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论文

2022-07-03

摘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发展内容。自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可以分为起步阶段,鼓励发展阶段以及系统发展阶段。随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不断发展,对于市场需求导向也应随之转变,应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使其更加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论文 篇1: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吴玺玫(1965- ),女,开封大学科研规划处处长,教授(开封,475000)

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产学研合作模式下河南省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2021JKZD20),主持人:吴玺玫

摘 要 在深化产教融合的新发展阶段,高职院校需要从类型教育的使命出发,追求科技成果转化实效,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高地。从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环节为切入点,分析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尚存在科技成果转化基础不稳定、所需前提不完备、转化实效不突显等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的类型定位,提出要以有效的产教融合筑牢科技成果转化基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满足成果转化的前提需求,加速高质量科技成果积累推动产生市场效益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转化机制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1],“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更具有以产教融合为精髓和生命线的职业教育属性。作为高职教育改革风向标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更是明确要求:以坚持产教融合为基本原则,“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3]。在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与企业和社会力量充分融合,既要致力于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需要在知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相融合上共同发力,突出应用性,加快科技研发创新,挖掘科技成果的社会经济价值,形成知识与应用的良性循环,构建起需求产生成果、成果转化技术、技术推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产生新需求的螺旋上升式转化体系,提高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增强高职教育的发展动力。

一、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科技成果转化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科研成果的创新价值和实用价值,实现创新要素增值的一个复杂过程。有关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技术市场活力旺盛,技术合同签订达48万余项,成交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6%,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输出和购买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占到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90%和70%以上”[4]。由此可见,技术要素市场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良性推进的科技创新转化体系。

为了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并实现价值,国家着力搭建完善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体系,修订、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法律、细则、行动方案,配套了以分配政策改革、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等系列政策法规为操作准则和发展方向的规定。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体系已较为成熟,涵盖成果转化的方方面面,针对现存问题和改革中的新问题提出了改进举措,表现出国家对高校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工作的期待和改革决心。

但是,在国家设计引导、政策鼓励扶持、创新市场活力、技术需求巨大的形势下,作为科技成果的主要创造源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与蓬勃的技术交易发展态势形成鲜明的反差。《201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显示:全国947所高等专科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达16万人之多,其中高级职称占总数的34%;财政拨入科研经费316亿元;拥有417个省级以上的研究与发展机构;产生科研项目31635个,专利授权24843项。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拥有大量的科研人才和充足的经费资源基础,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转化产出与投入存在断崖式的落差,收益远小于人才、资源、经费的投入。经统计,专利售出仅507项,占授权的2%;技术转让合同仅签署851项,折合不到一校一项;专利售出和技术转让成交金额总计不超过10.1亿元,不及财政拨入科研经费的3%。由此看来,大量优质科研资源仍未充分利用,成果依然闲置,科技成果转化远未达到产业化,存在巨大提升空间,亟须打通技术要素的流通渠道。

二、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清晰的法律界定:“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5]从概念可以分析,成功順利地完成一项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三个基本必要环节。

一是转化的基础,即要有产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成果。其所指的科技成果应是具备转化价值的研究成果,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易于获得市场经济效益。

二是转化的前提,即成果能够通过后续试验并得到开发、应用和推广。这是在科技成果转化前必有的反复交互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将科研成果导向市场,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进一步修改开发,从而提升科研成果的可行性和可量产性,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三是转化的结果,即要能够形成创新的技术、革新的工艺、新型的材料、新颖的产品,推进发展新兴产业。通过转化,科技成果的价值真正被发掘转变为真实有效的生产力。

三、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问题

(一)转化的基础不稳定

从科技成果需求主体企业看,很多企业未完全信赖高职院校的科研技术支持。社会依然存在教育偏见,认为高职院校低本科院校一等,缺乏技术竞争力。企业即使有合作需求和意愿,也更愿意向上寻找业内知名高校、专业科研院所并与其合作,没有主观动力向高职院校寻求科研帮助、开展合作。即使在产教融合的大环境驱动下,很多企业也尚未有效参与高职院校技术研发,偶有项目合作也往往流于形式,仅在优惠政策的诱惑下追求一纸签约,所成型的科技成果转化也多是短期、个人行为,没有形成长久系统的科研技术合作。

从科技成果产生主体高职院校看,主动对接企业的动力不足。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多由中专学校转型升格而来,科技成果研发积累不足,推动成果转化的实力不足,加之高职院校为了获得社会认可和学术声誉,仍存在着“重学术轻技术、重研究轻应用、重发表轻推广、积极申请专利却忽视成果转化”等不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以致于高职院校没有强烈的动力、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推动完成科研成果转化所需的后续开发、实际应用以及推广。此外,在利益分配方面,高职院校的分配方案更谨小慎微,改革政策不清晰,改革力度不大。

