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足球教学论文

2022-05-01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下,全国各中小学学校,都在探讨着适合当代少年儿童的教育教学模式。有的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我校是以“一问多探多思”的教师工作反思作为主题,同时又借鉴于多方学校的教学模式。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足球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足球教学论文 篇1:

基于运动项目特征的小学篮球教学设计的思考

摘  要: 任何运动项目的有效教学都离不开对该项目核心要素或者说本质特征的理解,教师需要教授给学生的不是零散的单个技术,而是将技术关联起来,形成运动项目、凸显运动特征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核心内容,学生才能学会体育学习,进而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本文通过北京市海淀区和日本广岛地区小学五年级篮球教学设计的对比,探寻基于项目特征设计教学的路径方法。

关键词:运动项目特征;球类;教學设计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也给体育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用书(人教版)》中,为教师们提供了基本身体活动、体操类运动、球类运动、武术、游泳、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等多种运动种类,包含了走、跑、跳、投、攀爬、足球、篮球、技巧等十多项运动项目,近百种技术动作。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有限的体育课时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运动的乐趣,点燃他们的运动热情,掌握运动本质内容并学会迁移和运用,通过体育教学达成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

教师必须认识和理解不同类型运动项目的特征,才能合理设计单元结构、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减少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2001年课改以来,海淀区的小学体育教师一直在教材、教法、教具的研究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纵观十多年的教学改革,教师仍缺乏对项目本质特征的深入探究,缺乏对体育运动本身育人价值的挖掘,导致出现教学模式固定化、教学流程统一化、教学目标模糊化、教学评价随意化、学科德育形式化等问题。所有体育课堂都严格遵循示范讲解、模仿练习、集体纠错、再次练习的教学流程,学生没有充足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邻国日本的体育教学理念可以帮助我们从其他角度审视小学体育教学。本文通过北京市海淀区和日本广岛地区教师小学五年级篮球教学设计的对比,探寻基于运动项目特征设计教学的路径方法。

二、中日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对比

课程目标能够反映出学科的教育思路和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课程目标是“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日本在2017年公布了新修订的《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着重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与主体性,围绕“学生如何学”“需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的主题,提出“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的口号,要求课程设置要面向社会,课堂教学要促进“主体型·对话型的深层次学习”,同时将体育教学目标定为“激发学生思考体育和健康学科的思维及观点,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达到身心和谐发展,培养保持身心健康、拥有丰富体育人生的素质和能力”。

三、中日小学体育课程对球类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对比

课程标准中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对不同学段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其中明确提到球类的目标主要在“运动技能”方面。日本《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体育篇》中,将球类教学分为“隔网型”“入网型”“棒球型”三类,其中隔网型主要为软式排球,入网型主要为手球、篮球、足球等,棒球型主要为软垒。指出在球类运动的学习中,要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技能、设计值得探讨的问题和简明易懂的游戏规则,通过团队协作练习、共同制定规则和战术方案、进行以团队为单位的攻防竞争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球类项目的乐趣。

从表1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具有“目标统领内容”的特点,对学习目标和内容的描述并不具体,教学参考用书(人教版)中,给教师们提供了足球、篮球具体的技术动作和重难点,对于非专业的教师来说也可参考教材完成教学;日本学习指导要领中,对球类进行了“型”的分类,实现了统一与个性化的结合。另外,从内容描述上,日本小学球类教学重点不在于某一技术学习,而是更关注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触球机会,参与简单的配合性、竞争性游戏,触及不同球类运动的特征和魅力,了解球类运动共同的基本动作和攻防特点。

四、中日小学五年级篮球教学单元设计案例分析

(一)两地区教师教材和学情分析的对比(表2)

从表2教材和学情分析上看,A教师均围绕所学技术、从教师视角出发进行分析;B教师从运动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了篮球运动的特点,从学生在校的一般表现和对体育课的态度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方向。

(二)两地区教师单元教学目标的对比(表3)

从表3单元目标上看,两名教师都从三维目标的角度进行定位,A教师从知识技能、体能发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设计,B教师从情意态度、思考判断、运动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情感态度目标维度上,B教师有更具体的行为表现描述,例如“遵守规则”“准备和整理器材”;技能目标维度上,A教师关注单个技术的掌握,B教师则关注了“有球技术”和“无球技术”,B教师的“思考判断”目标更突显出对篮球实战能力的关注。

