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下物理教学论文

2022-04-21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几年了,《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情感教育下物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情感教育下物理教学论文 篇1:

浅谈情感教育角度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探索

摘 要: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培养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必经之路,决定着高中生理性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其中,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要实施情感教育的改革举措,认为保护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实现生本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本文将从丰富物理课程资源,营造认知悬念;组织物理探究实践,增强学生效能感;实施赏识激励政策,保护学生自信三个角度分析情感教育角度下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组织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感教育;策略探讨

说到高中,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高考,仿佛高中生学物理的唯一目的便是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当然,保证高中生高考物理的成功确实是高中物理教学的直接目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要培养高中生的物理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但是,大多数教师却忽视了物理课程的深度目的,以理论灌输作为组织物理教学活动的基本做法,从不考虑理论灌输对学生学习情感的负面作用,比如是否会磋磨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会消除学生学习自信,是否会降低学生学习效能感等等。新课改坚持以生为本,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触动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

一、 丰富物理课程资源,营造认知悬念

高中生已经相对形成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明确了个人喜好,但是依然喜欢探索未知领域,享受由不知到知的思维变化过程。所以,创设物理认知悬念,激发出高中生的求知欲,便是渗透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物理课程资源是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物质载体,课程资源越丰富,越能贴近高中生的认知特点,越有利于激发出高中生的认知悬念,唤起高中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在开发物理课程资源时,笔者会以“海纳百川”的态度丰富物理课程资源体系,希望可以为高中生呈现优良的物理知识结构。比如,在“平抛运动”一课教学中,我便让学生们利用互联网调查生活中的平抛运动,如篮球运动曲线、农作物喷水器械,等等。通过这些生活案例,高中生可以直观总结出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与物理规律,便于他们深入理解平抛运动这一抽象的物理概念。不仅如此,我也会让学生们及时调查现在国内外物理学科的最新研究领域,希望学生可以及时更新物理认知,了解物理学科的先进性。

二、 组织物理探究实践,增强学生效能感

物理探究实践以学生的发现、推测、证明、创造等活动为主,每个学生都需要经历足够的发明创造活动,才能逐步把握学好物理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将物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双手与思想,丰富学生的探究经验。如果学生探究成功,那么他们内心深处则会油然而生强烈的学习成就感,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情感;如果学生探究失败,虽会产生懊恼、失望等情绪,但是却会为了找出失败原因与弥补错误而努力,也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感受。

就如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笔者便引导高中生分析了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变化规律,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物理实验,操作打点计时器,用纸带求解各个时刻小车的顺时速度,制作速度-时间图像,通过图像描述小车发生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规律。在物理实验学习中,高中生需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汇总出测量不同时刻下物理运动速度的实验方法。在本轮实验探究中,学生享受充分的自主权,每个学生都可发挥自己的物理素养与实验操作能力,享受探究实驗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三、 实施赏识激励政策,保护学生自信

教师的赏识激励政策是帮助学生重塑自信,实现情感教育的基本对策。高中生比较敏感,而且会随着高考压力逐渐加大产生自我怀疑与失望情绪,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负面情绪,依然强调考高分、迎战高考等,则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焦虑与不安感。但是,如果高中物理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及时肯定了高中生的学习努力,则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安慰,有更强烈的动力去学习物理。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合理渗透赏识激励教育,保护学生自信。

在物理课堂上,我会赏识有重大变化或有突出行为表现的学生,同时还会认真对待每一个高中生,绝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学生。比如,我们班也有许多物理学困生,为了表示我对学困生的关注与爱意,我会主动邀请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课堂提问,即便学生无法立即作答,我也不会更换答题的学生,而是会循序渐进地引导,以眼神鼓励学生勇敢作答。当学生得出正确答案时,我会毫不吝啬地表达我对他的信任与赏识之情,希望可以通过这些细微举动给学生带来心灵抚慰。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虽然有一定的应试目的,但是教师依然要将高中生放在首位,保护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消除高中生的负面学习情绪,让高中生相信自己是可造之才。在情感教育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时制宜,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积极情感引导下实现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嫣然.巧用情感因素转化高中物理后进生[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2):80.

