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21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农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秏牛产业为主,藏羊、青稞、草产业、特色奶业等产业共同发展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西藏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科技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在助力西藏農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西藏农牧业生产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 篇1:

对于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摘要]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西藏农牧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经济增长模式,对构建西藏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既要加强对农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更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规划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西藏经济 农牧业发展 县域问题

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身积累能力不足,发展缓慢的西部边疆落后地区。研究和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对缩小与发达地区及西部兄弟省市的差距,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西藏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西藏现有72个县,其中包括农业县、牧业县,半农半牧业县、边贸县等区域经济类型。县域经济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2001年,全区总人口为253.7万人,县域人口为239.43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94.4%;全区GDP138.73亿元,县域GDP为130.97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94.4%。全区工业增加值11.03亿元,其中96%以上是县域工业增加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县域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西藏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75元上升到2001年的5300元左右,增长了14倍多;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78年的175元升至2001年的1404元,增长了8倍多。纵向比较成绩显著,横向比较差距较大。1999年,全国2109个县中,GDP超过100亿元的共有59个,其中广州南海市GDP达到306亿元,江苏江阴市达到300亿元。GDP超过50亿元的县共有270个,西部地区有19个县,仅占总数7.3%;GDP超过20亿元的县东部沿海省市占71%。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等份分组,在竞争力最强组中,西部地区的县占5%,东部地区占80%,中部地区占15%;竞争力最弱的组中,西部地区的占81.7%。东部地区占4%,中部地区占14.3%。2001年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GDP平均为2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1亿元。西藏阿里地区7县财政收入总额仅为0.28亿元,那曲10县财政收入总额为0.46亿元,昌都11县财政收入总额为0.51亿元,山南12个县财政收入总额为0.69亿元;日喀则18县财政收入总额为0.76亿元,林芝7县财政收入总额为0.54亿元,所有的县远远没有达到平均规模。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西藏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西藏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由于西藏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二)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

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西藏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三)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

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西藏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三、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发挥的效益并不理想。因此,各级政府应继续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的同时,加大后续的管理工作力度,实行管理工作法人制,使巨大的投入资金能发挥永久性的效益。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做好农用和草场的水利设施、电力、公路建设,加强农牧业科技开发利用,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资金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集体和农牧民个人自筹为辅,每项投入都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合理的勘察设计工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并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的投入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今后的投资方向应向其他地区转移,以促进西藏区农牧业经济的平衡、协调和全面发展。

(二)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改善社区环境

人口居住分散、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西藏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也不利于农村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迫切的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小城镇建设,要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强化基础设施的综合开发,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使之充分发挥农副产品集散地、同城市联系的桥梁和农村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应在牧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特别是应引导牧民采取联户、集体等办法联合经营,合理进行社会分工,形成一定经营规模,鼓励游牧的牧民相对定居和集中居住。还应切实搞好牧区的村落建设,为牧民接受文化教育、医疗保障以及在牧区形成一定商品市场奠定基础。

(三)建立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

市场是发展农村产业化的龙头,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首先应以乡、镇为中心,加快建立包括农畜产品买卖在内的商品市场,尽快使农牧民的劳动成果转化为实际收入,同时又可以就近购买到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彻底解决“买难卖难”的矛盾,从根本上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机制,使我区广大农村尽快融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根据我区农村种植业一年一收和畜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较小的特点,将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出来,到第二、三产业中寻找出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强乡镇企业发展战略,以民族手工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兴办农产品、畜产品、藏药材加工和销售企业,加速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狄方耀,程志碧,罗华著.西藏经济学导论[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洛桑·灵智多杰.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概论[M].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6年.