(三)两地区教师单元计划的

对比(表4)

从表4可以看出,B教师使用的课时是A教师的三倍,且每节课都设计了小型比赛,单元前半部分重点学习跑位和配合,后半部分侧重于比赛中的角色扮演和战术设计;A教师对技术动作的分析细致,三节课均围绕原地胸前传接球进行教学,每节课都有相应的重难点设计。可以看出,A教师更重视学生规范动作的掌握,B教师则更重视发展学生比赛中运用技术的能力。

(四)两地区教师主要教学环节的对比

以A教师第一次课和B教师第八次课的主教材部分为例(表5)。

从表5可以看出,A教师的教学层层递进,由单人到双人,由近到远,还有分层学习,最后搭配的游戏也弥补了主教材运动强度低的问题,可以说结构清晰、秩序井然,整节课学生基本都能够完成连续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B教师的课,基本全是学生的自主練习,在统一的传接、运投练习之后,学生就分为小组进行战术配合的练习,教师只提供学习材料,对学生使用材料的情况进行评价指导。

(五)两地区教师学习评价标准的对比

在A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具体评价标准的描述,B教师的评价标准如表6所示(第8课时)。

从表6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虽然都是篮球课,但两地区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解读完全不同。海淀区A教师的教学可以说是规范教学的代表,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有了一些突破,例如加入了分层教学,能够让优秀生学得更多,学困生得到个别指导。但从设计上看,教师仍没有跳出技术中心教学的范畴,学生所获得的认知仍然是“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短短3次课的教学只能让学生在无人防守状态下完成胸前传接球动作,整个单元学生都没有机会在对抗、竞争中完整地感受篮球运动,也没有机会在失败与成功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基于运动特征的篮球教学设计思考

(一)把握运动特征,从“整体”的角度把握篮球教学

高中新课标提出“开放性运动技能项目教学时,一开始就要加强学生对某项运动的完整体验和学练,在理解体验完整运动的基础上学习、掌握和运用各种技能。”单个技术的累加不等于运动项目,“唯教材论”使得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善于照搬教材却不能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

篮球运动具有集体协作性、技战术运动的开放性、对抗性、多变性和准确性特点,强调集体的智慧与技能,重视同伴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在比赛中,要根据攻防双方的情况,迅速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调整,最大范围地、充分合理地发挥自身的技战术优势,并限制对手优势的发挥。

从运动整体来看,篮球运动的技术可以划分为有球技术和无球技术,有球技术体现了学生操控器材的能力,无球技术则反映了学生处理人-球—人关系的能力,其中将两者紧密连接的是判断力和决策力。教材上所列出的运、传、投等技术动作,只是提升个人控球能力的方法,我们还需要补足另外两种能力的内容。因此,跳出“技术点”教学的圈子,从运动项目特征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动作形成规律,设计结构化、整体化的单元教学势在必行,这个“单元”可以是跨学期、跨学年的主题式单元。

(二)创设真实情境,引发学生情感的投入和共鸣

技术只是运动的一个呈现载体,要在真实情境之下运用,才能体现出学习的价值。篮球运动的特征只有在比赛中才能体现出来。比赛中的失败、成功,队友之间的鼓励、安慰,强对抗下的心理压力……都是让学生体会团队精神、认识自我价值、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要素,有情感的投入才能真正体会篮球运动的乐趣,才能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

比赛就是球类教学最真实的情境,在球类教学中,比赛形式的教学必不可少。即便是中低年级学生,也需要让他们了解进攻和防守的含义,对高年级学生,我们可以采用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的游戏,设计有攻防的情境。

(三)用好“游戏时间”,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在体育课主副教材的安排上,不少教师认为篮球课要安排跑的游戏、足球课要安排投的游戏,这样才是一节体现“上下肢协调发展”的合格的课。这是对“全面发展”原则片面、僵化、错误的理解。体育课的副教材(游戏)一般在10~11分钟,占到全课时长的四分之一,无目的地安排游戏就是对时间的极大浪费。在球类教学中,游戏可以视为主教材的延伸,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给学生更多自主练习的空间,有时候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在已有经验和能力、运动项目的偏好、学习的方法上存在个人差异,每个学生学习的习惯、路径、时间各有不同,要让全体学生理解运动特征,感受运动的乐趣,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技能、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和简明易懂的学练规则。