(二)成果转化所需前提不完备

没有积极推动的研究主体。高职院校教师推动成果转化主观能动性不强。一方面职称晋升评价体系存在缺陷。在高职院校新时代教育评价尚未改革完成时,职称和日常考核评价仍以教学质量和科研学术研究成果为主要考评标准,社会贡献不是必要指标条件。迫于人才晋升和评价的压力,加之没有知识产权意识,高职院校教师比本科院校教师更热衷于申报高级别的纵向科研项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申报科研奖项,不愿意花费时间探索成果的实用性、可行性,更不愿意付出精力向市场推广。另一方面,成果转化中教师也未收获满意的“真金白银”。虽然国家和有关部门不断致力于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职务发明人在成果转化中的收益分配比例至70%,甚至有些高校将此比例提升至90%,但一刀切的方式不能准确评价发明人的贡献度,不能科学配比发明人智力输出和所使用的物质要素的贡献比重,易使发明人和团队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特别是当技术成果转化过程涉及成果作价投资、股权激励、成果的评估定价、作价入股等操作时,会存在不稳定变数,技术转化风险增加,历时时间增长,有国有资产流失的潜在可能。这些转化困难因素直接降低了发明人的转化动力。

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商”。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构建,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来推动完成市场分析需求对接、成果推介与对接、评估作价、合约签订、知识产权保护等环节,还需要有专业机构或中介平台推进市场行情检索、信息发布宣传、供求共同交流、技术交易管理等环节。但高职院校有限的科技成果积累无法满足一个职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运作,也不值得设置专门人员来担任专职技术经理人。发明人创造科研成果后,无时间、无能力、无人协助推动市场化运作,难以直接参与转化各环节,使得发明人越来越不愿耗费精力从事研发实用性的成果,没有实用性的成果产生又导致难以推进高职院校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不突显

职务科研成果属性决定产生效益困难。职务科技成果具有特殊性:第一,研发动机特殊。现有高校的职务科技成果大多由政府投入资金引导设立,更偏重对专业领域的某个问题解读、拓展,生产应用或者商业化目的淡薄,普遍以论文、报告形式结题。第二,研发过程特殊。职务科技成果大多停滞在基础阶段。现实中,一般把技术成果按成熟度划分为9级,9级的产品或关键技术才能满足投入生产使用的全部要求,而仅在学校环境下研发的科研成果更多囿于2、3级,仅是基于原理提出实际应用的设想,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进入后续试验、开发、应用和推广阶段尚存困境。第三,研发成果特殊。职务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进行转化需要确定交易价格,价格高则不易被需求方接受,价格低则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虽然有免责政策,高职院校更会无意识地趋向于风险规避,无法放开进行成果转化。

上述特殊性导致科研成果不易进入转化市场。科技成果产生效益前还需要漫长的验证过程,要在尽可能接近实际使用的中、高逼真度模拟环境中反复试验,才能调试完善到适于投入实际生产的程度。在现有的产教融合程度下,高职院校、企业的科技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软硬条件都难以达到要求,因而单纯的研发成果无法满足生产一线需求。

有价值的科技成果缺乏足够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让追求的本質是利用知识的独特性、创新性,创造或激发产业的经济性能,这是一项复杂并需要长期投入资金的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即使成功完成“转”的过程,也还需要大量的投入才能实现“化”的效果,并存在不确定性。有资料显示,科技成果从研发到中试到市场流通的资金需求比例为1∶10∶100。高职院校没有充足的经费去支持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如果巨大的资金压力由企业方承担,投资大、耗时长、风险大,又与企业盈利目标不符,使企业在购买成果时顾虑重重。通常情况下,企业更多看中是高职院校科技成果成本低的优势,采购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申报政府项目获取资助。这样的操作仅是将所有权进行了转移,并未发挥产业化、商品化的功效。

四、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化策略

(一)以有效的产教融合,筑牢科技成果转化基础

政校企只有真正融合,才能够根据需求开发、积累高价值技术技能成果,打牢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有效的产教融合建设路径见图2。

1.高职院校要明确办学定位,主动寻求企业合作

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6],是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是创新链上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环节。虽然不同高职院校科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产业链上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需求也是不一而足的,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创新链与产业链充分融合,开展技术合作、科技攻关提供了机会与可能。高职院校要以“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7]为战略目标,在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需求中设定特色化、差异化的办学定位,“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8],并以此为基础主动寻找适宜的技术服务对象。

