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论文

2022-05-11

第一篇:民事法律行为论文

浅论民事法律行为

作者简介:刘书凯,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级经济法研究生。

摘 要:民事法律行为作为我国民法理论的重要内容,贯穿民法的始终,但民事法律行为概念是我国独有的概念,自被创立以来,就备受争议。因此完善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对我国民事立法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浅谈一下自己看法。

关键词:民事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合法性;意思表示;私法自治

1.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概述

1.1民事法律行为的起源与发展

法律行为概念有法律行为之“实”与法律行为之“名”之分。法律行为之实最早可追及到《十二铜表法》“一切关于财产所为之遗嘱处分,皆为法律”,开启了单方法律行为。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依据法律签订的契约,双方当事人都应向法律一样遵守”,确认了双方法律行为。但两者都没提及法律行为概念。法律行为概念之“名”,胡果在《日耳曼普通法》说“法律行为是一切具备法律意旨的合法行为”。萨维尼在《当代罗马法体系》说“民事主体创设其欲达到的法律关系而进行的意思表示行为”。①《德国民法典》首次体系化、完善化法律行为制度。我国也一直在采用法律行为概念,至《民法通则》将法律行为改为民事法律行为,该制度由此揭开序幕。

1.2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说明两点:第一,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两者种属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目的性与表意性,排除了事实行为。第二,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合法行为。以合法性为前提,排除了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及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②所以,民事法律行为仅包含传统民法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较狭窄。

2.民事法律行为之否定

德语“Retchsgeschaft”的意思是法律行为,本身就具有“公平”、“合法”之意。③然而《民法通则》创制了“合法属性”的“民事”法律行为,造成了新的困境。以下将对其进行简略剖析。

2.1民事法律行为“民事”二字之否定

2.1.1渊源上之否定

探究法律行为的起源可知,法律行为抽象来源于契约与遗嘱制度,至德国学者萨维尼论述: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创设其欲达到的法律关系而进行的意思表示行为”。接着《德国民法典》系统完善的规定了法律行为制度。由此可见,法律行为制度来源于私法领域,是民法的独有概念,本身就含有民事的意思,然而加上民事二字有多余之嫌④。

2.1.2民事立法矛盾之否定

《民法通则》将法律行为改为民事法律行为,导致民法之间的概念及规则不和谐,造成民法体系构架的尴尬。民事法律行为本身属于民事行为,但《民法通则》“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一章则犯了形式逻辑错误,将无效民事行为,可变、可撤民事行为规定在民事法律行为之下,显然不能自圆其说,并且《民法通则》也未对民事行为范围作出界定,导致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之间含糊不清。所以,我们应从法律行为的本源出发,去除“民事”二字。

2.2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之否定

2.2.1从法律行为制度的发展趋势上看

法学概念应随社会发展而变化。法律行为产生时的确内涵“适法性”因素,论其适法性原因归结以下方面:(1)当时商品经济处于不发达状况,需要国家对商品生产、市场交易行为严格限制;(2)受国家计划经济的影响,在规定法律行为制度时,“考虑应与国家利益一致,有关法律行为的内容也应承受住国家检查和评定”,所以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合法行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因此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与之相适应。然而过分强调民事行为合法性,势必影响行为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2.2“合法性”要求有违私法自治原则

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在实现意思自治中而形成的,是私法领域的产物,民法也围绕着法律行为而构建,意思自治是民法中最重要的原则,但将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界定为合法性,意味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只有法律肯定,才能实现其欲达之效果。

3.对我国法律行为制度的重构

以上分析发现,《民法通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存在诸多弊端,然而法律行为作为民法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准确、合理的重构法律行为制度至关重要。

3.1回归民事法律行为本名

法律行为改为民事法律行为这一让步,造成了民法体系内部的混乱。笔者不反对多学科对法律行为这一概念进行多视角研究,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法律也应该被继承、发展和创造,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继承和发展应符合自身。私法为意思自治之法,而公法一般情况下不存在意思自治,因此也不具有法律行为的根基与土壤,存在法律行为滥用之嫌,我们应坚守法律行为内涵,回溯其本名与含义。

3.2重新定性民事法律行為,去除合法性生效要件

从法律行为产生的渊源可知,法律行为在价值评判上应是中性词,效力性评价只会限制私法自治,应该排除其适用。理由如下:首先,法律行为一旦被赋予合法性要件,其本质上即为合法行为,意味着从成立即告有效,再对其进行评价是否成立与生效已无法律意义。其次,民法以私法自治为原则,这也是民法广泛存在任意性规范的原因,然而将合法性作为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这意味着行为主体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干预,同时也造成了民法概念的混乱及逻辑冲突。因此我们应去除法律行为合法性要件。

