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研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介绍养老金融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从老年人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特征出发提出中国养老金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研究论文 篇1:

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分析

[摘 要]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中存在着一定风险,为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需要完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建立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拨付机制、探索高效的基金运营管理体制,以及强化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等。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风险;基金运营管理体制

养老保险基金是政府为实施养老保险计划而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预先建立起来的、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基本生活需要的、法定的专用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支撑点。《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确立了基本的框架。要做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了解并认真研究目前养老保险基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力图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发放以及运营管理等环节着手,梳理出影响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并对此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一、养老保险基金筹集风险

(一)基金筹资渠道少

从国外的情况看,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二是政府财政补贴,即政府从财政支出中安排固定比例的预算资金充实养老保险基金;三是基金营运收入。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政府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允许养老保险费在税前列支以及当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给予临时性补助。这种补助无法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另外,由于缺乏实际的积累,基金的营运收入也就无从谈起。这样,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就成了基金筹资的主要渠道。由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覆盖国有企事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单位,其他形式的企业参保较少,实际上,中国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缴费。

(二)基金筹资面窄

国务院颁发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养老保险参保者主要是国有企事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近几年来,尽管国家一直强调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但收效并不明显。截至2006年末,城镇从业人员约2.8亿人,只有1.4亿人参保,筹资覆盖面仅达到50%(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也就是说,仅有一半的城镇从业人员向养老保险基金缴费。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养老保险缴费主体的国有企业,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和减员增效的影响,近几年来在职职工人数一直呈现减少态势,从1997~2004年,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减少了43%(林铁钢,2005),这意味着基金供款人数的减少以及基金筹资能力的下降。

(三)企业欠缴现象严重

中国养老保险新体制规定: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其中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从执行情况看,保费征缴并不理想,企业欠缴现象普遍。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国拖欠职工养老保险费的企业总数超过了30万户,累计拖欠职工养老保险费440亿,其中欠费千万元的企业就有211户(王芳,2006)。企业欠缴行为使本就不宽裕的养老保险基金雪上加霜,无疑加大了基金的运行风险。至于企业欠缴原因,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收费机制征缴缺乏刚性的强制约束,对违规手段处罚乏力。二是养老保险费率过高,制约了企业缴费的积极性。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给付风险

(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据中国人口信息中心统计和预测,目前中国65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亿,60岁以上人口已达1.44亿,到2040年前将分别超过3亿和4亿,最高峰值将分别达到3.2亿和4.3亿,其分别占总人口的22%和30%。其中2020年和2050年80岁以上高龄人口将分别达2 200万和8 300万之多。这意味着在未来的30~40年里,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以每16年60岁以上、人口将以每13年增加1亿的速度增长,且高龄人口骤增,这样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养老保险基金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数量增多;另一方面,人口寿命的延长使每位老人被赡养的年限增加。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漏,1992年参保在职职工为8 500万人,离退休人员为1 700万人,赡养比为5∶1;2004年底参保职工为1.23亿人,离退休人员为4103万人,赡养比接近3∶1。预计到2020年,退休人数将超过1亿人,赡养比将增加到2.5∶1左右。

(二)冒领养老金现象严重

近年来,随着离退休人员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养老金也实行社会化发放。由于这些人员中有不少人频繁更换居住场所,有关方面对他们的生存状况难以得到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因此在养老金的实际发放过程中,冒领现象比较严重。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看,1998~2002年6月,全国共查处冒领养老金人员50 790人,冒领金额为14 033万元。为了杜绝冒领现象,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门在2004年发文,要求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严肃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的协助认证工作。但事实上难度极大。已建立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地区,由于贴近那些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因此对他们的生存状况较为清楚;而尚未建立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社保经办机构,由于工作繁重、人员有限等客观原因,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异地居住退休人员的生存状况,这样极有可能造成部分实际上已经死亡的原退休人员其亲属仍在冒名顶替死者领取养老金现象,从而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的无谓损失。