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群建设单位和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要发挥优质技术资源的集群优势,不断深化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9],深入合作开展科技研发应用。发展黄金期的高职院校可对接区域和中小微企业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以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为目的,把学校理论研究的科研优势和企业产品制造的技术优势相结合,求实效、求技术突破、求科技成果转化。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可将视野向下、向外延伸,寻求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等战略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机遇。高职院校只有明晰定位、精准匹配企业,才能获得企业认可,实现深层次产教融合,打造集“产、学、研、转、创”多功能、多主体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实体,实现“1+1>2”的协同发展效应,做大高职特色,满足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2.政府需推动相关政策落地,统筹校企深度融合

科技转化政策体系现已日趋完善,关键是如何将政策细化落实,如何促使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动发展,从而产出巨大效益。校企研发合作离不开高效的沟通平台,而地方政府是经济发展建设、行业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等工作的统筹者、引导者、管理者。因此,地方政府要主动承担起政策统筹协调的责任,要引导政策、资源、资金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链。同时,要重视高质量发展中高职院校和企业互相促进的价值和关系,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和侧重点。以市场的期待与需求为导向,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细化优化,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政策机制,打通科技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政府要优化沟通平台和渠道,探索建设区域性科研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各类产教对接活动,及时发布产业概况及发展趋势、产学研项目进展、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需求等信息,为高职院校科研活动提供方向。积极充当高职教育的宣传兵,通过多种手段打造高职院校的响亮品牌;鼓励、引导企业探索多样化的科技合作形式,引领建设政产学研协同平台,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充分利用财政、市场等资源杠杆对高职院校的科技研发给予支持。

3.企业要顺应政策指引,发挥好办学主体作用

企业要在政策的指引下,改变重本科院校、轻高职院校观念,树立可借助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信任高职院校面向生产的应用技术技能优势。企业要主动设计长远规划,发掘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接纳高职院校,面向学校开放技术、设备和一线技能需求,实现良性互动,达成科技信息、成果共享。

行业领军企业要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主动带领行业内中小企业,承担产教融合主体责任,联合高职院校共建职教联盟,对接政府部门提供集成化的研发需求,推动资源、研发、转化与高职院校的全方位融合,实现“需求-科研—转化—生产”融合贯通。企业要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监管,指导、评判学校社会贡献度,引导学校向企业的需求方向转变。企業要利用学校综合评价结果,寻求适宜的高职院校合作伙伴,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科研平台,成为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满足成果转化的前提需求

1.加快打造技术技能创新高地

高职院校提供科研服务、促进成果转化,是国家的希望与要求。建好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的重要攻坚使命,也是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研发平台的主要建设任务,蕴含着培育壮大科技成果产出与转移转化的新动能。国家“双高计划”规划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建设有三个方式:面向中小微企业,着力点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发挥学校的科研特长,开展科技攻关的产教融合平台;为区域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提供动能,“推进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的技术技能平台,见图3。

高职院校要定位学校科研优势,从而确定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的建设类型和方向。充分聚集校企科研资源,实现技术技能研发集群式增量布局。聚合具有科研意识、创新精神的教师并作为骨干,连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组建跨专业、跨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团队,集中人力解难题、破难关。突出应用研究和实践价值,设计形式多样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服务方式,将研发重心瞄准研发专利、技术标准制定、技术工艺革新和服务、智库建议等有实效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加快推进产学研用高度协同的技术技能创新高地建设。

2.布局培育高价值的技术成果

高职院校以转移转化为目的培育高价值技术成果产出时,可从三个层次进行布局谋划:一是以产业研发需求为出发点,深度挖掘产业研发需求,瞄准科技发展趋势,查找关键技术空白点,联合行业、企业等开展合作式开发、订单式研发、咨询式服务,从而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满足生产需求。二是以专业特色为切入点,根据专业侧重和发展方向加强技术成果形式的顶层设计,工科专业以促进地方企业核心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开展技术研发、服务产品升级;文科专业则应致力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智库咨询等研究,挖掘其技术服务价值。三是以知识产权布局为关键点,围绕高价值的技术核心点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做好技术体系的设计,联合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图书馆等信息服务部门进行专利挖掘和布局,做好专利导航、专利信息分析,培育高价值高质量的专利组合包,合理配置资源,防止专利申报与维护中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3.补齐转化体系缺失环节

当前专业的技术技能转移机构缺失仍是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短板。面对健全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发挥应用型专长,培育专职从业人员,组建专业机构,探索开设知识产权运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训课程,满足科研成果转化链的需求,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构建“高职院校+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济人+企业+市场”的闭环转化体系(见图4),实现高质量成果产业化。

