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纹饰艺术性探究论文

2022-04-22

【关键词】演人文课,传统文化,人文价值,微课美国《新闻周刊》曾评选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文化及这些国家的20个文化符号。其中中国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力位居前列。评选出的中国文化符号有:唐帝国、孔子、汉语、长城、道教、孙子兵法、丝绸、京剧,等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彩陶纹饰艺术性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彩陶纹饰艺术性探究论文 篇1:

将本地彩陶文化融入陶艺教学

摘 要:陶艺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之美的感悟,让他们在制作陶艺的过程中发现美、体验美,最终通过自己的思想来表现美,提升自身艺术创造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美术学科素养的形成。陶艺教学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从揉泥、拉坯、成型再到装饰、施釉烧制最后到成品的过程中包含了化学、材料学、美术学等多门学科。陶艺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结构表现技法、掌握工艺制作过程和探索艺术形式的规律。除了督促学生多加练习和注意观察以外,更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将本地区的地域文化融入陶艺设计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共鸣,还可以赋予陶艺作品新的生机,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人才意义重大。

关键词:地域文化;陶艺;教学

一、优秀传统文化——彩陶文化

中国彩陶分布广泛,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发掘了仰韶遗址之后,提出了“仰韶文化”又称为“彩陶文化”[1],这是中国彩陶文化研究的开端。彩陶文化不管是在中國还是世界文明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人类文明初始文字发明之前,彩陶文化随着人们对水的依赖与崇拜逐渐发展完善,到后来用来祭祀与陪葬,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彩陶文化衍生出来的各种图案现象,包括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给我们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图景,以及研究当时历史文明的依据。彩陶文化是陶瓷文化的前奏,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就赤峰市本地来说,这里有诸多的文化资源,也是诸多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有着八千多年的文化底蕴,而且各个时期都有极具地方特色的遗址、遗迹。彩陶文化包括红山文化彩陶、小河沿文化彩陶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

彩陶文化中的器物重视通过造型和色彩来表达情感,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灵活的运用概念元素,无论是从点到面还是其他方面的视觉元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2]。色彩也可以作为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语言”[3]。红山文化中以粗细不同的黑色线条构成几何形、动物形花纹,再搭配红色底色。色彩上的艳丽多姿,使赤峰地区彩陶的风格浑然天成中不缺少简朴典雅的韵味,再加上造型和质感,这种对比所产生的强烈的视觉效映,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一览无余。彩陶文化中的纹饰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它实际上与当时的一些观念和意义密切联系,做为某种文化的象征和符号而存在。创造和描绘这些图案人民的心态和目的与现代人创作艺术品的观念有很大的差别。那时的彩陶图案大多是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或其他崇拜标志而被人民创作出来,一般有祈祷意味和实用性。现代人创作艺术品大都为了表达个人的情感、抱负和审美的需要而进行的个性化创造。当然我们在彩绘文化中也不难发现,那时的人们已经具备了懵懂的审美意识和独特的创造力。总之,彩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二、彩陶文化在陶艺教学应用的意义

彩陶文化在工艺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彩陶也是陶瓷的一种,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在英文中China(瓷器)为中国,可以说陶瓷的发明是中华民族伟大创举之一。它是“土”与“火”的艺术,关系到现代生活,与人类的文明形影相随。中国传统陶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并以古代先进的技术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影响着世界。在工艺教学中陶艺是彩陶文化的主要载体,属于工艺美术的一个分支。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造型的基本结构、表现技法、掌握工艺制作过程和探索艺术形式的规律。陶艺课一般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两部分。理论部分多以现代陶艺为主,较少涉及史前的内容。国内陶艺课程实践部分注重学生基础技法的普及,在艺术性和创造性上却有所欠缺,也缺少对主体的创新性与观念性的引导[4]。那么把彩陶文化有效地融入工艺教学中,在原有的基础上就为学生的创作与学习注入了新的可能。研究彩陶文化,探究其中文化特征,对于深入审视本地区的当代艺术也具有重要意义。

陶艺教学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从揉泥、拉坯、成型再到装饰、施釉烧制得到成品的过程中包含了化学、材料学、美术学等多门学科。虽然整个过程下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会有所提升,但一般陶艺课程大多为选修课,这意味着学生只有三十个课时的时间来学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学会陶艺制作的整个过程,可想而知,精致作品少之又少。那么,彩陶文化陶艺教学无疑为这种情况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赤峰市拥有众多精美的彩陶文物,彩陶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且赤峰地区在史前彩陶上的纹饰图案具有很强的北方草原民族风格特征,它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赤峰地区彩陶来说,成型之前的工序是必不可少,成型后只需要在陶坯或陶器上绘制上纹饰、图案再烧制即可,这样省去了上釉这一技术难度较高又费时间的工序。对于学生而言,即学习了本地的文化又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检视自己的作品。在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对于教师而言,在研究彩陶文化的基础上为提高陶艺教学质量、促进文化交融、落实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彰显人性化设计等多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本地彩陶文化中的技艺对现代陶艺教学的启发

