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做了剖析。并根据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构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农村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一系列机制来解决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

第一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社会资本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内容提要 社会资本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传统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农村社区,尽管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特定的客观情况,社会资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讲仍是不可或缺的。但社会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也会出现一定的“失灵”与负面影响:社会资本往往具有比较强的家族性,影响人们之间的合作;社会资本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与生态系统开放性之间形成矛盾;社会资本具有特定的适用性,难以适应新的环保形式。为此,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社会资本,扬长避短,通过合理划分国家与社区的管理空间、以制度资本促进与规范社会资本、促进行政边界与生态边界的耦合、加强合作组织的建设以及加大农村人力资源投入等方式,更好地培育与利用社会资本,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 生态环境保护

社会资本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但却是一个老的话题,尽管目前学术界对社会资本还缺乏统一的界定,但就其内涵方面已经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社会资本是一个相对于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主要存在于个体之中,涉及个体的知识与技能等,而社会资本主要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涉及人与人关系范畴,主要包括信任、人际网络以及声望等。

在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社会资本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也是如此。无论在传统农村社区,还是在当前的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但社会资本又是一把“双刃剑”,也存在着“失灵”与负面影响,为此需要我们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合理培育与利用社会资本,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本文试对相关问题加以分析。

一、社会资本在传统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传统农村社区中,也就是农业社会时代的农村社区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是生态公共地(公共林地、公共池塘、公共河流以及公共湖泊等)的资源利用,这些生态公共地的资源利用涉及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博弈问题,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对于这种博弈是非常重要的,由此,社会资本在传统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传统农村社区,尽管生态公共地中的大部分资源都是可再生性质的,但其中有个如何利用的问题,如果过度使用,将出现“竭泽而渔”的局面,导致资源衰退甚至枯竭。在生态公共地资源的利用上,人们总是面临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对称问题。个体为利益最大化考虑,总有过度利用资源的冲动,而如果任由个体理性发挥,那么到头来每个个体都会受到损失,个体的理性将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得不偿失。哈丁的“公共地悲剧”学说以及弗勒德的“囚徒困境”范式,都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在生态公共地的资源利用上,通过合作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获取资源,是每个个体的最好选择。那么如何使人们合作,推进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一致呢?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依赖正式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惩戒,以使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对称。而在我国传统农村社区,由于国家正式制度的难以渗透以及乡土社会的特点所致,人们很大程度上是在集体协商与制订规则的基础上,依靠社会资本促使人们遵守规则实现合作,从而解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对称问题,信任、人际网络、声望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在传统农村社区,人格化信任有助于打破“囚徒困境”,促进人们在资源利用方面遵守规则。人格化信任是人们在生态公共地资源利用中合作的纽带,“相信你能遵守规则,我也就会遵守规则”是传统农村社区生态公共地资源利用中人们的普遍心理,而这其中的基础就是人格化信任。这种人格化信任推动了人们的合作,而合作又反馈回信任上,由此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与“路径依赖”——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③费孝通:《乡土中国》,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25页。)这种人格化信任不但推动人们的合作,而且还能降低合作成本,协调成本以及监督成本等大大减少。诺斯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经济史中的交换形式都是人格化交易,包括小规模地方性贸易也是如此,人们重复往来、文化背景相同、无需第三方实施,因此交易成本很低。(注: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87页。)经济交易如此,生态公共地资源利用中的合作也是同样道理。其次,在传统农村社区,人际网络也有助于促进人们在资源利用方面遵守规则。从表象上看,我国传统农村社区人际网络是个体主导型的“差序格局”,即(每个人的)社会网络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③但实际上,这种人际网络是集体导向型的,因为网络上夹杂着厚重的道德伦理,每根网络都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对于亲戚、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对于朋友,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忠信。由于社区人员较少,人们之间是熟人关系,即使在社区之内最远的人际网络也被赋予了道德与约束色彩。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利益实际上被裹在家庭、家族以及邻里之中,人的行为的选择,必须考虑集体的利益,这对于资源利用中人们遵守规则是有利的。再次,在传统农村社区,声望等也有助于促进人们在资源利用方面遵守规则。在传统农村社区,由于社会圈子很小,声望、尊敬、友谊以及社会地位等社会性激励对于社区成员行为的规范,对使群体中每个成员为群体的共同利益服务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所说的那样,“(在小型社区中)因为日常的观察显示出,大多数人很看重他们朋友和熟人的友谊,并且很看重社会地位、个人声望以及自尊”。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著:《合作的进化》,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124页。)

