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论文

2022-04-18

摘要: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农业科技资源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剖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论文 篇1:

创新驱动背景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科研实力不匹配,造成科技成果大量闲置,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当务之急。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创新是加快农业科技转化的关键。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本研究从科技和推广人员需求角度,采取专家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指出转化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激励机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激励机制不健全是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而激励政策不明确、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激励目标失当和激励手段缺位是其主要表现;现阶段,应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继续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创新和改革。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业科研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强,中国农业科研实力持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产出数量不断增多,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然而,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较低,与科技成果的研发能力极不匹配,造成大批农业科技成果闲置。面对这种状况,迫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刘宁、王力坚、幸学俊等学者从转化模式、转化渠道等角度,提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陶吉寒、周振亚、郭淑敏等学者从成果转化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吴敬学等通过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提出完善科技成果的转化激励机制等制度创新是加快农业科技转化的关键;胡振亚认为,需要一种激励机制促使和引导成果转化主体持续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申琪凤分析了农业科技奖励激励的作用;侯春彩以中国农科院为例,研究科技人才的激励现状以及现有激励制度的长处和不足。以上成果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研究较多,但对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研究较少且较为宏观,缺少从微观需求角度深入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天津市为例,通过对科技人员的问卷调查和技术专家的座谈,探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旨在改革和创新激励制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1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1.1“十二五”农业科技成果专业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数量达到443个(包括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下属13个研究所(中心)、天津农学院、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已登记的科技成果),其中,种植新技术、保鲜与加工领域的科技成果数量遥遥领先,分别获得73项和69项科技成果;其次是畜牧兽医,获得59项科技成果;作物新品种、育种技术、水产养殖3个领域的研究相差不大,科技成果数量均达到50个以上。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微生物、农产品质量安全、盐碱地改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属于新兴起的研究领域,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各领域分布情况见表1。

整体上看,由于种植业发展时间长,科研基础较好,种植业科研水平明显优于畜牧兽医、保鲜与加工等其他领域。种植业中,作物育种优势突出,科技成果数量明显多于作物栽培、营养施肥与植保技术研究。“十二五”期间,通过天津市审定或登记的农作物品种共有350个,其中蔬菜育种显示出明显的学科优势,获得252个新品种,占到总数的72.0%;其次玉米和西甜瓜育种较为突出,审定或登记的玉米品种33个,西甜瓜品种28个;其他作物的科研学科优势不明显,审定或登记的经济作物品种15个,水稻11个,小麦10个(见表2)。

1.2“十二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是天津市农业科研的主要力量,其下属的13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占据了全市80%的农业科研力量。“十二五”期间,农科院共取得科技成果263项,占全市农业科技成果总数的59.4%。鉴于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没有具体统计,本报告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为研究样本,测算科技成果转化率。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有45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其中,作物新品种获奖数最多,达到16项;种植新技术获奖数次之,为8项;畜牧兽医和保鲜与加工获奖数均为7项,农业微生物获奖数最少仅为1项,见表3。

按照“科技成果获奖率可以近似的看成转化率”,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7.11%。不同类型科技成果转化率差异较大,作物新品种转化率最高为38.10%,其次是农业信息技术转化率为33.33%,农业微生物转化率最低为6.67%。

1.3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

为了深入挖掘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項目组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的技术专家进行座谈,专家一致认为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缺失是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

1.3.1科研导向偏差和激励缺失造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成果的评价与奖励往往是从学术角度评价学术水平和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新颖性,而很少与成果推广转化的成效挂钩。因此,科研项目的完成往往是为了撰写报告、发表论文,而不是帮助企业、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这势必会造成科研与生产实际相脱节,最终导致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