陶艺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之美的感悟,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美、体验美,最终能通过自己的思想来表现美,提升自身艺术创造力,也有助于学生美术学科素养的形成。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学科划分更加细化,陶艺也形成了很多分支。结合当地文化的专业化精英陶艺教育是现代高校所重视的。就本地文化而言,彩陶文化是一个很好的陶艺教学切入点,其中蕴含技艺更是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推敲。

首先了解彩陶的制作程序。第一步,用手捏制形状、功能不同的陶坯。以赤峰地区出土的彩陶制品为例,大多器物为泥条盘筑法,少量陶器用到了轮制。第二步,用赤铁矿石等有颜色的矿石经过研磨制作彩陶表面的颜料,然后,使用类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绘制各式各样的图案、纹饰。第三步,经过一定时间的阴干,最后入窑烧制,出窑后就得到了具有彩色纹饰的精美彩陶。赤峰地区彩陶有些比较特殊。如有的红山文化彩陶,它是制作好陶坯后,在外层均匀地涂抹一层经过沉淀后过滤的红色泥浆,这样再经过绘图、烧制而得到的彩陶表面会更加的光滑、细腻,并且表面底色呈现出鲜亮的红色使器物看起来更加突出有特点,与其他陶器有明显的区别。而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不同于其他彩陶,它的特别之处是在制作好陶坯后直接入窑烧制,出窑后再在表面绘制彩色的纹饰,即先烧后彩。这决定了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彩绘陶拥有异常鲜艳、明亮的彩绘纹饰。当然,这也给彩绘陶文物出土以后的保护、保存等工作带来了挑战。

由以上步骤可知,彩陶文化中的手制成型工艺、彩绘工艺的整个制作过程都值得我们学习,其技艺依然对现在陶艺教学有良好的启发。现代陶艺教育是以精神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的一门艺术,手工制作摆脱了功能性,是集观赏性、艺术性为一体,是作者思想的体现。在学习制作彩绘陶的过程中,从最初的模仿,到开始逐渐在制作过程中加入自己对于此文化的理解与创新。比如陶坯的造型塑造,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打造出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陶器。描绘纹饰、图案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入新的元素、新的色彩。当然,遵循传统的彩绘陶制作技艺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比如较少使用现代工具,尽量保持手工制作程序,彩绘时的矿物颜料能取得天然的绝不用现代化学颜料取代等等。这样才能创作出一个既不失传统又拥有现代气息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四、陶艺中的共性和个性化教学

陶艺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教学思想先进,紧跟时代的步伐,还要求教学环境氛围良好,配备较齐全的设备。实践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理论共性与实践个性的距离要求教师必须有科学的教学观念。基于我国教育的特点,“一刀切”的教育思想早已被淘汰,但怎样启发学生的个性、创新性,依然是每个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众所周知,陶艺课程中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程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共性,有了共性的铺垫,在以后发展个性的道路上才可能顺畅。所谓个性指的就是学生在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之后的独立陶艺创作过程。教师在教学地过程中要怎样指引与教导将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学习基本理论课程的时候,课程的共性就更为突出。由于每个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都不同,所以在讲授理论课的时候也要留意学生不同的反映。虽然理论课程只占全部课时的六分之一,但扎实的理论知识对以后学习创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实践过程中,陶艺教学开始的几个课时不会安排学生动手制作,而是讲解陶艺的历史、基本组成及基本技法。在讲解以上基本内容的同时会穿插列举一些本地优秀文化。例如讲解距今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以及彩陶文化中红山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区别。还会适时的拿出本地文化中不同时期的陶艺作品为学生们讲解加深印象。为了把传艺与当代大学教育更好的结合,在教学中也会加入素质教育的内容,毕竟学生需要全面、均衡的发展。

基础课程结束,接下来就要求每个学生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及对展示的那种文化陶艺器物更感兴趣。然后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完善自我初步想法的建议,比如参观博物馆去了解实物,在网上搜集资料与图片等。让学生确立一个小目标,把目标中涉及的内容消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之后创作作品就会事半功倍。接下来的课程就是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除了督促学生多加练习和勤奋学习以外,更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在彩陶制作实践中教师开始的作用非常重要,但要在学习、创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与思考,直到能够独立的完成作品。陶艺制作中教师的重难点逐渐由技术上向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上转变,指导并鼓励学生在合作、实践中最终能创造出具有个性且优秀的作品。