任何运动项目的有效教学都离不开对该项目核心要素或本质特征的理解,教师需要教授给学生的不是零散的单个技术,而是将技术关联起来、形成运动项目、凸显运动特征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核心内容,学生才能学会体育学习,进而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木原成一郎,教えと学びを振り返る体育の評価[J],体育科教育,2004.5

[2]文部科学省网站,学校体育実技指導資料8―ゲーム及びボール運動

[3]岩田靖,ボール運動の教材を創る[M],大修馆书店,2016.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谢娟 王金良? 王金霞

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足球教学论文 篇2:

谈谈体育课中的“开放式”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下,全国各中小学学校,都在探讨着适合当代少年儿童的教育教学模式。有的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我校是以“一问多探多思”的教师工作反思作为主题,同时又借鉴于多方学校的教学模式。现在不少学校的个别教师都在摸索和实践之中,而我体育这门学科也和其他科目一样,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涉及到更多的问题等等。下面就来谈谈我在体育课中尝试的“开放式”教学。

一、“开放式”教学的形成

“开放式”教学和“放羊式”教学,从整体上看,都是“放”或“松”的含义。可因人而异,也存在理性上的差异,即理解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开放式”教学有时代的特征,而“放羊式”教学显得传统化,不负责似的教学。可实际上,懂得如何放羊,并放得丰富多彩,这没什么不好的。这恰恰符合我要提出“开放式”教学。

从我个人来理解,“开放式”教学是具有时代性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与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并且有更多的师生互动、互换,以及“收”与“放”灵活的有效教学之一;而“放羊式”教学是传统的字眼,是许多教师因没有透彻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常常把“羊”放得到处乱跑,没有秩序,使得其他科任教师都觉得他们也能上好这样的体育课。原因是“放”时过于“松”,同时也没有适当的“收”,再加上教师又不在场,任学生满校园跑,久而久之,学生的纪律散漫,恶习的趋势加快,同行们有不好的看法。说真的,这种做法,已经违背了“放羊式”教学的意图。说实在的,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但如果把收、放很好地结合起来,相信效果会更好的,而我讲的“开放式”教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然后再过渡到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共性。

二、“开放式”教学的特征

1、“开放式”教学具有时代性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网络信息随着经济的崛起而走进千家万户,孩子们固然收取的信息也就增多了,见识也广了,好玩和厌学占有的比例也不少,孩子们所喜欢的体育项目也多样化了。一堂课里只给孩子们玩一样的东西是不够的,条件好的学校,场地和器材设施都很齐全,课堂中应适当运用“开放式”教学是非常合理的。特别是城里的孩子,胆子大、自控能力差,常常会令授课教师头疼,一收则死、一放则乱,加上一个班人数多,教师的收其实也慢也乱也吵,教师有时也无奈,随之任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掌握好“开放式”教学,那最好灵活去使用,不能一放无收,否则日后的体育课难于常规授课。如:我在2002年11月24日,参加尚义县教科局开展的体育教学调教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当时,我们统一的课题是《耐力有氧运动》。我授课的班级是八年级(3)班,人数很多,相比之下,与我所在学校一个班的两倍。回想当时:我的课上得特别糟糕,一放就乱,一收就死,一吵不停,我都不知如何是好。最后,我失败了。可我反思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在于采取教法不得当,但也很无奈,因为公开课的教案就是这么的死板,因此我没有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也没有很好地运用已有的足球来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地玩,或让他们触球的机会多些。后来,我了解到这个班是普通班,而且几乎是城市户口,独生子女多,调皮、好动或不想动的都有。真的,要想以常规教学去提高教学质量,难度是非常大的。严格来说,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教育教学难于满足当今孩子们的运动需求。根据我了解到,县城学校的体育课,要是按常规授课难度极大,纪律好的班级才勉强过得去,可长期来也会扼杀孩子们个性的发展。有时候他们也会“开放式”教学会来弥补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缺陷。于是,我想到了“开放式”教学。因为它涉及到的运动内容多,教师以精讲学生多练为主,它可让学生先学后教,最后再实践提高。它非常适合当代学生的运动心理,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这样的课。这难道不能说“开放式”教学是具有时代性的思想理念吗?

