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9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想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必须付出多方面的努力。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构建中国梦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研究并且阐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提出了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创建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创建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1:

当前党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摘要: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构建和谐先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体系成为党与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创新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农村文化逐步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这一重大战略里的重头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党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党的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题曲,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尽管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障碍性问题。

1.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单调,设施缺乏。虽然农村的现状发展不平衡,但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单调和设施缺乏却是很普遍的现象。目前,提供给农民进行文化生活的途径、渠道、方式都非常有限,农民绝大部分信息来源单一,农村的信息来源渠道窄,有不少农民至今还始终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单调的生活方式难免造成他们精神的苦闷与空虚。

2.对封建迷信现象的需求有所增长。许多农村开始兴起编家谱和建庙宇之风,凡是重大的事情基本上都要烧香拜佛、算卦相面、預测凶吉,甚至有些人有病不去医院,而是依赖封建迷信。许多人乘机通过各种手段来蒙骗群众,非法达到各种聚敛财物的目的。这些都给新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阻力,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隐患。

二、党的农村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社会

发展缓慢的原因:

1.党的基层党委与政府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的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村文化自然就有了;认为GDP重要,没有精力去搞文化建设;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蹦蹦、跳跳、唱唱,搞几次活动,没有把它放到议事日程上来。

2.投入不够,随着集体力量弱化,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减负和农村基层经费的制约,无法对农村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导致了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3.组织不力,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不到位,体制不灵活,还是用计划经济的一套,不能发挥各种文化主体的作用,不会用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来搞文化建设。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好基层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的认识问题。认识到位,且有高度,才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从而解决好遇到的问题。在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时,组织部门应增加基层干部文化建设工作的考评分值,完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和队伍建设。

2.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开辟多层次的文化建设投资新渠道。各级党委、政府可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新农村创建等工作,建立加大对农村文化投入的比例、办法、速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中心、户有文化人的发展格局,以农村“文化小团体”活动辐射开来,形成农村文化网络。多渠道筹集经费,国家拨款、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是筹集文化建设经费的主要渠道,而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最具潜力可挖。

3.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但各种管理体制还不甚健全,精神垃圾仍然存在,有些地区还十分严重,对农村文化健康发展影响较大。各级部门对一些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教组织的非法聚集活动也要坚决取缔和打击。另外,对于农闲时节农村的一些赌博成风的地区,要坚决打击,绝不姑息,以此净化社会风气。

4.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创新农村现代文化形式。农村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着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要使之和现代文化有益地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改变单一形式,把现有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结合起来,进行挖掘和整合资源,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如评书、戏曲、相声、小品等来阐述深刻的道理。

综上所述,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政策,它的完善对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进程都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相信通过社会组织、党和政府与农民自身的共同努力,必将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和谐新农村文化体系,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作者:吴伟雅,苏凤超

创建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2:

构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途径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想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必须付出多方面的努力。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构建中国梦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研究并且阐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提出了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建设; 问题与成因; 对策研究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之后,如何构建中国梦的美丽蓝图就成为人们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构建中国梦的一条重要途径。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着力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其实质“生产发展”是根本,“乡风文明”是灵魂。文化建设是实现乡风文明的关键,构筑新型、健康、科学的农村文化,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村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一项重大的文化科研课题。[1]

一、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体现了中国梦的正能量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梦的正能量。

1. 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对于打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局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意义重大。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用适应新农村发展的现代理性文化思维和价值取向来替代传统农村文化观念和传统保守思维,可以不断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

2. 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就是要让农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农村文化的贫困性、封闭性、边缘性、单调性、落后性,用科学的先进的文化改造农民的头脑,实现农民由传统思维、习惯向现代新型农民的革命性转变,成为推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主力军。

3. 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帮扶作用,政策、资金向农村倾斜,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培训教育,注重对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和文化素质,这既是适应世界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4. 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四化都与农民密切相关。实现四化的关键,就是要使农业比重下降和农民数量减少,就是要使农民具备城镇化的思维、素质、修养和能力,就是要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新型农民,就是要使农民在本质内涵上得到重大突破和提升。二、构建中国梦、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在农村构建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必须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就目前的中国国情来看,进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

