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分析论文

2022-07-03

对有国际背景的PE来说,存在着极佳的机会:创造和发现新的投资机会,并为投资者牵线搭桥。如果拥有华尔街和中国的经验,可以成为西方及中国企业的“避雷针”。在中国,私募股权基金(PE)是一门热门的生意,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想要参与这个市场。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私募股权投资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私募股权投资分析论文 篇1:

新三板市场投资与主板市场投资差异分析

【摘要】新三板市场在2015年上半年俨然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明星,IPO量级企业频繁挂牌新三板市场,大量资金汹涌入市。高成长价值、高溢价、暴富等名词成为了新三板市场的标签。投资于新三板市场的基金不断“超募”、“任性超募”、“破亿元”。中小投资者对新三板市场早已跃跃欲试。然而,在高收益下蕴藏着的却是高风险。新三板市场的投资环境及风险与我国主板市场投资环境及风险大有不同,盲目入市新三板将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关键词】新三板市场 主板市场 投资分析 投资风险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建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在2014年全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多次提到要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证监会主席肖刚也在一些会议和论坛中强调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关键一环的“新三板”市场,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从2014年至今不断升温。截至2015年4月1日新三板共有挂牌公司2162家,15年1~3月新增581家,其中1月、2月、3月分别新增293家、131家以及15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总市值达到10104亿元,其中做市公司总市值2411亿元,协议公司7693亿元。从平均市值来看,新三板总体、做市公司、协议公司的平均市值分别为4.67亿元、10.95亿元、3.96亿元。

新三板市场的火爆程度大大超过了众人的预期。原本定位于承接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退市企业,及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新三板市场不断吸引IPO量级企业挂牌。如:九鼎投资、齐鲁银行。而“新三板”市场股票溢价也是非常惊人,经常出现股价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事情。同时,新三板挂牌是很多企业登陆主板的中间一环,这些企业本身也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企业价值上涨空间很大。因此,新三板市场成为了很多投机者和投资者的目标。

然而,投资新三板市场,不能套用投资主板市场的思路。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或创业型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及发展前景难以准确评估,企业财务制度、内部治理结构、自我监管制度相较主板市场还有一定差距,风险较高。而且,其定价机制、交易数量及换手频率等市场行为与主板市场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投资新三板市场之前,非常有必要明确主板市场与新三板市场投资风险差别。

二、主板市场投资分析

(一)我国主板市场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自1990年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至今已有25个年头,我国A股市场有了极为快速的发展。截至2014年末,中国资本市场2592家上市公司A股市值总规模首次突破35万亿元,达到37.11万亿,击败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

经过25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不仅体量得到了增加,其市场化程度、透明程度以及股票市场融投资效率得到不断强化。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形成了以《证券法》、《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交易所上市条件相关法规为核心的证券法律监管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形成了对证券发行申请人强有力的约束,使监管机构有了更多更为细致的法律依据,规范了我国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市公司的欺诈、内幕交易等行为,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我国不断加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建设及制度建设。信息披露相关法律制度的加强有利于减少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风险充分暴露在投资者面前,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同时,透明程度的增加也降低了上市公司欺诈、违规操作的动力。

IPO注册制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股票为稀缺资源的现象。在IPO注册制改革下,退市机制和转板制度建设速度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企业、资金及投资者可以在不同层级的资本市场之间流动,我国主板市场高溢价的现象将会得到有效遏制,风投的退出通道将会更加顺畅,我国资本市场价值投资性将会增加,可投资性将得到提高,风险降低。

(二)现阶段我国主板市场投资风险分析

新《证券法》及IPO注册制还未落地,即使落地,市场也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我国现阶段的股市资金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使得股价高于实际价值,市盈率居高不下而如此高市盈率企业基本不分或很少分现金红利,股票投资收益还不如银行存款利息,这样就缺乏长期投资的价值,所以在股票市场中投机者多。一个以短期操作为主,投机性浓厚的股市隐藏着巨大的不稳定性,很多投资理论及规律难以在我国主板市场上得到运用。

我国的机构投资者投机性过强,经常凭借其手中的大量资金来制造股价波动,从众多中小投资者的损失中获利。而证券公司也参与其中。当证券公司自营业务与经纪人业务冲突时,证券公司往往是牺牲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来保全自己的利益,投资者风险较大。

目前,我国证券监管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完备,我国证券监管机构法律依据及法律手段不足,行政地位、法律地位有待重新定位,监管人员职业素质有待提高,监管人员数量不足。这些都导致了证监会监管能力的不足,监管效率的低下,造成资本市场风险的增加。