作者:李 婧 田 敏

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 篇2:

科技支撑西藏农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农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秏牛产业为主,藏羊、青稞、草产业、特色奶业等产业共同发展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西藏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科技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在助力西藏農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西藏农牧业生产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

关键词:西藏农牧业;农牧业科技创新;特色农业产业

西藏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积约占我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其特殊的高寒自然地理环境客观上决定了其地表资源利用方式的主体是农牧业,农牧业对西藏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月28日,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表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农牧业发展取得质的飞越,农牧业特色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根据西藏自治区官网资料,目前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入快车道,以青稞、牦牛、藏猪、藏羊、奶业、蔬菜、饲草七大产业为重点的“7+N”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以10个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基地为主的国家重要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已经建立。2020年,全区农牧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人均达到14598元,同比增长12.7%,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6年保持全国增速第一。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有力支撑了西藏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了自治区农牧业生产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

农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以来,自治区农牧业特色产业迎来蓬勃发展,青稞、饲草、牦牛、奶业、藏猪、藏羊等农牧特色产业发展取得质的飞越,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据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木介绍,西藏自治区始终坚持大力发展青稞产业,2020年,全区青稞种植面积208.18万亩。全区青稞加工企业52家,产品产量13.12万吨,研发了青稞啤酒、饼干、醋、麦片等系列产品,享誉区内外,市场前景广阔。

立足“草业先行”,大力发展草产业。2020年全区人工种草保留面积157万亩,草产品加工企业和基地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以上。

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牦牛产业。2020年全区牦牛存栏522万头,牦牛肉产量22.78万吨。据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处长曹仲华介绍,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通过加大牦牛出栏力度,肉产量逐年增加。鼓励牦牛错峰出栏、适时出栏,出台牛羊出售补贴政策,逐步改变了群众“惜杀惜售”的传统观念。根据行业统计,2020年西藏全区牦牛出栏147.67万头,牦牛肉产量22.78万吨,与2015年相比,牦牛出栏增长了25.18%,牦牛肉产量增加了28.72%,牲畜平均单体产量增长14.57%。2020年,西藏全区肉类加工企业19家,产品产量4286吨,培育出了奇圣、阿佳、藏北、藏家等多个牦牛商品品牌,西藏特色牦牛肉已逐步走向全国市场。

创新养殖方式,大力发展奶业。2020年全区优质奶牛存栏21.87万头,奶产量49.17万吨。全区乳制品加工企业22家,产品产量23264吨,主要有高原特色牦牛乳、有机乳、风味酸乳等30余种产品。

立足特色,大力发展藏猪产业。2020年全区藏猪存栏45.25万头,肉产量1.19万吨。初步形成了卡若香猪、工布藏香猪品牌,开发了藏猪火腿、风干藏猪肉、香辣藏猪肉酱、白条分割肉等系列产品。

放大优势,大力发展藏羊产业。2020年全区绵(山)羊存栏994.1万只,绵羊毛产量7419吨,山羊绒产量837.5吨,岗巴羊系列产品享誉区内外,羊毛精深加工业蓬勃发展,培育了帮锦镁朵、西藏农投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020年,全区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9%。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畜禽良种化率达到35.9%,其中牲畜良种化率30%、鸡良种化率83%,青稞单产水平、牲畜平均单体产量均达到历史最高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西藏古老的“二牛抬杠”耕作方式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以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适宜机械化作业为标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220万亩。覆盖所有乡镇的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动物防疫体系、四级防抗灾体系和覆盖7地市34个县(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基本建成。近年来,自治区年均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面积190万亩,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设施农业发展迅速,2020年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77万亩,品种超过120种。

2020年,西藏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突发新冠疫情影响,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98元,同比增长12.7%,已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6年保持全国增速第一。目前,全区已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055个,落实各类产业扶贫资金464.5亿元。通过产业扶贫直接带动23.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前一年实现脱贫,85%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受益,产业扶贫成果惠及广大农牧民,西藏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农牧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复苏、韧性强劲,主要指标呈现明显恢复性增长态势,实现了“开门红”。农牧业生产持续向好。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6.26亿元,同比增长1.8%;生猪产能显著恢复,牲畜存栏1700.42万头(只),猪牛羊肉产量1.33万吨,增长1.6%。农牧民增收实现“高开”。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5元,增速达到16.7%,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延续了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良好的发展势头。

发展农牧业科技的政策支持

“在西藏和平解放前,这片土地没有一家现代科研机构,更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科研活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赤列旺杰表示,直到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的科技事业才逐渐展开。

