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的教学工厂式移动互联人才企业合作方案的研究

2022-09-11

当前, 移动互联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有脱节, 社会培训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的移动互联人才, 探索建立教学企业、工作室、培训基地三位一体的教学工厂式移动互联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探索建立移动互联教学企业, 根据软件企业中移动互联工程师岗位技能的要求, 调整教学方案, 以企业项目, 职业标准培养移动互联人才;探索建立移动互联工作室, 引入中小企业入驻工作室, 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共建、共育人才;探索建立移动互联人才培训基地, 依托教学企业和移动互联工作室, 结合正式实施的无锡市移动应用开发程序员 (中级) 培训质量提升项目, 开展校内和社会培训。本文将深入研究在该模式下移动互联人才培养的企业合作方案。

一、建立移动互联教学企业, 根据企业的要求, 调整教学方案, 以企业职业标准培养移动互联人才

在教学企业, 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实训建设, 把企业环境与学校教学环境结合起来, 尽可能贴近企业环境, 努力让学生在一个企业的环境下学习技能和培养综合素质。围绕企业岗位链需求, 并根据企业中移动互联工程师岗位技能的要求, 调整教学方案。首先在课程标准上, 依据软件企业中移动互联工程师的岗位技能需求设置课程大纲, 并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体系。以“基本职业素养、基本知识技能、岗位职业能力”循序渐进的目标为要求, 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体系, 突出产品项目化教学。在课程内容上以移动互联工程师的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 设立知识点, 并围绕岗位技能需求选择项目案例、组织教学。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教学案例, 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展开教学, 参照企业项目考核标准,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双重考核。在课程的综合实训阶段, 邀请工作室中的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 以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和考核。在毕业设计阶段, 学生可以通过选拨进入移动互联工作室, 进行顶岗实习。

二、建立移动互联工作室, 引入中小企业入驻工作室, 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共建、共育人才

为了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可以利用学院场地和公共服务建立工作室, 把中小企业引进到工作室。对于一些初步创业的中小企业, 因节约了很多创业成本, 又能够借助学校的影响力, 很容易开拓业务, 同时也降低了产品成本。企业每年向学校上缴一定的管理费用作为场地租金, 或以设立奖学金的方式回报, 学院不干涉其日常运营。学院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明确其体制、目标考核和功能定位。教师参与企业移动互联项目的开发, 同时利用已合作的项目资源进行教学, 解决教学中企业项目资源不足的现状。学生也可以进入相关项目组进行实践和顶岗实习, 在工程师和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相关项目的研究与设计工作,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企业的工程师对参与项目教师进行实践指导, 并参与学校的综合实训课程的指导, 储备企业所需的人才。我们的教师在深度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也达到学校双师素质的要求。

三、创新教学企业及工作室中的办学体制机制, 为实现教学企业及工作室提供保障

办学体质机制如果没有深化变革, 企业不可能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积极投入, 那么就难以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在教学企业中, 我们需要培养主体学校和企业、专任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两支队伍, 共同协作, 培养移动互联人才。当企业称为办学的另一半主体时, 我们就要量化引入企业资源, 包括专业标准的制定与调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内容的设置与调整等各个环节, 制定教学企业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以确保企业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各个环节的参与工作。

四、制定校企互聘、双岗双薪的师资队伍的管理办法, 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队伍

为了保证教学企业的正常运行, 学校需要制定教学企业的师资管理办法, 实现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互相聘任、共同培育。企业工程师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企业中都有实质的岗位, 承担明确的工作任务。对于这些双肩挑的工程师和教师, 应该在薪资上实现双薪制度。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教学企业中师资队伍的积极性, 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教师队伍, 保障教学企业的运行。

综上, 贯彻和实施移动互联人才培养企业合作方案, 是实现教学企业、工作室、培训基地三位一体的教学工厂式移动互联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只有在企业合作上深度融合, 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共育人才, 实现学校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紧密对接。

摘要:当前, 移动互联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有脱节。本文主要研究教学企业、工作室、培训基地三位一体的教学工厂式移动互联人才培养模式下, 从建立教学企业和工作室;制定教学企业及工作室的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校企互聘、双岗双薪的双师师资队伍的三个方面讨论如何调整和改进移动互联人才企业合作方案。

关键词:移动互联,教学方案,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 高职院校“教学工厂”模式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7) :219.

[2] 王增杰.创办教学工厂对培养数控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 2008 (6) :17-20.

[3] 卢海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育人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15) :28.

[4]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软件类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3) :34

上一篇:“导向套”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下一篇:纳税服务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