3.3法律行为定义中应具备意思表示要件

针对法律行为,台湾学者史尚宽认为:“法律行为者,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使发生法律上效力之私法上法律要件也。”⑤梅仲协认为:“法律行为者,私人之意思表示,依私法之规定,可以达到所希望之法律效果也。”⑥梁慧星认为:“所谓民事法律行为,指以发生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之一种法律事实。”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者共同点在于:民事法律行为为意思表示行为,笔者认为,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最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我国关于法律行为定义也不应例外。

4.结语

综上,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出现了较多问题。现实迫切需要我们以辩证和批判的眼光看待现行法律行为制度。未来的民事立法应还法律行为原貌,去除合法性生效要件,将意思表示作为法律行为核心要素,同时突出私法效果要件,真正贯彻私法自治原则,从而建立完善的法律行为制度体系。(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梁慧星.《民法总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 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 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王利明.法律行为制度的若干问题[J].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5] 吴小林.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6] 宁福堂.论我国法律行为的重构[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2009年第1期。

[7] 王利民.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反思[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8] 佟柔.《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9] 张文显,彭诚信.回归本原——论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重新构建与实践运作[M].江平教授70华诞祝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刘书凯

第二篇: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辨

作者简介:刘诗佳,女,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和行政法学。

【摘要】针对在术语使用中,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没有一个明确概念界定的问题,本文尝试从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起源、概念、特征、结构等方面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以更加确切的对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巩固认识、加以辨析,进而对我国法律规范中的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辨析;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界定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释义

“法律行为”一词,最早见于《实在法学原理体系》第一卷中的拉丁文“ACTUS JURIDICS”,意思是“与权利和义务相关的行为”。德国学者胡果曾使用法律行为这一概念,含义是指违法行为和一切合法行为。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在《当代罗马法体系》这部著作中,对法律行为这一概念做了系统论述,该学说将意思表示和法律行为放在一起使用,后《德国民法典》采用了这一论述。法律行为这一概念源自民法学,当时仅在民法上具有意义,法律行为作为民法知识框架内的一个特定概念,其准确翻译应为“法律示意(表示)行为”,学理上是狭义的法律行为。广义的法律行为在学理上定义为各部门法律行为与各类别法律行为的最上位法律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为,违法行为等等。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释义

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民事行为最早见端于《民法教程》,定义为“公民或法人确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我国《民法通则》首先在立法上使用民事行为这一概念,但民法通则并未对民事行为这一概念进行立法定义。从民法通则采用的规定看来,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待定、变更、消灭各行为,但不包括侵权、违法、无因管理等事实行为。

二、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或“民事行为”问题在国内民法学界存在诸多争议,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中国在相关立法活动和学界理论探讨中一直使用“法律行为”这个定义,但随着对法律行为含义研究、制度理解和理论发展的不断加深,学者们发现法律行为的理论和逻辑存在着问题,并且发现法律行为概念并非民法独有的一个命题。为了与其他法学领域的“法律行为”区分开来,故法律行为前面多了“民事”二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正式采用了“民事法律行为”这个表述,从而使这一概念正式进入到立法层面。

三、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辨析

为了准确区分和强调民法领域中“法律行为”一词的民事性,我国《民法通则》对其冠以“民事”规定为“民事法律行为”,这与其他国家民法中的“法律行为”一词,含义等同。但是,二者毕竟存在着显著差异,笔者在这里,归纳出三点以作辨析:

(一)适法性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这条规定突出的是法律行为合法性的内涵要义,而合法性即是民事法律行为与法律行为的最大区别所在。对于法律行为,是人们所实施的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意思表示行为(事实行为)、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的总和,因为就法律行为来说,只要能发生法律效果,产生法律后果就已经具备其构成要件了,其作为最上位法律范畴,当然的包括民事法律行为的内涵要义,而民事法律行为作为传统民法固有的概念,则更强调表意人的意思自治,意思自治并不当然的认为表意人拥有任意的行为自由,这种行为自由是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自由,表示的真实自由是意识层面的,行为层面的自由均有法律规定的界限。所以意思表示的行为主体可以充分表达其真实意思,但也不是无拘无束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在民法范畴内显然具有更为特定的意义,它只承认合法的民事行为,在此,法学界的争论也不可避免的展开了。