西藏自治区地域广阔,农牧业比重较高,农牧民居住分散,集中培训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难度较大。2007年,农业农村部将西藏作为第一个普及应用农牧业科技的省份,着力解决农牧业科技推广与普及应用的难题。“十一五”期间,为推进西藏农牧业经济战略性调整,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牧业经济效益,自治区农牧厅实施了“提高粮油单产科技行动、种养业良种推广科技行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行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行动和科技入户行动”五大科技行动。通过实施农牧业五大科技行动,西藏将大力推广良种育繁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耕地质量建设、农业机械化等实用技术;重点抓好青稞、牦牛、白绒山羊、藏猪、藏鸡、藏系绵羊、优质奶牛等品种的繁育推广,力求形成具有西藏特色、优势明显、生产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的良种产业,全面提高良种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率。

“十一五”时期,通过与国家优势农业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协作,西藏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步伐加快。2010年,西藏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为西藏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农业部贯彻落实中央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农业援藏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动员全国农业系统进一步加大对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支持。每年召开一次援藏会议,部署当年援藏工作的任务要求。指导编制了《支持西藏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西藏农牧业科技支撑体系规划》《西藏垦区“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等一大批发展与建设规划。此外,近年来科技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也多次组织专业人才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的发展和建设,实施了一系列农牧业科技援藏的得力措施,加大了农业援藏支持力度,为自治区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就业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6年,科技部批复建立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实验室瞄准青稞和牦牛产业发展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强化科研攻关,经过5年的建设运行,在青稞方面首次完成了青稞基因组框架图,提升了青稞研究基础水平;在牦牛方面摸清了西藏牦牛遗传多样性,解决了西藏牦牛遗传进化迁徙问题。同时,西藏拉萨还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白朗县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林芝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也获批建设。西藏还建成了拉萨、那曲、昌都3个自治区级高新区,首次认定昌都新区、阿里措勤2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首批4家自治区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建设,已建成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家;建立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家。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立足区域资源禀赋,集中区内优势科研团队,安排专项资金,实施青稞、牦牛、饲草、特色农产品加工专项,开展青稞新品种选育和产业链技术攻关、西藏地方牦牛本品种选育及健康养殖、西藏野生牧草驯化及新品种引进、特色农畜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根据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资料,据初步统计,通过农牧领域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新增经济效益7.7亿元。培育青稞新品系83个,研制3个不同生态区青稞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制定农牧业生产技术规程78个,推广青稞新品种百万亩以上。完成西藏17个牦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评估与生产性能测定,類乌齐牦牛和阿里象雄半细毛羊通过国家农牧业种质遗传资源认证。支持完善5个地方牦牛品种选育基地和牦牛高效育肥示范基地,年育肥出栏牦牛3万多头。引进优良牧草品种(系)300多种,驯化野生草种10个,开发草产品10个,建成全国首个自治区级草牧业科技示范园,建立了生态保护和草业精准脱贫双赢的发展模式,累计推广面积达2.5万亩,示范区人工草地单位面积产草量增产40%—50%。实现牧草种植综合亩均经济效益达2000元,该成果示范推广产生经济效益近4亿元。形成18个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规程,研发高原特色食饮品100余个,为全区农牧业发展提供良种、良法和产业化配套技术成果。

科技加快西藏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农牧业科技工作是西藏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西藏农牧业科技研发投入占研发总投入的60%以上。

草业:“一年两收”饲草模式提高饲草产量

“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统筹区内外草业技术创新团队,累计投入资金4800万元,组织实施“牧草种质改良与利用”重大科技专项,在牧草育种、栽培关键技术、草产品加工技术、退化草地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西藏自治区畜牧业转型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初步构建西藏海拔4600米以下区域人工种草建植的主栽牧草品种和相应配套技术体系,为西藏自治区牧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该区通过技术示范,使示范区人工牧草地单位面积平均产草量提高了30%至50%,“一年两收”饲草模式实现饲草年产量翻一番的目标;通过对西藏粮饲复种的研究,提出了早熟青稞复种饲用油菜和芫根的栽培模式,复种后饲草产量可达约2000千克/亩,这些模式的推广极大缓解了农区饲草短缺状况。