当然,在集体理性与个体理性的问题上,人都有投机的一面。一有投机的机会,人们就可能为了私利而违反规则。在生态公共地资源利用的合作中,还必须有针对投机行为的制裁机制,缺乏制裁机制是不可想象的,最终将导致合作难以持续。许多人认为,社会资本毕竟不像正式制度,缺乏“硬性”约束,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我们认为其实不然,尽管从表象上看,社会资本缺乏“硬性”的约束,但其中也内涵了完善有效的“硬性”惩罚机制,这种惩罚是“社会惩罚”,并不逊色于正式制度所产生的经济惩罚。这种社会惩罚表现在:对于品德不好的人与家庭(在生态公共地资源利用中违规就是品德不好的表现),大家报以“口水”与鄙视,这些人与家庭会在“面子上”受损。这些人与家庭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受肘,大家都予以避讳。这种“社会惩罚”实际上就是一种经济惩罚,在乡土社会相对封闭的社区环境中,个体交往的范围很小,基本上局限于社区范围之内,个体的资源获取范围也就相对狭小,也基本上局限于社区范围,因此社区关系网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这种社会惩罚比经济惩罚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因为惩罚不仅是即时性的,而且是持续性的,甚至对相关人员子女的婚姻等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惩罚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正式制度还要大。

当然,在传统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是以一定条件为基础的。这些基础条件是:首先,社区成员少。只有社区成员少,人们之间才能产生人格化互动,社会资本才能得以生成。而互动与情感之间,存在着互惠关系与正相关关系。个体互动越多,他们越可能共享情感。同样的,个体共享情感越多,他们越有可能进行互动与参加活动。其次,社区相对封闭。在社区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因为没有其他外来资源可以寻觅,社区居民对自身资源尤其是生态公共地资源就会倍加珍惜。社区资源对社区居民来讲,就成为一种共同的利益,而共同的利益是人们合作的基础。另外,社会资本的培养是需要一定时间累积的,需要人员相对固定。人员流动就会破坏这种累积性,破坏了人们的心理预期,减少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再次,社区成员相对同质性。同质性的人一般生活经历相似,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念相近,这些都有助于信任的培养。另外,同质性的人一般容易交往,而交往有助于信任的产生,因为信任在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中往往是很难建立起来的。

二、社会资本在当前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农村社区走向解体,使得社会资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大大下降。首先,国家政权向基层的不断渗透,国家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不断强化,使得社区不再主要依赖信任、人际网络以及声望等而是依靠国家正式制度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其次,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农村社区成员的利益与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资本的存量大大下降,也削弱了社会资本的作用。再次,农村社区人口的流动以及社会阶层的分化,也使得建立在同质性与相对封闭性基础上的社会资本作用被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否可以完全依靠法律法规等国家正式制度支撑,是否还需要社会资本?我们认为,在当前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家正式制度非常重要,但社会资本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国农村特殊的客观情况决定着社会资本仍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重要作用,理由如下:

其一,农村社区环境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资本的不可或缺。相对城市而言,我国农村人口稀少,但空间广大,环境管理难度极大。尤其远离城市的农村社区,管理难度更大,单纯依靠国家法律法规等进行管理,监督成本、组织成本以及协调成本都是相当高的。社会资本有着降低管理成本的功效,可以弥补政府环境管理的不足。另外,我国农村地区不像城市那样呈点源污染,而是呈面源污染。单纯依靠国家正式制度管理,也面临着人力、物力不足的困扰。仅以人力资源而言,我国目前就缺乏管理农村生态环境的人力资源。我国最基层的环保机构基本上是县一级的,只有少数乡镇设有环保机构。大多数农村环保管理人力资源奇缺,即使是兼职人员也较少。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情况好一些,但环保人员基本上仅限于管理农村工业。社会资本的存在以及以此为支撑的社区“自组织”,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

