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营造真实感艺术创作论文

2022-04-28

摘要: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没有科技的发展,也就没有电影以及电影产业的诞生。艺术性是电影不同于现实生活的重要特性,电影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追求和目标。电影艺术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与综合艺术的结晶,其发展之快,受众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大,都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无法与之相比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电影营造真实感艺术创作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电影营造真实感艺术创作论文 篇1:

光影与现实:现实主义视角下的法律题材电影创作启示

摘要:近些年,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占据了韩国电影行业的半壁江山,尤其是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通过现实与艺术的碰撞,表达艺术创作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恶,引发公众对现实的思考,在韩国本土市场产生极大反响的同时,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在分析兼具现实主义和法律色彩的韩国电影《熔炉》的人物创作、艺术手段和结局特点的基础上,从题材选取与剧情改编、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传播方面,对如何立足现实主义视角进行法律题材电影创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现实主义;法律题材;电影创作;《熔炉》

1 现实主义法律题材电影发展引发的思考

21世纪以来,韩国电影异军突起,一改20世纪七八十年代萎靡消沉之气,在世界电影界占据一席之地,现实主义电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现实主义”一词起初是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基本方式被提出来的,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为基本特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它提倡客观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随着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现实主义元素也被移植到影片创作中,现实主义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电影应运而生。这类影片主张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生活,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堪,挖掘人性的丑陋与复杂。韩国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以直面社会敏感话题著称,具有强烈的核心指向性,蕴含着鲜明的情感意向,其主题主要分两类:一类以法律公正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为核心,另一类以对政治的讽刺、反思或警醒为核心[2]。

第一类现实主义影片多以真实案件改编,以犯罪事件为切入点,以司法制度不公正作为主题升华,可归为法律题材电影,如《素媛》《熔炉》。这些电影在韩国本土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更引发了公众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其中,《熔炉》更是凭一己之力推动了当年案件的重审和“熔炉法”的出台,完善了法律漏洞,强化了对儿童权利的保障。韩国现实主义法律题材电影对我国法律题材电影的创作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值得广大电影人探寻其成功所在。本文围绕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熔炉》展开分析,讨论我国法律题材电影应如何立足现实主义视角进行创作。

2 现实主义电影《熔炉》的创作分析

2.1 影片剧情介绍

《熔炉》是以孔枝泳基于真实事件创作的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现实主义电影,以韩国光州一所聋哑学校教师性侵学生的事件为蓝本展开叙述。

来自首尔的美术老师姜仁浩来到雾津市一所聋哑学校慈爱学堂任教,发现学校被一种压抑、令人窒息的氛围所笼罩。在目睹妍斗被尹慈爱老师溺罚,民秀被朴老师拳脚相加后,姜仁浩觉察到不对劲,与人权保障中心干事徐友真共同调查,发现学校存在性侵等犯罪行为。在揭发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警察与学校勾结,市政府和教育厅相互推诿,两人只得依靠新聞舆论的力量来讨回正义。然而,犯罪者利用权力和利益疏通案件,以轻刑逃脱惩罚。不公的判决致使全民秀选择与朴老师同归于尽,其他孩子虽然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恢复了正常生活,但犯罪者也逐渐复职,大家所期待的法律正义最终没有到来。

2.2 电影中人物、艺术手段与结局创作上的特点

2.2.1 人物塑造:众生相的刻画

电影《熔炉》以平凡且普通的美术老师姜仁浩为切入视角,塑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形象,激发了观众的同理心与情感共鸣。在刻画校长等反面人物时,更多的是勾勒其内心深处的邪恶以及这种邪恶所衍生的恶势力,即犯罪者背后通过利益勾结形成的“犯罪—包庇”集团,将反面人物的内涵延伸到犯罪者背后的强权势力上,揭示了电影真正批判的“反面人物”。

在对边缘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旁观冷漠的老师、接受金钱和解的受害者家属、恃强凌弱的校长夫人、愚昧无知的教徒,审判观众席上集体抗议的聋哑人……到处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影,社会百态、人情冷暖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些生活剪影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在不经意间敲开了观众的心扉。

此外,人性的复杂也是人物塑造中不可忽视的元素。影片中坚守正义的检察官,收到姜仁浩发现的关键证据后,背弃职责将证据藏匿,沦为特权阶级的帮凶,显现出了人性的复杂多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姜仁浩的母亲,她原本要求儿子独善其身,见到孩子们后选择支持儿子。人不是非黑即白的,也无法简单定义,趋利避害是本能,但在利益和压力的迫使下,有人向善,有人向恶,这就是人性的复杂。揭示人性的复杂是韩国现实主义法律题材电影的主要特征之一,每个形象都贴近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能使观众感同身受。

2.2.2 艺术手段:声音、色彩与节奏等元素的运用

《熔炉》对真实发生的案件进行艺术化处理后,将其搬上银幕,旨在通过影像加故事的视觉冲击揭示社会的黑暗和司法的不公正,运用了大量的惊悚、悬疑、暴力元素强化渲染气氛,提高电影的商业价值,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电影中,姜仁浩下班时听到女厕所传来叫喊声,幽暗的走廊、压抑痛苦的尖叫,配合诡异的音乐、惨淡的灯光、阴冷的色调,营造出了令人不安的恐怖氛围。当他准备打开厕所门时,悄无声息出现在背后的保安更是让人心惊胆战,将气氛推向了高潮,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另外一个凸显惊悚与悬疑的片段是妍斗为躲避校长侵犯躲在厕所隔间中瑟瑟发抖,而校长排查一个个隔间,门打开、关上的声音制造出了紧张和刺激感。当妍斗抬起头时,镜头定格在校长从厕所隔板顶上露出的奸淫笑容,让人不寒而栗。加入惊悚与悬疑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不但能起到激发观众观影欲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还能渲染恐怖氛围,奠定故事的基调并暗示剧情的沉重压抑。影片还运用暴力美学的元素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受,增强视觉冲击,以便观众代入情感和产生共鸣,从而自发地对影片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反思。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元素是建立在本土观众的审美基础上的,多采用缓及注重细节的镜头表现[3]。