五、陶艺中地域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赤峰地区拥有几千年的史前文化,具有區别于其他地区的地域文化。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地区的地域文化未得到重视与发展,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一些地域文化处在要消失边缘。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在陶艺课程中充分的融入本地地域文化因素,有效的应用地域文化在设计的陶艺作品上。这样的作品不仅拥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也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赤峰地域文化中可以借鉴的陶艺元素有很多。尽人皆知,赤峰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先后发现了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沿河文化和夏家店上、下层文化史前文化遗址。赤峰传统文化源泉的根基是悠久多样的地域文化,同时也推动着赤峰精神文明的发展。另外,草原文明的多种文化形态也在这里滋养起来,例如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契丹文化、蒙元文化等[6]。将这些地域文化元素应用到陶艺设计上,不仅可以提升设计者的素养,还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将本地区的地域文化融入陶艺设计中,能够增强学生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共鸣。反过来,地域文化也能赋予陶艺作品新的生机,对于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意义重大。在陶艺作品上展现本地文化因素,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先民的作品,而是即要传承地域文化又要创新作品。想要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陶艺作品,首先需要充分调查、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其次,需要收集本地文化信息再进行筛选。最后,还要了解当地居民对陶艺作品的看法与意见。充足做好以上工作,除了能激发学生对陶艺艺术的兴趣以外,还可以通过学习制作、欣赏陶艺作品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7]。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陶器从实用功能性的产品模式中分离出了陶冶情操的艺术品。远古红山文化彩陶就充分说明了人类在物质生活条件相当简陋的条件下,同样对精神艺术品的渴望。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陶艺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又为陶艺提供了宽泛的创作氛围。陶艺教学不仅要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增加艺术修养,创造美的功能,还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的使命。把本地文化融入陶艺教学,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还能培养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创造意识。

——————————

参考文献:

〔1〕王仁湘.中国彩陶文化起源新论[J].四川文物,2017(03):28.

〔2〕王筱燕.从柳湾彩陶文化看青海当代艺术的多元性[J].大众文艺,2015(12):54.

〔3〕(英)简·迪维斯.欧洲瓷器史[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

〔4〕林逸心.浅谈中英高校陶艺教学现状[J].陶瓷研究,2020(02):80.

〔5〕王高飛.赤峰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现状及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20(01):101.

〔6〕薛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浅谈陶艺课程的设计与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20(03):119-120.

(责任编辑 徐阳)

Integrating Excellent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eramic Teaching

ZHAO Jian-guo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作者:赵建国

彩陶纹饰艺术性探究论文 篇2:

提升传统文化符号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演人文课,传统文化,人文价值,微课

美国《新闻周刊》曾评选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文化及这些国家的20个文化符号。其中中国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力位居前列。评选出的中国文化符号有:唐帝国、孔子、汉语、长城、道教、孙子兵法、丝绸、京剧,等等。传统“文化符号”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怎么好界定,我把它理解为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最具特色的文明。如何使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现代化和国际化,让历史成为现实,让经典成为时尚,让传统成为当下呢?

上海初中阶段的《历史》教材侧重于人类文明史,通史教材限于学时,众多文化符号都一笔带过,学生无法深刻感知这些优秀的文化积淀和它们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影响。比如古朴、内涵深刻、艺术境界深远、耐人寻味、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陶器和瓷器,教材中就缺乏详细介绍,我则在七年级的人文课程里拓展了《泥与火的艺术》——走近陶瓷,感悟中国那博大精深的陶瓷艺术!以评鉴性学习方式了解陶瓷的产生及由烧陶到制瓷的演变,使学生初步认识艺术品本身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陶瓷赏鉴和陶瓷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课程分四至五个课时。我们从挑战“小小讲解员”入手,先欣赏原始社会陶器作品:比较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在造型、纹饰、功能等方面的不同,了解陶艺由具象到抽象,由图像到符号,由实用转向审美的历程。学生可以自主提出问题,为进一步对话提供基础。再重点熟悉两大陶器(都是冥器):规模宏大、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秦兵马俑,它为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反映了唐代多彩生活的唐三彩。让学生懂得陶器、瓷器的造型与装饰有其时代特征,这是文物鉴定的重要依据,也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之后学生自己动手选择喜欢的陶器,用陶土制作器皿,任选造型、纹饰,体验制作过程,感悟陶瓷器的艺术魅力。再进一步了解瓷器,从原始陶器艺术作品中,学生已经看到了祖先闪光的生活智慧,他们在创造了辉煌的陶文明之后,并没有就此却步,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终于在1000多年后,又有了令世人瞩目的创造——瓷器。借此使学生区别陶器和瓷器,重点了解声名远播、冠绝古今的宋代“五大名窑”瓷器。通过比较分析传世代表作,如《汝窑天青釉碗》《哥窑青釉贯耳瓶》《官窑青釉弦纹瓶》《钧窑玫瑰紫釉盆托》《定窑白釉孩儿枕》等造型与装饰方面的共同点,了解宋代五大名窑的产品特征及其成因。这里以图像证史方法为主,利用文献资料、图片等结合讲述法、提问法、文献法、讨论法、比较法等进行归纳、分析和对比,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增长历史知识。最后由歌曲《青花瓷》导入,再了解青花瓷、明清彩瓷器和“瓷都”景德镇等。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标志其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业界简称为“元青花”,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是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青色是古时人们喜欢的颜色之一,青花瓷有一系列“隐喻”之意,古时的读书人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后便有“青云直上”的愿望,渴望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甚至在解甲归田之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当时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之后简单介绍五彩斑斓的明清彩瓷器工艺,包括各种色釉瓷器、斗彩、五彩、粉彩等。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拥有独特而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活动以《看宝物竞猜》,争做“小小鉴定家”结束,介绍鉴定宝物的一般方法:(1)从造型、纹饰特征判断其年代及真伪;(2)观察纹饰是否精美,做工是否精致;(3)宝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4)同类作品存世量的多少;(5)器物本身的价值;(6)是否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当然,现代已经有了传统鉴定和科技鉴定方法的结合。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虽然有限,但如何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感知历史和培养人文素养,笔者有以下思考。

