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审计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23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内部经济管理行为,其目的由“监督和评价”改为“增值和改善”,为组织“增加价值”已成为内部审计活动的方向,也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通过建立科学的内审组织体系,创新审计方法与手段,以项目为载体完善与丰富审计功能和内容,实现增加银行价值的创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远程审计区域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远程审计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1:

强化审计工作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加入世贸组织,必将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也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因此审计机关有必要通过改革审计方式、强化服务意识等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审计工作区域经济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必将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也给监督资产安全运营的审计机关提出了需要深入探讨和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区域经济是指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和密切联系为基础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既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生产分工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因此,审计机关有必要通过改革审计方式、强化服务意识等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改革审计方式,实施远程审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远程审计的概念和特点。所谓远程审计就是指利用计算机远程传输和网络通讯的功能,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帮助审计人员及时、全面、便捷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的一种审计形式。它具有即时便捷、客观公正、降低审计成本、规避审计风险等特点。

(2)实施远程审计的必要性。第一,更大限度地规避审计风险。目前的审计工作由于受到工作时间的限制,审计人员很难对账目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核实,往往容易疏漏一些问题或是被迫放弃对一些疑点的延伸调查,无形中加大了审计工作的责任风险。而利用远程审计的方法则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的手段全年跟踪审查被审计单位情况,并且把审计工作分摊到每个工作日中去,随时发现疑点随时了解确认,使在下户时间内仅需要完成取证、交换意见和形成报告等工作即可。这样不但减轻了审计人员的集中工作量,更可以借助对被审计单位的深入了解,最大程度地规避审计风险,充分发挥出审计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作用。第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由于远程审计可以通过远程传输和网络通讯的方法及时便捷的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及其即时的运营情况传输、汇总并反映在计算机上相关的审计软件中,因而审计人员不但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快捷的计算、汇总、排序、筛选等,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还可以节省出大量驻户时间,降低审计工作人员使用成本,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第三,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审计的新要求。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单一的事后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审计工作的要求,为了及时准确地监督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审计工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程审计的实施正是新型审计模式发展的有力保障,只有利用远程审计,审计人员才能全面、即时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并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随时做出所需的审计结论。第四,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和时间的限制,目前的审计工作主要还是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运作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只有实施了远程审计,审计人员才有机会即时地了解、掌握被审计单位全年候的运营情况,才有时间分析并延伸每一个疑点问题,从而达到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合理性、效益性的全面审计的提高。

(3)实施远程审计的迫切性。第一,审计工作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日趋重要。审计工作是通过实施独立审查会计帐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实现对区域经济的监督、评价和鉴证职能。它不但可以利用揭露错误、维护财经纪律的手段发挥制约作用,还可以利用审计结论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发挥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上饶区域经济快速变革和发展的今天,尽快利用远程审计的形式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及时发挥审计工作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刻不容缓。第二,审计的工作量日益繁重。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上饶不仅集中了大量的党政机关,更云集了无数的企事业单位,而且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也日趋复杂多变、资金量运营量非常庞大,现有的审计工作人员在以往的审计方式下已逐渐不堪重负,难以有效地充分发挥审计对区域经济的监督作用。只有借助远程审计的形式才能够分摊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利用有限的审计工作人员全面快捷地完成审计工作。第三,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初具规模。为了适应上饶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被审计单位大多采用了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财务管理,有些单位甚至完全甩掉了手工账本,这使得原有的对手工账目审计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要求。审计只有在水平和手段上优于会计工作才有可能科学有效地完成对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所以利用审计辅助软件和实施远程审计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审核已经是审计环境的客观要求。第四,审计工作应适应信息时代的运作速率。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掌握最新的信息就是掌握了时代”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共识。以往的审计模式作为事后审计,往往只能通过审计分析被审计单位以往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况来审核约束其财务行为,其效果远远滞后于区域经济对效益性、合理性审计的要求。为了适应上饶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利用远程审计的方式即时地监控、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掌握第一手资金流动信息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目标。

