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客企联盟是企业与客户间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文章在分析客企联盟知识类型基础上,运用信息空间理论对客企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知识转移过程的熵模型,最后针对该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分析论文 篇1:

跨组织协作中的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平衡

【摘要】

借鉴社会网络理论方法,基于显、隐知识流向分析,提出一种跨组织协作中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平衡的量化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跨组织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对跨组织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流平衡状况进行度量分析,指导跨组织协作和知识共享的改进。最后通过一个案例验证此方法。

【关键词】

跨组织协作 知识缺口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知识流 知识共享

为了应对日益开放和复杂的商业环境,企业跨组织边界协作行为日益普遍,如为了进行产品研发或软件开发,许多企业会组建跨组织包含外部合作伙伴或客户、供应商的多功能团队。相比于组织内部,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共享障碍往往更突出。研究显示,员工更倾向于在他们所属的部门或组织内共享知识,跨边界共享知识的意愿往往不足[1]。而且,由于时间或空间上的区隔,跨边界知识共享更容易出现缺口,典型表现就是协作不力、同样的问题或错误重复出现,导致任务绩效低下和创新能力不足。克服跨组织知识共享障碍需要一系列的管理干预,除了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系统性工具的引入也是十分必要的[2]。例如,许多合作研发企业为了加强从外部网络获取知识,构建了跨组织知识管理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KMS)[3]。工作流技术和平台也被用来增强跨组织流程和任务协作[4]。除了电话、邮件列表(mailing lists)等传统工具外,博客、维基、群件、对等网、即时通讯软件等Web2.0工具也被广泛整合进跨企业平台以促进跨组织知识交流和协作[5-6]。从I. Nonaka和H. Takeuchi著名的SECI知识演化模型来看,上述工具都旨在促进显性与隐性这两类知识的交互,并从个体层面螺旋上升到群体和组织层面,创造企业价值[7]。这一过程中显性或隐性知识的缺失会阻碍知识创造螺旋。现有研究普遍强调显、隐知识平衡的重要,但却很少能够对跨组织协作过程中因显、隐知识缺失而引起的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不平衡状况进行度量分析。基于此,笔者借鉴社会网络理论,基于知识流向分析,提出一种跨组织协作中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平衡的量化分析方法,为跨组织协作和知识共享改进提供有益参考。

跨组织协作中的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平衡

I. Mcbriar等将知识缺口定义为企业为实现目标或履行义务所需要的知识和企业拥有的各种知识资源之间的差距[8]。它表达了一种知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在跨组织协作中,知识缺口从组织内外来看,主要表现为内部与外部知识的知识缺口[9];从知识分类来看,表现为显性知识缺口和隐性知识缺口,重点是隐性知识缺口[10]。对于相应知识缺口的弥补,学者们进行了许多探讨,樊治平等指出对于内部与外部知识的S-I型知识缺口,可通过建立知识联盟和知识网络、加强外部学习的方式弥补[9]。党兴华等指出,针对显性知识缺口和隐性知识缺口等不同类型的知识缺口,应根据其战略上的重要性选择不同的弥补策略[10]。韩赟等认为,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主要是以显性知识为主的核心企业缺口、显、隐知识并重的先进知识缺口以及以隐性知识为主的创新知识缺口,并探讨了相应的弥补策略[11]。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现有研究对知识缺口的探讨较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很少能够从行动者交互和显、隐知识转化的微观视角分析跨组织协作中知识缺口的形成和改进。S. Haider等指出无论旧知识的利用还是新知识的创造都基于行动者的交互过程,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促进对社会交互和边界对象的利用来弥补组织知识缺口[12]。秉承这一视角,基于跨组织协作群体交互行为和跨边界显、隐知识流分析,笔者试图从微观层面对跨组织协作中知识缺口的形成和弥补进行探讨。