1.使学生从古玩器物中感知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许许多多的陶瓷用品,但对于古代陶瓷还是很陌生的,如何去鉴赏我国古代的陶瓷艺术品,了解陶瓷艺术浓郁的文化传承,感受它的艺术美?这需要在课堂里进一步学习研究,通过视频了解陶瓷的制作流程,在课堂中引入图像史料,提升学生对典型的陶瓷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学生学习过中国古代通史,具有从多样史料如文字、绘画、实物图片、视频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能用图像证史的学习方法评鉴不同年代的陶瓷器的造型、纹饰、功用等,会欣赏、制作、评论不同纹饰、形制的陶器瓷器。学会了鉴赏陶瓷的基本方法,学生就可以到陶瓷店、博物馆,用相关知识去看、去品,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眼界,最终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学生还可以参与课外探究活动:学习鉴别紫砂陶壶作品(价格参考、材质鉴别、看壶形状、看壶作者、密度衡量、颜色鉴别),寻访当代的紫砂壶泰斗级的名家名作。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陶瓷的造型与装饰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尤其是陶瓷的装饰,不同时期的古代陶瓷艺术品的装饰图案涵盖了当时的中国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收藏瓷器就是收藏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精髓的感受。我认为应教会学生从两个方面去欣赏一件优秀的陶瓷艺术品:造型与装饰。造型指陶瓷整体的构造,装饰指的是陶瓷表面或者内部的图案设计。如今,业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时期官窑出产的青花瓷作为收藏的道选,可以引导学生从古代陶瓷发展的历程来评估(即历史价值),从艺术性来评估(即艺术价值主要包括造型、装饰、图案三个方面),从研究价值来评估(即科学研究价值),如有纪年款的瓷器、在纪年墓中出土的瓷器,这些瓷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针对此,我在课程导入部分使用中国从国际竞拍市场上天价买回流失的文物,这样的例子已经有不少——带着爱国主义情结,买回本国的文化遗产。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只中国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以1400万英镑成交,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从古代陶瓷发展的历程来评估:此罐为元代瓷器,处于中国瓷器发展高峰期之一的元朝,属于价值最高的时期。从艺术性来评估:此罐造型属于陈设器范畴;装饰属于彩装饰,且为进口钴料;图案为历史人物故事;三方面都体现出很高的价值。从其他因素来评估:此罐高为27.5厘米,径宽为33厘米,尺寸大小适中,珍稀程度罕有,品相完好。因此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具有很高的价值。

历史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够获得课本以外更多的历史知识,“教育即生活”,循着陶瓷器的发展脉络用情境教学法立足于由近及远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生活出发,用直观的图片和易懂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到处都是历史,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痕迹被“七嘴八舌”提出来,成为课程的新生成内容,比如西安法门寺唐朝的秘色瓷。

2.使学生从民间工艺中体验多角度的情感渗透

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穿越时空的寻宝探源”——参观上海博物馆,北京或台北故宫博物院,撰写参观记;或参与“网寻中国陶瓷器史讯”——任选秦兵马俑、唐三彩陶器作品一件或“宋代五大名窑瓷”、青花瓷作品一件,了解它们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完成一篇学习小报告(要求:主题、目标、独特的思考视角)。

鉴赏之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习品鉴、关注资源背后的信息。宝物的聚散伴随人间悲喜剧,景德镇的一个明代成化斗彩杯就改写过历史人物的命运,这样更能深刻理解景德镇的历史影响。书画作品也是记载历史的一种方式,《群神宴》(意大利乔凡尼·贝里尼的作品),这幅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证明宋元时期中国的青花瓷器远销欧洲,使学生再体会china一词的两种含义,首字母大写是“中国”,小写则是“瓷器”,可见,在国外中国的瓷器是何等的具有代表性!若要使学生理解瓷器作为中国文化符号之一所具有的国际化,可以再举例被誉为“欧洲景德镇”的荷兰水城——代尔夫特,这里俨然就是一个青花瓷的世界!走在代尔夫特的大街小巷,青花瓷器无处不在。橱窗里、商店里、餐厅里处处都有青花瓷,再对比景德镇为欧洲特殊烧制的最早的中国外销瓷器,从一系列受到互动影响的瓷器可以看到文化的共鸣,欧洲仿造的青花瓷器造型和装饰越来越西方化,但是表现出的新风格是源自中国的青花瓷,这也是欧洲“中国风”的一个缘起,世界在16世纪开始融为一体,海上丝绸——陶瓷之路在那个时代极大地扩展和延伸,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同步,从而推动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以青花瓷为载体的中西文化交流中,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作为商品的景德镇青花瓷大量生产和外销,不仅促进了技术创新,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最终还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学生从这些资源中可以感悟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能够爱上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3.使学生从人文载体中解读多层面的思想内涵

