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体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中专生体育学习障碍成因,采用相应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体育学习障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专生体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专生体育论文 篇1:

提高中专生体育素质的对策研究

摘要提高中专生的体育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专学校的体育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使中专体育教学活动能在全面推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全民健身计划》以及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中发挥应有的效能作用,本文通过对当下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进中专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专体育 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他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最早阐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提出了素质教育,在1983年左右,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就开始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来以坚决抵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以贯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它以提高全民素质的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新中国培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专教育是人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和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阶段,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自我发展的欲望,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其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的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

1 中专体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及其他法律和部门规章都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开展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却与我国法律的规定大相径庭,谁然说素质教育在我国贯彻落实已经有几十个年头了,但在很多的学校“应试教育”古老观念依然十分严重,片面追求升学率依然是很多学校奉行的一贯原则, 学校“重智轻体”的现象依然严重,虽然中专教育没有高中教育那么对“升学率”追求那么苛刻和令人窒息。但他们也有很大的升学压力,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攀升,学历也被提得越来越高,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专,同时他们也要“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在上级的各种检查中,学生的“智力素质”依然是他们考察的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察则在其次。基于以上的原因这就导致了学校的领导,以及学校领导的上级主管部门轻视中专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实践,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往往被忽视或被挤掉,出现了以体育课代替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按体育法说起来重要、学校实践起来次要、具体执行起来可要可不要的现象,归纳我国中专体育活动时间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锻炼时间不足。根据笔者对中专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男生和女生每周锻炼1-2次的学生居多,比例分别是34. 2%和36. 8%;每周3次以上的男、女生比例分别是30. 6%和22. 6%;每周锻炼次数2次以下和无规律锻炼的情况,男女比例分别为58. 2%和65. 7%;而每周锻炼5次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23.2%和18.6%;能保证每天至少锻炼一次的更是寥寥无几。而根据先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学生每天至少要有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争取实现学校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80%的要求。然而这一要求与闭着的实际调研情况相比,却是相差甚远。

(2)锻炼项目单一。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显示,我国的中专体育教育还主要以直常规的训练项目为主,主要表现为:男生在体育活动中主要以球类为主,首选为对抗性的项目,这与男性强悍、勇敢,喜欢挑战,争强好胜的性格有关,而女生主要喜欢跑步、羽毛球、踢踺子的人数居多。在对男生进行的调查中显示,男生选择打篮球的占50. 2%,选择踢足球的占20.3%,选择跑步的占10.2%而剩下的20%要么选择不运动或者很少的运动。在对女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选择跑步的占45.8%,选择打羽毛球的占20.5%,选择打乒乓球的占8.7%,而对剩下的近30%的女生则选择了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另外,在笔者对中专类男女生的调查中普遍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普遍感觉到先行的中专体育教育的单一性,他们表示根据先行学校能提供的场地以及教学设施,他们除了选择打蓝球、打羽毛球、踢足球、跑步等体育项目外,在没有其它可以让他们选择的运动项目了,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不选择以上运动项目的情况下,就不得不选择不运动或者很少运动。另外,在学校的教学上也存在着缺陷,教师的教学内容很单一,除了教育学生一些基本的球类知识以及田径知识外再没有其它内容可教,而这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与当下学生们追求自我独立的个性发展以及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求知欲望是格格不入的,在当下的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更希望有新的元素融入到新的教学计划中来。

(3)体育经费不足,体育设施匮乏。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基于中专教学学校领导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支持,直接导致了学校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不足。从最近的调查来看,没有400M跑道田径场的学校为14.2%,没有体育馆的占43.5%;没有游泳池的占51.2%。许多体育设施还是上世纪90年代遗留下来的,不仅器材功能不健全,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体育设施的匮乏还导致了同学们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不高。

(4)道德情操培养,与体育教育不配套。现代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的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通过这些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然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却是教体育的仅仅就是教体育的,而没有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勇于拼搏挑战的思想品德。结果使训练出来的学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体育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给学生一个强壮的身体而没有给他们配套一个强有力的与之配套的爱国主义与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2 改善现状之对策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其最主要的从以上我们所列举的我国中专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以上问题的存在其最主要的理论渊源就是,学校乃至学的主管部门对当前中专体育教学认识的不足,把中专体育教学认为是可大可小,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没有把当下的体育教学活动看作是实施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中专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现实必要。其指导思想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下面教学的不重视,教学的不重视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不认可以及学习锻炼的被动性。因此,要改变现状,笔者建议,首先学校的主管部门要重视中专的体育教学活动,把体育教学活动好坏纳入到对学校领导,以及学校主管部门的业绩考核中来,与他们的升迁以及奖励挂钩。从而约束限制领导们对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视。