1. 农村文化设施短板现象严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中国文化报“农民文化需求调查”反映,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问题和困难仍十分突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17个省(市、区)2749个村庄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公共文化薄弱,发展很不平衡。被调查地区53%的村庄在近年中有过公共文化娱乐活动。上海和浙江农村举办公共文化娱乐活动的比例最高,超过90%,贵州、内蒙古和广西比例最低,不到27%[1]。究其根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政府职能的缺位,投入保障机制的不确立,造成资金投入少、历史欠帐多、设施薄弱等问题。

2. 专业文化人才严重缺乏,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和畸形消费并存。中国科协开展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全国城市人口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为4.2%,而农村居民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0.7%,农村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城市人口的1/6。[2]文化队伍存在萎缩、萧条、人才荒等突出问题;据《广西统计年鉴》报道,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文化消费452.25元,农民是127.69元;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869.16元,而农民只有173.17元。从2000年至200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了2.64倍,但文化消费增速低于GDP增速。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但用于“红、白、灰”等文化消费却不少。城乡二元结构,重城市轻农村是造成人才问题的根本原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文化素质低,审美价值缺失是导致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和畸形消费的主要原因。

3. 农村农民文化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农村文化环境受到不健康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落后,农民精神空虚,文化贫困问题突出。由于我国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较多,导致农民文化层次低、知识贫困,文盲半文盲比例大;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落后积重难返且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体现在文化观念上。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有益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农村文化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市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不占领,就会被畸形文化、不健康文化所占领。

4. 农村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问题更加突出。农村发展中经济“腿”长、文化“腿”短的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重经济轻文化,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区域农村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在雄厚经济力量的支撑推动下,实现了本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农村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投入大,成效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由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经济实力的不足,造成农村文化教育、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落后,无形间又加剧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形成了文化发展中的“马太效应”。三、构建中国梦、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

的实现途径 构建中国梦的美好蓝图,进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重点、分步骤地逐步推进,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能够实现的新途径。

1.新农村文化建设既非常重要,又刻不容缓。主旋律文化的繁荣和境界的提升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最高目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文化是生产力,是价值导向。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宣传和凝聚正能量,是助推新农村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关系到农村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关系我国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懂科学、守法律、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提高文化竞争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而深远。

2.制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条例,出台相关配套的顶层设计政策。从法律层面和顶层设计的角度,通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立法,用法律规范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重大问题。在政策制定上,依据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的不同实际,按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在政策上向欠发达地区倾斜,通过加强政策调控和政府投入,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具体操作中,必须针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实状况,科学有效地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框架,增强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和目标进行量化和细化。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对农村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注重对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农村文化资源潜力得到巨大挖潜,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新建文化设施发挥最大作用,农村文化建设迸发和释放出巨大的活力。

3.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要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没有农村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就无法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文化梦。要突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是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武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举足轻重,任重道远。

4.必须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政策向农村倾斜。从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扎扎实实、讲究实效的原则,既要抓投入、抓创建,也要抓管理、抓巩固。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调节作用,积极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主动参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吸引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地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大实施文化资源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积极配合,不断发展和完善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加强文化平台建设、载体建设。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进一步增强现代文化的辐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文化部分别下发的培养“四个一批”人才、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政策意见,通过聚集回归、公开招聘、注重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民间艺人、本土化的文化艺术骨干的作用等措施,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智慧和能力竞相喷涌释放。[4]

5.必须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回归。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及公共文化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权益,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是全党关注、全社会关注的大事。要注重投入保障机制与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由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关注和热心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既是补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还历史的欠帐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再分配的时代性、进步性、合理性、公平性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投入激励机制和多元化建设机制等有效保障体系与运转机制,出台《农村文化活动奖励办法》等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引导、鼓励、支持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村“软实力”和“人文竞争力”。[5]

6.必须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激活农村文化活力,大力发展农村大众文化,积极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在整个社会加速转型期,主流政治文化的强势地位下降,大众文化迅速崛起。以电视为主要载体的大众文化的中心化是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大众文化应大力推出榜样和优质偶像,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注重人格、道德品质和艺术才能的有机结合,体现主导文化、高雅文化、精品文化,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乡村革命,要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恩格斯认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7.必须突出农村文化建设,并作为政府职能的重中之重。要强化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职能与作用,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我国的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社区,农民是弱势群体。造成三弱的最根本原因是农民素质的低下造成的。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22.5%,高中程度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4.45%与0.05%,而发达国家的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在12年以上。美国的绝大多数农民接受过专业学习、培训和教育,大部分是州立农学院毕业;法国、德国、日本的农民6%以上都具有大学文凭,其余大部分是高、中专毕业生。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三农的发展。为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调控作用,把保障农村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议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支出,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纳入科学发展考核量化,纳入小康社会目标管理,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6]