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本课程重视熏陶感染作用,关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何真正彰显人文精神?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发展,本课程的育人价值是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注重过程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多维度评价,着眼于“人”的培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从而启迪心智,陶冶性情,来充实学生的人文底蕴。

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在趣味性、思维性、复杂性、现实性和人文性方面都具有独特魅力。悠悠华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数之不尽的、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古典文化符号,给了我们永享不尽的精神宝藏,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文化,了解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与圣贤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陶冶自我人格,提升生命境界,提高思维水平,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成长。

【作者简介】薛艳,女,中学高级教师,上海静安区历史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后茶馆式教学方法。

【责任编辑:王雅贞】

作者:薛艳

彩陶纹饰艺术性探究论文 篇3:

先秦青铜饮食器具之审美意蕴

摘 要:人类早期的器物制造过程为审美意识的萌芽提供了实践基础,工具、器物的设计与造作成为人类早期审美活动的基本形态。先秦时代的青铜食具通过形色各异的形态展示其外在的审美性质,与此同时也在这一时期积淀了一定的审美文化心理以及审美意识。青铜食具上各色具象的、抽象的纹饰展现了当时先民们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观念。繁多的食具形制展现了工艺水平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多样需求。这些富丽而厚重、神秘而实用的青铜食具承载着先秦时代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先秦; 饮食; 青铜器; 纹饰; 形制; 审美意蕴

文献标识码:A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8.06.005

先秦时代农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阶层的形成,促使先民们的饮食品种、饮食方式、饮食礼仪、饮食观念、饮食器具等多方面发生转变。青铜饮食器具作为实物遗存,是我们探究先秦社会风俗、审美意识的物质依托。通过细读青铜饮食器具丰富的纹饰,考察青铜饮食器具多样的形制,发掘其承载的观念。自先秦流传而来的青铜饮食器具是中华早期文明审美创造的杰出成果,也体现了先民们的审美表达与审美意识的发展。

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物质创造和精神观念并行发展、不断演进的历史。一般地说,器物、工具的设计与造作是工匠本人或其使用者的思想观念的物质呈现,器物的材料、形制及其装饰方法反映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器物的功能性与审美性成为其作为具有美学价值的器皿的基础,青铜食具不脱离饮食的作用,又承载着先秦时代的审美观念。

这些具有审美价值的青铜制食具显现了“青铜时代”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彰显了先民们注重饮食活动、饮食礼仪的社会风貌。在食具的造作过程中提高了艺术造型能力,自觉地追求材质、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装饰美感。“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到商代青铜器,它们雄辩地说明:形式美追求是人类审美意识的最核心内容,形式感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起源。所谓人类早期审美意识,其最具体的内容便是先民在各类人造日用劳动工具、器物上所表现出的对形状、色彩的讲究,这种讲究的趣味和实用能力,是反映在器质文化对象上普遍、强烈的形式装饰行为。”[1]56

夏、商、西周时期,制造青铜器是当代最尖端的工艺技术,代表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人造器物。青铜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和礼仪场所之别,不用的形制与纹饰也有着不同的意义。青铜器成为三代时期创作的核心,每一件青铜器物的设计都饱含着强烈的感情与虔诚的信仰,先秦先民对青铜器的高度关注,将青铜器的铸造视为“国之大事”,也是成就其走向青铜艺术巅峰的重要基础。

青铜食器是青铜器物中的重要一类,出土数量较多,贴近人们的世俗生活,其纹饰与形制也历经由简及繁、由少而多、由轻薄至厚重、由象生到抽象、由重实用到重审美的演变。食器的设计与制造源于先民的饮食生活的实际应用,其形制的演变除依据烹饪方法的需要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出于审美的需求。从日常实用出发、从工艺水平所及的条件出发以应对生活饮食之需,到后来不断创新工艺技术以期達到审美之理想而不断演变为弱化功能性、强化艺术性的青铜器物。青铜食器除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之需的物质实用以外,其功能也不断拓展至其他精神生活领域,成为了一些像祭祀、礼仪等精神活动的功能符号。这些重在满足精神生活的功能需求的器物,重视对饮食器具进行美化与装饰,也使得饮食器具从实用器具发展为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青铜饮食器具的制作工艺技术不断演进,器身纹饰的设计与器形种类的不断丰富,迎来了“青铜时代”的辉煌。

先秦饮食器具是我国早期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现象。青铜食具作为先秦时代饮食活动的重要文化表征,不仅代表着“青铜时代”物质文明的重大发展,同时也蕴含着这一时期的精神内涵。先秦青铜饮食器具的设计与制造作为人类文化史早期的文化现象影响深远。先民们将审美理想铸造于青铜器物,呈现为从实用到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发展规律。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先秦青铜饮食器具的审美做一番研究,这对探究先秦审美意识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纹饰