(三)提前退休现象突出

提前退休从收入与支出两方面蚕食着原本就不太宽裕的养老保险基金。一方面,它减少了参保人数,使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它延长了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年限,使得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相应增加。按保守估计,一个提前退休的职工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最少在3万元左右(郑秉文,2005)。尽管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试图通过多缴费、多受益的原则抑制提前退休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参保人员,出于个人经济利益考虑,在自身条件并不完全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还是想方设法提前退休;一些企业出于降低自身经营成本的考虑,希望借此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在这种利益机制驱动下,企业和职工成为一个利益的共同体,部分企业出现了修改身份证加大年龄、伪造特殊工种记录、伪造病历等问题,千方百计搞提前退休,防不胜防。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其他参保人员的利益,而且由于釜底抽薪,使得原本就脆弱的养老保险基金风险加大。

三、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风险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风险是指养老保险基金从收缴到支付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环节多,管理层次低、管理主体多和管理效率低等原因而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不能实现其预期目标,不能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一)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在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率先单方面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隐性契约,打破了传统体制下职工投入—收益模式,导致“老人”个人账户无资金积累、“中人”个人账户资金积累严重不足,从而使这部分由隐性契约所形成的政府隐性负债显性化。政府打算由现收现付融资的社会统筹资金来偿还隐性债务,其收入主要来自企业缴费。不仅如此,政府还对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资金实行混账管理,当社会统筹缴费不足以支付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时,直接挪用个人账户基金就成为便捷的渠道。其结果不仅使企业和在职职工同时承担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支付和在职职工自己未来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积累的双重任务,而且也使按新体制缴费的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因被直接挪用而变为了“空账”。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已达到8 000亿元,并且以每年1 000亿元的速度增长。严重的“空账”不仅使养老保险基金面临“远期支付风险”,而且影响了现期参保者缴费的积极性,增加了基金筹资和“扩面”的难度。

(二)基金违规挪用现象严重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转为“统账结合制”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并未进行相应的调整。一直以来,中国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是地方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基金监管的主要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基金监管部门,两者在行政上都隶属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这使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多年来集政策制定、费用收缴、投资运作、监督查处等权力于一身。这种“左手监管右手”的管理体制,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基金被挤占、挪用现象通常难以防范,这无疑对基金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专项清查结果显示,1992~2004年,仅养老保险基金就有约100亿元被挤占挪用。被挤占挪用的基金大部分用于搞基础建设项目、参与房地产投资、直接投资或委托放贷、兴办经济实体等。大量基金被违规动用,不仅影响到基金的支付,也削弱了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三)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渠道窄,保值增值困难

个人账户基金投资和其他基金投资原则上没有区别,都要强调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原则。但是个人账户的支付特性决定了短期内不存在流动性问题,而需要侧重考虑其安全至上和获得一定的收益。根据《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的规定,“个人账户基金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按国家规定存入银行,全部用于购买国债,以实现保值增值,运营收益率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根据上述规定,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范围被限定为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从表面上看,银行存款和国债可以取得稳定的利息收益,这种规定有利于控制风险,也是出于基金的安全性考虑。但事实上,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上述投资渠道难以实现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养老金的支付蕴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四、化解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的对策

从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给付与运营管理等环节可以看出,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存在许多风险因素,为确保养老保险基金能够持续平稳运行,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化解基金的运行风险。

(一)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提高基金运行效率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中的诸多风险与国家养老保险立法不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支、管、投。具体来说,一是要明确参保人的权利与义务。养老保险不是免费的午餐,参保人既有享受权利的一面,又有承担义务的一面。二是要用法律来明确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体制,明确各自的职责。中央政府该管什么,地方政府应管什么,要用法律来规范。三是要明确社保经办机构的责、权、利。社保经办机构的职责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参保人,除此之外无权动用资金。四是要对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规则、投资透明度等强制性规范加以明确界定,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养老保险基金如何投资,政府、参保人、社会如何实施有效监控,这些都需用法律来明确。

