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策用力科学发展观论文

2022-04-29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江苏省独立的一种教育类型,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例如:培养目标从专注职业技能走向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发展策略从碎片化改革走向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育人体系从“一技之长”单一化培养走向衔接系统化培养;育人模式从校企有效对接走向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管理从规范化走向标准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坚持五策用力科学发展观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坚持五策用力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1:

4月学习时间

习近平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回信时强调 多讲讲党的故事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关键作用

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1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总结报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的意见》、《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关于持续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意见》。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形势发展变化,充分发挥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将改革作为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把推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部署改革任务的落实同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把防风险、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各项改革有机统一起来,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会议强调,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要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完善党对科技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有效突破产业瓶颈,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要围绕畅通经济循环深化改革,在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来,促进各项改革融会贯通、系统集成。要围绕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围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统筹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会议指出,要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要有系统观念,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主动识变求变应变,强化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加强改革政策统筹、进度统筹、效果统筹,发挥改革整体效应。二要有辩证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解决影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以重点突破引领改革纵深推进。三要有创新意识,改革系统集成有的需要从中央层面加大统的力度、集中力量整体推进,有的需要从地方基层率先突破、率先成势,根据实际情况来推动。四要有钉钉子精神,落实落细改革主体责任,抓好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既要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又要在现有制度框架内搞好精装修,打通制度堵点、抓好制度执行,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会议强调,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关系基本民生的重要商品,紧紧围绕畅通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作用,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提升价格调控能力和水平,有力保障重要民生商品有效供给和价格总体平稳。

会议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公立医院承担了最紧急、最危险、最艰苦的医疗救治工作,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撐。

会议强调,全面推行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着眼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干部队伍,改造现有职员等级,将县以下事业单位职员等级与岗位等级适当分离,建立主要体现德才素质、个人资历、工作实绩的等级晋升制度,拓展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会议指出,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监管创新,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高效、权威的药品监管体系,坚决守住药品安全底线。要系统总结这次抗疫的经验做法,健全完善突发重特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检验检测、体系核查、审评审批、监测评价、紧急使用等工作机制,提升药品监管应急处置能力。

会议强调,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关键是要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彻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会议指出,要总结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治“村霸”等突出问题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坚持打建并举、标本兼治,严格落实各级党委特别是县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从组织上推动形成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会议强调,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发布《国际军事合作工作条例》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李克强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王沪宁主持

习近平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时强调

勇攀科技高峰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活动

习近平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通电话

习近平同埃及总统塞西通电话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克强主持 汪洋宣读表彰决定 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习近平同哥伦比亚总统杜克通电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讨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和政府工作报告

审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6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稿和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审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经过5年持续奋斗,“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再接再厉,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会议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科学编制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于巩固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强调,“十四五”时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給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要求,在“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讨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切实把规划纲要制定好,为更好实施规划纲要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会议强调,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会议指出,修订《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对高等学校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对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配齐建强高校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全面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发挥好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汇聚形成关心、支持、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构建高质量的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引领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切实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落实好。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更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全国政协党组成员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习近平认真审阅述职报告并提出重要要求,强调要更加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习近平签署第七十二号主席令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王沪宁出席

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通电话

习近平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通电话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到会祝贺

汪洋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张庆黎主持

辜胜阻作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汪洋王滬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栗战书主持大会

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听取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修正草案和议事规则修正草案、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

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

栗战书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实现“十四五”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良好开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汪洋发表讲话

习近平向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致慰问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闭幕

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

通过关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的决定、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决定

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

栗战书主持并讲话

习近平签署第七十三号、第七十四号主席令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3月1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营造创新环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韩正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汇报,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的汇报。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平台经济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有助于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也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智能化、全域化、个性化、精细化水平。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作用是积极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平台企业发展不规范、存在风险,平台经济发展不充分、存在短板,监管体制不适应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会议强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明确规则,划清底线,加强监管,规范秩序,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际,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要加强规范和监管,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形成治理合力。要加强开放合作,构建有活力、有创新力的制度环境,强化国际技术交流和研发合作。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平台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要健全完善规则制度,加快健全平台经济法律法规,及时弥补规则空白和漏洞,加强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强化平台企业数据安全责任。要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优化监管框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增强监管权威性,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要推动平台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加速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消费领域平台企业挖掘市场潜力,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加强平台各市场主体权益保护,督促平台企业承担商品质量、食品安全保障等责任,维护好用户数据权益及隐私权,明确平台企业劳动保护责任。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和引导平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夯实底层技术根基,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创新。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有效统筹国内国际能源资源。要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