三、新三板市场投资分析

(一)新三板市场——投资者的最后一场资本盛宴

新三板市场在2014年和2015年,其挂牌企业及入场资金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以新兴行业的创业企业为主,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有较强的投资性。新三板市场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和协议交易制度,做市商制度保证了股价的稳定,而协议交易制度又提供了股价高增长的可能性。当然,即使是做市商股票,由于挂牌公司定向增发时的低估值,使其溢价也是非常之高。同时,该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其多以价值投资为主,该市场投机性不强,股价的异常波动不频繁。

1.由于转板预期,大量优质公司及资金涌入新三板市场,使得新三板做市商指数一路飙升。政策支持和转板预期,是资金蜂拥新三板的最大动力。目前,在新三板挂牌不仅会给企业带来财富效益、广告效应。转板机制一旦确定,公司可优先享受“绿色通道”,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即可转至主板市场。投资者的收益也会因此大幅增加。

2.流动性改善提升市场估值。目前,新三板市场的交易制度为做市商制度和协议交易制度。即将推出的新三板分层和竞价交易制度使得新三板市场的退出方式也更加丰富。近期,不断有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这由为PE/VC提供了一种退出方式。这些都大幅提高了新三板市场股票的流动性,投资者推出方式丰富,新三板市场估值提升。

3.企业有良好的增长预期。截止2014年年底,挂牌公司共1572家,总市值约为4600多亿元。在挂牌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5%,广泛分布于高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网,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挂牌公司主要是创新性、创业型、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新三板剔除金融业后的净利润增速为18.86%,高于中小板的6.38%以及创业板的15.17%。

(二)新三板市场投资风险分析

受新三板市场股票高增值预期、高溢价影响,我国自热人投资者早已是跃跃欲试,然而自然人投资者入市新三板市场条件是:500万金融资产及两年证券交易经验。这样的高门槛把很多投资者拒之门外。而之所以设定这样的高门槛就是因为担心新三板市场过高的风险使得中小投资者遭受损失。

1.现阶段新三板市场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即使做市商制度的退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但是其与主板市场相比,还差得很远。因此,投资者将会面临无法将账面浮盈变现的风险

新三板投资期限较长。受500万金融资产门槛所限,绝大部分自然人投资者以新三板理财产品的方式进入新三板市场。而大部分理财产品的存续期间是1到3年。增加了投资者的流动性风险

2.高成长型企业意味着高风险。在新三板市场中多为高新高成长型企业,在带来巨大价值增值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风险。新三板市场中融不到资,股份难以转让甚至是退市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新三板市场与主板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主板市场是投机性市场,而新三板市场是投资性市场。投资性市场依靠的是消息、主力投资行为及概念,多以短线为主。而投资市场要深入得了解一家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竞争力、资金运作、发展前景及企业估值。要有较强的投资决策能力。而我国自然人投资者明显投资决策能力不足,而且新三板市场企业实际信息的获得,对于自然人投资者也是相当有难度的。

3.新三板市场面临股价虚高的风险。现阶段,新三板市场已解禁疯狂阶段,大量资金入场,新三板市场泡沫可能会由此产生,增加了投资风险。

四、结论

我国主板市场虽然还面临现阶段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市场化程度及透明程度还有待提高,上市公司内幕交易欺诈行为频发等问题。但是,相较其他层级的资本市场来说,其在规范程度透明程度、透明程度、对上市公司约束监管及中小投资者保护方面还是绝对优于其他市场的。其投资方式主要是短期买卖获得资本利得,对投资者的财务分析能力、企业价值判断能力等投资决策能力要求不高。主要是看投资能否获得消息、能否准确判断上市公司股票操作行为、能否及时把握国家政策导向、能否抓住企业概念及通过技术指标判断何时入场退场等。

而我国新三板市场在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上并没有主板市场完善,新三板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企业信息披露较主板市场还有差距,然而其为我国高新创业型企业提供了一个融资平台,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新三板市场是一个投资性市场,即使一些基金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也都在1到3年。这种市场要求投资者要有较强的行业分析能力、财务分析能力、企业发展前景判断能力及企业估值能力等,而这正是我国中小投资者所欠缺的。同时由于现阶段,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其在退出上有一定风险。而在新三板机制完善后,其退出方式相较主板市场又更为灵活,例如:转板退出。因此,投资者不仅要考虑企业风险,还要注意投资退出方式。

参考文献

[1]孙蕾.《中国股票市场价值投资策略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5月.

[2]丁书锦.《我国股票市场“晴雨表”效用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4月.