(二)建立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拨付机制,形成国家对养老保险基金稳定的投入体系

养老保险是社会的“稳定器”、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安全阀”。国家对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建设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根据国际惯例,养老保险基金通常由政府、企业和职工三方负担,这是市场经济国家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国政府也应遵循这一原则,要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采取措施把向养老保险基金拨付列为财政支出的常规项目,形成国家对养老保险基金稳定的投入体系。具体来说,政府可采取如下做法:第一,建立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正常拨付机制。各级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每年应根据财政状况,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拨付给养老保险基金。第二,各级财政可以从每年的财政增收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2006年更是达到了3.9万亿元。上述建议在财政上完全是可行的。第三,建立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机制,将出售小企业或国有股股权分置所得变现资金、国有土地占有税等收入的一定比例充实养老保险基金。

(三)建立稳定的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确保基金来源主渠道畅通

企业的养老保险缴费是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基金要能持续地安全运行,关键在于它必须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收入,足以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笔者认为,建立高效的基金筹集机制,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实行“税费分筹”的养老保险筹资新机制。对于具有国家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统筹基金,改以收税方式筹资;而个人递延工资性质的个人账户基金,仍以收费方式筹集。其次,要降低缴费率。现行的高费率使许多养老保险体制内的企业不堪重负而逃避缴费,形成“逃费—费率提高”的恶性循环怪圈。同时这种高费率还使目前许多处在体制外的非国有企业“望而生畏”,以各种理由拒绝加入养老保险体系。实际上,如果政府承担起体制转轨的主要责任,如上所述每年向养老保险基金注资的话,降低企业缴费率也是完全可行的。再次,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养老保险缴费率降低后,养老保险基金的增收途径主要在于扩大覆盖面。在继续抓好国有企业职工投保面工作的同时,把“扩面”工作重点转移到非国有企业的投保上。实际上,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不仅是企业对其职工应负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一份义务。

(四)积极探索高效的基金运营管理体制,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1. 实行“统账分离,分类管理”。即根据统筹账户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的性质不同,实行不同的管理与投资运营模式。统筹账户基金,由于在运行模式上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这就决定了该账户基金必然具有短期性、高流动性特点,不会有太多基金积累,应由政府集中管理与投资营运,比较适合进行固定收益投资。而个人账户基金是由参保者个人缴费组成,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实行的是积累制,这部分基金随着个人账户的逐步做实,积累的规模越巨大,且具有来源稳定、可用于投资的时间较长等特点,是十分优质的投资资金,因此,宜采取民营化的管理,并实行市场化的方式投资运作。

2. 要坚持专业化运作,委托专业性投资管理机构进行投资运作。世界银行的一份全面研究报告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由民营机构经营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普遍高于由政府部门经营的养老金,究其原因是:一方面政府经营往往服从于政治目标而不是经济目标;另一方面政府自身的运营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现腐败问题。因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养老基金民营化管理的趋势,如南美国家智利在这一方面改革中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这是世界银行近年来一直推崇的做法,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根据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对某些基本具备经营条件的金融保险机构改造为专门的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公司,通过专家合理运作,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3. 要放宽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限制。基金的保值增值必然要求管理机构探索更好的投资渠道,让基金有更多的投资选择,不能光买国债和存银行。当然,在放宽基金投资管制的同时,还必须规范投资行为及其程序,只有健全的投资机制和透明的投资程序,才能从制度上保证基金投资的理性。从中国目前情况看,可以更多地考虑与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如南水北调、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等,这种投资不仅是安全的,也是可以保值的。从目前来讲,这是一种最便捷的途径。我们国家目前处于经济高速成长期,直接投资有稳定的回报。在国家发民展处于经济高速成长期,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股票市场不成熟的条件下,应该选择有良好投资回报的实业投资,谨慎投资证券市场。将来随着法制、信用、人民币自由兑换等制度的逐步完善,还应增加企业债券、投资基金、指数期货、实业投资、房地产投资、抵押贷款等投入,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投资,减少投资风险。

(五)加强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

一是不断完善养老保险信息化系统建设。养老保险开展较早,养老保险信息化远远滞后,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尽快完善养老保险的信息化管理迫在眉睫。二是不断提升养老保险信息化职能。将养老保险征缴信息与企业工资总额、企业税收、职工的生存状况等信息联动,以科学的方法促进养老保险的征缴,严防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

[参考文献]

[1]蔡秀静.防止养老保险基金不必要流失的思考与对策[J].经济师,2006,(11).

