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21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发展理念也在动态变化。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念迭代升级,逐渐形成四大区域板块、三大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中心城市的多层次和多中心格局,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仍面临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制度环境等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1:

东北亚博览会,架起一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桥梁

2009年9月2日,第五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北亚博览会)将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

东北亚博览会执委会副主任、吉林省副省长陈伟根告诉《经济》:“在经济形势愈发严峻的时刻,筹办好第五届东北亚博览会就更加显得任务紧迫、责任重大。我们将努力为东北亚各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走出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创造发展机遇。”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东北亚博览会已逐渐成为东北亚区域发展相互贸易、深化投资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东北亚区域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各国人民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从2004年末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提出申办东北亚博览会至今,东北亚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四届,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发展历程。

陈伟根:2003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中、日、韩政府首脑会晤中,提出了“扩大东北亚区域合作,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倡议,得到了有关国家的积极回应。在此背景下,2004年末,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提出申办东北亚博览会。

2005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每年的9月2日至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东北亚博览会。四年来,东北亚博览会顺应东北亚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现实需要,集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国际会议和文体交流于一体,积极构建多层次、多领域交流合作渠道,对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加速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展会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国内外参展参会客商总数由第一届的3万人增加到第四届的5万人,国外企业展位数量稳步增加,第四届特装比例已达到61%。二是贸易成交总额平稳上升。东北亚博览会贸易累计成交额从第一届的2.92亿美元增长到第四届的4.75亿美元。三是引进域外资金效果越来越好。第一届东北亚博览会共吸引外来投资750多亿元人民币,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达到1008亿元人民币。四是国际会议及活动影响日益深远,东北亚各国高层交流对话日益密切。

《经济》:您刚才简单提到了四届东北亚博览会取得的一些成绩,那么这个东北亚区域的博览盛会给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变化?

陈伟根:这要从三个方面谈起。首先,东北亚博览会已成为推进中国东北“四基地一区”建设的重要平台。

国务院颁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东北地区建设成四个基地和一个保障区域的设想,东北亚博览会对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对“四基地一区”建设更新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北亚博览会每年都举办系列国际专题会议,邀请了大量国内外企业界的高层,他们身处经济运行第一线,带来了很多、很新鲜的信息,使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解放思想、放宽视野的最大受益者;二是为“四基地一区”搭建交流和贸易平台。东北亚博览会为东北地区提供了一个展示形象、推介产业、寻求合作的良好平台,吸引世界各国在这里投资兴业,实现互补双赢;三是东北亚博览会是“四基地一区”建设引进资金的有效载体。举办东北亚博览会四年来,引进了国内外大量资金,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这一东北振兴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其次,东北亚博览会是推动大图们江区域开发的积极力量。

由国家制定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即将出台,这是继《北部湾规划》之后又一部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整体开发规划。这个十八年前也就是1991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倡导的区域国际合作项目,于2005年9月,在第一届东北亚博览会期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落实。联合国副秘书长金学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常驻中国代表马和励以及来自中国、朝鲜、蒙古、韩国等国的政府高级官员,分别在东北亚经济合作暨大图们江区域投资发展论坛、UNDP图们江区域开发项目第八次政府间协商协调会议上就东北亚区域合作发表主旨演讲,并在会议上签署了“大图们江行动计划”。在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期间,联合国和中、韩、日、蒙等东北亚国家的高级官员共同商讨推进大图们江区域开发向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

最后,东北亚博览会是推动东北亚区域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东北亚博览会积极推动东北亚区域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各国政要、经贸高官、企业精英齐聚一堂,进行双方、多方交流,寻求发展合作的新渠道。东北亚博览会对促进世界了解东北亚、东北亚走向世界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北亚博览会积极推动东北亚区域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只有东北亚博览会能够邀请到东北亚六国政府的经贸高官聚会长春,就区域内经济合作进行磋商,探讨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并对通道建设、科教合作、文化交流、信息共享等方面形成了积极协同的原则意见。

东北亚博览会积极推动东北亚区域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东北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俄罗斯商务周,韩、朝、蒙等国商务日以及中日企业经济贸易合作交流会,为企业提供了对接洽谈、开展贸易合作的平台。东北亚博览会提供的贸易配对服务,使参展参会客商获得商机、找到伙伴、得到实惠。

创造经济复苏新机遇

《经济》:目前全世界都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在此背景下举办第五届东北亚博览会有何特殊的意义和独特作用?