8.认真研究探索和推广应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已探索出农村文化建设有效的发展模式。如浙江绍兴县坚持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加大县级文化建设财政投入,在农村一大批活动室、图书馆、休闲公园等相继建立;山东省菏泽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与引领作用。菏泽学院依托自身人才优势,围绕牡丹文化、水浒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天香园艺品牌等地方文化开展研究,积极打造地方文化名片,为当地农村文化发展注入活力。发挥当地政府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菏泽市定陶县把文化设施建到群众家门口,文化舞台搭到百姓心坎上,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文化大院、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按照“政府倡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思路,通过资金扶持、引导带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社团,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中找到自信,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小戏曲《老来红》、快板《巧媳妇巧计劝公婆》、农家小调《新姑爷送节礼》等120多部,深受百姓喜爱。

总之,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要积极稳妥,又要扎实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调控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火焰越燃越旺,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增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J],农业经济导刊,200711):3-16.

[2]翁伯琦.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J].科普论坛,2006(9):61-64.

[3]张艳君.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世界理念[J].学术交流,2007(8):169-171.

[4]徐涟.贯彻落实“人才兴文”战略 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6-06-22.

[5]徐莉.城乡一体化中构建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体系研究——以成渝地区为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2.

[6]谢丽伟.强化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刻不容缓[J]. 现代商贸工业,2013(1):41.(责任编辑、校对:陈东林)

作者:王广峰

创建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3:

水库移民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流动、迁移意味着文化的流动、迁移。从这种意义上讲,丹江口水库移民就是一种从原居住地到安置地的文化迁移、融合的过程。这种文化迁移能否成功,事关移民在安置地是否“稳得住”,而只有在移民“稳得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能致富”,并最终达到完全融入安置地,幸福生活的目的。

一、水库移民的安置方式与移民文化的存在形态

丹江口水库移民的安置方式按安置地与移民原居住地的距离,可分为外迁安置与就地后靠安置;按安置移民的聚散程度,可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移民安置方式对移民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外迁安置的农村移民远离原居住地,不再经营原有的土地、山林等,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分散型安置的移民由于分散插组、插村安置,原有的文化组合被彻底打乱。这两类移民在安置地面临新的文化环境和新的社会群体组合,外界压力冲击比较大,他们不得不尽快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这类移民文化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完全陌生到逐步被同化的过程。

就地后靠安置的移民,仍在水库周边地区生活,其生产、生活习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集中安置的移民仍以库区原居民组建成一个新的群体集中在安置地进行生产、生活,即使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所改变,但原有的人文环境仍然保留着。这两类移民原有的社会关系可在不同程度上少受影响,甚至可以保持原有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等。虽然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对文化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较好地兼顾了移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两方面的需求。

就移民而言,他们始终面临着“文化适应”的问题。学术界一般认为,移民文化在迁入地有三种表现形态:一是移民文化融入安置(迁入)地文化之中;二是移民文化始终无法融入到迁入地文化之中,从而形成边缘文化;三是于迁入地形成多元文化社会。这三种文化适应的形式又是与移民在外迁地和内安地的规模大小和聚居形式联系在一起的。

就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迁移情况而言,其是由湖北省政府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安排,外迁移民涉及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武当山特区4个县(市、区),21个乡镇,163个村,外迁安置农村移民18099户,77301人,分别安置在武汉、襄阳、荆州、荆门、黄冈、随州、天门、潜江、仙桃等9个市的21个县市区,81个乡镇,194个集中安置点。移民内安复建涉及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张湾区、武当山特区等5个县市区、29个乡镇、257个村(居)委会,内安移民共101716人。

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期望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以第一种方式存在,即将原居住地的文化习俗融入到外迁地和内安地的文化习俗之中,使移民完全融入安置地的社会、生活及文化之中,与安置地居民共同发展致富,幸福生活。