不少学者认为,如果太注重强调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会导致不适当的干涉意思真实自由表示。法律行为分为有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和无效,行为合法与行为的效力并无直接对应关系,非法行为也有可能发生法律效果,并不一定就是无效的。如果仅从行为的不合法来确认行为的无效力这极有可能会暴力的干涉意思自治,而意思自治在合同关系中有着重要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将有很大影响。还有学者认为,如果太注重强调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会导致民法体系内概念的逻辑矛盾,削弱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之间的关系界定。因为假设只有合法的法律行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那么民事法律行为必然是合法行为,为了区别合法民事行为与违法民事行为等概念的区别,保证术语的准确性,将会人造出许多诸如民事违法行为等多个概念,出现民法概念上的混乱和冲突,实际上将会更难界定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真正内涵。

本文认为,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而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只有合法的民事行为才能发生表意人期望的民事法律后果。只有当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合法性的内涵,才能受法律保护。在我国,违法的民事行为不应认定为民事法律行为,不应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这是民事法律行为立法定义的原由,也必将在长时间内在民法范畴内继续存在。法律行为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能够在法学的诸多领域存在和适用,其内涵与外延均含盖民事法律行为,这也是民事法律行为特定在民法范畴适用的原因。

(二)表意性不同

民法意义上的意思表示是指通过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期望发生一定民法意义上效果的外部行为。意思表示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某种预期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表达。以意思表示为民事法律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又一重要区别点。法律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只要行为主体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律构成要件,能依照法律规定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即成立法律行为;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则必须生成一个或数个意思表示。

本文认为,意思表示在构成民事法律行为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意思自治是民法的核心,意思表示真实自由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要素。如果一个法律行为的做出要产生表意人期待的法律效果,首先需要行为主体能够自主做出意思表示。这种意思表示既符合当事人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效果分配,又能够自发约束各个当事人的外部行为。其次,要认识到事实行为是法律行为的一种类型,事实行为中也会出现一定意思表示而发生外在行为,但由于事实行为本身是基于事实原因,而非意思自治故不可能发生自发的约束力。这种只产生法律后果,而无法律拘束力的事实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有着本质区别,因为事实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并不被表意人自主考虑,仅是形式的存在,故这种意思表示也不能完全与法律行为相同,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意思表示也有相应的区分。

(三)目的性不同

法律关系的变动既能产生法律行为,也能产生民事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它旨在能够发生法律上的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法律行为的目的是产生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以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的行为,这个行为是有表意期待性的合法行为。法律关系的变更和终止使表意人或行为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先成立民事关系,再具体地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而当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在内容上发生变化致使结果无法实现的时候,变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往往能在继续保持原法律关系效力的前提下变更其内容保证预期结果的发生。如果因为变更使原法律关系消灭并产生一个新的法律关系,则不属于变更的范畴。当表意人或行为主体期望通过法律行为消灭原法律关系的时候,前提是原法律关系是依法成立并生效的,无论是处于何种目的,终止均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一经作出即必须依照法律行为的规定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民事法律关系在民法领域有着基本制度和架构的作用,从当事人能够真是自由表达意思开始,便有了追求自主法律关系的权利,这是民法自治功能的重要构成。所以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所追求的目的有着截然的不同。

四、结语

其实,无论是把民事法律行为等同于“合法”即“有效”的法律行为,还是把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一般设定行为统称为民事法律行为,都不实际影响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和法律行为的具体规范与操作。但是,就行为人所实施的设定行为并不一定当然的合法,行为是否合法有效,应当由司法机关予以判定。因此,对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的定性,只能在法律上引导和评价行为人的行为,而不能决定行为人的行为并使之合法。事实上,民事法律行为,就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并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具体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好、还是法律行为也好,在未进入国家司法评价以前,其合法与否并无从界定。

参考文献: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0.

[2]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78.

[3]徐建国.德国民法总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85-86.

作者:刘诗佳

第三篇:论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摘 要】:法律行为一词源于德国民法典,萨维尼给出的定义是“行为人创设其意欲的法律关系而从事的意思表示行为”,大多数法学家接受了这一定义。这一定义强调了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要素与所产生的私法效果。民事法律行为也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从各种具体的商品交换行为抽象和概括出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法理论研究的深入,民事法律行为越来越受到民法学界的重视。