1.3.2成果转化组织体系发挥的作用有限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成果转化的主要力量,但由于推广机制和手段落后、基层推广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该体系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不能满足全市范围内大量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1.3.3缺少综合性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渠道仍为政府部门和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的缺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3.4知识产权保护的良性运转机制尚未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是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目前,天津市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淡薄,在种质资源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上技术手段落后,缺乏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难以对自身技术创新形成强有力保护屏障。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为了深入探讨现有激励制度的弊端和科技人员的激励需求,项目组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的科技人员进行座谈,并结合全市148个农业科研和推广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现有激励机制存在如下问题。

2.1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不明确

首先,农业科研、推广组织多数为公益一类单位,这些单位进行成果转化是否合法,没有明确的规定;其次,成果转化权利处置、利益分配等相关政策已经出台,但没有形成明确的法律法规条文,导致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化时缺乏比较明确、完善的制度指引。最后,现有的政策不够灵活,对科技人员束缚太多。

2.2成果转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

农业科研单位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员数量少,未形成良性运转团队,导致激励机制运行基础差。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为例,设置了科技成果开发处,该处室只有2名工作人员,主要承担全院成果转化管理、技术开发管理和技术产业化等工作。农科院下属的14个研究所(中心)专门设置转化岗位的也很少,成果转化工作主要由科技人员兼职承担。整体看,成果转化人员数量少,分布散,未能形成健全的体系。

2.3成果转化的激励目标失当

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也是推广者,能否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是促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然而,农业科技人员从事转化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内在动力不足,这与激励目标导向有关。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为例,多年来农科院对下属的各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考评体系,仅仅注重承担的项目、专利、成果和获奖情况,科研人员的职称晋升与获奖情况密切相关,而对科技成果转化没有细致规定,导致科研人员重成果,轻转化。

2.4成果转化的激励手段缺位

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具体激励手段是科研推广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12.57%的被调查者所在单位采取了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81.7%的被调查者认为薪酬制度设计对促进成果转化基本没有效果,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极少,仅有27.9%的科技人员对培训满意。

3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对策

3.1深化农业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

一是制定《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及配套细则。一方面,从立法上明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成果权益、组织实施办法等,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给公益类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定心丸。另一方面,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细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给科研人员松绑,激发创新活力。二是鼓励科研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明确成果持有者与单位之间的权益关系,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三是科研单位应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目标设计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奖励体系,增设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奖。

3.2制定“农业科技输出计划”及鼓励政策

天津市可以利用人才输出,带动资本输出和技术输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落地开花,带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制定“科技输出”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科研优势明显、产业化程度较好的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农业产业的人才、成果向外输出。二是制定一揽子鼓励政策,如成果转化的税收减免政策、资金支持等,鼓励专家带着资源和技术,与其他省市开展战略合作。

3.3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投入激励机制

农业科研是一项公益事业,农业科技成果以社会效益为主。建议从加大对农业科研与转化的投入、加强公益性服务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建立长效投入激励机制。一是对从事研发的团队,给予相当固定的、稳定的、长期的科研业务费支持,鼓励以创新团队为单元的科技成果转化,使创新成果持续不断的产生,提高成果的原始供给能力。二是以政府为主导,设立“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吸引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农业组织等参与农业科研和转化投资,建立支持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投资新机制。

3.4建设“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将“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平台建设,实现3个功能:一是以全市科技成果、品种、产品、技术、专利、专家等科技资源数据为支撑,建立信息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实现与用户的互联互动,全面展示、推介天津市科技成果。二是激活现有的资源,通过平台建设集聚科研人才和推广人才,将示范基地或园区、科研单位等机构信息汇集到平台上来,通过平台服务将成果转化各环节密切联系起来,实现农业科技资源与市场的有效承接。三是注重农业规划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延伸创新链和服务链,助力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

3.5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知識产权能力建设

知识产权作为科技成果的法律表现形式,在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㈣,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激励和保障意义。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借鉴美国的做法,给予农业科研单位经费支持,如设立专项保护经费,用于专利申请、专利维持、知识产权培训以及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等方面,使科研人员的智力成果得到保护,防止知识产权流失,为科研人员的创新提供保障。

