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论文

2022-04-19

摘要:文章以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已取得的成效为切入点,对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深入的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创新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论文 篇1:

中美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问题及比较研究

20世纪80年代,绩效审计随着审计署的建立而进入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随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审计署发布的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全面推进效益审计,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每年投入效益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但是从当前中国绩效审计现状看来,执行力度远远不够。现实中的审计往往只从财务审计角度出发,审计目的在于监督被审计机关财务工作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却忽略了其效益性。没有将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这诸多的问题使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政府绩效审计的本质内容到底是什么,也让我们开始反思到底如何才能突破各个障碍,真正发挥政府绩效审计的作用。

西方国家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纵观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状况,我们会发现美国在西方国家中极具代表性。因此,本文通过简单总结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情况,提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问题及相关改善建议。

一、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情况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是政治经济形势发展所需,社会公众要求下开始萌芽并且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获得了飞速发展。美国政府绩效审计飞速发展时期恰逢该国进入以市场化为特征的政府改革浪潮,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是市场经济追求的主要目标,市场机制引进公共服务领域使得美国审计总署将注意力集中于“3E”审计(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同时,由于美国人民民主意识强烈,他们十分看重自己的利益,要求政府提供最高的投入产出比率,因此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有着强烈的社会需求;而美国政府目标始终是致力于建设一个高效负责任的服务型政府,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政府更加关心人民的需求,关注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府支持,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建立了完善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和审计准则体系,并且在发展中,探索出了针对政府绩效审计项目的综合性方法和技术。

二、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时,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经济效益低下,审计署便以国有企业为审计重点,学习国外审计经验,对经济效益审计展开讨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审计署提出“两个延伸”的要求,提出在审计财务支出的基础上,审计机关应当将审计活动延伸到企业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上去,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在企业微观经济效益上崭露头角。此后,审计机关开展了一些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政府绩效审计逐步染上了宏观色彩。

但是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①缺乏良好的审计环境。在经济环境方面,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对象是公共财政框架,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的财政框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地完善,政府就需要肩负起弥补市场缺陷,保护市场,培育市场的责任,这必然导致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社会需求方面,中国人民无论是在民主意识还是自我保护意识方面到十分欠缺,大多数人民依赖政府,相信政府,这种信任导致对政府工作的社会监督环境愈发宽松;②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标准是检验政府绩效审计质量的保障,是促使政府机构完善工作的动力。中国缺乏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大难题是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它包括资源占用,资源利用以及产生的效应等各个方面,另一个难题是有关项目指标无法量化;③审计方法和技术落后。我国目前仍旧处于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探索阶段,仍然是使用观察,询问,检查,复查等基本审计方法,实际上与其他种类的绩效审计方法并没有太大差别;④审计准则建设不完善。我国目前的审计准则主要是借鉴独立审计准则,两者的内容和形式基本相同,其重点放在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上面,实质上是混合考虑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在制定专门的政府绩效审计准则领域仍旧是一片空白。同时,不同于美国强调高效率,我国在制定作业准则时强调程序的规范性,这就导致审计人员无法灵活变通,拘泥于形式,审计工作效率低下。

三、改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建议

(一)提高政府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过程中的关键。政府绩效审计是为了监督政府是否高效地利用了财政资源,对政府信誉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作出一个合理的评估。只有在保证政府审计机关是独立于政府的前提下,这样的评价才是有效可信的。我国现行的政府绩效审计属于行政型体制,虽然有根本政治体制作为审计工作的保证,但是由于审计机构仍旧隶属于政府机关,其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一方面我国应该加快民主和法制化建设,促使政府工作透明化。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加强监督,尤其是在涉及某些政府官员时,公众应当提高民主意识,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二)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审计力度

政府支持是绩效审计能否成功开展的关键。审计机关有责任对政府机关进行监督,但是其监督力度还依赖于政府对审计活动的开展是否重视。我国很多单位在发现审计问题之后并没有及时的改正,对审计人员提出的建议也没有及时执行,绩效审计只是形式主义。因此我国政府机构应当强化责任意识,致力于推动与政府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根据审计意见实施改进措施,将绩效审计落到实处。

