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听力训练探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近几年的省、市音乐测评以及“体育与艺术2+1项目”的政策落实,发现中小学生的音乐听力普遍存在比较薄弱的现象。因此,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听力成为当前音乐教育与音乐课堂的当务之急。对如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内外实施听力训练的策略进行探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音乐听力训练探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音乐听力训练探究论文 篇1:

初探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听觉训练

摘要: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音乐素质训练课程,可以考察学生听觉、节奏感、音色感等基本音乐素质。练耳部分是视唱练耳的一个主要部分,分为听记和听写两种形式,内容大致为:音高、节奏、旋律的听辨。进行有效的听觉训练,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不断记忆和想象,可以加强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为全面发展音乐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听觉训练;音高;节奏;旋律

文献标识码:A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分为视唱和练耳两大部分,即为读谱视唱和听觉练习,通俗点说就是唱与听。作为一门音乐理论的基础性课程,无论是学习还是教授,都必须培养听、写、唱这三项基本技能。结合平时教学实践,从练耳的听觉训练出发,我想略谈实际教学中的训练手法,以期与同行们交流共勉。学习视唱练耳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熟练掌握了读谱的能力和音乐语汇的运用。我认为音乐记忆和判断力尤为重要,教学中应以听觉训练为主线,运用科学的方法因材施教,将音准、节奏、乐感贯穿在听力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并辅以相适应的艺术手段,注重内心听觉和音乐情感的培养,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教学中的听觉训练。

一、音高的听辨

视唱练耳课程中少不了“听”这项练习,从最简单的单音开始听辨,到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的听辨。

(一)模唱和色彩

对于初学者来说,从单音的模唱训练开始。弹奏任意的单音,让每位学生逐一用“la”音模唱。有些学生的音高方向较模糊,将先后出现的单音距离拉大些,作为对比来模唱。逐渐从单音听辨过渡到两个音听辨,结合所具备的乐理知识,讲解和声音程和旋律音程的概念。很多学生刚开始听写时听不出任何音,特别是和声音程与和弦相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难。以C大调为例,从最小的音程单位纯一度开始听辨,八度内大小音程和纯音程的听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各音程的特征。比如,小二度为半音,音响效果尖锐而不融合,音乐的情绪具有不协和感。大三度饱满坚实,音乐的情绪是明亮的。其他音程就不作过多讲解,相应的弹奏听赏含有小二度、大三度的音乐片段,感受实际音响中的音程和弦的色彩。把音程的基础打好,才能进入和弦的听辨学习,与单音和音程相比较,和声效果丰富了,听辨同样也是一样的练习方法。

(二)对比和搭桥

听写音高和性质,并不是同时反应出来的。学生对有特点的音响反应较快,感觉比较容易听辨。单纯用初学时的模唱方法,显然不足够。我在教学中常用“对比”作为练习,可以分为固定音听辨对比和性质对比。前者是规定固定的根音,弹奏不一样的性质。如音程:1-3大三度、1-b3小三度、1-4纯四度,让学生分辨或者模唱构唱。后者是音程和弦的性质对比,如弹奏和弦135、1b35,仔细聆听第二声部的变化,学生能够说出色彩的区别。再弹奏一遍分解和弦,尽量有一点延音,学生就有更长的时间来听辨。再说出具体到哪一个音的变化,唱出实际的唱名。音高的听写练习反馈出学生课后练习的程度,听觉的灵敏度通过不断地合理练习,是可以达到一定水平的。课堂中听和唱要密切联系,采用“搭桥”的方式加速对音准的把握。如:唱C大调音阶12345671,可用辅助音的方式121,232,343,454,565……唱。也可用大小二度的对比121,1b21,232,2b32……音阶照此延续。进行这样的辅助型音阶练习后,在听写大小二度时,便可很快反应出来了。音程与和弦的练习也可用此法,教师制定以1向上构唱大三度,可唱成123,131。以1向上构唱大三和弦,可唱成123,13,345,35,135。实际课堂运用此法简单易行,学生很容易把握好音程,减少音在其中准偏差。另外可加入固定的节奏型在其中,不至于枯燥无味地刻板练习,稍加变化可以培养学生的乐感,增加其对练习的兴趣。

