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艺术设计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中华特色的灿烂文化和民族传统,是我国现代艺术发展之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现代艺术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探究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进一步探索在其传承与运用过程中的发展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统文化艺术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文化艺术设计论文 篇1:

浅谈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的作用

摘要:文化内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艺术设计,才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传统文化的融入在数字语言的应用中使艺术设计变得更加灵动和富有感染力。在艺术创作中,要努力寻求传统物质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推陈出新,设计出符合大多数人审美观念的作品。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设计更高的品味和一定的设计灵性,使设计风格更加多种多样。

关键词:艺术设计 传统文化 结构

对于艺术设计而言,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各方面的联系都很密切。艺术设计能反映一定时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物质生产水平,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状况。艺术设计只有抓住传统文化的灵魂才能彰显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保留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艺术创新成了大势所趋。

1 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传统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根本,艺术作品只有融入一定的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同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艺术设计产品的品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创作作品时要考虑到作品的文化内涵。为了适应这种多层次的需求,就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应用。艺术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为了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就要把民族特色文化与艺术设计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民族個性的设计风格。传统,体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能使人类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一个情感上的共鸣。传统可以作为艺术设计的精神本源,是设计最根本的出发点,能给予艺术设计无尽的启示,是创作艺术设计作品时丰富的资源。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与艺术都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亡,就像我们现在也能够看见的一些古代文化一样,传统文化不但不会消亡,而且还能给艺术设计带来无穷无尽的灵感。

韩美林先生有“奥运福娃之父”之称,其所设计出的奥运福娃是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完美结合。他就曾经说过:“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传统文化就是艺术作品创作的根本,它历经千年沉淀,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范围很大,并且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创作心理。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上的艺术设计,才能够更快的被人们所接受,才日益强大。比如日本的平面设计行业,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独特的日本风格。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除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更注重本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他们的设计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艺术设计之路。他们的成功更加能说明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密不可分,成功的艺术设计在建立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更加具有灵性和活力。

2 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和作用

2.1 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宝藏 传统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成为人们心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对于艺术设计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对艺术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艺术设计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只有传统文化作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才能枝繁叶茂日益强大。从艺术设计的特性上看,一个国家的艺术设计是不可能完全脱离本国的传统文化的。相反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它本身肯定包含了很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以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为基础,给作品以文化方面的内涵。在创作作品时立足于本国传统文化之上,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标新立异,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民族风格的高品质作品。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基础,是实现设计作品民族化、国际化的必备养料。

2.2 传统文化的融入使艺术设计更加灵动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文化元素之母,融入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才变得更加灵动。比如,在设计奥运火炬图案时,选用是红色的祥云图案。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红色代表热情,和中国的国旗是同一种颜色,是中国的代表色。祥云图案在中国又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建筑等方面的应用很广泛,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设计。再比如,对于我们国家而言,人们比较欣赏具有清雅别致格调的物品,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老庄美学思想的影响,如果要设计这一风格的艺术作品,就要了解古代老庄的思想之本,融入传统的淡雅清幽的意境,让欣赏的人们更好的感受作品的意向。民族文化具有传承性,是人们长期以来实践的产物,有不可逆的特性。艺术设计里随处可以见到文化传统的影子,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2.3 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价值 在这科技飞速发展,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时代,艺术设计也必须面向国际化。传统样式在现代设计中的使用要通过一种转变角度的思维,使艺术设计在历史环境中得到新生。数字技术可以为作品增加技艺高超的特殊效果,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很是普遍,但是即便如此设计的内涵仍然是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我们在看待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时,除了称赞其设计技艺的高明,还会感叹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特色,这种浓厚的历史延续感增强了设计方面的感染力。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需要多种知识层面的融合。比如在制作一个摄影作品时,在熟练掌握数字设计创作技巧的基础上,加入民族传统特色,就会得到更多的认同感。设计师在艺术创作中以坚实的文化传统与美学价值观为平台,熟练运用多民族文化背景的传统美学元素,人们在看待作品时就会加入传统审美经验及人文情感,这样就达到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的一个完美结合。

