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术成果评奖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学术授信分析是一种根据评价视域内全体学术社区成员的相互授信情况对评价对象的学术声望进行量化测度的学术评价理念和信息分析方法,系统介绍这种新型信息分析理念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学术评价、信息分析等工作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成果的系统梳理,展示学术授信分析的理论基础、系列分析方法及应用场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档案学术成果评奖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档案学术成果评奖分析论文 篇1:

深化学术研究拓展服务领域学会工作提升到新水平

北京市档案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于2011年9月选举产生,现已届满。受理事会委托,我代表第六届理事会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四年来的主要工作

四年来,第六届理事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市社科联、市社团办、市档案局、中国档案学会的指导和支持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特色,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按照办会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在深化学术交流、创新社科普及活动、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为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围绕档案工作大局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开展学术研究交流是学会的主要任务。四年来,学会围绕档案工作大局,从档案工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出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了学术性团体的职能作用。

1.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围绕每年的中心工作,组织学术活动。四年来,举办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会19场,开展各种培训活动11场,近3500人次参加。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六中全会精神,学会组织了“档案工作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邀请天津、上海、重庆、辽宁、福建、深圳等省市的同行,探讨档案工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2012年国家档案局强调推动信息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和标准,学会围绕这一要求先后与中国档案学会、中国科学院档案馆、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档案云服务高峰论坛”、“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挑战、机遇和启示”、“数字时代档案资源的视觉传播”等专题学术论坛,来自档案行业、信息技术部门、IT公司的多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发言,围绕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前景、相关领域应用云计算的启示、运用传媒技术传播档案文化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五周年,学会组织了学术交流活动,围绕档案馆、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如何做好接收和查阅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发言。

2014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强调“促进资源共享”,据此学会以“移动互联网时代:让档案活起来”为主题,与北京市数字科普协会共同举办了学术论坛,国家档案局、市科协、人民大学的领导、专家、学者就互联网传播的有效途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档案文化传播等专题,作了学术发言。

四年来,学会还围绕全市档案系统每年开展的“档案馆日”和国际档案日活动,组织学术论坛、学术报告、参观交流活动,其中“档案工作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档案开放利用与编研工作学术交流”、“档案与你相伴,文理一路同行”等主题活动,邀请到18位专家学者作专题演讲;活动期间向参与者赠送了《北京社会科学普及讲座集萃》《老北京胡同档案》《北京市国家档案馆地图》等书籍500多册,进一步扩大了学会的作用和影响。

2.发挥平台作用开阔档案人员视野

学会始终把密切与档案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交流平台。

四年来,学会组织会员参加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全国青年档案工作者研讨会、华北地区档案学会学术研讨会、京津沪渝档案学会学术讨论会等全国性、区域性和本市各类学术活动30多次,参加人数达2100多人次。在各类学术活动中,共征集论文90余篇,其中10篇被中国档案学会评为优秀论文,20篇被编入全国性或区域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有12名同志在全国性或区域性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学会还积极组织京内外、境内外考察交流活动。四年来,共组织京内外考察活动19批次,参加会员约1300多人次。考察了顺义区档案馆、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詹天佑纪念馆、京张铁路青龙桥站、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档案工作,考察了山东、新疆、西藏、甘肃、福建、河北、山西、江苏等地区的档案工作,与同行们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四年来,学会拓展与境外同行的交流,组织了5批次98位会员赴台湾考察,与台湾同行进行了广泛接触与交流。学会还接待了日本一桥大学图书馆考察人员,就档案管理及档案文献资料保存与修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二)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深化学术交流

学会所属5个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结合每年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热点难点,积极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业务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受到会员的普遍欢迎。

基础理论委员会举办了“档案前沿论坛”活动,组织了“区县档案馆档案分级管理”、“创新应对变化发展追求认同”、“非物质文化与档案工作”、“档案利用案例的法律分析”等专题内容的报告会、研讨会。

现代化技术应用委员会围绕数字化工作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报告会,邀请有关专家作“数据密集环境下的信息可视化技术”、“物联网智能管理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数字档案馆设计和实施”的报告,观摩西城区档案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库房管理的好做法。

开发利用委员会围绕档案编研、档案与北京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召开了学术交流会。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候,邀请了全国政协、北京市政协、民革中央、中国社科院等14家单位的30多名专家学者,就辛亥革命史料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研讨。

企业档案工作委员会围绕国家档案局下发的《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即10号令)、北京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宣传贯彻,举办了业务交流研讨会,对10号令的实施范围进行深入解读,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及归档模式、归档要求进行系统解读,请有关单位作重点发言,介绍好做法,交流好经验。

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委员会组织会员到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参观,通过观看建院史和馆藏优秀剧目档案,研讨艺术档案资料留存和开发利用等问题。

各专业委员会在活动中把普及业务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推动学术研究、促进知识传播、深化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办好文化讲堂在社科普及活动中贡献力量

市档案学会作为市社科联的成员单位,在社科普及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职责。2010年3月,学会创办了“档案见证北京”文化讲堂,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目的,在社科普及活动中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1.突出三个特色树立起档案文化品牌

“档案见证北京”文化讲堂创办五年来,组织43位专家学者进行了155场讲座。这些讲座突出档案特色,所讲内容以档案为佐证,用档案说话,帮助听众走进历史、了解真相。这些讲座突出北京特色,所讲内容紧紧围绕北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遗存,体现了浓浓的地域文化。这些讲座突出考察特色,结合讲课内容,组织听众进行实地考察,使听众增强了对史实的了解。

文化讲堂以东城区图书馆为主课堂,每月十五日定期开讲,讲堂还延伸到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及胡同等文化场所;每一位主讲人都认真准备,精彩演讲,共吸引了2.5万听众,有些听众成了固定粉丝。讲堂已成为富有鲜明档案特色的文化品牌。