[2]黎民,曾永泉.政府与企业在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博弈[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林铁钢.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J].中国金融,2005,(9).

[4]王芳.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现象成因剖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6,(1).

[5]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6] “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与管理研究”课题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与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81).

[7]张伟,贾巍.中国养老保险转制中的困境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5,(2).

[8]郑秉文.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焦世玲

责任校对:张增强

作者:章 萍

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研究论文 篇2:

中国养老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 要:介绍养老金融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从老年人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特征出发提出中国养老金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养老金融;中国;发展

一、养老金融界定与分类

养老金融是与养老有关联的储蓄投资机制,泛指与居民终身理财和退休后收入保障相关的金融服务,① 具体包括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信托、养老基金等金融服务方式。作为中国目前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有力补充,养老金融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压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按照服务主体划分。第一,在银行针对老年人的业务中,养老储蓄和养老金的发放占有较大的市场比重。除此之外,在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银行还作为贷款人和托管人分别参与到养老住房抵押贷款和企业年金的金融服务中。第二,保险公司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提供基本的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外,还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商业养老保险和老年护理保险。第三,在证券市场中,基金公司经常受托管理养老基金和企业年金的投资,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

2.按照服务对象划分。第一,对老年人个人的金融服务。在金融业发达的国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通过金融机构来解决自己的理财问题,他们请投资银行为其制订个人退休金计划、进行退休资产的现金流动分析,委托信托机构代理其管理和营运资产,借助投资基金获得资金投资收益等等。第二,对养老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老龄产业作为中国的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之初可能会得到一定的财政资金、社会团体捐助资金的支持,但从根本上来看,老龄产业,特别是具有商业性质的老年消费品生产、老年服务行业和老年公寓建设,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将主要靠金融市场来解决。

二、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养老金融产业仍处于比较薄弱阶段,各金融机构提供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比较匮乏,主要有银行储蓄及代发养老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三大类。

1.由于中国老年人重积累轻消费以及银行存款服务较高的安全性,银行储蓄吸引了老年人大量的结余资金,被广泛应用于提供养老保障。代发养老金是银行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一种便民服务,银行网点覆盖率高和金融服务专业化使得这一形式简单的金融服务一直广受老年人的青睐。

2.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的。目前中国的企业年金产品都是以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产品的形式出现,是指同一受托人将多个委托人交付的企业年金基金进行集中受托管理的企业年金计划,具有高效率、低成本、规模效益三大优势,可以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

3.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目前中国所有的寿险公司都有养老性质的保险产品,主要分为分红型养老保险和万能型养老保险。分红型指保单持有人每年都有权获得建立在保险公司经营成果基础上红利分配,享受公司的经营成果。万能型保险是指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设立有保底收益投资账户的人寿保险。具有缴费灵活,保额可调整,最低保证利率的特点。

三、中国养老金融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养老金融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这主要体现在未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结合老年人消费心理与金融产品的特点可以得出老年人对养老金融的需求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储蓄偏好明显。受自身的心理、生理、文化特点决定,老年人偏向于储蓄性和保障性的金融产品。二是风险厌恶、价格敏感。老年人比较保守,对金融产品进行选择时非常关注其对收益的保证程度。同时老年人对不同的金融产品间区别的辨识能力不足,对金融产品价格(费用)比较敏感。三是复杂投资工具接受能力差。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意愿差,对于复杂投资形式特别是金融衍生投资工具厌恶。