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統。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责任,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领导干部要加强碳排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向孟加拉国纪念“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同圭亚那总统阿里通电话

习近平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罗利通电话

截至3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坚持五策用力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2:

职教办学能力提升路径的“江苏表达”与展望

【摘 要】职业教育作为江苏省独立的一种教育类型,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例如:培养目标从专注职业技能走向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发展策略从碎片化改革走向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育人体系从“一技之长”单一化培养走向衔接系统化培养;育人模式从校企有效对接走向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管理从规范化走向标准化。展望新时代江苏职业教育的办学走向:发展方式要走向深度融合,系统培养上要拓宽成长通道,智慧教育方面要推进“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要自觉推进,质量监控方面要构建标准体系。

【关键词】改革开放四十年;职业教育;办学能力提升;“江苏表达”

【作者简介】周如俊,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灌南,223500)副校长,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与教科研管理。

40年来,江苏职业教育走过了从政府推动到市场驱动、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从均衡用力到协调发展、从重视基础建设到重视质量发展、从“断头路”教育到“立交桥”体系构建的改革线路。目前,江苏省中、高职院校分别占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主要质量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改革40年职业教育办学能力提升路径的“江苏表达”与展望作综述。

一、职业教育办学能力提升路径的“江苏表达”

(一)培养目标:从专注职业技能走向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十二五”以来,江苏省有效纠正了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工具性教育倾向,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观,“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学生由一技之长向全面发展转变、由阶段性发展向终身发展转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2.系统培养人才。“十三五”以来,江苏省职业教育有效构建了“三段渐进、四条途径、全程体验”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指导不同学校确定“德知技融合、因类施策、多元发展”“各从其类、满足需求”的发展目标,构建了“课证行赛、层类交互、学用融合、多导多选”的課程模式及实施程序,开发了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时空、教学形式与教学资源五方面体现学生中心、学习中心、问题中心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1]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向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更好地适应了江苏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根本要求。

(二)发展策略:从碎片化改革走向系统设计、整体推进

1.推进“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克服了职业教育改革“碎片化现象”误区,依托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等“三大项目”建设工程,对学生全面发展、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教学标准体系、国际合作、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关联性系统化设计,给出了整体性的推进方案与路径。“十三五”期间,依托现代化示范学校、智慧校园、现代化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等“五大项目”建设工程,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推动教诊改工作。明确了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十大要素”: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南,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工作的依据,专业设置与条件——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教师队伍与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条件,课程体系与改革——人才培养工作的抓手,课堂教学与实践——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学校管理与制度——人才培养工作的保证,校企合作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质量监控与成效——人才培养工作的保障。制定了《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融合教育部发布的课程教学大纲、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专业建设标准等重点内容,以此为依据指导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促进了职业学校建立以督导为主体的常态化监控、反馈和改进系统,深化学校的质量内涵,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育人体系:从“一技之长”单一化培养走向衔接系统化培养

1.体系衔接建设。江苏省以中、高职协调发展为核心,已初步建立起由学制衔接到课程衔接、由“独木桥”到“立交桥”、由阶段性发展到终身性发展、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2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系统设计改革框架。统筹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3+3”、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3+4”、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5+2”、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3+2”等贯通一体式学制,学制改革覆盖各级职业教育。精心选择专业试点,持续深化课程改革。所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均建立起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2.模式改革推进。“十二五”以来,江苏省注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形成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联合管理、分段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依据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依照工作岗位层次位移的新特点,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和企业四方建立起试点联盟,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上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四)育人模式:从校企有效对接走向产教深度融合

1.产教深度融合。针对产教融合方面存在的“政府热、社会冷”现象、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学校热、企业冷”现象、集约化发展方面存在的“职校热、集团冷”现象、教师企业实践方面存在的“行政热、学校冷”现象,“十二五”以来,江苏紧密契合“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探索职业教育集约发展和体系构建,坚持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职业教育特征的集群式、集团式、集合式三种集约化发展形态,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专业优化、内容更新、操作路径、运行模式和体制机制的层面立体化地推进育人模式变革,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实施“政行企校”联动、产教协同育人,有效推进“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学习与终身教育”五个对接。