根据SECI模型,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内在交互促进了知识演化:隐性知识通过社会化(socialization)过程从个体传播到个体,通过外化(externalization)过程将部分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然后通过组合化(combination)过程将分散的显性知识整合为系统的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又通过内化(internalization)过程转化为个体的隐性知识。知识正是通过这4个连续转化的过程,从个体层面逐渐螺旋上升到群体和组织层面。在这个过程中,显性或隐性知识缺失会阻碍知识演化:隐性知识缺失会阻断内化、社会化向外化的过渡,显性知识缺失则会阻断外化、组合化向内化的过渡,形成知识缺口(见图1)。相比于组织内部,跨组织的显、隐知识流更容易出现不平衡。由于知识具有“粘性”(stickiness),知识即使在组织内部不同部门间转移也十分不易,跨组织转移则更加困难[13]。因此,及时识别跨组织协作过程中因显、隐知识缺失而引起的知识缺口并加以弥补对实现显、隐知识平衡、促进知识演化十分重要。

一种基于知识流的跨组织协作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平衡分析方法

基于弥补知识缺口、促进显、隐知识平衡的重要意义,笔者提出一种基于知识流的跨组织协作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平衡分析方法,旨在为跨组织协作的改进提供决策依据。该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①识别跨组织协作中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流,导出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②在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基础上进行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流平衡分析;③根据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平衡状况提出跨组织协作和知识共享改进措施。

2.1 识别跨组织协作中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流,导出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

2.1.1 跨组织协作中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流识别

本研究重点关注跨组织协作中跨越组织边界的显、隐知识流。显性知识的显著特征是可抽象化、能诉诸文字、容易理解和共享、易于交流和转移。因此,显性知识的共享策略多采用“知识编码化”(knowledge codification),将知识结构化、明晰化,强调知识的编码、存储和重用,是一种“人”对“文档”的知识共享哲学。因此,文档是显性知识重要的载体和表征。跨组织协作中常用的工作文档有任务规划与审查、工作日记、汇报体系、会议记录、案例撰写、历史文件、经验数据库等。对显性知识流的分析可参考这些文档,在跨组织成员间工作文档传递和流向分析基础上,可以相对准确地捕捉某一具体跨组织协作任务的组织间显性知识流。隐性知识的显著特征是默会性,难以明确表述与说明,在缺少知识主体时难以交流、理解和应用,而且由于隐性知识的行动导向和个体化特点,只有主体间高度信任及紧密互动才能达到共享目的。因此,隐性知识的知识共享策略主要采用“知识个人化”(knowledge personalization),强调人际间的网络和对话,是一种“人”对“人”的知识共享哲学。因此,人际关系网络是隐性知识最有效的传播载体。由于承载隐性知识的人际关系网络具有自组织及涌现特征,因此对跨组织隐性知识流的分析很难遵循文档或流程分析方法,其数据获取主要依靠社会网络调查方法。

2.1.2 导出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

对跨组织显性和隐性知识流的描述,可借助矩阵方式,不失一般性,假设某一跨组织协作任务中跨越两个组织的成员数分别为I和J,总人数为N=I+J,则组织间的显性(隐性)知识流可表示为一个N×N的分块矩阵。该矩阵可以分为4个子块,分别是左上角的I×I子块、右下角的J×J子块、左下角的J×I子块、右上角的I×J子块。由于我们只考虑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流,因此表示组织内部交互的I×I子块和J×J子块在本研究中未赋予实际意义(在图中用深色表示)。J×I子块和I×J子块则表达了组织间的知识流:J×I子块元素表示从组织J流向组织I的知识流,如果组织J中成员j向组织I中成员i提供显性知识,则在该子块内的第j行第i列标记“E”,如果提供隐性知识,则在相应位置标记“T”,如果既提供显性知识也提供隐性知识,则标之以“E/T”,否则为空;反之,I×J子块元素表示从组织I流向组织J的知识流,标记方式同上。最终形成跨组织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如图2所示:

2.2 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流平衡分析

在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基础上,即可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对跨组织协作中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流平衡状况进行分析。

2.2.1 个体层面的分析

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将参与跨组织协作任务的每一个体的显、隐知识流入、流出状况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可对个体的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流平衡状况进行分析,重点关注隐性知识流缺失引起的个体隐性知识缺口,即相应位置标记为“E” 的个体之间,表明跨组织个体间存在显性知识流但缺乏隐性知识流。相比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对任务绩效的贡献更显著,隐性知识的缺失对任务绩效的损害也更大。而且,显性知识流的存在通常表明个体间存在较正式的文档流转和任务协作关系,此时隐性知识流的匮乏预示着双方可能缺乏较深入的互动和交流,会对任务绩效带来潜在危害。因此,对于隐性知识缺口应予以重点关注。