2、“开放式”教学能灵活多变的教与自主探究、合作的学。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许多学科都开始提倡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让教师少讲到精讲,学生多练习、多思考、多提问、多回答等等。那么,我们中小学体育这门学科也应该不例外,我这里讲的“开放式”教学也趋向于这种教学形式。那又为什么说“开放式”教学能灵活多变地教,学生自主地学习呢?要说明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我过去的传统教学。如:一堂投掷铅球课,传统教学多是先教后学,学生总是被接受式的学习。教师脱离不了教材呆板的知识,也克制了学生自主的创造的意识。学生总是跟着老师走。这样的课,能让学生快乐地学吗?加上我们中学,器材少,学生得不到充分地锻炼,等着练习的人数多,一节课下来都没有摸到铅球几次,白白浪费了等待参与的时间。如果是县城中学,器材充足,学生就能有充分的时间练习,不过,危害性大,且这一种运动又枯燥无味,许多学生练习时不积极不主动,加上铅球又重又脏,很多学生投了几次就不想再投了,女生最为多见。像这样的课,多上一节就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多厌倦一次。长期下来,我们的学生就会对体育课产生厌倦的情绪,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当然啦!课改后,许多骨干教师都已经给同学创设更有激情的学习情境,也基本改变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如:扔纸飞机、打靶、打雪战等。

但是,一个学期来,不能总是这样上课,因为学生喜欢的项目总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课改中也提倡学生的个性与共性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这是符合新课改的思想理念的。因此,我还是建议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安排“开放式”教学的课时数,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体育兴趣的培养。器材宁可数量不多,可种类要多,尽可能以最常见的运动器材都有为好,在这种条件下,我们体育教师有必要使用“开放式”教学。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不会枯燥无味。如:我所在的中学里,体育器材数量不足,种类也不多,场地也有限,在这情况下,我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主的教学内容,来结合“开放式”教学,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4个篮球、一台乒乓球桌、一副羽毛拍和两个排球。这明显弥补了主要教学内容的练习器材不足。因此,在课的开始时,先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运动项目。结果发现,体弱或不好动的女生多喜欢羽毛球和乒乓球,男生也一样,性格保守选择也偏向于这两项,排球占的比例较小,篮球占的比例较大,可男生多,女生少。但不管如此,教师根据学生所喜欢的项目进行分组,选出组长,并给各组提出一些要求。(如:打羽毛球的学生必须能连续接10个回合的球不掉;乒乓球同样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能接10个来回的球不停;排球也是10个来回;篮球命中率须50%以上。)这样的分散练习,需要一节课完成,在下一次课时时,就要轮换活动内容。要因人而异,对学生的要求也不相同的。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后,练习积极又主动,课堂氛围非常好,同时也给学生创造意识的空间。可这样一放,可能还会有个别学生不遵守纪律,不听指挥。因此在放的同时,对科任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绝不能一放就乱。教师要从主要的授课内容开始,指导、纠正动作,每一项活动都要巡视到位,并适当地指导学生练习。开始时,我也觉得很乱,有的学生会偷懒、组长管不住等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变得有秩序了。教师在指导中,可以随时参与学生的活动,使师生互动、互换,促进交流与勾通,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师生的情感和谐。无形中,教师和学生对练的动作是学生最好的示范动作。学生有时胜于老师,乐开了花,课堂气氛也变得非常活跃起来。而不像别人说的“放羊式”那样一放则乱。这里要求教师要根据放中有收、收放结合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的组织教学。通过教师时而指导学生练习;时而和学生进行比赛、参与实践;时而让体育尖子或组长帮助体育基础差的同学作指导。这就说明了“开放式”教学能使教师灵活多变地传授知识。

在学习与实践中,把学生分到各项运动中去,使学生比先前人数集中时,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自主、探究的学习也有了尝试。有时还得到同学间的帮助,或在争论中去争取进步。记得有一次,李越和高成同学在老师没到来指导之前,他们俩在篮球场上争论着投篮动作的最后手指拨球动作。前面的同学说是用食指和中指拨球,拇指和无名指、小指控制左右方向,而后者却说,是用食指和中指、无名指同时拨球的,而只有拇指和小指是控制球的左右方向。后来,我到了以后,才和他们俩解释清楚。其实,都一样可以的,因人而异,因命中率的高低而取决于它。书上的知识是死的,而用的人却是活的,因此,两人都没有错。

