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与逻辑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公务员考试与普通逻辑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在教授逻辑学的过程中,我们能结合公务员考试的内容讲解,学以致用,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词项;关系;逻辑普通逻辑学中词项间关系只有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五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公务员考试与逻辑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公务员考试与逻辑学论文 篇1:

公务员考试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刍议

摘 要 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定位是为国家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但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地方公务员考试并没有发挥出优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要能体现出优势,可从以下方面对行政管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行政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优化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知识再现型内容的考试,探索反映学生能力水平的考试设计。

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 教学改革

近几年来,中国的公务员考试热度不断攀升,报考人数多、录取比例低、受社会关注程度高等各方面都超过了其他现行考试,俨然成为“中国第一考”。 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定位是为国家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但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地方公务员考试并没有发挥出优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要能体现出优势,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必须进一步改革。

1 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及特点

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定位是为国家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但要进入国家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进入中央、地方国家机关成为公务员必须参加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2000年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主要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三科。2002年,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将该科目的内容压缩作为常识判断部分放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中加以考查。这样,从2002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公共科目调整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通过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语言理解和表达、资料分析等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考查考生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生活、学习和实践积累形成的稳定心理特征,测试考生在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和岗位职责时的综合判断、组织和人际协调能力及资料分析等较高层次的职业能力。

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申论是多种能力与素养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其核心是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无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还是申论考试,虽然考试涉及的内容广泛,考试的形式灵活多样,但考查的目标非常明确,主要是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的共同特点是对考生潜在能力进行考查。

2 公务员考试中制约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发挥优势的原因分析

在公务员考试热度攀升之时,行政管理专业,这个被社会大众认为是未来公务员培养摇篮的专业被寄予更多期望。但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地方公务员考试并没有发挥出优势。公务员考试中制约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发挥优势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该目标制定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但又什么都不精通,成了“万金油”,在公务员考试以及录用方面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优势。①依据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性、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基础理论课讲授偏多,技术性、应用性课程开设太少。同时一些基础理论课程交叉、重复,比如“管理学原理”与“西方行政学说史”、“公共管理学”与“行政学”之间内容重复部分较多,而一些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课程开设得不够,如“逻辑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文写作”、“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电子政务”等课程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没有开设或没有全部开设。(2)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仍沿用“传授知识”的套路,以“灌输式”为主,基本上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学内容多以概论性、介绍性、原理性和原则性内容等为主,这种课堂教学无法与公务员考试的“能力测试”接轨。传授知识无可厚非,但传授知识仅仅是教师职责的一个部分,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智力和能力的转变,培养其潜在的能力。(3)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一般是在授课结束后由任课老师命题进行考核。考试形式有开卷和闭卷两种,只有极少数的专业选修课可以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大部分课程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的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判断是非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题型。任课老师命题时做好答案,交由学校考试中心。阅卷计分时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最后算出综合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以学生的出勤情况来衡量。可见,目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倾向于知识的再现,而不是综合判断、组织和人际协调能力的考查。

3 公务员考试中发挥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优势的教学改革思路

3.1 以培养行政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公务员公共科目的考试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问题的诸多方面,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知识只是一个载体,更重在考查考生的临场反应能力。而申论考试材料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都是在公务员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和必需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十几年相对封闭的校园生活,造成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许多学生只习惯于接受书本知识、课堂教学,而对“窗外”的事情反应淡漠,表现得不敏感、不关心、不激动、不震撼。直接的社会实践空缺,间接的社会感知未能得到及时的补充或未能转化为能力,这是应届毕业生在申论考试中又一个硬伤。②因此,我们应当以国家公务员能力考试的内容为现实参照,把行政职业能力作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公务员考试科目及特点为指导,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设计从“教育”取向转向“方法”和“行为”取向,从着眼于“应知”转为着眼于“应会”。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行政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设计,扩大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课程比例,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实习、方案设计和专题讨论会,提升学生具备从事公共管理工作所需的包括知识、技能以及必要的价值观在内的基本素质,从而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参加公务员考试时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尤其是在社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方面应严格把关,因为进入网络时代,很多学生通过网上搜索,采取复制、粘贴的方式,将社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改头换面就变成自己的。如果教师不严格把关,这样的社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训练怎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2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优化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法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应提倡摈弃满堂灌的单一教授方式,利用电化教育设施和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展开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大量的行政实例,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教学的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让学生在对实际行政管理问题的分析、探讨与解决中去自我体验、自我提升,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有效应对申论科目的考试。