结合以上老年人对养老金融的需求特征,可以看出中国养老金融存在以下问题:

1.中国储蓄率表面很高,但对多数人储蓄不足以成为养老依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高储蓄率主要来源于政府和企业,居民储蓄占GDP比值一直在两成左右。并且由于收入差距问题,这些为数不多的居民储蓄中的大部分却只属于少数人。截至2011年央行公布的个人存款余额为35.8万亿,根据2008年对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结构的结论,假设约5%的储户占有40%的存款,则剩余的21.5万亿若要被13亿人均分,每人仅能分得一万六千余元存款,在目前的负利率时代,这对于庞大的养老需求无疑是杯水车薪。

2.养老金融服务成本费用较高。典型的例子是由于子女工作流动性增大,跟随子女在异地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是银行收取的异地取款手续费(不同的银行收取比例从0.5%~1%不等)使得这部分老人每人每月的养老金都要损失几十块,这对于老年人的“养老本”来说是笔不小的支出。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初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当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提出对于异地领取养老金离、退休人员免收手续费。但是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这项协议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销声匿迹。

3.养老金融市场开发有限,结构失衡。接近九成的养老金由政府提供,而商业保险和企业年金等只占很少比重。2010年末中国企业年金规模为2 809亿元,远少于全国社保基金8 376亿元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5 356亿元。而且目前建立年金计划的企业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占企业总量90%、创造55%GDP、60%出口、提供45%税收和75%就业机会的民营企业却鲜有建立年金计划。在目前国家养老金存在巨额缺口情况下,开发企业年金等養老金融产品市场更有巨大的意义。

4.养老金融产品类型雷同,缺乏设计创新。尽管有着不同类型的养老金融产品,但是金融机构没有充分分析老年人心理、生理及其金融需求,更没有针对其特点进行产品创新。这使得中国的养老金融产品及服务体系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很单薄。例如在2000年日本已经实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此保险制度是指当老年人因疾病或衰老以至于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康复中心或需要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由保险人提供补偿。在家庭护理功能明显下降,老龄化加剧的压力下,老年人的护理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目前中国还没有相应的养老金融服务对其进行保障。

四、对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的建议

1.政府应积极推行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为了完善中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丰富和发展养老金融的产品及服务,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优惠的税收政策会激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年金市场,相应的政策财政支持会促进不同的金融机构开发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在美国反向抵押贷款发展初期,发展十分缓慢,直到联邦住房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FHA)对房屋价值转换抵押贷款(Home Equity Conversion Mortgage,HECM)提供保险,才确保了老年人的积极参与。无独有偶,日本护理保险中公费在其筹资来源中占有50%比例,在这种长期制度的建立初期由国家承担较大筹资责任的做法,是使得制度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2.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加强跨行业合作。金融机构要抓住养老金融的重要发展机遇,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不断推出低成本、多元化、个性化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及服务。一方面,金融机构要重视养老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专属化、个性化的产品及服务;另一方面,加强跨行业合作,特别是和老年人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保健、信息、看护等行业,跨行业的资源整合有利于促进养老金融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宋唯琳.从美国模式到中国本土化——对中国推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模式的思考[J].现代经济,2008,(91):15-21.

[2] 黄小璇.中国推行反向抵押贷款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3] 袁友文.以房养老:国际经验及中国前景分析[J].改革透视,2006,(6):79-81.

[4] 宋莉莉,刘叔兵.以房养老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J].西北人口,2007,(2):17-19.

[5] 王贞琼.中外企业年金制度的比较及启示[J].江汉论坛,2004,(5).

[6] 李玉兰.中国企业年金现状及改革建议[J].商情,2012,(13).

[7] 张萱.日本互利保险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上海的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8] 权彤.老龄化压力下的日本养老保障体系及其借鉴[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9] 陈竞.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修订与非盈利组织的养老参与[J].人口学刊,2009,(2).

[10] 张晓宇.建立适合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养老模式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6,(10).