4结论与讨论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农业科研实力显著增强,但成果转化率较低。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缺失是重要的制约因素。目前,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存在着政策不明确、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激励目标失当、激励手段缺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深化改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明确激励目标,创新激励手段。

与同类文献相比,本研究角度较为新颖,从科研和推广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和创新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由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数据获得困难,在测算成果转化率时,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的获奖率为替代指标存在片面性,不能完全代表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此外,本研究仅从需求角度研究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而在激励机制供给方面,还需要系统梳理国家和天津市的政策以及各科研单位的具体规定。

作者:王丽娟 信丽媛 张玉玮 刘玉晓

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论文 篇2:

浅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摘 要: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农业科技资源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引导机制;宏观调控机制;风险投资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转化过程中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协调、供求机制不显著、信息传递机制不通畅,缺乏有效的动力机制、利益机制,以及化解风险的机制,因此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公益性效果很强,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对农业科技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越来越重视并增加了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同时也不断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但是改革后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依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计划之间缺乏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的关系,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调控效果不十分显著。

(一)目前的农业科技计划相互独立、相互封闭、重复设置现象严重

农业科技计划管理与成果管理、转化推广管理缺乏紧密的联系,不论是农业科技中长期规划,还是年度计划,在确定重点方向、领域以及目标时,都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计划前的农业科技需求调研不够深入、不够充分。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一些突发性事件时,没有应对的科技手段。此外,科技主管部门在立题论证时常缺乏成果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信息反馈,所依赖的文献信息常伴随其滞后性与局限性,造成课题起点不高,微薄的经费令科研人员难以长期深入生产第一线,对生产中需求的重点问题难以准确及时把握。[1]

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计划之间缺乏分工协调。表1中列举了6个主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计划。这些计划主要出台于1986年以后,由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等与农业、科技、教育相关的部委主要负责组织实施。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有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计划之间缺乏合理定位、明确分工和互动协作,各计划的目标最终都是为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但是支持的领域、方向、重点和对象区别不大,重复交叉现象严重,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却无人问津、无人投资。由于这些计划隶属于不同部门,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从表面上看,虽然国家在成果转化方面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这些计划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各个环节配合不紧密,力量分散,所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却仍然较低,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也没有较大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门利益,各项计划之间缺乏沟通,出现同一个单位同一个项目多家申请,可能同时获得多个部门的立项资助的情况。而这样的项目承担单位得到经费后,项目进展情况却不容乐观。

(二)目前的农业科技体制行政手段的集权制、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科研管理的集权特点,使管理层次混乱、职责不清、政研不分、科研管理手段行政化,使农业科技系统的运行表现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科研机构通过层层划拔的指令性计划指标获得人、财、物的结合,另一方面又根据高一层次的行政指导开展科研工作,农业科研机构始终是行政附属机构。[2]

条块分割现象主要表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农业行政部门都有自己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科研项目多头下达,人、财、物分部门管理,领导管理关系混乱,科技资源要素无法合理流动;各级科研机构都形成体系,“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使整体农业科研体系形成板块结构,既缺乏分工协作机制,又难以使科研力量根据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形成合理的纵深布局;农业科研机构与农业推广机构属于同一个行政部门的垂直领导,使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和农业生产相互脱节,科研决策和科研活动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三)基层(县级以下)科技管理体系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

县域以下经济与社会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场所和领域,而目前县级科技基本上无法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现行的国家科技行政管理体系呈倒金字塔型,县级科技管理职能弱化,县、乡、村科技管理没有完整的分支体系,结果使农业科技成果在基层转化缺乏基本的科技支撑条件。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居住相对分散,失去了科技活动的基本保障和支撑条件,在基层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是非常困难的。