2.产教协同育人。“十一五”以来,江苏省职业教育产教协同育人模式正从“学校主导型协同育人”“企业主导型协同育人”“校企融合主导型协同育人”三者并存发展阶段进入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时期。江苏省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是模式创新,着力打造校企共商、共建、共享的职业教育共同体。在生产要素上,产教协同育人模式体现为信息、知识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合作;在推动学校发展上,产教协同育人模式体现为学校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在融合实现上,产教协同育人模式体现为政府主导、校企自愿、中介联系等多种形式;在融合内容上,产教协同育人模式表现为技术研发、教学合作、咨询服务、共建实体等;在主体数量上,产教协同育人模式体现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合作;在融合程度上,产教协同育人模式主要有紧密型、松散型等。

(五)办学管理:从规范化走向标准化

1.规范化管理。“十一五”以来,江苏省确立以人为本、质量核心的意识,高度重视职业学校规范管理工作。一是规范了“学制分段安排”。自2011年起,江苏省教育厅先后出台了中职和五年制高职的专业设置要求、专业建设标准、学籍管理、学生顶岗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管理等工作具体指导性文件,2013年起推行学制分段改革,有效规范了校内文化基础教学、实训教学和校外认知实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管理。二是实施了“三项管理”,给职校办学“立规矩”。先后出台了《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试行)》《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视导标准(试行)》,实行全省职业学校专项视导督查行动,着力推动职业学校履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体责任,强化教育行政部门事中事后监管,履行管理职责,提高职业学校规范管理执行的自觉性。[2]

2.标准化管理。“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在国家职业教育领域基本形成由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5个部分构成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江苏省区域特点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初步形成了“内容完整、门类齐全、上下衔接”的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推动了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标准化、内涵化管理。[3]

二、江苏职业教育办学能力提升路径的展望

面向2035年国家发展的战略安排,江苏职业教育将以实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为目标导向,突出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继续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以校企协同育人为新机制,着力发展质量高、贡献度高、社会认可度高的现代职业教育,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一)发展方式:走向深度融合[4]

1.深度融合发展。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江苏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是江苏职业教育自身演进与嬗变的必然结果。所谓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以及面向2035、江苏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背景,职业教育相关多元主体、多种要素以及多样功能之间,在遵循各自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责、权、利相互关联相通并进行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呈现出来的一体化状态(育人目标的一致性、过程的协调性、结果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发展方式,主要是在办学方向、发展方式、办学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多重要素的重构。

2.深度融合推进。推进深度融合,体现为“三类融合”(一是企业行业、学校、家庭与社会等职业教育主要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融合,二是职业教育自身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内部要素和政策制度、育人环境等外部要素之间的融合,三是从职业启蒙教育到终身教育的育人功能与悦人功能之间的融合)和“四个坚持”(一是在办学方向上,坚持“德技融合、素质本位、知能并重”;二是在发展方式上,坚持“产教融合、人才优先、保障有力”;三是在办学机制上,坚持“校企融合、供需结合、协同育人”;四是在教学模式上,坚持“理实结合、虚实结合、工学结合”)。

(二)系统培养:拓宽成长通道

1.系统培养人才。江苏省将继续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观”和人才成长的“發展观”,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一是完善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适合教育理念,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二是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实施“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教学,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促进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互通互转。

2.搭建成长“立交桥”。一是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制度衔接。遵循行业企业技术等级、产业价值链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适合衔接培养的专业,构建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对口升学考试制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施技能统一考核,逐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普通高校对口招生接轨。稳步推进中高职衔接、中职本科衔接、高职本科衔接,开展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分级培养和联合培养试点。二是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加快构建对接现代产业要求、适应学生终身发展、中高职有效衔接、基于项目运作的“产业+”融合式课程体系。合理确定中高职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

(三)智慧教育:推进“互联网+教育”

1.智慧教育机制建设。“互联网+”思维与现代职教改革理念相融合,借助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学习分析技术,实现了职业教育情境创设、教学内容序化、职业能力训练与提升,促进智慧化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江苏职业教育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信息化引领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坚持育人为本,加快智慧职业教育建设步伐,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个性化成长的学习需求,建立政府统筹、企业参与、共建共享机制,以信息化环境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在职业教育领域全面应用为重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习方式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

