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中会计师审计论文

2022-04-2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数据的数量持续增加,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数据在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其实,“大数据”已经在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和金融、军事等方面发展多时,只是因为近期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群众对信息技术的注视程度开始提升,大数据才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计算机网络中会计师审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计算机网络中会计师审计论文 篇1:

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计电算化的出现,使会计信息处理有了质的飞跃,其形式由传统会计模式转变成网络会计。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计算机网络势必成为财务发展的新趋势,这将给审计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就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作如下初浅的探讨。

一、会计信息化增加了审计的风险

(一)会计信息化促使会计风险转移

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受会计信息化开发性发展趋势的影响,会计风险将有所转移,转移方向为核算方面的风险转向审计,在审计的三个主体——政府、社会、企业间也会发生转移。

1.核算方面的风险转向审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核算职能是前提,监督职能是保障。审计是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性进行监督,监督职能履行的好坏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从采取、处理、加工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一般在数据核算上不会存在错误。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有效的完善了会计核算的职能,同时也把审计的职能变的更加突出,人们更加关注审计,对审计提出更高的期望,使得会计风险转移到审计。

2.在审计的三个主体——政府、社会、企业间发生转移。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即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会计信息化的开放使得单位间能够做到信息共享,当单位对外在信息采集时,如果发生外在信息的错误将会对单位造成重大的影响。政府是推行信息化的主体,同样也是扮演信息化下审计的一个重要角色,以前政府所监督的常常是一些政策性的,着眼于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单位则主要是技术性监督,着眼于经济活动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全面性。而社会审计监督的范围比较广泛,最典型的就是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主体,如何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是否能够有效推广。对于国家来说,政策性监督是其主要职责,政府将依然保持政策性监督,而技术性监督由于涉及的点比较多应当由社会和单位共同承担,社会机构能够保证单位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因此会计监督的职能在社会这一方将加重,伴之而来的是社会对于审计所承担的风险增加。

(二)信息系统本身的风险增加了审计的风险

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互联网和计算机上的,信息系统的引进会给企业会计信息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是由信息系统固有风险所造成的。在计算机以及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存在技术风险、业务风险、控制操纵数据风险、篡改调用程序风险、纠错风险、安全风险等,这些风险无疑加大了审计人员的监督难度,而且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三)会计信息化导致当前审计的风险抵抗力下降

如果按照传统审计方法,审计人员能抵挡一定的风险,但信息化会计的引入对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提出新的挑战,当前由于审计人才的暂时无法跟进,审计抵抗风险的能力相对下降。

1.审计人员老龄化。会计信息化的到来,使审计岗位对人才素质要求很高,审计人员既要熟练掌握会计知识又要熟练运用计算机。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当前形势下审计人员大多是六十年代的,由于工作经验的关系,他们能够敏锐的感知会计信息,但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相对滞后,而现在的年轻人虽然对计算机的操作和运用很熟练,但对会计的认识和经验相对不足,无法真正的深入分析会计信息。

2.审计人才的缺失。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处理是基于网络、数据库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熟悉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结构。当前并没有足够的人才来满足这个需要,因此会计信息化使得审计人才缺失,审计人才的缺失使审计岗位的人员不能很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可能会出现系统遭受病毒、木马的袭击等错误操作,造成会计信息的丢失,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会计信息化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一)审计的对象和范围变得难以控制

审计的对象就是会计主体,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为会计信息的传播提供条件,而且使企业的组织形态、经营方式等方面呈现外在的不确定虚拟化状态。会计信息化极大的拓展了会计主体的外延,给会计主体的判断带来了困难,会计主体的难于确定性导致审计对象的不确定性。虽然会计主体以某种新的形式产生和存在,但是审计必须要对其做出监督措施才能保证市场的安定、才能维护债权人的各项利益。审计对于监督对象的判断无法对这些“虚拟公司”做出逃避,在这种难于控制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应当遵从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正确确定会计主体,做好审计工作。