[3]孙万欣.《浅议股票市场投资风险及其规避》[J].《财会通讯》,2009年第6期.

[4]李福祥,单彪.《新三板市场回报比较研究——以私募股权投资为例》[J].《南方金融》,2013年11月.

[5]黄琳,黄海芳,孙成涛.《新三板挂牌企业估值与投资机会》[J].《中国市场》,2014年5月.

作者简介:周恩洋(1991-),男,汉族,山东泰安人,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本市场。

作者:周恩洋

私募股权投资分析论文 篇2:

中国:机遇之地

对有国际背景的PE来说,存在着极佳的机会:创造和发现新的投资机会,并为投资者牵线搭桥。如果拥有华尔街和中国的经验,可以成为西方及中国企业的“避雷针”。

在中国,私募股权基金(PE)是一门热门的生意,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想要参与这个市场。

最近道琼斯对59家投资公司(包括基金、PE、VC(风险投资公司)等)的调查显示,发现37.7%的受访者预计,中国的风险投资将有“显著的增长”,还有49.1%的受访者认为VC产业将“略有增长”。

超过50%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五年中,在中国开设办事处;已经在中国成立公司的则在寻求扩张,以分享二、三、四线城市人口中心的经济增长。这些人口中心即使经济实力无法与美国最大的城市抗衡,其人口数量也与后者不相上下。

已经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受访者中,60%都在2011年增加了员工数量,其中大多数受访者预计这—地区风险投资基金的规模将扩大,中国新的有限合伙人的数量也会增加。近40%的受访者表示,2011年他们会成立一只新基金以投资中国。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投资者为什么选择中国的PE市场作为避险天堂呢?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逐渐壮大,象征着一个新的消费市场的形成,这个市场需要更多好的商品和服务。政府资助和私人投资的医疗健康投资就迎合了这个趋势。

而中央政府相信未来的增长取决于经济从低端机器制造业向技术开发和服务业的转型,而投资者深谙经济增长的秘诀。这也是投资者们青睐中国市场的原因。

但是,选择在中国经营的PE投资者们已经成为其自身成功的受害者。在相对开放的市场中获得过丰厚回报的基金,现在受到众多来自国外同行和国内大规模的人民币基金的围攻。

现在这些受困的合伙人们所看到的中国投资市场,和20年前那些生猛的投资者们所看到的新大陆是完全不同的。

对潜在的中国投资者来说,知道谁在主导这个行业的发展是有所帮助的。弘毅投资(Hony Capital)、软银赛富(SAIF Partners)、鼎晖投资(CDHInvestments)以及其它一批投资基金从私募股权投资业混乱的初期一路打拼生存下来,现在可以作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元老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

就投资决策而言,中国国内的PE与国际同行是不同的。在中国进行投资时,中国PE参与者的投资分析并不那么严谨,且更倾向于依赖自己的本能直觉和对本地市场的了解。无论好坏,中国PE企业不会像国际同行那样花费时间和金钱做尽职调查,但会依靠自己的人脉网络来进行决策。因为中国PE企业不那么重视尽职调查,所以它们行动起来比国际同行更为迅速,因而在中国进行交易之时中国PE企业极具竞争优势。

当一家国际PE企业的中国投资主任将一宗交易的信息发送回本国,高级投资主任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不像前者那样熟悉中国,将花费大量时间讨论中国的增速是否正在放缓、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或者是人民币是否将继续升值。另一方面,中国PE企业的投资委员会并不需要花时间研究这类问题,而是直接切入投资机会的细节。杰克控股(JFP Holdings)的负责人指出,在某项中国交易中,中国投资者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了尽职调查和交易,而国际企业却表示,为完成相同的交易,他们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和100万美元的律师费、顾问费和审计费。

正如许多投资者所想象的那样,现在主要聚焦中国的PE的回报率仍然很高,但是想要像最初那样发现许多未被发掘的财富机会已经不多了。

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的前景还隐含着其它风险。所有人都为中国的增长感到欢欣鼓舞,但是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它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市场也仍不规范。

尽管如此,中国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投资机会。中国有太多资金,而交易又太少。每家国际PE都在中国调配了大量资本,而且中国的资本来源也一天天地增长着。除此之外,中国的交易规模要比美国和欧洲小得多。尽管中国的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惊人,然而这种不平衡状态似乎没有扭转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对有国际背景的PE来说,存在着极佳的机会:创造和发现新的投资机会,并为投资者牵线搭桥。如果拥有华尔街和中国的经验,可以成为西方及中国企业的“避雷针”。