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想走进公务员队伍,“申论”往往成为他们难以跨越的“门槛”。 在申论考试中要求考生以一个“准公务员”的身份去解决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申论考试材料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考生根本没有实际接触过,甚至是根本不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势必难以提出对该社会问题的理性认识。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旨在营造人为的行政管理事务环境或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岗位角色,开展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使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学习从事行政管理实践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心系百姓冷暖、洞察社会变革的大局意识,以及处理一些具体问题的实践经验。作为未来的管理者,尤其是从事公共事务的管理者,需要培养其关注国内外大局,洞悉社会矛盾的发展演变及解决之道。进入网络时代,学生了解国内外时讯非常方便、快捷,应引导学生多阅读有一定新度和深度的媒体杂志,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心系百姓冷暖,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申论考试水平。

3.3 改革知识再现型内容的考试,探索反映学生能力水平的考试设计

考试能否起到评价教学质量的作用,关键在于考试内容和形式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传统的倾向于知识再现型内容的考试不能准确检测行政管理学生综合管理的潜在能力,因此,考试要想成为学生综合管理的潜在能力的评价手段,也必须改革知识再现型内容的考试,探索反映学生能力水平的考试设计。首先应减少客观性命题的分量,扩大开放性命题的比例,给学生个性发挥留有空间。其次,扩大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一般高校将学生平时成绩定为30%,很多老师主要是根据平时上课的出勤情况给平时成绩。笔者认为,学生平时成绩不仅仅体现在出勤方面,更应体现在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方面,同时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可以进一步扩大,至少应扩大到40%。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随机选取一些学生参与讨论,也可以鼓励一些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非一日之功,需要任课教师一以贯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更能考验和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同时,这些能力的提升无论在学生的申论考试,还是在公务员面试中都大有益处。

注释

① 崔会敏.从公务员考试热看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改革[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② 罗传清.公务员录用考试视野下高校写作教学的改革[J].怀化学院学报,2007(11).

作者:肖建华

公务员考试与逻辑学论文 篇2:

词项之间的关系在公务员考试中的运用

摘要:公务员考试与普通逻辑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在教授逻辑学的过程中,我们能结合公务员考试的内容讲解,学以致用,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词项;关系;逻辑

普通逻辑学中词项间关系只有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五种。公务员考试中类比推理词项间关系可以涵括为词项间的概念关系、词义关系、相关类关系、逻辑类关系和语法类关系及常识类关系。

词项间关系在在公务员考试中的运用主要以类比推理的形式出现,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或相似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在“行测”中,题型有三种:二项式、三项式和对称型类比推理。第二、第三种题型在近年来的考试中比重逐年增加,难度也有所增加的:有的词项间的关系很难进行概括,越来越偏重常识的考查。将常识与类比推理相结合可能会作为今后类比推理题的一个发展方向。

一、词项间的概念关系

1、全同关系,两个词项之间的外延完全一致。如同一事物的全称、简称、别称、美称、谦称、敬称;音译名与中文名、口语和书面语等。

【例题】芙蕖:荷花

正确选项为( )。

A.玉兔:月亮 B.住宅:府第C.伽蓝:寺庙 D.映山红:杜蘅

【解析】答案C。题干是古称与今称的关系,A是借代,B顺序反,D不相干。

2、真包含关系,一个词项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词项的全部外延重合。主要有种与属关系。