县科技管理职能弱化,科技事业经费缺乏已经严重干扰了基层科技活动的正常进行。本研究对17个样本县的调查表明,某些地方的县科技局已经撤并(如青海省、山西省等)。2003年样本县科技三项费预算支出比例平均值为0.6%,总数平均值为45.42万元/县。从2001-2003年样本县科技三项费实际到位占预算支出比例没有显著变化,平均值连续三年只有60%左右,2003年为68.46%,到位总数为42.77万元/县。样本县中最低的科技三项费到位比率的仅为2%,只有5 000元/年(山西静乐县)。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层次,主要由中央级、省级、市级的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及企业承担。县级单位承担项目数量虽然略有增加,但是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较少。据调查,2001-2003年样本县承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数量略有增加,2001年、2002年、2003年样本县平均值分别为2.58项、3.42项、4.67项。从项目分布区域分析,这些项目承担单位大多数都位于大中城市,与县域经济相隔较远,而且项目承担单位很少与县域有关单位(如县、乡级农技推广机构)合作。因此转化效果不十分显著。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供求引导机制

虽然目前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科研实力在不断提高,农业科研硕果累累,但是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所急需的科技支撑能力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世界上发达国家研究、开发项目70%-80%来源于市场与生产需求,技术创新能直接运用于生产。而我国许多有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只是完成了实验室阶段,与直接运用于生产还有较大的距离,形成农业科研“实验室化”,造成许多对农业生产有价值的成果束之高阁,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农业科研课题选题、立项多数产生于科技系统内部。选题、立项意向主要是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学术资料确定的,更多考虑研究的理论意义,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生产的具体需求考虑不足,结果导致科研与生产脱节、研究与推广应用脱节,相当一部分农业科技成果沉淀于科研领域。[3]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应该符合供求机制,即应该根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科技需求确定农业研究的方向、目标,使农业科技成果从一开始就是“以需定研”。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以及研究者与使用者的知识差别,在获得成果后,还需要投入适当的资源才能使成果及时、顺利的转移到使用者手中。也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是科技成果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并存在潜在的市场需求。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科技成果的形成却是图1所示。农业科研院所由于原有体制和固有观念的制约,科研体制还未完全理顺,多是遵循着部门“立题—科研攻关—专家鉴定—政府评奖”的模式进行。

图1 农业科技成果形成过程

由于缺乏供求引导机制,结果导致农业科技成果产生于农业科技系统,终结于农业科技系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难以延伸到农业产业系统。上一周期的农业科技成果滞留在农业科技系统,而新一轮的农业科研周期,又会产出同样的成果,再次造成一批新成果的滞留。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尚未形成互动的动力机制

由于科研活动和生产活动不全是由同一主体承担,其不同主体运行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完全一致。科研机构从事科研获取科技成果主要是以学术地位和学术价值为导向,注重的是科技成果的理论水平和档次;而企业吸收科技成果则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的是科技成果的实用性,能否与其他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能否为企业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由于农业科研单位与科技成果应用单位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未能充分考虑科技成果产生后在生产上的应用状况,科技成果在研究、开发、生产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化的条件,使一些科技成果技术上不成熟,配套性、实用性不强,导致科研和生产脱节,大量科技成果被闲置,无法直接应用于生产,造成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由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动态过程,各个参与主体都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主体之间存在着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知识能级差。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农业科技成果才具备了可以流动的条件。如果要加速成果转化,必须要求从成果来源——成果的供给方开始施加推动力,成果去向-成果的需求方形成拉动力,在这两种最重要力量的配合、共同作用下,成果就能够顺利的流动。但是,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推动力远远大于科技需求的拉动力,而这种推动力是在政府科技经费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实现的。例如,我国建立以政府办的专业推广机构为主体、专群结合多层次的农业推广体系仅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纵向直线模式,其运行机制仍然是利用行政手段的推广体系,这种农业推广体系从本质上来看还是一种政府行为,未能使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发生普遍的直接的经济联系,容易造成农业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脱节,与农民需求脱节。由于推动力与拉动力之间的不协调,力量相差过于悬殊,一方面导致政府重点支持的转化成果结构不一定与科技成果的需求结构相一致,出现错位;另一方面农民、农业企业迫切需要的成果却无处可求。此外,由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其他配套机制,完全依靠政府推动力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机制与相关主体脱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公平、合理、可行的利益机制是维护他们各自利益的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尚未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利益分配没有与相关主体挂钩,这主要是由于:

(一)农业科技成果价值缺乏合理评价的方法

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周期长,转化应用的效益分散,且受各种自然、社会条件的影响,因此很难选择评价依据和手段作出准确的定价,这往往会使成果的所有者在市场竞争中丧失部分利益。

(二)农业科技成果所有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护

农业科技成果绝大部分为非专利技术,受保护范围小,透明度较高,而且其核心技术易扩散,保密度差,一旦推向市场,很易被效仿。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业研究者和成果所有者的利益。

(三)中介行为不规范损害了成果研究者和采用者的利益

部分中介组织行为的不规范导致了农业科技成果的供需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其利益必然受损。一些中介组织和人员对农业技术商品的技术要求不清楚,只想通过技术商品的流转获取高额利润,而不能对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影响了技术商品的信誉,损害了供求双方的利益。

(四)农业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机会成本偏大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在评定职称、晋升工资以及享受各种福利待遇时,主要以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多少篇文章,其科研成果是否获得过国家、省、部级奖励等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而没有从事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评价指标。如果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成果的转化、推广上,则必然会对科研产生影响,这样会使他们在职称、住房、工资等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在经济利益上造成较大损失。而且农业科研单位没有制定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成果转化工作的奖励措施,实际上,对科研人员而言,研究成果鉴定评奖获得的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远远比把成果转化出去个人获得的利益大。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技术服务价值没有体现

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实现必须伴随着相关的技术服务,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始终要求技术服务的跟踪、配套,而科技成果的研究者与技术服务的提供者可以是同一主体,也可以是不同主体。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特殊性,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主体是多样化的,包括成果的原始研究人员(农业科技系统的主体)、二次研究与开发人员(中介系统的主体)、农民和农业企业(农业产业系统的主体)等。如果科技成果的研究者与技术服务的提供者是同一主体,那么技术服务就可以是无偿的,如果是不同主体,科技成果的利益就应该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技术服务应是有偿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技术服务供给的持续性。然而在农村,有偿的技术难以直接为农户所接受。多年来许多基层科研及农技推广部门尝试过开展有偿的技术服务业务,结果都不太理想。但是,如果农业科技成果技术供给方凭借技术专利或优势,强迫需求方者接受一些条件,包括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方面的价格、方式、品种及质量等级等,由此会造成农户一定利益的流失,并最终妨碍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和创新。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

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存在多种风险,包括:

(一)技术风险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中的新产品、新技术的诸多指标,都尚未经过市场和生产过程的实际检验。因此,技术究竟是否可行,在预期与实践之间可能会出现偏差,形成风险。技术风险的具体表现为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水平实际并非预期水平而形成的风险。我国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往往因“信息不充分”而陷入“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困境,降低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价值。

(二)转化风险

即在中试、熟化、商品化、产业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难以预知的风险。实践证明,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时比科研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更难解决。

(三)配套风险

即一项科研成果转化所需的配套条件不成熟而引致的风险。一项科研成果,特别是重大科研成果项目转化,往往需要多种专业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其他条件的配套,才能达到标准。配套风险在农业科技成果扩散、转移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农业科技成果的可行性与市场不匹配而引起的风险。根据大量实验资料,市场风险是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断甚至失败的核心风险之一。一些农业科研成果在进入转化过程之前,难以准确地预期其市场前景。国际上一些著名大公司如美国的杜邦农化公司等都曾遭遇市场风险而蒙受重大损失。这是因为消费者在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时,势必要付出相当程度的转换成本。