其二,农村社区半熟人社会的特点,决定了社会资本的不可或缺。在现代化与行政区域调整的双重冲击下,目前我国许多农村社区已经不再是“熟人社会”了,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大多数农村社区还没有像城市社区那样成为“陌生人社会”,至少也应处在一种“半熟人社会”的状态。在“陌生人社会”中,我们必须通过正式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及引导人们的合作。在“半熟人社会”中,社会资本仍会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在“半熟人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是完全人格化的,但至少也是半人格化的;人们之间不像城市那样基本匿名性,而是一种实名性。半人格化以及实名性的特征,使得信任、人际网络以及道德舆论等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尽管不像传统农村社区那样个体违规后,将受到严厉的社会惩罚,但毋庸质疑的是,在“半熟人社会”中,社会成本转化为经济成本的力度至少比“陌生人社会”要大得多,这决定着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社会资本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与一定范围内发挥着作用。

其三,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的复杂性,决定着社会资本的不可或缺。我国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要比城市复杂。城市社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大多关乎人们的健康问题。而农村社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不仅关乎人们的健康问题,更关乎部分人的生计问题。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社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以及资源的利用方式,一些生态公共地,甚至是社区经济发展的“命根子”,不仅关乎到农民自身的生存,还关系到他们子孙后代的生存,至少对其中一部分人来说是这样的。与城市人相比,农村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是全身心与全人格的,其中涉及情感等因素,这不是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单独所能解决的,信任、人际网络以及声望等是不可缺少的。

三、社会资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失灵”与负面影响

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社会资本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传统农村社区还是当前的农村社区,都是如此。但社会资本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来讲,其既能带来有利的影响,同时也有“失灵”与负面影响的一面,“失灵”与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社会资本往往具有较强的家族性,影响社区人们之间的合作。以上我们探讨社会资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从抽象角度而言的。事实上,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并不是均质分布的,在很多情况下是沿着家族边缘进行分布,家族是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变量,尤其在传统农村社区更是如此,这使得社会资本的作用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同一家族内部,由于血缘关系,人们之间容易产生信任,人际关系容易协调,声望以及荣誉等也容易产生更大的激励效应与约束效应,人们往往容易合作。不同的家族之间,容易出现信任度差、人际不和谐的状况,人们之间合作起来往往比较困难,有时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反而产生负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农村,在单一家族的社区中,人们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合作比较容易展开。在多种家族势力的社区中,同家族内部人们之间往往具有较高的信任水平,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不同家族之间,合作比较困难。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家族对农村公共事务(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影响有所弱化,但其负面作用仍不可忽视。

其二,社会资本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与生态系统开放性之间形成矛盾。我们再把视角放大一些,拉到社区之间关系的范畴上,那么社会资本的局限性就更加明显,社会资本带有一定的封闭性,与生态系统开放性的特点之间形成了鲜明的矛盾。

人类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这是生态学第一定律。地球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广泛发生着物质交换、能量传递以及信息交换,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尽管给地球表面划分了许多行政界限,但这种界限并不能阻隔生态上的联系。地球整体尚且如此,何况直接相邻的社区之间了,更是存在着广泛的生态联系。在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公共河流、公共林地以及公共湖泊等往往都是跨社区的,一个社区的生态活动多多少少会给其他社区带来影响。生态联系的客观事实,要求我们打破社区界限,按照生态系统规律,实现更大地域层面上的合作。但社会资本具有相对封闭性的特征:即社会资本往往是以社区为单位的,往往注重“独善其身”,这样社会资本的相对封闭性与生态系统开放性之间容易形成矛盾。一个社区内部很可能团结一致,也很好地保护了社区生态环境,但代价往往是牺牲了其他社区的利益。上游社区为了泻洪牺牲下游社区的利益,就是典型的例子。也正因如此,我国历史上农村社区之间有时因为生态公共地发生争执与冲突,甚至发生械斗。社区之间冲突与纠纷的调节有时也依靠社会资本,但不像在本社区内那样有效,因为社区之间并不是熟人社会,社会资本相对缺乏。但这其中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时候村庄之间联姻较多,之间的协调可能就会顺利一些,但有的时候要差一些。出现冲突甚至是械斗之后,反过来更不利于各方的合作以及问题的解决。按照冲突论的理论,冲突可以使社区内部更加团结,强化了社区内部的社会资本,但更容易使社区之间更加对立。因为冲突实际上有利于社区内部利益整合,而对外则树起了“边界”。科塞认为:“我们,我们群体,族内群体与其他人,或其他群体,外群体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冲突中或者通过冲突才能形成。冲突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或者是群体的身份与边界线,一旦发生冲突,社会学者所关注的‘我们群’就与其他群体明显得区分开来”。(注: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24页。)因此冲突发生后,形成的格局使群体之间人们的合作变得更加困难。合作越困难,引发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反过来就更加深了社区之间人们的进一步对立,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一个社区内部社会资本越雄厚,却往往更不利于社区之间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注: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9页。)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在传统农村社区中,生态系统开放性与社会资本相对封闭性之间的矛盾还并不是很大。首先,对于林地之类的生态公共地,只要将其划界,矛盾就会得以控制。尽管存在着邻村偷盗社区林木的个别情况,但就一般情况而言,分界是有效的。其次,对于一些流动性强的生态公共地,如公共河流、公共湖泊等,社区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潜规则”——即水体中的资源在哪个社区,就归属哪个社区,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矛盾(当然水体的流动性还是造成了一些麻烦,因此这个领域也是社区之间纠纷最多的)。再次,由于传统农村社区没有工业污染,社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是很大,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当前的农村,社区之间的生态联系已经大大加强,生态系统开放性与社会资本相对封闭性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一个社区的生态活动,对另外的社区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上游排污,下游遭殃”就是生动的写照。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社区都不能“独善其身”地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与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相耦合,而这往往是社会资本所无法解决的。