2.抓住关键环节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

为办好文化讲堂,学会抓住关键环节进行组织。一是精心策划。从选题到主讲人,从本年度的讲堂内容到下年度的讲堂计划,精心准备认真落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二是利用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借助行业报刊进行宣传,中国档案报、《档案学研究》、《北京档案》杂志都对文化讲堂进行过宣传;借助社会媒体进行宣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专题节目、《中国教育导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支部生活》都分别报道和刊登了文化讲堂的内容;借助网络扩大宣传,北京市档案信息网、中国档案资讯网、东城区图书馆网站都及时发布文化讲堂的信息,刊登讲座内容;利用各种场合进行宣传,在全市档案工作大会、学会工作会议、东城图书馆大厅和各个讲座现场发放宣传材料、讲座年历,让广大听众了解讲堂的时间内容,扩大了讲堂的知名度。

几年来,文化讲堂为宣传档案文化发挥了作用,为社科普及贡献了力量,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彰,被市社工委授予“北京市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品牌铜奖”,被市社科联评为“系列科普讲座组织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宣传部授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活动品牌”的称号。

(四)加强自身建设管理与服务迈上新台阶

学会以“学术引导、创新服务”为工作理念,坚持在服务中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激发组织活力,健康有序发展。四年来,会员队伍不断扩大,组织管理更加规范,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1.壮大会员队伍创新服务理念

根据北京市档案学会的有关规定,积极发展个人会员,壮大单位会员队伍,目前共有个人会员371人,单位会员94家,其中本届新增单位会员30家。学会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努力改进作风,广泛听取会员意见,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以会员单位为主体建立了“北京市档案学会QQ群”,以文化讲堂为主要内容建立了“档案见证北京微信公众号”,通过这些手段,为会员提供相关服务。同时,根据会员需求,不定期举办针对会员的工作交流及专题业务讲座。不断加强学会与会员之间的联系,每到节假日,还通过QQ平台和公众号,互致问候、彼此祝福,学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2.坚持民主办会完善组织管理

按照《北京市档案学会章程》,建立健全了理事会、监事会和会员代表大会的组织体系和议事规则。四年共召开理事会、监事会6次,审议学会的年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财务收支情况、会员入会申请、学术成果评奖等重大事项,做到广泛听取意见、严格审核把关、群策群力研究学会工作。学会坚持每年召开团体会员单位工作年会,向会员报告工作,听取意见,交流学会工作。本届理事会专门成立了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委员会,使专委会由4个增加到5个,学术交流的领域进一步拓宽。制定了《北京市档案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使专委会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学会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每年财务审计,四年来,年检年审全都合格,经市民政局社团办评估,确定为4A级社会组织。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四年来学会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学会工作取得的发展和创新、进步和成绩,得益于市社科联、市社团办、市档案局、中国档案学会的高度重视、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各位理事、监事、秘书长副秘书长、各专业委员会成员的认真履职和积极工作,得益于各会员单位和广大会员的广泛参与和热情支持。在此,我代表第六届理事会,向市社科联、市社团办、市档案局、中国档案学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理事、监事、秘书长副秘书长、各专业委员会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会员单位和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支持北京市档案学会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会工作还存在不足,主要是:围绕档案工作重点开展学术研讨提供智力支持做得还不够有力,发动会员参加活动还不够广泛,专委会开展活动还不够平衡,为会员服务还不够深入。这些问题希望今后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学会的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届学会工作的体会,对下届学会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学会作为群众性学术团体的职能定位和运行发展的内在规律,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提高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根据全市档案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找准学会工作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不断提高学术研究交流的水平,为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不断发展壮大会员队伍,热情为会员服务,搭建好会员学习交流的平台,让会员有更多的机会开阔眼界、学习交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各位代表、同志们,学会工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档案学会肩负着为档案事业发展、为广大档案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职责。衷心希望第七届理事会,在市社科联、市社团办、市档案局、中国档案学会的指导下,在新一届理事会和新任理事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为北京市档案事业的发展、为档案学术研究的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陈乐人

档案学术成果评奖分析论文 篇2:

学术授信分析:模型、方法及应用

摘  要:学术授信分析是一种根据评价视域内全体学术社区成员的相互授信情况对评价对象的学术声望进行量化测度的学术评价理念和信息分析方法,系统介绍这种新型信息分析理念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学术评价、信息分析等工作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成果的系统梳理,展示学术授信分析的理论基础、系列分析方法及应用场景。学术授信分析能根据学者们在学术网络中释放出的评价信息将同行评价与量化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为研究者提供来自“内行”群体的佐证信息,有效支持其开展各种评估与预测。这种新型信息分析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成果影响力评价、人才评价及评奖预测、研究主题预测、同行探测、期刊评价、图书评价等方面。

关键词:学术评价;学术授信;学术授信评价;学术授信分析

1引言

長期以来,引文在正式学术交流系统中不可或缺,其学术评价功能一向在学术界广受认可。因引文而衍生的学术声誉在塑造学者、期刊、机构的学术地位,形成学术界的各种规范和秩序的过程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引文分析理论认为,所有科学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模式遵循默顿范式,尽管有引用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文献引用行为从总体上看是审慎而严谨的,很少发生“失范”“越轨”现象。该理论还认为引文数据库中所有引文的地位完全相同,只具有数量层面的意义,而追查施引者及引用形成过程并没有太大价值,我们可以出于简化认知并降低统计成本的目的,对其进行“匿名化”处理并封装成影响力分析的基本单元。

但是,在各种评价指挥棒的引导下,“SCI论文”崇拜、“核心期刊”崇拜、“以数字论英雄”等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国内舆论普遍认为现行学术评价体系过于倚重各种不尽合理的量化指标,在诱发评价对象产生种种有悖于学术理想的博弈行为方面难辞其咎。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的“破四唯”“破五唯”行动从侧面佐证了前些年学术浮躁现象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通过深入研究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弊端并寻找破解之道,周春雷于2010年提出了学术授信评价理论[1],后又在专著《学术授信评价及其应用》中对有关概念和方法进行完善[2]。基于学术授信评价理念,笔者团队提出了一系列信息分析方法,不仅能应用于学术评价场景,也可应用于广义的信息挖掘研究。本文将对笔者团队关于学术授信分析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希望能为学界同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