【例题】水果:苹果

A.学生:老师 B.乘客:司机 C.教师:教授 D.员工:老板

【解析】题干水果包含苹果,故答案为C。

3、真包含于关系,一个词项的全部外延与另一词项的部分外延重合。与上例刚好相反,不再重复。

4、交叉关系:两个词项的外延有且只有部分重合。

【例题】运动员:大学生

A.植物:种植 B.专家:青年 C.四季:春天 D.纸张:书法

【解析】故答案为B,都是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指外延完全不相同,互相排斥的两个词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细分为矛盾关系和对立关系。

【例题】男人:女人

A.黑色:白色 B.矛:盾 C.台湾:大陆 D.员工:老板

【解析】A是对立关系,有中间词项存在。题干是矛盾关系,故选B。

二、词项之间的语法关系

词项之间的语法关系不同于词项间的概念关系,是从汉语语法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关系,包括词法关系和句法关系,主要有主谓结构、述宾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补充结构五种。

【例题】社会∶和谐

A.关系∶冷淡B.剥削∶反抗 C.反感∶同情D.银行∶贷款

【解析】社会与和谐,可以构成主谓关系短语“社会和谐”,关系与冷淡可以主谓关系短语“关系冷淡”。故答案选A。

三、词项间的逻辑类关系

词项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顺承关系、目的关系四种。

【例题】食物中毒∶蘑菇

A.矿难∶煤炭 B.高血压∶血压计

C.球场骚乱∶警察 D.海啸∶地震

【解析】食物中毒与蘑菇存在因果关系,海啸与地震也有类似关系,故答案为D。

四、詞项间的词义关系,这是从义素角度划分出的关系,主要有:近义关系,词义相同、相近;反义关系,词义相反、部分相反,这也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词项逻辑关系之一。

【例题】寡 对于( ),相当于 利 对于( )

A.孤 弊 B.众 钝 C.多 益 D.少 害

【解析】寡、众反义,利、钝反义,描述的状态相反,故答案为B。

五、词项之间的相关类关系,根据所描述的对象的不同,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词项之间的相关类关系可分为与事物相关、与人物相关、与作品相关、与历史相关四种。

【例题】枕戈待旦∶刘琨

A.望梅止渴∶杨修B.黄粱一梦∶尾生

C.洛阳纸贵∶左思D.结草衔环∶吴起

【解析】枕戈待旦来源于刘琨的故事,属人物相关,洛阳纸贵的源于左思,也是人物相关,故答案为C。

六、词项间的常识类关系

常识类关系考我们的知识贮备,主要有历史常识、地理常识、化学常识、字词常识、文学常识、历史常识、地理常识、物理常识等,驳杂广泛,非一日之功,要注重长期积累。

【例题】 棒球:投手

A.篮球:得分手 B.拳击:对手

C.足球:射手 D.橄榄球:四分卫

【解析】投手是棒球球场上最重要的球员,四分卫是美式橄榄球一个战术位置,四分卫是球场上最重要的球员,故选D。本题要求具备必要的体育常识。

七、类推类题型的逻辑方法。

一、要利用语感,对题干的词项组词造句:即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加工组合,生成一个新的句子,再用所造句子的语法结构套用于选项,如果合适,可以做正确答案得备选项。

【例题】图书:印刷厂:出版社

A.桌椅:家具厂:木材厂 B.水果:经销商:种植户

C.电影:制片人:剧作家 D.房子:建筑商:开发商

【解析】可通过遣词造句法将三个词项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印刷厂给出版社印图书,建筑商给开发商建房子,故选D。

二、求同法,寻找题干与备选答案间的共有属性,两组类比对象的共有属性越多,作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越高。

【例题】犬∶忠诚

A.猪∶懒惰B.鸡∶守时 C.牛∶勤劳D.羊∶羊奶

【解析】从题干部分很明显可以得出两个词之间是动物与动物品质的逻辑关系,但仅有此关系无法在备选项中选出答案,因为A、B、C都符合要求。再仔细分析题干部分可以发现“忠诚”是褒义词,C中“勤劳”也是褒义词,属性最接近,故选C。

