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积淀下的民族灵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让它在校园里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当下教育实践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在学习传统经典的单一维度上,而应是全面挖掘它的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第一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思想教育

对学生,我们一向是既满腔热情,充分信任,又嚴格要求,积极引导。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的教育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结合起来。这一句话对学校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的学校思想教育,既要帮助学生认识今天,探索明天,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教育,又要帮助学生了解过去,认识昨天,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必须立足于一代新人的培养和造就,立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和谐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学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关系,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应是当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历史的反思,现实的启示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精华,至今仍大放异彩。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寻找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原因,人们发现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对于东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人们对“21世纪将是儒家文化的世纪”多持怀疑态度,但中国传统文化将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较大影响则已有共识。

二、丰富的内涵,不竭的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生存式样系统,具有集成性和延续性的特点,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又会产生变迁与转换,并在社会中发挥着规范、类聚乃至再生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代转换意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已经成为当代学校思想教育不竭的源泉。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显著标志,也是人生的重要道德准则。从《战国策》、《汉书》中提到的“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意识;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键奋进的民族精神,到‘顾炎武所主张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意识;从孟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到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性格,这些对民族共同命运的关注与支持,对祖国热爱的浓厚感情,勇于为祖国昌盛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今天,爱国主义与热爱社会主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对于青少年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以义制利”“义以为上”的重义轻利精神

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义利关系问题上“以义制利”“义以为上”的义利关系准则。主张“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以为上”。在义利发生矛盾而二者不可兼得时,则舍利而从义。“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行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以义制利”既不可能是纯粹的利已主义,也不是纯粹的利他主义。在孔子孟子看来,只要是符合“义”的“利”,不但不应回避,反而应努力去争取。况且事关老百姓的“利”应“因民之利而利之”。总之,传统文化在义利观上,还不是卑利、贱利,根本思想是“以义制利”,而不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在今天,我们给“义”和“利”注入新时代的内容,进行现代化诠释,更应该以重义轻利的思想来教育青少年学生,从而来制约和弱化消极因素的影响,抵制拜金主义。

3.“尽心知性,止于至善”的修身精神

儒学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要把一个人自己内在所有善的本性阐发出来,并用善良本性去爱人,去教化和感化他人,从而实现和完成“至善”的理想。《大学》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的基础。在传统文化看来,修身是一种相当克已的人生实践形式,不具备近似严酷的牺牲精神是不可能达到完善其自我修养的目的的。同时,强化人的自我修养,以修身正其行,又并不是不可能的人生实践行为,这就要求人们在自己的人生实践初始阶段,注意加强自己和德性修炼。讲求“仁”、“义”,追求“智”、“信”。在待人处事上,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传统美德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青少年学生个体完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

4.“普通和谐”与“地行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和谐、包容精神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这是一种强调不同事物、因素、成分有机结合、适度调理的思想。“普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自我心身内外的和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了构筑和谐,传统文化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规范。“地行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兼容并包的宽容精神,达到“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父慈子孝”、“父兄弟悌”,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提出 “盖崇德莫大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重乎寡欲,是故君子安其身而动,易其身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故寝蓬室,隐巷陋,披知褐,茹藜藿,环境而居,易衣而出,苟存乎道,非不安也。”以乐天安命,达到一种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境界。剔除和谐及包容中的一团和气、不讲原则等消极面,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人与人、人与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层面,对于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精神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合理地扬弃,批判地继承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斗中的地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宝贵的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至今仍大放异彩,许多积极的成份对我们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教育仍有许多的启迪。

对优秀部分要进行认真的弘扬,对精华与糟粕相交织在一起的部分,要认真寻找其合理内核,吸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和扬弃,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合理扬弃、批判地继承,无疑会有助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会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和战斗力,无疑会有助于我们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

作者:刘伟生

第二篇: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养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积淀下的民族灵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让它在校园里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当下教育实践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在学习传统经典的单一维度上,而应是全面挖掘它的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应尝试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中养生、养心和养性的优秀文化,构建“三养教育”,即自然养生、经典养心、实践养德的教育。将三者有机结合,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培养有中华文化底蕴、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青少年。

