可以自由进出。

第五,上海正在成为金融科技中心。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撑,目前上海正在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设,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中国不会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2020)”全体大会上发表视频演讲。他表示,中国十分珍惜常规状态的货币财政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更不会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郭树清指出,大型经济体应主动考虑自身政策的外溢效应,自觉平衡好内部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已高度一体化,制定和出台政策,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协调,平滑外溢风险,共同维护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特别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对周边和全球的欠发达国家影响很大。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联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世界央行”的角色,对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制定政策时,过于“内向”就有可能侵蚀全球金融稳定的基础,也很可能透支美国和美元的信用。

“现在不是最后的晚餐,需要对未来的日子留下余地。”郭树清表示,各国已经出台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规模和力度之大史无前例。虽在初期作用显著,但边际效用会逐步递减。目前来看,疫情将在较长时间内,与我们的生活并行,不少国家和地区还在谋划出台新的刺激措施,建议大家三思而后行,应当为今后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能让银行无限制地开动印钞机印发货币,人类曾经为此遭受过多次灾难,金融业人士不能不懂,开出空头支票,是必须付出代价的。

郭树清指出,在金融领域,中国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完善配套法规制度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中外机构在产品设计、股权投资、公司治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提高外资参与中国市场的深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逐步拓展计价结算交易和储备功能,提高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支持区域金融改革开放。郭树清特别强调,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努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独特优势和丰富的经验积累,沪港两地应进一步加强互动交流,相互促进提升。

上一篇:收入来源影响学生消费论文下一篇:资金成本投资决策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