三、求本质属性法:要排除非本质的属性,类比对象相同的本质属性越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

【例题】果汁:水果

A.粥:米 B.醋:粮食 C.蜜:鲜花 D.酒:葡萄

【解析】题干部分果汁和水果虽然物理形态不同,但是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在选项部分,最具迷惑性的选项就是B.醋:粮食,D.酒:葡萄,它们也有一个物质形态的变化过程,但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和题干物理压榨过程完全不一样,不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应当是A.粥:米,它们也都是物质的物理变化过程。

四、密切联系法:类比对象的共有属性与推出的一对词语间的联系越密切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要注意不同的学科范畴。

【例题】树根:根雕

A纸张:剪纸 B陶土:瓷器 C竹子:竹排 D水泥:砚台

【解析】题干部分词项是全异关系关系,但它们又有很紧密的联系,树根是根雕的材料。初看选项都符合要求,但在备选项中,只有A纸张:剪纸 与题干的关系最相似,联系最紧密,根雕、剪纸 两者属于纯艺术范畴。实本题应选A。

五、縱横比较法:纵向横向查看题干与选项的关系,结论的可靠性更高。

【例题】法律:约束

A.新闻:广播 B.政策:规范 C.历史:借鉴 D.制度:学问

【解析】题干中法律的作用是约束社会公民的行为,“政策:规范” “历史:借鉴 ” 两词项之间也存在类似作用,但通过纵向横向对比,“法律”和“政策”同属社会的上层建筑部分,最为接近,从语法角度分析,约束和规范同是动词,词义接近近,所带宾语一般也都是人,故选B最合理。

总之,公务员考试的题型与逻辑学,尤其是普通逻辑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在教授逻辑学的过程中,我们能结合公务员考试的内容讲解,学以致用,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音,艾泽银 《普通逻辑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基于公务员考试制度的逻辑学教学改革(2014,湖南城市学院教改课题)

作者:刘祥友

公务员考试与逻辑学论文 篇3:

论全日制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

[摘要]在现行法学教育的多元化体制下,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法学本科教育在法学教育中具有主导地位,代表着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法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既要适应法治国家的人才需求,又需发挥和体现大学的素质教育功能,这就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必然要以法律职业教育为主,兼顾素质教育。在此基础上,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积极探索和开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关键词]法学教育 法律职业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何彩萍(1974- ),女,陕西府谷人,榆林学院政法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法。(陕西 榆林 719000)

1999年,我国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一定意义上讲,法治也是“法律人之治”,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法治国家的人才需求。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法学教育呈现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在这种多元化发展中,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本科法学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代表着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法学教育作为基点,探讨了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并从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思路。

一、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法学教育的目标是整个法学教育发展的核心,法学教育目标能否准确定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合格法律人才的培养标准、培养规格、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定位,进而影响整个法律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般是套用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简单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政法实际工作的法律专门人才”。对法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职业道德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从全面分析的角度看待法学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

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是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事法律职业并不以经历系统正规的法学教育作为入门条件或任职资格;第二,为满足法律职业的现实要求,往往通过对在职人员的法律培训代替之前的法学教育;第三,正规法学教育并不以法律职业需要的人才作为明确的培养目标;第四,法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各个环节没有自觉地贯穿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第五,法学教育缺乏法律职业部门的参与和引导。从司法实践来看,法官处理案件大多是靠实践中积累出来的经验和技巧,与在法学院学到的知识没有太大的关系。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导致我国的法律人才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调。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实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各个领域需要大量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学教育又往往无法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法律人才。例如,就法官和检察官的从业情况来说,司法系统的审判、检察业务需要大量法律专业人才,但现行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等现实因素决定,大量未经正规法学教育的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司法部门,长期从事法官或者检察官职业,而大量经过正规法学教育的法科学生却难以进入法官或者检察官队伍。反映在毕业生的司法实务技能方面,至少需要3~4年的时间才能适应司法工作的需要。就法科学生的法律职业素质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尚未真正培养起法律人的思维能力,缺乏较强的法律职业伦理观念。可以说,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已经在深层次上制约、影响甚至阻碍着我国法学教育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针对此,必须对我国的法律教育进行反思,特别是对以全日制普通高校法学院系为主体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进行认真思考和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探求我国法学教育的新发展。