高职院校要利用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贯彻《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评价预申报专利的实用性和市场前景,协助发明人做好专利申请、维护以及加强知识产权的规范使用,探索专利运营模式,唤醒“沉睡专利”。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技术转移机构评估科研成果的价值,进行信息发布、成果展示及推广。整合企业和学校信息并做好专业分析,搭建沟通渠道,畅通校企互动。采取灵活多样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实现科技成果顺畅转化,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加速推进科技转化,推动产生市场效益

1.高职院校要以制度保障强基础

高职院校要加快搭建科技管理与服务机制体系,强化产教融合研发规划和转化环境营造,完善强调服务宗旨、覆盖项目申请、组织实施、项目验收、成果开发转化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流程的制度体系。优化科技管理服务机构建设,设立技术转移专门机构,加强科研平台管理与建设。给予科研人员更加宽松的自主权,特别是赋予平台或团队带头人创新活动中的话语权、决策权、支配权,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兼薪,允许其多形式参与市场和企业活动。健全科研和财务管理结合的内控制度,推进经费管理方式改革,完善科研预算机制,尤其在横向项目中尊重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细化管理制度,简化报销流程,提升经费使用效益。用好科研激励机制,强化政策和绩效导向,优化创新分配机制和形式,在确保国有资产收益的同时力求发明人收益最大化,提升转化效率。做好科技研发投入制度保障,在学校注重科研投入的基础上多渠道寻求合作融资,改善科研环境,增强研发内生动力。

2.高职院校要以考核评价树导向

高职院校要建立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机制,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导向,通过科研平台培育校企融合的横向项目,根据研发类型特点和需求决定成果产出形式,加强研发成果的转化价值评价,引入经济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引导科研人员的关注点从数量向科研转化能力和经济效益转变。认可科研成果转移从业人员的业绩并在分配转化收益时予以奖励。肯定科研管理服务人员在支撑人才培养、培育科研项目中付出的努力。完善评议方式,坚持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坚持部门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在职称评定、人才评选等评审中,认同产生实效的科研成果形式,如技术、工艺、产品、标准等,突出创新质量和综合绩效。

3.高职院校要以创新手段求实效

高职院校想要冲出长期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实际效果差的困境,必须创新转化手段,提升转化实效。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人才、技术资源和配套供给服务能力,与企业一起探索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组建运营转化服务平台,投入资源开展合作,完成科技成果所需的中试、样品试制等环节,解决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前的研发需求,探索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作价入股等成果转移转化模式。高职院校要注重利用國家系列优惠政策及奖励,采取多种形式鼓励自主转移转化,比如设置大学生科技园、自主创办企业、兼职创新等,依托高职院校丰富的人才、技术、设备资源,以技术成熟且适宜产业化的项目、专利、获奖成果为基础,组建公司进行创新创业。

参 考 文 献

[1][2]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Z].教职成[2021]3号,2021-04-27.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9]5号,2019-04-01.

[4]科技部.2019年全国技术市场交易快报[EB/OL].(2020-02-24)[2021-04-07].http://kjt.hunan.gov.cn/kjt/xxgk/gzdt/kjzx/202002/t20200227_11193415.html.

[5]科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EB/OL].(2015-08-29)[2021-04-08].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kjcgyzscq/201512/t20151203_122619.htm.

[6]姜大源.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EB/OL].(2018-12-01)[2021-04-05].https://www.sohu.com/a/278945117_742018.

[7]“双高计划”这趟职教发展快车怎么搭[EB/OL].(2019-04-16)[2021-04-09].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zt8/zjjd/201904/t20190424_379345.html.

[8]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EB/OL].(2021-04-14)[2021-06-1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975537110331504&wfr=spider&for=pc.

[9]“双高计划”遴选管理办法十问答[EB/OL].(2019-04-19)[2021-05-04].http://www.moe.gov.cn/jyb%5Fxwfb/s271/201904/t20190419%5F378775.html.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Wu Ximei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Author  Wu Ximei, professo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lanning Department of Kaifeng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作者:吴玺玫

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论文 篇2:

创新驱动战略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探析

摘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发展内容。自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可以分为起步阶段,鼓励发展阶段以及系统发展阶段。随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不断发展,对于市场需求导向也应随之转变,应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使其更加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本文首先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历程出发,然后对其转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创新驱动战略;科技成果;机制改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后续在十九大报告中又再次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时期下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对于我国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国家而言,各大高校是新技术发展的摇篮,高效内的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行,同时也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历程

(一)起步阶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起步阶段是以国家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标志的,该时期致力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共同发展。1978年,我国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战略,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将科学技术列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这一时期结束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各自为营的发展状态,转而提出了由科技与经济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理念,也就是经济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而科学技术又必须为经济发展而服务的战略发展方针[1]。在此过程中,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涉及到众多技术领域,并且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技术政策体系。但遗憾的是,各高校仍然受到了原有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内教师大多都是传统的“编制内”人员,所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都被划分为职务成果,归属于学校,这就导致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普遍不高,无法真正发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应有的效用。

