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下行政法论文

2022-04-19

[摘要]新闻队伍是新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建设者。新闻舆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决定了这项事业的队伍必须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对新闻队伍的建设在党成立以来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培养。习近平继承发展了邓小平有关新闻队伍建设的思想,将中国共产党新闻队伍建设带到了全新的阶段,推动党的新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本理论下行政法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理论下行政法论文 篇1:

行政主体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本文梳理归纳了国内行政主体研究的主要内容,综合分析了行政主体理论的发展脉络、行政主体的内涵与外延、权利义务和责任以及对传统理论的批评和反思等。行政主体理论的发展抑或重构不能脱离本土现实的需要,应当从实践层面增强对行政主体的理解,更好地回应行政体制改革的挑战。

关键词:行政主体;行政诉讼被告;行政机关;文献综述

行政主体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在行政法学和行政管理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行政主体理论贯穿于行政组织法、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中,对于当前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行政主体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学者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评价,最后探讨行政主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后续课题,以期对行政主体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所裨益。

一、行政主体理论的研究概况

总体来看,行政主体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理论研究偏多。从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进行主题“行政主体”检索,共找到5835条文献结果,其中期刊3211条,硕博论文1845条,会议177条。文献发表年份始于1980年以后,在1999年以前的文献约400篇,比较成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00年以后。

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論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出自王名扬先生的《法国行政法》,“行政主体”在国内被认为是一个“舶来品”概念。在引入“行政主体”概念之前,我国行政法学上主要使用行政机关或行政组织。杨海坤先生和章志远先生认为,引进这一概念的背景情况主要有“一是行政机关概念在承载和传递‘行政权力行使者’的使命上的不足;二是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确认的需要;三是法国、日本行政法主体理论的外在影响。”

二、我国行政主体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内容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行政主体的研究有以下主要内容:一是行政主体的内部结构(概念、范围、种类等);二是行政主体与有关概念的外部关系,如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与行政诉讼被告、行政主体与公法人;三是行政主体多元化和行政分权;四是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五是对传统行政主体理论的批判和建构;六是其他相关问题,如特殊主体的行政地位问题、公众参与对行政主体的影响、授权行政主体、应急行政主体等。

(一)行政主体的内部结构

1、行政主体的概念。行政主体是一个法学概念,行政法学界通说认为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对应的,权责名也被称为行政主体的三要素。韩春晖学者就从权、名、责三者的关系为切入点,讨论了三要素之间的冲突与协调问题,提出了权责一致、责>权>名、权利救济最大化等协调的基本规则。

2、行政主体的范围。行政主体主要包括了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两大类。具体包括了(1)国务院;(2)国务院的组成部门;(3)国务院直属机构;(4)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国务院办事机构;(5)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8)经法律法规授权的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9)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内部机;(10)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

3、行政主体的分类。传统分类包括内部和外部行政主体,抽象和具体行政主体。前者主要从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关系出发,内部行政关系主要是指行政主体与公务员之间的隶属和关系,外部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管理、监督关系。后者主要从行政权的行使出发,分析行政行为和行政主体的关系。关保英教授认为从抽象行政主体和具体行政主体的混合使得行政主体的职权混淆,应当确立抽象行政主体和具体行政主体的分离原则,明确职能划分。

此外,薛刚凌教授在将行政主体界定为行政上的利益主体的同时,提出了利益行政主体和代理行政主体的分类。杨解君教授认为行政主体是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公务组织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共同综合体,提出了名义行政主体、过度行政主体、实际行政主体的划分。石佑启教授将行政主体概括为两类三种:两类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和社会行政主体,三种是指作为职权性行政主体的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授权性行政主体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为自治性行政主体非政府公共组织。

(二)行政主体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1、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

对此主要有控权论、管理论和平衡论等理论观点,罗豪才教授等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了现代行政法是平衡法的思想,从社会转型和公共治理出发,行政法的平衡要通过制约、激励和协商机制来实现,充分发挥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积极能动性。

2、行政主体与行政诉讼被告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诉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权益和与之发生行政争议,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行政诉讼被告主要是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行政主体”概念引入之初是为了解决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问题,但行政主体实为行政诉讼被告的上位概念。

3、行政主体与公法人

公法人最初来自民法理论,公法人和私法人的划分是大陆法系对法人的基本分类。在法国,公务法人被认为是独立于行政机关之外,承担专项服务职能的公法人。公务法人作为行政主体,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能够对外独立承担责任。葛云松博士认为,公法人可以拓展公共事务在组织法上的实现方式的认识,为具体的制度设计和法律适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思维逻辑。