二、节奏的记忆

(一)点和线的结合

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节奏记忆的训练就是瞬时和短时记忆。是练耳的一个难点,比较机制不像音高听力有色彩部分,节奏只能通过律动的长短和强弱表达出音响效果。首先要规范的打击节拍,练好二拍、三拍、四拍子的手势,熟练地念出基本节奏型。与节拍手势相结合,这是听写前非常重要的准备。以2/4拍四小节节奏型为例:X X(四平)XX X(前八后四)XXXX XX(十六平八平)X-(二分长音)听起来是一个个点状,连续一条线的持续。对头尾的节奏型能够记得,这就需要理性的记忆了。听第一遍时手打拍子,可记下节奏的点数,用X来记录一共是12个点。可以正确地反复打拍子回忆所听节奏,对应X在节拍里的位置,较为简单的一拍一个X的四平节奏型和X-的两拍长音,即可正确的记录。

1、归类与相似的模记

音乐回忆的是整个音响过程,节奏回忆是单一的律动点。常常有些节奏型容易混淆模糊,可将不同节奏进行组合练习。归类的节奏型,如:XX XXXX(八平十六平)都属于均等分时值的节奏型,八平是一拍两个点,十六平是一拍四个点。组合在同一小节练习,注意节奏型中的点在手势中的位置。相似的节奏型,如:XXX XXX(前十六三连音)前十六是前短后长的节奏型,三连音是三等平均时值的节奏型。练习不够严谨很易听错。再如:X X X(大切分)XX OX(八平八分休止八平)听起来差不多,只是之间的八分休止的区分。听写节奏时,要培养理性的记忆,每一种节奏型反复练习。不断的组合练习,体会每种节奏型的时值感和速度感,分辨不同节奏的明显对比。初学时可先从一个小节开始听写,再逐渐增加到四个小节,在节奏型的选择上也要由易至难,通过一定课时的训练,对于旋律的听写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旋律的听辨

完整的音乐听觉基本包括以下因素:音调、节奏、音质、音色、乐句组织,对一段音乐的整体感受力和想象力是外来音响和内心听觉的结合体现。如音调、色彩、速度感受力是接受外来的音响而产生共鸣,并有意识地加以吸收和消化。

(一)整体与方向

音乐艺术是靠听觉来感知的,声音却是没有形状、没有实体、在时间运动过程中流动的一种表象。用“la”哼唱模仿所听旋律代替固定音高,较为易行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模唱。音乐在时间中流动,是抽象的存在。各人对旋律的感受不同,学生的记谱能力有限,听写的水平不能同步。听的时候特别注意旋律的线条,逐步过渡到固定音高,再到达记谱的阶段,实践证明唱好了才会写。

选择一些含有简单音程、和弦的旋律进行练习,教师弹奏某些音加以提示,请学生逐个模唱,并说出音高的走向,再用钢琴进行校对。若是旋律较长,还可以在模唱结束时把整个旋律弹一遍,让学生在心里把每个音进行对照。旋律的线条是有方向的,听的时候注意音高的走向,训练一些时候,再逐步转移到具体的固定音高模唱。经过思考和理解的模唱,能使学生具备想象力和预知力,是培养学生音准及音高记忆的有效手段。

(二)局部与风格

旋律听写过程中,要加强听觉中的技术训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乐理基础,并保持注意力集中。做到听钢琴的声音和自己内心的声音作对比;仔细推敲选择所听到的音程度数,比如是小三度还是纯四度。旋律听写是理性理解和感性认识的结合,循序渐进地练习,必然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抓住转瞬即逝的旋律并非易事,要有灵敏的耳朵捕捉音乐的变化。旋律中出现局部的音程特点,例如某些大跳的音程,或者重复出现的音程,留意听辨这些特别的地方。某一小节出现的不同于前后的节奏型,一段旋律开始前,在音区,节奏、风格特征等方面做出提示和提出相应的问题。特别是风格,当学生听到熟悉的音乐风格时,能从所拥有的信息库里提取相关的资料。课余多听赏各种时期、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多积累才会有听起来得心应手的感觉。旋律听与写的水平是和自身积累的容量成正比的,在听写的同时,随堂抄写一些旋律片段,熟悉一些记谱的手法,是非常有效的提高方法。