(2)加强体育教师的再培训工作。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广大的中专体育教师在毕业后分配到工作岗位以后就很少有人经历过再教育和再培训,这就导致了他们知识结构的老化而跟不上体育事业发展的潮流,把同样的知识教了一遍又一遍,一些体育教师把一本体育教案用了十来年,这种状况怎能满足现代日新月异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满足大众对各种现代体育更高、更强的需求。因此,笔者建议,要在经常组织中专的教师进行岗位教学的再培训工作,以及经常在校内组织一些体育竞赛让大家切磋交流,相互提高。

(3)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着,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各个中专类院校体育教学设施时远远跟不上体育教学的需要的,而体育设施的陈旧造成严重的体育事故的发生。因此笔者建议,各中专类院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对各院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与维护,强校园内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并在适当时间对学生实行免费开放,以便增加同学们的锻炼频率,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景宏,刘汉勋.中专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教学研究,2007(12).

[2]刘春栋.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特性[M].体育教学,2001.2.

作者:柳 江

中专生体育论文 篇2:

浅谈中专生体育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中专生体育学习障碍成因,采用相应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体育学习障碍。

关键词:中专体育;学习障碍;成因;对策

中国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一、中专生体育学习障碍成因

1.习惯不良

体育学习习惯和锻炼习惯一经形成,它就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和指向性。中专学校的体育成绩考核方式是“以完成技术动作的好与坏来评定成绩”,这就导致中专生只重视考试结果,而不注重学习和锻炼的过程。有的忽视了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和锻炼习惯的培养,认为只做好技术动作就可以了。

2.缺乏兴趣

如果学生对体育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自觉积极地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他们的身体就会得到很好地锻炼。如果是在被迫下,就会产生烦躁感和逆反心理,影响体育学习效果和学生身体锻炼的效果。故而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时,可以通过一些体育器材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绪困惑

对于中专生来说,当情绪处于饱满状态时,就会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中,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处于消极状态时,就会产生厌倦,对所学的知识和活动没有兴趣。特别是刚入学时新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情绪不稳定。中专新生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对学校充满了期望。对新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挫折,没有心理准备。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就会焦虑和烦躁。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情绪上受到极度压抑,就会导致在体育课堂上,不认真学习或打闹。

4.毅力不坚定

体育学习需要有毅力,学生要学好体育知识和掌握好体育技能,要控制好自己的注意力,保证课堂学习效率,才能完成好学习任务。如果缺乏毅力,就会对体育学习没信心,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有始无终,自暴自弃,导致学习障碍。

二、教学策略

1.针对习惯不良的自觉教学策略

体育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确立什么是正确的体育习惯。中专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在成长期,可塑性很强,体育教师在全面了解那些有体育学习障碍的学生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重要性,并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学生。对那些有体育学习障碍的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体育教师在教运动技能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教那些最基础、最基本的运动技能。并根据中专学生的特点,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容易学会的最基础、最基本的运动技能。体育教师也要参与学生练习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对那些在课堂上积极活动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对那些在课堂上不参与活动和没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给予提醒和引导,耐心教育。

对于体育成绩的考核,不应以运动技能评定的好坏作为学生体育成绩的标准,而是将课堂表现和平时的体育锻炼综合评价。充分地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针对兴趣缺乏的自娱教学策略

(1)转变学生对体育课认为就是“玩”的态度

在体育教学中,首先应重视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态度和动机的教育,让学生从理性上对体育课的意义和价值有充分的认识。让学生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锻炼效果做出评价,改变对体育课的错误认识态度。

(2)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作为体育教材

只有有兴趣才能积极参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教材,如篮球、足球、排球等。既能满足不同学生兴趣和需要,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除了要发现学生的兴趣以外,还要观察学生的兴趣变化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解要准确形象、语言要生动风趣,还要发挥体育自身的娱乐性与竞争性的特点。

3.针对情绪困惑现象的自主教学策略

进行自主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意识,克服情绪障碍,让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快乐。需要从以下一些方面做起:教师要用关爱的心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就会对学习充满希望和愉悦感。中专生十分重视教师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如果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注意和关怀,就会建立真正的情感,达到信任的程度。如果遭到教师斥责或嫌弃,就会产生自卑或对抗情绪。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教育有巨大的力量和动力。在选择评价学生的方式上,要考虑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心理需要,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学生如果觉得自己没受到尊重,就会通过一些极端言行和教师作对,宣泄内心受压抑的情绪,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潜能,在其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可为他接受且易于实现的短期要求,使学生及时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有信心向高一层次的要求进取。为学生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内化为教师对他的期望和要求,感受到自己活动的成果,给予他们“鼓励性评价”,肯定他们的进步。