其三,社会资本具有特定的适用性,难以适应新的环保形式。社会资本的局限性还体现在特定的适用性上,社会资本的作用领域大多限于熟人或者半熟人之间。无论在传统农村社区,还是当前的农村社区,社会资本起作用的主要领域在生态公共地的资源利用上,在这个领域中,社会资本的存在,促进了人们之间的合作,使得生态公共地的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但目前在我国许多农村社区,环保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资本出现不少“失灵”:首先,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已经把社区生态公共地承包给个体,生态公共地不再涉及人们之间的合作,社会资本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其次,我国部分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已经转向乡镇工业,而在乡镇工业中,社区居民打交道的往往是外来投资者与上级政府,村民与他们之间,是没有社会资本可言的,信任、人际关系以及声望等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这也局限了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再次,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逐渐延伸到村容卫生、土地规模利用以及生态农业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如何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四、合理培育与利用社会资本,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综上所述,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而言,社会资本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影响,又有不利的影响。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当前如何趋利避害,合理科学地培育和利用社会资本,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这才是问题的真正关键所在。那么在当前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如何才能培育和利用社会资本,并减少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呢?我们认为以下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其一,合理划分国家与社区的管理空间。发挥社会资本在农村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合理划分国家与社区的环境管理空间是十分关键的,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同时减少其负面影响。在环境管理中,我们应主要根据外部性问题,来对政府与社区进行分工或者确定二者的分享程度。对一些主要在社区范围内的小型生态公共地,应主要由社区承担管理职责,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由于生态公共地在社区范围内,利用社会资本保护生态环境,既会带来管理上的高效率,又不会给其他社区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一些跨社区的大型生态公共地,应主要依赖政府管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规划以及监督的职能,杜绝一个社区的生态活动给其他社区带来负面影响。对于一些外来乡镇工业,必须由社区与国家共管。企业的污染关系到社区自身的利益,社区不参与管理从道义逻辑上讲是不合适的。社区的社会资本,对于社区居民的环境维权是必不可少的,社区居民之间的凝聚力是抵御外来污染的坚固屏障。但仅仅有社区的社会资本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涉及与“陌生人”打交道,政府还必须为社区维护环境权益开辟一定的参与空间与平台。我国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环境群体事件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缺乏参与空间与平台,社会资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合理划分国家与社区的环境管理空间,还可以达到增强社会资本适用性的效果,这样在村容卫生、土地规模利用以及环境维权等领域,社会资本就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以村容卫生为例,依靠社区“自组织”,依靠人际网络与道德舆论进行管理,在许多农村社区,效果并不见得比依靠政府“运动式”管理差,但成本却可以大大节省。