(二)会计信息化加大了审计监督协调的难度

影响当前审计到位的重要因素是法制体制,规章制度、领导意识、员工素质等。会计信息化需要构建一个高效、共享、融合的平台,会计的监督来自于社会、政府、企业三方的共同监督,要实现体制的融合就必须在这三方之间、三方内部之间充分协调,面对目前影响审计的一些主要问题,要构造一个充分协调、融合的系统尚有一定的难度。

1.审计人员对审计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有些审计人员认为审计工作政策性强、要求较高、任务较重,费力不讨好,于是工作上不认真,敷衍了事。

2.审计的有关法规制度不健全,有些法规制度尚未建立健全,虽然正在不断的进行完善,但是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

3.审计的监督机制落后,监督观念陈旧。有的领导重收缴,轻处理;重堵漏,轻防范;重治标,轻治本,导致审计流于形式,监督方法滞后,进行审计时,事后查处多,事前控制少;违纪违法查处多,合理效益性查处少。

4.审计人员素质有限,政治理论水平不够,缺乏大局意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关方针、政策、财经法规等学习少,理解片面,不能很好地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履行审计职责。

三、审计如何应对会计信息化中出现的问题

(一)加强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21世纪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综合型和理论型审计人才。审计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

1.不断改进培训渠道,做好后续教育,提高培训工作的适应性和超前性。

2.改革和完善相应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审计人才选拔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审计人员不但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而且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审计思想和新的审计理念,探索在会计信息化下审计工作的新领域、新方法和新手段。

(二)构筑完整的审计体系

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单位内部审计,共同构成完整的审计体系,三者缺一不可。由于国家监督是依法对各单位进行强制性的行政监督,社会监督是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正性所进行的监督,这两种监督形式及其结果得到法律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公正性,因此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效开展,可以有效地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依法有序地进行,并可弥补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种种不足,或者说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是对单位内部审计的一种再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加强,可以推动单位内部审计的充分开展;单位内部审计的有效进行,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进行提供了重要基础。

(三)加强审计风险管理

1.加强识别审计风险。在开展审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实施工作不断细化,将实际实施过程与标准的实施过程进行核对等方法找到审计风险的所在,通过一定的手段避开存在的审计风险。

2.加强分析审计风险。在识别审计风险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审计风险存在发生的可能性及将会给审计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确定各种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将实施人员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付主要审计风险上,从而使审计的整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加强对审计风险的监控。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对审计风险的发生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控制已识别的审计风险,并识别新的审计风险,对突发的审计风险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措施,有效地防范和消除审计风险。(作者单位:鹰潭市审计局)

作者:宋英

计算机网络中会计师审计论文 篇2:

关于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数据的数量持续增加,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数据在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其实,“大数据”已经在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和金融、军事等方面发展多时,只是因为近期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群众对信息技术的注视程度开始提升,大数据才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审计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兴起,我们可以同时对大量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处理。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从网格到云计算的进步,从结构化数据,到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的涌现,数据规模和种类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增长,标志着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积极探索大数据时代审计信息化的方式方法,来应对海量信息传输给审计带来的挑战,已经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目前大数据审计面临的困境

第一,在人员培养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审计干部的审计信息化素质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匹配,信息化人才的匮乏,特别是大数据分析专家的稀少,成为大数据背景下影响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原因之一。基层的审计机关信息化是审计信息化的基石,基层机关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审计信息化能否顺利推进,基础机关信息化的质量影响着大数据下的信息处理水平,人的素质是推进过程的核心。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求审计人员要有复合型的知识构造,要精通审计知识、财会知识,还要掌握数据仓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要有数据挖掘经验。数据仓库的建设涉及数据分析、收集、展现、处理、存储等计算机领域,有别于传统的计量、统计方法,涉及到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贝叶斯分析、聚类分析等方面,对这些技术的掌握人员,要求要有一定的时间和基础。