2.2.3 结局设置:悲剧的震撼

《熔炉》取材于真实事件,具备一定的戏剧基础与完整的故事情节。电影整体上以姜仁浩和徐友真发现聋哑学校校长等人性侵犯学校残障儿童,继而与孩子们走上维权之路为主线,以不断揭露校长的犯罪行为推动情节发展,但电影并未着重叙述犯罪,而是通过贯穿其中的法庭审判来强化情节,没有一处明指司法不公正,却又处处透露出对司法的批判,用无声却有力的情节呼唤着法律的公正。

在情节设置上,影片最震撼人心的当属“正不胜邪”的悲剧结局。坏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民秀和朴老师同归于尽,姜仁浩在警察的高压水枪下竭力抗争,直至民秀的遗照跌落摔碎,预示着斗争最终失败。影片以“大悲”收尾,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弱势群体的无能为力,作为权利救济的法律被利益集团所操控,形同虚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同时,受“善有善报,恶有惡报”的价值观影响,大众观影时更希望看到圆满的大结局,产生舒心的观影感受,但完美结局往往导致观众对电影深意的漠视。悲剧式结局则因为好人饱受苦难但诉诸无门,坏人无恶不作却逍遥法外,更容易引发观众的悲愤情绪,使其良知在触摸社会阴暗面的过程中得以唤醒,达到电影反作用于现实的目的,加速现实中立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革新等的进程[2]。

3 对我国现实主义法律题材电影创作的启示

3.1 强化题材选择与剧情改编

麦克斯韦曾指出现实主义是“当代社会现实的客观再现”,社会真实事件是韩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重要资源,相较于虚拟的故事更具有社会代表性和说服力。我国不少法律题材影片聚焦于宏观视角的主旋律故事编纂,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脱离,因而在创作过程中,应从社会小人物的视角进行观察,积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展现普通社会的善与恶。《熔炉》就立足于社会现实,根据真实案件改编,以普通群众的视角来观察残障儿童的命运,且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与代入感[4],促使韩国全民探讨儿童权利保障问题。

然而,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会因为贴近现实生活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也会因为太过真实而适得其反,令观众无法在影片中释放情绪。事实上,电影的精髓不在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在于对其中情感与情绪的把握,“现实”只是素材,真正有生命力的是让观众能够产生移情作用的真实感[5]。所以,对现实内容进行改编,实现真实事件与戏剧演绎的虚实照应是创作的必要环节。在保留真实事件主干的基础上,创作者基于现实的观察和理解诠释具体内容,表达自身的认识内涵和价值取向,既能提升影片故事的真实性,又能满足观众对未知故事情节的需求。

3.2 实现商业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

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艺术性是具备商业性可能的前提,而商业性为艺术性提供展现舞台。韩国电影在叙事结构上不断推陈出新,寻求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以《熔炉》为例,表面上采用线性叙事,实际上是在类型框架下镶嵌新类型来构建剧情。以校长等人对残障儿童实施性侵的行为为叙事动力,以给校长等人定罪为线索,以事件后残障儿童的苦痛和社会各方的反应为情绪穿插,构成叙事冲突各方和逻辑线索[6]。电影涉及犯罪案件侦查、儿童保护,但突出表现的还是司法审判,多种叙事类型的糅合,使其成了韩国电影独创的复杂类型电影,体现出了艺术探索的求新求变。电影在进行艺术创新的同时,也将大量商业元素融入类型化叙事中,如犯罪叙事时的暴力恐怖元素、法庭对峙时的悬念元素。

我国电影人应在现实主义视角下对法律电影予以艺术性塑造,增强影片的可观性和提升电影的内涵,以商业化外衣进行包装,扩大影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实现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双轨并行。

3.3 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传播

韩国现实主义题材法律电影关注热点事件,以影片关照人生,挖掘人性,描绘底层苦难,体现了对现实社会深沉的人文关怀。电影关心社会底层群众的生存与生活,展现主角的悲惨命运,从现实主义视角阐述造成人物不幸的社会、政治、制度原因。其次,韩国现实主义视角下的法律电影虽然通过揭露社会的不堪来批判司法的不公正,但并不意味着电影所传播的价值观念是贬毁社会的、是负面的。从《熔炉》来看,姜仁浩最后所说的“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自己,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才是核心的价值导向,电影以此警醒在社会中迷失自我、冷漠自私的旁观者,希望唤醒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自觉关注和思考社会热点事件,维护人们的道德底线和生存尊严。

我国法律题材电影以反映法律人追求真理、献身法治的崇高职业精神为主,在人文关怀的表达和对全社会的价值指引方面尚需加强。未来的法律题材电影应在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巧妙融合,并借此实现对全社会的价值引导,使更多高质量的法律题材类影视作品进入观众的视野,发挥其独特的法治教育功能[7]。

4 结语

《熔炉》揭示了法律触及不到的阴暗面,肯定了始终为正义而战的勇士,唤醒了人们对残障儿童权利保障的关注,完成了其现实主义法律电影的使命,给我国法律电影如何立足现实主义视角创作提供了模板。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电影人应勇于反思现实,不回避尖锐的社会问题,通过艺术处理和商业运作,充分体现法律题材电影的社会意义,唤醒社会对法律的敬畏与尊重。

参考文献:

[1] 高明.浅析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J].大舞台,2011(04):153-154.