3 艺术设计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融合创新

艺术设计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智慧和能力,或者说是一种创造力,核心就是创新。通过设计艺术过程中在传统文化上的创新,能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艺术作品创造时,设计师要更深层次的挖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体现传统精神。每个民族在发展自己的优秀传统时都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断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对自己民族文化加以创新。在艺术设计的实践中,既要充分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又不能一成不变、生搬硬套。仅从形式上创新是片面和肤浅的,要运用新时代的审美观念看待文化传统,并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找到传统与现代接轨的契合点,才能使设计作品焕发出活力和生命。对设计师来说,学习领悟民族文化,重要的是对民族文化气质的理解,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通过吸取先进的经验,把不同民族特色的作品加以消化吸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设计出具备民族性的完美作品,从而获得更多的认同。传统文化能唤醒艺术设计往更高层次发展,我们要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来丰富艺术设计作品的民族现代之美,在传统文化特质的基础上谱写出现代艺术作品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孟幻,冯刚.《谈当代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借鉴》[A].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吴剑梅.《艺术设计的传统文化精神》[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3]岳伟,夏祺.《浅谈现代艺术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J].学术论坛.2009.3.

[4]杨宇萍,杨明俊.《在传统文化中探寻艺术设计之路》[A].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10

[5]胡飞.《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张静

传统文化艺术设计论文 篇2: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中华特色的灿烂 文化和民族传统,是我国现代艺术发展之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 深,源远流长,对现代艺术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探究 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进一步探索在其传承与运 用过程中的发展策略。 在人类物质生产与实践过程中,造就了艺术设计文化,它是对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与物质文化产物融合的传承与发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与民族精神,从而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实践证明,在艺术设计中,只有不断学习,并借鉴传统文化,才能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引用传统文化是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设计;应用;创新

作为一种人类审美创造活动的形式的艺术设计,其与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等方面密不可分。但在现阶段,我国艺术教育中模式化倾向比较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设计的实践活动,从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传统文化印记等,导致艺术设计教育没有活力可言,缺乏创新。因此,创新变革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迫在眉睫。同时,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创新,而不是照抄照搬。

一、传统文化概述

在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文化是基础,如果失去了文化,则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在我国民族发展过程中,受不同历史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出现了较大的断层。例如,目前老一辈虽然掌握很多传统文化的精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越来越少。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中,中年一代是中流砥柱,但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却经历了我国文化发展断层时期,尽管了解一定的传统文化,但是却无法正确认识与体验传统文化。青年一代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但他们却出生在文化断层时期,完全不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甚至误解。因此,对青年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必然趋势,同时还应该渗透到其他各方面的教育过程中。

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

(一)趋于技能化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目的,但在实际教

育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训练学生的技能,使艺术设计教育趋于技能化,这种重技能而忽略人文培养的艺术设计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不相符。然而,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艺术院校日益增多,逐渐削弱了艺术设计教育的综合性,使专业性逐渐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降低,艺术设计教育的门槛也不断降低,导致招收的艺生综合素质不高。在此状况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德才兼备的综合型艺术人才。

(二)僵硬与机械化教育

艺术设计教育一味地追求技能培养,那么必定造成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不断僵硬与机械化。在传统艺术教育中,课堂上是老师一味传授与掌握技能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原本想象力丰富的艺术设计教育课变得枯燥无味,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只是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课堂学习氛围比较压抑。

(三)逐渐边缘化

各大高校设置的艺术设计教育专业非课程化,导致其逐渐被边缘化。根据相关规定,各级学校都要开设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在职业与普通高校要将其列为必修课。但是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艺术设计教育与传统文化出现分离,导致艺术教育模式不够规范化与系统化。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学生艺术设计理念需要不断加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是在考前突击学习考试