从这一事例,不难看出,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练习,孩子们就会发现问题的,并積极自主探究与实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意识与合作地学习,一堂课里,处处都有欢声笑语和自主学习的劲头。从长远看,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样的课,难道你说不好吗?这个老师不负责任吗?难道你说,一堂课里,就一定要学习一个内容吗?基础设施不足,每堂课都围绕着一个内容来讲,然后轮流练习,实在令学生很乏味,是行不通的,不合理的。这样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兴趣及运动参与,反而,会增加孩子们对体育课的厌倦心理。一个班里几十个人轮流等着一两个球来练习,怎能达到学生练习的强度呢?我想:只要孩子们玩得开心,又快乐地参与运动,教师还能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们这么做呢?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适当运用“开放式”教学,更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个性与共性有着长远的发展。

总之,“开放式”教学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的,如果能很好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终生热爱体育运动兴趣是有很大的帮助。不过,这只是我个人在新课改下的教学体会。大家可以参考,也不妨试试,也许会探索到更好的教学途径之一。

作者:白风平

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足球教学论文 篇3: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职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己被证明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难以培养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职业活动能力,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需要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计算机;职业学校

Behavior-oriented Teaching Computer Courses in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in Practice

GAO Guo-zhong

(Suzhou Tourism and Tinance Institute,Suzhou 215000,China)

Key words: behavior-oriented pedagogy; computers; vocational schools

1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涵义与特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以及掌握这些知识的技能、技巧,又指学习这种知识得来的过程和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形成会学的能力。其特点主要有:

1)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能力素质的修养不容忽视。因为它是奠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至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的共同基石。在计算机学科日益与其他各学科融合交叉的今天培养的各种能力是关键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因此计算机课教学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个目标,为将来在工作环境或劳动组织者变化的条件下自主学习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打下基础,使其成为合格的劳动者;2) 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计算机课的知识不追求多而深,而是精而实。因此必须打破教材章节框框的束缚,把连贯的知识整合起来,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状况整合起来,建立起新的学习领域。一切以企业需求,人才培养的导向来调整教学内容,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具实用性;3) 教学手段的多样性。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创造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教师以引导、启发、调整为主,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4) 教学评价的开放性。行为导向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并极大地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同时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来说,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比较适用的一种方式。它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教师以引导者、导师的角色设计和分析,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同地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去完成;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分析情境,理解知识,用计算机操作来完成任务。

2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流程

1) 确立教学项目,进行目标分解

进行教学目标分解目的是为了确定每个教学单元所学知识和应掌握技能的“主题”。通过对教学目标总体分析可以清晰地分析出总目标与各分目标和子目标之间的构成关系一即确立了教学主题。对于教学主题的具体要求是:应包含一定的技能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教学主题与企业实际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直接关系。在行为导向教学的实践中,我主要通过与依托学校资源的建立的小型企业部门,利用企业丰富的项目目标与技术资源来实现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如在网站建设课程中,打破了教材的基本结构,按照实际制作工序进行划分。一般性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有归类分析法(把相似特性学习知识点归纳在一起)层级分析法(把相关学习知识点按包容性划分)以及信息加工分析方法等。在这里我使用了归类分析法;每个单元归纳出相应操作的相关知识和常识,操作方法包括菜单操作、工具操作、鼠标操作、键盘快捷操作等)。通过三层到四层的目标分解,使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很好地把握各模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分清重点和难点。在网络布线的课程中,我通过安排学生参观学校网络新机房安装工程,将其中的线程安装环节作为本课程的实训项目,通过对网络线路安装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需求确定、现场勘探、施工方案确定、现场施工、网络布线、埋管上设备、测试等。每个环节都用照片或档案记录,建立一个完整的项目资料库;然后我对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进行了技术层次的定位;并结合学生的基础、机房实训室的具体情况、完成了项目实训目标制定和教学器材的配备。实践表明,一个基本上是现场的技术项目,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是受益极大的。

2) 创设学习情境

情境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扮演了一个学习基础的角色。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学习者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情境模块为问题解决提供了可信的真实情境,非常典型地安排了学生担任一个真实的角色,象一个“钩”把学生“拉”进问题。任务模块包括一套设计好的提问,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习者可以获取用来回答本质问题所需的一些事实信息,是被高度组织起来的。在成果模块中,学习者通过作品呈现出对问题的理解和新的见解,教师通过对作品的评价,评定学生的学习与理解。