[2] 方瑞晴.浅析韩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背景及特点[J].视听,2018(05):75-77.

[3] 周学斯.新世纪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4] 匡国钰.影视作品的法治宣传功能及应用——以《少年的你》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4):26-29.

[5] 李春.韩国写实题材电影对当前我国电影创作的启示[J].东岳论丛,2015,36(08):184-187.

[6] 彭涛.中韩真实事件电影之改编观念比较[J].当代电影,2016(04):166-169.

[7] 邢慕尧,李让,杨萍.中国法律题材电视剧创作建议[J].艺术科技,2020,33(4):1-5.

作者简介:贾树平(2000—),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学。

指导老师:杨萍

作者:贾树平

电影营造真实感艺术创作论文 篇2:

简论电影《阿凡达》中的技术性与艺术性

摘 要: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没有科技的发展,也就没有电影以及电影产业的诞生。艺术性是电影不同于现实生活的重要特性,电影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追求和目标。电影艺术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与综合艺术的结晶,其发展之快,受众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大,都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无法与之相比的。本文以电影《阿凡达》为例,着重讨论在故事片中,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相互关系、两者如何很好地结合以及在这两个要素结合的过程中所传达出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技术性;艺术性;阿凡达;詹姆斯·卡梅隆

在电影产生之前,还没有哪一门艺术与科技的联系如此紧密。电影艺术是建立在科学技术之上的。近期,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新作《阿凡达》又一次创造票房神话,以其高水准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博得了绝大多数观众的喜爱,上映以来好评如潮。卡梅隆十年磨一剑,继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创造了票房奇迹后,在2010年又一次打破了当年创下的骄人票房记录。且不说《阿凡达》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单从技术性这一点而言就足以让很多电影导演心生敬意。当然,除了《阿凡达》强大的3D效果之外,它的艺术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而缔造这一切的可能性,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

一、电影史上技术的发展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从此影像成为一种可以被人们观赏和创造的技术手段。电影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首先是由于新技术的发明,然后才导致新艺术的诞生。[1]最初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被称为“默片”。声音的引入,可以说是现代科技在电影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第一部公认的有声电影是1927年美国华纳公司出品的电影《爵士歌王》。声音的出现,使得观影者能够真正从视听角度感受电影所带来的魅力。第二次变革是电影从黑白到彩色,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在美国诞生。色彩造型成为了电影艺术又一个强有力的表现手段,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美国为电影在技术上的发展写下了开创性的一笔,也为之后的技术飞跃奠定了基础。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没有电影以及电影工业的产生。

20世纪70年代以来,好莱坞的电影制作技术再次突飞猛进,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逐步介入电影创作。传统电影技术的置换更新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数字生成的图像能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数字化的电影立体录音技术、声音合成技术又提供了身临其境般的听觉效果。许多优秀影片的成功完全依托于技术的支持。例如第一部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电影来自泽米基斯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还有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以及安迪·奥卓斯基的《黑客帝国》。这些影片的成功,可以说是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数字化技术进入电影领域,不仅提高了电影的制作效能,而且强化了影片中的特技效果,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视觉冲击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对电影语言的创新,甚至对电影美学观念的演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3]

二、《阿凡达》的技术性

《阿凡达》的投资成本约5亿美元,是史上制作花费最多的电影,仅是动画渲染部分需要的硬盘存储空间就超过1PB(1000TB)。即使不考虑RAID空间损耗和备份,仅使用500块2TB硬盘搭建这套存储系统,成本就在10万美元以上。《阿凡达》之所以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主打3D+IMAX观影效果应该是主因,这种3D效果建立在CG技术的基础上。它的画面拍摄是由40%的真实场景和60%的电脑动画生成,拍摄立体画面则使用的是全新3D Fusion Camera系统。“《阿凡达》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次电影制作”,詹姆斯·卡梅隆说:“2个半小时的电影有1600个镜头,而且和‘金刚’(King Kong)、‘咕噜’(Gollum)不同的是,我们要做的CG角色不止一个,而是几百个,都要有照片般的真实感。”而早在14年前,卡梅隆就有拍《阿凡达》的想法,只是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未能实现。而当今,科学技术上新的突破,对《阿凡达》的拍摄提供了决定性的支持。卡梅隆和他的团队分别在3D虚拟影像摄影系统、虚拟摄影棚与协同工作摄影机、面部捕捉设备与面部表演捕捉还原系统、容积等几个方面做了新的尝试,更新了以往的技术,保证了《阿凡达》的顺利拍摄。(《阿凡达》拍摄过程中应用的具体技术属于科技范畴,这里着重讨论技术性对影像带来的影响,因此对具体技术不做过多的论述。)

詹姆斯·卡梅隆10年潜心打造的视觉盛宴,力求每一个镜头做到极致。影片一开头在太空舱内,向观众第一次展示了强大的3D效果,杰克在太空舱内处于失重状态,一个景深镜头通过3D眼镜可以清晰、逼真地感受到前景中景以及背景的空间感和纵深感。带来这样视觉快感体验的画面还有丛林里的探险,树精灵在树林中飞舞等等。这种逼真的画面和声音的完美配合对观影者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女主角奈特莉骑着飞天神兽营救运输机中的同伴飞行员在空中俯冲翻滚落地并潇洒地举起弓箭瞄准,这样的连贯动作出现在一个长镜头中。在这里,我们看不到那些突兀的造型感和做作的运动方式,卡梅隆和他的特效团队彻底将3D电影带出了肤浅的杂耍和炫技阶段。视觉文化研究有一个基本的内核,那就是视觉性,包括看与被看的关系,包括图像或目光与主体位置的关系,还包括观看者、被看者、视觉机器、空间、建制等的权力配置等。[4]在《阿凡达》中,看与被看、图像与主体等的关系可以说表现得出神入化,令观影者在精神上得到了愉悦。在他之前的作品《泰坦尼克号》中,我们已经见证了技术的奇迹。那些来自银幕的震撼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与神经,一举获得了11项奥斯卡大奖以及超高的票房收入。而如今,《阿凡达》中电影技术性的革新又将我们从家庭影院的私影观影模式中拉回到电影院,让观众又一次在视听与心灵的冲击中刷新了《泰坦尼克号》所创下的票房神话。