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过程的风险比一般农业科技成果更大,它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成果本身的复杂性,高新技术是智能化技术,技术含量高,在应用时比一般技术较难掌握。例如无籽西瓜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除了掌握西瓜的一般田间管理技术外,还需掌握西瓜苗由试管转移到温室进行炼苗,再由温室到田间一系列技术,其中一个环节掌握不好,就可能导致全军覆没,这要比直播技术难多了。二是开发推广转化人员能力的局限性,包括知识结构的局限性、资金实力的局限性以及在原有生产基础、市场渠道等方面的局限性。三是外部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如有关政策的易变性、市场需求的波动性以及相似替代新技术的出现和竞争等。如上例无籽西瓜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推广,原计划其产品占领香港市场,但由于台湾无籽西瓜捷足先登,大陆无籽西瓜在港市场一度丧失殆尽,不得不以较高的成本与国内市场直播无籽西瓜来争夺市场。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强、专有性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有较大的风险性。目前,我国科技风险投资刚刚开始,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技术成熟度不高,高风险的技术开发还缺乏吸引力;风险投资环境比较差,证券市场还不发达;法制不够健全,对风险投资经营者资质情况难以真正审定;缺乏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

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体制,采用农业新技术主要靠农户投资。由于投资有很大的风险性,即便采用新技术成功,也由于保密性差,产生公共效应,别人不冒风险而坐享其成。因此,农户一般说来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比如,作为苹果十项新技术之一的套袋技术,每个袋子的成本在0.06-0.1元之间,1亩果园套袋的投入接近1000元,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这样的技术在初推广时,如果失败了,损失基本上由投资的农户承担,如果成功了,其他农户就会跟从,而不会承担初始技术的风险。这样,开始冒风险投资的农户心理会承受很大压力,一旦技术失败,整个家庭收入会全部损失。因此,农民中没有太多人愿意做新技术的尝试者。

此外,对于转化和推广后的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研人员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科研人员得不到利益;农业减产、农民减收,科研人员也不负责任。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截至到出成果、获奖为止,无论是农业科研单位还是科技主管部门没有对其建立成果转化后继续跟踪、服务,并且共担风险的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特有的高风险与农业生产者特有的风险承受力低和风险管理能力低,使风险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阻滞作用比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风险更为突出。高风险的存在,再加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投入,大大抵消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后收益的诱惑力,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果。

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信息传递机制不通畅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双向沟通机制,联系科研成果供给与需求的中介组织十分缺乏,科研成果转让渠道不通,供需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农业技术市场尚处于发育初期,在组织机构、经费来源、工作条件、人才培训、行为规范、税收分配等方面还不完善。农业科技经纪人十分缺乏,整体素质不高,其信息传递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结果,一方面是农户、农业企业所需要的大量科技信息无人提供;另一方面是许多信息机构掌握着大量科技信息却很少与农户、农业企业联系。科技成果转化后的问题、效果等也不能及时地反馈给农业科研人员。[4]

农业科技系统内部同样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造成研究项目低水平重复,使稀缺的政府科研投入经费变成撒胡椒面。这种局面使农业科研单位难以集中优势,产出过硬的成果。

由于农业科技系统没有与农业产业系统建立直接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中介系统也没有在二者之间有效地承担起信息传递的职能,因此,整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没有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从农业生产系统的主体对高产与优质技术的选择上看,其认识和行为有着明显的错位。据调查,认为与优质技术相比更需要高产技术的,农民为69%,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科研人员为8l%和80%,主管农业技术推广的副县长及农业局领导则为55%。信息内容的不对称导致了信息决策的不一致,结果使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错位,难以实现对接。

综上所述,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客观需要,已经导致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业科技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制约着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现状,深入分析其障碍因素,解决现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更加有效、合理、可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张 雨

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论文 篇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分析