青稞产业: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90%

青稞是西藏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大力支持下,西藏青稞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针对青稞加工业发展过程中缺乏专用品种加工品质分析,传统青稞食品种类单一、保质期短、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等瓶颈问题开展了青稞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针对青稞品种的加工适宜性,西藏建立了青稞加工品质数据库,开展了传统青稞产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截至目前,西藏累计收集保存青稞种质资源2429份,鉴定筛选出优异青稞育种亲本材料175份,创建了青稞核心基因库及育种动态基因库,创制了16份新种质,首次绘制了青稞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培育出青稞新品种6个,累计示范推广710余万亩,亩均增产25公斤以上,新增产值7.1亿元,全区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90%,青稞主推品种增产8%以上。

牦牛产业:牦牛产业科技攻关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聚焦牦牛产业发展,整合区内外优势创新力量,加大资金投入,推广良种良法,在牦牛种质资源、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即摸清了西藏牦牛遗传多样性现状,构建了牦牛基因组学数据库;挖掘出一批与高原适应性、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相关的基因,牦牛种质资源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类乌齐牦牛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鉴定,持续推进娘牦牛选育基地的本品种牦牛选育;明确了高寒草地合理放牧强度和方式,研制并集成了牦牛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研制形成了牦牛疫病诊断与防控技术体系,加强了西藏高原畜牧业提质增效的科技基础。

蛋鸡产业:选育出“彭波半细毛羊”“雪域白鸡”等畜禽新品种

“雪域白鸡”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培育的蛋鸡品种。据罗丹介绍,1960年,西藏以内地白来航鸡为父本,与当地藏鸡杂交开始了选育工作。杂交后代因全身羽毛呈白色,被命名为“拉萨白鸡”。1990年,该蛋鸡品种被评定为“拉萨白鸡”品种群;2020年9月,“拉萨白鸡”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被认定为国家畜禽新品种,更名为“雪域白鸡”。

据了解,“雪域白鸡”72周龄产蛋个数达206至209个,比藏鸡提高了99至102个,高原种蛋孵化率达到75%以上。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马雪英表示,该蛋鸡新品种具有抗逆性好、开产日龄适中、总蛋量较多、高原人工孵化率高等特点。

此外,近几年来,西藏加快现代生物技术在农牧业科技创新领域的运用,在青稞分子育种、牦牛基因组学、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保护藏猪遗传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西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5.6%,对农牧业发展贡献率达到55.9%,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西藏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了西藏农牧业生产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

作者:陈缘

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 篇3:

西藏农牧业经营模式的变迁及制度反思

摘 要 西藏民主改革推动了西藏农牧业的发展,加强西藏农牧业发展的研究,对于促进西藏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相关的研究结果,对不同时期西藏农牧业经营模式的变迁进行探讨,同时思考了目前西藏农牧业经营制度,目的在于阐述西藏在农牧业上的发展方式、速度、目标以及面临的问题,以促进西藏农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牧业;经营模式;变迁;制度反思;西藏

根据西藏神话故事记载,西藏可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而西藏神话故事则可能有1万年之久。虽然对于这个时间无法考证,但并不是所有神话故事都没有依据,神话故事的出现一定是存在一些人们无法解释的社会现象,以此来说明具体的物理现象或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据考古资料证实[1],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藏人民在房屋建设上就有了很高的水平,也就表示该时期人们已经拥有了固定的住所和食物来源。在昌都卡诺遗址发掘的房屋中,房屋形态主要有半地穴式、圆底式和地面房屋几种,而晚期发掘的房屋多由砾石所建筑,其内部还进行了修整。这就表示,当时西藏的游牧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可能还伴随着种植业,这也就是农牧业发展的雏形。