(三)加快政府审计准则和评价体系的建设

政府审计准则是规范审计师和审计组织实施审计业务的权威性标准,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维护社会公众利益。随着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政府审计结果的真实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政府应当尽快建立起包括绩效审计准则,审计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政府审计体系。政府在制定审计准则时,应当寻求与民间审计组织的合作,借鉴他们在审计准则制定上的经验,从而实施更加高效的审计活动。此外,在制定准则时,可以借鉴美国的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最大化利用审计资源。在公布审计结果时,审计结果和建议的表达应当具有公允性和灵活性,不要对审计报告做过多细节性的规定,方便审计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审计业务的多样性。在具体准则的指导下,对待不同性质的项目以及不同的审计目标,应当确立可达到的,准确的,相关的评价指标。我国评价指标的建立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同时融入中国特色,考虑到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实际状况,构建真正适应中国国情的评价体系。

(四)灵活运用多种绩效审计方法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是顺应美国社会发展而逐步变迁的。我国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社会形态,经济发展阶段,法制建设等方面所处的阶段,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方法,循序渐进地推动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除了沿用传统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外,还要更多地使用调查分析技术,决策模型研究等等。要广泛利用社会各领域专家的工作成果。尤其是在电子计算机飞速发展的现在,要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审计业务的各个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和保障审计质量,我们可以利用审计软件帮助审计工作的进行。

(五)开发复合型审计人才

我国应当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开展培训班或者要求进行不断的后续教育。同时还要注意人才的多元化,不仅要涉猎经济领域,还要对法律,工程,计算机等有所了解,从而形成美国审计总署的人才培养形式。

四、结论

概括来说政府绩效审计可以被认为是3E审计——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并且其审计结果需要向权利机关和社会公众公布。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发展动因,政府管理水平,审计环境,评价体系,审计准则建设和审计方法六个方面比较了中美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情况,发现了我国目前绩效审计发展的诸多问题,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为发展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提出了以下建议:提高政府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审计力度;加快政府审计准则和评价体系的建设;灵活运用多种绩效审计方法;开发复合型审计人才。然而,本文在进行中美绩效审计时并未提出新的角度,仅仅是综合分析了已有的研究结果。此外,在评价指标分析中,可以利用平衡计分卡等绩效评估模型做进一步具体的研究分析。

作者:秦於蒙

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论文 篇2:

论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创新策略

摘 要:文章以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已取得的成效为切入点,对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深入的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政府 审计 绩效审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体制与政府机构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职能也逐渐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政府顶层与社会公众日益关注政府的职能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更加需要审计机关对政府运作的效率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查。因此,审计署在“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包括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与美国等发达国家70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起步实在太晚,不仅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实践应用经验也严重不足,为在“十二五”期间顺利实现审计署所提出的“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目标,当前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必须加强研究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策略。

一、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已取得的成效

(一)绩效审计逐步得到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视

为促使进一步提高我国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不仅越来越重视绩效审计在实务中的应用,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而且为能逐步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还组织相关人员对绩效审计应用过程进行跟踪研究,不断探讨绩效审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有效的技术方法以及合理完整的绩效审计报告的框架结构。如:2010年江西省审计厅出台的《江西省审计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今后3年江西省审计厅开展绩效审计的项目占全部审计项目的比重要分别达到40%、60%、80%以上,2013年以后所有审计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2011年10月,审计署组织人员计划用两年时间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课题研究。

(二)逐步形成了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

虽然我国对于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还是较快,已经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评估体系。当前我国出台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估体系由影响指标、职能指标和潜力指标三大类、三十三项指标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其满足了社会以及公众的要求,而且为进一步的形成较为完整而有效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政府绩效审计法律规范体系

纵览我国当前已颁布的各项政府审计法规和准则,没有从国家层面形成统一的政府绩效审计法律规范和准则,对于绩效审计的概念、含义、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内容及其操作方法等都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规定,没有统一的审计方法和技术的指导。《审计法》在其总则中也只是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对财政收支以及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但未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责和权力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规划方案》、《政府审计准则》等文件也只有“对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等字眼,对绩效审计没有明确的定义。

(二)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尚未健全

人事部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课题组中,初步提出了一套涵盖影响指标、潜力指标和职能指标等三大类三十三项指标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其主要用于对地方各级政府绩效综合性评估,但对于具体的项目、部门的绩效评估并不是完全的适用。在缺乏标准的情况下,绩效审计人员只能从其他来源获取标准,或者是自己出来的某种标准,既影响了政府绩效审计的质量和结论的可信度,同时也使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受到制约。

(三)缺乏绩效责任追究机制

虽然政府绩效审计能够有效的监管财政资金,但是在追究当事人责任以及追回损失的国有资产等方面却没有相应的规定。而且审计工作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事后审计”,到了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时候,获得的只是一堆看起来是“证据确凿”,但其实却是“无用”的数据。