2.2.2 群体层面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从参与跨组织协作任务的群体层面评价跨组织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流平衡状况,引入群体显性知识缺口和群体隐性知识缺口的概念。

群体显性知识缺口代表了分属于两个组织的协作人员跨组织显性知识流人均缺失数(只有隐性知识流而无相应显性知识流的状况),计算方式如式(1)所示:

其中,N代表参与协作任务的总人数; 代表任一个体n的显性知识流缺口,计算方式如式(2)所示:

(2)

式(2)中, 表示结点n的外向显性知识流数, 表示结点n的外向隐性知识流数, 表示结点n的内向显性知识流数, 表示结点n的内向隐性知识流数。

类似地,定义群体隐性知识缺口D-T,见式(3),代表了分属于两个组织的协作人员跨组织隐性知识流人均缺失数(只有显性知识流而无相应隐性知识流的状况):

D-T = (3)

代表任一个体n的隐性知识流缺口,计算方式如式(4)所示:

(4)

、 、 和 的含义同前。

通过扫描跨组织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可以得出参与跨组织协作任务的每一个体的外向显性知识流数 、外向隐性知识流数 、内向显性知识流数 、内向隐性知识流数 。在此基础上依据式(1)-(4),即可得出群体显性知识流缺口D-E和隐性知识流缺口D-T ,通过分析D-E和D-T,可以从参与协作的群体层面了解相应的显、隐知识流平衡状况。

2.3提出跨组织协作和知识共享改进措施

在个体和群体层面知识缺口分析的基础上,管理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改进,促进显、隐知识的平衡。对于个体间的知识缺口,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设计对缺口进行监控和改进,如增加缺口两端个体的工作衔接和知识共享机制,创造一些个体间正式、非正式接触的机会,以此来增进关系和信任,促进个体间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交流。对于群体层面,可以根据显性或隐性知识缺失的具体情况,加强组织间“知识编码化”或“知识个人化”倾向的管理设计,对知识缺口进行弥补,并通过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氛围、善用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促进跨组织协作和知识共享。

案例及应用

H公司是国内一家电力行业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H公司应客户企业要求所提供的信息系统应用实施服务是一种典型的跨组织协作任务。下面以该公司为其客户X企业的信息系统实施任务为例,对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双方企业间跨组织协作的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流平衡状况进行分析。信息系统实施任务的协作人员包括由1名项目经理H1和3名实施顾问H2-H4组成的H公司实施方人员,以及由1名主要负责人X1、1名系统管理员X2和6名关键用户X3-X8组成的X企业被实施方人员。分析时间选取协作任务进展中期,以便为后续的协作改进提供决策依据。

3.1 导出跨组织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

跨组织显性知识流获取主要依据前期实施过程中的跨组织工作衔接和文档传递关系;跨组织隐性知识流的获取则主要通过社会网络调查,由被调查者提名在前期实施过程中经常为自己提供诀窍或建议的对方企业成员。在此基础上,导出H、X两个协作企业间跨组织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如图3所示:

3.2 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流平衡分析

3.2.1 个体层面

依据图3的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容易获知任一个体的跨组织显、隐知识流入、流出状况。例如,扫描H1所在的行,容易获知H1有8条显性知识流流出到X1-X8,有4条隐性知识流流出到X1、X2、X6和X8;扫描H1所在的列,获知有2条显性知识流流入自X1和X6,有3条隐性知识流流入自X1、X6和X8。笔者对于有显性知识流而无隐性知识流的隐性知识缺口进行了重点关注,依据图3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图4列出了两个企业跨组织协作的个体隐性知识缺口,在相应位置以“×”标记,提请管理者注意。

3.2.2 群体层面

通过扫描图3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得出协作任务中每一个体的外向显性知识流数 、外向隐性知识流数 、内向显性知识流数 、内向隐性知识流数 。在此基础上依据式(1)-(4),得出群体显性知识缺口D-E为0.75,代表两企业协作人员间人均的显性知识流缺失数为0.75条。隐性知识缺口D-T为0.92,代表两企业协作人员间人均的隐性知识流缺失数为0.92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3.3跨组织协作和知识共享改进建议