2 学术授信分析模型

学术授信评价理论是一种根据评价视域内全体成员的互相授信情况对评价对象的学术声望进行量化测度的学术评价理念。该理论所称的“学术授信”是指学术共同体的成员用自身的学术声誉、学术判断为保证向其他成员推介某学术成果或成员的行为。社会公众可从专业群体的学术授信行为中受益,获得可信度较高的学术判断信息或专业意见。

学术授信分析方法是一系列基于学术授信评价理论的信息分析方法的总称,包括Dh指数分析法、引荐分析法、链接内容分析法、Z指数分析法和群组分析法等,这些不断发展的信息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均为寻找“内行”并依托其学术判断开展信息挖掘与推理。

图1展示了学术授信分析的相关流程、信息挖掘方法及应用场景。模型中的评价视域是指从评价角度建构的信息空间,是一个内部成员相互作用、动态演化的虚拟世界,是学术交流活动的真实反映。但是,任何学术评价都存在一定的视域限制,这些视域都是选择性建构的,不存在无偏评价,只有视域大小和可信度的差别。

选定评价视域的同时就界定了一个学术社区,学术社区是评价视域内全部学术共同体成员进行各种科学交流活动的学术交流场域。学术社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具有弹性的学术共同体,既可以在全球层面使用,也可以在地方、学科、专题等层面使用。

学术授信分析方法在采信学术评价信息时主张根据学术社区内成员间的相互授信情况来鉴别有关信息的可信度,高度重视评价视域构建和授信者分析问题,力图使“外行”也能拥有“内行”的学术见识和判断能力。将学术授信分析方法运用到各种学术评价活动中,是对学术授信评价理论的有力实践。相关实践表明,学术授信分析有助于提升学术评价及信息分析过程的透明度,能帮助用户跟踪相关信息的源流并评估其可信度,实用性较强。运用学术授信分析方法时需先选定评价主体,标记不同学术社区成员的学术地位,然后采用引文分析及Altmetrics等方法挖掘学术群体的学术授信信息,进而开展影响力分析、人才评价等应用研究。从数据角度看,这种分析方法具有内容不可篡改、可追溯、公开透明等特点,可较为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给外界留下的稳定印象,并用于测度学术声誉、学术地位等原本难以量化的对象。

3 学术授信分析方法及应用

3.1 Dh指数分析法。2005年,美国物理学家Hirsch提出可用于衡量科学家个人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h指数[3]。该指标在学术评价方面的有效性很快就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原初意义上的h指数是基于WoS数据库的,不便于统计,而且不能在领域、主题层面比较不同学者的影响力。为此,周春雷(2010)[4]提出一种适合程序处理的h指数计算方法——h指数批量统计法,两年后将通过该方法计算出的数据正式命名为一种新的h指数衍生指标——领域内h指数(简称Dh指数)[5]。

从表面上看,这种指标的计算方式与h指数相似,仅将来源数据中的数据库调整为用户指定的任意数据集。但是,这种调整非常有实际意义:不仅大大降低了统计成本,使通过程序批量计算大批学者在细分领域的h指数、g指数变得切实可行,而且能更好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在特定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差异。相应地,Dh指数分析法就是在特定数据集上利用Dh指数等指标标记全部评价对象的学术地位,然后根据其相互授信情况开展各种深度信息分析工作的方法。通过使用Dh指数、Dg指数等公信力较强的指标对特定领域内的全部学者进行批量标记,我们可以根据学术影响、学术声望差异将特定群体快速分层,同时也让学者们在领域内的身份更加透明、信息行为更易追踪,可用来研究专家、新手等群体的学术判断能力、预测能力、信息敏感性差异,观察、预测特定学术群体的研究路径等。例如,笔者团队利用这一方法对Price奖得主进行了模拟分析,尝试利用Dh指数、Dg指数识别国际科学计量学领域内的专家群体,然后根据其引文信息预测潜在的Price奖得主[6]。笔者团队在文献中提出了基于领域专家视角的Dh-Dg指数分析法,并于2016年12月预测了表1所列榜单前30名中被引量较高但尚未获奖的学者,如Bornmann、Abramo、Meyer、Burrell、Schreiber、Waltman、Bar-Ilan、Porter、Kostof、Chen、Jacso、Tijssen、VanLeeuwen等,他们都可能是未来竞争Price奖的有力人选,并且年轻学者似乎更有潜力。截至2021年10月,Bar-Ilan、Bornmann、Waltman分别成为2017年、2019年、2021年的Price奖得主,这项研究有效检验了挖掘、利用专家群体学术授信信息的价值。

当我们将Dh指数分析法应用于人才评价时,评价视域的大小非常关键,较大的評价视域有助于降低评估误差并提升人才评价的准确度。基于领域专家视角的Dh-Dg指数分析法将定量评估技术与专家的定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模拟评价对象在专家群体中的声望。该方法尝试借助内生于学术交流活动的正常引用行为及专家的学术鉴赏力,深入挖掘专家群体的施引信息,为评估不同学者的专业影响力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既能降低同名者因素的影响,又能提高评价效率。Dh-Dg指数分析法的精髓在于可较为客观地模拟专家群体的学术判断意见,具有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等优势,可为各种学术大奖的预测研究提供高价值参考信息。

鉴于h指数无法反映学者在不同时期的学术影响力升降情况,笔者团队还提出了能解决这一问题的TDh指数[7]。若学者的TDh指数持续上升,说明学者学术生命力旺盛,可在未来成为领域内的高影响力学者;反之,当TDh指数呈下降趋势时,意味着该学者的研究不再是领域内关注的热点,或其学术生命已近尾声。TDh指数可客观反映学者在领域内所获关注情况,能让不同学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

此外,根据学者的TDh指数变化情况,可有效探测研究主题的冷热趋势。蔡程瑞曾利用TDh指数和群组分析法探讨了图情领域期刊高频编委群体的集体学术授信对领域的影响,发现图情领域高频编委不断发展壮大学科内核进而推动学科发展[8]。