2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明确审计职责,树立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观念。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对国家财政性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所以,为区域经济服务,就要从审计职责出发,明确审计工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审计,及时了解和掌握财政性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收入的完整性、支出的合理性、管理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资产的损失浪费,为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同时,审计干部在观念上要有所转变。要把具体的监督检查,看成是维护经济秩序,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性的工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不直接创造财富,它只给财富创造者提供有效、宽松的环境,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服务,对经济和社会进行宏观调控,综合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因此,树立服务观念,是市场经济对审计人员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坚持在全面审计的同时,突出审计重点,把力量集中在人民群众反映较大、政府领导较为关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普遍性和倾向性经济问题上,通过审计、分析,向决策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达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目的。

(2)调整审计工作重点,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发展区域经济,首先应规范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但如何规范区域经济秩序,不仅是我国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金融秩序混乱。美国安达信审计公司庇护安然公司进行财务造假,干扰了正常的区域经济秩序。我国“银广厦”虚报利润拉抬股票,给股民造成经济损失对我国股市秩序起到了破坏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构成消极作用。因此,维护区域经济秩序、优化区域经济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审计机关为区域经济服务,也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规范财政预算支出,为区域经济良性发展服务。应针对性的开展一些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或审计调查。特别是对当前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财政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进行审计。以促进国家财政资金管理和财政收支的平衡。第二,规范专项资金审计,使政府调控经济措施落在实处。要着重抓好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看都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项目的审计工作,审计机关一定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查证工作,把好专项资金合规、有效使用这一关。第三,进一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控股企業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国有资(财)产的责任意识,为提高区域经济效益服务。加强对经营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在审计对象的层次、审计内容和审计评价、审计成果的运用、审计程序的规范等方面推进和完善。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不仅仅是廉政方面的,还负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要把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对经营者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增强经营者的责任感。

(3)改革审计工作方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采取宏观调控办法引导、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监督的部门,负有向调控机构反馈市场经济信息的职责。这样传统的一户一项的常规审计方法已不能完成对市场经济运作状况的大范围、新情况的监督。需要调整审计方法,转变审计观念,建立一套维护、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审计工作方法。

审计机关首先要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合理确定审计目标,安排审计项目,使审计项目的实施体现本年度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二,财务收支审计要逐渐转化为经济效益审计。明确审计机关以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为中心,为区域经济管理服务的指导思想。防止出现企业利益倾斜,急功近利,吃光分光等损害国家权力的行为。第三,具体实施审计项目时要抓住重点查深查透,强化审前调查和跟踪督查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仅从会计报告和会计账册中是难以发现重大问题的,要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掌握情况,发现线索。为落实审计结论,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方面应跟踪检查到底,防止违纪违规屡查屡犯。第四,要强化审计综合分析工作,审计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意见,对那些具有共性、倾向性、可能是大案要案的问题搞深、搞细、搞透,这就要求我们审计人员做好综合分析工作,以保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4)培养合格审计人才,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审计队伍建设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就要从强化培训、增强质量、提高技能方面下工夫。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知识很强的工作,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所要求的技术技能非常高。要把审计队伍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遗余力地培养合格的审计人才,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培养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入世后,经济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审计人员应尽快掌握WTO的相关知识,调整审计工作方式和方法应对新形势。加强国际会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法律知识的学习研究,在计算机培训上下大力气抓紧抓好,使每一名审计干部都能具备独立操作计算机、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使审计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审计是监督别人的,是审查别人的,只有自身过硬,才有能力揭露查处问题,才能为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保驾护航,才能承担高层次的综合财经监督工作,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应强化审计工作[J].长春:吉林通讯,2000(6).

[2] 付楠.通过远程审计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J].北京审计,审计论坛,2001(2).

[3] 賈立新,蒋立五.审计机关怎样为区域经济服务[J].北京审计,审计论坛,2001(3).

作者:胡慧芬

远程审计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2:

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路径及保障机制的构建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内部经济管理行为,其目的由“监督和评价”改为“增值和改善”,为组织“增加价值”已成为内部审计活动的方向,也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通过建立科学的内审组织体系,创新审计方法与手段,以项目为载体完善与丰富审计功能和内容,实现增加银行价值的创造。

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类型

现代公司治理基础上的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主要有服务型增值审计、控制型增值审计和评价型增值审计三种类型。

服务型增值审计

服务型增值审计主要包括鉴证咨询两大服务内容。咨询服务主要通过对组织治理、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等银行活动的分析评价,向银行内部成员提供改进工作的建议与咨询服务,从而帮助银行内部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提高其工作质量的功能;鉴证服务主要通过审计行为保证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或治理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通过提供组织的运转效率实现内部的增值价值。