第二,部分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不足。一是地方经费很难保证。审计机关所必需的经费是由人民政府给予保证,列入财政预算。然而,一些县级审计机关,地方财政困难,财政预算经费难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开展。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的待遇、设备的更新、现场审计的各项费用的需求,仅依靠财政经费不能得到满足。二是支持力度不够。上级领导和上级机关要全力支持审计机关业务。由于经费的问题,一些审计机关的基础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第三,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安全性不够。大数据时代存在“第三只眼”,亚马逊监视人民的购物习惯,谷歌监视人民的网页浏览,微博什么都知道,揭示了大数据时代的风险。如果说互联网时代威胁到了我们的隐私,那大数据时代会加深威胁吗?肯定的。想在大数据时代用技术方法保护隐私是天方夜谭。作为审计部门,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是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如果一个县级市的社保数据、税收数据、金融数据泄漏,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审计安全的质疑。不能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第四,没有合理的数据平台,不利于对数据的共享和复用。很多审计机关没有数据平台,数据存放分散,不能进行有效利用。业务数据审计、财政财务方面已经摸索出数据分析模型,分散在了审计人员手中,因此只由个别人员使用,并且模型有很强的针对性,影响了模型的共享和再利用,浪费审计资源。

二、大数据背景下推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第一,转变观念,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是艰巨的任务,其涉及面广、技术性和系统性强。能不能良好的发展,前提是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思想观念,把审计信息化当作让审计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卓有成效地进行推进。審计人员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审计信息化,不能被局限在审计单位的点滴,善于采集相关数据,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做到用数据来说话。

第二,加强数据平台建设,审计数据平台信息化建设的载体,是数据收集、分析和存储的平台。数据平台包括管理平台和分析平台。管理平台主要是做数据的搜集和存储,分析平台则应用审计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审计重点、查找审计线索。将现有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模型整理到数据平台,形成分析模块,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数据关系,方便审计人员的理解。通过一体化的数据平台,将税务、财政、住房、社保等信息进行整合。推动审计从事后审计变为事前审计结合事中审计,让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

第三,关注数据分析方法。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体现在数据的分析利用上。通过数据整理、采集和存储,在传统的筛选、抽样、核对等基础上,锁定审计的重点和疑点,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多维分析做好大数据的分析。多维分析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数据访问。利用各种计算机技术与数理分析方法,对历年的数据进行归纳、抽取与整合,从数据中揭示隐含的潜在价值。在审前做好数据的分析工作,参照审计方案确认审计的重点和内容,通过数据挖掘,发现疑点,缩减审计时间,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第四,强化数据安全性,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成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审计数据的安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机房的安全,机房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是承载数据的载体。做好机房的安全保卫,才能给审计信息化打下基础。二是软件系统的安全,首先确保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其次确保相关文件的一致性,为审计人员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三是数据库的安全,数据库必须能正确地响应程序的数据请求,提供数据服务,通过权限配置与管理抵御非法入侵和数据泄密。

第五,注重人才培养,做好审计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人。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审计培训班,开展数据库操作培训,培养信息化审计骨干。通过引进专业人才,与员工共同工作,通过实践提升审计信息化水平。通过在审计工作中积累经验,培养出精通审计业务、熟悉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

三、总结

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复杂而艰巨的。我们要勇于面对挑战,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行动,夯实基础、更新理念。实现审计业务与大数据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门韶娟,胡琦佳.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的发展变革[J].商业会计,2015,(13):48-50.

[2]林群,李雪辉.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信息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5,(20):229.

[3]乔杰.基于大数据背景的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探索[J].中国市场,2017,(25):223+225.

[4]大数据背景下中国建筑审计信息化建设[J].中国内部审计,2017,(03):56-60.