陈伟根:金融危机的确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东北亚各国相继出现经济增长滑落,贸易额锐减,部分企业倒闭、裁员,购买力信心不同程度受到打击等状况。如何尽快摆脱危机影响,找寻新的发展机遇是当前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东北亚博览会执委会积极研究的课题。

东北亚博览会执委会积极调整战略,广泛征求业内专家、学者意见,为办会注入新的理念。第五届东北亚博览会将努力为东北亚各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走出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创造发展机遇。

《经济》:请您介绍一下第五届东北亚博览会有何新的特点将会涉及哪些具体的内容?

陈伟根:第五届东北亚博览会首先将会按照区域进行布展,重点展示东北亚各国、各地区的整体形象、主要资源、经贸政策、投资信息和产业发展情况。将东北亚各国的精华浓缩于东北亚博览会,这将成为本届博览会极具吸引力的亮点之一。

此次博览会客商邀请目标比以往四届有所突破,将继续全力邀请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副总裁以上),国内外知名金融、投资机构,国内外知名采购商,国际知名商、协会,央企和国内500强企业(副总裁以上)。

本届博览会将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合作,搭建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合作的新桥梁,这是我国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企业全面深化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合作关系、积极开发新的合作领域的举措。利用东北亚博览会这个平台向东北亚区域国家乃至世界各地展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形象和实力,积极促进我国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走出去”。共同创造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合作的新商机,通过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寻求更加务实的合作,共同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为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振兴找到新的突破口。

随着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部分台资企业已将目光聚焦在资源丰富、经济互补性强、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东北亚区域。为推动台湾企业与东北亚的合作,本届博览会首次为台湾单独设馆,分设台湾形象展、精品形象展和台湾企业展。届时,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王志刚将组织部分工协会会长及台湾重要企业负责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博览会,并将举办两岸经贸研讨会等专题会议。

第五届东北亚博览会将打造东北亚区域合作最为务实的国际对话新平台。全球金融危机对东北亚区域各国经济、民生等方面的影响仍未见底,如何通过加强各国间、各国企业间、各领域间的合作,积极应对危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届博览会举办的专业国际会议将以此为出发点,重点举办第三届东北亚经贸合作高层论坛、第五届东北亚经济合作论坛、第五届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国际合作大会以及世界华商高峰会,共同探讨如何走出危机,寻求东北亚各国经济增长点等问题,努力构建繁荣、和谐、共赢的东北亚。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2:

中国区域发展七十年暨“十四五”区域发展展望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发展理念也在动态变化。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念迭代升级,逐渐形成四大区域板块、三大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中心城市的多层次和多中心格局,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仍面临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制度环境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中心城市布局、扩大西向开放、完善市场制度、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一、中国区域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点总结

1949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77年;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1998年;第三阶段是1999年至2014年;第四阶段是2014年至今。

(一)第一阶段(1949—1977年)

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经济弱小,零散分布于沿海地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东部沿海地区的零散点状城市分布和内地两大板块。为了促进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当时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发展政策没有明确的区域发展指向,一是着力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国防建设;二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部署力度,如“一五”时期的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和重点开发西部的思路;三是综合考虑区域均衡发展和国际局势后,全面开展大三线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类似于增长极理论的初始状态,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具有区位优势、要素优势、资源禀赋优势的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增长极,该区域的中心城市逐渐凸显出来。

这一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一是秉持均衡发展理念,在国民经济发展政策上没有明显的区域指向;二是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主要是政府主导,没有市场力量参与,如大三线建设,国家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建设了大量项目,同时也将很多东部沿海地区的项目直接搬迁至大三线。经过第一阶段的建设,我国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第二阶段(1978—1998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思路上发生转变,改革开放前,秉持均衡发展思路,改革开放后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个阶段根据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又可以分为四个小阶段:一是1978—1984年,探索形成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路;二是1984—1988年,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三是1989—1992年,最终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性事件是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全党在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上已形成共识;四是1993—1998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实际上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2002年,因为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在1999年进入第三阶段,所以此处以1998年为界线。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探索确立的第二阶段,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特区相继建立,沿海的区位优势、要素优势等充分释放,东中西部间的差距随之扩大。中国的区域经济逐渐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的带状以及中西部内陆地区两大板块。