通过图4的个体隐性知识缺口分析可以发现,H公司的项目经理H1和X企业的部分关键用户(如X3、X4、X5、X7等)之间的隐性知识交流有所欠缺,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X企业负责人X1与H公司部分实施顾问(如H2、H4等)之间,表明两个企业协作人员之间有必要加强纵向交叉方向(即各企业负责人员与对方企业成员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具体的改进措施可以通过增加协调会和例会的方式,将两个企业的有关人员集中在一起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汇报、交流、沟通,同时增加一些有关人员非正式接触的机会,促进彼此之间隐性知识的共享。

群体显性知识流缺口D-E为0.75,隐性知识流缺失度D-T为0.92,表明总体而言,隐性知识交流更匮乏。因此,有必要增加一些“知识个人化”倾向的管理设计,如多增加一些面对面交流的工作总结环节,恰当地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充分利用社会化软件构筑实践社区等。此外,一个合作、信任的协作氛围是需要协作者持续打造和维护的。

结束语

在跨组织协作任务中,及时发现协作过程中的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不平衡现象并及时加以改进,对促进协作各方知识共享、提升协作绩效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跨组织协作群体交互和跨边界显、隐知识流动的微观视角,提出一种跨组织协作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平衡的量化分析方法,通过跨组织显、隐知识流对比矩阵的构建,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对跨组织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流平衡状况进行分析,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协作中的显、隐知识流缺失之处,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予以改进。

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在分析时重点关注跨组织显、隐知识的流向,从而会忽略所共享知识的其他一些重要属性,如所共享知识的复杂性、共享质量等,这些属性对跨组织协作中知识缺口和显、隐知识不平衡的形成亦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局限有赖于在后续研究中予以突破。

[参考文献]

[1] Liu Min-Shi, Liu Nien-Chi. Source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patterns of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r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ese high-tech fir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8,28(5): 423-432.

[2] Blackler F. Knowledge, knowledge work and organizations: An overview and interpretation. Organization Studies,1995, 16(6): 1021-1046.

[3] Carlsson S A. Knowledge manag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in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03, 10(3): 194-206.

[4] Chebbi I, Dustdar S, Tata S. The view-based approach to dynamic inter-organizational workflow cooperation[J]. 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 2006, 56(2): 139-173.

[5] McAfee A P. Enterprise 2.0: The dawn of emergent collaboration[J].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6, 47(3): 21-28.

[6] Yang J H, Chen Y L. A social network-based system for supporting interactive collabor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 over peer-to-peer net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2008, 66(1): 36-50.

[7] Nonaka I,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8] Mcbriar I, Smith C, Bain G, et al. Risk, gap and strength: Key concept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J].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03, 16(1): 29-36.

[9] 樊治平, 王建宇, 陈媛. 一种基于知识缺口分析的知识流程再造方法[J]. 科研管理, 2005, 26(5): 96-101.

[10] 党兴华, 任斌全. 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缺口及其弥补策略研究[J]. 科研管理, 2005, 26(3): 12-16.

[11] 韩赟, 高长元. 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流程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9, 27(9): 1370-1375.

[12] Haider S, Mariotti F. Filling knowledge gaps: Knowledge sharing across inter-firm boundaries and occupational communi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tudies, 2010, 4(1): 1-17.

[13] Andersen P H. Organizi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 in subcontractor relationships:

作者:原欣伟

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分析论文 篇2:

基于信息空间的客企联盟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摘要:客企联盟是企业与客户间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文章在分析客企联盟知识类型基础上,运用信息空间理论对客企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知识转移过程的熵模型,最后针对该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客企联盟;知识转移;信息空间

一、 引言

商业竞争日益激烈使企业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竞争优势,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知识联盟作为企业战略的一种,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正逐渐成为联盟合作的主流趋势。目前我国企业也意识到建立了联盟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有关学者曾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7.7%的企业认为我国企业之间有必要或很有必要结成技术或知识联盟,86.7%的企业表示希望甚至很希望与其它企业结盟。客企联盟作为知识联盟的一个重要类型在我国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比如联想的“大联想”、三星OA总代理、万海的“蜂鸟”、“红雀”俱乐部等。当今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基础在于保有并扩大自己的客户群,具体的途径是改变客户是企业战略外部变量的假设,把客户纳入企业合作伙伴的范围之内来,建立客企联盟来更加有效地与客户进行知识转移。