(三)行政分权和行政主体的多元化

行政分权是行政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基础。对此石佑启教授认为,单一主体向多元社会主体转变的原因在于社会功能的分化和自治能力的增强,非政府组织成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其作用逐步得到发挥。行政主体的多元化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授权、行政委托以及社会团体、组织内部自治予以实现。薛刚凌教授从行政主体制度的功能出发,认为传统行政主体理论忽视了社会行政的发展和多元行政利益的存在,因此要建立以多元利益为基础的行政主体制度。

此外,有学者研究了公众参与理论对于对行政主体的影响,公众参与包括参与行政立法和公共服务或执法。公众参与理论构建了政治国家—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三元社会结构,要求确立私法人的行政主体地位。

(四)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行政主体的权利

行政主体的权利,也即职权,主要包括行政组织设置权,公务组织权、财政收支权、财产管理。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所享有的行政权力是法定的,不可处分的。相对于行政相对人来说,它也是一种权利,但相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它又是一种义务。行政主体作为特别权力主体的一方当事人享有更多的权力,处于明显的优越地位。

2、行政主体的义务

行政主体的义务范畴是指行政主体在一国行政法制度的框架之下对行政相对人、国家、立法和司法机关等所承担的义务体系。在行政相对人的视角下,行政主体主要承担保护利益、平等对待、说明理由和行政赔偿的责任。

3、行政主体的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对其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或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行政主体的法律责任是伴随行政法的发展和国家法制的进步逐渐建立的,严格责任制度将是行政法责任制度的发展方向。有学者將行政主体责任划分为行政违法责任、行政不当责任、无过错行政赔偿责任、行政损失补偿责任、行政合同责任。

(五)对传统行政主体理论的评判与反思

传统行政主体理论对于行政法理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20世纪90年末以来,学者开始对行政主体进行反思,批判行政主体的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行政主体概念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不能回应公共行政的挑战;行政主体在“诉讼主体模式”下的弊病,行政职权与责任的不对应。

同时提出了行政主体理论的重构思路:第一种是引入西方行政主体制度思路。如薛刚凌教授认为在我国建立以行政分权为核心的行政主体制度,是出于直接民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确保国家稳定发展、提供行政效率、有效控制行政权的需要。第二种扩大行政主体内涵外延,从社会公共行政的发展出发,提出行政主体的多元化。第三种是渐进式重构思路,代表学者有沈岿、张树义、章剑生等。

(六)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高校行使纪律处分权、学术评定权是否属于行政行为,高等学校作为行政主体的法律问题受到广泛讨论。于此相类似的是,还有对于诸如村委会、行业组织的主体界定等。有学者从公共行政的发展出发,认为社会组织的行政权力不只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行政主体正在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应当将行政主体分为国家行政主体和社会行政主体两类。此外,有学者从应对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行政出发,研究了应急行政主体制度,提出专业-技术型的应急行政主体和综合-协调型应急行政主体,前者负债具体执行,后者负责领导协调的构建思路。

三、我国行政主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以上行政主体理论的主要内容、观点构成了我国行政主体研究的重要渊源,为我国行政主体的制度化提供了范式,但目前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一)研究思路的本土化

学者们对于行政主体的研究,大多遵循了“先外后中”的研究方法,试图探究行政主体的本源,认为引进国外行政主体制度是解决我国行政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良方。我国在行政主体的制度构建上要汲取国外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更要立足于国内改革和发展背景。行政主体的功能不应局限于确定行政诉讼中被告的资格问题,也要回应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重新定位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中的职能。

(二)研究对象的整合

国内对行政主体的研究症结在于,行政主体作为研究对象,其本身的基础研究不深入,内涵及外延仍存在不确定性,不利于行政主体的制度化研究。目前行政主体理论缺乏对内部结构的界定和规范,应对公共行政发展的底气不足。行政主体理论的整合与行政组织法的制定息息相关,公法人、公务法人的引入可以为行政主体研究提供一种类型化的研究思路。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目前行政主体的研究重理论,轻实践,在行政立法、执法、司法中欠缺行政主体意识,应从行政机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权力分配和相互之间关系出发,重塑行政主体的权威,与当前行政体制的改革实践相呼应,从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简政放权等举措上进行研究。

结语:法学研究是一门实践中的理论科学,行政主体的研究也应与行政管理、行政诉讼活动结合起来。行政主体的多元化是社会行政发展的需要,行政主体的制度化才是行政法治的根本。对于传统行政主体理论的批判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更不能脱离本土现实的需要,反思的立足点应当是增强对行政主体的理解,更好地回应行政体制改革的挑战,进而提出行政主体重构的具体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

[2]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的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9.