综上所述,TDh指数能有效区分学者之间的影响力差异,对学者的学术生涯变化进行有效预测及分析,并可根据学者学术地位的变化,发现领域内研究主题的变化趋势,若将其与年度Z指数有效结合起来,对研究主题及学者学术生涯的监测将更为方便。

3.2 引荐分析法。在学术评价中,实施同行评议的难点通常在于寻找合适的同行专家。从引文分析角度看,对引文数据进行挖掘有助于寻找同行专家,评价对象的施引者可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同行”。引用认同理论认为,一个作者所参考的全部学者都是其引用认同的对象[9],通过分析某作者的引用认同,可了解其学术视野。但是,这种观点若应用于学术评价则存在明显的瑕疵,会因大量的偶然引用冲淡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从学术授信角度看,引用认同关于学术认可的判断标准过于宽泛。事实上,只有高频引证行为才具有明显的学术认可含义。因此,基于学术授信评价理论的引荐分析法将某一学者对同一评价对象的多次引用行为界定为“引荐”,表示其认可被引者的学术能力和学术观点[10]。《基于引荐分析的国内引用认同领域分析》一文运用引荐分析法研究了国内引用认同领域,发现该方法在识别重要研究者、受关注研究主题方面效果良好[11]。周春雷等研究了CNKI收录的国内档案学博硕士学位论文的施引及被引信息分析,发现学位论文是否开放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群体对朋辈学术成果的感知和利用[12]。引荐分析法通过从施引作者入手,不断地寻找其领域同行、同行的同行来绘制整个领域的研究结构图,可用于发现领域新秀、高影响力学者。

3.3 链接内容分析法。链接分析的思想最早由Mckiernan[13]提出。网站研究与链接分析法息息相关,是链接分析法的主要应用领域[14],但目前对链接内容的研究较少。链接内容分析法是把链接所指内容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将指向同一内容的多个链接进行语义级合并,然后将对链接形式的分析转化为对链接指向内容的分析。基于这种思路,周春雷(2012)[15]以科学网博客为研究对象提出“被好友”指标,以衡量学术博客在博客社区内的影响力。

此外,博文阅读量、评论量等也可用于衡量博文质量。周春雷、王涵墨(2015)以博文阅读量、评论量、推荐数以及博主发文量、好友数、学历及职称等指标分析了科学网博文质量,发现在博文评价当中,博文阅读量、推荐数可以高效合理地筛选出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博文,对评论进行语义分析可用于辅助识别质量不高的博文[16]。博客、博文与传统的期刊、论文差别很大,不能直接套用引文环境中发展出来的方法开展研究,需要采用一些新的指标进行的過渡与转换。在分析手段上,需要从引文分析走向链接分析和学术授信分析。

3.4 Z指数分析法。本文所称的Z指数是笔者2010年提出的一个h指数衍生指标,该指标由全体评价对象通过相互授信而产生,可用于揭示个体学者在资深学者群体中的学术影响力和相对学术声望,其应用步骤分为收集数据、赋值、Z变换、数据清理、批量h变换[17]。Z指数分析法可用于图书评价、期刊评价以及博客评价等研究。

3.4.1 图书评价。目前使用类h指数模型及多维视角影响力评价体系等方法虽能在某些方面反映出图书价值,但权重系数划分主观、评价主体模糊,实践性较差。结合上述原因,笔者尝试根据图书获得专家学术授信情况测度其学术影响力和学术价值,提出图书Z指数[17],即某图书被至少Z名学术地位不低于Z的学者引用。图2展示了图书Z指数的计算过程。

图书Z指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图书的学术价值。例如,出自同一作者的图书A和B的被引次数分别为52和145次,其图书Z指数分别为6、5。从施引者规模、学术地位层次角度看,图书A比B更能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其学术价值自然更大。与被引指标仅能描述学术成果在学术界的知名度相比,图书Z指数在测度影响力深度方面显然更胜一筹。邢变变等(2019)[18]以图书Z指数为量化指标从学术书评角度比较了不同档案学经典著作的价值,认为图书Z指数能在兼顾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彰显不同学术图书的质量差异。陈艳云(2019)[19]利用图书Z指数构建了图书影响力评价模型。

此外,图书Z指数可以描述高影响力施引群体的规模及学术地位,为评估不同图书的学术影响力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作者及机构声誉提供了较为精细的测度工具,故在学者、机构影响力评价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4.2 研究主题预测。从学术授信分析角度看,特定研究主题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获得了足够多的学者的关注及参与。为测度特定研究主题对内行群体的学术吸引力,周春雷等(2019)[20]提出了一个名为“年度Z指数”的量化测度指标,用于反映特定主题每年吸引到的参与者规模及层次。当某年的年度Z指数与之前相比明显下降,或年度Z指数虽有回升但不能超过前高时,该主题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变冷;反之,当年度Z指数持续增长,说明该主题的研究热度会上升。利用年度Z指数预测研究主题变化趋势的流程如图3所示。

笔者使用年度Z指数对研究主题进行学术授信分析识别“昙花一现”型研究主题,结果显示,可通过考察领域内主要作者的规模及学术地位变化特征和经典论文的年度Z指数变化来观察研究力量的变化并预测研究主题的冷热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主题的冷热程度与其重要程度并无直接关系,故不能将各种学术资源配置工作与研究主题的冷热过度挂钩。

3.5 群组分析法。对群组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发现其中的内行群体,而揭示、利用他们所看重的信息对开展学术评价研究十分有益。群组分析法是一种从发文或引文角度研究群组学术授信成果、探究学科领域研究热点或引证规律的数据挖掘方法[21]。群组分析法通过分析高水平群体的学术行为来研究、利用其中蕴藏的集体智慧。