早期电影理论家闵斯特伯格在他的著作《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中,从电影的感知经验入手,分析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虽然他本人着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电影的有关理论,但这个结论却是早期电影理论家对于电影技术性的探索和诠释。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吸引他们的首先是《阿凡达》强大的3D效果。3D效果从观影角度说是一种立体的、具有真实感的视觉体验。这种立体效果主要表现在景深镜头以及精彩的冲突打斗场面上。在《阿凡达》中,3D带给观众的审美体验与以往完全不同,极富逼真性。因此,《阿凡达》的影像加深了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感与运动感。在深度感上,3D的立体效果自然使得这种深度层层迭近,比起普通的电影画面更加真实更加立体;在运动感上,高科技的运动镜头拍摄和影片中的打斗场面都让观众耳目一新。技术性一方面践行着电影理论的精髓,另一方面它又对传统的电影理论有所冲击。例如巴赞,他的影像本体论主要论点就体现在摄影摄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的同一。而现代的数字技术不依靠真实的场景或人物,也可以做到对故事的再现。从这一点上说,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不断丰富着电影语言以及相关的影视理论。

尽管电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但是电影艺术并不是被动的依附于技术。相反,为了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电影艺术的发展也始终在对电影技术发展提出新的期望与要求。[5]

三、《阿凡达》的艺术性

《阿凡达》以其逼真、精湛的观影效果取得了观众极高的追捧和喜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从一名卡车司机到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摄影等11项大奖的他是幸运的。这一过程之中虽有偶然因素,但决不能否认卡梅隆在电影方面具有绝对性的才华。卡梅隆对于电影和艺术的热爱是自始至终的。《泰坦尼克号》所取得的票房奇迹和口碑赞誉自然不必多说,但是其中对新技术的创新跟经验收获对于卡梅隆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在那之后,卡梅隆突然犹如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这期间他把重心放到对3D电影技术的研究和尝试上来,终于在2010年年初,他的新作《阿凡达》向人们呈现出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阿凡达》当然是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完成的,同样也在艺术的维度上体现了现代科技的成果和魅力。

潘多拉星球既是卡梅隆伟大想像力的结晶,又是技术革新的卓越实践。首先,潘多拉对于人类世界以及地球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球。这里的地质地貌是怎样的?在这里生存着怎样的生物?他们都是什么模样?这里的植物与地球上有什么不一样?潘多拉星球在其所在的星系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他们使用的什么语言?这些问题都应是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拍摄影片之前心中有数的。如果导演没有极大的艺术想像力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影片《阿凡达》为我们呈现出来的影像就很可能逊色很多。所以,单从故事地点的选择上说,就是一次艺术上的创新。其次,面对着完全陌生的纳美族人,无数的电影观众却在影院中第一时间与之产生了心灵的共鸣。影片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甚至很常见,故事结构也比较单一,但是导演只从一处入手,就紧紧的抓住了观众的心:在潘多拉星球,有颗纯真圣洁的灵魂树,里面住着女神爱娃,而圣树垂下的丝绦是一种联系着纳美人与爱娃女神的神奇纽带,是它让神与芸芸众生心心相印,血脉相承。女主角奈特莉教会了杰克如何使用这个神奇的纽带,教会了杰克如何用心去感受世界、感受生命的存在。而奈特莉与杰克的一段经典台词:“I see you(眼相见),I see you(心相连)”更是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这是因为,灵魂树是纳美人的根,是纳美远古祖先生生不息繁衍下的种族精神。也正是灵魂树和女神爱娃,凝聚着潘多拉星球万物万灵和谐共处、平等尊重。爱娃掌握着这个星球的生态平衡,任何生物不可能从她那里得到多一分的保护,但她也决不允许潘多拉的生物受到外敌的侵犯,这似乎也是一种自然法则。影片中纳美族人之所以让观影者对其产生共鸣,是因为影片向我们所展示的纳美人的心理特征、情感表达方式、肢体行动等,都与人类如出一辙。而技术性的至高境界便是这种艺术性。《阿凡达》用几乎察觉不到的技术性画面语言感染着观影者,创造并达到了技术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极致。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它从感知形式、感知经验上都体现着艺术所蕴含的精神特性和审美特征。单纯因展现技术性特征而创造的影像并不一定具备艺术性,它也不是电影所追求的方向。正如彭吉象在《艺术学概论》中所言:“并不是人类一切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都可以称为艺术品,只有那些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也就是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为艺术品。”[6]〗在以《阿凡达》为代表的技术流影片中,艺术性依旧是恒定的主题,一方面人们欣赏来自电影故事本身的艺术,另一方面人们也陶醉于技术带来的审美视听享受,从电影中获得一种审美快感。如果说在电影中技术呈现出的是一种形式美,那么电影故事本身便承载着内容美,艺术的审美是形式和内容的结合,而不是各自割裂,二者的统一才能传递意义。影片《阿凡达》的成功离不开对艺术性的充分把握,当人们在为影片中非凡的技术和全新震撼的视听而津津乐道时,他们已在无形中被影片的艺术性所深深感染。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