二、水库移民搬迁前后生活习惯与生产方式的不同

1、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的不同

水库移民原居住地多倚山而建,独家而居,房屋依山势高低而建,房子又矮又小,有不少还是土坯房且多已破旧不堪。而移民搬迁新安置地,房屋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栋栋造型美观的两层楼房整齐地排列着,水泥路直通家门口,水、电、通信、有线电视设施完善,每户房屋面积约170—190平方米,比一般城里人的居住条件还要好。但经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后,居住环境相对紧凑并有环境卫生的约束。如原住房可养猪、养鸡,但搬迁后不允许乱搭乱盖猪圈、鸡舍等,使移民感到居住环境没有以前自在随意,受到一些约束。

2、生活条件的不同

移民搬迁前后的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差别。移民以前烧水做饭靠山上的树枝做柴火,现在用上了天然气;以前靠大口井,吃水要用水桶挑,现在用上了自来水;以前购物、看病、孩子上学,一走就是上十公里,现在骑摩托车十来分钟就能到集镇,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天然气、自来水的使用虽然方便,但给移民经济上带来了一些费用。

3、农作生产方式的不同

受地形条件和自然环境所限,水库原居住地移民所种植物主要以橘子、红薯、土豆等为主,农田很少,且面积不大。移民外迁地处于江汉平原,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江河交错,较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一地区以农耕为主,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其种植的田地面积较大,适合于机械化耕种,这就需要外迁移民改变原来的耕作方式,转变为农作物耕种、灌溉以及农商结合等方式。

三、水库移民在安置地的心理特征及表现

1、怀旧失落心理

对于移民来说,居住地的变迁不仅仅是生活空间的改变,更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的改变。看不到熟悉的山山水水,舍弃世代居住的家园,远离温暖的乡音乡情,远离亲戚朋友的帮助,远离祖辈的安息之地,原有的生活习惯被打乱,另外,一些本地特有的文化节庆、活动和礼仪被迫放弃等等,这些都给移民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了极大伤害。

怀旧是由于长期生活习惯而形成的故土难离的一种心理状态,即使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环境优于迁出地,即使补偿合理,移民们仍然难以忘怀故土亲人和家园。大部分移民常常把自己当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只在自己相熟的群体里交往,对群体外的交往有所顾虑,这种浓厚的依恋故土家人情绪,对异地文化的排斥心理,阻碍了移民对迁入地的认同感。移民要真正适应安置地的生产、生活,真正融入安置地的文化之中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2、比较失衡心理

水库移民时常会将自己现在失去的与过去拥有的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主要表现为移民对安置前与安置后生活状况的比较。如生活在均县镇的移民,移民前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几亩橘树,得天独厚的气候让这里产的橘子口感特别地好,是市场上的畅销货。守着几亩橘园,养上几头猪,再做点零活,每年都能存上两万多块钱,尽管身处大山之中,日子过得倒也滋润。安置地枣阳虽然是平原,地理位置好,但搬迁后每人只能分1.5亩地,由于对于种玉米,种麦子,种稻谷的技术不精通,移民表示单靠地里的收入不如之前好。

3、陌生孤独心理

移民离开世代居住过的土地,离开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自然会产生一种陌生感,内心会有 “搬到平原地区,我们山里人老实会不会受当地人欺负”等种种顾虑。特别是当发现自已处在被陌生地人际关系和文化习俗包围之中,孤独无助心理随之产生,这种心理使得他们在与当地人交往中处于弱势的地位,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中,则是不会主动地与当地人交往,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心理上的隔膜,加深了移民们的孤独无助感。

4、依赖等待心理

由于移民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了个人利益,损失了自家财产被迫迁移他乡,因此,部分移民认为以后的生活、生产与就业问题理应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部分移民因搬迁后的生活、生产状况未达到预期目标,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对今后的发展失去信心,因此产生了消极等待,观望的思想以及被动的生存式心理。

5、渴望理解心理

在丹江口库区,不少移民是在丹江口大坝建设初期就搬迁过的老移民,习家店镇龙口村就是典型的移民村,全组村民中后靠移民占了七成。除了上一辈子的老移民,现在的年轻人和孩子们又赶上搬迁成了新移民。有的村民甚至一家四代人都是移民。半个世纪以来,为了实现南水北调的工程,湖北移民举家外迁,或就地后靠,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因此,移民们渴望政府和人们能够理解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和牺牲。事实上,移民搬迁对移民造成的损失是双重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有情感上的,而情感上的损失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刻骨铭心,难心忘怀的。移民们离开祖辈世代居住,熟悉的生活环境,那种情感损失和心理创伤,不是几年、几个月就能修复的。其实山区的移民们特别淳朴善良,他们舍小家,为国家远离家乡,如果让他们在安置地过得好一些,那么他们情感上的损失就会少一些,心理上的创伤也会早一些愈合。