(二)鼓励发展阶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发展阶段是以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为标志的,该期间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主要发展目标,并且在这一时期,我国也颁布了许多具有开创性价值的法律法规,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施。1993年,我国颁布了《科学技术进步法》,这与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是鼓励高校与职业之间进行联合,以此开对相关技术进行共同开发,并规定对于其中具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工作者予以一定的奖励。199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于其奖励内容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与规定。1999年,我国颁布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该规定内容中明确表示了高校在对科技成果进行转让或自主实施时,可以从中提取一定的奖励形式。通过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提出和落实,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做出了极大的改革,大大提高了相关科技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2]。

(三)系统发展阶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发展阶段是以国家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标志的,这一时期,我国将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列为国家主要发展目标。2013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开始正式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列入到了大会报告中[3]。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进行深入的改革,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的通道,突破原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阻碍。是促进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科技强国的关键性工作。

二、创新驱动战略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个人评价,忽视科研团队创新活动评价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本质就是创新人才,只有对创新型人才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创新驱动战略的本质,实现效益最大化。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研究手段越来新颖,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宽广,而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个体研究模式渐渐在向团队研究模式发展。在高校内,其科研团队是科技成果研究的主要力量,并且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大动力。在创新驱动战略发展背景下,传统的以个人评价形式为主的评价方法已然无法适应当前的团队研究发展模式[4]。高校科研团队是一种新的科研研究形式,其与以往的传统学院管理形式有所不同,因此对于高校的传统管理方式,也必然会对其提出挑战。据调查研究统计,在很多科研团队内,其成员也希望在团队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但往往会由于不合理的评价机制,从而导致利益纠纷问题。不合理的评价机制,不利于高校内科研团队对科技成果的创新,无法充分调动其相关成员的科研创新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技术的发展。

(二)重视成果评价,忽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评价

从我国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效应数据来看,在2018年我国各大高校所申请的专利数量高达19万件以上,占同年内所有专项发明申请数量的10%左右,但是相对应的,高校专利转化情况却不甚理想,其科技成果还不足现实的半数[5]。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比例与其专利申请数量是成反比的,而造成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则与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有很大关系。从目前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来看,教师在申请科研专利时,不仅可以得到政府财政方面的支持,支付其申请专利的费用。而且还能得到一定的科研奖励,这些奖励有效提高了教师对于科技研发的热情,但也滋生了部分教师在进行科技创新时过分专注其数量额现象。在目前的科研成价体系中,还在以成果评价为主,对于科研成果转换评价而言则有所忽视,这也使得很多教师在进行科技专利申请时以量取胜。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对于这一问题要提高重视程度,若科研只是为了申请专利,却没有转化的可能,其将毫无意义。

(三)重视静态评价,忽视科研创新动态评价

我国科协在对相关从事科技研究的工作者,就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状况进行调查问卷时,有部分科研人员认为,目前我国科研能力稍逊于发达国家,而另外一部分科技人员则认为,我国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追根结底就是相关科技工作者对于我国科技创新的自信心有所不足。而信心不足的原因则是因为目前我国科研评价机制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科研评价机制以静态评价为主,忽视科研创新动态评价。而对这一评价方式,我国有绝大部分科研员都认为其并不合理。科研人员为达到应静态评价标准,会在某一时期通过写论文或做研究课题的方式来达到其标准,然后在后期很长一段时间内享受其带来的效益。这种评价方式是一种畸形的,不合理的评价方式,长期采用静态评价,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反而会出现优汰劣胜的奇怪现象[6]。

三、创新驱动发展视角下高校科研评价工作优化路径

(一)加强对科研创新团队的评价

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科研工作内容不断深入,科研工作越来越复杂,在科研过程中运用到的学科越来越多,各学科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化,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团队时有发生。随着高校内科研团队的不断扩大,如何对其科研创新团队进行评价,则成为了高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7]。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科研创新团队的创造力,有利于激发团队内各成员的创新能力,并且激发团队内的凝聚力,使其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要想加强科研创新团队的评价,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要将创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对科研团队进行评价时,就应充分尊重各团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性质,不同情况的科研团队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以此来确保评价体系的多样性以及结果的客观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科研团队的创新力。其次,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评价时,应加强对其创新力的评价方面,这主要包含对队伍结构的评价,队伍内跨专业、跨学科成员构成评价等等。在对科研队伍进行评价时,最重要的就是评价的客观性,只有客观合理的评价,才能更好地激发科研队伍内成员的科技创新热情,为其科研成果的创新提供动力[8]。最后,在对科研创新队伍进行评价时,除了对其科研结果数量进行评价外,还应考量其成果是否能进行科研转化,对其转化后的市场价值进行考量。若科研成果只能申请专利,无法进行科研转化,那该成果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毫无价值可言。