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电影、电视和其他大众传媒将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谓电影制作数字化,指的是计算机技术对包括前期创作、实际拍摄乃至后期制作在内的完整的工艺过程的全面介入。”[7]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工业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讲,数字技术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与美学观念,为世界电影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机械时代的电影以及有关理论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如何在新时期发展电影,是全世界电影工作者共同面临的课题。不过,数字化给电影带来的革命不仅仅只是技术层面上的,这种革新对于人类自身而言,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底特律新闻》这样评价道:“我看到了电影的未来,这就是《阿凡达》。”

然而,在新近的各种电影节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影片大奖的电影依然是围绕“生命——爱——死亡”的母题,这也是对以技术性为主打的影片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技术性的革新是未来电影发展的动力,但也只是未来电影发展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电影不仅是单纯为人类提供娱乐消遣、视听刺激的工具,更是传承文明,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载体。我们需要技术,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需要的是技术所带来的文化与艺术。电影大师安德烈·巴赞就驳斥过把电影的发明仅仅归结为科学发现或工业技术。他认为,电影是人类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追求逼真地复制现实的心理产物,这种“木乃伊”情节是很多艺术样式发展的心理依据。电影技术性的革新离不开艺术性的创造,追求艺术也是发展技术的宗旨之一,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是电影在未来发展的美学追求。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08.

[2]周安华电影艺术理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487.

[3]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09.

[4]吴琼编.凝视的快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

[5]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61.

[6]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

[7]葛菲.如何面对电影制作中的数字技术[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1).

(责任编辑:王琪玖 王晓芸)

作者:黄 珞

电影营造真实感艺术创作论文 篇3:

用电影语言讲述科学故事

[摘 要]作为以艺术手法演绎科学、发挥科普作用的新兴电影形式,科普特效电影在表现形式与制作技术上区别于其他电影题材,但并未脱离电影艺术的本质。本文对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进行分析,主要从电影理论与思路、故事书写、视听效果三方面论述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意识与方法,提出用电影语言讲述科学故事的创作理念。

[关键词]科普特效电影 电影创作 电影语言 4D电影特效

科普特效电影是指围绕科学知识建构故事内容,以科普传播与教育为主要目的,同时结合了影院特效的现代电影形式,比如结合吹风、喷水、频闪、挠腿、泡泡、雪花等环境特效以及升降、捅背等座椅特效[1]的4D电影。其依赖先进的制作和放映技术,集中在科普场馆放映,兼具题材、制作技术和表现形式的独特性。

科普特效电影以电影形式对科学知识内容进行运化、加工和展现,其本质仍是电影艺术。创作者应从电影的角度出发,结合科普特效电影的艺术特性,以电影创作的理念与手法实现科普特效电影的内容表达和形式呈现。
一、起点:电影的理论认知与创作思路

(一)作为科学与艺术结合产物的电影

电影是一门由科学与艺术共同构成的现代综合性艺术,一切电影的艺术形式与内容都需由电影技术作为呈现的载体。于电影而言,科学与艺术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两面。

科学在电影的诞生與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影诞生与电、光学技术、摄影术等现代科技的发明与进步直接相关。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Auguste Lumière,Louis Lumèire)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工厂大门》(Exiting the Factory)获得成功,电影作为一种记录客观世界、模拟现实的工具问世。随后,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则重视创新并运用电影技术来改变现实,发明停机再拍、升降格拍摄、叠印法等多种技术手段,创建摄影棚,将魔术内容用于电影创作,从而形成独特的“银幕戏剧”电影美学,为电影故事片开创先河。120多年来,电影从默片时代进入有声时代,从黑白时代进入彩色时代,从胶片时代进入数字时代,如今更有立体声、3D与4D电影、高帧频等不同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出现,这些变革无不源于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造就了电影艺术不断更迭、无限拓展的可能性,也同样推动了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

在众多电影题材中,科普特效电影始终表现出对科学的追求,科学与艺术在此形成了特别的结合形式。在内容层面,电影以其艺术性和直观性使科学幻想得以展开、落地和呈现,创作过程需要相关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作为创作成果的故事内容又构成对科学理论的幻想、反映和演示;在制作层面,技术手段是实现科普特效电影内容建构、视听奇观表达的根本途径,决定了电影内容将以何种形式展现。科普特效电影的艺术创作需涵盖严谨科学的故事运作机理和不断革新的制作技术手段,艺术性和科学性紧密相关。因而,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既要应用普遍的电影理论,又要根据其科学特性进行思维发散和方法革新。

(二)电影的多重创作特性

作为声画艺术的电影具有多重创作特性,在科普特效电影中发挥着特别的作用。

电影具有与生俱来的虚拟性,是艺术构想通过影像落实的产物。如今应用于电影制作的数字技术更是突破了摄影影像本体论的界定范畴,使创作者脱离传统的制作手法,想象力不再受限于拍摄条件,从而让无中生有地创造一个世界成为可能,科技手段的进步使电影的虚拟特性不断延展。依托科学理论与科学幻想的科普特效电影也正是建立在虚拟性的表达之上。

电影的直观性给予观众真实可信的视听感受,在观影过程中,电影通过视听信息和声画表象,满足观众的感官和心理需求,使观众接受影片内容并产生情感的认同。而科普特效电影的史前、太空、微观世界等具备解读性、奇观性的形象和场域,更是有赖于在电影创作中通过直观性的视听表达,建构可信度和艺术性并存的科学图景。

同时,制作和放映方式决定电影的内容与形式皆是动态的,由此赋予电影以运动性,包括人物行为、故事发展等归属于影像内容的活动与摄制影像的镜头本身的运动。运动性使电影叙事得以成立,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多样的行为形态、多变的个性、活跃的心理活动,随叙事时间的延伸呈现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也是科普特效电影最为突出的表现特征。