【关键词】:法律行为; 事实行为; 合法性

众所周知,民法作为市民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意思自治原则是其最高指导原则和根本特征,同时意思自治也是民法其他理论制度构建的基础。依意思自治原则,民事主体可在法律所不禁止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思自主设立、变更、终止种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追求自己意欲的民事法律效果。意思自治理念实质上就是自由原则在私法上的体现,意思自治原则也是市场经济对法律提出的要求,因为意思自治能确保市场主体依自已的意思自由地进行各种市场活动, 使之既不受其他市场主体的非法干预,也能抵御不当或者越位的国家权力的干扰, 从而使市场的各种资源配置根据市场意愿趋向最优化,保障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研究任何一项制度应该首先明确其缘起和价值取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解把握这项制度,而法律行为制度设立的最根本目的即是实现私法主体的意思自治,我们知道,法律不可能具体规定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事务,因此需要私法自治弥补法定主义的不足。私法自治给社会中的每个人提供了一种法律上的权利手段,以实现个人自主意思。只要他们的个人意思追求的目标,既不侵害他人的合法利益,又不违背公序良俗,就应该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禁止任意干预,所以说私法自治是法律行为理论的灵魂所在。

一、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如前所述,法律行为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贯彻私法自治的原则。民法得以自治的基础在于其具有民事法律行为这一调整机制,正是这一调整机制保证了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能够实现。民事法律行为是是民事主体实现意思自治的工具和手段,民事主体只有通过民事法律行为,才能产生自己意欲的民事法律效果,即依自己的意思表示在当事人之间创设、变更和消灭其相互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也正是通过民事法律行为,各市场主体才能在市场经济中依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自由进行各种交换活动,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承担自己的义务。

其次,民事法律行为还具有制约公权力的功能,“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划定了私法自治的空间,在这一空间,私法主体享有充分的自由,相互之间达成的合意就可以产生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法律行为制度充分体现了私法的精神,承认了私法主体有自已独立的人格,个人也可以成为法的主体,在私法领域内可以依自已的意思享有权利,承担义务,而这些都是国家公权力所不能干预的。

由此可见,民事法律行为在整个私法体系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所以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及其定位进行剖析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说,民事法律行为是掌握民法基本理论,进入民法殿堂的一把钥匙,如果对民事法律行为没有精深的把握,你就只能徘徊在民法殿堂的门外,永远不能登堂入室,所以深刻理解民事法律行为对我们从全局理解民法的基本理论至关重要。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的概念

我国民法学家对民事法律行为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最初很多学者认为,法律行为是主体基于意思表示,旨在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合法行为,它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简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民法学界都将这一概念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经典定义,并且被官方立法所认可,《民法通则》就第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甚至于在王利明教授在其2000年主编的民法教科书里仍然延袭了这一定义,民事法律行为,简称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不管是在民法理论界,还是我国《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都源于这一概念的失误,它不仅仅导致了民法学理论的冲突和认识的混乱,也违背了逻辑规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法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这一概念的欠妥之处,在法律行为的概念中强调其合法性,无疑是突出强调了国家法律对民事主体意思表示,行为自由的干预,限制了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和行为自由,从而动摇了民法得以成为市民社会基本法的根基,要对民事法律行为进行重新解读,就应首先从其根源上进行纠正,所以理应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重新认识。

其实法律行为一词源于德国民法典,萨维尼曾经在《现代罗马法体系》中对民事法律行为作出过一个经典的定义,他认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行为人创设其意欲的法律关系而从事的意思表示行为”。显然,该概念着重突出了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和构成要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是对总则之下民法各编规定的民事主体的各种行为的抽象和概括。从这一概念来源我们也可以看出,合法与否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没有任何关系。

在深入研究了民事法律行为的理论源流和制度价值后,越来越多的学者都明确认识到,合法性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和成立要件,意思表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即“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其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引起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的行为。”台湾学者也认为,法律行为者,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法律因意思之表示,而使发生法律上效力之私法上法律要件也。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

1. 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批判

《民法通则》采取了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观点,通过对该种观点的历史源流的考察发现,该种观点发源于前苏联民法理论,但通过对此观点在前苏联民法理论中的萌生与传播可知,这种观点并无确切的形成依据。

作者发现,很多人包括很多知名学者都存在着一种错误观念,即认为民事法律行为应该是合法行为,究其原因,这种观念好象来源于对其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法律”二字的错误理解上,看到法律二字,很多人就理所当然认为该行为必然合乎法律的要求,必然是正确、公平、正义的。但其实这里的法律二字并不是指行为合乎法律,而是指这种行为的目的能够产生当事人所意欲发生的民事“法律”效果。

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要求以法律来限制甚至取代行为人的意思自由,与私法自治理念背道而驰。在私法领域中,“法不禁止即自由”是保障当事人意思行为自由的最佳手段。当事人可依自己的意思自由创设权利和义务,只有在这种内心意思表示以一定方式披露之后,外界方能知晓,而这时意思表示已经完成,即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而合法与否,那是在民事法律形为成立以后,由国家法律对其进行的评价结果,也即合法性仅仅是国家对当事人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评价和生效要件而已,所以只有意思表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自身的构成要件,也才可能是它的本质。