对于知识转移过程国内外学者已经有一定的研究,英国学者Gilbert(1996)提出了知识转移的组织学习模型,把组织引入新知识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获取阶段、交流阶段、应用阶段、接受阶段、同化阶段。学者Albino(1998)等人认为知识转移过程包含两个维度:“信息系统”和“解释系统”,分别代表了知识转移的操作层次和概念层次。Garaveili(2000)把知识转移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知识从知识源向知识受体的流动和知识受体对转移知识的应用。我国学者王开明(2000)等人认为:知识的转移包括知识的发送和接受两个基本过程。王君,樊治平(2003)认为组织内的知识转移过程由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移、组织知识向个体知识的转移和个体之间知识转移三部分组成。谭大鹏、霍国庆(2006)综合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将知识转移过程整合为三个阶段,即转移前的准备阶段、知识传递阶段和转移知识整合阶段,构建了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型。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知识转移过程,但是上述学者的知识转移过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知识转移过程的研究往往是深度与广度不能兼顾,大多数模型涉及了知识转移的全过程,但没有进一步细致研究每一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其次,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对知识转移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和描述,很少涉及知识转移过程包含的要素本身的变化规律;最后这些模型没有很好的反映企业吸收外部的知识后自身知识的创造过程。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基于信息空间的知识转移过程研究。本文的特点是在分析了客企联盟知识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尝试用信息空间模型来对客企知识转移过程进行描述,并提出了知识转移过程的熵模型来说明其内在机理,最后运用该模型对用友集团与其客户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分析。

二、 客企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1. 信息空间理论。马克思·H·博伊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信息空间的概念,并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用以研究知识的编码、抽象和扩散,即一个社会系统内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交换问题。其中编码是将信息分类,并通过文字或图像等方式将信息记录下来;抽象使具体的信息提升为结构化的知识;编码和抽象的协同作用于一方面使知识被清晰地表达,另一方面扩大知识的应用层面,因而促进了知识的扩散,即知识的转移。编码、抽象、扩散分别构成三维立体的信息空间中的三个坐标轴,空间里的每个点都体现了知识的存在情况,不同组织的知识资产存在形式都与信息空间的各点相对应。

因为知识的流动是有方向性的、动态的,信息空间中给出的社会学习循环曲线可以很好描述组织中知识的这种变化。在这一循环的流动过程中,信息经过编码和抽象的处理,产生各种新的知识;再经过扩散的作用,新的知识在信息空间中发生转化,从而成为可被接收者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在信息空间中的这种循环流动过程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转移过程。

2. 客企联盟中知识的类型。在客企联盟中,根据主体不同将知识主要分为两类:

(1)主体企业知识:指的是在客户与企业互动的过程中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而准备的知识,用来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客户的需求与企业的产品有效的匹配。这类知识是由主体企业扩散到客户企业中去,大多数属于显性知识的范畴。企业通过编码与抽象使这些知识明晰化,更容易为客户吸收。

(2)客户企业知识:这里我们根据波兰尼对知识的分类对客户知识进行研究,一类为客户显性知识。这类知识描述的是客户的基本情况,例如客户的人文统计信息与客户的购买信息。另一类为客户隐性知识。指客户能够为主体企业提供的知识,尤其是与企业产品服务相关的知识,例如使用产品/服务的方法、经验、对产品/服务的见解、评价、意见和建议等,这些知识多存在与客户企业的员工头脑中。企业只有通过不断与客户交流来获取这类知识,建立客企联盟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获取客户的隐性知识。

3. 客企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过程。

客企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知识流是双向的,既有从客户端到企业端的流动,又有从企业端向客户端的流动。通过这种流动,企业与客户各获所需:企业获得了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知识,知识存量增加、知识结构改变,且有利于企业开展创新性生产活动和营销活动。作为回报,企业利用这些知识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客户获得与产品、服务相关的知识,自身的知识存量增加,知识结构改变,有利于做出理性的购买和使用决策。同时,可以获得企业提供的高质量的、个性化的产品,而且,由于体验了向企业贡献知识的益处(如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后会继续向企业提供知识。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一个完整的知识转移过程可以分为六个紧密相连的步骤,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客户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流动过程,每一步骤的说明如表1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客企联盟中由于客户知识类型不同而主要存在两条不同的知识流动曲线,第一条曲线主要适用于企业长期积极合作的客户企业,主要获取隐性知识。第二条曲线位于信息空间的上部,主要适用于一些合作关系并不密切的企业,而这种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的范围更加广泛一些,一方面可以把顾客锁定在自己的产品范围内,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潜在顾客的兴趣和理解,从而扩大需求。