作者简介:梁园(1968-),女,汉族,江苏无锡人,现供职于天津中审联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职称,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审计信息化。

作者:梁园

计算机网络中会计师审计论文 篇3:

电子商务对审计的影响

审计是由审计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检查、测试、分析、评价和监督的过程,对其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出现,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如果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措施和现代化的审计监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研究电子商务对审计的影响,这对于适应审计对象的发展,丰富审计工作的内容,掌握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更好地开展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有重要意义。

电子商务对审计的创新

1、审计理论基础得到扩张

电子商务出现,使得当代信息技术理论(如网络和通讯技术理论、数据库技术、安全技术理论、多媒体理论技术等等)在审计中应用,大大提高了审计测试效率和审计监督质量,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不断的地扩张。现代信息技术不再只是审计模式外部挑战者和奴隶。它已成为审计模式内部的决策者和执行者。

2、采用在线实时审计方式

随着电子商务不断普及,传统的事后审计与就地审计方式将逐步消失,审计工作将采用在线实时审计方式,即通过审计机构的计算机及时审查监督被审系统的经济业务,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收集审计证据,另一方面也能得出可靠的审计结论。同时,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过人机合作,实时对被审单位进行远程审计,使审计更具时效性,节约审计费用。

3、将关注对预测性信息的审计

电子商务这种虚拟经济模式的基本流程能实现物资、资金、信息流的协调统一。为了获取最有利的市场时机,信息用户需要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未来预测信息,为此审计界也应随之将目光转向预测信息的审计。

4、无纸化审计

电子商务实际上是包括电子数据处理、存储与交换及电子资金传输等。审计人员可以预期大多数会计交易以电子形式而非纸文件形式存储,因为电子存储形式更有效。采用电子记录证据,而不是纸张记录证据更适合审计网络化,便于进行多部门审计协作,共享数据信息和相关资源,提高了审计效率。

5、审计报告更加开放

审计报告、审计结论生成网络化,使有关人员可以随时对被审单位的审计结果进行查询,明确其对策。

6、审计市场趋向国际化

随着电子商务不断扩展,审计市场必将打存国界而趋于国际化,使得全球各地区的人们可在国际化的审计市场中方便地寻找已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认证的交易网站,寻求自己所需要的审计商品。同时也为其他用户提供出自己的审计商品,最大限度的实现审计商品等价交易的双重耦合。

电子商务对审计的挑战

1、审计对象

电子商务环境下业务与财务信息的高度集成,审计对象已不再局限于财务会计审计,审计需要考虑已不单单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还需要考虑各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审计对象是“信息系统”。这将预示审计还将面一种多公司交叉的更为广阔的网络系统,审计对象在网络系统中扩大,网络系统的设计,实施等内容也出现在审计对象中,使审计面临的对象更加复杂,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难度大大增加。

2、审计技术方法和工具

审计对象决定审计的方法。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给财务管理带来了重大变革,财务管理从“桌面”走向“网络”。如何加快发展计算网络审计技术已是审计领域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另一方面,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将在计算机系统中集成,使得审计工作所需的大量原始业务数据和各种证据都可从被审单位及其相关业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中直接获取。因此要开展审计,审计部门和被审位都必须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审计技术可使审计人员利用审计接口软件来获取原始数据;利用审计抽样软件来进行样本抽取;利用审计分析软件进行各种数量关系的配比分析与数据查询;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来进行分析;利用审计专家系统进行审计推理与判断,并通过数据获取,样本抽取、异常项目调查、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法进行检查、分析与核对。

在电子商务中,企业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具,诸如POS(收款机)、EOS(电子货币)、EDI(电子数据交换)、E-mail(电子邮件)BBS(电子公共系统)、BAR-CODE(条码)等系列化、系统化的工具,使得各经济主体间的经济交易得以迅速、准确的进行。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过程中,为了不断的满足委托方的客观需求,必须采用多样化,现代化的审计测试工具和手段为客户服务。