2.智慧教育应用建设。[5]创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职业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智能终端,建立智能化管理平台,强化关键事务的全过程、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建设感知、协同、控制一体,智能化、系统化、综合化的智慧校园。对接企业生产服务智能化流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建设智慧课堂、智慧车间、智慧图书馆。建构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并行。适应学生智能化学习需求,推行翻转课堂、行走课堂、慕课教学、虚拟仿真实训、在线学习,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教育新体系,实现专业教学与现场实践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紧密结合,教师(学生)在互联网上教学(学习),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

(四)教学模式:自觉推进

1.推进现代学徒制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探索工学结合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与教学评价体系。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一体办学、学产一体教学、学做一体学习,实行“双重身份、双元实施、工学交替、岗位育人”。推动“教学性产学流程”与“生产性学习流程”的“链系统”达成。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专业优化、内容更新、操作路径、运行模式和体制机制的层面立体化推进教学模式变革,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2.实施行动导向驱动教学。一是实施理实一体的课程模式。在课程体系上,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促进多元技能融合基础上的专业化。在教学方式上,坚持理实结合,对接生产服务现场,加强线上线下的融合。在教学评价上,建立课堂教学质量分析、评比和反馈制度。二是优化虚实结合的协同管理模式。建立跨专业交融的新型机构和实践平台,推动实施学分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网络化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建设高质量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6]

(五)质量监控:构建标准体系

1.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当前及未来江苏职业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一是完善教学标准。在教育部颁布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标准基础上,江苏省要组织开发或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标准,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二是融入标准建设。江苏省职业教育将继续推进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发布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在现代化示范学校、現代化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智慧校园等创建工程中强化教学标准的执行。着力构建“四个质量监控体系(机制)”(目标明确、标准科学、导向鲜明、全程监管、多元评价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规范有序、全程监控、自我诊改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内外结合、多元并举、客观公正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行政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相关部门指导、第三方有效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7]不断完善职业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2.教诊改实施。围绕《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内容,引导职业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按照建立基于标准化教学设施、完整教学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我诊断自主发展、行政部门有效监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把课程教学大纲、专业目录、专业(技能)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专业建设标准落实工作等作为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主要依据,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1]庄西真,刘克勇.德知技融合、因类施策、多元发展——江苏整体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8-04-24(9).

[2]忻叶,董潇潇,周小涛,张茜.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十二五”期间江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综述[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6(3):6-14.

[3]刘克勇.生涯开发、知技并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5):28-32.

[4][6]刘克勇,方健华,王新国.江苏职业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与路径抉择[EB/OL].http://www.chinazy.org/models/xwzx/detail.aspx?artid=66367.

[5][7]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Z].苏政发〔2018〕68号.2018-05-14.

作者:周如俊

坚持五策用力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3:

从《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看湖南党史研究的新任务、新走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简称《九十年》),最重要的是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党史研究,推动我们的工作上台阶。《九十年》这部最新最权威的党史读本,对于指导我们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湖南党史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中我们可以看清湖南党史研究的新任务、新走向。

《九十年》给继续深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编写组提出的对以往党史著作“进行充实和提高”的重要指示精神,《九十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有关重要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和修订完善,丰富了对于一些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基本判断和精彩点评,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代表性观点,予以了有力批驳,达到了正本清源的目的。《九十年》是一部具有时代高度、理论深度、历史厚度的精品力作,为我们深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九十年》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党的不懈奋斗史、自身建设史,也有党的理论探索史。《九十年》和以往的一些党史基本著作相比,注重更为详细地阐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发展历程,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历史过程,分别以专门的章节阐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形成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阐述了这些思想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阐述了在这些思想理论指导下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过去,我们习惯性地专注于党的不懈奋斗史,而对党的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鲜有涉及。“十三五”时期,必须加强党的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研究,深化湘籍重要党史人物的研究,如做好毛泽东在湖南建党专题研究工作等。

