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财务管理行为规范探讨论文

2022-04-30

[摘要]高技能人才素质一般由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要素构成,其中职业素养最为关键。本文主要通过笔者十多年的高职教学经验,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结合东营职业学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现状,探讨了物流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解析财务管理行为规范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解析财务管理行为规范探讨论文 篇1:

航空公司并购的财务整合问题研究

摘要:航空公司在并购整合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如对管理的整合、企业文化的整合、财务的整合等等,其中,财务整合不充分是导致航空公司并购失败的主要因素。文章通过对航空企业实施并购财务整合的重要性的探究,意识到财务整合在航空公司并购重组中起到的作用,并结合航空公司并购的财务整合要点,提出航空公司并购财务整合的运作策略。希望在引导航空公司并购重组工作更好开展的同时,实现航空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航空公司;公司并购;财务整合;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航空事业掀起了新的发展浪潮,在国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加强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战略合作的政策背景下,航空企业为实现迅速扩张降低经营风险等发展的需要,重组并购业务越来越频繁。但是从航空公司并购整合实际情况来看,时常会存在诸多财务问题,这给航空公司并购结果带来了不良影响,甚至部分航空公司由于并购重组而陷入发展危机中。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航空公司在开展并购重组工作时,给予并购之后财务整合工作高度重视,减少财务问题出现,保证并购交易活动有序进行。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充分发挥,为航空公司健康稳定发展打好基石。

一、航空公司实施并购财务整合的重要性

财务整合主要指,并购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对策,实现对目标公司的财务制度体系、会计核算体系等的统一管理和把控,使目标企业按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运营,达到财务管理目标的统一,最终实现财务活动的有效管理和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财务整合是航空企业发挥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的前提

财务协同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并购在财务方面给企业带来收益。众所周知航空公司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资本密集型企业,航空企业在并购后,规模得以扩大,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金规模都会发生重大变化。航空企业可以通过资本优化等方式,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增加投资机会。

(二)财务整合是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实现控制的重要手段

航空公司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都是通过财务数据展现出来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企业资金的分配及使用,都与财务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生产、经营、采购、销售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业务都直接受财务的管理与调控,通过财务整合,实施统一的财务管理,可以很好的了解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控制目标企业。

二、航空公司并购的财务整合要点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

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是指公司通过开展各项财务活动而获取的结果,是衡量公司财务执行成效的主要指标。通常情况下,财务管理目标在于效益最优化。根据我国航空业发展情况,我国航空公司不管是在类型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特性。通常情况下,国有航空公司和民营航空公司、上市航空公司及非上市航空公司之间在财务目标设定方面存在差异。所以,航空公司在开展并购重组工作时,应该结合各个航空公司实际情况,对双方财务管理目标加以整合,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与企业发展的要求相匹配。经过财务整合后,财务管理的目标达到统一,这是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基本前提。

(二)财务管理体系的整合

财务管理体系整合则指在并购之后目标企业可以根据并购公司要求来運行,它是实现财务整合的重要保障。航空公司财务管理体系整合主要包含了组织架构、财务管理制度的整合等内容。通过财务管理体系整合,能够让并购双方在财务管理相统一,避免发生管理失控现象,让航空公司各项财务管理政策和战略目标快速的分配给目标公司和职工。

1. 组织架构及会计人员的整合

航空公司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大,各业务模块的分工较为细致。但在国有航空公司、民营航空公司之间、上市航空公司与非上市航空公司之间的机构设置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航空公司在财务整合时需根据公司的财务战略及并购形成的新公司管理模式,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组织架构的整合。比如,并购后航空公司成为集团的子公司的,可以将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引入到目标企业,同时根据目标企业的经营特点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组织架构。对于关键岗位如财务负责人采用财务人员派出制度,并明确其职责权限,以实现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管控。

2. 财务管理制度的整合

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根据国家相关财务制度,结合本单位的经营特点,制定的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航空公司的经营特点、发展战略不同,其所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同。如民营航空公司更侧重于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战略目标,国营航空公司更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主导,企业并购后,应在遵循并购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大框架下,制定出符合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统一财务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管理,降低成本。