四、大力促进移民新村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1、着力抓好试点,把移民安置地建成新农村与新型社区的示范点

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住房;完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水电、广播、电视、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成果;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住房、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新”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移民新村要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一次性规划建设到位,有关部门要将194个移民安置点纳入新农村建设范围,把移民安置点纳入到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把移民安置点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叠加到移民新村建设上来。中、小型移民新村道路路面宽度增加1米,生活用电负荷调到每户2000瓦,联建房屋之间留出农机通道,为建设布局合理、村容整洁、特色鲜明、环境良好、住房适用、设施配套的移民新村创造条件。移民新村,要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标杆”。

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把移民安置区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统筹谋划与推进,落实十项创建标准:房屋居住舒适、道路通行方便、庭院绿化美化、环保设施配套、社会功能完善、服务设施齐全、土地旱涝保收、产业发展致富、乡风文明和谐、管理民主规范。着力抓好18个试点建设,通过试点示范引导,逐步把库区194个安置点打造成全国移民安置的示范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点、以及新型社区建设的示范点。

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是个体被融合进社会的重要方面。移民参与社会活动能够培养参与者的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减少他们受到来自社会的歧视和压力。同时,民主参与(如选举)还有助于移民在新居住地的生产和发展,促进移民落地生根。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拓宽移民参与本社区活动和事务的渠道,调动移民参与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关注社区发展,从而提高移民的社区归属感。

2、教育移民转变观念,夯实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石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和乡风文明即农村和农民全方位的现代化。从生产发展到生活富裕再到乡风文明,无不依赖于农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即农民的现代化。所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培育新农民,其教育内容不仅相当丰富,而且渗透和体现在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观念教育。内安移民集中安置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要以内安移民集中安置地为契机,以居住的现代化带动农民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培养农民的现代人格,促进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化。为此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条幅、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向移民们宣传移民搬迁集中居住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意义。对移民们来说,安置地的土地集中连片,还配套有机耕道和水渠,农业机械使用方便,农民们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务工经商,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要教育和引导农民,告别传统的生活方式,转而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基本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民主要体现在基本素质上,它主要包括遵纪守法的公民教育、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健康教育、建文明村做文明人的文明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

(3)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和教育的灵魂,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和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和本质性问题,重点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勤劳、节俭是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不少农民逐渐背离了这一传统美德,所以要特别注重“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教育,大力宣传“现在政府的移民政策好,只要人勤劳肯干,到哪里都能发展”的理念。教育的方式要语言通俗、形式多样,让农民乐于接受。

(4)基础文化教育。基础文化的普及提高是培养新农民与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基础和前提。移民普遍的文化水平较低是制约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强化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理念,普遍且整体提高农村人口及农民的文化水平,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3、移民理事会,理出和谐新风

丹江口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创造性地成立了移民理事会,并始终发挥移民理事会的主体作用,坚持做到移民的事让移民自己做主,有效促进移民的和谐搬迁。2010年4月9日,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封沟村选举产生了丹江口市第一个移民理事会。随后,习家店镇的龙口、艾河、老君殿等村也迅速成立了移民理事会,截至目前,丹江口市库区移民乡镇已成立移民理事会70余个。

为了把好事办好,丹江口市移民工作指挥部及时下发了《关于推选移民代表和成立库区农村移民理事会的通知》,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库区农村移民理事会章程》(范本),并抽调专班分赴各村指导移民理事会工作,各移民乡镇通过开展移民代表大会,分村分组平均每10户选举产生1名移民代表,再由移民代表选举产生移民理事会成员和负责人。移民理事会做到移民工作在第一时间研究,移民问题在第一时间处理,移民困难在第一时间解决。移民理事会全程参与移民搬迁建房的进程,帮助解决移民在安置地的生产和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提倡移民的事情移民做主,落实移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所有的移民政策不搞封闭运行,全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地交给移民群众。移民理事会的成员,成为移民问题的“调研员”,政策的“宣传员”,生活与发展的“参谋员”,确保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