控制型增值审计

内部审计的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管理控制,通过内部审计人员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活动,衡量和评价其他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的功能。控制型增值模式主要是强调对风险管理的控制,内部审计在保证银行按所设定的目标经营,确保遵守银行内部的政策和持续监测作用。

评价型增值审计

审计人员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所检查的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例如,决策、计划、方案的确定是否符合实际;各種活动是否依据授权并遵照既定的程序、标准进行;是否正在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既定的目标;各种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以及處理信息的方法是否恰当;资源是否正在经济地、有效地被使用,等等。

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实现路径

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内部审计面临的形势来看,最有发展前景的增值路径是通过对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程序的审查与评价,提出富有价值的审计建议,从而增加组织价值。为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要实现向增值型转变,必须以审计项目为抓手,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要突出以下审计重点。

重点关注公司治理目标,开展战略决策跟踪审计。内部审计是构建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因此,董事会各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否得到贯彻执行、执行效果如何、管理层在经营中存在什么问题等,都应该是审计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审计部门要代表董事会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关注高层经营决策行为,围绕战略决策、重大风险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跟踪审计,重点关注和揭示业务经营体制、机制与流程方面的问题,及时向董事会报告。

持续关注系统性、行业性的风险变化,开展风险审计。高度关注制度、流程、系统、产品等方面存在的系统性风险,在揭示操作执行风险的同时,更加盯紧顶层、系统存在的风险,实现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的有机统一;要密切关注业务经营过程中的行业性风险,特别要根据顺经济周期和逆经济周期的不同情形,前瞻性地选择高风险的行业进行持续性、重点性审计跟踪,揭示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确保国家金融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和商业化运作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关注经营管理的行为控制,开展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是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重点工作。管理审计又分战略管理审计和经营管理审计两类,战略管理审计就是要对领导班子的战略决策和指导思想进行审计,对发展规划和战略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同业经营水平结合程度以及与其自身实际的结合程度进行审计;经营管理审计就是评价被审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制度、流程等方面的不足,从“顶层设计”方面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绩效审计就是使各行树立起追求资本回报率最大化的经营理念,这也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资本约束要求相符;从投入产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着手,重点关注经营行对董事会交给的指标完成情况,有目的地对经营行进行审计。

积极关注新型审计领域,开展创新性审计。第一,研究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审计。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内部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规范》要求内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因此,审计部门要认真研究开展内部控制再审计,摸清全行内部控制的现状,了解各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查找内部控制及其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全行内部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研究对新产品和新业务的风险管控进行评价。内部审计要密切关注全行业务创新与新产品开发,从而加强对新业务、新产品推出前及实施中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和考量,发现其薄弱环节并向董事会、管理层提供建议,以保障在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的同时,有效防范新业务的经营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第三,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一是在审计职能上由重事后审计向重事前审计转变,通过建立定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变,并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二是要在审计评价上由重历史评价向既重历史评价又重未来评价转变,既要对被审计对象职责履行情况和经营管理绩效等历史事项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更要对被审计行的业务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科学评估。三是要将审计重心由低向高转变,要把审计重心更多地放在决策层面和管理层面,在决策力、执行力、控制力、市场竞争力、价值创造力方面的审计结论,做出符合地职责的审计评价。四是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在干部的提拔任用时,直接从审计资料库中获取相关资料,从而建立领导干部的动态考核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的保障机制

建立科学的内审组织保障体系

加强环境建设,增强对审计工作的价值认同。进一步确立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真正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使内部审计既能在独立的原则下开展工作,又能充分介入业务经营管理,防止因一味强调独立而出现“内部审计外部化”,改变内部审计工作“被边缘化”状况;董事会和高管层要进一步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对审计部门的费用保证和审计人员的晋升通道等给予倾斜,为审计工作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和身份保障。相关职能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内审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内部审计要加强与外部监管部门的协调和合作,主动与外部监管部门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增值型内部审计提供外部支持;审计部门及广大内审人员要进一步增强监督意识、服务意识和价值意识,为做好增值型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强大的原动力。

加强规范化建设,为增值型内部审计提供制度支持。为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向增值型发展,保证审计行为既符合程序规范,又要针对增值转型的现实需要,要建立健全以审计章程、审计管理办法、审计工作规范和操作指南等为主要内容的一套审计制度体系框架,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内容,以统一审计内容、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规范化程度,为增值型审计提供制度层面的支持。