本文只探讨了听觉训练中的一些方法,作为一门音乐基础性学科,要详细理解还需要深入探究。我将音乐理解为以音铸言,以乐传境。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听觉训练是获得音乐感知的重要前提,是音乐人必备的音乐基本素质。视唱练耳的训练离不开“会、好、精、绝”,这四个字的规律,并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加以科学而规范地整理听觉训练的方法,不断地加以提高,能够有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作者:朱静

音乐听力训练探究论文 篇2:

中小学音乐课堂听力训练的策略探讨

摘 要:随着近几年的省、市音乐测评以及“体育与艺术2+1项目”的政策落实,发现中小学生的音乐听力普遍存在比较薄弱的现象。因此,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听力成为当前音乐教育与音乐课堂的当务之急。对如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内外实施听力训练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课堂;听力训练;策略探讨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只有通过聆听的方式才能直接体验到音乐的本质与内核。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听力训练不仅是音乐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保障。音乐的体验、学习、表演、创作都离不开人的听觉,因此在课堂上系统地进行听力训练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达成音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无论是兴趣还是爱好都是聆听的艺术。2011年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新课程标准将音乐教学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音乐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成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学科。特别是在音乐能力测评的实施中,我们发现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音乐听辨能力比较薄弱,为了提升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等音乐综合素养和能力,更好地优化课堂音乐教学成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听力训练则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一、听力训练策略探讨的意义

针对近几年中小学生音乐学科省、市测评和“体育、艺术2+1项目”的音乐测评分析数据显示:中小学生普遍存在音乐听辨能力薄弱的现象,经过实地考察与多个校园的问卷调查,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听力水平的训练是提升学生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力水平训练实践探究,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进而推动中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听力训练策略实施

1.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听力水平训练的内容,结合教材在欣赏和歌唱等音乐课的教学中增加相关的听力能力训练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每节课的内容增加听力能力训练。例如:小学1~3年级能够区别音的高低、强弱和长短,独唱、独奏、齐唱和齐奏的音乐表现形式;4~6年级能够区别声乐与器乐、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的区别;中学7~9年级能够辨别人声的分类与乐器的分组、不同的体裁形式等。

2.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强化相对应的听力教学设计,让学生有充分锻炼的“听力模块”环节,提升学生在听觉上对音乐的认知能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强化教学设计,让听力训练与每堂课的教学设计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接受训练,避免枯燥乏味、生搬硬套的低效教学。同时要有音乐听力与音乐生活相结合的设计,避免音乐听力与音乐生活的脱节。例如:课堂中多启发学生生活中听到的音响与音乐,与课堂内容相结合,给有音乐表演能力的学生提供舞台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音乐听力。

3.在校园的学习角进行音乐周报的板书设计,通过校园的学习角进行音乐周报的板书设计与评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周的评比活动,使学生能将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后得到量的积累和巩固

为了落实音乐教学课堂的成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每周的音乐角设计与评比,把教学与实践二者有效结合,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不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课内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为巩固教学知识内容提供了较为直观的依据和方法。

4.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让音乐知识与校园生活相融合,最终让学生的音乐课堂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音乐的听辨能力等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必须与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相结合,分析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设计。从基础知识技能抓起,比如:每周一至周五分别播放不同的乐器音色,二胡、笛子、古筝、古琴、箫;到了下一周就可以换成小提琴、大提琴、小號、单簧管和双簧管等。除了对独奏乐器方面音乐的介绍,还可以对相关方面的大型音乐进行播放,还要把教材中的音乐融于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中,注重课堂的常规训练,加强基本功训练,同时与校园生活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成效。

三、听力训练的巩固与提升

以上关于音乐课堂内外的策略实施,还应当通过每个单元的测试来检验教学与学习的成果,从学生的答题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成因,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强化与纠错。这样在省、市的各级测评与“体育、艺术2+1”的测评中就能够从容不迫、应付自如。当然,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能够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得到音乐听力的提升。

听力训练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是永恒的课题,每一位音乐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音乐听力的重要性,不断地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上加以落实和强化。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好地为现代中小学生服务——“以人为本”,实现21世纪现代化教育教学的美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11.

[3]冯欢,孙永健.浅谈学生的音乐听力训练[J].大众文艺(理论),2009(18).