4、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框架

村规民约是具有农村特色的相关制度,是农村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在一定意义上讲村规民约就是现代农村制度,它是以制度的形式来体现本地农民的目标、理念、态度、追求以及行为规范等,它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措施。以制度建设入手,不断推进文化建设,把农村的习俗制度化,这对于大力弘扬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剔除农村文化中的不良成分,促进农村社会习俗更文明、更健康地发展等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制度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村规民约的形式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框架,其总体目标是把新农村文化建设制度化。

农村文化建设制度化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村规民约方面,包括习俗的制度等,如《文明乡村建设规则》、《文明村民公约》、《文明家庭评比规则》、《乡村红白理事会规则》、《村规民约协调监督会》等。二是组织机构的建设方面,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村镇文化设施管理办法》、《节日活动组委会》等,以及各种制度的执行、监督、评定、督促的组织机构等。需要注意的是,村规民约制度要广泛征求民意,让移民们参加讨论,以反映他们的意愿,使他们乐于接受,并贯彻执行。

5、加大资金投入,打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平台

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投入适当的资金,以建立必要的平台,使文化活动有场所、有条件、有设备,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系统的硬件部分,这既是物质条件,也是物质保证。

应当看到,移民安置地在文化建设的投资上是不足的,硬件是欠缺的,与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与设施要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移民安置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强化农村文化的硬件设施,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保障。移民安置地文化建设的投资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各种学习教育的场所(包括学校)以及相应的教学与培训的设备等的建设;宣传教育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如宣传栏、标语牌、农家书屋的建设;现代传媒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如电视、电台接受传输设备、网络电脑的进村入户等;文体活动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如各种体育器材、各种文艺活动的场所、设备等的建设。

对移民来说,迁移一般都会造成他们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解体,因而需要在新居住地重建社会关系网络。研究表明,移民的社会交往状况与其社会适应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即移民社会交往越广泛,越容易适应与融入当地生活。因此,需要将移民的社会交往问题纳入集中居住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中去,通过一定的空间规划与资金安排,如增加广场面积与绿地,扩大移民安置地公共空间,促进移民的社会交往。

移民集中居住区不仅是一个供其居住的空间载体,而且也是居民日常生活得以展开的场所,社区环境及其设施配套状况会直接影响到移民对于新社区的适应度,从当前的现状来看,移民集中居住区的社区建设与文化活动要远远落后于房屋和道路建设。因此,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用新型社区的理念去审视移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加大对移民居住地的资金投入,注重移民居住区的功能配套与完善。移民新农村建设中,省直部门要将支持项目和资金列入计划直达移民新村,如省交通、运输厅将移民安置地点外道路纳入通村公路计划;对500人以上的移民安置点,省文化厅规划建设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省体育局应将194个移民新村列入援建范围,为每个村配置一副篮球架和两副乒乓球台。

6、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拓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空间

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形成农村文化产业,可以为新农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及动力,使之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中。同时挖掘农村文化资源也是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任家沟村是一个民间文学故事村,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学的“半坡遗址”和“荆楚文化的活化石”。全村很多人都会讲故事,民间文学的蕴藏是极为丰富的。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保护项目。这是当地农村最可宝贵的资源,值得进行保护性开发和传承。重点是对文化传承人的保护,要按照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对他们予以经济补助与条件支持。要积极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骨干”,要挖掘和培养民间文学故事的传承人,鼓励他们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

打造文化产业。利用丹江口水库区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中国“水都”的独特优势,开展观赏水库风景,查看水源水质,住宿、饮食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在现代社会,观光游作为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开展这一产业前途无限,尤其是丹江口南水北调库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优势,值得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同时,这也是移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水库观光游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和市场前景,只要充分、科学地加以开发利用,既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移民实现致富奔小康,又可以拓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

移民搬迁安置,不仅仅是移民身体的空间位移,更是文化在空间上的移动,也是文化的不断解构与融合的过程。因此,政府在推进移民集中安置的进程中不仅要重视居住区的建筑物、道路、绿地等物质要素建设,更要注重移民的心理、思想、精神、素质等“非物质”要素建设,从移民的需要和发展出发,以移民安置地为平台,加强对移民的教育、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可持续生计及发展能力,培养他们的现代意识,最终实现将移民新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新型社区的目标。

(责任编辑:张琼芳)

作者:龚益鸣 姚乐

上一篇:高校学生管理下人文教育论文下一篇:互联网助力文创企业融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