(四)审计队伍人员的专业素养未能满足绩效审计的需求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是直接影响政府绩效审计质量高低的关键要素,但由于当前我国审计队伍人员存在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年龄结构的断层以及“官、兵”结构失调等问题,导致大多数审计人员是财会类专业出身、审计队伍出现了明显的年龄断层以及一线审计人员数量严重短缺等现象,从而导致现有审计队伍人员普遍缺乏管理、工程、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且又习惯于凭经验办事,难以接受新知识,缺乏进取意识以及应用新的审计技术的主动性,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缓慢。如南宁市审计机关现有审计干部233人,其中会计专业有92人占40%,工程专业30人占12.8%,而法律、计算机专业的分别只有2人,占1.7%。这种人才结构极不合理,难以满足推进绩效审计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三、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创新策略

(一)以风险作为导向,完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需求的不断提高,政府职能也不得不从最初的监督型转变成服务型,与此同时政府自身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政府资金收支审计拓展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框架,也应当转变成以风险为导向,以此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才能适应审计实务的需要也才能指导绩效审计实务并推动其发展。

(二)建立健全政府绩效审计法律体系与审计准则体系

纵观在政府绩效审计水平较为发达的国家当中,都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审计准则,包括绩效审计的目的和范围、局限性、意义、审计对象的选择和审计计算技术、组织工作和培训技术资料收集和分析技术、报告程序和人力资源的利用。因此,应该积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制建设,修改《审计法》及其附属条例,制定具体的政府绩效审计职业规范,修订完善《政府审计准则》,同时以亚洲审计组织绩效审计指南、世界审计组织绩效审计指南和世界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的绩效审计指南。

(三)合理确定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现阶段,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目的主要是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与评价。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项目、活动和单位的成果及影响获取足够的实质性证据。但是因为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其审计对象也较为复杂,与此同时又缺少一套可供参考的程序和准则,所以可以从各种渠道搜集政府绩效审计的证据。因此在政府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大多通过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与增大调查样本量的方法来提高对总体推断的准确性。所以,能够合理地确定政府绩效审计活动中的绩效审计目标对于审计方法的选择和对审计对象的客观评价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完善审计队伍结构,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保证。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数量;二是改善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我国应借鉴美国GA大量GAO机构大量录用包括法律、会计、工商管理、工程、计算机、社会物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很多专家以适应政府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的需求,引进统计、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审计队伍;三是提高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办班、讲座、读书和考察等各种方式的培训和学习使审计人员树立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观念,创新审计思维,学习除本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在实务中不断应用新的审计技术方法,提高计算机审计应用水平以提高绩效审计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审计署关于印发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076117.htm.

[2] 龚泓菲.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建设及其启示[J].财经界,2011,5.

[3] 聂 萍.政府绩效评价与审计的新途径—以增值价值为基础[J].湖南大学学报,2012,1:1.

作者简介:

刘 蓉 女,42岁,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审计信息化。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 广西南宁市 530001)

作者:刘蓉

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论文 篇3:

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摘 要]政府绩效审计在国外开展已有几十年的时间,它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审计工作的主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受托经济责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因此,探讨如何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阿责机制;评价体系

“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果和效能,是政府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政府绩效审计是对行政运作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完善政府部门财政财务管理,强化政府科学决策,确保责任落实,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它主要用“成本效益比分析”方法进行成本效益考核,评判支出是否有良好的价值,假如政府投入与产出具有有利关系,绩效良好,反之则不然。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意义:(1)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能够揭示由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办,导致决策不当,错误决策、盲目决策、轻率决策,以至于出现违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脱离客观实际,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探索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2)高效廉洁的政府是现代化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目前在公共资金的使用上存在着不重视经济效益,不算经济账,甚至严重浪费的现象,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使政府的效能下降,并为某些腐败分子提供了方便。尽快开展绩效审计,有利于监督政府工作的效益,有利于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3)目前,财政、投资等政府审计的重点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为了适应这种变革,保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和完善,确保公共资金合法、高效的运转,促进提高投资绩效,政府审计必须强化对公共资金流转过程与使用效果和投资的监督与评价,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恰恰包含上述内容。(4)随着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范围已大大扩展。对政府受托责任的考评应该定位在投资绩效上,投资不仅包括经济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绩效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安定、民心的凝聚力等。(5)政府受人民之托、用人民的钱,理所当然的为人民办事。在民主社会,政府负有以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使用管理各项资源、并使各项资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目的。尽快开展绩效审计,是维护民主与法制建设、建立现代化强国所必备的一个有力措施。