(三)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

会计核算是财务部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各类基础数据的主要来源。会计核算体系主要包括会计科目设置、账簿管理、报表编制、会计核算系统等。并购企业要及时准确获取目标企业的信息,财务状况,就必须统一会计核算体系。通常来说,各航空企业在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核算系统使用上各不相同,如XX航空公司被并购后,首先就是按照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统一了会计核算系统,然后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在会计科目设置上进行了调整,统一了会计口径,便于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

(四)资产的整合

航空公司是重资产行业,运营的资产主要为飞机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及空勤人员等相关无形资产,具有单项资产价值大、地域流动性强等特点。通过资产的整合,可实现飞机航材、航线时刻等优良资产的优化配置、统一调配,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协同效应。通过资产的整合,可对不良资产进行清理和处理,同时对一些获利能力低的资产进行有效剥离,从各种可能的方面采取措施降低资产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航空公司并购财务整合的建议

成功并购并不等同于并购成功,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公司并购之后财务是否实现有效整合。所以,航空公司在开展并购重组活动时,需要给予财务整合工作充分关注。首先,根据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发展战略需求,统一并购思想。其次,根据战略理念,把各项业务和财务整合到公司范畴内,在公司内部加以科学调配和整理。

(一)制定和完善统一的发展战略

通常情况下,在公司实现并购重组之前,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之间将会形成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为横向关系,也可以为纵向关系,并且会根据市场发展、运营水平、财务协同、多元化发展等出现一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航空公司在完成并购活动之后,需要掌握產业框架改变情况,从长期战略发展角度入手,对目标公司发展战略加以适当修整,逐渐更改和完善目标公司发展战略,让其正式步入到并购公司运营轨道中。在这种情况下,航空公司并购中的财务整合都要依据该发展战略来展开,结合实际状况,明确公司并购整合标准,梳理投资关系,制定出财务整合的管理模式。

(二)加强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监管

加强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监管,首先要对目标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建立一系列的财务报告制度、审批权限制度等。目标企业的重大资金安排、重大投资、融资项目、重要决议事项均由并购企业参与决策。构建目标企业定期向并购企业汇报的管理体系,例如以月为单位、或者以季度为单位,向并购公司提交相关报表,接受并购公司质询。其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对目标公司的经营、财务等制定一系列定量指标和定性分析,以考核目标企业的经营指标。

(三)促进和其他资源的整合

虽然财务整合效果对航空公司并购成果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公司在实现并购之后的整合工作并不仅仅只包含了财务整合,其中还涉及了技术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组织框架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等诸多内容。所以,航空公司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不但要给予财务整合工作高度关注,同时还要兼顾技术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组织框架整合等,保证财务整合和其他资源整合充分协调,相互引导和影响。此外,财务整合和其他资源整合的充分协调,能够促进航空公司并购之后的平稳运行,给企业未来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四)增强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

并购发生后并购企业的经营管理会发生很大变化。航空公司在完成并购后,其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财务整合过程中,航空公司会面临很多风险,比如整合后的财务人员的执业风险、融资风险、投资风险等等。航空公司要增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并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把风险降至最低。

四、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整合是企业并购后整合的一项核心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因此,航空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时,需要给予财务整合高度注重,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到位,还要其他方面的配合,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财务整合,使并购后的财务系统目标一致,合理可行,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以此达到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引导航空公司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慧丽.企业并购中财务整合及风控研究[J].财会学习,2018(23).

[2]张小刚.上市公司并购过程中财务整合研究[J].现代商业,2015(20).

[3]杜芳.企业并购财务整合应该注意的问题解析[J].知识经济,2018(05).

[4]邹杜.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问题及对策[J].财务管理,2018(20).

[5]刘双双.企业并购重组后的财务整合探讨[J].财会研究,2018(22).