这一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理念发生转变,由过去的均衡发展理念向非均衡发展理念转变,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二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东部地区的要素活力和市场活力得到充分激活,随之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我国东部地区实现率先发展,也为后续的“先富带后富”以及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第三阶段(1999—2014年)

经过第二阶段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拉大。从1999年开始,中央逐步推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国家相继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即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开始实施以产业转型为目标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开始实施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一直到2014年新的区域发展思路形成前,中国区域发展处于第三阶段,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四大板块。

另外,为促进四大区域优势互补,区域间协调发展,2011年6月8日,国务院印发我国首个全国性的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该规划将我国的国土空间划分为四类区域:一是优化开发区域,二是重点开发区域,三是限制开发区域,四是禁止开发区域。在该规划指引下,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会有差别,不同区域可以有效避免功能重叠、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从而实现区域间分工和协作。

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一是在第二阶段东中西部差距拉大的基础上,开始实施旨在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思路从第二阶段的非均衡发展,转变为东部率先发展与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兼顾;二是为促进四大区域协调发展,制定了第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国土空间规划,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进行区分,促进区域分工和协调。经过第三阶段发展,中国区域间的差距缩小,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也有很大改善,但是东部地区和其他三个区域的差距仍然明显。

(四)第四阶段(2014年至今)

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逐渐形成了新的区域发展思路,在原有四大区域基础上,陆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发展战略,十九大确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核心推动形成主要经济区,在空间上先集聚成点、后扩散于带、再辐射为面成为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推动城市群发展方面,约有30%的人口生活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川渝、关中、中原、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等十个城市群,创造了全国约60%的国内生产总值,这十个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支柱;在促进主要经济区发展方面,我国正在推动建设“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六大国家战略。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是在大区域层次形成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四大区域”;二是在城市圈和经济带层次形成十个城市群、六個主要经济区;三是在中心城市层面形成若干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

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一是持续促进四大区域协调发展;二是根据现有优势区域促进都市圈建设,并通过交通干道、海路、河道等促进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点轴开发和网络开发的模式;三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建设“一带一路”,促进国内区域经济与全球经济协调;四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为抓手,从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入手,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到第四阶段,区域布局已形成多层次、多中心、点轴结合、全面开花的发展模式,这是一个从增长极到点轴开发,再到网络开发的完善和进化过程,意味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符合经济规律且已进入较高级阶段。成就令人欣慰,但也要看到以往大尺度的区域战略和过于碎片化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指导,实际操作性、指导精准性和市场统一性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在“十四五”时期认真研究破题,下足绣花针功夫加以解决。

(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在经过四个阶段发展后,在规模、产能等方面都已经具有较高水平,尤其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要素活力充分释放,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经济规模、产能、产值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当前全球经济疲软,中美贸易争端呈现长期化、复杂化等背景下,外部需求下降,我国区域经济过去为全球需求配套的产能优势逐渐体现为产能过剩等问题。在内需方面,消费者权益意识、环保意识、健康意识等逐渐提升,对产品品质和个性化的要求日益提升,由过去的追求“量”转变为追求“质”。内外因素的叠加,相应的就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高质量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速度相对较慢。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力不强,尤其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仍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等要素投入手段稳定经济。未来政策发力点在于强化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加快实现从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区域经济协调性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已经处于从增长极向点轴开发,再到网络开发的模式转变,形成了多层次的区域经济体系。在这个多层次区域经济体系中,如果不同层次的城市在经济规模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除此之外,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四大区域”仍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此外,南北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且呈扩大化趋势。除东中西、南北间的差距外,区域差异还表现在城乡之间,城市经济比重远高于农村经济比重,且差距持续拉大;二是不同区域、不同城市圈之间的产业结构缺乏互补性,导致区域间产业同构,难以有效合作和协同。分析当前几个主要区域的产业发展战略,可以发现其产业布局在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这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三是不同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等软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如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上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局面。

(三)区域经济制度环境问题

得益于区位优势,同时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我国东部地区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双重作用下,在过去四十年实现了迅猛发展。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制度环境问题,一是要实现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良性互动,在政府引导下促进东部的要素向其他区域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自身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二是要注重制度建设的稳定性,经过试点总结出来的好经验要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将其制度化,保证制度环境的稳定性,强化市场主体对制度稳定的预期。