3.5.1 期刊评价。在期刊评价方面,群组分析法着重挖掘学者群体以发文或引用形式表达出的学术授信信息,以此评价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等方面。笔者结合群组分析法及Dh指数分析法分析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图书馆学情报学>》的选文特征[22],发现图情类入选论文的发表载体较为权威,选文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基本处于中上水平,建议以《资料》为代表的二次文献机构广泛吸纳单篇论文评价成果及学术共同体的意见,为选稿专家提供更加丰富的支持信息,进一步提高选文质量。《引文视角下的<档案管理>学术影响力探讨》[23]一文对期刊的施引群体和作者群体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作者回报率问题,发现该刊部分高产作者的引文回报率较低,建议奖励重要贡献者。作者回报率的计算方式如下:

R_AB=[(G_BA+C_BA)/T_BA ]×100%(1)

其中,R_AB是A期刊的B作者回报率;G_BA为B作者在A期刊所发文章的总被引次数;C_BA是B作者对A期刊的施引次数;T_BA是B作者在A期刊的发文篇数。

通過使用作者回报率指标能够帮助期刊找到对扩大其学术影响力作出贡献的学者,但该文同时指出采用CSSCI引文数据计算作者回报率可能存在的偏颇之处,可能助长某些未必合理的措施,建议各方辩证看待,谨慎使用。另外在该文的研究中发现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关键在于获得专业群体的学术授信。总之,利用群组分析法对期刊进行评价,可有效揭示专业群体对特定期刊的真实学术授信情况,避免寻常量化指标易受操控之弊。

3.5.2 成果影响力评价。群组分析法从学者群体的学术授信情况分析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周春雷、曹玲静(2017)以2002—2014年的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获奖信息为研究对象,并与教育部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进行了对比(见表2),探讨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力,[24]研究发现河南省优秀成果奖的影响力圈子相对封闭,影响群体集中在河南省内,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有限,获奖机构分布不均衡且存在人才外流现象。

此外,通过深入研究获奖者履历发现,21名获奖者中有7人的所属机构发生了变化,例如丁建定、解志熙和柯平,均转向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由于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人才的成长周期较长,这种高层次学术人才大规模外流现象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非常不利,相关管理者应予以重视。同时,该研究还发现,原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杨明星是河南省专科院校获得高校社科奖的第一人,但当时未曾获得河南省社科奖二等奖以上奖项并据此认为“此例也许足以警示依出身论学术成果等级的观点不可取”,建议有关部门慎重考虑各种报奖门槛问题,还建议梳理评审标准中是否存在不利于优秀成果脱颖而出的限制。目前,该学者为郑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主任。不难看出,学术授信分析在人才识别与管理、评奖管理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3.5.3 机构评价。科研机构的学术声望,对其知识生产效率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均有较大的影响。为观察各科研机构获得的合作伙伴学术授信情况并定量评价其在科研朋友圈中的学术声望,评估其学术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丰裕程度,笔者从被引角度提出了机构论文SCAN指数[25]。该指数的计算流程如图4所示。

SCAN指数能体现出评价对象的科研实力、学术声望及其学术合作网络的整体价值。SCAN指数与QS排名相关性很高,与各高校的学科实力排名也较为吻合,可有效揭示各高校学术论文合作网络的社会资本价值。具体而言,SCAN指数在机构评价方面的应用潜力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预测高潜力科研机构。可以利用SCAN指数比较不同科研机构的合作价值并发现高潜力科研机构。②学术合作网络分析。利用SCAN指数对某科研机构的学术合作网络进行价值分析,更好地挖掘、利用学术合作网络中蕴藏的社会资本。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系统总结了笔者团队在学术授信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该方法在成果影响力评价、人才评价及评奖预测、研究主题预测、期刊评价和图书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潜力。这种新型信息分析方法主张以更加合理的方式使用量化分析技术及其结果,建议优先采信那些经过专业群体学术授信的可靠信息。这种强调证据可验证性的信息分析技术与区块链思想有较多相通之处,有望在纷繁复杂的开放环境下找到更多用武之地。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图书价值揭示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1BTQ067)。

参考文献:

[1]周春雷.基于h指数的学术授信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

[2]周春雷.学术授信评价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HIRSCH J.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cia,2005,102(46):16569-16572.

[4]周春雷.h指数批量统计法及其应用研究.情报学报.2010(01):100-107.

[5]周春雷.领域内h指数及其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0):45-49.

[6]Zhou C L,Kong X Y,Lin Z P.Research on 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Medal Prediction Based on Academic Credit Analysis[J].2019,118(01):159-175.

[7]周春雷,蔡程瑞,张坦,等.国内图情学者历时h指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9):96-101.

[8]蔡程瑞.国内图情期刊高频编委群体学术影响力研究[D].郑州大学,2018.

[9]White,HD.Authors as Citers Over Time[J].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52(02):,87-108.

[10]周春雷.引荐分析法:一种新的引文分析法[J].情报学报,2010,29(04):671-678.

[11]周春雷,李冰莹.基于引荐分析的国内引用认同领域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5,(01):26-29.

[12]周春雷,蔡程瑞.基于CNKI的国内档案学博硕士学位论文研究[J].档案管理,2017(01):37-39.

[13]McKiernan G.Automated categorisation of web resources:a profile of selected projects,research,products,and services[J].New review of information networking.1996,2(01):15-40.

[14]卢文辉,叶继元.链接分析法在国内网站实证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8):119-130.

[15]周春雷.链接内容分析视角下的科学网博客评价探索.图书情报知识,2012,(04):11-17.

[16]周春雷,王涵墨.科学网博文质量评价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23):94-101.

[17]周春雷,陈艳云,蔡程瑞.图书Z指数及在其影响力评价研究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4):106-115.

[18]邢变变,各玉杰.档案学经典著作学术授信评价研究——以学术书评为分析样本[J].档案学研究,2019,(03):83-88.

[19]陈艳云.学术授信评价视角下的图书影响力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0]周春雷,师文欣,王小凯.学术授信视角下的“昙花一现”型研究主题识别方法研究[J].情报杂志,2019,38(08):68-74,89.

[21]王涵墨.基于学术授信的群组分析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7.