(二)利用大数据加强科研创新动态评价

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要想提高科研创新队伍的潜在能力,使其创造出更多科研成果,就应加强科研创新动态评价管理工作。而要加强科研动态评价管理工作,则可以借助大数据来实现。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其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高校在科研管理方面,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还停留在表面和初级阶段。对此,应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于科研技术进行全方位,深入的挖掘和分析。阻碍科研动态评价的主要原因就是其信息的不对称,而运用大数据技术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同样的也会为其带来新的挑战,那就是对于相关科研管理者而言,对其决策力和数据研究能力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其在进行科研评价时,须用新的方式,即在大数据监测到的数据基础上,不断优化其评价工作,并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9]。对于其自身的评价思维方式,也需进行转变,充分挖掘出科研活动背后的数据信息。而且利用大数据分析,还能使科研创新活动可视化,从而更好地对科研动态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将大数据技术与科研动态评价相结合,转变了原有的科研动态评价方法和模式。因此,相关科研管理者一方面要转变自身传统的评价理念,用动态评价的思维,进行大数据时代下的动态科研评价。另一方面,则需不断提高自身对数据研究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出大数据技术对于高校科技评价服务工作的促进作用,并且运用大数据技术还能促进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为其他科研人员提供借鉴。

(三)加强科研转化成果评价力度

从目前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来看,其主力军仍是企业,而其他高校在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时还存在不足。若基础的研究工作是科研创新的本源,那么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则是进行科研创新的主要目的。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服务。要想加强科研转化成果评价力度,首先应加强其转化评价导向。目前,高校内在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时,还多以其发布的论文、所做课题以及获得的奖项为主要评判标准,对于其科研成果轉化指标而言则不够重视。因此,要想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评价力度,就必须在高校内的导向上做出改变,建立创新活动免责机制,对于创新内容的失败予以一定的宽松性[10]。其次,建立相应的科研成果转化评估工作。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其本身而言具有十分的复杂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能进行转化。而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科研成果转化管理部门,对科研结果转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总结:

总而言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对于我国科技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不断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进行改革。虽然在改革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但相信在创新驱动发展视角下,随着国家与各高校之间的联合必定能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使大量科技成果能够成功转化。

参考文献:

[1]顾志恒,王玲.新时期高校科技成果权属与处置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21(08):85-89.

[2]聂鑫,孟召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三定向”导向的探究——以沈阳化工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1(08):93-96.

[3]郭倩,刘英.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要素及效果优化[J].云南科技管理,2021,34(04):17-23.

[4]黄文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机制创新研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2):42-46.

[5]彭俊杰.新时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意蕴与促进策略[J].未来与发展,2021,45(02):86-89.

[6]包颖,马丽贞,王倞.创新驱动战略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1(01):132-134.

[7]李巧世.探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如何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环境[J].经济管理文摘,2021(01):143-144.

[8]张锡军,李想姣.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运行机制研究[J].长江技术经济,2020,4(04):74-77.

[9]黄海燕.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机制研究——基于江苏常州地区高校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0(12):68-71.

[10]罗茜,汪若尘.创新生态视域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驱动机制探讨——以江苏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0(11):92-96.

作者信息::周文明,1981.12,男,广东五华,汉,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学

作者:周文明 李晓

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论文 篇3:

基于转化主体与方式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难一直是我国科研活动中的棘手问题,也是我国科研机构及政府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科技成果价值的实现在于科技成果得到快速、有效的应用、普及与转化。本文依从上述观点,在厘清科技成果与科技成果转化本质的基础上,依据转化主体、转化方式的不同,对科技成果转化类型进行深入归纳与提炼,进而从转化与否及转化程度两个层面,对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标准给予完善与补充。

[关键词]科技成果;成果转化;转化评估

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旨在把握科技成果发展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以期提高成果转化率,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但是大多数学者在设计评价体系时往往忽略科技成果是否已经转化成功,而直接对效果进行衡量,从而影响评价体系应有的衡量、激励等效用。

科技成果价值的实现在于科技成果得到快速、有效的应用、普及和转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不能仅仅围绕所取得的可衡量性效益或是否已生产出有形产品来进行,必须考虑科技成果是否得到相应范围的扩散与一定程度的认可。因此,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应该从转化与否(对应用情况的评价)与转化程度(对普及情况的评价)两个层面进行。

一、文献综述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对科技成果转化内涵的准确认识不仅是对科技成果转化与否及转化程度作出准确评价的基础,而且还是对寻求科技成果转化途径的基础。