如果合法性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那么民事法律行为一旦成立,即是合法的,既然合法,那么必然可以产生行为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样,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便无法分割,只能人为地合二为一被界定为“有效成立”,这样一来将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效力评价两个阶段混淆,导致了很多难以解释的理论逻辑性错误。二来抹杀了民事法律行为与生俱来的私法性格和品质,将公法上的法定主义外衣强加于民事法律行为这一绝对的私法制度之上,使民事法律行为兼有公法与私法的双重性质,置民事法律行为于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

综上所述,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性的观点是错误的,但需要明确的是,只有合法的法律行为才能产生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如果一业已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被判定与法律相违背,则这一民事法律行为就不能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效果。

2. 意思表示才是法律行为的本质

史尚宽先生曾经说过:“法律行为系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之法律要件,无意思表示不得成为法律行为也。意思表示以外的事实虽亦得为法律行为之要件,然不得有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之法律行为。”由此可知,意思表示既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也是它的必备要件,无意思表示不足以成为民事法律行为。依萨维尼对法律行为的经典概念,法律行为在本质上就是允许行为人通过其意思表示创设、变更、消灭其权利义务关系,而该权利义务关系具体的内容是由意思表示来明确规定的。

意思表示是还是法律行为区别于其它民事法律事实的根本特征。无论是事件中的自然事件、社会事件,都不具有意思表示,事实行为的当事人实施行为,也不需要作出意思表示,即使事实行为的当事人作了意思表示,法律也不予以关注,而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则必须将其意欲产生的私法效果的意思表达出来,否则法律行为不能成立,当然就更不能产生其要追求的法律效果。所以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在于发生行为人所预期的私法效果,即以创设、变更、消灭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至于事实行为的法律后果,则是由民法直接明确予以规定的,不需要当事人自己的意思表示。行为人是否以预期的私法效果为目的也是区分法律行为和其他民事行为的重要标志。

可见,只有意思表示才能将法律行为同其他事实区分开来,也是意思表示使得法律行为能够产生行为人所预期的私法效果,因此只有意思表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及核心。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阶段,强调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要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赋予了民事主体广泛的意思表示与行为自由,有利于激发民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民事主体通过实施法律行为,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各种利益,并以一个理性人的思维,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使其利益达到最大化,这既符合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也能推动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民事法律行为的再定位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法律将民事法律行为做为合法行为,同时又人为创造了民事行为并将其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这些理念不仅造成了很多逻辑混乱,而且该理论本身也有失妥当。

首先该理论违背了逻辑规则,因为民事法律行为如果是合法行为,则无法包容无效的法律行为,可撤销可变更的法律行为,以及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这种逻辑混乱在合同法中尤其明显,我们知道,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既然是法律行为,那么合同理应是合法有效的,但在合同法里,合同又被分为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而这三种合同都存在效力瑕疵,无效合同更是自始确定地无效,这就与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产生了矛盾。

再者,这种定位导致了民法学理论的冲突和认识的混乱,我们已经着重闸述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是意思表示,并不是所谓的“合法性”,它是私法自治原则的展开,将私法自治理念贯彻到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就产生了民事法律行为自由主义原则。民事法律行为自由是指个人可以自由地作出意思表示,个人取得权利、承担义务原则上应出于个人的自主意志,任何他人或者公权力都无权干预。可见建立在私法自治理念基础上的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是要伸张人格平等,尊重个人自由,推崇意思自治,民事法律行为本身容不得丝毫的行为法定主义,相反,民事法律行为的具体效果,也即法律行为的内容等是由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明确规定的,民法对法律行为的效果只能给予抽象的效力评价。

综上所述,在民事法律事实构成中,应当将法律行为作为民事法律事实中行为的一种,与事实行为相对应。而不能将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并列,再将民事行为作民事法律行为(也即合法的法律行为)与不合法的民事行为之分。当然在法律行为中,还可依法律对其效力进行评价的结果分为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及可变更、可撤销的法律行为,这样的定位既符合逻辑结构,也符合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设立宗旨。

随着我国民事立法技术的进步及民事立法思想的开明,未来的民法典不能再强调国家意志对法律行为的干预,应该还法律行为以本来的面目,还民事主体在私人生活领域内的意志自由,规定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唯一本质,使其真正贯彻私法自治理念,实现私法主体的意思行为自由,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作者:陈夫仨

上一篇:班级管理德育论文下一篇:矿山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