4.针对毅力不坚的自信教学对策

(1)鼓励体育学习障碍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教师要告诉学生在人生中会出现一些挫折,有针对性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待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2)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自我调控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根据自己行为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而调整自己的计划并决定对自己的奖惩。中专生的自信心严重不足,总是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因此要多鼓励他们,不断肯定他们的进步。

(3)加强实践锻炼。对于中专生,他们需要经过种种“磨难”的考验,才能更好的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许多中专学校的体育场地、设备较差。这时体育教师要做到身体力行,同时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

作者:梅志中

中专生体育论文 篇3:

中专生体育教学的几点体会

1.制定体育教师专业规划,明确专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体育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是指教师通过制定发展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以不断发展。要求体育教师对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弱点、不足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确认。要综合学校、学科、时代特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

爱好是指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从事各种学习活动的启动器,是非智力因素的一种既活跃又现实的心理因素。学生体育学习的爱好一旦被激发,就会以惊人的毅力专心致志地去实现目标。学生上体育课有厌烦情绪,关键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爱好。首先,教学中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他们主动去学,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感悟到亲自参与把握知识,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做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自觉积极地投入学习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特点,仔细研究教法,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让学生受感染的情境,教之生情,授之以趣,使学生产生愉悦,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教育应鼓励体育学习障碍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对体育学习上的失败积极归因,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于锻炼的优良品质。首先,要端正对待挫折的态度。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认识到玫瑰固然娇艳,但荆棘也无法避免。在对这些问题的接触和探讨过程中,端正学生对待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挫折态度,增强学生对付挫折的勇气,提高学生对待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自我调控能力。坚强的毅力品质经常表现为一种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的特点。因此,坚强的毅力品质教育要向自我教育转化,由外部控制向自我控制转化。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计划、自我发现、自我调整。自我计划是指在征求教师、同学的意见后有针对性地制订自己的学习和锻炼计划,并能够执行;自我调整是指根据自己行为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而调整自己的计划并决定对自己的奖惩。具体到对待挫折,就要求自己面对挫折,调整自己的行为,接受挫折、分析挫折、战胜挫折,并进行行为上的观察和评价。

4.树立良好的形象。

现代学生个个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精力旺盛,他们大多喜欢运动,喜欢上体育课。对于体育明星、体育健将有强烈的崇拜感,喜欢模仿体育明星,渴望得到体育教师的正确指导。因此,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提高自身的素质。体育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时,不能仅拘泥于教材,应适当引进一些鲜活的资料,传递一些新科技信息,增强体育教学的“磁性”,以吸引学生。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汲取本学科的“营养”,多积累一些资料,以便在教学中不断推出新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位品德高尚、事业心强、正直公道、平易近人、言行举止文明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敬佩,是效仿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统一思想,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使学生真心佩服。这样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交朋友,并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5.建立一种合理、公平、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

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但评价机制的滞后和操作性问题,使体育的评价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大部分学生因为对评价机制的不满而对教师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考核评价坚持多元标准,通过评价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评价中教师不能把评价看成是简单的分等排序,而应该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将个体学生的进步与现在作比较。我认为有时为了呵护童心,建立自信,降低标准,冲破限制有何不可?同时还可把同学与同学的相互评价纳入到评价中,虽然学生的相互评价不够准确,但体现了師生之间的相互信任,表现了他们的评价水平和他们之间的情感等诸多因素,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必要手段。多元、合理、公平、公开的评价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对学生“优劣”的评价标准,对培养学生健康而向上的人格,体验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在提高身体素质的过程中强化德育功能。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是衡量素质教育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学本身包含德育,而且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方法。例如,通过观看奥运等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荣誉感;通过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良好风尚;通过集体项目练习,可以发扬学生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风尚;通过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耐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武术、体操等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高尚的情操和民族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体育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7.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讲授。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把目光停留在跑、跳、投等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上,还要注意体育理论教学应在体育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理论课时数应适当增加,内容要更新,并要注重实效性。针对中专学生将成为一线劳动者的特点,除一般体育基础知识外,有必要适当增加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健身与营养、身体检测与自我评定方法、运动损伤的简单处理等内容。为便于观赏、参与或组织本单位开展的各类体育竞赛,学生有必要掌握一些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组织编排、裁判法和体育欣赏等知识。

作者:冯宇

上一篇:人民币升值论文下一篇:我国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