其二,以制度资本促进与规范社会资本。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我们不能仅仅依赖社会资本,保护社区生态环境,还必须依赖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等制度资本,而且要二者并重,不可偏颇。制度资本与社会资本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有机融合的。制度资本能够促进社会资本,主要表现在:首先,制度资本能够促进信任。由于具有确定性特征,因此制度资本可以促进普遍信任,而普遍信任在社区之间的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时,由于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心理预期,因此人们在制度的框架下也能产生一种人格化互动,促使普遍信任向特殊信任的转型,而特殊信任在社区之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不可缺少的。其次,制度资本也能促进人际关系。人际互动的展开以及人际网络的拓展,都需要一定的平台与“场域”,而制度资本往往提供了这种平台与“场域”,从而拓展了社会资本。再次,制度资本可以促进声望等。制度中本身涵有一种激励效应,如果引导得当,将产生一种激励个体注重群体中的声望以及尊重的效应,从而使个体更好的与他人合作以及为集体服务。有鉴于此,我们应积极利用制度资本,通过合理科学的制度促进与拓展社会资本。

制度资本不仅可以促进社会资本,同时还可以规范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依靠情感等运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人为性,而制度资本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有效率的与好的制度可以使相关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而不是含糊的,让人们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受到奖励,什么样的行为要受到惩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从而规范人们的理性,推进人们的合作,使人们的社会资本在制度的框架中运行。因此我们也应通过制度资本来规范社会资本,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其三,促进行政边界与生态边界的耦合。为了克服生态系统开放性与社会资本相对封闭性的矛盾,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将行政区划与生态界限相耦合,即把生态上相关的社区组合为同一行政单位,这样可以扬长避短地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国外把这种作法称为流域管理。在流域管理体制下,因为面临共同的生态公共地,为了追求共同的长远利益,人们之间必须合作,这样容易衍生社会资本,不仅如此,由于无法转嫁环境成本,社区必须通盘考虑生态环境问题,这样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独善其身”式社会资本的弊端。当然我国乡土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过程是长时间以及渐进的,因为将涉及到社会资本的重新组合。但这毕竟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一种方向,从长远来看,对生态环境保护是有利的。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村庄合并,就是一个把行政区划与生态界限相耦合的契机。虽然我国的村庄合并主要着眼于经济效益、政治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而不是从行政区划与生态界限相耦合的角度出发的。但今后我们应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推进村庄合并。另外,即使不推进村庄合并,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村庄利益共同体的方式,促进行政区划与生态边界的耦合。村庄利益共同体应是一种社区之间的利益组合,它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一定数量的村庄(这些村庄之间应有着比较强的生态联系)结成比较松散的合作关系,进行一些公共事务(其中主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处理。在村庄利益共同体下,各个村庄之间采取民主协商的形式进行管理,决定整个地域内的环保事务。因为在利益共同体下,各个村庄必然相互协作与相互制约,这样对克服村庄狭隘的本位主义以及“独善其身”的社会资本来讲,是大有好处的。

其四,加强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当前在我国农村,加强合作组织建设也是推动社会资本的一种有效途径。合作组织是基于利益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对于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参与水平,是大有好处的。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参与,合作组织为社会资本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载体。合作组织的“显功能”是人们合作寻求经济利益,“潜功能”则是个体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显然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当然,加强农村合作组织建设仅仅能够衍生社会资本,为了使这种社会资本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还必须着手以下工作:首先,大力发展跨村域的合作组织。推动跨村域的合作组织,不仅有着经济层面的意义,而且有利于克服“独善其身”式社会资本的弊端,因为跨村域合作组织涉及村际合作,可以化解与抵消狭隘的村庄本位主义。其次,支持合作组织的文化建设。组织的长远生命力在于组织文化。政府可以同社区联合举行一些相关的文化活动,让合作组织成员通过相关的文化活动,培养组织的文化内涵,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

其五,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证明,农村社区有益的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越是强化,有益的社会资本越是增值。(注: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92页。)否则,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本,即使有好的制度资本,也会因为居民环境素质的低下,使得制度的实施困难重重;即使有雄厚的社会资本,也会因为人的素质不济而偏离可持续发展方向,造成社会资本越雄厚反倒越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尴尬局面。我国农村劳动力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本大国。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物质资本投资,轻视人力资本开发,尤其在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非常有限,导致我国农村中劳动力众多而人力资本奇缺。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推动农村各级教育,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训力度。另外,除了加大人力资本培养外,政府还应通过人才输出的方法,为农村社区提供必要的人才。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曹 英