“三养教育”的提出

实现民族复兴是新时代的主旋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然而近十年,社会的浮躁,升学的压力,导致我国青少年学业负担较为沉重、学习效率低下;近视率、肥胖率不断提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出现了问题,如自私自利、不愿与他人合作、基本公民道德缺失等。这些现象表明,我们应当加强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抑制身体不良检出率、心理健康疾病发病率的增长趋势,关注青少年的品德和人格教育。“三养教育”的提出,就是笔者在民族复兴时代背景下,从区域教育改革出发,对如何系统提升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和品德修养的思考。

在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积淀了“三养教育”深厚的理论依据。首先是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养生理论。它确立了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整体养生思想,提出“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主张顺其自然,这一思想符合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有益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是儒家养心和养德理论。孔子说:“仁者人也”,认为“人”不是纯粹的自然人,而是置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是合乎伦理道德的人。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学派将“仁”视为道德的第一层次。孟子主张“养”的教育方式,他认为君子之养,应该养的不是“小体”,而是“大体”,“小体”指形体,“大体”指心气。故《孟子·尽心上》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又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所言意为,人若能发挥本心,道义自充,其气自盈,即为“养浩然之气”。同样荀子也十分重视养生、养心和养德,《荀子·不苟篇》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为此,儒家的“养仁心”“守仁德”“成仁生”是“三养教育”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一些地方也有人提“三养教育”。如哈尔滨市新桥小学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提“三养教育”,即以善养德、以德养心、以艺养慧 ;四川广元市教育局出台了文件,从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维度提“三养教育”,即以法养心、以法养行、以法养境等。这些论述或做法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谈的,或只是关注到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品质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或只是根据某一具体的教育内容来谈的,而没有涉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现代教育价值的传承和发展;或只是在教育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的一些探索,而系统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

“三养教育”是笔者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十多年的研究后提出的思考。无须讳言,现在中小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多地停留在背背经典诗文、学学传统礼仪、搞搞象征活动、做做表面文章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关注少年儿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没有真正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实施路径。“三养教育”抓住了传统文化中“养”这个核心教育方式,通过养生来健体、养心来正气、养德来修行,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挖掘了传统文化中“养”的现代教育价值,并融入到现代教育方式之中。

“三养教育”的内涵

“三养教育”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中适合中小学生的“养生、养心、养德”经典文化进行建构的,即以传统自然(时令)养生文化陶养学生生命,以传统经典诗词歌赋和艺术精粹滋养学生心性,以儒家“知行相合”实践德育文化涵养学生德性,三者相辅相成、相融相生,在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养”人方式的基础上,培养身心和谐、健康向上、品学兼优的青少年。其具体内涵为:

自然养生即时令养生,主要根据中华传统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人的身体健康调理的基本做法,来引导中小学生健康生活。按照《黄帝内经》的论述,一年有六步主气(地气),三候为气(1个节气15天),六气为时(6个节气90天为1个季节),四时称岁。一年四时,各随其五行的配合而分别当旺。木、火、土、金、水五行,随时间变化而递相承袭,影响人的生命健康状态。《黄帝内经》还认为:一年分为四季,一天也可以分为四季,以北京时间(下同)计算,凌晨3时立春,6时春分;9时立夏,12时夏至;15时立秋,18时秋分;21时立冬,24时冬至。21时是一天的“立冬”,冬季万物闭藏。人“立冬”入眠与自然和谐,才有利于提高免疫力;早5时是“惊蛰”,在这8小时的时间段睡眠,人体才能和谐自然,相悖则会有害。中小学是孩子身体发育的起步期和关键期,只有在这个时期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绽放生命的光彩。自然养生所倡導的就是引导中小学生顺其自然、天人合一,顺应每年和每天的四时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对生命健康的基本价值取向。

经典养心。养心实指养神,就是要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心理学的精髓,蕴含着中国人对生命意义和天人关系的独到理解。“养心”就是为了心的和谐,把多种心理因素协调起来,从而实现人的“诚心”“净心”“正心”“独心”等。孟子特别重视养心,当他的学生请教其有何过人之处时,其答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小学正是孩子心灵萌发初期,也是人身心成长的快速期。明代教育家李贽在《童心说》中论述道:“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因此,对于青少年“童心”的养护十分重要。经典养心就是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典的诗词歌赋、散文、书画艺术、音乐戏曲等来滋养学生心灵,通过经典的熏陶和浸润实现对学生良好心性的培养。