如果把党的90多年历史比作一幅长卷,那么撰写党史基本著作就既要展现出它的磅礴气势,又要展现出它的绚丽多彩。这就需要既写好宏观又写好中观、微观。《九十年》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不少地方写出了历史的丰富与多彩、精细与鲜活。例如,在写到大生产运动中,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带头行动时,《九十年》是这样表述的:“毛泽东在自己窑洞下面开垦了一块地,种上了菜;朱德组织一个生产小组,开垦菜地三亩;1943年,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举行纺线比赛,任弼时夺得第一名,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这些细节,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真切的了解,增强了党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而我们在编写党史基本著作的时候,往往在写宏观方面更加偏重,但就是缺乏一些真实的故事、感人的细节来支撑。这方面,与我们没有掌握丰富的文献、翔实的史料有很大关系。如,我们的正本一卷中,对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写得比较多,但是对湘乡八路军临时办事处(接待处)、衡阳八路军办事处却浅尝辄止,就是因为我们掌握这方面的资料不多。另一方面,对于水口连队建党、红一方面军的成立、通道会议与通道转兵、湖南和平解放所创造的长沙模式等在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党史事件,我们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在《九十年》依然没有得到反映,这说明我们的研究还不够,还需要继续挖掘资料深化研究。现在,特别是一些带有抢救性质的资料征集,更要加大力度。

《九十年》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党史问题的新判断、新结论,注意吸收史学界公认的新成果、新评价,对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建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等,作了准确的记述、精辟的分析和公正的评价。比如,关于抗日战争的评价,充分体现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反映了党史界、抗战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重要论述,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又如,《九十年》对“文化大革命”根本否定,同时,把“文化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区分开来,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建设在一些重要领域仍然取得一定进展”,但“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们的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九十年》还从5个方面进一步总结“文化大革命”留下的经验教训,对防止“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在中国再度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对毛主席的历史评价,《九十年》采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大会上代表党中央所做的最新评价和最高评价。我们要以《九十年》为参照,把党中央关于党史问题的新判断、新结论和学术界公认的党史研究的新成果、新评价,学习好,运用好,在修订党史正本一、二卷时把它们很好地吸收进去。建党百周年时,要完成正本一、二卷的修订工作,与第三卷同时推出,各地也应从实际出发考虑这项工作的开展。

《九十年》对重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史研究给予了有力指导

《九十年》作为第一本真实完整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历史研究成果的权威著作,对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都有了更为深刻系统的认识,为开展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研究编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指导。

《九十年》一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史实准确、文字生动、细节典型”。注重用鲜活的故事、感人的细节来表现历史,用丰富的文献、翔实的史料来展现历史。这对做好《湖南改革开放实录》《新世纪新征程》等重点新时期党史专题资料征编,具有可操作性的示范引领作用。

《九十年》在写改革开放新时期这段历史时,注重写人民群众的探索实践对于中央决策形成的基础性作用,如农村承包到户的出现、乡镇企业的涌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些创举等,都是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大胆创新的产物,后来其中的许多成功做法又得以升华为党的政策,并在全国推开。这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开展湖南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专题写作,应该注意征集整理以下党史资料:如改革开放初期贯彻新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20世纪80年代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1985年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90年代的企业改革、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宏观调控的经验的积累和发展、股份制改革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农业产业化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等。同时,还要按照“一突出、两跟进”党史工作要求,及时收集整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湖南发展的历史,做到“紧追不舍”,随时“收录入史”,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地深化对我们党这段历史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基本經验等方面的研究。

《九十年》关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尤其是后20年历史的编写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更为开展地方党史正本三卷的编写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九十年》从“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到“改革开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波澜壮阔、登峰览景,全面系统记述和总结了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成就、经验,同时也很好地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要文献精神。这些布局,在体制上是一个创新,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因此,我们要以《九十年》为参考进行谋篇布局。