作者:许晓颖

解析财务管理行为规范探讨论文 篇2:

浅谈物流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职业素养培养

[摘要]高技能人才素质一般由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要素构成,其中职业素养最为关键。本文主要通过笔者十多年的高职教学经验,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结合东营职业学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现状,探讨了物流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职业素养;物流管理;职业教育

目前,企业非常重视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其中最为重视的是员工的职业素养,这就要求在校大学生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以应付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的考验。随之,如何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成了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当笔者以“职业素养、物流管理”作为关键词,输入中国期刊网加以检索,搜到的所有切题的文章只有两篇,并且都是围绕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训方面培训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东营职业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院校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所以研究如何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学生的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

1职业素养内涵解析

大部分人对于职业素养的认识是:职业素养是指本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从事该职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1.1职业素养的内涵

一般意义上的职业素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用于规范或约束自己行为的职业道德、道德情操、道德品质、职业品质、行为原则等的总和,属于自律范围。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既可以理解成是行业的行为规范,也包含了行业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的体现主要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等。

(2)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人们从事某工作岗位的过程中所要求具备的知识,包括公共、职业知识。物流管理专业的公共的知识包括公共经济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等,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知识包括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专业理论和知识,培养对物流业务管理的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等等。

(3)操作能力。操作能力通常指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手段是通过专项教育训练获得,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操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形成,此项能力的高低依赖于从业人员受教育的程度、训练的环境、训练的时间长短等方面。

另外,在研究职业素养的过程中,有人把职业素养分成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两类。显性素养主要包含可以通过一些介质或手段很容易实现量化的素质,如拥有的资质、技能就可以通过一些机构进行鉴定,获得一些学历证书、职业证书、职业技能证书来证明其显性职业素养的水平高低。另外就是隐性素养,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只能通过行业和社会的行为规范进行道德的约束,比如职业意识就无法通过物流实体直观地表现出来。

1.2职业素养培养目前存在问题

在之前,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企业员工培训都非常重视显性素养培训,诸如各类证书获得等。比如有些学校就采用“双证书”毕业的制度,其中的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其中的一证。从企业来讲,我们国家还没有严格的实行“职业准入制度”,没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人也可以上岗,更进一步说,很多的行业、专业根本没有规范的认证。物流管理专业就属于这种情况,流行的“物流师”系列证书在考试的过程中就存在一些问题。于是很多的培训机构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满足社会的需要。表面上看这些培训机构的工作效果还可以,但实际上是治表不治里,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严格来说,职业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到企业亲自体验而后获得。一般学校对于学生赴企业顶岗实训等理解成纯粹的是技能的提升,其实则不然,学生在企业获得的不仅是技能,还有如员工意识、岗位意识等隐性的素质。所以我们要认识到顶岗实习实际上是提高职业素养的好渠道。

2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状况分析

2.1物流管理专业简介

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高职类学校开设大多已经超过10个年头,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基本可以做这样的描述: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主要面向仓配、制造、货代领域(或企事业),从事采购与供应、国际货运代理等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具备物流管理、物流管理能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实质上,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应当成为首要的培养目标。而职业竞争力的获得主要是在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方面,应该说某一个职业的专项技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并熟练运用,但是职业素养则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才可能获得,因此职业素养的培养对于培养人来讲是非常关键的。

2.2物流企业及岗位情况分析

我国物流行业真正地被重视也就是20年的时间,现有的物流企业也大部分是以前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而来,企业规模小,人才需求层次低。从近几年看,物流行业中的就业岗位中仍然集中在诸如理货员、司机、仓管员、分拣员等操作岗位。但是也可以看到,以新型流通方式为代表的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电子商务配送、报关与国际货运等迅速发展,各大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需求也开始升温:如具备使用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仓管员、订单处理员、国际物流销售员、物流营销员等。

2.3就业情况分析

《全国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状况调研报告》中说,物流企业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不同,物流基层作业人员的职业核心能力中最重要的是与人合作能力,即团队协作精神非常重要,这个比例达到66.41%;物流基层管理人员的职业核心能力中最重要的是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比例都超过70%;物流中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90.27%的企业认为这一能力非常重要,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3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构建

为提高学生的职场判断力,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全面发展;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学生各个层面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科学有效地职业素养教育格局。构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提升就业优势,增强职业竞争力。

3.1实施职业素养提升工程

引进CCEP项目,通过案例、情境、模拟、拓展等学习环境,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点和职业环境要求,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素养提升工程方案。

3.2实施大学生德育创新工程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一条主线”、建设“两支队伍”、搭建“三个平台”、办好“四项活动”,即以德育为主线,建设专职和兼职德育队伍;搭建校内课堂、校外基地、网络媒体三个德育平台;办好春之舞、秋之韵、手工制作、创新教育四项活动。