实践养德,即知行相合的德育理念。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知行相合”的思想。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更是主张“知行合一”的教育,即在教育中坚持儿童化、体验式、浸润式的教学。王阳明曰“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鱼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副越,自然日帐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诱之诗歌,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三养教育”的推进

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体推进,构建“三养教育”的深度。“三养教育”的推进范式既不是纯理论研究,也不是纯实践操作,而是在实践中构建理论,将理论又付诸教育实践循环推进的过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一体化推进的方式将建构“三养教育”的深度,因为其研究的成果包括有深度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其理论成果主要为基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三养教育”价值研究、内涵研究和策略研究,实践成果则主要为指导中小学生养生、养心和养德的通俗图本。学生的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健康生活等核心素养的提升。

城市与乡村一体推进,构建“三养教育”的广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当前,推进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对区域教育作出的战略部署,更是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切实需要。“中小学生‘三养教育’综合实验改革研究”是国家“十三五”规划课题,我们的使命在于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当前的教育任务,将教育科研紧紧扎根于城乡一体化这块广袤的教育实践沃土之中。因此,我们在研究对象选择上作了充分的考虑,既有城区学校学生,又有农村地区学校的学生,其构成情况为农村和城市学生各占50%左右。在推进路径上我们基于城市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生长环境等情况,形成学生自然养生、经典艺术养心和社会实践活动养德的城市特色路径;也基于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生长的环境等情况,将农村良好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因素融入“三养教育”,形成学生自然养生、经典民俗养心和劳动实践养德的农村特色路径。城乡一体的广阔路径让“三养教育”指向教育均衡。

养生、养心与养德一体推进,构建“三养教育”的厚度。“三养教育”中的养生、养心和养德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三养一体”,将养“身、心、德”融合成一件事,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以养生为基础,引导学生根据时令和节气变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早起早睡,均衡、适节气饮食等;以养心为重点,通过开设普及课和选学课,引导学生学习中华经典诗词歌赋,通过参与书法、戏曲、国画等艺术课程来调养宁静、和谐、尚美的心性;以养德为目标,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礼记》等中华经典著作中具有现代教育价值的道德知识转化为日常行动,在行动体验中提升道德修养。在“三养教育”综合实践中我们发现,身体健康、心性和谐的孩子能够生成更好的行为习惯,生成更好的认知态度、思维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三养”一体化的“养人”方式,涵养出来的是更有生命温度、心性雅度和品行厚度的新时代青少年。

教师、学生与家长一体推进,构建“三养教育”的力度。《礼记·学记》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师是推进“三养教育”的关键因素,只有具有健康身心、仁爱之心、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品行优良的孩子。只有教师真正懂得科学的养生、养心和养德的方法,才能让“三养教育”真正落地。因此在推进“三养教育”研究中,我们首先是“养教师”,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国学培训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通过聘请养生专家,来指导教师掌握时令养生的方法;通过倡导教师学会中华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戏和体育项目等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或一种审美方法来修炼心性;通过研读儒家“知行相合”名篇著述,来体悟实践养德的传统文化价值和策略。在传统经典的浸润下,我们的教师富有了更深的教育情怀和更强的文化自信,呈现出更好的职业状态。在教师的引领下,我们开设学生“每日养生课程”,引导孩子们每日按时作息、健康饮食、阳光运动。开设学生“每日养心课程”引导孩子每日吟诵经典诗词,在琴、棋、书、画、戏、剪纸、湘绣、民族乐器等中国传统艺术项目中选学一项,进行练习。我们开设学生“知行合一”养德课程即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童蒙养正的文化精髓,引领学生每日践行《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礼记》等中蕴含的有关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好习惯。

在推进“三养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把家长也纳入“三养”的范畴。我们通过开设“三养教育”家長课程,组织家长学习养生、养心和养性文化,来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家长在“三养教育”意识的引导下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如制定良好的家规、传承良好家风、建设书香和传统美德家庭等。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向度一体推进,融合了三方之力,保障了“三养教育”的实施力度,确保了“养”育质量。