[11] 邹小菲.长期护理保险的全球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展望[D].青岛:青岛大学,2005.

[12] 王韧.对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规划的探析[J].中国市场,2008,(18).

[13] 蓝霞,王伟.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完善中国现行“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

[14] 陈强.论商业养老保险在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J].上海保险,2007,(1).

[15] 徐怡华.人口老龄化形势下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前景[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3).

[16] 闫威,刘利华,徐晓艺,等.针对老年人消费心理的产品设计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4).

[責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陈艺

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研究论文 篇3:

新形势下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投资方略研究

[摘要]立足河北实际,发展河北省低碳金融,真正立足经济舞台,需要制定一系列更为灵活、操作性更强的低碳金融发展方略,为河北省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低碳金融发展创新面临复杂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众多。在新形势下,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创新方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低碳金融;集群发展;混业经营;风险投资

[作者简介]葛晋,廊坊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学院讲师,硕士;赵丽娅,廊坊师范学院经济学院金融系讲师,硕士,河北廊坊065000

低碳金融的兴起与地球变暖及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环保公约——《京都议定书》关联紧密。《京都议定书》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京都议定书》,对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了限制性约束。鉴于各国的减排成本相差悬殊,通常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高出5至20倍,所以《京都议定书》允许有减排责任的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指标来完成履责,这造就了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因此,发展河北省低碳金融,真正立足经济舞台,需要制定一系列更为灵活、操作性更强的低碳金融发展方略,为河北省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

一、提升区位优势。促进碳金融企业集群发展

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是因为企业的需求,因此,低碳金融的发展取决于低碳企业的存在。低碳金融是指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产生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各种金融交易活动。河北省发展低碳金融的基础应该从低碳企业集群发展入手。一个地区适合于低碳企业投资并集群发展的区位优势,一般由该地区经济所特有的某些因素形成。区位优势可以来自于:投入要素和产品市场的地理位置;投入要素的价格、质量和生产率;政府的政策和干预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社会文化差距;法律和商业法规等。因此,那些劳动力成本低、要素成本低的区域,运输方便、市场潜力大的地区,政治风险小、基础设施好的地区,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由此而成为低碳企业投资的热点区位。

区位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低碳金融企业愿意到此地区投资发展而不在彼地区投资生产。例如,我国浙江省产业集群在数量质量上都领先全国,因而浙江省的竞争力和人民的富裕程度也在全国名列前茅。无锡、张家界等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实施了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因此,低碳产业集群是低碳产业持续发展的成功思路,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低碳金融发展的前提。这表明此地区低碳企业发达,在空间上密集分布,为低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对象基础。河北省促进低碳金融与低碳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大力促进低碳金融企业集群发展。

国内外研究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对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区位优势是促进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至关重要的吸引力。河北省应大力提升潜在区位优势,加强本省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低碳金融的相应发展。

二、完善碳金融风险投资机制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态,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到1946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Geoger Dorlot和新西兰地区的一些企业家共同组织了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简称AR&D),它们专门对一些处于早期阶段的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从而揭开了现代风险投资的序幕。风险投资机制是风险投资的投资主体、投资对象、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风险资本撤出渠道、政府的监管系统等构成的经济运行体系,在符合低碳产业创业规律的前提下,相互促进、相互制衡的高效运行过程。

我国要在新形势下成为经济强国,河北省要成为经济强省,必须加快高科技低碳产业发展。风险投资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和低碳产业化的主要“推动器”,对我国和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完善河北省风险投资机制是低碳金融稳定发展的保障。例如,在低碳金融初步发展阶段,其投资主体不应是某一个金融机构,应该以“结合体”金融机构的方式完成对低碳企业的金融服务,这样可以减小金融机构的投资风险,这类似保险机构的“共同保险”模式。