[3]应松年.当代中国行政法[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174;

[4]方世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74.

[5]薛刚凌.多元化背景下行政主体之建构[J].浙江学刊,2007(2).

[6]杨解君.行政主体及其类型的理论界定与探索[J].法学评论,1999(5).

[7]石佑启等.论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发展—从国家行政向公共行政转换的视角[C].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8]关保英.论抽象行政行为主体与具体行政行为主体的分离[J].法学评论,2006(4).

[9]罗豪才等.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务平衡[J].中国法学,1993(1)

作者简介:张小静,四川大学法学院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

作者:张小静

基本理论下行政法论文 篇2:

习近平对邓小平新闻队伍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新闻队伍是新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建设者。新闻舆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决定了这项事业的队伍必须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对新闻队伍的建设在党成立以来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培养。习近平继承发展了邓小平有关新闻队伍建设的思想,将中国共产党新闻队伍建设带到了全新的阶段,推动党的新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新闻队伍;继承;发展;素质

[作者简介]牛芙蓉(1995-),女,汉族,榆林市定边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新闻事业走过了一段漫长且曲折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在坚持和发展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同时,破除成规思想,大胆实践并借鉴西方国家新闻学理论,使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更加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观也逐渐成熟。时代的不同,新闻也有其自身的传播规律,它必须要与新的形势相适应。为了党在新时代更好地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其关键在于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格、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十八大以来,党的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习近平在邓小平新闻队伍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新闻队伍建设的新观点和新经验。本文从新闻队伍建设指导思想、新闻队伍作风、新闻工作者自身的要求以及重视新闻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习近平对邓小平新闻队伍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新闻队伍建设指导思想

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历届领导人都十分看重新闻宣传工作和新闻队伍的建设,而要建设和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新闻队伍则需要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邓小平和习近平在新闻工作队伍建设思想方面都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定力,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首先是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①习近平也特别强调:“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②这都表明了邓小平和习近平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而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需要新闻工作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详细分析,予以释疑解难,指明方向,引导群众开拓前进,同时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地宣传马列主义,这是党的新闻事业一项根本准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和国家当前的工作需要,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许多新任务和新要求。习近平在2016年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从来不是简单的业务工作,讲政治是第一位的。”③在新的新闻舆论环境下,习近平指出要想成为一名政治观强的新闻工作者,需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学科,使新闻工作者以及学新闻的大学生确立牢固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并且要把马克思主义引进校园及课堂。第二,要求新闻工作者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自觉从大局出发,旗帜鲜明地维护社会稳定;坚决听从党的领导,维护中央权威,严格按照中央精神进行宣传。第三,新闻工作者必须清楚自己的职责使命,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高度负责,把党的理论政策准确真实快速的宣传给人民,决不能因为工作上的疏忽和不慎,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第四,新闻工作者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责任感,始终把党纪放在前面,同时要以身作则,不谋私利,一身正气,经得住考验,树立良好形象。第五,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定力,勇于发表言论且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二、新闻队伍工作作风

中國古代有“以民为本”之言。邓小平和习近平关于新闻队伍作风建设的论述中都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说实话做实事,自觉从人民中汲取营养,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保持优良的作风。在优良作风中,邓小平始终认为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指出:“我曾经说过,干部不是只要年轻,有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④培养新闻工作者好的作风和学风,离不开群众和实践这两条。新闻工作不仅要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的联系,还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实践,多作调查,向人民群众学习,报道贴近实际生活的新闻。就改革开放时期某地方报纸所报道的新闻来看,小地方办的报纸比大地方办的报纸就是更加贴近群众并且深入实际。比如《襄阳日报》开辟“记者走向空白村”报道栏目,组织记者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抓作风、改文风、树新风”活动,还有《盐城晚报》分批组织记者“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同上一天班”活动,用记者亲身感受和体会,进一步宣传树立新的就业、择业观,推动下岗职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这些新闻活动锻炼了一支过硬的新闻队伍,写出了一批反映基层活动、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在这一点上,习近平也同样提出,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向人民学习。他还指出新闻工作者要深入调查研究,扎根基层,对群众活动和生活有一个深度且广度的了解,用亲身经历带给人民有温度的宣传报道。在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记者比如范长江、穆青等,他们的事例充分证明了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得以延伸、丰富和发展。范长江历经数月,徒步数里,仔细深入的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写出了著名的《中国的西北角》。这些案例表明优秀的新闻报道是根据新闻工作者所拥有良好的作风、依靠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靠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来完成的。