摘要:“十五”以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速发展,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每年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近50亿元。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是:建立示范基地、发展科技企业、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让、开展科技服务等。成果转化工作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是重视管理;着力于突破性源头创新;注重实验室阶段的中试和成果熟化;坚持走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公益性服务相结合的新时期科技成果转化之路等。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分析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始终把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作为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特别是“十五”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我院在着力抓好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全省农业生产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通过多种形式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1 “十五”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

1.1 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示范基地

根据某项科技成果所需要的生产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示范基地,把已经培育成功的科技成果放到基地中进行实际应用,让农民亲眼看到成果的增产增收效果,配合一定的宣传工作,使农民认识、相信并自愿接受这项成果,是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我院十分重视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示范基地的建设水平和示范效应。近年来,在巩固发展原有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围绕山东省八大优势产业带中的11类优势农产品,以优质小麦、专用玉米、出口花生、抗虫棉和无公害果菜为重点,新建了一批优质农作物示范基地;以高产奶牛、良种猪和优质鸡为重点,新建了一批畜牧示范基地。与全省30个强县、30个弱县建立发展战略合作,在30个弱县建设了一批综合性成果示范基地。目前,我院已在全省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建立50多处科技示范基地,在80多个市、县建立推广服务联系点220处,其中“万亩”以上的高标准示范基地30多处,带动辐射面积超过300×104 hm2,形成了以各种种植和养殖基地为龙头、遍布全省17个市地的成果示范推广网络。这些示范基地的建立,有效地展示和推广了我院科技成果,带动了农民致富。

1.2 成立了一批科技型企业

发挥科研单位的科研、人才、成果等优势,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创办科技型企业转化自身成果,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重要途径。这类科技型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直接服务于农民,形成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新生力量。在“科研立院、产业富院”方略的指引下,我院科技型企业的规模和实力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院有限责任公司已达20多家,经营范围涉及动植物良种、农药、兽药、农畜产品等20多个领域。山东鲁壹棉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奥克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健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奥克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被命名为济南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兴牛乳业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山东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对我院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年经营小麦良种超过600×104 t。山东奥克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进高产奶牛300头,移植胚胎4万枚,建立高产奶牛核心群5个,胚胎繁殖高产奶牛1万头,建立了我省首家奶牛种公牛站,推动了全省奶业发展。这些企业把本院科技成果直接推向农民,在帮助农民致富的同时增强了我院的内部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3 与企业联合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转化

农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加农户”的发展模式。与这些企业合作,将这种模式改进为“科研单位加企业加农户”,不仅可以利用企业的销售网络推广转化科技成果,而且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又给龙头企业提供了科技支撑,可谓多赢之举。我院作物所与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半球集团”合作推广优质小麦品种,通过订单收购实现优质优价,确保了农民的利益。棉花中心与“山东中棉公司”、“农兴公司”等企业合作,在省内建立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制种基地10余处,2005年制种面积达4 000 hm2,累计推广近133.3×104 hm2。在鲁棉研15号等抗虫杂交棉品种的带动下,棉花杂交制种在全省迅速发展。成为一项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培植了全国最大的抗虫杂交棉制种基地县一惠民,走出了一条“依托一个品种,发展一项产业,带动一批企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新路子。

1.4 通过成果转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随着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科技成果转让已成为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之一。近年来,我院在小麦、玉米、棉花、水稻新品种权和新兽药证书等技术成果转让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玉米所、棉花中心等单位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通过品种权转让的形式,利用社会力量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玉米所已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品种达80多个,其中半数以上进行了转让或合作開发。家禽所把研制的新兽药证书向具有开发条件的企业转让,使科技成果得到了及时转化,与受让企业和受惠农民实现了共赢。