作者:俞大镇

音乐听力训练探究论文 篇3: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思考

摘 要: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为音乐教育指出的重要方向,这要求高校音乐教育不仅要做好知识理论方面的教学,训练学生的音乐素质也十分重要。视唱练耳为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关键性学习活动,其对于学生音乐素质与审美能力的发展都十分重要,本文立足高校音乐教育的实务工作,探讨了视唱练耳方面的教育教学方法,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最好音乐人才的教育培养而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视唱练耳 高校 音乐教育 作用

音乐教育属于高等教育领域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做好音乐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艺术领域高等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水平。对于艺术类专业的教育而言,让学生掌握艺术理论或知识性内容只是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学习才是关键。音乐作为重要的以听觉为知识获取途径的艺术形式,学生在听觉方面的判断力、鉴赏力、音乐感受力的训练与发展十分重要,因此视唱练耳方面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对音乐综合素质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视唱练耳的教学,在学生听力素质培养上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课题,以下本文就结合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些具体工作,对其展开详细论述。

一、关于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指是通过进行音乐教育方面的听力训练,使得教育对象在音乐欣赏方面的听力素质与音乐感受力、鉴赏力水平获得提升,这是音乐教育方面针对教育对象音乐审美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听觉训练与视谱即唱。视唱方面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训练教育对象按照乐谱唱出合理的曲调音高、音准,控制音乐表现力度和节奏,通过学习掌握音乐调式、音程方面理解能力的训练;练耳则主要指通过听力训练而培养教育对象在音乐辨识与审美方面的素质才能和音乐记忆能力,音乐感受力方面的才能。听力训练主要包括了单音听辨、和声音程连接、单和弦、和弦连接、节奏听辨与及旋律听写等方面的训练内容,不同的训练中还包含了一些训练项目。视唱练耳的训练是一项针对音乐能力与素质的训练,采取了正确的训练方法,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让学生形成有效的音乐审美能力、听觉辨识力、鉴赏力。因而视听练耳的音乐教育工作是贯穿在音乐教育中的长期性、常规性训练,教育工作者只有秉持系统化、长期化思想,通过做好平时的基础性训练并坚持下来,学生才能通过不断地训练而获得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发展与提高。

二、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于高等教育领域的音乐教学来说,视唱练耳属于培养学生音乐素质与审美能力的基础性训练,其包括了视唱、练耳两个方面的内容,其对于教育对象对乐谱的认知能力发展、音乐听力发展,艺术鉴赏力形成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进行视唱练耳训练,学生可以形成对音乐的良好感受力,能够通过聆听音乐而掌握辨析音乐审美价值和主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听力而辨识音乐的艺术表现技巧与方法,可以看出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中十分关键的基础性教学工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发声习惯。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要培养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首先要培养发展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拥有了音乐学习方面浓厚的兴趣,才能具有音乐能力素质训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在视唱练耳学习上具有更高的内在动力。因此视唱练耳在课程教学上第一步要做好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这要求教师在视唱练耳教学上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学习模式,教师要在音乐学习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與自由空间,通过构建形成和谐宽松的音乐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被激发出来,让学生由被动地在教师命令下进行音乐学习变成主动地去探究学习音乐知识,这样视唱练耳训练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学生的音乐听力水平与艺术感受力、鉴赏力才能培养发展起来。视唱练耳的训练课程涵盖了很多基础性的训练,在这些训练活动的开展上,教师要注重以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单音、音程、和弦等方面的听力训练跟经典音乐的欣赏结合起来,使得训练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审美性,摆脱单一的技术化训练模式,而把音乐欣赏融入到听力训练当中,让学生通过欣赏优美的音乐,自然地获得听力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得其在训练学习上更加投入,从而使得学生的听力水平获得有效发展和提高。