先秦时期的器质文化盛行,先民们重视陶器、青铜器、漆器等器物的设计与制造,这是一个观念文化、器质文化并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礼记·礼器》开篇中即讲:“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追溯中国审美意识的发展史,青铜器而非甲骨文作为先秦时代的典型之物代表着早期审美的创造维度,青铜器已成为中国早期文明的象征,成为先秦时期的一种审美符号。

青铜器作为陶制器具制造的传承与延续,更加注重审美与礼制文化的注入,文化因素也更加丰富。“彩陶与青铜器二者相比较,前者基本上属于单纯的物质器具,以食器为主,审美因素集中于外在的形式美装饰;后者则非常突出地增加了服务于精神需要的观念性因素的新功能。”[1]45-56先秦时期的青铜食具出于宗教礼器与审美的设计理念,以繁缛复杂的纹饰装饰器物表面,彰显其独特的精神理念功能。

先秦时期的青铜装饰艺术历经一个由简洁到繁缛,然后再趋于简单的演变过程。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早期青铜器装饰纹饰较少,多以素面,构图稀疏,这也反映了其青铜制造工艺尚属初期探索阶段。经过先民不断地探索实践,工艺技术开始走向成熟,至商代晚期出现了繁缛绮丽的青铜装饰,繁密的纹饰布满器身,多种纹样集于器表,有自然中常见的动物纹,如鱼纹、鸟纹、蚕纹、龟纹、象纹、鹿纹、蝉纹等,还有更多的是虚幻想象之物,如饕餮纹、龙纹、夔纹、凤纹等。饕餮纹是商和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其后龙纹也成为青铜器物纹饰的主角。龙的形象被抽象为瘦长的身子,多以侧面呈现,亦被之称为“夔龙”。《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至商末周初,多以凤纹装饰青铜器。从西周早期到穆王、恭王时代,凤纹成为器物装饰的重要形象。先民们崇尚神鸟,凤以其华丽的羽饰与鸟冠达成审美理想。

动物纹饰代表着自然力量,成为大自然的化身。这些青铜器物上的纹饰有的描绘写实,有的夸张变形,还有的呈现为多种动物的变形与鸟兽合体的纹饰。器物上的纹饰主题,以凸显狞厉之美的兽面纹为大宗。此外,还有抽象的几何纹饰作为填充与辅助,如绳纹、云纹、雷纹、圆圈纹等,增强纹饰整体的节奏感和流动飘逸感。为了增强装饰的立体效果,通常以云雷纹为地且在此基础上绘以主纹饰,多为动物纹等的主纹饰上还会增加一些纤细的线纹,这样就形成了当时流行的三重花纹。这种纹饰层次明晰,有浅浮雕的效果,开启了错彩镂金的艺术风格,“青铜时代”盛期追求繁缛之美可见一斑。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物装饰由繁至简,兽面纹较为简化,波带纹、窃曲纹、瓦纹、重环纹等结体简单的纹饰增多,纹饰的抽象化、几何化、线条化等现象凸显,青铜器的庄严、神秘气氛,及其赋予的仪式感、厚重感、力量感随之消逝。例如,由龙纹与鸟纹演变而来的窃曲纹,它是由复杂的动物纹饰简化、抽象而来,多呈现为纤细的横向S形的纹样。

先民们将深刻的思想观念融于这些繁缛的纹饰中,使青铜器物获得了更多了审美价值。兽面纹,亦可称之为饕餮纹,是“青铜时代”盛期器物纹饰的一大特色,它杂揉了多种动物的造型,历经多重变形组合而成,普遍作为青铜食器的主要装饰纹样。在古代传说里的“饕餮”是一种能够食人的怪兽,它一次能食多人直到塞满大嘴无法下咽为止。如在《吕氏春秋·先识》中曾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形象分解组合而成,杂揉成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性图景。以凶猛的饕餮作为纹饰,成为“青铜时代”食器的艺术装饰风格,也反映了先民们的审美意识,细读商周时期的青铜制品,感受到那种充满神秘、威严而恐怖的原始宗教气息。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所呈现出的这一充满着神秘且可怕的审美风格,李泽厚先生概括为“狞厉的美”[2]33。

一般来讲,青铜食器上的饕餮纹饰会有固定的程式,可以归纳为:“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形象比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的两侧有的多耳,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两侧为左右张开的躯体或者兽尾。”[3]可见,饕餮纹的形象是夸张、恐怖的,巨目圆睁,嘴巴阔大,獠牙外张,头顶上一对犄角形如刀锋,还有一对利爪置于面庞。这种纹饰注重刻画它的面部,其身躯则成纤细蜿蜒状置于兽面左右。