3.3高职学生导师制工程

本专业将坚持“手牵手,高职学生导师制工程”,教学团队每一名成员都与本专业的学生签订导师制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从学生的政治思想、专业学习、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

3.4走出校园,提升社会能力

本专业将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实施心连心,“爱心奉献社会”工程。通过爱心奉献、企业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奉献精神

3.5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工程

结合专业特点,营造科技创新教育氛围,通过实施班级项目活动,突出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潜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4职业素养教育活动课程设置

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设计了包含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9个模块的学习活动课程。详见下表。

总之,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一任务的进行,需要多方协同配合才能有效。希望本文所讲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的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魏景荣.论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2]董睿.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3).

作者:孙学农

解析财务管理行为规范探讨论文 篇3: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从课程与育人元素相结合、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现实案例剖析,提升教育效果、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

关键字:课程思政  企业财务会计  教学改革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坚持以德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人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思想政治元素,专业课程及哦啊与和思想正式教育在高职教育中也应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职教师在开展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同时承担起庄严而神圣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学生塑造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程度的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一、《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

《企业财务会计》是高职院校中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也是其他管理类、金融类等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研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反映企业经营成果会计要素的确认方法,財务报告的编制原则、方法等。总体来说,理论性和专业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也与学生未来从事的专业工作息息相关。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要培养同学们的法治意识、遵循准则要求、提升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的财务专业人士。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应该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脚趾引领相一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因此在《企业财务会计》教学中,笔者认为至少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遵守准则、爱岗敬业。

企业财务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是对企业以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在工作工程中需要收到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有次看来,高职学院开设《企业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基本上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在课程中,《经济法》《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是课程重要的思想政治元素,应有机融合到各  章教学内容中,在学生心里播下了一粒法治的种子。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高超专业技术,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和文化自信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专业特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信念。

2.注重展现会计专业发展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中国先后建立了很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正在

以有当担、有责任的大国姿态加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流中。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调整,会计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基本职能。高职院校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应该在客厅理论知识以外,开设对事实经济解析的专题讲座,引领学生思考财务会计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关系,触发学生开展当代经济发展中会计专业大学生应该具有怎么的使命和担当的深入思考。

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1 课程与育人元素相结合

《企业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发掘思政元素的过程中,可以挖掘的原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工匠精神、责任心、敬业、诚信、全局观等。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自觉践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的行为规范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具体可以在模拟操作中,融入遵守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标准等相关内容;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业务中,均贯穿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维护与遵守的思想意识培养;鼓励学习好的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结成帮扶小组,在指导学习的同时,树立团队协作与合作的意识;在课程考勤、作业、考试等环节,树立诚信做起,实事求是价值观;在“线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平台发言、讨论等都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会计学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也涌现出了不少科学成就,教师可以结合会计文化的发展史,设计相关的教学案例或阅读资料,让学生对会计专业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还可以探讨历史文人孔子等的会计思想理念,更能激发学生对行为、社会经济、国家命运前途的思考。爱国情感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言行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教育资源,做到课堂、课后、线上和线下全方位实现教育教学全覆盖。

3. 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例如: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但仅仅进行案例教育是不够的,要加强课程各个环节设计,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从一下几点找到切入点:(1)作业诚信。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鼓励学生脚踏实地从当前的学习入手,不弄虚作假不抄袭作业。(2)考勤诚信。“勿以恶小而为之”有学生帮别人代打考勤,这其实是弄虚作假行为,教师应该及时阻止并进行教育,避免今后学生做出更出格的事。(3)考试诚信。“言必信,行必果”,毫无疑问,考试作弊是最典型的诚信缺失行为,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要树立榜样,言出必行。同时结合在线课程平台大数据,挖掘分析需要预警的学生,进行教育帮助。

三、总结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比较成熟,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完善,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才刚刚起步,挖掘思政元素,并能有效的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实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成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积极思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育人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系统的设计、周密的安排,合理设计教学精度,同时还不要与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结合,与建设“双一流”高校相结合,与高职院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教育如何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平台,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会计职业道德等融入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雷中浩.“大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6):15-19.

[2]陈维青,李青青.思政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农业会计,2020(02):08-09

作者:赵菁 杨立琼

上一篇: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分析论文下一篇:交通安全统筹信息系统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