[22]周春雷,孟丽慧,李正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图书馆学情报学》选文特征分析[J].情报杂志,2021,40(08):159-163,封三.

[23]周春雷,陈莹.引文视角下的《档案管理》学术影响力探讨[J].档案管理,2021,(02):97-99.

[24]周春雷,曹玲静.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影响力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08):748-756.

[25]周春雷,周慧芳.学术网络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学科评价指标探索[J].现代情报,2018,38(09):79-86.

(作者单位:周春雷,李彦博,曾庆坤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孟丽慧,郑州市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来稿日期:2021-12-20)

问题及其解决[J].山西档案,2017(06):11-16.

[21]李明德,赵琛.新媒体时代“四力”的突围与跨越——基于“十三五”时期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几个焦点[J].编辑之友,2021(01):12-20.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来稿日期:2021-07-28)

[18]蒋志清.企业业务流程设计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5-16.

[19][20][25]王建仁,王锦,赵斌,段刚龙.基于业务流程生命周期的流程知识分类及管理[J].情报杂志,2006(02):72-74.

[21]张臻.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J].兰台世界,2017(13):10-16.

[22]王英玮,金凡.记录连续体的构成要素内涵与创新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9(01):4-10.

[24]尹鹏程,李钢,黄亮,喻存国.土地业务全程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0):59-65.

[26][29][38]冯惠玲.电子文件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161.

[27][40]薛四新.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文件管理的实现机理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2.

[28]卢艺丰,徐跃权.“互联网+”环境下信息链的重构——交互式信息链[J].情报科学,2020,38(06):32-37.

[30]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组件化模型[EB/OL].[2021-01-10].https://wenku.baidu.com/view/e566f422af45b307e8719717.html.

[31]于英香,孙逊.从文件结构演化看电子文件数据化管理的发展——基于技术变迁的视角[J].档案学通讯,2019(05):20-26.

[33]陈永生,杨茜茜,王沐暉,苏焕宁.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文件归档与管理:记录观[J].档案学研究,2019(03):16-23.

[34][36]陈永生,苏焕宁,杨茜茜,王沐晖.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文件归档与管理:全程观[J].档案学研究,2018(04):4-12.

[35]许民利,齐鑫,简惠云.不同权力(权利)结构下考虑价值共创的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0,39(08):62-71.

[37]任红,邢一杰.“华龙一号”文档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档案,2017(03):61-63.

[39]吴志杰,王强.组织机构视角下的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问题?理念与策略框架[J].档案学通讯,2020(04):79-86.

[41]Henry J P,祁天娇,嘎拉森.从纸质到增值:渥太华市的信息治理和电子文件[J].档案学通讯,2020(02):26-31.

[42]Standards.Australia.HB5031-2011 Records Classification[S].Sydney:SAI Global Limited,2011.

(作者单位:李喆、陈莹,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任琳琳,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来稿日期:2021-05-13)

作者:周春雷 孟丽慧 李彦博 曾庆坤

档案学术成果评奖分析论文 篇3:

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中分类方案的优化探析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XND008)

作者简介:高自龙(1965-),山东诸城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审,主要研究方向:期刊管理、成果评价;刘峰(1981-),河南信阳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成果评价、数字资源管理。

摘要:合理的分类是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在科研成果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中基本有四种分类方案,这些方案也适用于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的分类方案设计,但各具不同的被认同度,需要在确定优化原则后构建相对科学合理可行的论文评价分类方案。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评价;分类方案;被认同度;优化原则

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水平进行评估是科研管理与科研创新的重大课题。“以刊评文”、“文以刊贵”的间接、粗放评价方式已不适应我国科研成果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需要。但是,面对数量浩繁、形式多样的科研成果,倘若不分类或缺乏恰当而简明的分类标准,势必会抹煞不同成果类型的特质,亦将影响评价、鉴定以及量化等项工作的实施[1]。因此,没有合理的分类,就没有科学的评价。本文试解析人文社科论文评价中的各种分类方案,并进行优化建构。

一、人文社科论文评价中分类方案的基本类型

现有相关文献关于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的分类方案主要有四种:一是按所属学科分类,二是按载体形式分类,三是按智力投入程度分类,四是按研究性质分类。

1.按所属学科分类:部分学者认为[2],人文学科在研究范式上与社会科学存在一定差异,这一差异甚至超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应将人文社科成果分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两类分别评价。如蔡曙山[3]将科研成果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艺术人文、社会科学4部共11门类;业界更为常用的是按一级学科进行学科分类,如CSSCI来源核心期刊目录等,在评价期刊时,首先以论文所属的一级学科为基本依据,再根据实际评价需求适度调整学科,进而形成评价分类方案。

2.按载体形式分类:依照成果不同的载体形式,将成果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4]规定参评成果包括专著、论文、研究咨询报告、译著、考古发掘报告、工具书、古籍整理、软件、音像制品等。而与该办法相比,沙似鹏[5]、刘大椿[6]、叶蓬[7]等又提出了不同的调整意见并重新做了成果归类。

3.按智力投入程度分类:依据成果智力加工程度的不同,区分各类成果的类型。如卜卫[8]等将社科成果分为三类:研究类、普及类和资料类;杨育华[9]将社科成果分为数据资料类、实践类、理论性成果和综合性成果;罗平安[10]将成果分为最高成果(概念类)、重要成果(模型类)、次要成果(实验与理论计算数据类)、一般成果(积累基本数据类)四类等等。

4.按研究性质分类:借鉴国际自然科学领域将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分类办法,一般将人文社科成果分为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如《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1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实施细则》[12]、《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实施细则》[13]等。

将上述科研成果评价分类方案应用到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的分类方案中,可归纳演化为表1。

表1四种论文评价分类方案的比较

方案编号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差异性相关实践案例

方案一学科大类

人文学科论文以精神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

社会科学论文以社会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4]

方案二论述体裁

研究论文着重学术创新并提供新知识。

综述文章着重评述分析并做出新概括。

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部门对论文等科研成果分类管理的办法[15]