二、法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有关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法学教育是以培养法律职业人才为主旨的职业教育,因而应偏重司法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训练;第二种观点认为,法学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第三种观点认为,法学教育兼具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性质。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即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应以法律职业教育为主,兼顾素质教育。

1.科学规范的法学教育是培育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前提和重要基础。法律实践和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脱离法律职业的法学教育,已经或势将迷失正确的发展方向。不具备法学教育背景的法律职业者,则无法构成同质的法律职业群体,难以形成共同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环境。法学教育只有与法律职业密切结合,才能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才能建立相对稳定和连贯的知识传统。因此,在本科法学教育阶段,除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程序方面的基础训练以外,还必须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问题,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法律职业是具有较高社会期望和价值追求的职业,法律职业阶层对公平与正义的理解决定了社会在公平与正义上运行的轨迹,他们为社会提供的不是一般的服务,而是维护一个正义的社会制度的运行,是将法律所包含的公平和正义体现在每一个事件之中。这决定了大学法学教育不应以传授单纯的法律知识作为主要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学生对法律深层次的理解和信仰。通过科学规范的法学教育,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适应法治建设需要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法律人才。

2.优化法学教育结构,确立全日制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地位,以适应法治社会对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人才需求。季卫东教授指出:“一套学识性很强的法典体系,一套合理的操作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再加上一大批资质精良、训练有素的法律专业人才,这些是高效率的法治秩序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法治社会的人才需求决定了法学教育必须以培育具有共同的法律知识、法律语言、法律思维和理念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作为其重要目标,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同质化”有赖于同质的法学教育背景。这就要确立全日制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地位,甚至逐步使其成为唯一的形式。在我国目前众多的法学院系中,存在历史长短不一,办学规模不同,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结构失衡的状况。此外,由于教学方法、教材和教育质量的差异,学生的素质、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也有所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很难企求这些法律职业者具有同质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法学教育结构,对办学规模进行适当调控,并且,通过法学教育质量评估制度严把法学教育的准入关、质量关。从教育质量的源头上切实保障法学教育的同质性,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统一。

3.法学教育在强化法律职业教育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素质教育、学术教育或通识教育。大学的功能不仅在于为社会培养职业化法律人才,而且在于传播法律知识和法律思想,进行学术训练。(1)法科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和现实可能性以及社会对法科毕业生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应当是多元化的。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二十多届法学本科毕业生中只有一部分人(大约30%)进入司法系统工作,大量毕业生任职于政府机关、商业等领域。这就要求本科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拓宽视野,打牢基础,丰富人文底蕴,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和具有创造性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2)从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法学教育的优势来看,侧重于基础理论、人文修养以及学术精神,法学教育除了要为培养一流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提供系统的法学思维训练、法学知识的灌输、法律良心的培育、法律技能的传授、法律方法论的指导外,同时还肩负着为培养更高层次的法学人才(如法学硕士、博士)奠定基础的重任。

总之,现阶段的本科法学教育既要侧重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还需兼顾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