(三)科普特效电影的电影性

“电影应该是电影的。”[2]于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而言,在明确电影理论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其电影性、遵从电影的创作手法应当是首要的考量。

在故事层面,电影性要求使用电影的剧作手法,以戏剧剧作结构来构建故事,在符合电影叙事法则的同时,让故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不断探寻科普特效电影故事广阔的可能性。此外,科普特效电影时长相对较短,通常片长在30分钟左右,需要提升电影代入感,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因而对故事的可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视听层面,要以电影语言展现故事内容、塑造电影艺术形态。电影语言是由画面与声音以一定形式和技巧构成的艺术语言。其中,蒙太奇标志着电影作为艺术的诞生,因为,它把电影与简单的活动照片真正地区分开来,使其终于成为一种语言[3]。蒙太奇是电影语言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它让电影时空的艺术表达更加自由,为科普特效电影营造奇幻、动态、陌生化的场景提供了无限可能。如4D电影《剑齿王朝》通过蒙太奇手法进行时空的跳转拼接,在极短的文本时间内创建了较长的故事时间,即在20分钟的文本时间里演绎了两只剑齿虎的一生,甚至描绘出剑齿虎消亡的数千年历程。

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应围绕其电影性展开,电影的剧作和电影的语言是科普特效电影创作的两面。
二、根本:科学性、观赏性的故事书写

(一)科学知识为纲

科学知识内容是科普特效电影故事书写的前提。科普特效电影的科学性无疑是电影故事的核心成分,也是电影最终作为载体实现科普传播价值的主要内容,需要创作者秉持尊重科学的态度进行知识汲取和故事创想。

1.夯实科学基础

科普特效电影的题材决定其必须以科学为基础。在创作中,电影内容离不开对科学理论与知识的获取、整合与运用,离不开对科学性内容的深入挖掘。故事的逻辑线索和想象发挥都需要严格遵循科学规律。

创作科普特效电影,首先应秉持严谨的创作态度,在前期知识的收集、筛选与整合工作上做足学问,以保证电影故事的科学性。作为科普题材的影片,其知识内容应该是精准、明晰且具备一定深度的,甚至带有预见性,任何偏离甚至违背常识胡编乱造的所谓“创作”都不可取。科学的视角对艺术创作提出严谨性的要求,有明确科学依据的内容方能保证电影质量。有深度、有条理、有启发性的科学知识则是科普特效电影的应用价值所在。

2.合理艺术创想

以科学知识为纲,影片艺术创想的合理性同样重要。作为基础的科学内容需要通过合理的艺术形式呈现,如果说坚实的科学基础是书写科学性故事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在兼顾艺术性的前提下高效、完整地呈现、传达知识内容则是接下来的创作重点。科普特效电影的艺术创作围绕科学内容进行,发挥想象力的过程既不能脱离主要的科学知识和相关的科学规律、常识,又要考虑如何谋求最优的表现形式。艺术创想服务于科学内容的输出,同时也决定了科学知识接受的方式。这就要求创作者从科学逻辑和艺术审视的双重角度出发,设计知识概念有效输出的、表意清晰而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引导观众同时进行理性的知识吸收和感性的情感认同。

(二)电影叙事为本

毫无疑问,电影是叙事性的,通过动态的视听呈现来讲述故事。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认为叙事是“一个完成的话语,来自于将一个时间性的事件段落非现实化”[4]22。叙事与现实存在着相互对立的关系,使得创作者不受现实拘束的想象得以落实和表达。于科普特效电影而言,上至星空寰宇,下至微粒尘埃,电影中的一景一物无不通过想象力来创造和呈现。叙事则天然且极大支持了以想象力为核心驱动的电影内容创作。“虚构的世界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心理的世界,具有自身的规则……叙事可以超越‘纪录性’,有意或无意地倾向于建构一种我们以上定义的虚构世界。”[4]44, 46叙事是创作者发挥想象力的主要途径,它指向被主观创造的时空,因而基于想象的时空对科普特效电影的必要性,可以认为,叙事是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根本,虚构的、属于故事的世界则是其核心产物。

叙事关注故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科普特效电影要以电影的剧作手法来构思和讲述故事,并且由于题材对呈现视觉奇观、扩充感官体验的倾向,重点在故事的观赏性层面提出要求,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

1.以戏剧冲突保证电影故事性

所谓戏剧性,就是通过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性,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5]。戏剧冲突同样是形成电影故事性的重要因素。在电影的故事建构中,戏剧冲突有力地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促使人物做出转变与行动,是故事片叙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缺失对戏剧冲突的考量和设计,人物不再衡量理想状态与现实世界的差别,其意志力和能力不再被激发,行为动机不再产生,电影故事将会失去故事的价值转向,观众的观影过程同样会缺乏情感的起伏。此外,戏剧冲突因素对叙事结构与节奏也发挥着调节作用。

戏剧冲突可以存在于角色与自然、角色与角色之间,也可以源于角色自身的心理。这些冲突并非孤立存在,它们通常是综合体现的。科普特效电影的故事中,如何设计戏剧冲突往往是更为重要的议题。要在较短的文本时间内激发一系列关联的戏剧冲突,以足够的推动力促进人物行动和事件发生,使观众迅速注意故事本身并产生兴趣,跟随以戏剧冲突为拐点而不断更新的主人公轨迹,领略奇特的科学图景。以《重返二叠纪》为例,影片通过叙述帆螈班戈的几番遇险,刻画出其完整的生命历程,故事冲突主要来自班戈对生的渴望和不间断的死亡威胁。影片中,班戈先后在鱼类、巨脉蜻蜓、笠头螈、长脸螈等动物的扑食下死里逃生,在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中逐渐强大,拥有了健壮的体魄和美好的爱情,而最终又死于锯齿螈、旋齿鲨之口。惊心动魄的捕食情节使以生态图景为主要内容的影片具备了较强的故事性,观众在跟随班戈冒险的同时,也对二叠纪时代帆螈的生存方式与状况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2.以故事背景明确叙事时空