作者:宋言奇

第二篇: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摘 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做了剖析。并根据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构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农村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一系列机制来解决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农村生态 农村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越来越工业化。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合理和生态环保意识的淡薄,使我国农村水、空气、噪声、垃圾污染的状况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据王星华[1]报道,我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近一半的城市河段污染严重,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突出,近岸海域污染呈加重趋势;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禽畜养殖排放的粪便和粪水总量超过17亿吨[2];垃圾年产生量1.4亿吨,无害化处理率较低。此外,生态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尘暴等生态问题严重。因此,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现在农村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想法,来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为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有生活性污染和生产性污染两方面组成。生活性污染是由于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造成的农村居住环境污染;生产性污染是由于农业生产污染、工业生产污染以及农村旅游业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1.1 生活性污染

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急剧增加是影响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许多不易降解的塑料袋、玻璃、物品包装材料以及破旧衣服等废弃物随处可见;许多未被利用的农副产品,如秸秆、果藤、稻草等作为废弃物随意堆放。特别是小城镇周边的农村成为生活垃圾的集散地,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2500万吨生活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每年有1.2亿吨生活垃圾露天随意堆放。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垃圾分布范围大、成分越来越复杂,致使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生活、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2 生产性污染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其生产经营模式十分落后,依旧为个体粗放式经营,多数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片面追求高产、高速,从而导致化肥、农药等的不合理施用,并成为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是化肥和农药的最大使用国,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化肥年使用量为4766万吨,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超出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近一倍。同时,由于我国农村施肥结构的不合理,化肥平均利用率仅为30%~40%,从而造成温室气体不断增多;重金属、硝态氮在土壤中累积,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地表水出现富营养化,地下水则受到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3]。其次,我国农药施用量也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930万公顷。且每年农药施用量达130万吨以上,并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却仅有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其剩余量流入水体、土壤或附着于作物表层,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再次,我国的农业残留物污染也比较严重,如农膜、秸秆等。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广泛推广,农膜已被广泛运用到各种作物的栽培。据农业部统计我国每年农膜覆盖面积已达1.8亿亩以上,每年农膜使用量达150万吨以上,使用量居世界第一,而农膜回收率却不足30%,且农膜属于非自然降解材料,可残存20年以上,残存农膜埋入土层之后,阻碍土壤水分的输送、影响种子萌发、降低根系生长,对农田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4]。如果残膜超过一定的量,耕地将颗粒无收导致作物减产。同时,我国每年产生秸秆约为7亿吨,而还田率只有20%。大量秸秆被焚烧、抛弃,不仅污染大气和水体,而且造成可回收资源的大量浪费。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乡镇工业成为支撑当地经济的重要主体。但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存在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5]。由于极度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置环境保护于不顾,肆意排放工业污染物,导致农村环境恶化,已成为引起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乡镇企业每年有大量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其中,废水排放达30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300万吨,固体废物排放量达3000万吨,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2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2.1 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人口增长以及空间扩张都远远快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增长与空间扩张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特别是在城市自身生态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城市更是难堪重负。为了缓解自身的生态压力,不少城市都把生态压力向农村转移,建立高生态门槛迫使高污染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2 农民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认识模糊。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农民不惜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方式开采自然资源,追求收入短期快速增长,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样为了能够获取高额收入,农民片面地利用高施肥,高喷药的方式来提高作物产量,不仅没有带来高收入而且加速了农村环境的污染。

2.3 政府监管不力

从我国环保机构的设置来看,最基层环保部门是县一级环保机构,乡镇一级尚无相关职能部门。县级环保部门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对乡镇环保进行有效的管理。环境保护的监管不力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失察。相对于大中城市的环境污染而言,农村的污染源、污染范围、污染程度、污染物质及其危害性都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不像点源污染那样直观,治理难度大。环境保护部门主要针对大中城市环境、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工作进行监管,无暇顾及数量多、范围广的小城镇和农村环保工作。各县级环保部门人员少、资金匮乏、监管手段薄弱,很难全面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此外,政府主要以GDP指标来考核干部工作好坏,为了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4 农村地区生产经营方式粗放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在经历一个由农业产业化所引发的工业化阶段,诸如化工、造纸、皮革、小冶炼类企业因为难以在城镇中立足,转而纷纷进入农村。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工艺陈旧、设备简陋、能耗高、污染重的情况,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各地农村企业呈现出多、小、散的格局,不利于工业污染集中整治。不断新增的分散化的新污染源加剧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6]。据国家环保部门统计,乡村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目前的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2.5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环保资金不足