[2]曾晨杰.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中生物理学习体验的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孙勇,江苏省镇江市,江苏省镇江中学。

作者:孙勇

情感教育下物理教学论文 篇2:

新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几年了,《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我体会到了将情感教育带到高中物理课堂中的重要性,无论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实验技能,还是进行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都离不开情感的教育与培养。因此,在中学阶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情感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

情感是对人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从教育心理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上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习者自己的情感控制。教师和学生如果没有一种情感上的沟通,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就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积极丰富的感情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的发展,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指引和维持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排除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保证。可以说,“感情”就像物理中的“场”一样存在于每一节课的始终,影响着教学认识活动的进行。

二、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通过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壤上。”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学生恰当的尊重、平等、理解、关心、信任、期待,往往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感召力,能使得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措施得到更好地贯彻执行,并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接受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可以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由于年龄、阅历、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差异,一般都存在心理上的“代沟”,从而较难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和的师生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爱屋及乌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则信其道”。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就是因为信任和尊重某位老师,而这位老师的一句话或某一件事决定了他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并做出杰出的贡献。

当然,师生之间感情上保持协调和融洽,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循循善诱,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学生自然愿意接近教师,从而会逐渐拉近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能以朋友的身份或以同伴的关系以诚相待,互相信任,是难能可贵的。物理学因其物理量多、公式应用条件灵活、复杂,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多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困难的突破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当的空间和良好的人际交际环境。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可以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探索物理问题创造良好的时空条件和心理环境。

三、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有活力的课堂情境,烘托教学情感氛围

新课程强调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其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平等、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式、探究式学习。一堂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学生听讲的情绪。物理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精心设计的观察实验活动是课堂上创设学习物理情境的最有效手段。如《机械波》教学中,可以让十多位同学头顶不同颜色球排成一行按先后顺序蹲下站起,就在同学们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深刻体悟了机械波传播的特点。又如讲“反冲运动”和人造卫星时,可用录像片展现我国长征二号火箭发射“神五”“神六”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爱国热情,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收相应的情感因素的传递,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

2.努力提高自身素修养,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行动来影响学生积极学习。“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呢?又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呢?教师应以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物理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另外,教师要学会寓教于乐,给学生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教师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完善自己的人格,用自己高尚的情操逐步影响学生,同时还要和学生沟通感情,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3.通过批改作业,提高情感教育的实效性

学生作业情况是巩固教学效果的一种反映,我除了“全收全改”,从中找出作业反映出的问题外,还一丝不苟地加上一些简短而有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简明的评价,如“好”“很好”“有进步”“计算能力有提高”等,又如做错的地方不打叉,单位错了画个圈,答错了打个问号等;若作业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则在课堂上提出表扬。在平时的晚修到班上辅导学生,我主动找临界学生当面批改作业,贴心交流知识、方法、感受。心理研究表明:人人都喜欢表现,人人都希望别人发现自己的长处,由于我积极挖掘学生方面的闪光点,激励其上进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使学生学好物理的需要,也是全面育人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而是希望利用物理学科的一些特点,以高中物理课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成为有用之才。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万才霞

情感教育下物理教学论文 篇3:

提高物理教学成效的探究与尝试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教学有效性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自身教学工作方面的缺陷。从学生方面来讲,进入初二年级才开始接触物理学科的学习,以前没有这方面的学习作为基础,学习难度较大,一些高年级学生夸大其词的宣传,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畏难情绪。从教师方面来讲,教育教学理念的陈旧、教学方法手段的落后,都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要想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成效,教师就要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开展探究与论述。

关键词提高 教学 成效

相对于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目标做出了详细的要求,不仅要完成物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培养物理情感,实现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的立体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将学生能力培养与教法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成效。

1 前移教学重心,培养良好预习能力

在初中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很少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有的学生甚至直到开始上课时才翻开教材,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会浪费教学时间,将一些原本可以在课前运用预习手段解决的知识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之中,使原本就非常紧张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显得更加仓促,影响教学成效,另一方面缺乏了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没有达到熟悉的程度,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顺利组织实施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重心进行前移,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能力,为有效组织物理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初中物理预习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读、思、划、做、写”等方面的习惯与能力:“读”就是在课前认真阅读物理教材,先粗略对教材内容进行浏览,从整体上感知教材设计与编排的特点与要求,再进行细致深入的阅读,对照预习要求,认真研读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与重点词句,熟悉教材内容学习要求;“思”就是对照预习要求,认真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性问题,要注重结合已有物理基础知识,独立开展思维活动,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借助于网络等手段,思考分析教材内容,对教材学习的重难点具有深刻的理解;“划”就是在预习过程中将自己认为应该着重强调的内容或是理解的重难点划下来,起到强调的作用;“做”就是在预习活动结束后,自己尝试将教材中的例题以及书后习题做一做,检查一下自己预习的初步成效,同时也发现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强化学习的针对性;“记”就是将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写下来,长期积累总结,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预习能力。