故事背景对故事内容的时代、期限、地点进行全方位设定,划定了故事发展的可能性,决定了戏剧冲突在什么层面展开,引导并确定了观众的思维起点。故事背景确定了叙事时空,为电影形成一个完整的、源于想象力的虚构世界,为观众展示蕴含科学机理的视觉奇观。

故事背景既可以宏大也可以微观,故事的格局、电影叙事的主体决定了故事背景的体量和介入的视点,从而明确叙事时空的形态,构成作品总体的审美风格。聚焦于恐龙和细菌的影片有着不同的故事背景,前者的故事时间跨度通常长于后者,前者开放式的自然空间与后者封闭、探索式的微观世界也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现。

科普特效电影的故事背景设置需要精细和周密。除去特效电影对影像内容的质量要求,在电影艺术创作的层面,故事的时空也建立在完整的故事背景上,它为事件发展和人物行为提供了“基点”。如《重返二叠纪》以2.7亿年前帆螈这一物种的繁衍为背景,聚焦于几类相关动物的具体生存特征,集中设计了空中—湖泊(水面、水底)—陆地的流动性空间。此外,科普特效电影的故事背景还涉及科学知识的合理性架构,因为明确叙事时空同样是科学知识通过藝术表达外化和具象的过程。

3.以角色塑造提亮故事色彩

角色是重要的叙事元素。角色形象关联、契合故事背景,二者又共同形成影片的叙事基调。角色的出生环境、生活际遇都会让其形成独特的性格,而性格会外化于表情、动作、语言,体现在其对事物的反应、态度、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对角色的刻画应时刻映射其内在性格特征。在影片《剑齿王朝》中,作为主要角色的两只剑齿虎,虽然是兄弟关系,却因性格的差异设计产生了明显的形象区分,导致它们的行为方式、面临突发情况的态度反应都有所差别。

突出角色自身的特色也能为影片增加亮点。《重返二叠纪》中,帆螈在水汽蒸腾的岸边逆光的效果(见图1),画面很凄美,和影片的主题也很契合。

角色的形象、行为以及角色间关系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故事内容和节奏,生动丰满、性格鲜明的角色更容易拉近距离,激发观众的心理认同,使之与人物命运产生共鸣,并且让故事变得更为明快。角色形象塑造应避免无差别、脸谱化和过度的功能性,追求角色的立体感、真实感和可信度,在经验和模板的基础上发掘特性和全新的角色刻画范式,细化和完善角色前传,赋予角色以独特的灵魂。
三、建构:电影语言的视听效果营造

(一)聚焦视觉表达

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发展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影片的视觉效果受到空前重视,越来越多的电影依靠视觉取胜。科普特效电影尤其如此,然而真正决胜于影像呈现的并非作为外在因素的画面制作技术。从电影理论的角度,这种呈现效果建立在视觉语言的基础上,这种强调本质上是“回归电影视觉语言”的需求。

电影视觉语言以电影画面为载体,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是电影语言的主要构成,对电影艺术形态和美学风格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电影的视觉语言并没有严格的语言规范或标准,但在镜头运用、画面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仍有一些基本规则[6]。这些视觉语言的构成元素对应着科普特效电影的不同表现层面,创作者应该结合基本规则与电影题材特征,纯熟运用电影制作技巧,设计意味明确的、艺术表现力强的、完整的视觉语言体系。

1.画面设计与视觉感染力

科普特效电影尤其重视宏大或精细的、奇观场景的构想与呈现,而如何增强视觉感染力一直是电影创作中的一道难题。

影片的视觉风格和整体质感主要来自画面,从色彩设计、光影造型、画面透视、镜头运动等多个维度影响影片视觉感染力的产生。其中,色彩主要作用于氛围渲染和环境烘托,使画面丰富、生动,同时也影响着影片意蕴的表达。趋于明朗的暖色调、压抑的冷色调会塑造出迥然不同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调动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光影造型源于光线运用,涉及光源布置、光影变化,提升环境的层次感与真实感。造型直接决定了场景的形态,丰富的视觉符号在各自发挥表意和审美功能的同时,也构成了影片统一的视觉基调,因而要在根据科普特效电影特定的故事背景之上设计视觉元素与风格。透视则是利用人类视觉系统制造的物体体积感与空间纵深感,要求合理性与适当的表现力。此外,电影镜头决定了画面的表现形式,远近景镜头的结合多用在宏大场景和景观细节的全面展现,运动镜头则为观众带来置身其中的神奇视觉体验。

仍以《剑齿王朝》为例,影片注重通过画面设计来呈现独特的视觉效果:用色调的冷暖交替反映两只剑齿虎的处境,如两兄弟自在嬉闹时的暖色调与巨鬣狗占领家园时的幽冷阴暗形成鲜明对比;以光影的明暗与方向变化展现丰富的草原生存图景;在造型和透视上,基于还原真实自然环境的原则,影片追求场景和道具在形态和比例上的写实,着重营造剑齿虎生存空间的粗犷与苍茫之感;在镜头调度上,主要采用远景镜头呈现开阔的空间环境,用推镜头聚焦于动物的具体行动、制造运动感,提升观影趣味。同样在《重返二叠纪》中,水底的阴郁压抑、岸边的和煦温暖、天空的蔚蓝辽阔(见图2),不但为影片提供了很好的表现空间,也预示着帆螈家族命运的必然。