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农民行路难、通讯难、饮水难、用电难,从而增大了人们对自然资源依赖的程度。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还导致大型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如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滞后,增大了科学种养业推广的难度。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小城镇的生活垃圾、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滞后,使得农村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3 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合理可行的生态保护机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为能够构建合理的农村生态保护机制,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3.1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农村生态安全和环保教育,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牢固树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思想[7]。要把环境与健康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农村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帮助破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在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农村产业空虚化的同时,尽快转变粗放式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首先要加快乡镇工业的技术改造,加强生态净化与恢复技术的研究,以及农村经济、清洁、方便能源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其次大力发展经济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生态农业,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此外,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帮助农村地区向集约式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3.3 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农村环保新机制

国家已实施的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沼气建设、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设施等项目为重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重点开展一批农村环保工程建设,搞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保护饮用水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按照城市反哺农村思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引导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对于条件具备的地方,可开展“以奖促惩”的形式,奖励环境保护优秀的村庄和个人,提高农民环保的积极性。

3.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系

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加强对土壤、水环境、农产品安全等监控,开展减轻面源污染的科学研究和完善有关技术支撑。整合部门资源,建立由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建设、市政、卫生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协调机制。同时,把农村环保成果纳入干部任命考核机制,增强基层干部的环境监测意识。

3.5 加强对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全面指导

小城镇生活污染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建议根据小城镇污染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对农村环保政策和技术上的指导,研究污染防治对策;并尽快制定出台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标准,推荐一批符合小城镇实际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确保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是:建得起、运行费用低、便于管理、处理效果好的先进而又实用环境保护工程。

3.6 建立科技支撑机制

保护农村环境要加强适用于农业自然条件、资源特点、生产特点以及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相配套的环境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搭建农业环保科技专业的研究平台,建立有利于环保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要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体系,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和运用,努力做到“科技下乡、示范到户、运用到田”,促进农业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农村环保科技人才,建立农村科技人才库,制定农村环境科技创新成果作为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村环保科技人才发挥作用的机制。

3.7 加快农村环保法规和政策建设,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制定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控制,面源污染防治,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标准和管理规章,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立法进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新的环保政策与相关要求,包括制定有机肥生产、使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国家应按照“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实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奖惩机制,设立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基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星华,王炳超.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6).

[2] 吴雪.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初探[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 我国农业污染的现状[N].江苏经济报,2006(7).

[4] 谭湘萍.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村镇[J].新农村.2010(5).

[5] 刘秉政.甘肃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政策[J].甘肃农业,2000(2).

[6] 尹延庆.发展农村经济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7] 叶进,周宏彬.构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微[J].新农村建设,2009(3).

作者:高专丽

第三篇: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我们的农村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与此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下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在这过程中,追求经济发展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所以应该要建立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的机制,转变农村经济增长的方式,从多方面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农村的生态问题,另一方面是农村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态问题指的是通过了解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来分析生态破坏的原因,并根据这些问题制定相映的保护生态的措施,从而解决生态破坏问题,比如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沙漠化等;而农村环境问题是指通过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通过分析污染的途径,提出治理环境的相应措施。

一、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1农村生态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问题非常严重,主要的环境破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水土大量流失,由于过度的开荒滥伐,毁林毁草等原因,造成了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已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八,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农田生态系统,导致了土壤中的很多营养成分损失,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第二,草原荒漠化面积较大,由于过度的放牧和开垦,我国大部分的天然草原正在进行不同规模的退化,而且每年的速度也在递增,草原生态环境总体呈现恶化的趋势;第三,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且逐渐呈现恶化的趋势,我国目前80%的以上的河流都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能,尤其是大部分农村的饮用水问题存在大肠杆菌超标,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随着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很多地下水已经不适于饮用,严重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1.2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2.1生活性污染