2 运用电教媒体,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已经逐步走进了初中教学课堂,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在物理教学中,有些教师还是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在文科教学中应该多应用电教媒体,在理科教学中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其实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理科教学中同样具有广阔的使用空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电磁波与现代通信”内容时,由于学生对这一抽象科学领域缺乏更多的直观感悟,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阻力,有经验的教师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引入课堂,运用课件向学生简要介绍一些现代通信发展的概况,运用丰富的影音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提高了对教学内容的认同程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可以有效辅助实现重点难点突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些重难点教学,光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或是画图示例,学生的抽象性还是比较强烈,难以有效理解与吸收,例如在电路内容的教学当中,学生对于稍微复杂一些的线路教学案例,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会采取画图演示或是实验操作演示的方式进行突破,但是成效并不理想,对于班级中后层次的学生而言,电路图本身就是理解的难点,以难点突破难点,作用并不明显,实验操作演示比较麻烦,而且费时费力,还不具备举一反三的效果,有教师将线路运行制作成课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模拟演示,直观形象地掌握电路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还可以迅速进行多种类似线路模拟,增强了学生的掌握程度。电教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程度,有助于学生深刻掌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3 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实验手段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增强对物理规律定理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动有趣的显著特点,为学生创造出生动活泼的物理场景,增强心理感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运用丰富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记忆效果要远远强于单纯机械记忆,这个原理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得到明显论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两个方面开展探究:一是做好教材演示实验的教学。例如电路实验、压强实验等,教师可以采取教师演示实验教学与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实验成效。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提高实验现象的直观性程度,尤其是重点环节的演示,如电路演示实验中,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灯泡亮与灭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其中解释的道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教师着重要做好点拨与指导工作,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只有当学生出现操作失误或是遇到难题时,再开展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谁操作,谁观察,谁记录等等,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与操作中提高综合能力。二是指导学生开展简易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一定都要将学生带进实验室进行,有许多内容的教学活动,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准备一些常用物品开展实验,巩固教学成效,其中鸡蛋实验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小小的鸡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大有作为:在浮力实验中,鸡蛋是学生开展盐水浮鸡蛋的重要工具;在压强验证小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手握鸡蛋与碗边敲击鸡蛋,比较作用效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压力能够效果与大小以及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在大气压强验证试验中,鸡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瓶口鸡蛋位置的移动揭示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等。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成效。

4 尝试探究教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生大多处于13-17岁年龄,在这样的发展时期,学生的表现欲望与学习参与热情会得到较大提升,许多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接受教师的单向讲解,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做得较好的就是合作探究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变以往的“满堂灌”为师生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发展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三点基本原则:一是充分准备原则。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的一个基础就是进行充分准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统筹考虑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前后连贯,要考虑到“收”与“放”之间的辩证联系,学生要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将一些基本知识点解决在教学之前,同时对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合作探究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二是启发点拨原则。教师在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开展合作探究时,可以将教学目标以一组探究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开展逐层深入的思考与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启发与点拨工作,但是不是越俎代庖或是将问题答案直接交给学生,而是注重开展画龙点睛式的点拨与启发,主要注重对学生开展思维方向与思考角度的启发以及对后进生的帮助等,使教学活动始终牢牢处于教师的掌控之中。三是团结协作原则。在分组探究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在各个小组中,既有一定数量的优秀生,也有一些后进生,组间通过人员搭配实现了学习能力的均衡,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集聚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同时还要实现对中后学生的帮扶与引导,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习其他学生缜密的思维方式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教学活动成效的最大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小组出现了分化,探究活动演变成为优秀生的表演秀,没有形成集体学习的合力,这就失去了活动组织的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摒弃个人主义作风,实现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活动的双赢效果。

5 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理念要求初中物理教学目标是立体的,除了完成物理基础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在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物理情感渗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对学生强化思想教育,一方面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例如在“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列举中国近十年以来在能源有效利用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图片展、专题片播放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物理学科巨大的运用价值具有深入的理解,增强物理情感。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于物理学科主题教育活动来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举办物理知识竞赛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热情,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将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方法引入物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生动效果,将物理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双向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并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对学生渗透物理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王兴龙

上一篇:信息化管理农业机械论文下一篇:课堂生活化初中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