1 西藏农牧业经营模式的变迁

1.1 封建农奴制前期

从远古时期至今,青藏高原大部分民族都是以农牧业为主。早在远古时期,该地区的人民就创立了高海拔高原特点的农耕文化。据西藏所流传的神话传说、诗歌以及经文或祈祷词等记载,早在距今8 000—10 000年,在喜马拉雅山生活的部落人民就已经开始了农耕,而这对于青藏高原农耕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而在《敦煌笨吐鲁番历时文书》中,在犀都松赞普咏唱的诗句中就有这样的描述:青天出了太阳,温暖来自太阳,羽翎精致安装,箭镞锋利闪光,一箭射死麋鹿,死鹿可以充肠。透过这一句诗可以看出,在大约1万年前,在喜马拉雅山生活的先人已开始采用弓箭来射杀猎物,表示当时生产力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就证明,西藏早期的生产活动主要在射猎、采集等畜牧活动中慢慢发展而来。

前期的畜牧业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都是以动物为主,将驯化猎捕的动物作为交通工具进而更好地去猎捕其他动物,人们在这个时期中,渐渐地形成了农业。当畜牧业发展到中期,人们由猎捕动物转化为饲养家畜,也就是说,西藏人民在畜牧业时期就已经通过饲养和驯化家畜作为生产经营的方式,将动物作为生产工具,其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起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活动基础。由此还可看出,当时的人们主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对发展的速度有过多的要求,而是尽量争取人与动物、植物彼此间的共同发展,对于人生存的价值和生存权并没有过分强调。

1.2 封建农奴时期

在社会发展与人类快速繁衍的促进下,人类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就需要寻找更多的食物,同时还要御寒和抵御外部的侵害,而人类在对这一过程进行思考时,大脑逐渐得到开发,也就变得越来越聪明,人类开始聚居化,进而形成了部落。而随着部落的不断发展,部落也就开始具有了属于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思想方式、精神状态等,进而形成属于自己民族的交往规则,也就是制度[3]。随着畜牧业文明的长期发展,在这长期的文明积淀中,又将文明推向了另一个高度,即封建农奴文明。

封建农奴时期,制度的形成更明显地划分了西藏农牧业类别,当时的人们将农牧业就划分为种植和放牧。在种植业与放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的占有权,可以反映出西藏当时的生产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与工具归封建农奴主所有,同时奴隶也归属农奴主,而奴隶在当时也算是一种生产工具,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并且其與农奴主存在一种高度依附的关系。造成这样一种生产关系的原因主要是封建农奴主占领着大量的土地所有权,农奴则只能获取农奴主所分配的部分土地使用权。而农奴在利用这些土地生产时,农奴主在经营管理上非常严格,农奴必须服从安排,按照规定进行放牧而不是自由迁徙,农牧主对草场的使用权进行了严格的划分,放牧这只能在部落的规定放牧的草场上放牧,同时土地产出的农作物需要大部分上交至农奴主或用以祭祀。而由于西藏一直都是推行政教合一制度,因此农奴制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平等这一概念时,其就对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而当时大部分的牲畜与土地基本上掌握在寺庙手中,同时还掌握了一部分的农奴。这时西藏经济的发展是处于一个自给自足的状态,并不需要与本部落以外的部落交往,生产与生活需要就能得到满足。而据资料记载显示,在该时期的前期也存在物-物交换的场景,后期则出现了一些货币行为,但这种买卖行为只存在封建农奴主、寺庙之间,中原地区则并未出现。

1.3 民主改革时期

在民主改革以后,废除了当时极不平等的农奴制度,实现了西藏人民的民主与平等,让人们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而在这一时期,受宗教信仰的影响,西藏主要与畜牧业与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经过调查统计,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畜牧业,在1952—1959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全部农业的64%~69%,所以在该时期,畜牧业是西藏的主要产业。而当时的畜牧业不仅有牧区的畜牧业,同时也有农牧兼营的畜牧业。而随着国家在西藏地区推广了畜牧技术,并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后,西藏的第一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农业产值与牧业产值明显增长,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开始加大了对农牧业的投入。这时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则主要是以小家庭式的自主经营模式为主,通过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生产,建立自己的经济基础[4]。