三、适应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探索法学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1.坚持法学教育的独立性,开展多元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通过司法考试的能力。司法考试是联系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之间的一座桥梁。司法考试的目的是通过一项公认的相对更公平、更科学的选择办法,将最优秀的人员吸纳到司法队伍中来。这项工作的基础是国家的法学教育。司法考试制度尽管是第二位的,只反映需求,但是应该、也必然会对法学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法学教育的方向。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做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从积极的意义来讲,司法考试有助于推动法学教育的职业化发展,使法学院系更加重视并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但其消极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比如,面对司法考试连年的低通过率,各法学院系也不得不面临“以成败论英雄”的考验。司法考试通过率太低,很难说该校的法学教育是成功的。这就使不少院校被迫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向司法考试看齐。在教学手段上,则采用题海战术,甚至以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代替本科的法学教材,这种做法实不足取。前已提及,法学教育并非纯粹的职业教育,事实上还承担了相当重要的素质教育的功能,因此,法学教育不应以司法考试作为“指挥棒”。但是,鉴于每年将近三十万人的法学专业学生需参加这一职业资格考试,法学教育也必须积极应对,探索一些与司法考试良性对接的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融法学方法论于课堂教学中,尽其所能帮助学生通过司法考试,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水平。比如,在一些分值较大的考试科目的教学中,适当考虑司法考试的要求,通过提问、课堂讨论、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同时,加大案例教学的分量,以模拟法庭、法院旁听、实习过程中的案例追踪这样一些学生亲历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程序法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在日常考核和考试中,尽量与司法考试的要求相统一,如对于第四卷所考核的主观题部分,可通过上述形式或平时的案例题、材料分析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文书撰写能力。

2.改革法学课程设置,稳步提升理论教学水平,开辟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社会科学,由此决定了法学教育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律知识的基础性功能,而且承担着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的操作性功能。目前,由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在人文环境、体制环境和物质环境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制约了法学本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进一步探索法学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以实现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1)对法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做出一定调整。根据各法学院系的优势和特长,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发展特色课程。各院校应在充分利用其现有师资、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条件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培育特色专业。在保证法学类必修课课时的基础上,可考虑增加法学类及其他学科的选修课范围,范围可以涵盖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使法学专业的学生得以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哲学、逻辑学、管理学及工科领域的一些知识,拓宽其知识背景,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构建科学的、特色鲜明的知识结构,提高法学人才的市场竞争力。法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有一套体系化的法律解释的方法,因此,需开设专门讲授法学方法的课程。(2)稳步提升理论教学水平,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开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途径。一方面,改革和完善法学本科培养方案,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增加实践性环节,明确规定教师在相应法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保证最低限度的实践教学学时和基本方式,如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司法考试指导等。在案例分析层面,可以运用预先布置案例题目和讨论主题、教师提示与集中讨论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催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意识和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专业术语使用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设立模拟法庭等教学场所,配套相关硬件设施。模拟法庭的具体运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形成指导排练、模拟审判与评点总结的三环节训练模式,使实体法和程序法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参与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法庭辩论能力,并纳入课程考试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引入“诊所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对典型判例的分析、探讨。具体可以运用情景模拟、教师指导、办案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案件的全部过程和细节处理,从而深化学生的法律职业认同感,锻炼学生与人沟通和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增加教学的生动性,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介入”社会,掌握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4)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一批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如可以通过与当地的司法机关、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社区或法律服务所建立联系,开展合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5)加大资金与设备投入力度。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辛勤付出必须量化,给予相应的报酬。另外,也必须购置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设备,组建相关实验室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第一资源和基本力量。作为法学教育主体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必须始终以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正确处理与法律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法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法学理论素养的培养和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宽口径、厚基础、素质过硬的专业化法律人才,以服务于我国的法治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朱立恒,曹盛.中国法学教育改革评析[J].当代法学,2008(7).

[2]张文显,信春鹰,孙谦.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霍宪丹.法学教育的历史使命与重新定位[J].政法论坛,2004(4).

[4]贺卫方.认真地对待法律教育[J].比较法研究,1996(2).

[5]符启林,程益群.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与目标[J].中国大学教学,2008(6).

[6]季卫东.法律职业的定论——日本改造权力结构的实践[J].中国社会科学,1994(2).

[7]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与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9]潘剑锋.论司法考试与大学本科法学教育的关系[J].法学评论,2003(2).

[10]朱立恒.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J].法学杂志,2008(1).

[11]符启林.中国法学教育的过去、现状与未来[J].太平洋学报,2007(6).

作者:何彩萍

上一篇: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论文下一篇:医学生就业心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