2 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

2.1 充分重视、加强管理是成果转化的保障

我院始终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终目的,把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院党委和院行政明确-提出:把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三农”服务上;把科技成果写在山东大地上;把成果转让的效果作为检验成果水平的重要标准。每年都拨专门经费用于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院主要领导亲自抓科技成果转化,并明确2名院领导分别负责科技产业和科技推广工作。设立科技产业处,规划科技产业发展,负责日常管理和自身成果转化。在院科研处设立推广科,负责科技推广的协调工作。各研究所也都有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为强化监督管理,把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处(所)长年度考核和任期目标考核指标。为调动积极性,我院建立了科技开发奖励机制和推广服务评价体系,分别对院办企业自身成果转化和面向全省进行成果推广成绩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有效地推动了全院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

2.2 突破性自主创新是成果转化的基础

不断推出创新性强的科技成果是成果转化的首要基础。我院把科研创新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十五”以

来,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部级创新和服务平台17个,省级创新平台17个。在省科技攻关、良种工程和国家科技支撑、“863”、“973”、“948”、转基因专项、跨越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下,我院在优质小麦、夏玉米、抗虫棉、出口大花生、落叶果树及设施技术、畜禽杂优利用、转基因育种、胚胎移植、生物制品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8项。突破性自主创新为成果转化创造了基本条件。

2.3 专门立项是成果转化的导向和支撑

为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政府部门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发项目,如: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良种补贴项目等,院里还专门设立了产业研发基金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经费、人员、技术等方面的保障。2004年鲁研公司申报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现代农业专项——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优质小麦良种繁育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总投资5 900多万元,建成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3.3×104hm2。由棉花中心主持、有关技术推广部门和棉种企业参加完成的“黄淮棉区500万亩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省财政厅支持的山东省农业重大推广项目),创杂交制种规模、推广面积、经济效益、制种体系等多项全国之最,把我国转基因棉花杂种优势研究与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获国家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2.4 科技成果熟化是成果转化的必备条件

一项成果能否转化,转化到什么程度,除了成果本身的创新性以外,还要看成果成熟程度和应用条件,因此,應加强对成果的中试和熟化研究,使成果推出去即可用于生产,并取得应有效果。尤其是农业科研成果受环境条件和自然气候的影响较大,在实验室研究的成果必须在自然环境下经过多点多次试验才能确定其适应性和稳定性。成果熟化还应充分考虑其社会环境和条件,新品种选育研究的初选阶段,发现农艺性状优异、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品种苗头后,应当及时申报品种审定试验;对符合新品种保护条件的品种,还要申报新品种保护测试,以期在品种通过审定时能够得到新品种保护,为新品种向种子企业转让开发创造必备条件。“十五”以来,我院在加强成果熟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项研究都建立了初试、中试、生产试验基地,每项成果都在大量成功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管理部门验收、鉴定之后才推向社会。由于重视了成果熟化,确保了成果转化效果,我院科技成果的信誉度大为增强,社会贡献率也随之提高。2008年,在全省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招标中,我院棉花、小麦、花生良种中标面积分别占全省种植面积的70%、50%和60%。

2.5 科技服务是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

一项成果推向生产离不开前期宣传和后期服务。我院十分重视科技服务工作,通过科技下乡、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电话咨询、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服务。除此之外,还根据农时需要,每年春季和秋季组织领导专家分赴全省17个地市开展两次大规模科技服务活动;选派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村入户,开展百名专家服务百村计划;建立科技服务联系点并签订服务协议,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科技服务网络;开通了30部咨询服务热线电话;建立了山东省星火科技网,为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和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下,政府引导、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是新时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之路。

3 结语

“十五”以来,我院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飞跃式发展,为全省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院育成的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果树品种分别占全省种植面积的50%、40%、80%、60%、60%,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每年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创造社会经济效益50多亿元。但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推进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做大做强院办企业,提高科技成果的自我转化能力;--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培养和引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突出人才;三是完善“研、企、农”合作模式,把我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

作者:张文瑛 高春新

上一篇:水资源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科技体制农业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