过关的,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这就使得该专业的学生在考前并未进行艺术设计系统化培训,学生设计概念比较弱。在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引用绘画理念对学生进行设计引导,因而学生思维被禁锢在绘画理念中,设计作业也以素描与笔触为主。而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儒教与道教等文化,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

(二)学生积累的民族文化知识比较弱

出于民族文化的认同需求,现代社会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就不可抛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运用,这是能够影响整个社会大众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民族文化,是能够随时勾起人们对家国故乡的思念的情结。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增进学生对民族的情感认知和文化认同,并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推向大众,推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从而继续煅炼我们民族的精魄血肉,养育一方人民。

某种程度上,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不能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究其原因,则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设计课程中,我国传统艺术教学表现少之又少,以西方为主,对传统文化缺乏一定的认知,导致学生无法体会传统艺术的潜在魅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同时,年轻代课老师自身传统文化教学意识比较弱,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在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常情况下,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者,其文化基础比较扎实,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例如,我国很多优秀艺术设计者,在我國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出的世界瞩目的作品。因此,在未来设计艺术发展过程中,我国设计者需要从内心加强传统文化的积累。

(三)不断提高学生艺术设计水平

艺术设计教育旨在培养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对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就不得不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运用。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灵感和共鸣,还应当对师资力量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巩固,使得教师自身素质不断完善,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社会各界的关注点中。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都比较被动,通常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设计,作品没有创新,甚至模仿、抄袭别人的艺术作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学习了解别人的作品,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其转化成为自己的艺术设计素材积累进行创作,殊不知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增强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创造能力。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艺术作品的文化审美性,直接决定了其自身价值,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比较强。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作品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同时,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鼓励学生在艺术设计作品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引用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全新的艺术设计教育体制高校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首先,要创新课程设置理念。在目前新常态经济环境下,该专业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也就是在教学中,引用国学课程体制,这样不但能够增加该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其次,在现有该专业课程体制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例如,在大一的时候,可以设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在二年级时,设置传统文化与民俗特色相关课程;在三年级时,设置孔子、老子及庄子等思想课程。此外,还可以开设一些传统文化礼仪与人生哲学等选修课。各大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设置课程,做到实事求是,因材施教。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们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一份子,还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因此有责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和弘扬下去。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艺术设计教育的形式将民族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进行有中国文化风采的、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地特色教学,并结合先进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方式培养符合中国现阶段艺术文化市场需求的宝贵人才。在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上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探索和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学习,开发出符合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途径,并逐渐形成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来。

(二)适时引入传统文化理念

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创作深受宗教、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所体现的艺术特色也有所差异,但不变的艺术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审美要求,即写意传神。写意和传神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艺术作品的评价原则,以中国画为例,利用笔墨将画作的灵魂点将出来,从以砖石为创作对象到纸张、布匹甚至发展为佛像雕刻等等,无一不是注重体现人和物的精神气质与内在品格。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理念中依旧保留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有规律地带领学生学习中国山水花鸟画作中的写意传神精神,能够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可以始终保持自身特色,不趋于大流。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主动观察,发现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并能够分析作品是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的,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可以在艺术设计作品创作过程中,引用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

当前高校教学中,当代大学生在专业课教学上对课堂教学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互动,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己综合阐述自己设计作品的创意,并做出讲评;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作品设计的创意。最后老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吸引力,寓教于乐。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悠久發展历史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之与现代艺术设计进行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五、结束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凝结着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还是对现代艺术设计都有着无限的借鉴意义。充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能够赋予艺术设计教育新的内涵与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从根源上传承传统文化才能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造就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因此,在现代设计理念中,要充分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赋予它新的内涵与形式,我国传统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壮大。此外,大量实践活动证明,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要借鉴、吸收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传统文化基础上,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向世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髓得到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吴宁.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运用[J]艺术科技,2016(04):408.

[2]邵露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J].艺术科技,2016(01):371-372.

[3]杨萌萌.传统文化的设计新生——浅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J].大众文 艺,2015(13).

[4]陈冲.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传承[J].现代装饰, 2015(09).