科技成果转化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扩散理论。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这一概念,开创了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先河。国外研究者一般使用技术创新/转化(Technology innovation&transformation)代替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这是因为国外的科技成果转化一般由企业独立承担,这里的科技成果通常指技术,故而使用技术创新/转化一词来表述科技成果“嫁接物化”的过程。在国内,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是基本等同的概念,强调的是发明-开发-设计-试制-商品化的阶段动态过程。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主要存在技术创新说、商品化产业化说、形态转化说、后续开发说等几种代表性观念。

“技术创新说”认为,成果转化问题的实质就是技术创新或企业创新,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创新的产出是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方式,以创造市场价值,来达到满足创新需求的要求。

“商品化产业化说”认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它与技术创新说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以成果的新颖性为导向,以技术水平为中心,而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该定义强调了科技成果存在的经济意义。

远德玉(1995)等人则从“形态转化”的方面提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既是科学形态的转化过程,也是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即科学形态由“科学原理→技术原理→技术发明”的转化过程与技术形态由“技术原理→技术发明→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的统一。该定义认为科技成果既包括科学成果又包括技术成果,强调基础科学成果与应用价值成果的重要性,而对两者间成果转化的评价标准差别亦较大。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则是所谓的“后继开发说”,它将科技成果转化定义如下: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上述这些定义,除了“商业化”说强调了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成果的经济价值,其他定义都只是从形式、形态或所有者的变化来看待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具体形式的描述。但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总是会伴随着权属转移或者形式、形态上的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质是要强调成果转化后的特征,包括盈利性、产业化、商业化等,是能使科技成果发挥作用和意义的过程。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必须能够总结凝练出其价值实现的本质。

(二)科技成果转化类型

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估,必然依赖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类型。对科技成果转化类型的归纳提炼,是通过寻求同一类科技成果转化的共性,从而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评估提供可行性与操作性支撑。

国内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类型研究较少,主要有三类代表性观点,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研究上存在不足。

1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科技成果从理论证明到实践应用的跳跃,这个过程是决定科技成果价值的重要环节。石善冲提出从科技成果到转化为生产力,转化过程可以分为科技(成果)源、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活动、科技成果转化目的三个环节。

2 基于转化主体。由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出发,一般意义上成果的输出是由技术创新主体提供,成果的输入是采用技术创新的主体,中间环节由中介机构完成。但是根据各主体发挥效用的大小区分,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招标型、研究主体供给型、跨国资金资助型、企业自主研发型五类。

3 基于成果转化方式。根据对成果转化双方的利益关系和风险大小,刘希宋等学者将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分为转让转化、合作转化、自行转化三种方式,他们认为不同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下知识对接的特征是不同的。

上述三种分类的分歧在于研究者对科技成果转化后的评估侧重点不同,即其选择的评估对象究竟是针对转化中的各个环节、转化主体的目的还是转化方式的特性。依据转化主体的不同目的进行评估,能够从主观的角度反映相关评价标准。从转化方式人手,某项科技成果采取哪种转化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技成果转化与否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也便于评价转化程度和效果的指标的选择和建立。但是,研究者并未将评估标准与转化主体、转化方式密切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后续研究。

通过对上述代表性定义的研究评述,本文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是使科技成果发挥其作用和意义的过程。即已有科技成果的商业化、社会化,是科技成果发挥其对技术进步、社会和谐与稳定、生态环境改善和精神文明提高等推动作用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其价值的实现,对价值的全面认识和对价值实现的强调是科技成果转化评估的基础。基于不同价值的考量,才能设定不同的定量评价标准和指标,用以确定科技成果转化后的应用与普及状况。因此,本文将从主体和方式两个层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类型进行深入研究,用以确定转化后的评定对象与相关指标。

二、基于转化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

不同的转化主体的转化目的不同,有些转化主体看重经济效益,有些转化主体注重声望。按照转化主体的分类,能够比较方便地从转化主体的主观角度反映出科技成果转化与否与程度的评价标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一般存在完成者(高校、科研院所等)、资助者(中介机构、政府等)、应用者(企业等)三类角色。因此,根据主导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分为以下三种:

(一)以完成者为主导的成果转化

完成者主导是指科技成果的研究和完成者对于科技成果的交易过程和转化效果起主导作用。此类成果的表现形式为一般性理论、原理等,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发展、完善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完成者通常比较看重学术声望和社会地位,能够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或者获得级别较高的奖项、成果和本人取得较大的知名度,对于完成者来说就是非常成功的转化。