3) 进行任务设计与执行

以项目教学活动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须解决的问题去学习、训练。问题和任务的设计包含了教学模块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在设计过程中,须以实际应用的情境去构建任务。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真实、生动、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认识当前所学的新知识和操作技能,赋予所学知识和技能以某种实际意义。情境的选择则是考虑学生的年龄、来源、专业等特点;可以说情境和项目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该教学法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任务驱动式模式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自学能力为目标,通常要在机房环境实施现场教学。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设备,以任务驱动主线组织好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是每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不断改进的问题。例如:我在讲授“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课程时,我选取了04计网(1)班为实验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利用“示范目标”、“练习目标”、“实训目标”三级行为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选取与计网(1)班入学成绩基本相同的(2)班为控制班,应用传统教学法。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以测验、目标项目评判和问卷调查为测量手段,测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所完成的目标质量以及他们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态度情况,并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效果。在实验班的教学中,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使用示范项目,充当应用者的角色,使用教师所提供的“学生学习成绩管理系统。”通过对系统的操作运用,让学生了解vfp 6.0的功能作用了解一个项目所需要完成的模块,直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又能让学生在以后开展项目开发时能体会到使用者的具体需要;第二部分是分组协作学习,各组在学习组长的组织下,研究确定本组的练习项目,在教师对示范项目各模块开发过程的演示下,针对本组练习项目开展研究讨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目标项目的系统分析、结构设计、代码编写、程序调试等工作;第三部分由全班共同完成实训目标一“04级计算机与网络应用专业学生管理系统”,由各小组分别完成班级管理、学籍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几大模块。在第二、三部分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学习的形式分组的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等,其中主要的是以互补的形式为主,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性格内向的与外向的搭配等。每组人员为5-6人,共9组。每组设立学习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讨论和落实目标项目的安排。小组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在学习组长的指挥下,对各成员进行分工,例如:成绩好的负责“一对一”辅导成绩差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强的负责代码的编写,程序设计能力强的负责整体规划、程序调试和连编,善于口头表达的负责联系工作等。成员努力的成果与全体成员共同分享。练习项目的选取完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由小组外出开展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寻找适合自己的工程项目,所以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在学生完成的目标成果当中,有的设计了“2007年世界杯足球比赛完全手册”,让你随意查询每支参赛队伍的详细资料,查看每个队员的具体情况,翻阅赛程表以及历史交手统计情况。资料全面,界面清新简洁。有的设计“学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完成的质量比较高。从学生完成的的项目作品来看,很好体现了学生自己动手分工协作的这一教学方式的特点。通过将实验班与对照班完成项目进行比较,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班所完成的项目差异性显著。实验班接受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学生学习以行为目标为中心,有明确的任务,能让学生围绕目标组织已学知识和学习资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所完成的项目有较高的水平。接着,我们采用传统的考分方式对学生进行评测,通过笔试和机试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经过分类统计,通过对两班学生的基础知识、上机操作、程序编写、界面设计、解决问题等五个方面的平均得分来看,实验班明显要好于控制班。

3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评价体系

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行为导向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考试的目的、方法、内容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考试对建立新型教学理念,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内容等起积极的指导作用。应用“诸如行为导向教学法后,就更要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就有可能沖击传统的考试方法,为此,职业院校应根据专业、课程的具体情况,对考试方法须做出必要的改革。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的评价中,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是看结果,而且往往只是以成绩作单一的评价,然而在职业教育不断革新的今天,指望他人像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一样适时对自己的学习提供评价是不可能的,过去学生经常会产生厌学的情绪,现在,我们通过实践研究了解到学生喜欢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揭自己的短。职校学生是具个体差异的人,评价允许异步发展,应该多元化,学生发展具有主动性,评价应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其学习与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外部推动,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应当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在行为导向教学指导下,我们应该去寻求激发学生特殊能力的方法,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以掌握学习内容。采取以多元化评价机制为主的过程性评价,有别于传统笔试的等多种评价方式融合一体不可谓不是一项明智举措。

4 结束语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观点。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以来,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讨论、去讲解、去评价,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表扬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民主的课堂氛围,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密切了沟通、交流,加强了教学合作,充分调动了“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2] 周湘平.职业教育董注重采用行为导向教学的意义[J].职业教育期刊,2004(4).

[3] 熊冠恒.“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实践[J].深圳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9).

[4] 盛群力.项目学习模式[J].教育信息报,2006(3).

作者:高国忠

上一篇:PLC技术原理及电力工程论文下一篇:野生阿魏生物特征研究意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