总之,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三养教育”是我们立足于民族伟大复兴得时代背景,走出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让我区的每一个孩子享受更加公平而有质量、更加美好而有中国文化含量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全面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教育功能,培植我国青少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新时代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罗和平,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教育局局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樊 璐

作者:罗和平

第三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的育人精神;为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广州市黄埔区姬堂小学(以下简称“姬堂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打造学校特色,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学校教育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教育等理念。

学校教育理念即优秀传统文化将教育视为立国立民之根本,建立包含国学、乡学和太学的完整学校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课程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理念,即学校通过开设各种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即学生不分贵族、平民,不分华夏、华夷,诸族子女均可入学,所有学生都平等接受教育的理念;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思想即“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就是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智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将其培养成为不同的人才的教育思想,即为个性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思想即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责任担当、善良诚信、家国情怀、谦恭为人等的教育理念。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和文件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小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导向和文化育人的实践导向,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小学教育的科学规律,增强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積极打造学校特色和教育品牌。

三、实施原则和目标

(一)实施原则

1.学校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的原则

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以古诗词的形式,展现在阶梯、教室、走廊等校园各个角落,使学生在校园的环境渲染和文化熏陶下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课程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的原则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与教育,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要重视道德教育的渗透性和价值性。

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特色教育结合的原则

学校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本校的特色教育来开展,形成包括课题研究、课程教学、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实践活动等在内的特色教育,从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4.发展性和全面性原则

学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得到成长和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得到和谐发展。

(二)实施目标

1.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发生根本性转变,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2.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校特色教育的开展并形成办学品牌和办学特色。

四、实施内容与方式

(一)实施内容

1.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通过语文、科学、思想道德等不同的学科教学,开展礼仪教育、品德教育、善良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

2.经典诵读教育

选择优秀教材《读百家诵千言》和《读百书志千载》,开展学校经典阅读和诵读课程教学。学校利用早读、午读时间,选取部分经典读本进行阅读,还从校本课程中拿出每周一节时间,开设传统文化专门课,由语文教师兼任,进行系统教学。

3.学校特色教育

学校通过对《爱莲说》的解读和莲的认知,明确“莲品教育”的办学特色,营造“莲品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莲品特色教育。

4.学校道德教育

学校道德教育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在德育课程中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活动策划,在语文等学科中重视渗透德育。

(二)实施方式

1.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承担起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环境,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面向师生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我校阶梯室内,两侧挂有六首古诗,二到六楼每层的走廊都换挂有古诗词,这些古诗词配以相应文意的图案,可谓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我校选择的这些古诗词基本是课本上有的,学生在课本上读到,在走廊上看到也会忍不住多看两眼,甚至有的摇头晃脑吟诵几句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山重水复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重视课题和研讨课引领

学校通过课题研究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水平。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原则,有意识地申报有关传统文化的课题。我校语文科组长主持的校级课题“中华传统文化融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在校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拟申报区级规划课题。我校校长主持的广州市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课程实施研究”,推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水平大幅提高。结合课题,学校教师还写了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论文,例如,《创设趣味课堂,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的策略》《字理识字教学的运用》。

研讨课也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传统文化研讨课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本学期我校就承担了两节区级优秀传统文化研讨课。

3.开展经典诵读教育

(1)选择优秀教材。《读百家诵千言》和《读百书志千载》,是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读本,非常适合中小学生和普通读者使用。《读百家诵千言》辑录了中华历史三千多年间,从孔子到康有为,对中华文化有着重要贡献的100位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字家、军事家等的名言名句。《读百书志千载》辑录了中华历史三千多年间,涵盖哲学、思想、政治、文字、军事等,对中华历史和文化有重要影响的100本经典著作中的名言名句。以“读百家”为经,以“读百书”为纬,以语录体将先哲们的名言名句和优秀典籍中的名篇名言重新梳理辑录,形成了一个分门别类、条分缕析的活地图和资料库,使其不再有那种连篇累牍的繁琐和不便。真正可以做到:一册在手,可与百名千古贤哲进行心灵对话;一册在手,可与百部千年经典进行精神沟通。