方案三研究性质

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注重学术价值,追求理论创新。

应用实证研究论文注重社会价值,追求应用效益。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奖办法(修订试行版)》[16],《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17]

方案四一级学科哲学、政治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论文充分凸显各学科之间及领域知识的差异性。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18]

二、人文社科论文评价中分类方案的调查分析

为深入分析上述四种分类方案的被认同程度及优势和不足,我们采用了如下两种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着重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编辑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386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2)专家访谈:重点选取了20余位学术评价领域的理论学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实践专家,以面访、邮件、电话方式进行了访谈和书面反馈。

(一)分类方案的被认同度分析

1.绝大多数受访者赞同“分类评价、同类比较”的评价思路(约占98.25%)。认为人文社科学术论文在所属学科、论述体裁和研究性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性的产生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学术论文本身特质存在着差异性(主要由学科背景不同造成),并表现、要求、作用于诸多评价要素上,如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标准要多维性和评价目标要多向性等。二是因为评价体系的构建机理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如果没有科学的分类,指标设置、权重分配就无针对性,评价结果也难以成立。因此,必须针对学术论文间的差异性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且同时要把握和处理好分类颗粒度的粗细问题,较粗略的分类评价不利于区分和凸显评价对象的差异性,较精细的分类评价不利于评价实施的可操作性。

2.受访者赞同各分类方案的比例有明显差异(如表2)。总体来看,方案一和方案四的认同度较高,这两种分类方案都遵循按学科分类方式,只是方案四比方案一的分类颗粒度更精细一些。相比之下,方案二和方案三得到赞同的比例较低。此外,不同学科的受访者在选择分类方案时,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如马克思主义学科受访者中无人选择方案二、方案三;教育学学科受访者中选择方案四的约为74.23%,只有不到7%的人选择了方案二和方案三;历史学和艺术学学科受访者中选择方案一的在60%以上。从上述受访者对分类方案选择的倾向看,大多赞成按学科分类评价。

表2受访者赞同各分类方案的人数和比例分布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148人38.53%48人12.39%64人16.51%126人32.57%

3.大多数受访者建议应综合考虑和吸纳各种分类方案的优势(约占76.82%),即在权衡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多种分类方案的优势。受访者针对分类方案提出了100余条优化建议,按照优化设计的不同思路,可概括为三种优化模式:(1)横向扩展模式,即在某一种分类方案的范围内,平行增加相应类别。(2)纵向扩展模式,即在同一分类思路的指导下,垂直细分某一分类方案的相应类别。(3)综合扩展模式,即综合考虑两种或两种以上分类方案的优势,分层次、较全面细致地划分类别。如大多数受访者指出,单一分类方案很难获取准确的评价数据,应综合考虑论文多个维度属性的特征进行多维分类。其中,将按一级学科和按论述体裁结合进行综合扩展分类,被多数受访者认为是人文社科论文评价应采取的相对科学、合理、可行的分类方案。

(二)分类方案的优劣分析

我们认为,上述四种分类方案各有优缺点:

方案一:分类成熟、认同度高,便于读者查阅和利用。人文学科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机理、表现形式等特征上均明显不同,人文学科更注重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更注重社会现象的客观探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各自所属下位类学科之间区别不大,虽可比性较强但可行性较差,因为部分学术论文可能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学科归属、学科界线较为模糊,不易明确分类或区分,成本较高。

方案二:涵盖丰富,包融性好,适用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便于研究者准确获取前沿信息或综合成果。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在研究范式、研究深度、创新程度、学术规范等方面有明显差异,而且严格地说,没有创新价值的论文不能认为是学术论文,所以这种分类较利于针对论文的创新价值进行水平评估。此方案的不足是对“研究论文”的学科差异性没有关注。

方案三: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实证研究论文在研究目的、难易程度、作用功能等方面各有侧重,各具可比性,能有效反映各自论文内容的基本属性。前者注重评价其学术价值和学术创新,后者注重评价其社会价值和应用效益。但两者科研性质较难区分,若将其区别分类评价,则不利于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方案四:学科是研究的出发点,易于形成同行评价的学术共同体意志,能较好地兼顾不同学科的特殊性与相近学科的同质性,因为不同学科在研究内容、成熟程度、行文特点等方面差异较大,而相近学科差异较小,且有现成的学科分类标准,如国家《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等,分类细致,认同度较高,有助于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方便读者根据所在学科发现、评价和利用相关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

三、人文社科论文评价中分类方案的优化构建

(一)分类方案的优化原则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借鉴并优化已有研究成果,建构出更为合理可行的论文评价分类方案。我们认为,从评价需求、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评价持续等维度看,应关注以下几个原则:

1.满足需求原则,即分类方案要满足现实的评价需求。一方面,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质量或价值的显现周期较长,不论在任何时空点上对其进行评价,都无法取得“完全准确”的结果。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活动是一个不间断的、从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对其评价只能在“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之间寻求平衡。因此,其评价的分类方案应首先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实践需要。

2.可操作性原则,即分类方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不能过于复杂,分类颗粒度切分要恰当,以保证分类框架清晰简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与评价主体的常识判断保持基本一致,使评价主体较容易把握,从而提高评价操作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3.可比性原则,即分类方案的评价结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类比较才可以实现同一指标下的度量,评价结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这就要求分类标准明确和界线清晰。

4.可扩展性原则,即分类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张力。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进,专业学科也随之细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评价分类体系具有较广的范围适应性和较强的功能扩展性,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性比较和评价工作的一致性开展。

(二)分类方案的构建探析

依据上述调研结果和优化原则,我们提出以下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的分类方案,如图1所示。

图1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分类方案

1.分类方案的构建思路

分类是按照某种标准把一个属概念划分为若干种概念,因此就必然会关系到选择哪种分类标准及为什么要选择此分类标准的问题[19]。在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的分类方案中,一方面,影响论文差异性的因素是多维的,按单一差异性因素进行分类一般不能够满足评价活动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影响论文差异性的因素在实践中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只能选取其中较为显著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区分因素作为其关键的分类标准。