2.镜头、表演与视觉张力

科普特效电影追求影像的表现张力,以带给观众震撼的视觉享受。画面的视觉张力首先来自镜头的设计和处理,创作者可以通过蒙太奇手法实现对镜头节奏的把控。在一部影片中,镜头与镜头、场面与场面、段落与段落之间,都存在着蒙太奇,它甚至还出现在单个镜头中[7]198,创作中均可通过镜头的有机组接调整影片的节奏,刺激观感。视觉张力同时依靠角色表演,特别是运动的冲击力来增强,这一环节是对创作者动画技巧的考验,比如预备、拉伸、缓冲的必要动作,又如《剑齿王朝》中剑齿虎跳起落地,脚部的变形、肌肉毛发的变化,以及地面上草和尘土飞扬等一系列细节。角色的一举一动及其连锁反应,都是通过刻画运动冲击力增强影片视觉张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保证了物理空间的真实质感,使角色不会轻飘飘如同浮在空中,破坏观众的观影体验。

(二)结合电影声音

声音扩展了电影艺术的感官范畴,搭建电影的听觉感受,形成电影的听觉语言。“听觉的加入开创了苏联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所谓‘感官合成’的可能性——制造单节奏或表达特性来整合听觉与视觉。”[7]306电影声音与画面以不同关系和结合方式共同构成电影语言,同样地,科普特效电影的影像表达除了重视视觉效果外,也将声音作为其电影语言的重要组成。

电影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与音效三种形式,在创作者特定的选择与组合之下发挥渲染氛围、抒发情感、直接参与叙事、引導观众心理活动等功能。科普特效电影尤其注重设计与使用音乐和音效,以丰富和细化影像表达。

声音在科普特效电影中对空间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层次的声音设计能给观众带来复合的空间。《剑齿王朝》开头部分秃鹫的鸣叫先从画外传来,营造出一个空旷的画外空间。随着镜头拉开,一个广袤的稀树大草原展现在观众面前。随后的风声、剑齿虎的呼吸声、镜头运动的特效声,多层次的声音设计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的透视感和立体感,对影片环境的渲染以及角色的塑造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分发挥声音形象的作用,将现实中的声音和非现实的声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电影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给观众提供层次丰富、张弛有度的音效空间,并能丰富银幕形象、增强影片的艺术效果。

(三)拓展感官效果——4D电影特效设置

“电影语言的这种新陈代谢过程, 比任何其他一种艺术都更激烈。”[8]电影制作技术、理念的发展推动表现形式的快速革新,于科普特效电影这一依托特定放映场所、具备特殊呈现形态的电影类别而言更是如此。区别于其他题材,科普特效电影的放映空间基于银幕却又超出银幕本身,通过4D电影特效等技术手段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之外拓展更为丰富的感官效果,寻求基于触觉的、全新的感官体验。

4D电影特效是科技发展与电影艺术形态的更新的产物,创作者应将其作为电影语言的扩展,纳入电影创作的规律之中。作为辅助感官效果,4D电影特效存在于银幕之外,却与银幕形成远程的紧密关联,以影像为基础才能发挥作用。因而特效的设置同样要围绕影片的视听语言内容和特性,合理设计与选择对应节点上特效的类别和属性,如常见的座椅剧烈摇晃震动、喷水、吹风等,配合视听内容和故事情节会产生各种不可替代的效果。

这里存在一个分寸感和时机把握的问题。科普特效电影受众大多是青少年甚至是低幼儿童,过于强烈的感官刺激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创作者在4D特效设置的时候要掌握好分寸感,适可而止的特效能为影片增加辅助效果,加强影片的代入感。切不可纯粹为了追求感官刺激而不择手段“吓唬”观众,这违背了拍摄4D特效电影的初衷。

影片中特效时机的把握则更是对创作者艺术感觉,或者说“讲故事”能力的考验。好的特效设置要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这取决于影片的剧情节奏、情绪积累以及观众的心理感受度。这里并没有关于“到底是放在当观众的情绪开始绷紧的时候还是放在情绪开始放松的时候”的严格标准,而应以出其不意为目的。比如影片会“声东击西”“欲上先下”,在主要特效点出现之前,先用一个其他的因素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然后在观众意想不到的地方释放出真正的特效点,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特效的设置实际上是在影片艺术节奏和观众心理节奏之间形成的一种博弈,是电影语言与观众心理活动一种有效的互动。
四、结语

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应强调其作为电影艺术应有的电影意识与方法。它要求创作者以电影的理论与思路为创作起点,以具备科学性的、属于电影的故事为根本,以电影语言实现视听呈现并指导4D特效的设置,结合科普特效电影在制作与呈现、内容与形式方面的特性,用想象力勾勒理性真实而多彩奇妙的科学世界,用电影艺术传达科学真理。总体来看,创作科普特效电影应聚焦于影片的两个主要构成——电影内容和电影形式,用电影语言讲科学故事,兼顾科普特效电影的科学内涵与艺术表达。

参考文献

[1]李云海.简议特效电影的科普作用[J].科协论坛,2016(12):35-37.

[2]钟惦棐.中国电影美学的理论和实践——电影评论家钟惦棐答本刊记者[J]. 瞭望周刊,1984(23):46-47.

[3]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4]安德烈·戈德罗,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周斌.論电影语言与电影修辞[J].修辞学习,2004(01):20-26.

[7]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曾伟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8]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J].电影艺术,1979(03):40-52.

Telling Scientific Stories in Movie Language: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of Science Special Effect Movies

Chen Zhihong Cao Xuechun

(Shanghai Film Academy,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

CLC Numbers:J904 Document Code:A DOI:10.19957/j.cnki.kpczpl.2021.01.001

作者:陈志宏 曹雪纯

上一篇:银行行办公信息服务管理论文下一篇:问题及措施下的电气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