近些年来,农村的生活垃圾急剧增加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一些无法降解的塑料袋一些无法降解的包装等,这些废物都随处可见;还有一些未被利用的农副产品,比如秸秆,稻草等随意堆放,甚至对其进行燃烧,这些都是生活垃圾的集散地,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根据曾经的统计,我国农村平均每年生产2500万吨生活废水,生产1.2亿吨生活垃圾,这些庞大的数字都反映了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导致环境治理难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

1.2.2生产性污染

(1)农膜污染

我国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膜的使用量非常大,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位,而且农膜的回收手段落后,质量也不过关,所以在耕地中存在着很多不能降解的农膜,造成了土地污染,这对农田生态系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日后如果农膜的使用继续持续下去,残膜超过一定的量,对耕地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目前农膜污染已经成为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

(2)化肥污染

我国的化肥使用量也一直居于世界第一位,并且化肥的使用率不高,所以化肥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化肥流失加剧了河流的营养化,另一方面造成了地下水污染,导致蔬菜水果中压硝酸盐的含量超标。最后,很多人在施肥观念上存在误区中是化学肥料而忽视有机肥的施用,所以引起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结板等突然现象造成了土壤的退化和生态恶化。

(3)农药污染

我国很多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也比较落后,所以很多农民在农业种植上存在很多问题,知识水平也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对于先进的农业知识和农业设备了解不多。所以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追求农作物的高产,对农田进行化学肥料级农药的喷洒,对农业用水还有土壤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除此之外,很多农村的畜牧业发展不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卫生条件,没有得到卫生部门的许可,卫生条件很差,尤其是一些堆积的粪便,很容易滋生细菌,对当地造成一定的污染;此外还有一些工厂迁到农村,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减轻城市污染的压力,但是农村污染物的排放达不到一定的标准,所以造成污染物乱排放,严重影响农村空气质量,公知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存在很多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政府对农村生态保护的重视是不够的。投入精力也较少,呈现出了重经济,轻生态保护的趋势。

二、农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原因

2.1人口压力过大

我国由于人口过多,并且有60%的人居住在农村,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资源少,人们的吃穿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都给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污染。

2.2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农村粗放型的经济增长缓解了当前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与此同时,也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速度。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追求以粮食高产为目标,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土地的保养问题。所以农村的土地一年不如一年,环境也在逐渐的恶化,比如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的使用,化肥的使用等,造成农村土壤结构破坏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在加快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同时,相当一部分设备能耗大,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而城市工厂向农村工厂转移,带来了更大的农村工业污染。

2.3政府监管不力

目前我国乡镇并不存在环保职能部门,所以掌管农村环保问题的只能是县级的环保部门,这在管理上就存在着一定问题,环境保护监督不力,致使环境污染。而且农村的工业与城市的工业环境不同,城市的工厂往往比较聚集,在进行管理时可以进行集中管理,而农村工业污染不像城市污染那样直观,所以治理难度较大。当前在环境治理方面国家也把重点放在了大中城市的环境,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治理无暇顾及,所以很多数量较多的小城镇的农村环保工作管理就出现了很大的困难,环保部门人员少、资金匮乏、监管手段薄弱等,所以难以进行监督和职能的执行。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1加强宣传力度,完善建设规划

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识,可以采取发传单,开讲座的方式,对当地的居民进行知识的普及,提高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意识,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同时,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能够有法可依,保证落实工作时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进行处理,严重的也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3.2搞好小城镇规划,加快农村居民向小城镇集中

农业人口过多是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做好小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污水,垃圾的无公害处理等,加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地区转移,进行小城镇化建设就非常必要。

3.3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问题

要妥善解决农村燃料缺口的问题,解决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首先可以推广沼气的使用,解决农村能源和污染问题,又能够解决木材,提高农村的有机肥的使用率;其次,对秸秆处理的技术进行研发,把农业副产品转化为清洁能源,取代柴火和煤炭,减少环境污染。

四、小结

总而言之,当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个工作复杂而艰巨,需要每个人,每个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完成。我建立起农业地区生态保护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相关的部门一定要秉持因地制宜的方法,出臺相关的政策并进行大力实施,加大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投入,集中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建设更好的循环可持续的生态国家。

参考文献:

[1]闫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王建设.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J].农业经济,2017 (10).

[3]冯阳雪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责任框架分析与制度回应[J].广西社会科学,2017(5).

作者:刘小莉

上一篇:市政道桥职称专业论文下一篇: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