4. 客企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过程模型研究。在信息空间中,知识转移的过程伴随着熵的变化。在知识系统中,熵是企业内部知识状态的复杂程度,也是知识的不确定程度和混乱程度的一种度量。熵产生率在图1信息空间中右下角的区域到达最小值。在这里信息处于编码和抽象程度最高的状态下,而扩散则受到集中的控制,是信息环境中最有序的区域。相反,熵产生率在左上角区域到达最大值。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是一个熵值增加的过程,企业通过客企联盟从客户企业引入负熵流,抵偿系统内部不断产生的熵。只有当这个交流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保持其知识结构的不断改善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客企联盟作为一个开放组织系统,可以将熵的变化表示为:ds=des+dis

其中ds表示系统总熵的改变,des为企业与客户企业交换的熵流,dis为企业内部自身矛盾激化而产生的熵流。一般情况下,des<0,而dis>0。

当|des|0,说明系统由于企业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而走向管理的无序,必须采取措施增加负熵流,以达到新的有序状态;当|des|=dis时,则ds=0,系统正处于稳定静止相对平衡的自组织状态;|des|>dis时,则ds<0,系统的总熵流因为负熵流的缘故而在不断减少,熵的减少即意味着系统,也就是企业在走向进一步的有序。

三、 案例分析

根据以上模型,我们分析用友公司与其客户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过程。目前,用友软件是亚太本土最大管理软件供应商,中国及亚太地区超过50万家企业在运行用友软件,每年超过5万家企业选择用友软件,每天超过300万用户使用用友软件。用友公司深知企业内部的知识并不足以满足企业的所有需要,所以要融入外部知识尤其是客户知识。因此该公司与众多的合作伙伴和代理商结成客企知识联盟来促进知识的流动。该公司的知识转移过程具体为:(1)客户企业得到软件知识。为了方便客户,用友提出了持续的能力提升培训、全方位伙伴公司经营支持、定位精准的市场支持、精深的专业支持、全程参与的实施交付支持,通过这些支持活动可以将用友公司的知识很好的转移到客户。尤其是新成立的用友经销商学院可以有效的帮助用友“通”系列产品的经销商提升销售、服务和管理能力。(2)软件投入使用并得到反馈意见。(3)客户企业将意见反馈给用友公司。用友公司提供了强大的移动商务平台、自由的交流空间、贴心的俱乐部活动等来有效的获取客户。(4)公司将意见集中处理,并将产品或 服务改进。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知识转移的过程中,(3)、(4)的过程是一个熵增的过程,而(1)、(2)则是一个熵减的过程。在联盟合作的初始阶段,企业和客户之间了解不够,掌握的信息不足,以至于企业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真实的需求,处于一种混沌状态,此时熵流是正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用友公司提出了关怀备至的入门支持:包括产品演示光盘、授权证书、CI设计支持、电话营销模式导入、销售全程辅导公司经营规划等等。随着联盟活动的逐渐展开,客户与企业之间知识的不断交流反馈,使知识转移过程不断向高级有序进化,最终目标有可能实现一次完成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此时熵流是负值;但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联盟失败,实现不了某种有序。

四、 结论

在客企联盟中,企业提供给客户的主要为显性知识,客户为企业提供的知识即有显性知识也有隐性知识,据此本文应用信息空间理论对客企联盟中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知识转移的熵模型,对我国企业建立客企联盟并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Gilbert M,Gordey—Hayes M.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echnovation.1996,6(16):301-312.

2.Max H.Boisot著.张群群译.知识资产.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70-129.

3.吴岚葭.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创新.发展研究,2006,(9):51-53.