此外,习近平在新闻工作作风中还提出新闻工作者要改进新闻报道的文风,加强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改文风力求新闻报道短且精、文笔要新且深。近年來,在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广大优秀新闻工作者深入城乡社区,走进厂矿企业、巡防边防哨卡,采访编辑了一大批内容深刻、贴近群众生活、感人肺腑的优秀新闻作品。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习近平指出要引导新闻工作者讲责任、讲格调、讲品味,自觉地恪守新闻道德,坚守新闻职业的道德底线。

三、新闻工作者的能力素质

新时期,习近平对新闻工作者能力素质要求论述方面,在邓小平有关论述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升华和总结。在深化改革和建设现代化建设中,1987年邓小平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⑤有理想就是新闻工作者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用新闻力作推动社会进步;有道德就是新闻工作者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思想上要明确认识到新闻工作的道德准则,行为上要进行道德自律;有文化就是新闻工作者要有广博的知识、文化理论的修养、多方面的才能;在这里特别强调下最后一点,有纪律就是在新闻舆论工作中,要对新闻工作者有其自身的要求和规范。对于身处在宣传工作前沿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和国法,加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正确对待自由和纪律的关系至关重要。邓小平指出:“首先向青年进行有理想、有纪律的教育。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四化是不可能的,许多青年崇拜西方的所谓自由,但什么叫自由他们并不懂,要使他们懂得自由和纪律的关系。”⑥这一论述对新闻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启发教育意义,对于自由和纪律,都是依靠一方作为自身存在和延展的条件,就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要受大政方针、法制政纪、社会道德等约束,有利于维持社会正常秩序。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实质上也是行为与道德的关系。

新时期习近平“四向四做”的新闻理念即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政治敏锐、责任感强、业务水平高等能力素质。“四向四做”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科学指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以下四点要求:“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二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三是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四是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工作者。一句话,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⑦新闻工作者要做到以上四点要求,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牢牢把握政治方向,这事关大局,事关根本原则,新闻工作者切不可含含糊糊。其次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开展更加积极的宣传,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再次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勇于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专家型的新闻人才,而做好专家型的新闻人才,不能满足于仅仅只传递消息而不研究问题。而要能研究一些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学问做后盾,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将不可能有更好的外延和发展空间。最后新闻工作者要树立群众观点,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推出有深度有温度的高质量的宣传报道。

四、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宣传事业迅猛发展,队伍也不断扩大。邓小平在南方谈话强调,中国的各项事情能不能顺利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下去,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要加强新闻宣传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各个专业及领域人才的培养。在当今,新闻舆论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闻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新闻媒体的竞争最终也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习近平也指出要注意新闻人才的成长,要培养更多的新闻人才。首先,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自身来说,不仅要树立远大的新闻理想,而且要自觉地加强新闻职业道德修养,真正地成为一个人民爱戴、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对自身能力和要求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才能卓有成效。其次,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给予肯定和信任,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心和照顾并且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足够的保障。这使得广大新闻工作者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并能增强其责任和使命感。最后,党要培养教育好新闻工作者,需要确立新闻人才的目标。媒体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新闻人才?应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具有社会责任品质的新闻人才。新闻工作者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职责,以维护社会良知为己任,追求新闻事实的客观与公正。第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新闻人才。新闻宣传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创新,新闻工作者能够创造出满足大众传媒的需求,从而促进新闻舆论工作的发展。第三是具有人文素养的新闻人才。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杂家”,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而且需要“以人为本”,要尊重和重视人。文学素养是成就新闻人才的基石,董卿自幼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识字读书抄古文,父亲的教育让董卿学会了坚持与忍耐,通过10年的努力,最后站在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上。

新时期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习近平更加注重领导班子建设,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培养和造就各类人才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抓好新闻舆论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关键要选好一把好手,新闻舆论工作部门和单位的一把手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领导的素质如何,对于这个地区和单位的宣传思想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时间证明,领导团队是否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部门和单位的新闻舆论工作水平,在抓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中,必须抓好一把手。与此同时新闻舆论工作领导班子也要树立榜样,做好导向,管理好自己的团队,不摆官架子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做受员工爱戴尊敬、人民接受认可的领导干部。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6页-147页.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2页.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出版,2018年版:第187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6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5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⑦习近平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强调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2016-11-8.

[参考文献]

[1]杨殿军.以“四向四做”引领新闻工作队伍建设[N].黑龙江日报,2017-11-07(003).