加强队伍建设,为增值型内部审计提供人才保障。第一,建立人员、岗位、组织相互匹配的机制,实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的最佳结合。一是要根据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需要,配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审计人才队伍,并重新厘定职能部门,明晰岗位职责。二是要建立队伍激励、竞争、约束的机制,依据增值型内部审计目标和要求,科学确定岗位绩效目标、岗位职责和绩效标准,建立健全干部评价、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紧密挂钩。三是建立以审计业绩为首要条件的奖励制度,充分发挥评先选优的激励作用。四是要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行政及专业职务晋升制度,发挥业绩在晋升中的导向作用。

第二,要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努力打造一支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善于创新,适应业务经营转型要求的新型职业化审计队伍。要教育审计人员树立现代审计理念,培养审计人员具有大局观,引导审计人员对整个组织的价值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滲透到每一个审计项目中。

第三,要建立内部审计与经营管理层面的人员轮岗制度。定期将审计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轮岗交流,将内部审计部门建成一个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的基地,不断向经营管理层输送优秀管理人才。同时,也要将经营管理层面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审计队伍中来,不断向审计队伍输入新鲜血液。

建立科学的内审组织保障体系

建立审计方法库。基于提高审计的增值目标与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审计人员要在审计效率、质量、风险、责任之间不断进行权衡,选择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又能规避审计风险与责任,进而满足所有权监督需要的审计方法,从而实现审计目标。正是这种考量,要求审计方法不断从简单向科学、从随意向规范、从单一向系统等方向发展和演进。在内部审计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借鉴、吸收与创新,已形成了一系列的审计方法,有必要进行审计方法的系统整理、研究、创新,建立起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审计规划、审计实施、审核查证、审计记录、审计评价、审计报告和审计管理的方法体系库。

研究审计方法模型。庞杂的审计业务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项目为王、人海战术、查找问题、主观判断风险等方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内部审计要针对银行业务总体发展和管理要求,建立起审计查证、分析、评价模型,综合运用查账技术与管理技术,把经济活动分析方法、工程分析方法、数学分析等与审计查账技术融合,从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风险控制、运行效率、有效发展等方面建立全覆盖、全流程的审计方法模型,统一标准、统一模型、统一评价,保证审计工作的科学、客观、高效。

科学运用审计方法。正确地选用审计方法是保证有效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实现审计增值目标的重要条件。如何“综合利用”审计方法是内部审计在审前、审中重点解决的问题,方法选用正确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体上看,审计方法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的具体情况、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审计项目的类型、审计的方式、审计人员的素质,同时要善于抓住本质、树立系统观点、相互联系地看问题,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综合考虑选用适当的审计方法。

建立科学的内审组织保障体系

完善非现场审计系统功能。为使非现场审计系统发挥其强大的功能,要及时将成熟的审计方法模块向全系统推广使用,使得全行都能使用有效的审计方法模块,充分发挥非现场审计功能,逐步实现非现场审计自动化;要加强原始业务账表和数据提取管理工作。将主要生产及管理系统的数据纳入计算机非现场审计系统的提取范围,并确保系统所需账表完整齐全,账表名称、字段同一标准。将影像缩微技术引入计算机非现场审计系统,对相关审批资料与会计资料进行扫描、集中存储和按权限调阅查看,实现电子档案的远程调阅,有效拓展非现场审计内容,实现非现场审计由后台到前台的转变。要进一步丰富、完善审计方法模块,实现非现场审计技术方法的模块化、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编写审计方法模块,将科学的分析技术和优秀审计人员的宝贵经验固化到系统中,使之在全系统范围内共享,可有效统一作业标准,切实保证审计质量。

改进非现场审计运用方式。建立非现场审计远程监控的常态化运行机制,落实规范、有序的非现场实时监控,将审计关口前移,不定期地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和结果进行经常性、连续性审计监督,实现非现场审计协同作业及资源共享,确定风险监管的区域重点和业务重点,实现对被监管单位风险的即时、动态、全面监控,将审计工作由单纯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相结合。实现对重要事项、重点业务及重大风险点的持续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及时核实、消除风险隐患。