(2)开设经典阅读课。学校利用早读、午读时间,选取部分经典读本进行阅读。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优秀读本,鼓励学生读经典,学校把“新三百千”读本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低年级学《读百诗,识千字》,主张熟读多背,不求甚解,只要有兴趣就行;中年级学《读百家,诵千言》;高年级学《读百书,志千载》,中高年级要求也不高,只要“认识一个人,熟读一篇文,记住三五句”即可。

(3)开展“阅读阅美”活动。学校开展经典 “阅读阅美”活动,深受教师喜爱。他们身着新衣,化着淡装,和着优美的音乐,用优雅的音调读着一段又一段经典,每一段都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4.开展“莲品”特色教育

对《爱莲说》的解读。世居于姬堂村的周姓村民,据载为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后人,属于爱莲堂的一支。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的高洁与正直的歌颂,符合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因此流传至今,为世人所传诵。

对莲和莲品的解读。莲的构成包含莲花、莲子、莲藕、莲叶。莲藕默默无闻地在淤泥中生长,上到餐台却是人间美味,代表一种耐住寂寞、奉献自我的精神。莲子芯极苦,却能解心热,代表吃苦却是享福的一种豁达的哲学观。莲叶在水面铺张伸展,代表的是一种开阔包容、承接万物的胸襟。莲花更是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高洁品格让世人景仰。莲品即莲的品质,就是通过莲花、莲子、莲藕、莲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挖掘莲的内在品格,即出淤泥而不染、奉献自我、吃苦独立、包容豁达、坚韧高洁等。莲的品质成为在德育中塑造、培养和内化学生品德的教育理念。

5.实施独特的“莲品教育”

“莲品教育”不仅尊重莲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而且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姬堂小学确定“营造莲品姬堂,涵养诗意校园”办学目标,明确“莲品教育”办学特色,即姬堂小学营造具有《爱莲说》的诗意和莲的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环境,用莲品涵养师生,培育有莲品、有作为的现代型人才。

姬堂小学坚持独有的办学追求,以凸显“出淤泥而不染”的学校“莲品教育”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又称荷花、藕花、芙蕖、碧环、水芙蓉、菡萏等,是素雅美丽的象征。莲的象征意义丰富,汇聚成独特的莲文化:在书画文化中,莲是咏诗作画的题材;在思念文化中,莲是怀人寄情的载体;在隐逸文化中,莲是乡土田园的象征;在官场文化中,莲是清正廉明的比喻……莲之爱,可画于图,可形于舞,可咏于诗,可寄于信,可品于人。莲的众多特质勾画出了一个意象繁复的精神家园,展现了莲品文化的魅力,正可谓“莲品姬堂,诗意校园” 。

6.开展丰富的德育

德育渗透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方式。在学生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语文课程教学不应是对语文知识以及理论思想的灌输,而应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充分展现给学生,应挖掘语文课程教材当中的文化精髓,让当代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以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为切入点,充分整合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和信息,了解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学生营造积极的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氛围,这对于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来说,也能带来启发和教育,在无形之中能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紧密结合,为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整合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将其贯穿到德育课程当中,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策划,例如,在学校校庆以及文艺活动的表演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组织和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这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传统文化氛围,从中汲取德育的养分和思想,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学生德育的層次和水平。

7.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活动

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在文化节日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很多传统节日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在语文课程教学当中,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从端午节、清明节以及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当中展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端午节的主题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自主查询端午节的文化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历史背景。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传统节日当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传统节日的活动当中,感受民族氛围,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影响是深远的。

8.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建设

教师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主体,也是德育工作规划和落实的关键要素。新形势下,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育,要求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提升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约束自身的言行,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积极正向引导;要求教师在生活和教育中挖掘和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人文精神,以良好的人格魅力、道德素养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设立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德育副校长和校外专家为副组长,以校长和校外专家为引领,以德育副校长为主导,以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为支撑,组织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二)提供教材支持

学校将《读百家诵千言》和《读百书志千载》确定为经典阅读读本,还购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三百千”系列读本,为经典阅读课提供教材支持。

(三)整合社会资源

整合专家资源、文化资源、家长资源等,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和媒体传播作用,广泛动员、吸收社区和社会组织参与,多方联动,共同推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课程实施研究”(课题编号:201811621)研究成果]

作者:赵浩

上一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下一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