三、“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发展展望

新时代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已经迭代升级,形成了以国家中心城市为牵引,以培育都市圈和城市群为抓手,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统筹东中西和平衡南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思路。从国际经验看,中心城市、都市圈都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的很多战略职能都由中心城市组成的网络来承载完成。“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协调发展问题将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建议“十四五”时期从以下方面破题发力,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

(一)形成基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格局

目前我国的三大支柱性城市群为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城市群均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虽然分布有关中、成渝、中原等城市群,但是其战略地位和体量相对偏低,而且西安和成都连线以西的广大地区缺乏相应的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难以对兰州以西的广大区域(如青海、新疆等省区)产生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因此,未来要通过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基础设施网络共建、生态环境协作补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机制,促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内部不同规模城市和城镇间的相互协调发展。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提升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使其强者更强。认真研究、全面谋划在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地区、辽宁沿海地区、山东半岛地区)建设环渤海大湾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争取在“十四五”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另一方面建议适当向中西部倾斜,如考虑在兰州、乌鲁木齐等设立国家中心城市,通过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组团发展,进而通过交通干线与成渝、关中等城市群组成中西部地区网络开发的格局。

(二)扩大对外开放和西向开放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之一,在区域经济对外开放方面最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逐渐向内陆、西部沿边地区转移。我国区域经济经过四个阶段发展之后,已经由速度至上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也具有了较强的经济和产业基础,中国的城镇化由此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因此,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一方面要继续扩大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特别是在环渤海地区结合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实施深度对外开放,强化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建议扩大“西向开放”,让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成为我国对中亚、西亚和东欧开放的前沿地区,结合“一带一路”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

(三)完善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中国过去的区域发展由政府主导,在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后,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中心的区域发展体系。下一步工作重心,一方面是政府做好监管,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市场竞争法律法规及监管执法体制,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搭建合作平台,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为市场主体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协调区域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东部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中,通过市场手段,促进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在不同区域自由流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功能互补

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分工不同,在产业链、价值链等方面具有较强互补性。如果不同区域在主导产业布局上存在较强相似性,则最大可能是区域间相互竞争。中国国土面积广阔,东部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形成梯次发展格局,这对当前中国经济来说实际上是一种优势,东部沿海地区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国家级城市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东部沿海地区的传统产业则可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种转移方式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中心城市辐射周围城市的一种方式。

因此,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各区域的禀赋优势,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互补性和协同性,进而确定各区域的产业定位与分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相关区域展开合作,取长补短,切忌好高骛远。

(陈伟伟,中国宏觀经济研究院体管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王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体管所主任、副研究员)

作者:陈伟伟 王喆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3:

东北地区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思考

摘要:本文以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系统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东北地区沿海沿边与腹地作为经济地域系统的单元组合体,必须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工协作,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其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载体地位,克服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主体的目标多元化、互动发展的主体发育不完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深化政府间互动发展机制、优化产业布局体系及推进沿海港口与沿边口岸的优势互补等措施,实现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增进东北区域经济整体利益。

关键词:东北地区;沿海沿边;腹地;互动发展

根据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系统理论,沿海沿边与腹地作为经济地域系统,由港口和口岸、港口城市和口岸城市、腹地各地区等构成地域单元组合体。在这个经济地域系统中,每一个子区域必须有科学的纵向和横向的分工协作,才能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效益大于各部分之和。东北区域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沿海沿边开发开放使区域经济对外联系的渠道不断拓宽,在经济地域运动中与腹地联系日益紧密。但是,沿海沿边开发开放离不开腹地经济发展的支持,腹地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沿海沿边的带动,两者之间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成为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

一、东北地区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

(一)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是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载体

在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初期,由于区域整体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政府在协调市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为互动发展的主体。但这种主体地位的确定只具备协调功能而不具备动力功能,它只是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环境,一旦发展环境完善以后,由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协调,形成垂直和水平的产业分工体系,政府在互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逐渐被企业所替代。企业间在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产业在区域间转移、产业集群化和产业融合的方式实现。在由企业主导的互动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后,作为规制企业行为、代表行业利益的中间性组织又成为企业合作关系有序化的主要力量。目前,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正处于起步阶段,沿海沿边与腹地互动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互动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由初级向高级演进。

(二)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是协调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的栽体