4.谭大鹏,霍国庆.企业知识转移的“双因素”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6):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TQ008)、湖南大学SIT项目等资助。

作者简介:张喜征,博士,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薛蔷媛,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08-02-1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张喜征 薛蔷媛

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分析论文 篇3:

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研究

[摘要] 知识转移与创新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企业间知识转移的类型与创新类型之间的关系却很少得到研究。因此,提出一个企业间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类型之间的关系模型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部件知识 结构知识 知识转移 创新类型

一、引言

知识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但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和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使单一企业的有限知识资源无法满足创新的要求[1]。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一条快捷高效的途径。它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的这些研究虽然承认知识转移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但多数侧重于笼统地探讨知识转移活动与创新能力、绩效等之间的关系。但知识是多样化的,在转移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类型,因此在研究中有必要细致地探讨不同类型知识的转移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目前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大多数都仅仅分析单个创新的发生机理,或将创新分为两类进行研究,系统地对创新类型进行的考查尚属鲜见。因此,根据Henderson& Clark(1990)的创新分类模型,我们提出了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模型,试图揭示部件知识或结构知识的企业间转移能否促进企业创新,以及产生怎样的创新。

二、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模型

1.知识与创新的分类

Henderson&Clark(1990)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将知识划分为了部件知识和结构知识。前者有关某一产品中某一零件,还包括产品的各项核心设计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如何在各部件上实施。后者是连接产品中各零件的知识,即如何将各部件完整系统地整合的知识。这种划分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部件知识与结构知识可以作为划分不同创新类型的重要依据。根据部件知识和结构知识的改变程度可以将创新区分为四类:渐进性创新、模块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创新活动所运用的新知识可能强化也可能摧毁现有知识。

2.企业间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1)企业间部件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渐进性创新不改变产品的核心设计概念,也不改变组成部件间的连接方式,仅对现有产品的设计功能加以扩充。部件知识是渐进性创新的持续源泉。企业间部件知识转移后,接受企业在已有部件知识和新部件知识基础上强化或补充现有产品设计功能,进行一系列渐进性创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性能或功能日益增强的需求。

模块性创新是在保持部件间连接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仅对组成部件(核心设计概念)进行变革,既可以表现为部件功能或功能实现方式的创新,也可以是新部件的组合创新。模块化使产品部件间相对自由,供应商只要基于接口规则对部件进行改革,就可以持续推动产品创新。然而,模块性创新要深入,产品结构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当产品结构不能容纳创新时,产品结构必然破裂或重构,这就是为什么“产品组成部件的变革常常会触发结构性创新”。

(2)企业间结构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当一种新的主流设计被产业完全接受后,结构知识变得相对稳定,供应商在这种结构基础上独自运作,旗舰企业也将其继续保持。长期发展結构知识固化于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中,产品开发出现了路径依赖。当企业按固有方式工作时往往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注意到结构性创新的存在。企业间的结构知识转移可以打破现有技术路径和运营规则的刚性,使企业抛弃部分旧的结构知识,将外部获得的新知识重组为新范式下的知识链,从而创造出新范式下的结构知识基础。当模块性创新的深入对产品结构产生了更大的协调要求,而现有的产品结构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时,建立新的产品结构以容纳新的创新部件成为必要。结构性创新彻底打破产品原有组成结构,用新方式连接现有产品部件。可以说,模块性创新提高结构性创新能力,而结构性创新又推动模块性创新。

路径依赖性对于根本性创新的发生是致命的。随现有技术走向成熟,并逐渐接近自然和物理极限,产品部件和结构的改进与提高都越来越困难。在结构性创新过程中,创新性部件的引入便会导致根本性创新,出现全新的技术轨道。过去成功的经验、组织惯例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企业特有的结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外部新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提高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开放性可以打破知识的路径依赖性。以上讨论可总结为图所示的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关系模型。

三、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企业创新的概念模型,探讨了企业间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部件知识、结构知识)对企业创新类型(渐进性创新、模块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影响。首先,我们发现企业间的部件知识转移可以促进渐进性创新和模块性创新。部件知识转移水平较低时,企业倾向于进行渐进性创新,超过某一水平后模块性创新会随之发生。其次,结构知识在企业间转移将带来结构性创新,乃至根本性创新。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和指导企业创新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在企业确定知识转移的类型和制订创新战略时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Powell WW,Koput KW,Smith-Doerr L.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

[2] Henderson RM, Cockburn IM.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J]. Administrat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

[3]顾良丰许庆瑞:产品模块化与企业技术及其创新的战略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4

作者:万 珊 董广茂 张江涛

上一篇: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试析论文下一篇:小学中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