当然,中国的PE行业目前仍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美国经济规模是14.7万亿美元,而中国仅为5.9万亿,不足美国的一半;美国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最后,因为美元依然是国际储备货币,来自全世界的资本能够自由地流入流出美国。

因此,中国的风险投资模式和股权投资模式也应该与美国不同,凯旋创投(Keytone Ventures)创始人和董事总经理周志雄(JoeZhou)说。他说:“鉴于中国的资本投资机会越来越多,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选择投资与传统产业类似但又有商业模式创新的行业,而不仅仅只是科技公司。”周志雄曾任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Kleiner Perkins Caufield&Byers)和软银赛富的合伙人。

作者:彭娟

私募股权投资分析论文 篇3:

大师的私募股权投资秘笈

三年以前,国内知道私募股权投资(PE)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无法分清私募基金和它的区别,而圈内人也很难分辨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区别。

自从创业板推出后,股权投资的创富效应一下让国人注意到了一夜暴富的巨大吸引力,如今,可谓遍地PE和“风投”了。

PE从冷门到“全民热”,既是好事,也存在隐患。好处就是让有余钱投资的民众了解了一个新的投资渠道,为企业的直接融资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坏处则跟中国发生了所有跟风情况类似,初期总是不规范,初尝禁果造成了混乱和财产损失。曾有报载,一个在天津和上海两地发起设立PE的年轻人,只有28岁,他向一群退休工人融资,最后获得上亿的资金然后乱投资。此外,社会上议论的比较多的是借PE实施利益输送,也成为制造不公、扰乱市场的大毒瘤。有些权势集团将股权作为受贿品,投行在项目马上要上市时,通过PE进入,迅速获利套现。

如果我们抛开这些丑陋的寻租套利现象,其实,很多人的动机是良好的,不理想的结果是源于对PE这种新事物的不熟悉。这就使正确的引导显得更为重要。风险投资就是前车之鉴。风险投资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到中国,发展至今仍未走上正轨,PE也有可能走上同样的歧路。私募股权投资,在美国指的是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通过对未上市公司的股权进行投资,成为其股东的投资方式。在欧洲,通常将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区别开。两者的相同点就是私募性和同属股权投资,只是前者主要侧重投资于创业早期的公司。而国内的私募基金,实际是证券投资基金,与股权投资没有任何关系。

私募股权投资在美国发育情况最为成熟。美国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PE萌芽,经过短短的三、四十年,在2000年前后,伴随着网络新经济达到顶峰。风险投资作为PE的一部分,引入中国已近30年,仍未成气候,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环境还不成熟,未形成PE投资的制度土壤。

今天中国进入了PE高潮,对于推进这一新的资本形式,会产生助力。美国的经验说明,只要条件具备,方法适当,PE也能尽快成熟。本书对于想从事PE的人来说,是难得的经验读本。作为研究和从事相关领域超过10年的笔者而言,阅读的过程,也是玩味和分享大师经验的过程,充满了贝中得珠的惊喜。本书的作者采访了十位大师级的PE和风险投资家,还有两位是研究该领域的学者,每位受访者都有超过25年的行业经历,最年轻的今年也有55岁,还有两三位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者。可以估算出,这些大师是在壮年投入这项事业,经历了失败而到达辉煌彼岸。大师回忆了自己如何入行,有哪些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都是字字珠玑,篇篇锦绣,令人不忍释手。

这是一本浓缩了投资大师的人生经验和专业技能,讲述着投资界那些如雷贯耳的传奇的宝书。你可以从中了解到各种有趣的案例,也能读到投资家是怎么错过投资苹果电脑、由于忽视行业周期而失败的故事。

每位大师的经历都是不同的,他们不仅分享了自己对私募股权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的看法,对投资技能和经验的总结,而且也谈到了PE组织架构、团队管理、薪酬激励和领导力等多个方面。这本书的章节安排非常巧妙,分为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两个部分,分别以一位资深研究者的文章开篇,然后各安排了5位投资大师的专访。每位大师侧重的投资领域和谈论的重点不同,综合起来就覆盖了从早期资本到成长期,从并购到重组,以及各个有代表性的产业领域的投资机会和案例。更有价值的是7个附录,收集了7位大师精心设计并使用了多年的投资分析工具,极具借鉴价值。作为投资专业人士,读完此书,我做了一万多字的笔记,相信读者也一样能从中受益匪浅。

(郑磊 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投资银行高级副总裁)

作者:郑磊

上一篇:软件系统机械电子论文下一篇: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