饕餮纹是由多种动物的局部形象拼接而成的,通常会选取动物最有力量、最有特点的那一部分,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从而创造出自然界中无处寻找的新的独立个体,它充满了力量,其形象令人震撼,不得不对其产生敬畏之情,这些充分体现了此物主人的权威与高贵。饕餮纹饰是由多种图示重新组合成的一个统一主题形象,具象的部分与抽象的整体同时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从艺术的形式上呈现出“和”的思想。由此来看,在先秦时代先民们就已经对形式美有深刻的理解和运用。早期的青铜器物多用于宗教礼仪场合,以礼器出现,器表上的纹饰也服从于严整的礼教气氛,青铜工匠们努力将器物的功用与艺术形式表达相结合,多种器物纹饰不同层次间的排列、组合、结构布局以及纹饰与器物形制整体的巧妙结合,注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打造成传世精品。

装饰纹样由完整的具象的自然形象演变为抽象的线条、图形组合,由无意的自由刻画发展到有意为之的纹饰的规则化、规范化。“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这种原来是‘有意味的形式’却因其重复的仿制而日益沦为失去这意味的形式,变成规范化的一般形式美”。[2]25先民们探索出的器物纹饰装饰规则正是为了适应器物功能的应用,已达成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青铜器物的设计者敬仰天地、自然、神灵,以夸张抽象化的动物纹饰以彰显自然的力量,他们对神秘的未知世界充满了疑惑与不安,以饕餮、夔龙、凤鸟等形象展示内心的畏惧与激情。繁缛复杂的纹饰正是先民们的情感语言,彰显着他们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追求。在青铜器物纹饰的设计与刻绘过程中以及在注视铸造成型的器物时,先民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与宣泄,也重新认识了自我与自然。如果说青铜食具是先秦文化的物质载体,那么它上面刻绘的装饰纹样便是先秦文明的图像注释。先秦饮食器皿的青铜器纹饰千百年来影响着艺术的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从中体现出先秦先民旺盛的生命意识。

二、形制

先秦时期青铜食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每一类器具都有相对固定的形制。但无论是几何型还是象生型的都是最初由满足人们实用目的的功能最终上升为庄正、凝重的造型审美,在这种巨大的形式意蕴中,“制器尚象”,透露出威严跋扈的王权意识,也寄寓了先秦先民与天地沟通、祈福辟邪的宗教理想。这种造型描摹自然物象而又不凝固呆滞,处处体现出对称均衡的美感和活泼灵动的审美气韵,青铜器逐渐由日常用具转化为祭器,其实用性开始从属于宗教性、观赏性,朝着厚、重、实、大的方向发展。这种由实用到祭祀作用的改变,加强了人们对青铜器的质量和美观的要求,使得沉重、神秘的时代特征获得了合适的艺术传达。

自夏、商开始,青铜器物开始进入到了人们的饮食活动中,这是饮食器具的一大进步。这一现象意味着中国的饮食器具从陶土时代步入到了金属时代。青铜制食具不易破损且方便携带,故流传广泛。饮食器具的变革对促进了烹饪技术的发展与革新。

青铜器物除大量作为礼器外,还有很多直接用于宴享饮食活动的器具,其形制多样,主要盛食器、贮盛器、汲水器,盛酒器等。就体积大小而言,“青铜时代”的器具普遍比“陶器时代”的器物要大。《礼记·礼器》里记载:“礼有以小为贵者,宗庙之祭,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有的青铜食器体积较大,比如大簋、大尊、大鼎、大爵等,它们能给人以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陶制食器与之相比,朴实而脆弱,青铜食器的华丽壮美的审美特征伴随新的金属材质的运用而生成。

先秦饮食器具青铜器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制物尚象”指导思想密切相关。《易书·卜辞上》:“《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动者尚其动,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噬者尚其占。”所谓“制物尚象”,就是通过具体的器形表达一定的象征意义。青铜器被铸成象生形态,是想借助一些生物的形象传达总结信息,“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左传·宣公三年》)人与神、鬼、祖先无法直接沟通,只能借助媒介的力量向上传达心声,向下颂扬天意,而这媒介便是动物。因此,在祭祀活动中,先秦先民以与自己生活休戚相关的牛、羊、豕、鸡等为牺牲,供奉神灵、祖先,同时又祈愿这些动物带去自己的崇敬与祈祷。因而在祭祀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牺牲所附带的神秘性与庄严性日益增强,最终被融入青铜器的造型之中。这其中凝聚着先秦先民的复杂的情感世界,寄寓着先秦先民欲与天地沟通和祈福除邪的理想。

同青铜器物纹饰一样,青铜器物的造型起初也是模仿自然物象,自然形态成为器物造型的设计原型与基础,丰富的人兽造形与动物造型与正是模仿自然的写实之作。象生形态的青铜饮食器具多见于酒器的设计与造作中,鸟兽尊是这类象生器具的代表。象生性是青铜造型的显著特点,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象生造型建立在铸造者对世界细心观察、精确把握与用心熔铸的基础上,它们为青铜器增加了趣味性与观赏性。然而这并不是象生造型发展的纯粹目的。在形态各异的象生青铜器之中,还蕴含着更为丰富的观念与审美目的。在形制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稳中有变,几乎每一件都在相似的外表下,利用微妙的空间调度,形成造型上的虚实相生,透露出凝重的青铜器富有变化与生机的一面。