(二)以资助者为主导的成果转化

资助者主导是指对科研活动的赞助者对于科技成果的交易过程和转化效果起支配作用。这类成果的表现形式为新产品、新工艺的原理、原型,如样品、图纸、说明等,其价值主要体现为革新产品或工艺的原理,促使科技进步,从而更好地获得生产的可行性与规律性。资助者常常强调社会声誉,而不要求直接经济回报。

(三)以应用者为主导的成果转化

应用者主导是指科技成果交易的买方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程度和效果起主要作用,表现形式为新产品(包括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实物或者图纸、说明等技术资料、精神建设方案、管理方案这三类,其价值体现为对成果转化后所能带来的广泛社会效益。应用者通常是通过交易,从科技成果的所有者处获得成果的使用权,也可以自身就是开发者,但开发的目的就是实践。因此,应用者为获得成果使用权付出或投入资金,必定希望得到回报。

三、基于转化方式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

转化方式不同,评价转化的标准自然不同。某项科技成果采取哪种转化方式,其实已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种成果转化应该采取何种评价标准。所以,针对转化方式的分类既能够清楚地体现出每一类科技成果转化与否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也便于评价转化程度和效果的指标的选择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按转化方式可分为公开发表、提交报告、合作生产、转让和自主研发五类。

(一)公开发表

对于一般性科学理论,如原理、公式、定律、假说、模型等,通常以公开发表为转化方式,表现为在各种期刊上以论文、专著等形式发表。

(二)提交报告

精神建设方案和管理方案一般以提交报告为转化方式。此类科技成果以报告的提交与验收作为评价其是否转化的标准。这种转化方式强调的是收益,因此采用成果的机构的规模,以及采用机构使用成果后产生的效益是评价其转化程度效果的标准。

(三)合作生产

合作生产的表现形式为产学研联合体、校企联合等,是目前主要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模式内各主体的内在差异性、相互需要和相互作用,促进了知识、信息、技术、成果、人才、资金、管理在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等角色之间的流动。因此,是否产生现实的经济、社会效益是评价其转化与否的标准,而产业化程度、成果收益与成果投入的比值等是评价其转化效果的主要标准。

(四)转让

由于高校、科研院所等成果完成在在科技成果的开发和经营上存在人力、能力、机制等局限性,使得成果完成者将成果转让给应用者成为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该种转化表现为在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的成果交易,即成果完成者将成果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转让给受让方,交易双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收益。因此,成果供需双方是否实现成果转让的交易成为评价转让与否的标准,而评价其转化程度与效果,则可以采用成果交易次数、成果收益/成果投入等指标。

(五)自主研发

自主研发是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等主体依靠自身研究能力形成某个领域的科研成果,并将所研发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实践,通过其推广应用从而产生实际收益。因此,自主研发的表现形式为成果的研究、开发、产业化或社会化,转化程度的评价强调推广后的实际收益。

四、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对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的分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归纳,在科技成果转化与转化评价之间构建了桥梁,有利于转化评价的高效实施。第二,确定了转化与否的评价标准,若科技成果的应有效应或潜在效应中的某一项得到实现,如论文得到发表、报告提交、方案实施等某一项指标得以满足,就可以判定科技成果成功实现转化。第三,对于转化后的效果衡量选取适当的指标体系,从整体上评估科技成果转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与广泛的社会效应。

基于转化主体与方式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是为了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其现实意义体现在理论及实践两方面。

(一)理论展望

现有的研究为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实施操作提供了大量的开创性和累积性成果。在此基础上,未来的研究还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目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相关的结论仍然存在一定分歧。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未来学者们应当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分类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以达到统一的认识,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更具有操作性与指示性。

其次,从现有研究来看,科技成果转化的分类将是研究重点。未来的研究应该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分类与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使研究结论对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最后,目前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维度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转化与否的评价及转化程度上的评价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实践启示

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估对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主体都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成果的完成者可以借此了解科研工作的实际价值,以便及时修改研究方向,最大程度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对资助者而言,了解科技成果的具体效用,能够避免盲目上项目,杜绝资金浪费,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重点项目上。对应用者而言,可以了解科技成果的实际状态,对未来的投资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此,建立和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估体制需要各参与主体群策群力,在审核机制及激励机制上能够遵循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和方式的特性,将是整体构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1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审核机制。科技创新的管理者应该依照各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转化主体与转化方式,制定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审核机制,准确而有效地判断科技成果转化与否及转化效率。

2 建立科技成果创新的激励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是重中之重。现有的激励机制以薪酬为主要手段,这虽然可以满足参与主体的部分需求,但对社会收益、学术声望等其他方面却鲜少涉及。鼓励参与主体创新必须建立健全更具灵活性的激励机制,重视人的作用,激发其积极主动投身到科技创新工作中。

作者:查敏 钱旭潮 王龙

上一篇:献血者电子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