《九十年》在写作方法更有独到之处。如坚持党性原则与坚持科学精神的统一,坚持按照历史本来面貌写历史同站在时代高度写历史有机统一,坚持写党的历史同写人民的历史、国家和社会的历史的统一,坚持写“党怎么说”同写“党怎么做”的统一,坚持写宏观同写中观、微观的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等。作为我们地方党史正本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特点。在编写党史正本第三卷时,既要注意全党全省带普遍性的内容,又要注意各地区各部门的特殊性,认真研究地方和部门特点,尽量反映历史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防止千人一面。对那些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典型经验和人物,要给予更多的笔墨。这是党史书稿中最“出彩”“出色”的地方。这里讲的地方特色,至少应当包括如下方面内容:一是地方党组织活动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二是地方党组织结合本地实际的决策和创造性的工作及结果;三是地方党组织自身建设发展情况(包括产生、发展、沿革、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四是发生在本地区的具有全国全省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活动;五是本地党组织在贯彻上级重大决策和指示的过程中创造的典型经验。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届湖南省委在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就注意结合湖南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制定决策,创造了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经验,如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株洲三项制度改革和株洲电子所改革的经验,湘潭职业教育和汨罗素质教育的经验,长沙县少生快富的经验,长株潭一体化和两型社会的建设,湖南的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洞庭湖的治理,湘南的产业转移和对接等。这些就是个性,就是我们编写湖南党史正本时需要用力挖掘和体现的内容。

《九十年》给积极谋划建党百年纪念、续写历史新篇指明了正确方向

《九十年》的“结束語”,以“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为题,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既对党的90多年历史作了全面总结,又对党的90多年历史作了理论升华。党史研究随着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而发展。2020年是湖南党的早期组织创建100周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此,我室编制的《2016—2020年工作规划》,提出了实施建党百年的研究工程任务,续编《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大事记(1920—2020)》《中国共产党湖南简史(1920—2020)》,编写出版《中国共产党湖南组织建设100年》《中国共产党湖南百年图志》《中国共产党百年湖南人物》等。如何出色地完成这些任务,《九十年》为我们续写历史新篇指明了方向。

《九十年》为我们续写历史新篇提供了崭新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如何谋划建党百年纪念,历史观的问题、方法论的问题非常重要。《九十年》通篇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这就是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及其条件下去对待去把握,并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比如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等。《九十年》对党的历史贡献的客观回顾、对历史经验的精练总结、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揭示,使整部著作建立在一种丰富确凿、充实生动、宏大充盈的历史基石之上,产生着一种无可辩驳、无法质疑、无比自信的思想力量,这也是一种基本的哲学方法论。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体现了最基本的哲学观。事实也是这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寻策于史、问策于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社会主义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历史,乃至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都是总书记关切的对象,并且这些历史发展的规律又反过来成为总书记分析考察客观世界的方法和钥匙。

《九十年》为我们续写历史新篇揭示了一些新的党史内涵。《九十年》很好地体现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统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一突出、两跟进’”这些党史征研的基本要求。此外,它还提示我们在党史征研和纪念工作中,要注意一些新的党史内涵:一是“党史是最不能忘记的初心”。这就是突出党史的重要性,明确党史的“不能忘却”和“不能否定”,进而将人们的心灵引领到党史的开端,也就是“初始之地”。二是“党史是最原始的动力”。这就是从党史中破茧而出的忧患意识、自强意识、复兴意识,释放出的一种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生生不息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三是“党史是最深刻的自信”。这种自信的力度、高度、深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敬畏历史的高阔视野、炽热浓烈的赤子情怀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四是“党史是最紧迫的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告诫我们,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能犹豫,不能观望,不能懈怠,不能软弱,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去干,去跋山涉水,以大无畏的精神去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九十年》为我们续写历史新篇提供了史学理论与历史材料深度融合的范本。《九十年》建立在党的两个历史决议和党中央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上的理论框架,非常厚实,从此出发,提出的一些观点、论据,也很有说服力,并且文风面貌一新,朴实、凝练、生动,体现了史学理论与历史材料的深度融合。这些值得我们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们很好地学习、借鉴。在重视和钻研史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堪称典范。马克思指出:“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为了撰写《资本论》,马克思花了不下25年的时间潜心研究历史资料,研读过1500种以上的书籍资料。从经典作家对待历史资料的郑重态度可以看出:充分占有可靠的史料,尽可能地弄清历史事实,对于历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就告诉我们,形成系统的党史专题资料的过程,既是开展党史研究的基础,也是深化党史研究的开始,我们必须走好这一步。之后,对材料要归纳分析,从而揭示历史真相,找出历史规律,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研究功夫。总之,在征编党史著作中,要搞好史学理论与历史材料的深度融合不易,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多学习、多借鉴、多实践。

作者:王文珍

上一篇:城市零售业促销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