普及非现场审计技术运用。要加强计算机非现场审计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培训计算机非现场审计基础常识和技能,使其尽快熟练使用“快速审计”及现有成熟审计方法模块。在此基础上,将一批精通银行业务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接收为非现场审计骨干,经常开展非现场审计工作研讨和经验交流,并成立专家小组,及时分析和处理非现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而逐步将全体审计人员都培育成为精通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

作者:雷智军

远程审计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3: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国务院意见精神强化审计监督 促进“三个陕西”建设

一、2015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5年全省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意見,紧紧围绕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加大改革创新,完善审计制度,大力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

总体思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从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入手,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依法治国、促进深化改革、推动政策落实、维护经济安全、推进反腐倡廉等6个方面做为工作着眼点贯穿始终,在“保发展、促反腐”方面积极主动发挥作用。

总体要求:按照娄勤俭省长的指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效率,抓好重大政策落实、公共财政资金、民生资金和其他审计项目,推动改革发展重大政策落地,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独特作用。

(一)加强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促进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宏观调控不断完善。着力监督检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情况,特别是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情况。围绕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要求,监督检查行政审批权清理下放、机构改革推进、政府监管职责履行等情况。密切关注影响宏观调控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促进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二)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促进公共资金安全、使用高效。以预算体系建设、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为重点,关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三公”经费及公车改革等热点问题,对清理办公用房后出现的大量空置、停止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后出现的“烂尾楼”等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提出对策建议,防止出现损失浪费。探索对预算执行整体情况发表审计意见。以行政运行成本和重大项目绩效评价为切入点,积极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以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基础,关注执行统一财税政策、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管理和使用、财政体制运行和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继续开展预算执行内审自查和审计抽查,审计抽查覆盖面不低于自查单位数的50%。省厅对2个设区市政府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各市县“上审下”覆盖面不低于30%。同时,今年还要开展全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审计调查、全省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三)加强金融和企业审计,促进防范风险、规范经营行为。持续关注地方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以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依法经营,提高管理和绩效水平为目标,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金融机构的审计力度;以深化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促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加强对本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力度。

(四)加强重大投资和利用外资项目审计,促进规范管理、提高效益。认真抓好《陕西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条例》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投资审计水平,规范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加强预算执行和竣工决算审计,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组织开展好全省高速公路运营收支情况专项审计、延安特大洪灾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审计。按照审计署授权,开展好国外贷援款项目公证审计。

(五)加强重点民生和环保资金审计,促进改善民生、保护生态。按照审计署统一部署,开展好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以保障移民搬迁资金真实、合法、有效使用为目标,持续组织开展好陕南陕北移民搬迁专项资金审计。以促进规范资产管理和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开展好部分省属本科高校2013、2014年度办学经费收支情况审计调查。以促进政策落实、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开展好全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项目资金审计。

(六)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履职尽责。认真抓好中央七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不断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围绕履职尽责,全面监督检查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党和国家经济工作方针政策,省委、省政府重大经济工作决策部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国有资产管理使用,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等情况。全面推行同步审计,不断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实现离任审计全覆盖。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备制度。

二、对今后一个时期审计工作的要求

(一)充分认识审计工作新常态

一是功能定位提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审计监督列为党和国家八大监督制度,要求加强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意见对审计工作赋予新使命,要求“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强调,审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要当好重大政策落实的“督查员”,人民利益的“守护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器”和反腐倡廉的“利剑”。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审计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审计监督的功能定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是监督范围扩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国务院意见指出,“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等。审计范围从审事、审人发展到对政策执行情况审计,审计对象延伸到“凡是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全覆盖,审计内容拓展到自然资源资产、机构编制、经济政策与决策等新领域,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方方面面。

三是整改问责严格。国务院意见指出,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整改结果要“向社会公告”。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要“及时督促整改”。审计机关要“建立整改檢查跟踪机制”。各级政府要“督促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检查机关间的沟通交流机制”,每年要专题研究整改工作,“将整改纳入督查督办事项”,“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整改不到位的,要与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等。审计整改、问责的要求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高。

四是整合趋势明显。上级审计机关业务领导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严,统一组织的大型审计项目明显增多,各级审计机关的上下联动更加紧密。随着内审自查审计抽查、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等工作的深化发展,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的融合深度也进一步加大。