2.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

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辨析和理解来说,听众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是否充分,能够通过听觉充分把握住音乐作品的艺术主题和表达方式,是决定其音乐审美能力与音乐鉴赏水平的关键。这要求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上,做好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感受力,才能通过听力而感受判断音乐作品所要表现的价值与意义,才能对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主旨、表现技巧等进行读解,才能正确认识音乐作品的价值与思想。这要求学习者在音乐训练上要注意重听力上做好对音乐作品表演过程中的各项要素的把握与认识,学习者要通过聆听音乐,正确把握音乐的旋律与情感,能够辨识出音乐中使用的技巧方法,并对技巧方法使用的效果作出正确的评价。这要求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上通过多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辨析,学会辨别音乐作品中乐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乐曲的结构、曲调、节奏,通过运用自身的音乐感受力去感知音乐作品中的音乐技巧与艺术元素,获得作品价值的正确判断与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注意音乐作品的欣赏聆听,注重对音乐体验的训练,同时也要求学生要对音乐作品的主旨与内涵进行基于理论的读解,通过对作品的主题和思想进行认知了解,从而把握住以听力进行音乐价值发现的方向,所以对于高校的音乐教学而言,要做好学生在视唱练耳方面音乐感受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注意音乐欣赏教学与音乐作品的读解训练,学生只有能够正确把握作品主旨和音乐表现方向,才能形成有效的音乐感受力。

3.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现力指的是音乐作品的演绎者通过借助各种技巧与表现形式,用于表现音乐作品主题思想与音乐价值的能力。如通过演奏与演唱来表现音乐作品时,演奏技巧与演唱水平九十音乐表现力的体现。而在演奏演唱的表现力高低上,跟技巧的运用,音准、节奏的控制,对音乐作品主题情感的把握与诠释等都是音乐表现力的重要组成内容。跟音乐训练方面的鉴赏力与审美能力训练不同,音乐表现力的训练主要建立在学习者已经认识和把握音乐作品主题内容的基础上,以音乐技巧和能力对作品主旨进行充分表达的能力,因而其从根本上来讲是对音乐演奏者与演唱者的能力训练。高校音乐教育的视唱练耳教学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能够让学生通过拓展音乐视野,掌握音乐表现技巧,从而懂得运用音乐方法来演绎和表现音乐主题。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掌握程度与对作品的理解力,从而使得其更为有效地把握作品风格、内容、情感与主旨,从而为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作品的演绎与表现而奠定能力基础。

4.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

音乐记忆力是音乐学习上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训练而具有了一定的音乐记忆力,才能在音乐作品的主题认知,价值判断与情感辨析上具有连续性与系统性,才能以全局视角对很多音乐作品的艺术主旨作出全面认知与正确评价,可以看出音乐记忆能力的训练十分重要,并且通过让学生开展视唱练耳训练,还能够提高其在音乐记忆方面的能力,能够让学生的读谱能力、写谱能力获得加强与提高,使得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音乐作品形成准确记忆,同时能够模唱旋律,背写乐谱,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研究与鉴赏才能,使得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获得加强与提高,因而对于学生的学科专业能力发展具有广泛的基础性素质能力奠基作用。

三、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教育方法“固态化”。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在视唱练耳教学上还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点就在于教学方法僵化保守,长期沿用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而不注重观念的创新与方法的改良,教育方法固化,形成了保守的教学模式,从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2.教学器材缺乏。

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音乐教育的器材设施方面配备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器材陈旧,设施不完备,很多音乐教育方面的器材设施长期得不到补充与维护,一些器材设备已经严重老化,音准音高与使用操作性方面都存在问题,而没有得到及时地更换和保养,因而导致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很难通过有效的器材运用而为学生呈现一些音乐作品应有的艺术价值和效果,这使得视唱练耳的训练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受制于器材设备因素而受到阻滞。

3.老师教学水平较低。

教师的音乐领域专业化素质与水平,会直接影响音乐教学的质量水平,因而教师音乐素质是影响视唱练耳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当中,从事音乐教育的很多教师,其本身在音乐素质与专业化水平上就存在不足,不懂得很多現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对很多音乐作品的艺术主题、艺术价值等缺乏深刻系统的认识,在一些音乐作品的演奏表现上缺乏技巧,音乐表达能力不足,对于一些音乐作品的解析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因而导致一些教师在音乐教学上只会依托与教材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师在音乐基础理论的教学上还能勉强胜任,但是涉及到视唱练耳教学工作的开展,没有固定的材料或教学标准让教师去参考,需要教师本身的音乐素质素养来进行音乐训练时,教师往往表现得行为保守,对音乐作品的解析不深刻、不系统,对音乐价值的判断不准确,缺乏说服力,因而无法为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的发展形成给予正确的指导与帮助,从而使得学生在能力发展和素质养成上受到阻滞,而这都是教师在音乐教学方面素质水平的低下造成的。