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中,主要着意于神秘的宗教主题的传达,更多地去揣测神灵、祖先的心理。《通志·器服略·尊彝爵觯之制》中记载:“兽之大者莫如牛象,其次莫如虎蜼,禽之大则有鸡凤,小则有雀。故制爵象雀,制彝象鸡凤,差大则象虎蜼,制尊象牛,极大则象象……皆量其器所盛之多寡,而象禽兽赋形之大小焉。”由此可见,青铜器饮食器具的大小与现实中动物的身形相符合,又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变形与夸张,这也正是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沟通、融合的物态表现。

烹调美味的食物盛放于华丽精美的器具之中,正所谓“美食美器”。先秦时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汲取美感,造作器物时将其运用其中。饮食器皿的材质由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逐步演变,虽然器物之功能没有太多改变,但其形制的创新与变化融合了历代工匠对美的追求与理解。

三、审美意蕴

“就审美意识而言,则是中华早期审美意识由形式装饰向精神意蕴、由生理快感向精神快感飞跃的现实环节,此正是青铜器的独特审美价值。”[1]46正如先秦时代的众多青铜装饰纹样,尽管它们是异常华丽繁缛、动人心魄,但是它们更是贵族阶层、王权的象征符号。

在先民们看来,青铜食器上的纹饰符号也正是自然神灵的显现,有助于增强王权的统治力量。“西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实际上是当时巫觋通天的一种工具。”[4]《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具是古人祭祀活动的主要器物,它们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代表着商周时代的政治力量与宗教力量。《左传·宣公三年》也记载了青铜器的祭祀之用:“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其中“物”字应当为青铜鼎上刻绘的多种纹饰,这些纹饰能增强人的智慧与勇气。古代君主通过青铜器物以沟通天地,让臣民承受天的福祉。

青铜器物的纹饰与其外部造型往往浑然相成,呈现出一个真实与幻想交织,恐怖与华丽交错的神秘世界。先民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观念与情感融汇在青铜器物的设计与造作中。

日常的饮食活动与人们审美意识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用更好的器物来承载美味的食物,这是先民们不断改进工艺手段制造精美而坚实器物的初衷。以至后来多用途、多形态、多纹饰、多材质的饮食器具的产生,为人们花样翻新的烹调技巧和五味杂陈的美食体验提供了可能。出土文物中的陶器、青铜器,按用途来分,饮食器具要占到其中的绝大多数,正如《老子·十一章》中讲:“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可见,先民们重视器物之实际功用,同时也在不断造作器物的过程中,思考器物的审美价值,饮食活动为生息繁衍提供了基础,也在此基础上为理性哲思与艺术创造提供了可能。

“从器质到观念,从感性到理性。这既是人类早期文化创造的总体规律,也是人类早期审美意识发展之大致行程。”[1]57器物造作之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时代的审美理想与风俗观念。青铜食器的装饰纹样与造型形制为后世器物的设计与造作提供了实践范本,开启了“错彩镂金”的审美艺术风格。

结 语

饮食器具作为日常饮食活动必备工具,为人们品味美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先秦时代是审美意识产生的萌芽阶段,人们关于“美”的观念源于对味觉的感受。也就是说,人们最早对“美”的感悟是以味觉感受来实现的。不论是陶制亦或是青铜制、瓷质的食具,都为实现人们品尝美味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饮食器具作为物质基础为人类的审美意识的萌芽提供了重要条件。

青铜制食器本身也是审美的对象,布满器身的装饰纹样经过抽象化与写意化,将原本具象、写实的成分做了夸张与分解,演变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造型,蕴含着后来的许多绘画元素。抽象的纹饰,西周后期器物上纤细而又流畅的刻线,显得灵动而又稚拙厚朴,很像是一幅幅写意绘画。

先秦时代的青铜饮食器融实用与审美于一身。它既适用于日常的饮食活动满足青铜器物自身拥有的功利性价值,这也是设计与造作食器的实际出发点,同时它还注重审美追求,这是附着于实用性之上的。现在我们面对这些出土文物,更多的是考察它的审美价值,反而可能会对它原本的生活实用性有所忽略。格罗塞曾说:“原始民族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而是同时想使它在实际的目的上有用的,而且后者往往还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5]先民们出于生活、巫术、祭祀等实际目的制造出厚重而华美的青铜器物,同时也流露出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承载了先秦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青铜食器从实用功能逐渐发展到审美功能,它的审美价值逐渐脱离功利实用价值,以至到最后衍生为一种纯艺术品,成为先秦时代的审美符号。青铜食器通过其纹饰与造型形制来揭示其独有审美内涵以及先秦时代的审美精神。这些独特的纹饰与造型奠定中国绘画、雕塑艺术的总体风格方向,保留了审美萌芽阶段的样貌,为后世工艺设计与艺术创作提供了靈感源泉,同时也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华夏饮食审美追求。

参考文献:

[1] 薛富兴.山水精神[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52.

[4]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99:457.

[5]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9:234.

(责任编辑:王勤美)

作者:张欣 黄有为

上一篇: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论文下一篇:惩戒教育融合赏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