东北腹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体系,其产品的综合经济能力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东北沿海沿边以其连接东北亚各国的地缘优势,充当着东北亚产业链条和经济合作的中间环节。东北沿海沿边开发开放进程加快,具备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并为产业与技术向腹地溢出创造了条件。产业与技术梯次转移客观上要求沿海沿边与腹地加强联系,实现互动发展。一是发挥腹地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的作用,利用沿海沿边开发开放的窗口功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借助沿海港口海运便利、成本低廉的优势,腹地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三是沿海沿边充分利用腹地在装备制造业、资源产业的生产配套能力,实现产业发展的优势互补。

(三)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是要素流动的载体

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离不开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沿海沿边与腹地的互动发展更离不开各种要素的流动组合。一方面,腹地拥有大量资本、技术、劳动和信息等要素,腹地中心城市发挥着要素集聚与扩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沿海沿边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又能吸引腹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只有两者实现互动发展才能为腹地优势产业加快升级步伐提供有力的支持,而腹地经济加快发展才能为沿海沿边发挥增长极的优势提供物质支撑。

(四)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是对外开放的载体

要将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工业等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走外向型发展道路。通过东北地区沿海沿边形成的综合保税区、工业园区等发展外向型经济窗口,腹地优势产业能够利用这些产业园区的发展吸引国外资本,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成功的管理经验,节约引进成本;借助于沿海沿边开发开放的优惠政策,依托各种园区的载体作用,将产业链条中的某些环节布局到沿海沿边经济带中,缩短其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空间距离,从而推动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二、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东北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中,区域内部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沿海与沿边之间、腹地各地区之间、腹地与沿海沿边之间等存在一定的经济落差。一是区域经济差异是实现沿海沿边与腹地互动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也可能成为制约因素。沿海沿边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区位优势和较好的发展条件,正处于要素集聚阶段。但这种要素集聚可能会对腹地一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要素过度向沿海沿边等区域增长极集中,会形成对这些地区资源、人才乃至资本的掠夺,腹地次发达地区不能共享互动发展带来的利益,会增加区域合作的成本,可能会出现腹地蜕变为得不到支持而一味贡献自身资源的“附地”。二是沿海沿边与腹地主要增长极之间由于经济存在着互补发展的优势,它们之间的合作会更加紧密,但同样也会导致与腹地落后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三是与东北沿边接壤的蒙古、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容量小,在开发开放过程中既缺乏外力的带动也缺乏内力的推动,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也会成为制约互动发展的因素。

(二)利益主体的目标多元化

在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中,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目标多元化也限制了互动发展的成效。如,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以增强大连的综合实力为目标,强化大连——营口——盘锦和东北沿海两个一级发展轴线为主要部分,将辽宁沿海经济带建成东北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核心区域;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将长吉图发展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地区新的增长极。蒙东地区和黑龙江省也提出了沿边发展的主要目标,将最具对俄合作潜力的东北北部打造成外向型的“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在东北振兴战略和辽宁、吉林、黑龙江各自振兴战略之下,三省互不相同,各自为战。由于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员目标设定存在实质性差异,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主张利用整个区域资源保持发展优势,相对落后的地区更强调提高本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这无疑增加了互动发展

的难度,使多边合作的机制和有效的合作模式难以形成。

(三)互动发展的主体发育不完善

东北地区沿海沿边与腹地互动发展本质上是以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主要形式。通过各种生产要素在沿海沿边与腹地之间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实现产业融合才能有效实现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东北地区产业组织形式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要模式,其中中央直属的各类大中型企业一直主导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在中央企业的控制下,东北装备制造业、能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基本上是以行政区划为主的产业水平分工体系为主,其他企业难以参与到以行政区划为主的分工体系之中。同时,大部分国有企业尚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跨地区进行产业布局时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受行政体制的干预。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民营经济融资困难、实力有限,制约了其跨区域实现规模经济发展的能力,这也不利于实现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的互动发展。

(四)行政区划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长期存在

在行政区划的主导下,以各自为政为主要特征的地区竞争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区域组织发展活力的有效释放。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由于经济发展差异相对较小,生产要素在企业之间流动阻力较小,交易成本低,企业合作意愿较强。在腹地经济落后地区,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意愿往往使其超越市场的力量,强化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更关注于自身利益而忽视区域整体利益的增进。

(五)互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东北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东北地区目前仍是一种潜度竞争性合作。由于受到东北沿海较为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进程的影响,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在产业梯度转移中的传递机制并不完善,没有形成产业间的有效合作机制,产业分工体系仍以水平分工为主,垂直分工体系并未有效形成。而东北经济落后地区为迅速提高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具有相似的经济基础和市场区域情况下,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导致要素配置扭曲,区域内部无序竞争加剧。东北地区市场化发育水平低于东部发达地区,企业难以发挥作为区域合作主体的作用,单纯依赖政府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使区域经济合作的推动力量薄弱。