四、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1.更新视唱练耳教学观念。

要做好视唱练耳的教学工作,教师首先要明晰音乐教育在视唱练耳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方向与要求,要以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更新传统的教学思想。把音乐教育的重心从专业理论与音乐知识的教育调整到多学生音乐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上来。这样才能把握住视唱练耳教学的原则与方向。这要求教师要跟新教育理念,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对学生音乐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要仅仅把教学工作放在怎样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上,要注重对学生音乐习惯与音乐兴趣的发展,同时注重在教学活动中音乐训练的系统性与连续性,把视唱练耳的教学跟学生良好音乐习惯的培养联系起来,通过更新观念,调整教育方法,使得视唱练耳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产生长期的、积极的影响作用,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音乐素质与能力获得长足发展与提高。

2.优化视唱练耳教学教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以往的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开展上,大多数高校并未设立专门用来进行视唱练耳教学的音乐教材,因而导致视唱练耳的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自己去发掘利用音乐资源开展教学,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与工作量,同时也容易导致教材不规范、不统一而导致不同的教师在各自教学上受到教师音乐水平与偏好而出现教学效果上的差异性问题。要更好地最好视唱练耳的教学,高校应该开发出专用的教材资料,通过在所有教师中进行专用教材的研讨、选拔、开发与推广,使得高校在视唱练耳教育教学上拥有权威性的教学资源与素材,这样教师在开展这一方面音乐培训与训练上才能达到较高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才能摆脱教师自身音乐素质对学生音乐能力发展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

3.创新视唱练耳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要做好学生音乐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在视唱练耳教学上使用灵活的方法与教学模式,要避免以纯理论化的抽象教学来训练学生的音乐能力,而要把学生音乐素质与能力的发展跟音乐作品的欣赏解析,音乐题材的探讨感受,音乐技巧与效果的观察分析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音乐价值,感受音乐审美元素,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与音乐素质。这要求教师在视唱练耳教学上要注重课堂学习效果,要善于使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让教学模式生动灵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采用MIDI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以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进行很多音乐作品的解析,使得学生通过高科技方式来接触音乐,了解音乐,掌握音乐作品的多元化价值与呈现方式,从而提高其音乐感受力与鉴赏水平。教师也可以尝试把多种乐器用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感受不同乐器在同一主题上的音乐表现效果,从而更好的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器材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以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开展音乐教学,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探究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音乐素质获得培养和提高。

4.促进音乐教师再学习,提高音乐教师视唱练耳教学能力。

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与音乐才能时影响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因素,因而要做好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做好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十分关键,只有教师具有了较高的音乐教育专业水平,才能通过熏陶与影响,使得学生的音乐素质与才能获得有效发展与提高。这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应注重平时的专业化训练与对自身音乐修养,音乐综合才能的发展训练。教师不仅要做好各项现代音乐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同时要在平时多进行音乐作品的解析与训练,通过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加强自己在音乐教学方面的专业素质与才能,这样才可以为更好地最好视唱练耳的音乐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化的音乐教学服务,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与专业素养。

结语

要做好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师应充分重视视唱练耳教学对学生音乐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作用,教师只有秉持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平时的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项日常工作,才能使得学生的音乐水平获得长足發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潘宇婷.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黄河之声,2019(14).

[2]王迥乔.高校钢琴教学中视唱练耳的重要性及教学对策分析[J].科技视界,2019(18).

[3]牛艺臻.视唱练耳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艺术科技,2019,32(4).

[4]黄诗雨.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艺术评鉴,2019(1).

[5]章为.浅谈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戏剧之家,2018(24).

[6]刘长旭,肖雅.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现状研究[J].艺术评鉴,2018(10).

[7]肖雅.“微课”在高校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改革与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8(10).

[8]胡家玲.试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创新措施[J].黄河之声,2017(20).

[9]肖雅.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教学改革探究[J].艺海,2017(11).

[10]倪璐.浅谈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17(20).

作者:程盈盈

上一篇:哲学立场方法后果论文下一篇:企业电气要求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