[5]袁恩培,文静,庞杰.论中国艺术教育转型中的文化传承[J].东南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98-101+125.

作者:李淑媛

传统文化艺术设计论文 篇3: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运用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时代演变中积攒了丰厚的底蕴,对现代社会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良性开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作为人文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教育植根于民族的、本土的传统文化土壤,一旦脱离传统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本篇文章从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运用现状入手,对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和价值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把中国传统文化科学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意义和价值;建议

0 引言

文化支撑着一个民族的脊梁,能够为民族创建一个牢不可破的精神家园,促进民族血脉永续流传而不断绝。民族化、区域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的同时促使艺术设计教育领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和危机,如何在激烈的文化教育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培养与市场需求一致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这一时期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在这一大背景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建设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系统化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以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高效科学继承,为艺术设计教育领域提供更为丰富和精彩的创新源泉。

1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1.1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真正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始于20世纪初,各大工艺美术学院进行开办招生,引入国外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以抽象的视觉符号和几何图形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工艺手艺。在这一阶段,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一度忽视了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且对技术因素的重视要远远大于艺术因素,盲目追求西方艺术设计技术上的高超而轻视传统文化的本源之力。这也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在长时期内缺乏创新的动力,在教育模式上也一度出现弊端和不足。

1.2 艺术设计教育中崇洋抑本风气的盛行

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仍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引进,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并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运用。艺术设计教育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能够将现代技术与其本身所根植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将浓厚的东方古典韵味深入到艺术作品的设计中去,因此一味崇尚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会压抑原有的民族特色和区域性质,导致艺术设计教育易出现过度模仿而缺乏创新意识的局面。[1]

2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与运用的策略

2.1 有重点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内容中

(1)古代文学在教学课程内容中的运用。为使学生能够积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发现灵感,从而进行独立的创新创作,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有效吸收。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的珍宝,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之余同时开设古代文学课程,从而引导学生在四大名著以及诸多民间传说故事等此类文化艺术作品中发掘可以用来进行艺术设计的素材和灵感。除了文学作品,艺术设计教育还可以同时将古代文人、传说故事等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有关的内容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满足人民大众的欣赏力与娱乐需求的基础上,打造出更多具有创造力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艺术设计作品。[2]

(2)传统图形在教学课程内容中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具有代表性的图形。从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商周朝代的青铜器纹络到唐宋元明清的绸缎织物图案等,缤纷多彩、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传统图形在艺术设计中是可利用性非常大的素材,因此现阶段艺术设计院校在教学课程内容中可以积极使用传统图形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将中华民族的审美个性以及文化精髓精确地表达出来。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开设相应的传统图形教学课程,将传统图形如民间绘画、丝帛图案等图形样式、构成法则和色彩配置原则等等提取出来作为学生们的临摹材料和学习模板。[3]

2.2 加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力度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几千年时光里培育出了异彩缤纷的文化形式,如哲学思想、宗教道义、古代文学、艺术精神、刺绣篆刻、园林艺术、砖石雕塑以及音乐、戏曲等等,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也是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源泉。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先进设计技术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导致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建设方面出现不足之处。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从学生到老师以至于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所有工作者都需要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去,不断地将我们国家、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所打造出来的艺术作品送到世界艺术文化圈中。

3 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艺术设计教育通过教育的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高效地传承与运用,能够保持民族文化常保活力,并通过艺术设计作品使民族精神逐渐具象化、视觉化,向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的无限活力和灵感。因此,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们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当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通过对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和运用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不断调整艺术设计教育方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教育模式,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设美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虹.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2] 赵永涛.关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1).

[3] 叶锦霞,刘长宜.寓“意”于“艺”——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J].艺术教育,2012(10).

作者简介:吴宁(1976—),男,湖北武汉人,艺术硕士,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骨干教师,陈设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传统艺术陈设,传统木作构造。

作者:吴宁

上一篇:三农问题认识研究论文下一篇:企业文化创建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