三、促进东北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

(一)深化政府间的合作

深化政府间的合作是推进东北地区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发展的桥梁。这种合作首先来自于省级政府间的协调。在省级政府间协调当中,应将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区域经济向纵深发展的载体。一方面,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省级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平台作用,重点协调有关东北区域经济整体合作的政策法规衔接、重大事项支持、市场准入等,为区域经济合作搭建框架,处理好沿海沿边与腹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发挥各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形成多层次的互动发展平台,在沿海沿边港口、口岸与腹地基础设施对接、拓宽产业布局空间、推动企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共建要素流动平台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的协议框架。在深化互动发展方面,可以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区域性行业协会,由这些中介组织先行试验,逐渐推广。

(二)优化产业布局体系

东北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在空间上优化产业布局体系就是要形成点、线、面的网络体系,构建沿海港口、沿边口岸——沿海沿边经济带——内陆沿哈大铁路轴线腹地经济带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布局。一是发展港口和口岸产业。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黑龙江及蒙东地区的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应谋划区域产业分工协作。辽宁沿海经济带充分利用港口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发挥港口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分工明确的临港产业群,逐渐形成面向东北亚的生产、储运和销售等联合发展的区域性增长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着重在能源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工程展业、IT和动漫产业以及环保合作等方面率先突破,形成东北中部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黑龙江及蒙东地区有众多口岸,可以利用俄蒙等国的丰富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还可以利用日韩等国的先进技术提升产业层次。二是推动腹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点、线、面的网络布局体系,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哈大齐工业走廊及北部沿边经济带与哈大经济轴线共同组成东北区域产业网络布局,形成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等,构成东北区域腹地经济发展的核心。这样,不仅能发挥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推进装备制造业、能源产业、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物流中心等港口、口岸产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又能发挥腹地在资源、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围绕第二产业的发展,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三)强化基础设施对接、加快物流产业发展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基础,便捷的物流网络体系是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载体。一方面,对沿海沿边与腹地现有的与未来建设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规划。以东北中心城市建设为中心,从统筹沿海沿边与腹地互动发展的角度,逐步完善有关沿海沿边产业及技术梯度转移和腹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础设施体系,以适应腹地中心城市之间、腹地与沿海沿边之间在资金、产品、人才、资源等方面的自由流动要求。另一方面,发展覆盖东北区域的物流体系。形成以东北沿海港口、沿边口岸为牵引,以腹地中心城市为中心,辐射腹地经济发展的物流网络体系;发展物流产业还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培育地方物流产业发展,形成竞争有序的物流业发展格局;组织与协调物流企业在沿海港口、沿边口岸与腹地之间实现联动发展,并与“大通关”模式衔接,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四)推进沿海港口与沿边口岸的优势互补

一是推动沿海港口和沿边口岸的分工协作。沿海港口和沿边口岸所处区位不同、优势各异,但其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应强化分工协作和错位发展。二是加强沿海港口与沿边口岸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大通关”为目标,对外贸商品的报关、退税、中转等环节实现港口与口岸信息联动,共建信息共享平台。三是以完善东北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加快建设港口、口岸与腹地的铁路、公路运输网络体系,开通港口与口岸之间的商品进出口“绿色通道”,形成有利于商品流通集聚、疏散的运输网络,降低要素流动成本。四是提升和加强港口与口岸在金融、保险、运输、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五)构建协调统一的政策体系

构建东北区域协调统一的政策体系是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一是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基础上,积极协调将黑龙江省沿边开放也提升到国家战略,在东北构建全方位的对外格局。二是以“大通关”为原则,在东北地区全面推行“一次申报、一次检查、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三是协调各省级政府间对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政策支持。在东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范围内,属于沿海沿边与腹地互动发展的重大项目,各地政府应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协调立场,给予相同的优惠政策,避免低水平竞争。四是借鉴苏州工业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模式,对腹地具有发展优势和发展条件的产业园区和开发区,将沿海沿边保税区的部分功能进行延伸,为企业提供从注册到通关报检、退税申报在内的一站式服务,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李 刚

上一篇:科学技术与英语教育论文下一篇: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