从总体而言,碳金融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是以市场为基础,其运作过程始终是在市场筛选和过滤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的,市场筛选和过滤机制是碳金融风险投资运作的重要机制。因此,完善河北省碳金融风险投资机制,首先要加大低碳金融资金来源渠道,扩充资金规模,增强其实力;其次要规范风险投资过程,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低碳金融风险投资专业人才;最后要完善低碳金融风险投资运作环境,比如,对低碳产业投资公司实施优惠税收政策等。

三、建立有效的碳金融混业经营模式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实行混业经营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

河北省低碳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借鉴欧盟金融改革的成功经验,欧盟内部大市场在成员国之间实行人员、物资、资本和服务自由流通,欧盟区域政策有明确的总体目标:致力于通过实施积极的区域政策以达到缩小区域间差距的目的,使欧盟范围内不同区域达到最大程度的聚合,这一切都为解决区域不平等问题和实现广大地区真正的联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欧盟的金融合作模式可以归纳为“共同稳定、同步发展的区域化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那么河北省可以根据本省省情,先选出一个区域进行地区碳金融混业经营试点,进而优劣互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河北低碳金融混业发展。通过建立本区域低碳金融混业经营促进本区域低碳企业发展之外,更重要的是低碳企业投融资渠道多元化,低碳金融混业经营资金链要远远大于单个单位的资金流量。因此,建立低碳金融混业经营是增强低碳产业资金流动性的有效途径。

四、建立有效的政府扶持机制

在经济结构调整变革和振兴的过程当中,中国金融业既要顺应发展趋势,又需要通过自身的变革,充分发挥金融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在全球经济调整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金融服务要先行,对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业务更是我国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机遇,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金融机构

在开展低碳金融服务过程中,面临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政策风险大、企业资信不足等难题,往往无法得到相应的风险补偿,这不可避免的导致金融业对于低碳项目融资的不积极。虽然当前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是服务低碳经济的一个不错的开端,但绿色信贷对低碳经济发展仍然有限,尤其在低碳金融方面中国金融界没有恰如其分承担并完成使命,这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金融界在低碳金融发展方面的不到位,恰恰反映出国家的导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银行自身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如何准确的去评估新经济模式下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这种适合低碳金融业务的新风险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这就意味着潜在的风险很大。低碳经济和低碳金融近几年被各国关注,但现实中成功可借鉴的商业模式少,对于各国金融业而言低碳金融的发展是在摸索中前进,金融业对低碳经济不熟悉,风险程度不确定,造成了金融界发展低碳金融态度谨慎。因此,政府的导向是极其关键的,政府在财政与税收两大角度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对于金融机构的低碳金融业务可以采取税收的优惠,对于跨国低碳融资项目,受益国政府之间按照收益比例相互协商,按比例共同给予财政扶持。

五、培养低碳金融企业自主创新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的5个方面: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因此“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它严格区别于技术发明,是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经济能力。

金融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其核心在于自主创新力。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在中国,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在环渤海京津冀都市圈。河北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为促进其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关键是培育河北自身低碳经济和低碳金融的创新。因此,政府应对于金融创新加大扶持力度。同时,金融企业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面对挑战,在加强风险监控体系完善的同时勇于开拓低碳金融新业务,比如,借鉴保险业的共保、分保方式建立大型低碳项目共融业务、分融业务等,这样不但降低了新经济背景下的潜在风险,还促进了自身金融业务的拓展,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上述表明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对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投资方略研究表明,河北省低碳金融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应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提升区位优势;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低碳金融产业战略联盟;培养本土低碳金融企业自主创新力。以上方面有效结合定会带来河北省低碳金融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宫映雪,刘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2007,(5).

[3]李真,卢德坤,扬晓静.构建碳金融体系抢占未来制高点[N].经济参考报,2010-04-07.

[4]Martin R&Sun]ey P.Deconstructing Clusters:ChaoticConcept or Policy Panacea?[J].Journal ofEconomic ce_ography.2003,(3).

[责任编辑:舒生]

作者:葛晋 赵丽娅

上一篇:对文修辞手法中学语文论文下一篇: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