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以及生产技术的发展,劳动工具开始发生改变,变得更为先进,渐渐出现部分劳动力从生产中分离的情况,分离的部分劳动力通过学习或外出务工的形式来增加收入。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开始形成,农牧业生产活动方式则变的多样化。并且在各种政策出台后,促进了西藏农牧区手工业、民间运输业以及其他副业的发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颁布了《政策及建议》,为西藏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农牧业向企业化、集约化以及产业化等经营模式上发展。

2 西藏农牧业经营制度的反思

西藏在利用农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求创新,推行科学的发展观,严格控制农牧业开发的过程并有选择地进行开发。西藏的蓝天是我国宝贵的资产,要想保护好这一片蓝天,就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西藏农牧业,依靠西藏人民科学的生活方式与虔诚的观念作为后盾。

在农牧业的带动下,西藏经济的发展由慢到快,而由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加剧。由于生态环境的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速度受到了制约,其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发展速度处于一个较为合适的速度。过去的西藏人民为我国乃至邻国东南亚地区的生态环境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但现在西藏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经济思想意识的加强,人们之前坚持的科学发展观逐渐受到侵蚀,草场的不断退化就是很好的证明。

草场是畜牧业发展的条件,同时也是制约条件,失去草场就表示畜牧业得不到发展。而目前西藏畜牧业的发展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牧民只关注牛羊的生长,而严重忽略草场的建设,因此过度地使用草场,导致草场生态圈受到了严重破坏,草场退化,草原出现沙化,进而就导致了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开始肆意猎杀狐狸、猎鹰等动物,造成了鼠、兔等天敌锐减,西藏自然生态失去了制衡的因素,从而导致了鼠害肆虐、虫灾以及瘟疫等草原灾害,同时在雪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牧区的生态环境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同时,西藏牧区单一的生产结构、较低的组织化生产程度以及再生附件值很低的初级农产品,导致了目前西藏牧业社会分化以及牧民贫困,这也是当前西藏牧区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单一的经济结构和较低的组织化,造成了西藏牧区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弱势群体的地位,使其不能享受市场分功能的好处,进而更加剧了牧区人们的贫困化和边缘化。

因此,西藏在利用农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应将生物生态圈的平衡发展放在首位。人类在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发展的速度应与生态的平衡相符合,任何加速或减速到一定的程度都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以往的西藏人民在维持生态平衡上做得就很好,他们将我国的青山、绿水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现代的西藏人民应传承这种优良的品质,尊重自然规律、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而内地人民也更应该给予西藏人民更多的补偿和支援,从而保证他们能够坚守这种美德,继续维持西藏生态的平衡。

西藏经济发展制度的制定,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西藏生态平衡发展的问题,加大对草原的开发建设,将西藏草原从资源损耗型转变为技术支撑型,而这才是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只有坚持这条道路,西藏农牧业经济才能做到持续发展,促进西藏新农村的建设。通过科学发展道路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赋予乡下人更重要的社会意义,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目前,西藏人民中不少环保人士已经自觉建立了环保小组,以保卫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保卫我们生活的家园。内地人民也应该积极响应,加大对藏区人们的支持力度,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援,努力帮助西藏人民提高生活水平,从而使西藏人民减少,向自然环境索取以求生存和发展,促进西藏高原地区生态回归平衡。

3 结语

长期以来,西藏人民都是以农牧业为主,不同时期的农牧业经营模式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到了民主改革时期,西藏农牧业尤其是畜牧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由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也成为了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制度首要考虑的问题,西藏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客观的发展原则,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寻求发展,以保持农牧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成群,钟志明.西藏农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取向及其路径抉择[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3):313-321.

[2]次珍.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在西藏的适用性思考(下)[J].西藏农业科技,2016,38(4):44-48.

[3]赵敏.促进西藏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营者,2015(3):1-2.

[4]张净,陈爱东.西藏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构建研究综述[J].经营者,2014(5):5,17.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麻仕海

上一篇:诗歌视域下初中地理论文下一篇:情境创设之作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