[2]王一彪.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推动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人才的重要论述[J].人民论坛,2017(25):6-9.

[3]肖文红.新时代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的风险挑战与创新路径[J].攀登,2019,38(05):110-114.

[4]新华社新闻研究所.邓小平论新闻宣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5]肖峰.名记者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0.

[6]康荫.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7]吴磊.陈云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8]胡祥修.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确保报纸出版安全[J].新闻前哨,2019(01):14.■

作者:牛芙蓉

基本理论下行政法论文 篇3: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论述

【关键词】 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四个意识;两个维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一定要结合对党的领导的优势的理解和把握,深刻认识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大意义。
结合党的领导的优势深刻认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大意义

在近百年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党的领导在多方面体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

比如,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优势。从1840年开始,先进的中国人在苦难中觉醒和奋起,积极探索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人们进行了很多尝试,结果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比如,保持政治穩定和政策连续性的优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我国社会能够保持长期稳定,能够避免党派相互攻讦和各种政治势力掣肘,保持政策连续性,瞄准既定目标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是密不可分的。为什么我国能保持长期稳定,没有乱?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强大的政治力量作为“定海神针”。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围绕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观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冷战结束以来,在西方价值观念鼓捣下,一些国家被折腾得不成样子,有的四分五裂,有的战火纷飞,为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中国如果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比如,谋全局、办大事的战略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如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我们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了几倍于敌人的兵力,吃掉国民党王牌七十四师,赢得了整个山东战局的主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举全国之力实现了“两弹一星”的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战略主动权。竞争如同对弈,战略布局、战略运筹得当,局部难题就可以在全局优势中化解。解放战争时,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战略有力化解了敌人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撬动了整个战局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中央统筹谋划、通盘考虑各方面因素,兼顾各方面利益,协调各方面关系,明确轻重缓急,使各项工作取得最大综合效益,形成了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局面。在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这是我们特有的战略优势,而做到这一点,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不可想象的。

比如,发挥组织的力量,形成强大执行能力,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优势。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有着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党的地方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形成了“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执行体系。特别是我们有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覆盖了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各方面。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和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此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一声令下,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迅速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党的领导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执行力为世界各国所称道和羡慕。

党的领导的优势还可以从不同方面举出很多例子。我们一定要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优势,真正懂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就是要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认识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明白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权在党中央,必须确保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就是要自觉经常同党中央对标对表,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维护党的核心,就是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两个维护”在本质上是一体的。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紧要。这是我们党在延安整风时就形成的共识,党的第一个历史问题决议就强调:“我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最大保证。”党的七大结束后,当时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社论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领袖,这就十倍百倍加强了党的团结,这就标志了党已经成熟,标志了它是将要胜利的党。人民有了自己的领袖,知道只要跟着他一路前进就一定会胜利,就会达到百余年来无数先烈抛头流血以求实现的目标,这就十倍百倍增强了人民的解放意志与胜利信心,十倍百倍增强了人民的力量。”

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要求。一段时间内,无视党中央权威的现象广泛存在,有些还很严重。有的立场不稳、丧失原则,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态度暧昧,没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的自以为是、胡言乱语,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公开发表同党中央精神相违背的意见,对党中央大政方针说三道四;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贯彻党的决议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党中央搞小动作;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或者只报成绩不报问题和缺点,向党中央打埋伏;有的自作主张、瞒天过海,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致使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贯彻执行中变形走样、落不了地;有的狂妄自大、阳奉阴违,把自己凌驾于党组织之上,把自己主政或分管的地方和部门当成“独立王国”“私人领地”;有的野心膨胀、权欲熏心,在党内培植个人势力,搞各种非组织派别活动。这说明,一些人目无政治纪律、无视党中央权威已经到了何种程度!如不坚决克服,就会对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严重损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取得明显成效。但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要深刻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确保“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

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也要贯彻落实。这就要求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也不是事无巨细都抓在手上,不能陷入事务主义,不是包办具体事务,不能越俎代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重点放在把方向、谋全局、抓大事上”。他形象地比喻: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对于如何更好地把方向、谋全局、抓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也作出深刻阐述。什么是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谋全局,就是要坚持在大局下行动。什么是大局呢?从国内看,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际看,就是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从党的建设看,就是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抓大事,就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特别是一些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通过解决突出问题,做好重点工作推进全局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努力解决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政军群的机构职能关系问题,为有效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提供完善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有效的工作体系。为此,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更好發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对国家和社会实施领导的制度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使我们党更好担负起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使命。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作者:孙业礼

上一篇: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论文下一篇:营销渠道模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