3、审计范围

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网络、信息社会的产物,其活动领域随着网络延伸其触角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伸向政府、企业、家庭等网络可以达到的一争地方,从而形成了全球统一、规范竞争的有序的大市场。而审计为了更好的适应电子商务的客观要求,服务于这个大市场,其服务范围也相应的不断扩大。另外,网上理财和自助式会计软件的兴起,计算机审计就不能再局限于被审单位经济活动,还应扩展到提供下载财务会计软件的网站以及网上为广在用户进行的记帐,算帐、报帐及理财活动的那些网络服务公司的业务进行审计,使审计的客体进一步拓展。审计范围的扩大延伸会影响审计的效果,也很难界定责任人。

4、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即实施审计监督的执行者,也就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电子商务的发展应用,使得审计人员应对实施的审计所必需的当代信息技术理论具有足够的知识,特别是电算化审计知识。这无疑对当前缺乏电算化审计知识或掌握不够全面的审计人员是个巨大的挑战。计算机专家可能不懂审计。而审计机构和人员以外的辅助人员越多,越依赖于他们,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地位,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就会受到越大威胁。审计人员的素质将对审计的完整性,正确性和有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5、审计风险

采用电子商务这一交易形式,审计面临的是如何收集、确认和审核电子数据的问题。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进行远程审计,审计证据的收集只能依赖于被审单位的提供,而对原始数据和现场操作过程无法进行监督评价,可见审计线索减少,增大了获取审计证据的难度。另外,电子数据相对于传统的原始数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具体现现为电子数据的易消灭性和易破坏性,这种不确定性使数据和程序能被修改而不留任何痕迹,使审计缺乏真实性,增加了审计风险。

6、内部控制审计

为防范金融犯罪,保证电子商务和网络财务的安全性,加强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也将成为审计工作者面临的又一个崭新的课题。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的安全性受到威协,使内部控制审计重点发生了变化,必须重点检查系统软、硬件及数据的安全保密制度;重点检查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其组织控制措施是否有效交认真执行;检查档案管理,软件操作管理及维护制度。经过以上检查并作出初步评价,然后决定进一步审计的范围和重点。电子商务安全性,将成为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中重要内容。

电子商务对审计发展的启示

1、重构现代审计模式

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发展将对传统审计主体、客体、方法和程序进行重构,可支持众多新的审计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业务类型。通过重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审计对象,建立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审计监督服务体系系,并力求提高审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

2、积极开展Web认证

Web认证又称网站审计,是电子商务审计的一个分支。它以网站为审计对象,对在网站上所进行的电子化商业行为及信息系统安全工作进行审计,并提出鉴证服务。经过Web认证的网站使消费者信心提高并进而促进Internet购物的发展。

3、重视开展事前审计

事前审计有利于避免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带来的风险。

4、加速网络审计软件的开发

网络审计软件的开发要着重把握以下几方面,其一审计数据库要求具有开放性、功能更强,更为安全可靠;其二计算模式要面向网络,以Web为核心的N层模式。

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由于审计人员可以调用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相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是开放的。网络技术人员担负维护网络的任务,他们有能力更改网络设置,网络对他们来说也是开放的。因此审计人员及网络技术人员极容易查看、修改、破坏网上信息,也极容易泄漏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必须加强审计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6、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审计人材

电子商务作为信息现代化与商贸有机结合的产物,需要既能够掌握运用电子商务理论与技术的专业人才,又精通掌握审计、财会、法律知识及实践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能否培养出大批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将决定着该国家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

7、建立一套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

由于审计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线索的存在形式、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手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我国系列审计标准和准则中的某些内容还不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一些新增审计内容在审计标准和准则中又缺乏相应的条款,例如,对信息系统审计人员的一般要求,信息系统的事前审计准则、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评价标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准则等。

8、审计立法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电子证据的无形性和易篡改性造成了审计证据确定的困难;电子签名因不同于手书签名而导致法律上难以认证;电子合同的瞬间完成命名得合同签订和生效时间的确定存在争议等等。以上这些都必须通过加强审计立法工作来加以完善。

作者:魏长升 王进步

上一篇:小水电设计企业经营管理论文下一篇:语文多媒体教学魅力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