五是挑战考验增加。随着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地位提高,审计范围、内容不断扩大,对审计的要求不断提高,审计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与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数量与审计任务的矛盾更加突出。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突飞猛进,“智慧审计”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项目管理要趋向实时化、远程化,成果开发要趋向智能化、可视化,机关管理要趋向信息化、综合化。审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考验,亟需积极应对,做好预案。

(二)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一是更加注重监督权力运行和使用情况,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按照依法以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体系安排,由经济制度体系逐步融入以国家治理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

二是更加注重监督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情况,促进依法治国和履职尽责。要由经济监督逐步延伸至法治监督,揭露经济问题表象下的法纪执行、职责履行等情况,推动建立健全法律规范体系,不断完善法治实施、监督、保障体系,促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和履职尽责。

三是更加注重监督重大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促进政令畅通和改革深化。要从微观查错纠弊,逐步转向紧贴国家宏观调控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在宏观层面摸清情况,查找问题,提出建议,确保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精准发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更加注重监督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情况,促进防范风险和维护安全。要将审计工作着眼点逐步从促进经济发展聚焦到发现财政、政府性债务、金融、国有资产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上来,关注风险发生发展的趋势,防止风险交叉传导,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五是更加注重监督民生改善和生态建设情况,促进公平正义和协调发展。要在坚持守护好国家财政资金的基础上,逐步把更多的审计力量转移到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自然资源和能源、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等审计方面,以维护民生、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捍卫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协调发展。

(三)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一是切实打牢政治思想基础。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位任务,把审计干部的政治素质作为第一要求,理性看待新常态,保持平常心、强化忧患心、增强自信心,认真履职尽责,以攻坚、奉献、担当为人生价值,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的战略意图,从国家治理和依法治国的高度深化对审计工作新定位的认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大胆探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务实创新,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条一条研究落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让每一项要求落地生根、见到实效,为审计事业的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眼增强凝聚力、提升执行力、激发创造力,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上下级审计机关工作情况沟通机制,审计结果和重大案件线索向同级政府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和重大事项,必须逐级上报。按照全覆盖的要求,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增强上下级计划的协同性。完善大项目审计统筹调配人员、统一编组、扁平化管理等模式,加大交叉审计力度。优化内部组织机构,完善运转管理机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效率和效果。立足审计监督全局,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对社会审计的监督,加大利用内部审计资源力度,规范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工作,促进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协调发展。

对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这一重大体制调整,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要求积极探索。目前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审计署的要求,严禁突击提拔干部、突击进人、突击花钱。这项工作涉及全局,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要求稳步推进。

三是进一步加强审计管理。要严格按照审计职责权限、审计程序、审计方式和审计标准法定的要求,制定审计工作行为规范。要牢牢抓好审计质量“生命线”建设,搞好审计监督主业,做到监督不缺位、履职不越位、用权不错位。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不得介入投资等领域的审批、管理环节,参与招商引资、办事机构、协调小组等的必须坚决退出。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意见浇筑的“地基”、构建的“四梁八柱”,抓紧制定、修订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建立健全资料数据提供和共享、部门协作配合、审计整改联动、干预审计及违法违纪问题查处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推进精细化管理,系统解决管理过程中各关键环节及主要控制点的匹配性,不断提高抓落实能力,消除“中梗阻”“肠梗阻”,确保各项部署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升金审工程建设和运用水平,推进行政机关、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等单位与审计机关信息共享,加大数据集中力度,建立审计数据中心,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升审计业务开展和组织管理水平。各级审计机关要严格自身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决取消审计专户。

四是努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审计工作新常态下,审计内容、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审计人员现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已经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审计人员素质决定审计质量。磨刀不误砍柴工。各级审计机关一定要千方百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审计培训的力度,全方位、立体式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对新进入审计机关人员要严格把关。

五是狠抓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廉政是审计工作的“高压线”,与审计质量直接相关。各级审计机关一定要狠抓“两个责任”的落实,严格按照审计署把2015年作为深化纪律执行年的要求,抓好“三严三实”教育,巩固和提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审计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和财经纪律,不断完善作风纪律风险防控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和追究问责力度,促进广大审计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坚守党纪国法和道德品质“两条底线”,坚守“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落实“实、高、新、严、细”的作风要求,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作风纪律、精湛的工作技能、文明的工作方式维护和树立素质高、业务精、作风优、能打仗的审计“铁军”形象。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经济学研究论文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