一、建立审计责任的问责机制

应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现问题的项目和单位要一查到底,坚决依法追究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对那些置职工利益于不顾,甚至可能隐藏着腐败问题的责任人,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责任,该移送司法机关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对于审计中发现的投资浪费现象要坚决予以揭露和制止;在绩效审计的基础上,对那些没有效益的项目追加投资时,要严格把关,为今后的投资发挥导向作用。审计机关还应对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不应该抱着“审过了也就完事了”的态度。

二、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体系和法律法规依据

政府绩效审计应当由各级审计机关粗放零散的审计形式转变为统一组织的集约化、机制化的政府绩效审计体系,并通过单独制订《政府绩效审计准则》或在《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制订具体的政府绩效审计的执业规则,建立健全审计制度,规范审计主体行为和审计信息传导机制,实现政府绩效审计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要认真总结在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计中取得的绩效评价方面的经验,结合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绩效审计准则。在准则中要对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基本形式等做出具体规定。鉴于绩效审计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可分门别类制定出具有各个行业特点的准则。

三、健全和完善科学的绩效标准和指标评价体系

开展绩效审计,对资金和项目的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标准和效益指标评价体系。科学统一的绩效标准,才能保证绩效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绩效审计要运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使用各项综合指标进行评价,要有一套合理完善的效益指标评价体系。

四、绩效审计与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

现阶段,我国开展绩效审计必须结合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进行,只有财政财务收支是真实的,才能准确反映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在真实、合法、效益性三者当中,真实性是前提和基础,只有把真实性搞清楚了,才能进而检查其合法性、评价其效益性。由于当前我国经济秩序的不规范,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审计就更加重要。在开展绩效审计时,要紧密结合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探索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绩效审计的方法和路子。

五、正确选择绩效审计项目

根据当前我国审计工作的目标和社会的实际情况,绩效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揭露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落实这一任务目标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怎样选择绩效审计项目,即选择哪些领域和事项来开展绩效审计。选择或确定绩效审计项目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审计工作的重点;被审计事项的重要程度;被审计事项的受重视程度;被审计事项的风险程度;审计的促进作用;审计时机的选择;审计资源的限制;以前审计关注的问题。

六、提高和培养绩效审计工作的人才

首先,强化绩效审计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绩效审计素质。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理解水平,既要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又要把握微观经济政策,从而掌握审计工作方向;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各级政府都必须在法律的规范下从事各种活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相应的经济法律知识,才能在政府绩效审计中游刃有余;提高审计人员的行政管理知识水平,政府的经济活动带有强烈的行政管理色彩,要求从事政府绩效审计的人员要了解行政管理的相关知识,把握现代行政管理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强理论修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水平,政府绩效审计内容复杂,难度大,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掌握和对政府行政管理、财政管理电脑软件的了解是从事政府绩效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急需培养一批精通计算机技术,并能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不断提高自身计算机业务水平的审计专业人才。其次,在大学相关专业中开设专门的绩效审计课程,条件成熟时可考虑设立绩效审计专业,为未来的绩效审计培育科班出身的人才。最后,审计机关可吸纳一些具有经济学、统计学、法律、工程、计算机等专业技能的人才,再辅以专门的财务审计知识培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改革我国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

我国审计机关尽管也开展了一定的绩效审计,但从整体上看绩效审计的开展受到了现行审计体制的严重限制。审计体制是影响任何审计开展最根本的因素,审计监督的深度和力度越大,审计体制的影响就越大,作为高层次审计监督的绩效审计就更难以摆脱审计体制的制约。关键是现行审计体制的“内部审计“性质限制了绩效审计对政府层次及其公共资金使用进行深入的监督,限制了现行审计机关审计职责和工作重点从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的全面转移,限制了审计监督与人大立法监督的深入结合从而使绩效审计失去了重要的“用武之地”。绩效审计只有借助于立法机关的权力与推动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这也是国外绩效审计发展所证明。由此可见,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上,人大监督意志的加强与现行审计体制发生了摩擦,相信随着我国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及其所带动的审计体制改革极有可能发生。一旦束缚绩效审计发展壮大的体制桎梏被打破,中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就会在审计实践中充分彰显出来。因此,绩效审计在中国未来的全面展开将是完全可期待。

参考文献

[1]周勇,《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经济纵横》,2008(1)

[2]贝洪俊,《新公共管理:基于绩效导向-的政府会计系统》,《财会研究》,2004(5)

[3]宋迎春,《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20)

作者:蔡松芬

上一篇:电力公司物资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成本核算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