与其他分类标准相比,综合应用按论述体裁和按一级学科这两种分类标准开展人文社科论文评价,具有相对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理由是:

一是这两种分类标准能较为贴切和显著地吻合人文社科学术论文本质属性的区分。我们认为,人文社科学术论文本质属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内容属性和学科属性的不同上。内容属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创新内容角度的不同上。例如,研究论文的创新内容角度在于提出新的(或修正完善已有的)学说、理论、观点、问题等,或提出新的(或改进运用已有的)方法、视角等,或发现新的资料、史料、证据、数据等,其基本特征是学术性、创新性和理论性;综述文章的创新内容角度在于对已有成果做出新的概括、评析,其基本特征是资料性、综合性和概括性。学科属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学科指标权重设置的不同上,而非指标的设置上。当然,各学科的指标权重有些可以是共同的,有些则需根据学科特点分别设置;综述文章更多依赖于写作形式上的学术规范,其价值和质量在各学科之间的差异体现并不明显,可以采用同一指标权重[20]。内容属性的恰当切分是实施论文直接评价的核心环节,学科属性的归类细分是开展论文深度评价的逻辑起点。因此,按论述体裁进行分类能更明确地区分论文内容属性之间的差异,按所属学科进行一级学科划分能更好地凸显学科属性之间的差异。

二是这两种分类标准在论文评价实践中具有现实可操作性。首先,综述文章与研究论文相比,具有明显特殊的行文结构和性质特点,能够较容易从论文成果中区分开来,可明确地分为两种类型:“作为过程的文献回顾”和“作为结果的文献回顾”。其次,一级学科的划分除了有现成的学科分类标准可参照外,从评价主体上看,按一级学科细分利于形成同行评议的学术共同体,便于评价主体在同一学科下针对论文具体研究内容的价值(含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深度评价。从评价客体上看,同一学科论文有其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等,其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能够更好地实现论文质量评价的目的和要求。

2.分类方案的特殊问题处置

(1)关于特殊文体和译文的分类评价问题。特殊文体,如政策解析、标准技术规范解析,书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札记,时事、政治、思想评论,文学评论、艺术评论等,在确定是否归为评价对象(学术论文)时,应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三个角度同时来进行判别。若以探讨一般规律为研究目的、以专业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研究内容有明确的研究过程并有所创新,则为学术论文;若以介绍、宣传或推介为研究目的、以普通大众为阅读对象,内容未经过研究过程且无创新性,则不是学术论文。译文的核心内容是原文作者研究贡献的成果,而译者只是通过另一种语言工具对其做了直译或意译,进行学术质量评价时,是对原文作者的成果内容进行直接评价,而非对译者的水平进行评价。

(2)跨学科、交叉论文的学科归属问题。我们认为,跨学科论文是指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一个以上的一级学科,在评价过程中,应按照是否存在主次学科区别对待、分别处理——若是围绕某一主要学科的理论、方法或问题开展研究,但借鉴了其他学科方法和理论,可分为主次学科并在主要学科中进行评价。交叉学科研究论文若同时涉及一个以上学科的理论、方法或问题,学科归属不明晰,不存在主次学科,应同时在不同学科中进行独立评价。

(3)同一级学科内部不同二级学科间的学科差异问题,如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三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学科差异,需要在二级学科内部对各自所属论文开展有针对性的细分评价,然后通过学科的上下类位关联,汇聚至一级学科进行较全面的同类比较。

总之,关于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的分类方案,还必须与指标遴选、权重赋值及评价流程等变量因素进行逻辑关系的考量,这就需要综合权衡评价体系的完备性与可行性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众多矛盾,经过反复的论证总结、实践检验和修正完善,才能逐步接近构建科学、合理、可行分类方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渝.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类标准及其量化途径[J].社会科学,1992,(4):73-76.

[2]庞学铨.论人文科学的价值与功能[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2):11-17.

[3]蔡曙山.代表性学术成果作为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评估指标的意义——兼论CSSCI的科学评估功能及其发展方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4,(6):208-220.

[4]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EB/OL].[2011-06-08].http://www.imu.edu.cn/skc/zanxingbanfa22.

[5]沙似鹏,郑礼,郭才伯,张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上海高教研究,1994,(1):74-78.

[6]刘大椿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估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叶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估指标体系分析[J].探求,2001,(1):60-67.

[8]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杨育华.试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估[J].宁夏社会科学,2002,(9):125-128.

[10]罗平安.成果,论文水平评价标准[EB/OL].[2011-06-08].http://wenku.baidu.com/view/051ac21555270722192ef727.html.

[11]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EB/OL].[2011-06-08].http://www.bjedu.gov.cn/image20010518/2007bjedu/2378193073344610304/35091.doc.

[1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实施细则[EB/OL].[2011-06-08].http://wenku.baidu.com/view/c68bdbe69b89680203d82516.html.

[13]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办公室.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实施细则[EB/OL].[2011-06-08].http://wenku.baidu.com/view/032bbf92daef5ef7ba0d3cdf.html.

[14]何小清.建国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学科分析——基于SSCI、A&HCI(1956-2006)的定量分析[J].东岳论丛,2008,29(3):24-31.

[15]张国春.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界定和分类[J].云梦学刊,2006,27(6):5-9.

[16]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奖办法(修订试行版)[EB/OL].[2011-06-13].http://skb.pku.edu.cn/.

[1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EB/OL].[2011-06-13].http://www.lszyxy.com/ky/cs_yxxx.asp?act=show&id=221.

[18]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EB/OL].[2011-06-13].http://www.imu.edu.cn/skc/zanxingbanfa22.

[19]邱均平,文庭孝等.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0]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实施方案(试行)[EB/OL].[2011-06-13].http://www.zlzx.org/rssi2010/htm/do_download.jsp?pdfs=indexes_system.pdf.

(责任编辑岳毅平)

作者:高自龙 刘峰

上一篇:学校电子档案管理试析论文下一篇:高校二级学院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